马来西亚秘书长叫什么
‘壹’ 世界夫人的全球秘书长是谁
据我所知,世界夫人的秘书组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和非洲四大秘书组。其中总秘书长是一位叫Lam 林元的,在美洲,毕业于威斯康星州⻨迪逊⼤学,曾为华纳兄弟、电视⽹、20世纪福克斯电视台、哥伦⽐亚⼴播公司(CBS)、索尼影业等合作。他的作品发表在 Vogue杂志, Women Wear Daily杂志,Robb Report杂志, Savoy杂志,Source杂志, Distinction杂志上。还曾为TVB-USA担任电视⼴告制作⼈和导演。亚洲的秘书长是一位叫Amy杨,曾是月入百万的业绩冠军,官网上报道好像还兼任世界夫人集团董事局主席Anni Huang的秘书工作,欧洲的理事长是一位叫Cici张的。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歌星,而非洲的秘书长不太清楚,好像在加纳。总之,官方要服务于如此庞大的全球性活动大大,能担任秘书长级的至少要有两把刷子才行的吧。
‘贰’ 中国足球的未来
首先,声明立场。来这里提问和回答的,都是热爱关注中国足球的人,中国足球还有很多人去关爱,至少说明,在球迷层来说,我们一直有信心有希望的!
现在开始回答问题。
1、关于现状。连续两届世界杯未入围10强赛、亚洲杯罕见小组赛未出线、接连不敌叙利亚等亚洲弱旅、主管部门高层动荡、体制问题矛盾尖锐、联赛运作不力、亚冠遭遇全面淘汰、留洋球员进入冰河……无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甚至球员,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这已经是低的不能再低的低谷了。当然,你也可以嘲笑的说,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但是对于中国队而言,讥讽已经没有意义了,它需要的是改革,或者革命!
2、关于发展和改革。这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深层次的改革,一方面是表层的改革。所谓深层次就是足球体制的改革,漏洞百出:没有好的培养机制、没有好的联赛模式、没有好的选拔机制(13E人,真的就没11踢球好的?)……都知道说联赛是国家足球的根本,但是那也要是好的联赛啊,我们的联赛办得实在太失败,花的钱比人家多,成绩却寒颤的可怜(与日韩等亚洲兄弟比较),这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出在体制上。个人觉得,国家应该鼓励引导开发大学生足球联赛,因为我觉得中国的精英足球人才大部分都在全国的各个高校里,而且大学足球环境非常单纯,有利于足球运动的发展。现在虽然也有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但是普及面太狭窄,要知道,全国有几百所高校,而不是那么几十所!体制上的问题还有太多,例如教练的权威性,这个也可以归纳到体制范围来说,在欧洲或者在一些先进足球国家,教练的权威是至上的,作为球队的大脑,他控制一切,任何人不得干涉,哪怕是足球主席都不可以。只有树立教练的权威才可以保证球队的纪律和战术素养。率领希腊创造神话的雷哈格尔、曼联教头弗格森、狂人穆里尼奥等等,哪一个名帅不是球队绝对的控制者?然而,在中国,教练却很为难,一个国家队领队就可以让教练很难看,这让教练海还有什么勇气、什么权力去改造球队?体制不改革,永远没出路!表层改革说简单一点就是技战术素养改革。一句话,走技术性路线是唯一出路。就像小平同志说的一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足球也曾经在亚洲范围内短暂“辉煌”(相比现在,可以用辉煌来修饰了),但那时靠的是身体。长传冲吊,两翼齐飞,不停起高球,总会进球的。但是当别人开始转型玩技术的时候,我们还玩身体、还玩长传冲吊……
这就是我们为我什么多年不胜韩日伊的原因了。说到现状,必然要说高洪波了,我是百分百支持他的,因为他已经开始给球员灌输技术路线思想了,而且他自己也颇有些铁帅风范。虽然刚刚1比4输了沙特,但是我仍然很开心,至少我们有的变化,至少我们已经走上了“正道”,也许这条路开始要经历坎坷,但“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我支持高洪波。当然,他也面临着体制的威胁,但是我希望他能先把表层改革做好,等出成果了,影响自然也就出来了,倒是再波及体制改革不失是一个好办法。绝对看好新国足,有望2014去巴西!
3、关于骂声。我说了,骂只是因为爱。骂的难听大概是因为爱的太深。你说你有多么讨厌多么鄙视中国足球,你还去看干什么?中国进球你还那么激动干什么?一切只因为你爱中国足球。过去,我们骂它是希望他从骂中反思反省,那么今天,新一届国家队的表现已无需我们去骂,而是需要我们鼓励宽容与支持。不懈的努力、永远的支持、中国足球未来必然美好!
偶然看见这样的话题,随兴发言,不知所云!我始终觉得中国足球是有希望的,只因为有我们这多人在关注,它不会一直辜负我们的。
PS:李玮峰是个好球员。说李玮峰不是好球员的不懂球,想李玮峰这样的的球员非但不能入选国家队,反而被舆论谩骂,足见体制之失败……
一个热爱中国足球,不,是一个热爱国家的人肺腑之言。之所以说热爱国家,是因为个人认为,足球是所有运动中比较能体现民族意志的运动,奥运很有影响力,但世界杯同样。好了,不多说,为国足祈福。
‘叁’ 联合国有哪些成员国秘书长的官到底有多大每天做什么工作
联合国成员国
联合国成员国有192个。
(括号内为加入联合国的日期)
阿尔巴尼亚--(1955年12月14日)
阿尔及利亚--(1962年10月8日)
阿富汗--(1946年11月19日)
阿根廷--(1945年10月24日)
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1955年12月14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12月9日)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1945年10月24日)
阿曼--(1971年10月7日)
阿塞拜疆--(1992年3月2日)
埃及--(1945年10月24日)
埃塞俄比亚--(1945年11月13日)
爱尔兰--(1955年12月14日)
爱沙尼亚--(1991年9月17日)
安道尔--(1993年7月28日)
安哥拉--(1976年12月1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1981年11月11日)
奥地利--(1955年12月14日)
澳大利亚--(1945年11月1日)
巴巴多斯--(1966年12月9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年10月10日)
巴哈马--(1973年9月18日)
巴基斯坦--(1947年9月30日)
巴拉圭--(1945年10月24日)
巴林--(1971年9月21日)
巴拿马--(1945年11月13日)
巴西--(1945年10月24日)
白俄罗斯--(1945年10月24日)
保加利亚--(1955年12月14日)
贝宁--(1960年9月20日)
比利时--(1945年12月27日)
冰岛--(1946年11月19日)
波兰--(1945年10月24日)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1992年5月22日)
玻利维亚--(1945年11月14日)
伯利兹--(1981年9月25日)
博茨瓦纳--(1966年10月17日)
不丹--(1971年9月21日)
布基纳法索--(1960年9月20日)
布隆迪--(1962年9月18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9月17日)
赤道几内亚--(1968年11月12日)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45年10月24日)
大韩民国--(1991年9月17日)
丹麦--(1945年10月24日)
德国--(1973年9月18日)
东帝汶--(2002年9月27日)
多哥--(1960年9月20日)
多米尼加--(1978年12月18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1945年10月24日)
俄罗斯联邦--(1945年10月24日)
厄瓜多爾尔尔--(1945年12月21日)
厄立特里亚--(1993年5月28日)
法国--(1945年10月24日)
菲律宾--(1945年10月24日)
斐济--(1970年10月13日)
芬兰--(1955年12月14日)
佛得角--(1975年9月16日)
冈比亚--(1965年9月21日)
刚果--(1960年9月20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1960年9月20日)
哥伦比亚--(1945年11月5日)
哥斯达黎加--(1945年11月2日)
格林纳达--(1974年9月17日)
格鲁吉亚--(1992年7月31日)
古巴--(1945年10月24日)
圭亚那--(1966年9月20日)
哈萨克斯坦--(1992年3月2日)
海地--(1945年10月24日)
荷兰--(1945年12月10日)
黑山-- (2006年6月28日)
洪都拉斯--(1945年12月17日)
基里巴斯共和国--(1999年9月14日)
吉布提--(1977年9月20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2年3月2日)
几内亚--(1958年12月12日)
几内亚比绍--(1974年9月17日)
加拿大--(1945年11月9日)
加纳--(1957年3月8日)
加蓬--(1960年9月20日)
柬埔寨--(1955年12月14日)
捷克共和国--(1993年1月19日)
津巴布韦--(1980年8月25日)
喀麦隆--(1960年9月20日)
卡塔尔--(1971年9月21日)
科摩罗--(1975年11月12日)
科特迪瓦--(1960年9月20日)
科威特--(1963年5月14日)
克罗地亚--(1992年5月22日)
肯尼亚--(1963年12月16日)
拉脱维亚--(1991年9月17日)
莱索托--(1966年10月17日)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1955年12月14日)
黎巴嫩--(1945年10月24日)
立陶宛--(1991年9月17日)
利比里亚--(1945年11月2日)
列支敦士登--(1990年9月18日)
卢森堡--(1945年10月24日)
卢旺达--(1962年9月18日)
罗马尼亚--(1955年12月14日)
马达加斯加--(1960年9月20日)
马尔代夫--(1965年9月21日)
马耳他--(1964年12月1日)
马拉维--(1964年12月1日)
马来西亚--(1957年9月17日)
马里--(1960年9月28日)
马绍尔群岛--(1991年9月17日)
毛里求斯--(1968年4月24日)
毛里塔尼亚--(1961年10月27日)
美利坚合众国--(1945年10月24日)
蒙古--(1961年10月27日)
孟加拉国--(1974年9月17日)
秘鲁--(1945年10月31日)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1991年9月17日)
缅甸--(1948年4月19日)
摩尔多瓦共和国--(1992年3月2日)
摩洛哥--(1956年11月12日)
摩纳哥--(1993年5月28日)
莫桑比克--(1975年9月16日)
墨西哥--(1945年11月7日)
纳米比亚--(1990年4月23日)
南非--(1945年11月7日)
瑙鲁--(1999年9月14日)
尼泊尔--(1955年12月14日)
尼加拉瓜--(1945年10月24日)
尼日尔爾尔--(1960年9月20日)
尼日尔爾利亚--(1960年10月7日)
挪威--(1945年11月27日)
帕劳--(1994年12月15日)
葡萄牙--(1955年12月14日)
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1993年4月8日)
日本--(1956年12月18日)
瑞典--(1946年11月19日)
瑞士--(2002年9月10日)
萨尔瓦多--(1945年10月24日)
萨摩亚--(1976年12月15日)
塞尔维亚--(2000年11月1日)注1
塞拉利昂--(1961年9月27日)
塞内加尔--(1960年9月28日)
塞浦路斯--(1960年9月20日)
塞舌尔--(1976年9月21日)
沙特阿拉伯--(1945年10月24日)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9月16日)
圣基茨和尼维斯--(1983年9月23日)
圣卢西亚--(1979年9月18日)
圣马力诺--(1992年3月2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980年9月16日)
斯里兰卡--(1955年12月14日)
斯洛伐克--(1993年1月19日)
斯洛文尼亚--(1992年5月22日)
斯威士兰--(1968年9月24日)
苏丹--(1956年11月12日)
苏里南--(1975年12月4日)
所罗门群岛--(1978年9月19日)
索马里--(1960年9月20日)
塔吉克斯坦斯坦--(1992年3月2日)
泰国--(1946年12月16日)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1961年12月14日)
汤加--(1999年9月14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2年9月18日)
突尼斯--(1956年11月12日)
图瓦卢--(2000年9月5日)
土耳其--(1945年10月24日)
土库曼斯坦--(1992年3月2日)
瓦努阿图--(1981年9月15日)
危地马拉--(1945年11月21日)
委内瑞拉--(1945年11月15日)
文莱达鲁萨兰国--(1984年9月21日)
乌干达--(1962年10月25日)
乌克兰--(1945年10月24日)
乌拉圭--(1945年12月18日)
乌兹别克斯坦--(1992年3月2日)
西班牙--(1955年12月14日)
希腊--(1945年10月25日)
新加坡--(1965年9月21日)
新西兰--(1945年10月24日)
匈牙利--(1955年12月14日)
牙买加--(1962年9月18日)
亚美尼亚--(1992年3月2日)
也门--(1947年9月30日)
伊拉克--(1945年12月21日)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45年10月24日)
以色列--(1949年5月11日)
意大利--(1955年12月14日)
印度--(1945年10月30日)
印度尼西亚--(1950年9月28日)
约旦--(1955年12月14日)
越南--(1977年9月20日)
赞比亚--(1964年12月1日)
乍得--(1960年9月20日)
智利--(1945年10月24日)
中非共和国--(1960年9月20日)
中国--(1945年10月24日)注2
此外,宗座(梵蒂冈)在联合国永久性的保持一个观察员代表团。一些国际组织也有相似的观察员地位。
注1:最初以南斯拉夫身份加入,后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拥有同一席位,2006年6月3日黑山议会宣布独立,席位改由塞尔维亚接替。
注2:1945年代表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是中华民国政府。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替中华民国席位至今,中华民国从此退出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常被看作是“世界的总管”。现在,让我们对“世界的总管”作一些了解。
秘书长的职责
联合国秘书长,其全称应该是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它的职责在联合国宪章中有着明确规定,即负责秘书处的工作,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项提请安理会关注,并执行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和其他(联合国)主要机构托付的“其他职务”。
不过,在世界各国面前,联合国秘书长往往被看作是联合国的象征,因此,秘书长常常利用自己的这一身份对各种国际争端进行调停。
秘书长的条件
联合国秘书长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秘书长必须有着非凡的外交才华和卓越的外交经历,而且,这个人不仅会英语,法语也必须非常熟练。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秘书长人选必须得到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方可。由于谁当选后对其所在洲及其所在国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这就牵扯到各国的利益均衡问题。实际上,联合国本身就是大国政治的产物,因而秘书长的产生历来就反映着大国利益的角逐。就是说,没有安理会五大国的一致同意,任何人都不可能登上秘书长的坐席。
因此,想当联合国秘书长,一个敢于“挑衅”大国权威、太有个性的人没什么戏。倒是一个来自和任何大国无冤无仇的安分小国公民,很有可能“胜出”。
‘肆’ 马来西亚李中平简历
拿督李中平是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总会长,祖籍中国江苏,1994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又称中国旅游学院)英文系,获得英美文学学士。其夫人拿汀柯翠婷是马来西亚华人,有两个孩子!
‘伍’ 马来西亚国阵是执政党吗,我国的共产党一样吗,那巫统又是什么它们什么关系
国阵和中国共产党不是一回事
国民阵线,简称国阵(马来语:Barisan National,简称BN),是马来西亚一个政党联盟,从1974年成立以来就执政致今。
历史
国阵是早期“联盟党”组织的扩大,联盟成立于1955年,由巫统、马华、印度国大党三大政党组成。1974年由当时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萨将联盟改组为国民阵线。国阵的规模非一蹴而成,而是联盟先通过在某些州议会中与其他政党合作的经验,渐次构筑出来的“大结盟”。
国阵的成立直接与五一三事件后的政治局势有关。这场族群衡突暴露了非马来人的焦虑和马来人的恐惧;非马来人的焦虑源于马来人的特殊地位所造成的不平等,而马来人则慑于非马来人的力量已经可以经由合法的民主程序,威胁到他们的政殊地位。
马华与国大党的失败,对马来人而言,显示联盟已无力确保他们的政治主宰,因此必须另谋出路。在漫长的紧状态期间,巫统新得势的激进派人物中甚至有倡议一党专政、废除国会民主者。简言,追求新秩序、欲变法图强的渴望十分强烈。
马来人专政的想法固然偏激,但若恢复国会民主运作,依1969年大选成绩,难以掌握绝对的主导权,于是“国阵”的政治大结盟概念关始逐渐酝酿。
“大结盟”的尝试始于砂拉越,1970州五一三事件中断的国、州议会选举重新举行,选举结果于州议会中又出现僵局。砂劳越联盟(土着党、砂保守党与砂华)共获得廿三席,两个反对党砂劳越国民党及砂劳越人联党则各得十二席。砂人联党最终被说服与砂劳越联盟结盟而化解了上述僵局。
第二个结盟成功的案例发生在槟城。民政党在槟州拥有廿四席州议席中的16席,原是该州的第二大党,但是首席部长林苍佑为便于取得中央在经济上和其他方面的资源,逐渐向中央靠拢。
但是他的这次举动,更造成民政党的分裂,两名民政党发起人陈志勤与党主席赛胡申阿拉达斯因而退党,陈志勤另组“社会正义党”,林苍佑一派在州议会中也只剩下12席。
但是民政党依然在1972年2月中旬与联盟结盟。
国阵成员党:
国民阵线(简称:国阵) (英:National Front;马来:Barisan Nasional (BN))
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或称:马来西亚全国巫人统一机构;简称:巫统) (英: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马来: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 (UMNO))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 (英: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马来:Persatuan Cina Malaysia (MCA))
泛马来西亚印度人国民大会(简称:国大党) (英: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马来:Kongres India Se-Malaysia (MIC))
砂拉越土着保守联合党(简称:土保党) (英:United Traditional Bumiputera Party;马来:Parti Pesaka Bumiputera Bersatu (PBB))
砂拉越人民联合党(简称:人联党) (英: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马来:Parti Rakyat Bersatu Sarawak (SUPP))
马来西亚人民运动党(简称:民政党) (英:Malaysian People's Movement Party;马来:Parti Gerakan Rakyat Malaysia (GERAKAN))
马来西亚人民进步党(简称:进步党) (英: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 (Malaysia);马来:Parti Progresif Penk Malaysia (PPP))
沙巴自由民主党(简称:沙自民党或民主党) (英: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Sabah);马来:Parti Liberal Demokratik (LDP))
沙巴人民团结党(简称:沙人民团结党) (英:United Sabah People's Party;马来:Parti Bersatu Rakyat Sabah (PBRS))
沙巴卡达山杜顺姆鲁族统一机构(或称:沙巴民族统一机构;简称:沙民统) (英:United Pasokmomogun Kadazansun Murut Organisation;马来:Pertubuhan Pasokmomogun Kadazansun Bersatu (UPKO))
沙巴团结党(简称:沙团结党) (英:United Sabah Party;马来:Parti Bersatu Sabah (PBS))
砂拉越民主进步党(简称:砂民进党) (英:Sarawak Progressive Democratic Party;马来:Parti Demokratik Progresif Sarawak (SPDP))
砂拉越人民党(简称:砂人民党) (英:Sarawak People's Party;马来:Parti Rakyat Sarawak (PRS))
与国阵抗衡的有人民联盟、其他政党
人民联盟成员党:
人民联盟 (英:People's Alliance;马来:Pakatan Rakyat)
人民公正党(简称:公正党) (英:People's Justice Party;马来:Parti Keadilan Rakyat (PKR))
民主行动党(简称:行动党) (英:Democratic Action Party;马来:Parti Tindakan Demokratik (DAP))
泛马来西亚回教党(简称:回教党) (英:Islamic Party of Malaysia;马来:Parti Islam SeMalaysia (PAS))
其他政党:
沙巴进步党(简称:沙进步党) (英:Sabah Progressive Party;马来:Parti Maju Sabah (SAPP))
马来西亚达雅族国民大会 (英:Malaysian Dayak Congress;马来:Kongres Dayak Malaysia (MDC))
马来西亚人民党(简称:人民党) (英:Malaysian People's Party;马来:Parti Rakyat Malaysia (PRM))
马来西亚劳工党(简称:劳工党) (英:Malaysian Workers' Party;马来:Parti Pekerja-Pekerja Malaysia (PPM))
泛马来西亚伊斯兰阵线(简称:回教阵线) (英:Pan Malaysian Islamic Front;马来:Barisan Jemaah Islamiah Se Malaysia (BERJASA))
砂拉越国民党(简称:砂国民党) (英:Sarawak National Party;马来:Parti Kebangsaan Sarawak (SNAP))
马来西亚印裔穆斯林国民大会 (英:Malaysian Indian Muslim Congress;马来:Kongres India Muslim Malaysia (KIMMA))
沙巴土着统一机构(简称:巴索党) (英:United Pasok Nunukragang National Organization;马来:Persatuan Kebangsaan Pasok Nunukragang Bersatu (PASOK))
社区联合国民大会(简称:国民议会党) (英:Community Coalition Congress;马来:Kongres Penyatuan Masyarakat (CCC))
沙巴人民联合阵线(简称:沙巴人联党) (英:Federated Sabah People's Front;马来:Barisan Rakyat Sabah Bersekutu (BERSEKUTU))
沙巴人民力量民主联合党(简称:沙诚意党) (英:United Democratic Sabah People's Power Party; ms:Parti Demokratik Setiahati Kuasa Rakyat Bersatu Sabah (SETIA))
砂拉越革新党(简称:革新党) (英:State Reform Party;马来:Parti Reformasi Negeri (STAR))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阵线(简称:公正阵线) (英:Malaysian People's Justice Front;马来:Angkatan Keadilan Insan Malaysia (AKIM))
马来西亚民主党(简称:民主党) (英:Malaysian Democratic Party;马来:Parti Demokratik Malaysia (MDP))
泛马来西亚印度人进步阵线 (英:All Malaysian Indian Progressive Front;马来:Barisan Kemajuan India Se-Malaysia (AMIPF))
马来西亚旁遮普族党(简称:旁遮普党) (英:Punjabi Party of Malaysia;马来:Parti Punjabi Malaysia (PPM))
砂拉越达雅族党(简称:达雅党) (英:Sarawak Native People's Party;马来:Parti Bangsa Dayak Sarawak (PBDS))
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简称:社会主义党) (英:Socialist Party of Malaysia;马来:Parti Sosialis Malaysia (PSM))
马来西亚国家党(简称:国家党) (英:National Party (Malaysia);马来:Parti Negara)
全国大专生党(简称:大专生党) (英:National Student's Party;马来:Parti Mahasiswa Negara (PMN))
‘陆’ 马来西亚奥委会秘书长叫什么
谢国骥
http://www..com/s?ie=gb2312&bs=%B0%C2%C0%ED%BB%E1%C3%D8%CA%E9%B3%A4%D0%BB%B9%FA%E6%F7&sr=&z=&cl=3&f=8&wd=%C2%ED%C0%B4%CE%F7%D1%C7%B0%C2%C0%ED%BB%E1%C3%D8%CA%E9%B3%A4%D0%BB%B9%FA%E6%F7&ct=0
‘柒’ 马来西亚有丹斯里头衔的人有什么权限是富豪吗
丹斯里,是马来西亚国家荣誉,由国家元首册封给对国家有极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意为“护国将军”。受封赐对象主要是以部门秘书长、法官、社团领袖、退任部长及商人为主。受封赐者必须是在国际和国内对社会、艺术、科学及人道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且其贡献能让国家的名声享誉全球。丹斯里(TanSri)是继马来西亚最高册封"敦"之后第二高的荣誉,它分为两种,就是PMN(PanglimaMangkuNegara)和PSM(PanglimaSetiaMahkota)PMN全国只可以有75人拥有此名衔,PSM全国只可以有120人拥有此名衔。若持有丹斯里封衔的是男性,他的太太会被称为潘斯里;但相反若持有封衔的是女性,她的丈夫并没有特殊的名衔。拿督,一般是指马来西亚(中国人所说的大马)一省或一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省长,或美国的一个州长,不同的是马拉西亚拿督有权调动一省内的任何民政或行政的官员,甚至有权力调动辖区下的军队。
‘捌’ 马来西亚第五任
是首相吧?
阿都拉巴达威
阿都拉巴达威,马来西亚首相。
1999年1月8日,当时的首相马哈迪(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宣布内阁改组,委任原外交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中止了外界对副首相人选的猜测,也使阿都拉成为备受万众注目的政坛明星。作为内阁资深部长及巫统元老的阿都拉,的确具备了出掌这两个重要职位的资格;而且,基于政治现实,马哈迪也有必要尽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补权力真空;温文尔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为马哈迪的选择。
阿都拉在参政前曾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监,1978年全国大选,他中选为槟城甲抛峇底区国会议员,之后于八零年受委为联邦直辖区政务次长,并于八零年九月擢升为直辖区副部长。
在巫统重量级领袖当中,阿都拉巴达威无疑是相当出色的一位。特别是巫统党内充斥金钱政治、朋党主义及裙带风的时候,阿都拉的清廉形象,更像一股清流,有助于清洗及提升巫统的声誉,并能广为党内不同阵营接受。阿都拉的政治生涯,可说充满波折。而且,他的沉浮,完全系于马哈迪之手。
阿都拉的父亲也是一名巫统领袖。因此,他可说是“子承父业”,生长在一个政治世家,并与巫统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这也是为何在八七年巫统党争中,他最终选择归队的一个因素。早年的阿都拉在槟城接受教育,并于1964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回教研究系,并加入巫统。这与他的前任同僚、前副首相安华的背景相当接近。
不过,两者虽然同是来自槟州,并先后在马来亚大学受教育,份属“师兄弟”,阿都拉和安华的作风,却完全不同。在气质上,阿都拉没有安华“狂飚英雄”式的传奇色彩,也没有安华雄辩滔滔的口才,即使在青春焕发的大学时代,阿都拉也是一位沉着、冷静及温文的人物;他的温和形象尽管没有安华那么突出,但是,也全无安华锋芒毕露,咄咄迫人的锐气,更容易为人接受。
因此,这两者在气质、个性上的回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日后在意识形态、政治斗争路线、行事作风及价值观念的差距。在安华被马哈迪吸纳进入巫统,并在槟城峇东埔参选以来,阿都拉便感到这位“同乡兼学弟”的威胁。
尔后,两人在政治上的不咬弦,特别是在槟州巫统联委会中,安华以后来居上之势,登上槟州巫统主席职,阿都拉任副主席,更令当时的巫统党员,有着难以取舍的矛盾情意结。
他在接下来几年官运亨通,于1981年升做首相署部长,同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并出任巫统槟城联委会主席。1984年,他中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再于八六年调任为国防部长。1987年巫统党选中,他参与东姑拉沙里及拿督慕沙希淡的B队,与拿督斯里马哈迪的A队抗衡。他虽在这次的党选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职位,但其部长职位较后却被撤除,不过他却选择继续效忠巫统。1988年新巫统成立,他受委为最高理事会成员,继而受委为副主席。1989年他受委代表巫统参加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担任重组社会小组主席。
在1990年巫统党选中,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蝉联副主席,并于九一年在内阁改组中受委为外交部长。不过,他却在九三年巫统改选中站在元老派的阵营,结果以微差的票数败给宏愿队的拿督斯里那吉、丹斯慕尤汀及丹斯里莫哈末泰益,失去副主席的职位,但他仍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阿都拉在1995年十二月卅日宣布参选1996年巫统副主席职位,结果他顺利的重夺巫统副主席之职。
【生平】
名字:Abllah Ahmad Badawi
出世:26/11/1939,槟城
婚姻状况:妻为已故恩顿玛末 Enn binti Mahmud
家庭:两名儿女,Nori Abllah 及Salwa
【教育】
中学: Bukit Mertajam High School, Penang Methodist Boys School 大学: 1964年 ,马来亚大学,回教研究系 (Bachelor of Arts in Islamic Studies)
【政治背景】
政党
1964 加入巫统
1979.2.2 巫统槟州联委会副主席
1979.2.2 受委巫统最高理事成员
1980.9 槟城州联委会主席
1981.6.27 中选巫统最高理事成员(廿年来首名中选的槟城人)
1984 甲抛峇底巫统区会主席
1984.5.25 巫统党选,625票中选副主席
1984.7.14 巫统教育局主任
1987.4.24 巫统党选,879票中选副主席,排名第二。
1988.2.21 新巫统筹委会成员之一
1988.4 甲抛峇底新巫统区部主席
1988.9.9 新巫统副主席(被委)
1988.9.10 新巫统九人工作队成员
1990.11.30 巫统党选,以 953票中选,排名第二。
1993.11.4 巫统党选,角逐副主席失败
1993.12.11 被委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国州议席】
1978大选 甲抛峇底国会议员(总共当了六届)
1990.10 大选 第四次击败对手,得票 17,025,四六精神党的阿末哈迪阿旺只得 7,174票
1995.4.25大选 在甲抛峇底第五次击败对手,以 17,834票打败四六精神党的Naser Mohd Radzi
【官职】
1964 加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局助理秘书
1971.6 文化、青年体育部总监
1975.6.1 文化、青年体育部副秘书长
1978.6 辞去公务员职业
1978.7.27 联邦直辖区政务次长
1980.9.16 联邦直辖区副部长
1981 首相署部长
1984.7.14 教育部长
1986.5.7 国防部长
1987.5.7 离职
1991.3.15 外交部长
1999.1.8 副首相兼内政部长
‘玖’ 马来西亚前财长林冠英被捕,这是犯了什么事儿
据2020年8月20日马来西亚地方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前财长林冠英在不久前被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指控为“在2013年启动的槟城海底隧道项目中涉嫌贪腐”。
三、林冠英被查对华方面影响?槟城海底隧道项目从2013年启动,到2018年仍旧迟迟未有进展,这其中很可能跟林冠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此次其被反贪污委员会调查,大概率是咎由自取。
这属于外国官员的“个人作风问题”,对中国方面没什么影响,也没什么关系。
‘拾’ 马来西亚历届首相
马来西亚历届首相资料
======
第一届
======
姓名:东姑阿都拉曼
任期:1957年8月31日 - 1963年9月22日
尊称:国父 或 独立之父
简介: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 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同时亦被视为“马来西亚国父”。1954年, 东姑阿都拉曼成为了马来亚的首席部长。马来亚在 8月31日,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他成为了马来亚的第一任首相。他在1970年时辞职,阿都拉萨就成为第二任首相 。1990年因病逝世,享年87岁。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11/default.asp
======
第二届
======
姓名:阿都拉萨
任期:1970年9月22日 - 1976年1月14日
尊称:发展之父
简介:敦阿都拉萨(Tun Ab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自从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接任巫统主席职位之后,阿都拉萨便出任巫统副主席。长期以来,他是为人所熟知的东姑的有力助手和承继人。独立后,他出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一直到1970年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退休之后,他乃坐上巫统主席之职位,并且出任首相之职位。http://jinian.moonlightchest.com/74/default.asp
======
第三届
======
姓名:胡先翁
任期:1976年1月15日 – 1981年7月16日
尊称:团结之父
简介:敦胡先翁(1922年2月12日——1990年5月29日),又译做敦胡申翁,是一名马来西亚政治家,也曾经是一名律师。胡先翁曾于1976年1月15日至1981年7月16日任职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被称为“团结之父”。由于胡先翁生在一个富有民族主义与政治思想的政治世家,深受其家族影响,所以在担任公务员的同时,他也积极地投入了政治活动。1972年,胡先翁在巫统代表大会中获选为巫统副主席。1973年8月8日,被巫统最高理事会任命为代理署理主席(即第一副主席),以接替8月2日逝世的副首相敦伊斯迈医生。13日,晋升为副首相兼贸易与工业部长。1976年1月14日,首相阿都拉萨在伦敦病逝。15日,胡先翁在国家皇宫宣誓,就任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17日,在巫统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中受确定为巫统代主席。1978年,在巫统党选中不劳而获,成为巫统主席。
======
第四届
======
姓名:马哈迪·莫哈末
任期:1981年7月16日 – 2003年10月31日
尊称:现代马来西亚之父
简介:敦马哈迪·莫哈末(1925年12月20日—)生于吉打州的亚罗士打,曾任于1981年至2003年间担任马来西亚首相一职,后于2003年10月31日正式把首相的职务转交于阿都拉·巴达威。1964年,马哈迪·莫哈末以医生的专业身份代表巫统竞选国会议员,竞选获胜后进入国会,历任各种内阁职位,1976年担任副首相,1981年出任首相。2003年,他在举行巫统大会上,宣布退休。马哈迪·莫哈末是一名深具争议性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马来西亚首相期间,被认为是马来西亚现代化的工程师。无论如何,他也备受批评,特别是他的权威式的领导方式及其裙带作风。拥有“Dr. M”之称的马哈迪·莫哈末,在国际舞台上也非常积极,特别是以热切推动“亚洲价值观”着称。
======
第五届
======
姓名:阿都拉·巴达威
任期:2003年10月31日 -
尊称:廉洁先生
简介: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Ab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年11月26日-),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1999年1月8日,前任首相马哈迪改组内阁,委任原外交部长阿都拉·巴达威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中止了外界对副首相人选的猜测,也使阿都拉一跃而为万众注目的政坛明星。阿都拉作为巫统元老及资深内阁部长,的确具备了出掌这两个重要职位的资格;而且,基于政治现实,马哈迪也有必要尽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补权力真空;温文尔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为马哈迪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