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仁安羌会战是现在什么地方
❶ 仁安羌大捷又叫做
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是中国入缅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救英军大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之世界着名战役。
1942年1月,日军连破菲律宾、印尼、马来、星洲,席卷整个中南半岛,长驱直入缅甸,声言要与轴心国希特勒纳粹德军会师于中东。2月16日仰光告急,中国应盟友英国之请,派遣远征军三个军源源开入缅甸,协同英军共同保卫这一块印度的屏藩,和当时中国唯一对外交通线的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精锐的第5军200师于3月8日开抵缅甸重镇同古城。
从税警总团到远征军
新三十八师前身为财政部税警总团,奉命加入入缅远征军,据孙立人将军回忆,原因是当时我军兵力不足,英军邻迫切要求驰援,不得已将税警总团三个团改编成新三十八师,勉强送往缅甸作战;六十六军军长张轸则指出:“以新成立的六十六军参加远征军,是应付美帝国主义,实际上也就是把六十六军作为牺牲。”没想到新三十八师这支本是“应卯”及“牺牲”的中国军队,却于入缅未久,即缔造“仁安羌大捷”。
财政部税警总团成立于一九三0年,原为缉拿走私盐贩。一九三二年一月初,孙立人将军应财政部部长宋子文邀请,担任税警总团特科兵团团长。特科兵团不久即改为税警第四团。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孙立人率团作战负伤,待他由香港治愈返回后,税警四团残部已由胡宗南编入四十四师带往西安。
在当时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协助下,孙立人得以逐渐收容税警总团旧部,于一九三八年三月一日,在长沙成立财政部缉私总队队部,并创设干部训练所,先后成立三个步兵团。八月,武汉撤守,缉私总队官兵奉令由湘徒步行军入黔,驻防于都匀与独山之间,继续集中训练。一九三九年底,缉私总队已扩编成五个步兵团和五个独立营,恢复税警总团全盛时期规模。一九四一年秋,缉私总队恢复税警总团名称。税警总团虽非正规军队,但孙立人却以作战为目标练兵,他在回忆录中提及一九四0年三月下旬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时,缉私总队的成员已经受了一年半的严格训练,官兵们对杀敌致果更具信心。但是我们绝不以此自满,只要有时间,就全部投入严格的训练工作,要求纪律严整,丝毫不放松,一切从作战杀敌着眼。所以在都匀方圆百华里之内,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见我们健儿在做战斗技术训练、射击教练、战斗演习、夜间教育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独立抗日数年的中国军队得以和盟军并肩作战,但税警总团仍未列入正规军。
十二月十五日,税警总团接到财政部命令,说奉上峰命令成立缉私署,由戴笠兼任该署署长,税警总团将拨归指挥。接着第二道命令就是戴笠派人到都匀实地校阅税警总团。二十余人校阅二十几天。孙立人在回忆录中记载:“他们回到重庆不到半个月,上面就批示下来,说根据校阅单位报告,该总团毫无中心思想,纪律荡然,训练也不切实际,着即交缉私处严加整顿。我当时看到这个批示,真是司马昭之心人皆知之,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招。我当时和副总团长齐学启商量这件事,以为他们下一招就要来吃这个部队。可是国家正在危急存亡之秋,大敌当前,这样一支劲旅,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反而来这么一手,不是替敌人来毁灭自己?”孙立人于是决定赴重庆力争。
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
一九四二年元月,孙立人赴重庆,财政部部长宋子文时往华盛顿开会未得晤面,多方奔走结果,仅得行政院院长孔祥熙答允,将蒋介石手令压下暂缓执行,税警总团暂免为戴笠兼并。
元月二十日,日军开始越过泰国边境入缅,英军要求我国派兵救援。孙立人在回忆录中提及:“我心里想也许是机会来了。当时的国内已是山穷水尽,内无可用之兵,外无可来之援,而缅甸与我们息息相关,是外来补给的一大动脉,万一缅甸被日本占领,我们对外就完全绝缘,所以我们派兵帮助英国协防缅甸是势在必行的。但这只是情况的一个判断,用不用我的这支部队又是一个问题,我只有把握机会,向各方面去联络打听,到都碰壁,而我绝不死心上。”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将军派人找孙立人。孙立人在回忆录中记载了见到何应钦的情况:何应钦说:“你是缉私总队孙总队长吗?”孙立人说:“是的。”何应钦又问:“你们的部队作过战没有?” 孙立人就把上海作战的情况告诉何应钦。何应钦又问:“愿不愿意去打仗?” 孙立人告诉何应钦:“这是求之不得,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是我们军人天职。” 何应钦说:“那好,我就给你签上去参加派遣远征军。”
加入远征军的期望虽然实现,但军事委员会转来财政部的命令却说:
(一)着缉私总团现有六个团之第二、三、四团编为国军第六十六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原税警总团团部人员及其直属部队编为师部人员及该师直属部队,师长由该总团长孙立人接任。
(二)原第一、五、六三个团隶财政部缉私署。
(三)该师师长于接到命令后即日率部开拔向昆明进发,并于行军前进中改编就绪,不得停留,到达目的地后即刻向该军军长张轸报到归队。
新三十八师于三月十一曰到达贵州兴义,并于次日举行誓师典礼,此后经过近半个月行军,终于到达昆明西南的安宁县向六十六军报到,并于二十八日开拔入缅。四月五日全师到达腊戍。
第一一三团受命驰援盟军
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入缅之前,日军在亚洲战场气焰高涨,势如破竹。一九四0年九月侵入越南,截断滇越铁路,堵死中国经越南海防与国际交通路线。一九四一年底更进一步向美国挑战,偷袭珍珠港,并先后攻占关岛、文莱、香港,一九四二年初又先后攻占菲律宾及马来西亚首都马尼拉和吉隆坡,并控制新加坡、爪哇,三月上旬更进占缅甸首都仰光。日军进攻缅甸,不但使盟军士气遭受进不少打击,中国经缅甸对外唯一的交通孔道也危在旦夕。
新三十八师进驻曼德勒后即展开绥靖工作,而日军在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北犯,盟军亦分三路迎敌。中国远征车第五及第六军分别担任正面及左翼作战,英军则以右翼伊洛瓦底江沿线为主要守备区。四月十四日,右翼英缅军一师放弃马格威北撤改守仁安羌,日军以两联队并配备特种兵约七千之众,迅速迂迥占领仁安羌油山区附近,断绝英军后路,将英缅军一师包围于仁安羌油田东北、平墙河以南地区,另以一部兵力渡平墙河,在北岸也建立封锁线。
马格威弃守,影响第五军防线,司令长官罗卓英为掩护第五军侧背,并应缅甸战区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请求,于十四日下午五时,命孙立人将军以一团兵力即赴巧克柏当支援英军。第一一三团在刘放吾团长率领下,于十六日午后四时到达目的地布防。
十七日,英缅军一师被困于日军双层封锁间,情况十分危险,史莱姆将军听说我军新三十八师的一一三团已抵巧克柏当,精神一振,并立即驱车前往会晤。
❷ 仁安羌大捷的详细信息
1942年4月7日,日军33师团为夺取仁安羌油田,并歼灭西线英军主力,拟定的作战计划如下:
一、荒木部队:步兵团司令部、步兵213联队(缺第2大队)、山炮兵33联队、工兵33联队主力、独立速射炮第5中队、卫生队。沿伊洛瓦底江左岸前进,首先进攻仁安羌以南的马圭。
二、原田部队:步兵215联队(缺第3大队)、轻装甲车队、独立速射炮第11中队,山炮兵第7中队、独立混成21旅团炮兵队、一个工兵中队、野战高射炮第51大队的一个中队。掩护师团左侧,牵制敌军。
三、作间部队:步兵214联队(缺第1大队)、山炮兵第3大队、一个工兵小队、卫生队等。隐匿企图,一举急袭攻占仁安羌,并断敌退路。
四、师团直属部队:师团司令部、步兵214联队第1大队、步兵215联队第3大队。随荒木部队后方前进。
另有独立工兵第26联队沿伊洛瓦底江跃进,随时准备输送兵力【注1】。 1942年4月13日英军开始破坏仁安羌油田。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请求中国军队接替西线英军防务,以掩护英军大规模撤退。14日下午,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和装甲第7旅放弃马圭外围防线,甩开行动迟缓的荒木部队,沿公路向北“悠然撤退”。但是由于之前原田部队的牵制,英军未能发现作间部队的穿插。1942年4月16日,英缅军第1师首先到达仁安羌,英印军第17师和装甲第7旅集结在仁安羌以东的汪可丙、东敦枝以北至那卯地区【注2】。
15日中午,亚历山大下令全面爆破仁安羌油田,并电告蒋介石请求中国部队增援。因油田爆破直到16日中午才能完成,需要中国军队的协助【注3】。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将军应缅甸战区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请求,于14日、15日先后令新38师师长孙立人以一团兵力(113团,团长刘放吾)移至巧克柏当支援英缅第1师;一团兵力(112团,团长陈鸣人)移至纳特莫克支援英缅第17师掩护第5军右翼。【注4】。
1942年4月16日午夜,作间部队推进到仁安羌以东,发现撤退的英军一部连同坦克已经撤到Pinchong河以北(右),但英缅军第1师师部及师直属部队尚在南岸。17日凌晨,作间部队兵分两路展开奇袭。214联队步兵第3大队(高延大队),向北穿插,击溃英缅军第1师一部,俘虏约80名,占领7公里以外的凯敏,并封锁Pinchong河大桥;作间部队主力向东北角三岔路口突进,俘获英缅军约200名,切断公路。根据英缅军俘虏交代,英缅军第1师主力尚在南方,未通过仁安羌【注5】。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1942年4月18日自腊戌致蒋介石电,判断作间部队主力为数百人【注6】。但根据日军编制常识判断,一个步兵联队(缺一个大队)加上一个山炮兵大队,满编应该为3000多人。 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见国军援军仅一团,请求增派部队。17日蒋介石回电,同意增派新38师112团【注7、8】。
17日白天,作间部队以联队直属部队和214联队第2大队(杉浦大队)占据仁安羌东、北、南(诸道路的会合点),作为主抵抗线。另将山炮兵第3大队(中井大队)配置于仁安羌村落中心三岔路口附近作为前方据点(如图)。
Pinchong河北岸的英印军13旅千余人在10辆坦克掩护下向高延大队进攻,被击退。17日黄昏后,高延大队的夜袭请求被作间大佐驳回,并命令留下第9中队掩护北侧,大队主力南进,入列山炮兵第3大队,归中井指挥【注9】。
同日,国军112团抵达仁安羌外围的那卯。头天已抵达乔克巴党的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率领下,于黄昏乘车赶到Pinchong河北岸展开,午夜进入攻击位置。 18日拂晓,113团2营在英军轻战车12辆及3门火炮支援下进攻北岸日军。【注10】。至午后击溃当面日军,迫使第9中队撤退到Pinchong河以南【注11】(一说为高延大队两中队【注10】)。3营随即渡河追击,试图歼灭该部日军,但为南(左)岸日军(第9中队)所阻【注12】。
同时,南面撤退而来的英缅军第1师一部(据日军判断,兵力约4000人,15辆坦克、大炮15门、至少300辆汽车)首先与中井部队前方据点接触,随即向作间部队主力发起攻击,试图突破仁安羌。但因仁安羌附近地形高低起伏交错,且沟壑纵横,极度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英缅军虽猛烈攻击,但未能打通公路,直到黄昏停止攻击【注13】。撤退途中的英缅军第1师本来士气低落,加之被日军切断退路和水源,虽有优势兵力,但无力独自打通退路,请求中国远征军继续攻击【注14】。
33师团收到截获英缅军第1师主力的消息后加速进军,步兵214联队第1大队(德重大队)18日傍晚首先与中井部队会师。其他部队也预计于20日会师仁安羌一带,聚歼英缅军。
18日黄昏,苦战一天后的作间大佐整理部队,将所有部队(包括前出的中井大队和高延大队,以及来增援的德重大队)都集结于仁安羌东北角。此时仁安羌一带日军总共只有214联队加山炮兵第3大队,另外1个工兵小队和卫生队等等少量辅助部队
19日拂晓,被困英缅军再次集中全部火力,猛攻东北角,北面国军也同时加强兵力发起攻击。日军以1个中队增援北面渡口,另以德重大队向侧背突进逆袭【注15】。
应英方要求,新38师113团最后决定,以右翼1、3营为主攻,左翼2营为佯攻掩护。18日深夜113团1、3营在2营掩护下涉水偷渡,于凌晨在南岸展开。拂晓发起攻击。1营、2营在英军装甲部队和炮兵全力协同下,与英缅军南北夹击,攻入仁安羌核心油田区,英军装甲部队也攻入三岔路口,10时占领油田山顶。3营与日军增援部队反复争夺501高地,三得三失,于14时完全攻克501高地,3营营长张琦在战斗中牺牲。15时日军向南退出仁安羌。两军在仁安羌以南形成对峙,仁安羌解围战结束【注16、17】。
根据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和林蔚20日分别致蒋介石密电,19日战斗日军伤亡500余,国军伤亡百余,英军伤亡不详【注18】。据孙立人回忆录,本次作战第113团参战人员1121人,阵亡204人,伤318人【注19】。另据邱中岳,日军伤亡千余,国军伤亡522人【注20】。至于随军的孙克刚《缅甸荡寇志》和王楚英回忆录等等所云“日军遗尸1200余具”【注21、22】,殊不可靠。
战后,113团在仁安羌以南布防,师直属队和112团于19日黄昏到达Pinchong河北岸布防【注23】。日军方面,荒木部队和原田部队分别于19日下午和20日凌晨到达仁安羌【注24】。20日上午113团在仁安羌以南与日军增援部队接触。孙立人于20日下令,准备21日发起进攻,但英缅军军团长斯列姆转来密函,告知第5军已然转进。孙立人被迫下令梯次掩护撤退。21日日军第33师团占领仁安羌【注25】。 【注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着,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缅甸作战》(上),中华书局1987年2月第1版,91-92页。
【注2】:张家德着:《中国抗日远征史》第一卷《保卫滇缅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302-304页。
【注3】:同【注2】,305页。
【注4】:舒宏舰:《解读中缅印抗战史上的仁安羌大捷》,《军事史林》2011年第10期,第8页。
【注5】:同【注1】,94页。
【注6】: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第三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9月第1版,296页
【注7】:同【注4】,219-220(8-2045、8-2046)页。此处作15日。
【注8】: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1418页。
【注9】:同【注1】,94-95页。
【注10】:同【注2】,308页。
【注11】:同【注1】,95页。
【注12】:同【注4】,220(8-2046)页。
【注13】:同【注1】,95页。
【注14】:同【注4】,220(8-2046)页。
【注15】:同【注1】,95-96页。
【注16】:同【注4】,220-221(8-2046、8-2047)页。
【注17】:同【注2】,310-311页。
【注18】:同【注6】,296-297页。
【注19】: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130页。
【注20】:同【注2】,311页。
【注21】:孙克刚等着:《中国远征军在缅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2页。
【注22】:王楚英:《扬威异域——仁安羌大捷亲历记》,《军事历史》2006年第8期,42-51页。
【注23】:同【注4】,221(8-2047)页。
【注24】:同【注1】,96页。
【注25】:同【注4】,221(8-2047)页。《缅甸作战》作20日。
【注26】:同【注2】,314页。
【注27】:同【注19】,1132-1133页
❸ 抗战有名的战役介绍
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 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着名的战役?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抗战有名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战有名的战役
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守军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 抗日战争 。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 汽车 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 军事 上相互配合的一次 成功 范例。>>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 决定 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阿部规秀。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
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亲率主力奇袭五原。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下日伪军3000多人。
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
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❹ 仁安羌战役的概述
仁安羌战役: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的重要胜利。日军在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北进。中国远征军第五及第六军分别担任正面及左翼作战,英军则以右翼伊洛瓦底江沿线为主要守备区。4月14日,右翼英缅军一师放弃马格威北撤,改守仁安羌,日军以七千之众迅速包围英缅军一师。英缅军总司令急电中国远征军,请求支援被包围在仁安羌的英军。4月19日,新38师收复了任安羌油田,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消息传出,轰动了中、英、美三国,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得到西方社会的赞誉。
❺ 仁安羌在哪里
仁安羌,缅甸中西部城市。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右岸。人口约5万。缅甸主要的石油生产中心
❻ 正面战场的滇缅地区的战役
第一次缅北会战:1942年3月-9月
主要将领:罗卓英、杜聿明、戴安澜(同古)、孙立人(仁安羌)
戴安澜牺牲。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
第二次缅北会战:1943年10月-1945年3月
主要将领: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
在历时两年的缅北会战中,中国驻印军全歼日军第18、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53师团、第2师团、第33师团和第49师团,共击毙日军3.3万余人,伤日军7.5万余人,俘虏323人。缴获大炮186门,战车67辆和汽车552辆。中国驻印军伤亡1.7万人。
滇西作战:1944年5月-1945年1月
主要将领:卫立煌、宋希濂、李弥(松山)
我军攻克腾冲、松山、龙陵地区,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芒友,结束了滇西战役。滇西作战,自1944年5月11日开始,至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零16天,日军共伤亡、被俘21057人。远征军伤亡、失踪67364人。
❼ 抗战中以少胜多的战役
在 抗日战争 中,那些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抗战中以少胜多的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抗战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仁安羌战役
孙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立过赫赫战功的国民党将领,曾率领中国远征军进军缅甸,在缅甸的仁安羌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被敌围困多日弹尽粮绝的英缅军七千多人,举世闻名,大振国威,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不少光彩。为此,英皇授予他“英国帝国司令”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他“美国丰功勋章”。孙后来被蒋介石提升为仅次于陈诚的陆军总司令,但为时不久,即被蒋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软禁长达33年之久,直到蒋氏父子死后,方解除软禁,恢复自由。
抗战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平型关大捷
创造了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向日军发动攻击并取得全胜的战斗。
抗战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斋郎村战役
1935年4月21日,红军挺进师进驻斋郎村,在斋郎村与敌军展开了一次“以少胜多”的红军着名战役,斋郎村的主战场——大放牛场,现位于庆元县。
抗战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岱崮保卫战
1943年,八路军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为捍卫民族尊严,在这里与20倍于己的日伪军血战18天,创造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模范战例。
1943年11月9日,日寇纠集了1万余兵力开始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岱崮山区处于敌人进犯沂蒙腹地的咽喉地位,为粉碎日军的扫荡企图,鲁中军区 决定 留下少量部队在内线坚持斗争,牵制日军主力,掩护我主力部队转至外线作战。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指战员奉命驻守南北岱崮。
❽ 仁安羌战役的战绩
仁安羌大捷据二战档案战报记载113团将士共解救英缅第1师7000余人,英军俘虏及美传教士、随军记者等500余人突围。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新38师缅甸之战概述”及“仁安羌战役战斗伤亡统计表”两份档案上记载毙敌700余人,我113团阵亡兵员204人(长官15人、士兵189人)、伤318人(长官24人、士兵294人),生死不明20人,伤亡总计500多人。据军委会参谋团团长林蔚战后上报电文和重庆《大公报》1942年4月21日报导记载“此役日军伤亡五百余,我军仅伤亡百余”。《缅甸作战》记载其33师团自赴缅作战以来(1942年3月初至6月10日)共计阵亡730人,未计伤员。另据日军判断,英军在此次战斗中四个车载步兵营、一个坦克营、两个炮兵营遭受毁灭性打击。
❾ 仁安羌战役
1942年4月19日中国入缅远征军新38师(孙立人部)第113团(刘放吾团),在缅甸仁安羌救英军战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的着名战役。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唯一一次胜仗。是役解救被围英军7000人及记者传教士500余人。歼灭日军1200人。增长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威望。
战役被写入西点军校教程。
❿ 仁安羌战斗的背景
新三十八师前身为财政部税警总团,奉命加入入缅远征军,据孙立人将军回忆,原因是当时我军兵力不足,英军邻迫切要求驰援,不得已将税警总团三个团改编成新三十八师,勉强送往缅甸作战;六十六军军长张轸则指出:“以新成立的六十六军参加远征军,是应付美帝国主义,实际上也就是把六十六军作为牺牲。”没想到新三十八师这支本是“应卯”及“牺牲”的中国军队,却于入缅未久,即缔造“仁安羌大捷”。
财政部税警总团成立于一九三0年,原为缉拿走私盐贩。一九三二年一月初,孙立人将军应财政邢邢长宋子文邀请,担任税警总团特科兵团团长。特科兵团不久即改为税警第四团。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孙立人率团作战负伤,待他由香港治愈返回后,税警四团残部已由胡宗南编入四十四师带往西安。
在当时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协助下,孙立人得以逐渐收容税警总团旧部,于一九三八年三月一日,在长沙成立财政部缉私总队队部,并创设干部训练所,先后成立三个步兵团。八月,武汉撤守,缉私总队官兵奉令由湘徒步行军入黔,驻防于都匀与独山之间,继续集中训练。一九三九年底,缉私总队已扩编成五个步兵团和五个独立营,恢复税警总团全盛时期规模。一九四一年秋,缉私总队恢复税警总团名称。税警总团虽非正规军队,但孙立人却以作战为目标练兵,他在回忆录中提及一九四0年三月下旬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时,缉私总队的成员已经受了一年半的严格训练,官兵们对杀敌致果更具信心。但是我们绝不以此自满,只要有时间,就全部投入严格的训练工作,要求纪律严整,丝毫不放松,一切从作战杀敌着眼。所以在都匀方圆百华里之内,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见我们健儿在做战斗技术训练、射击教练、战斗演习、夜间教育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独立抗日数年的中国军队得以和盟军并肩作战,但税警总团仍未列入正规军。
十二月十五日,税警总团接到财政部命令,说奉上峰命令成立缉私署,由戴笠兼任该署署长,税警总团将拨归指挥。接着第二道命令就是戴笠派人到都匀实地校阅税警总团。二十余人校阅二十几天。孙立人在回忆录中记载:“他们回到重庆不到半个月,上面就批示下来,说根据校阅单位报告,该总团毫无中心思想,纪律荡然,训练也不切实际,着即交缉私处严加整顿。我当时看到这个批示,真是司马昭之心人皆知之,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招。我当时和副总团长齐学启商量这件事,以为他们下一招就要来吃这个部队。可是国家正在危急存亡之秋,大敌当前,这样一支劲旅,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反而来这么一手,不是替敌人来毁灭自己?”孙立人于是决定赴重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