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掸族与中国哪个民族比较像
A. 掸族是什么民族
掸族(Shan),一般是指分布在缅甸境内的泰民族。
缅甸官方将分布在掸邦高原的泰民族命名为“掸(Shan)”,把分布在掸邦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的泰民族命名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掸(Shan Gale)”、“大掸(Shan Gyi)”、“毛掸(Maw shan)”、“泰兰(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称。实际上,缅甸各地的泰民族并不承认缅甸官方的民族划分,对外均统一自称“泰(Tai)”,普通缅族人称其为“掸(Shan)”。
缅甸的掸族(Shan)与泰国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ai)、越南的泰族(Tai)、老挝的佬族(Lao)、中国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萨姆族(Assam)均是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叫法的同一个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B. 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有哪些是和其他国家相同的
云南的傣族和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
内蒙古的蒙古族和外蒙古的主体民族。
新疆的俄罗斯族和俄罗斯的俄罗斯族。
陕甘的回民和中亚地区的少数民族东干族。
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和朝鲜,南韩的主体民族。
新疆的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
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和尼泊尔的少数民族藏族。
中国的汉族和新加坡的主体民族,世界各地的华人(单指华族,不包括华侨)。
这些民族和其他国家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都是共同的祖先或者都有着共同的渊源。
C. 谁能介绍一下缅甸掸邦的情况
这个地方07年2月我去过。把旅行日记给你看:)
缅甸有14个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着27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掸邦省东枝Taunggyi,因为海拔高所以气候凉爽,加上莱茵湖的魅力,使它成为近年来缅甸最吸引人的避暑胜地……
掸邦算是缅甸最保有原始味的一个邦,这里也是传说中下蛊毒最厉害的地方,所以,男士们可别轻易去招惹此地的姑娘──华人导游小李的开场白挺吓人的。而三年前女导游阿英也曾提及一则传说,原来这深山里的水上民族有一种行水葬的怪习俗,阿英的祖父在50多年前就亲眼见过,他们将棺木凿了许多小洞沉入茵莱湖中,目的是让小鱼入棺啃食尸身,以尸体养鱼。等过约三个月再捞起棺木打开,哇!里面全是又肥又大的鳝鱼,煮出来的汤味道可是甜美!人们把鱼捞来吃,把人骨再丢回水中,实在令人毛骨耸然,后来只要饭桌上有鳝鱼大伙就都反胃不吃。不过小李说这习俗已然废除了。就在奇风异俗的流转下,我展开了真正深入茵莱湖风土民情的旅程。
黄香粉、纯烟草集市采风乐趣多
我们首先就去赶这热闹的集市,集市里的物品对我们来说都是稀奇罕见的,像那锯成一节节卖的木头,第一次看到还以为是卖给人当柴火的,其实是一种黄香树(MureaExotica),也就是缅甸女人脸上涂的那一圈圈黄粉的来源。缅甸人家里都有座小石磨,就是用来磨这种树皮的,磨成粉状再沾水擦在脸上可防晒去斑,这也是她们的习俗,阿英说小时候曾因未擦黄香粉去上学而被老师处罚呢!
市集里还有他们自制的纸卷烟、叶卷烟,缅甸的方头雪茄Cheroots大部分是此地做的,这里的烟草没有加化学品很纯,可以慢慢的抽上数个小时,是一种享受。其他还有炸蟋蟀、炸橡树虫,橡虫很肥,一棵树只有一只,一只卖200缅币,约合台币10元,可油炸也可生吃,真是无奇不有。市集也是少数民族集聚处,以墠族人居多,他们着深蓝服饰很好辨认。
观浮田、赏月色、湖上饭店做好梦
Inlay的In是缅语数字的4,Lay是湖,茵莱湖原是由四个小湖泊汇成的大湖,它位在多雾的墠山群山环抱中,是座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公尺,面积158平方公里,近年来湖水干涸,湖面也缩小了。
茵莱湖也有人称它梦湖、奇幻湖,传说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Inthas的家。茵莱湖上有二百多个水上村落,彼此间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条水道也和陆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还有指标标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数,只差没有红绿灯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在茫茫湖面上绝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只,游湖的马达船船身很长,船头高高翘起,重心落在后半段,观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个人;当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们由湖北岸的良瑞码头进湖去,长长水道上一路迎面而来的船只多是载着湖中浮田出产的蔬果,还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单脚划船Leg Rowers只在茵莱湖看得到(中国绍兴的东湖船夫是坐着用双脚摇橹)如今已成了茵莱湖的独特标志,他们多半用左脚支撑右脚勾住桨一张一合的划,穿着沙龙也照划不误,远看就像跛子在水上行进,很抢眼,也是拍摄剪影的最佳目标。他们空出的双手可以用来捕鱼,茵莱湖的捕鱼郎可不用网捕鱼,他们用一个喇叭状的大竹篓,捕鱼时将喇叭口朝下放入水中,再用手中的竹竿(桨)插入竹篓中戳呀戳的,让水草中的鱼儿乱了方寸四处窜逃,结果便卡在竹篓上成了渔人的阶下囚。这种捕鱼方式在我看来有点拙,很少看到丰收镜头,但看他们一个个悠闲而与世无争的模样,根本渔翁之意不在鱼,你就不会替他们担忧了,捕不到鱼时他们会挖些污泥回去填补菜园或捞些水草做肥料,一天在湖上晃呀晃、拐呀拐的也是一种度日方式吧!至少为莱茵湖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D. 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傣族是同一个民族吗
可以算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语言和风俗习惯基本相似,可以统称为泰系民族。同属于泰系民族的还有老挝的主体民族。
泰系民族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广西云南交界地区,与广西的壮族同属百越后裔,今天的泰语与壮语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相通话。
后来泰族向西、南迁徙,进入云南南部、西部,后来又进入缅甸东部、泰国和老挝境内。
E. 傣族与掸族有何区别缅甸掸族与中国境内的傣族是同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欢乐的节日,一般要过三至五天时间
F. 缅甸人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哪个民族接近
我感觉应该是傣族吧,缅甸紧挨云南,而且云南南部又是傣族的聚居区,他们的泼水节还有其他习俗都很像傣族,另外有可能就是京族了,缅甸人口的很大比例是京族人。
G. 缅甸缅族是中国的傣族吗
不是,
缅甸的缅族是汉藏民族,和汉族、藏族关系较近,是和其他汉藏系统民族一起自西从西域进入东亚。而后,汉族向东,藏、羌向西南,缅族、彝族、白族向南。
傣族是泰澳民族,就是泰国的泰人,和壮族、越族关系较近,是从南亚进入东南亚、东亚的。
H. 傣族、掸族、泰族、老族是同一个民族还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分支或者是同源的不同民族
国内科考资料表明:傣族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中国傣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为同一民族。总人口6000万以上。历史上傣族以云南南部、泰国北部和缅甸东部为核心建有傣族国家——妙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中南半岛各个国家。在印度的东北阿萨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
满族建立的清朝进入泰族地区后,代替明朝统治着北方大部分泰族,继续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管理,但大多数泰族地区还是保留了土司制度,仍然由各地泰族头人世袭管理,有数十个泰族土司政权。
中华民国政府延续了清政府对北部泰族地区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消了土司制度,设立了2个泰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州、德宏泰族景颇族自治州),7个泰族自治县(临沧•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泰族自治县、临沧•耿马泰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孟连泰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思茅•景谷泰族彝族自治县、玉溪•新平彝族泰族自治县、玉溪•元江哈尼族彝族泰族自治县、红河•金平苗族瑶族泰族自治县),以及数十个泰族乡(分散在中国西南各地)。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后,一部分泰族又开始向南迁徒,进入缅甸、泰国、寮国。
现今,北部泰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和南部边疆,有人口110多万人,信仰南传上部佛教,除政治上的隔绝外,人民之间的婚姻情缘,地域上的山水相连,与南部泰族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南部泰族
公元前2世纪左右,泰族先民逐渐开始向南迁徒,到公元11世纪中期,泰族人南徙更多起来,已经广泛分布在云南西部—云南南部—寮国北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越南北部,并不断地向南迁徒。
北部泰族处在彝族白族统治之下时,南部泰族则先后建立了勐交(缅甸东部)、勐老(即兰沧,寮国北部)、兰那泰(泰国西北部)、拍尧(泰国西北部)、哈里奔猜(泰国西北部)等独立的小国家。这些小国之间、与北部泰族之间保持着王族间互相联姻的传统。后来这些小国家时而独立,时而受北方王朝的节制。勐老(兰沧)后来向泰国东北部发展,成了以后的寮国。兰那泰是泰族首先在今天的泰国境内建立的一个政权。
壮、汉、傣等族交错杂居地区,田地、山林等主要生产资料大部分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I. 傣族与掸族有何区别缅甸掸族与中国境内的傣族
缅甸掸邦在地理上同我国云南省相毗连,掸族与我国的傣族又是同源异流的民族,因而历来同我国有很密切的关系。英国殖民者并吞缅甸前,掸邦土司一方面向缅甸国王纳贡称臣,同时也向中国皇帝进贡并接受其册封。元、明、清三代在现今缅北的木邦、摩密、蛮莫、孟养等缅甸地方土司,均归云南布政司管辖。明末桂王永历帝逃入缅甸时,曾以掸邦为基地与清政府作战,随永历帝逃入掸邦的部分汉人后来与掸人通婚,并定居掸邦。现今的掸族还分为普通掸族与中国掸族(即汉摆夷)两大类。后者不仅人数居多,文化较高,而且有中国汉族的血缘关系。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掸族很多生活习惯乃至服饰都与汉族相似。掸傣关系极为密切,双方结亲者甚多,他们跨国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亲串戚,亲如一家。
J. 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是同一民族吗
这三个民族得分开看。
泰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650年左右自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长江流域一带广大地区迁徙此地。自13世纪初叶起,泰国成为统一的国家。但泰族已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与缅甸的少数民族、柬埔寨民族、泰南部土着族交叉融合,只能说是和傣族在历史渊源上同属一家。
老挝的老族具体讲的话分为三大民族,即老龙、老松和老听。老龙族和傣族在历史上同属一支,老听和我国的哈尼族、独龙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有较大渊源,老松族即是中国苗族的一个分支。所以老挝的老龙族和傣族在历史上同属一支。
缅甸的掸族和傣族是一个民族,在掸邦的掸族自称“傣族”。傣族和掸族本是一家,但由于语言、边界等因素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