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贝叶经是什么样子的
Ⅰ 佛教贝叶经不是用的古印度的梵文记载的吗怎么看的有点像缅甸文字!!!这是怎么回事 很不解
不错,你的图片里的贝叶经的确是缅甸文,首先,东南亚的佛教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因此最早传入东南亚的佛教经典是用巴利语书写的,本身就不是梵文版,其次,贝叶经记载佛教经文是个传统,但并不是贝叶经都是印度原文,佛经都需要翻译后才会流传,不是每个人都精通印度梵文或巴利文的,在缅甸当然会用缅甸文书写贝叶经,西藏的贝叶经大多数都是藏文的,这很正常;
Ⅱ 请问,清中期(第五次世界佛教在缅甸大集结时)的缅甸字母巴利文贝叶经,目前的价格是多少钱一片(每片约
6月29日,《中国贝叶经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历经9年编纂、总共100卷的《中国贝叶经全集》,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已经将贝叶经的制作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贝叶经是刻录于亚热带特产的贝叶棕叶上的经文,在世界佛教史、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由于贝叶经过水煮漂洗等特殊工艺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所以用贝叶抄写的经书、记录的历史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云南傣族地区,主要是西双版纳制作保存并使用的贝叶典籍,据说有84000部,目前西双版纳州收集到的有3000多部,主要记载了佛教经典、傣族天文历法、社会历史、法律法规、民情民俗、医理医药等。
据悉,百卷本《中国贝叶经全集》售价达6万元。
Ⅲ 你知道缅甸吗
国名: 缅甸联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独立日:1月 4日(1948年)
国庆日:1月4日(1948年)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 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勇敢和果断,深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14颗五角星代表缅甸联邦的14个省、邦,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业和农业。
国徽:中心为一个由谷穗环绕的有14个齿的齿轮,上面绘有缅甸地图。谷穗两侧各有一个狮子,狮子被誉为缅甸的国兽,称圣狮,是吉祥的标志。顶端为一颗五角星,在其两侧和谷穗周围装饰着缅甸花卉;底部的饰带上用缅文写着“缅甸联邦”。
国花: 东亚兰花
国树:柚木
国家政要: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丹瑞大将(Than Shwe),1997年11月任职。
自然地理:缅领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
人口:5300万人(2004年)。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全国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约8%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已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 仰光 (Yangon),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高塔用20516张金片贴住,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
2005年11月7日,缅甸政府发言人、新闻部长觉山准将说,缅甸政府部门已从6日起开始分批迁往缅甸中部城市彬马那。觉山证实,已经开始搬迁的首批9个部门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商业部和农业部等。其他政府部门也将陆续迁至彬马那。彬马那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附近有勃固山脉依托,目前常住人口估计不足10万。彬马那现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
八莫独特的佛寺座钟
简史: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缅甸货币>>>
缅甸是着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正如李商隐诗中提到“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在缅甸4640多万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缅甸的每一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因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缅甸成为旅游胜地。
缅甸泼水过大年 漫话缅甸佛塔
2006年1月4日,缅甸仪仗队队员参加在首都仰光举行的独立节升国旗仪式,纪念缅甸独立58周年。 新华社记者张云飞摄
经济: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甘蔗和黄麻等。缅甸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拥有林地3412万公顷,覆盖率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产量最大的国家。柚木质地坚韧、耐腐蚀,是人类用钢铁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缅甸将柚木视为国树,被称为“树木之王”、“缅甸之宝”。缅甸盛产的玉石和宝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外交: 缅奉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重视发展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与中国关系: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1950年6月8日两国建交。50年代,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10月,两国政府签定了中缅边界条约,率先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缅领导人一直保持互访传统,周总理曾9次访缅,吴奈温12次访华。中缅友谊被称颂为“胞波”(兄弟)情谊
回答者:开着奔驰偷白菜 - 经理 五级 2-26 13:08
--------------------------------------------------------------------------------
知道啊,
回答者:黄河之心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6 13:09
--------------------------------------------------------------------------------
国名: 缅甸联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独立日:1月 4日(1948年)
国庆日:1月4日(1948年)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 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勇敢和果断,深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14颗五角星代表缅甸联邦的14个省、邦,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业和农业。
国徽:中心为一个由谷穗环绕的有14个齿的齿轮,上面绘有缅甸地图。谷穗两侧各有一个狮子,狮子被誉为缅甸的国兽,称圣狮,是吉祥的标志。顶端为一颗五角星,在其两侧和谷穗周围装饰着缅甸花卉;底部的饰带上用缅文写着“缅甸联邦”。
国花: 东亚兰花
国树:柚木
国家政要: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丹瑞大将(Than Shwe),1997年11月任职。
自然地理:缅领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
人口:5300万人(2004年)。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全国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约8%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已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 仰光 (Yangon),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高塔用20516张金片贴住,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
2005年11月7日,缅甸政府发言人、新闻部长觉山准将说,缅甸政府部门已从6日起开始分批迁往缅甸中部城市彬马那。觉山证实,已经开始搬迁的首批9个部门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商业部和农业部等。其他政府部门也将陆续迁至彬马那。彬马那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附近有勃固山脉依托,目前常住人口估计不足10万。彬马那现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
八莫独特的佛寺座钟
简史: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缅甸货币>>>
缅甸是着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正如李商隐诗中提到“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在缅甸4640多万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缅甸的每一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因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缅甸成为旅游胜地。
缅甸泼水过大年 漫话缅甸佛塔
2006年1月4日,缅甸仪仗队队员参加在首都仰光举行的独立节升国旗仪式,纪念缅甸独立58周年。 新华社记者张云飞摄
经济: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甘蔗和黄麻等。缅甸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拥有林地3412万公顷,覆盖率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产量最大的国家。柚木质地坚韧、耐腐蚀,是人类用钢铁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缅甸将柚木视为国树,被称为“树木之王”、“缅甸之宝”。缅甸盛产的玉石和宝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外交: 缅奉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重视发展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与中国关系: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1950年6月8日两国建交。50年代,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10月,两国政府签定了中缅边界条约,率先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缅领导人一直保持互访传统,周总理曾9次访缅,吴奈温12次访华。中缅友谊被称颂为“胞波”(兄弟)情谊
Ⅳ 请问一些有关重庆梁平双桂堂《贝叶经》的事情
双桂堂内文物珍品、石刻字画众多,泥塑、铜铸佛像数百尊,情态栩栩如生,曾珍藏有十一、十二世纪印度梵文写本《贝叶经》106页
1990年,贝叶经被盗,随后,生长了300多年的一株金桂花树一夜间凋谢枯死。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象三个方面。
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
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贝叶文化的成文经本,主要有叶质形和纸质形两种样式。
叶质形一类是真正的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分别称“兰戏”、“兰哈”、“兰贺”、“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
纸质形一类是指绵纸经书,傣语称为“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蕨笔蘸墨写在绵纸本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式两种,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
以上两种形式的经书,贝叶经的数量最为浩大,其次才是纸质形的经书。以上两类经书,由于数量众多,内容、涵义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并在傣族史册上流芳千古。
贝叶经的制作,需要经过三道工序:
一、取贝叶。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
二、制匣。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三、刻写。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傣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粉或红、黑漆加以保护和装饰。
贝叶经本做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Ⅳ 请介绍一下“缅甸”这个国家——
一、地理位置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
二、气候特征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缅甸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的平均气温为25℃-30℃。各地气温年较差也不大。
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月、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中部为雨影区,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缅甸的干燥地带。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三、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缅甸矿藏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玉石等。
石油是缅甸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主要分布于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端口、新固、仁安佳、兰约、敏布、帕兰永、约达亚、丹岱、毕道彬、仁安马、英道、延别鸟(兰里岛)以及实兑南部诸岛。据亚洲开发银行能源评估报告,缅甸共有104个油气开采区块,其中内陆开采区块53个,近海开采区块51个。根据测量结果,约有1.6亿桶石油和20.11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2、森林资源
缅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1994年缅甸森林(包括43%的郁闭林和30%的疏林)总面积为3442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约为52.3%。
缅甸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发现有1347种高大的乔木树种、741种小乔木、1696种灌木、96种竹类植物,36种藤本植物和841种花卉植物。在2088种乔木树种中,已有85种应用于多种用途的木材生产。
2010年森林覆盖率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脉是柚木的主要产区。缅甸林业种类有2300种,其中乔木1200余种,世界60%的柚木储量和国际市场上75%的柚木均产自缅甸。盛产檀木、灌木、鸡翅、铁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种硬木和名贵硬木,硬木潜在年产量约130万吨。此外,缅甸还有丰富的竹类和藤木资源。竹类品种97种,竹林面积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开、缅中地区。藤木32种,年产量约7600万根,主要分布在克钦、掸邦,有水藤、红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水力资源
缅甸国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国。其中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湄公河均发源于中国。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缓,从北向南依次流经克钦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个省份,最后从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长2,200公里,总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为13,600立方米/秒。萨尔温江为缅甸第二大河,由云南潞西出境进入缅甸,在缅境内1,660公里,流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经过掸邦、克耶邦、克伦邦和孟邦,最后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双版纳进入缅甸,主要流经缅甸掸邦与老挝、泰国的边境线。
四、文化
1、宗教
僧伽在整个缅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纪传入缅甸,在西元十一世纪时成为缅甸居民普遍的信仰,并且延续至今。当时阿奴律陀听取孟族僧人阿罗汉的建议,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为国教。
在缅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业后继有人,被认为是一件积德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从此可以“成人”,受到社会的尊重,是一件荣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种形式:单独一家一户做剃度;几家几户联合起来给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门、街道、学校或集市为单位给孩子做剃度。
2、语言
缅甸语属汉藏语系下的藏缅语族;居民以农耕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以蒲甘王朝为代表,建于十一世纪初,以蒲甘为首都。设行政组织,订立法律,雕刻及绘画艺术相当发达;并且以自创的缅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为经书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纠苏吉刚佛塔”为其代表。
3、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奶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
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4、习俗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意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随着他的年龄和地位的变化,被称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吴昂基”。
缅甸妇女不论已婚与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玛”,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平辈也称“玛”(意为姑娘),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则称“杜”(意为姑、姨、婶)。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随着她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可称她为“玛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称“玛丹敏”。
五、着名旅游景点
1、大金塔
大金塔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塔高110米,坐落于市内一座小山上,表面涂有72吨的黄金,塔顶由近3000克拉的宝石镶嵌而成。整个建筑群非常雄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夺目而耀眼。传说是保存有佛祖八根头发的商人两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历史。
2、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欢树和棕榈树丛中.皇家大湖,如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在仰光市区,湖西的高岗上矗立着金光灿烂的大金塔;湖东是美丽的卡拉威宫,湖北面是绿树成荫的昂山公园,湖岸环绕着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赏湖滨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宽大的柚木平台,是远眺、拍摄大金塔和卡拉威宫的绝佳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倒印在湖中美丽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3、茵莱湖
位于仰光市北部,湖面宽阔,湖水清澈.湖畔绿树成荫.碧草如茵,繁花似锦,湖周有多个公园。不但是市民休憩之场所,更是情侣谈情说爱的热门首选。
Ⅵ 贝叶经是什么来历
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
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
贝叶经
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象三个方面。
Ⅶ 贝叶文化的贝叶文华的内涵和特点
傣族居住于亚热带平坝地区。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植物生长快、动物种类多,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傣族村寨依山傍水,从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是茂密的森林,近处是成片的庄稼,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这样的生存环境,使傣族文化涂上了一层浓重的绿色。千百年来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替,都离不开这个绿色的背景 。
对绿色的热爱,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贝叶经里这样教诲人们:“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真是精辟无比,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说透了。傣族人民正是根据这样的法则来安排生活的。他们对赐予人类一切的大自然充满了感激、敬畏、爱护之情,从不轻易去损害它们。贝叶经里还这样告诫人们:“不要把鸟捉来关在笼子里,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鸟也会把人捉来关在笼子里。”①看到这样的警句,我们不禁会为傣族人民对自然法则有这样深刻的理解而拍案叫绝。正是这种理解和实践,才使西双版纳这颗明珠绿得这样耀眼,这样醒目,这样令人陶醉,这样令人流连忘返。
与现代文化的快节奏、功利性、时尚性、娱乐性相比,绿色文化更多地是以它的田园牧歌式的韵味和山水诗情画意以及由此涵养出来的民风民情显示出它巨大的吸引力。这正是西双版纳旅游的独特优势。
我们来看贝叶经中记载的一部长诗《相勐》中,傣族人民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生存环境的:“百鸟用清脆的声音,把茫茫的森林唤醒,彩霞给山河穿上新衣,大地又迎来浓雾弥漫的早晨。”“无边的坝子翠绿如茵,淙淙的溪水绕着竹楼人家,密密的椰子树顶着蓝天,高高的佛塔挂满彩霞。”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绿色的家园,怎能不能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贝叶文化作为一种绿色文化,它的产生固然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诚如贝叶经文献中的论着《论傣族诗歌》所说:“傣族的祖先生长在野外,以森林为家,以花草树叶为衣服,他们的眼见和感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所以傣族诗歌多以“花草、树木、动物、星月、风云、山水来比喻。”“要是我们的祖先是出生在无花无树的沙漠里,那么我们的歌,也一定是风沙之类的比喻。”一个民族的居住环境,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特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人文因素对保持和强化这种文化特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贝叶文化就是如此。贝叶经中有许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伤害自然就是伤害自己的论述。有些经书还将自然界神化,警示人们要尊敬自然、崇尚自然、保护自然。贝叶经中还记载了一些封建领主法规,其中就有保护森林、保护水源、兴修水利等内容,对乱砍乱伐者要给予处罚,特别是对砍伐带有佛教色彩的菩提树者,要治以重罪。佛教还提倡信仰者要广植五树六花。这一切,经过久远的历史传承,已经潜移默化地融人到人们心中,形成自觉的行动,养成良好的风俗。这些人文因素,也是贝叶文化之所以成为绿色文化的重要原因。 傣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据学者研究,远在2000年前,傣族地区就有种植水稻的农业灌溉出现。贝叶经中记载的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曾写到天神给人们撒下谷种,但被雀鸟老鼠吃了,他们吃了后从便中排出谷粒,掉在水沟边发芽长大,结出谷穗。人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发现并找到谷种,在远古时期傣族首领叭桑木底的指导下,学会了种植稻谷,后来又开辟田地,实现了耕作定居。贝叶经另一典籍《帕萨坦》也记载,远在1000多年前,“傣泐王几达沙力带着十二个随从在原来十二个邦的基础上建立了十二个勐,任命他们为十二勐的‘布闷’(即召勐)。随后,各勐‘布闷’就组织民众开田挖沟,各勐‘布闷’将开出的田地分成产量为一百挑、一千挑、一万挑三种规格如数点清交给傣泐王,傣泐王又将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交给百姓耕种,并规定应交的租谷数量”[2]。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西双版纳(十二千田)这一名称,最早就起源于此。
稻作农业的发展,使贝叶文化成为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这除了表现在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水利灌溉设施的建造和维修,以及历法节令的推算等自然科学层面的东西之外,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很突出。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道德观念来看,由于稻谷的栽培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人们就以是否有利于稻作农业的发展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这首先表现在赞美勤劳、谴责懒惰方面。大量的傣族民间谚语、民间故事都反映了这一内容。同时,为了保证稻作农业能够不误节令地顺利进行,就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处理好生产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每年的“关门节”,就是为了在农忙的三个月之内禁止人们外出,以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稻作农业特别是平坝地区的水田农业,不是孤立的一家一户的事情,需要全体村社成员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提倡团结互助、集体主义的精神,由此形成了许多生产互助的传统习俗。还有,稻作农业需要有实践经验,而村中的长者又往往是这种经验的富有者,由此又形成了敬老的传统美德。
第二,从民族心理素质来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村社是稻作农业的基本单位,傣族的村社又大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这就培养了人们的乡土观念和氏族观念。这种观念积淀为民族心理素质,使各村社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内聚力。傣族民间常用一棵树上的枝叶,一根藤上的瓜蔓来比喻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谁要是主动断了这种关系,就要受到族规的惩罚。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内聚力,才使傣族村社在长期稳定中发展,才保证了稻作农业的历史延续。
第三,从典章制度来看,为了保证稻作农业的顺利进行,历代封建领主还制定了各种法规,对妨碍、损害稻作农业的各种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惩罚办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法规中,特别规定了头人、官员子侄必须和当地百姓一起参与兴修水利等农事活动[3]。
第四,从文学艺术来看,傣族民间文学作品,不仅多以农耕生活为题材,而且充满强烈的田野气息。傣族民间叙事长诗十分发达,也与稻作农业的发达有关。 贝叶经之所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具有这样崇高的地位,主要原因不在于经书给他们提供了多少实用的内容,而在于经书给他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因而贝叶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文化。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我们在傣族农村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从农田里归来,吃罢晚饭,围坐在竹楼火塘边,聆听年长者诵读贝叶经,演唱经书中记载的那些动人的叙事长诗,成了人们的一大精神享受。这种情况,在历代汉文史籍中也多有记载。在这样的场合和气氛中,人们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那些开天辟地的天神,发明创造的英雄,繁衍后代的祖先,普度众生的佛陀,各种神灵、鬼怪、山水、树木、以至赐福给人类的整个大自然,都融人每个人的心中,成了神圣的崇拜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两部分组成。
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
傣族地区的山、水、河、湖、树、石,以及田园、村寨,往往都附有一个传说,将这些自然物神化,其目的就是要人们将这些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当作神一样来看待,谁得罪了它们,损害了它,谁就会受到惩罚。最典型的就是村边的“龙林”,由于它是神林,村民们都有一种畏惧心理,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这集中反映了人们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方面,从远古时期教会人类狩猎的沙罗,到指导人们农耕定居的叭桑木底,再到追金鹿来到田野开辟了十二版纳的叭阿拉武,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寨神、勐神,他们或是本寨、本勐的祖先,或是有功于本寨、本勐的英雄,都受到人们的崇拜,每年举行的祭寨神、勐神活动,就是表达崇拜祖先、祈求保佑的心理。
佛教信仰方面,1000多年前南传佛教传人傣族地区以后,逐渐成为一种全民性的信仰。傣族的每一个村寨几乎都有佛寺佛塔,仅西双版纳一个地区,佛寺就达500多座,比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要多。傣族的佛教信仰有自己的特点。即信仰者并不认为人生一切皆苦,并不向往虚幻的来世,而是着眼于现实,追求今世的幸福。他们虽然也虔诚地到寺庙里当和尚,但在世俗百姓的眼中,人们往往把进寺庙当和尚看作是学习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这些情况说明,傣族的佛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世俗信仰。
傣族信仰体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原始宗教与佛教并行不悖、共同存在、相互吸收、对民众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原始宗教历史悠久,对傣族民众影响深广。佛教传人以后,它必须面对这个现实,才能吸引信徒,壮大势力,两种信仰力量的融合,才形成了这一特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贝叶经中记载了作为原始宗教的神叭桑木底与佛爷的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是“毫兵召”还是“召兵召”(意为“谷子是王”还是“佛主是王”)?辩论的结果,叭桑木底是胜利者。正因为如此,谷魂奶奶(雅欢毫)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寺庙广为流传,而且被载入贝叶经。这正是文化宽容性的一个突出表现。 傣族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处处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的状态,体现在天人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
天人和谐 傣族传统文化里的“天”,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自然界,包括大地、海洋和天空。天神把天空分为若干层,每层都设相应的神进行管理。他们各司其职,各管其事,以保证天地万物的正常运行。贝叶经里记载的《创世纪》中,曾写到某一天神受命到人间给人们划分季节,以利耕作,因他工作疏忽,划分中出了差错,误了农时,结果受到上一级天神的惩处。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连神都要受到惩罚,更不用说普通的人了。所以人们自觉地维护这种规律,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给自己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生存环境。在傣族村寨的房前屋后,我们随处可见一种郁郁葱葱的速生树种——铁刀木,这是傣族居民为解决柴薪燃料而又不去砍伐森林而采取的一个明智之举。人们对山神、树神、水神以及各种自然神的崇拜、敬畏,实际就体现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就是诚信、友善、互助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贝叶经中有许多记载,要求人们按上述原则待人处事。其习惯法规定,不诚实的人不能作为办案的证人。傣族热情好客,有的人家用来接待客人的被褥,甚至比自己用的还漂亮。贝叶经记载的长诗《千瓣莲花》,写主人公在寻找千瓣莲花的过程中,曾得到素不相识的人们包括国王、大臣、佛爷、百姓的热情接待和帮助,其情节是很感人的。贝叶经中的另一作品《线秀》反复歌咏了“真正的友谊像太阳,真正的爱情像月亮,真正的友谊和爱情啊,永远在世间放光。”传统的《贺新房》唱词,描写村寨里有人要盖新房的时候,“上寨的人来了,下寨的人也来了。黄牛角嗬嗬地一吹,大家都上山去,割茅草,砍竹子,砍木料,笑声闹声震动山冈,……新屋盖好了,主人摆出酒菜,请所有的乡亲来吃,请所有的乡亲来玩。”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古老的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风俗画卷。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贝叶经里曾记载,原始的狩猎经济解体之后,曾出现了一个傣族首领叭桑木底,是他率领人们划地盘,分山水,开始了“立寨盖房子,挖地种野瓜”的农耕生活。后来他又把大片湿划分成若干块,供给人们耕种。为了避免争土地而产生的纠纷,叭桑木底又在地边栽桩垒硬,以示界限。这实际上是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它有效地调节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发展,这种规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形成了涵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法。习惯法是人人必须自觉遵守的法则,也是处理各种纠纷的依据。到了封建领主时代,历代统治者又把这些习惯法集中起来,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分门别类,制订出详尽的可操作的封建领主法规。这在贝叶经中有很多记载。佛教传入以后,其戒律教义和行为规范又与长期形成的领主法规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傣族共同的风俗习尚和价值取向,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之中。 贝叶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我国的傣族地区,在东南亚,南亚各国,如泰国、缅甸、老挝、印度、斯里兰卡等都存在。贝叶文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是一条联系各国的文化纽带,这就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我国傣族的贝叶文化也是如此。它不是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生存的,它吸收了内地汉族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加以融合和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傣族对内地汉族文化的吸收,可以追溯得很早。远在秦汉时,傣族地区常以象和象牙进献中原王朝,故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傣族居住的地区称为“乘象国”。这说明远古时期傣族就开始了对中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东汉,又有傣族封建领主派出的乐团、杂技团到洛阳演出,接受了汉王朝的封赐。从秦汉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傣族地区设置郡县。从内地派往这些地区的边官,大都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历代都有汉族移民迁入傣族地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军屯,明朝的军屯、民屯和商屯,都促进了傣族与汉族的频繁交流,有利于他们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傣历与汉历的相似,傣族农业生产技术、金属冶炼铸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将汉族的一些名着如《西游记》等译为傣文,将滇戏《杨家将》移植为傣戏等等,都是吸收内地汉族文化的结果。在傣族地区广为流传的神话《九隆王》,与历史上哀牢夷族群的《九隆神话》有密切的关系。贝叶经中记载的因叭创造天地的神话,与汉族的盘古创造天地的神话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贝叶经中将傣族古代诗歌分为三大类:民间歌谣、叙事诗和颂歌,这有点类似于汉族《诗经》将其诗歌分风、雅、颂三类。
贝叶文化还吸收了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从印度到斯里兰卡再到泰国、缅甸、老挝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吸收。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傣族原有的文化冲击很大,影响也很大。傣文的产生和完善,就与佛教的传入直接有关。随佛经传入的大量的佛经文学作品,从内容、人物、情节、主题和表现方法等方面大量渗入并影响了傣族原有的民间文学,给傣族文学提供了新的养分和气息,促进了傣族文学的变化和发展。正如贝叶经《论傣族诗歌》所记载的:“佛经中有故事,有情节,完整地叙述了每一件事情的始终,有好人,有坏人,有神有鬼,有哭有笑,有水有湖,有山有岭,有树有花,谈到天讲到地,无处不讲到。经书的这种文学意境,有骨有肉和它写写唱唱的巧妙手法,对促进和改造诗歌,使之成为有头有尾的叙事诗体,起了宝贵的积极作用。”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么多的闪耀着艺术光彩的傣族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有500多部),是与吸收佛经文学分不开的。
傣族人民吸收了佛教文化,也改造了佛教文化,使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更具有傣族的特点。从思想信仰上来说,它不偏重于佛学哲理的论析,而比较注重现实的修持;它不过分追求“普度众生”,而主张求得个人的解脱;它不神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而把他看作是一位现实的教祖。从现实的民间文学创作上来说,傣族人民既吸收大量的佛经文学作品,又大胆地加以发展创造。最突出的例子是贝叶经中记载的着名长诗《兰嘎西贺》,它虽然来自于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但是经过傣族人民的加工再创造,已经变为具有浓郁傣族风格、特点的傣族人民自己的文学作品了。 这是就贝叶文化的风格而言的。我们常说七彩云南、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面的“彩”,很大程度上是由各民族文化的不同风格所带来的。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藏族的雪域文化,具有一种奔放高亢的风格;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具有一种古老神秘的风格;彝族的毕摩文化,具有一种刚健火热的风格;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具有一种深沉凝重的风格……与上述各民族的文化相比,傣族的贝叶文化,具有一种柔情似水的风格。
傣族多傍水而居,历史上与东南沿海的百越族群有渊源关系。傣族居住的地方多处于热带亚热带平坝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自然条件较好,生活相对比较富裕。除了农耕劳作时间以外,人们有较多的时间从事业余文化活动。由于特殊的厉史原因,傣族的封建领主社会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生活节奏较慢,再加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悠闲、委婉、柔和、多情的民族性格。正如人们常说的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柔情文化。笔者在傣族地区生活数年,很少看到吵架、打架、说粗话等现象,邻里之间,家人之间,总是彬彬有礼、轻声细语、和睦相处。外人到村寨傣家投宿,总会受到主人无微不至的款待。
这种心理最集中反映在傣族民间风俗和文学创作中。每当月明风清的夜晚,在傣家竹楼的阳台上,姑娘支好纺车,一边纺线一边等待她的情人。阳台下的竹篱外,来求爱的小伙子吹着一种叫瑟的乐器,其音色的优美,曲调的柔和,仿佛使你置身于梦幻之中。小伙子向姑娘倾诉爱慕之心时,总要很客气地唱道:“啊,姑娘,请告诉我,不知你这朵花,是否有蜜蜂来采过?”如果哪个小伙子言词粗俗,没有礼貌,那肯定要失败的。在傣族民间创作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叫《凤凰情诗》。在纸上画一只凤凰,在凤凰的头、脚、胸、背、翅等部位上画上各种表意的符号,把它寄给心仪的对方。对方接到以后,要对这些符号反复琢磨、猜测、意会,才能读懂对方的一片真情。这种文体很受傣族青年男女的喜爱,因为它最能体现相爱双方含蓄、复杂、细腻、纤柔的内心感情。再一个典型例子是,20世纪40年代傣戏移植汉族剧目《杨家将》时,傣族认为原剧中男女主人公一上场就武打起来“不合情理”,人与人之间怎么能这样呢?于是他们改为男女主人公上场后先有一段含情脉脉的对唱,慢慢引出矛盾,双方不合最后才打了起来。这一改动,最能体现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心理素质。 柔情似水,似水柔情,这是贝叶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西双版纳的魅力所在。
Ⅷ 谁知道哪个博物馆里有贝叶经或者梵夹装的经文展示
三峡博物馆获赠5部贝叶经 其价值无法估量
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清代“贝叶经”
西双版纳州政府向云南民族博物馆赠送《中国贝叶经全集》
河北省博物馆获赠两部佛教经典《贝叶经》
Ⅸ 什么是贝叶佛经
什么是贝叶佛经?贝叶佛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贝叶佛经相当于现在我们使用的纸张佛经,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书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佛经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据研究,贝叶佛经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贝叶佛经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贝叶佛经写在哪里?
贝叶佛经一般都是写在哪里呢?据史料记载,贝叶佛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佛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
贝叶佛经所用的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佛经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佛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佛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佛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佛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佛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贝叶佛经是如何保存的?
说来也奇怪,一片小小的树叶,怎么能够保存大大的佛经呢?因为贝叶佛经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又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佛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现存的贝叶佛经
目前,流传在我国的《贝叶佛经》少之又少,仅在镇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佛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传说“唐僧”当年取回的就是《贝叶佛经》。
据介绍,《贝叶佛经》发源于印度。古印度人采集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书写佛教经文。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取回来的也是《贝叶佛经》。贝叶耐磨轻便,千百年后字迹仍可清晰辨认。在印度,早期的《贝叶佛经》写本几乎已失传。在中国同样已相当稀少。玄奘从印度带回来657卷《贝叶佛经》,在长安翻译佛经。这些《贝叶佛经》至今被珍藏在大雁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