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吴姓皇帝有哪些
‘壹’ 吴姓的历史上的名人
1、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后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有《吴子兵法》传世。
唐肃宗时,吴起位列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被追尊为广宗伯,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2、吴广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
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次年,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被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害。
3、吴承恩
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着述。
4、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着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5、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着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后。
少孤贫,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姓
‘贰’ 中国历史上有吴姓皇帝吗
有一个,叫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着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
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
(2)缅甸吴姓皇帝有哪些扩展阅读:
吴三桂建立的政权:
吴周政权是吴三桂因康熙欲统一各大汉王,逼反汉王,不满康熙下令撤藩,反叛清朝而建立的割据政权。从康熙十七年(1678年)建立到洪化三年(1681年)十月灭亡。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
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
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三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周
‘叁’ 吴姓十大名人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男,字汝忠,号射阳。汉族,淮安府山阳县 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 《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着述。
10.吴其浚(1789 - 1847),字季深,一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植物学家,博物学家,河南省固始县城关人,嘉庆二十二年状元(1817年),官授翰林院修撰。为清代河南省唯一的状元。在植物学、农学、医药学、矿业、水利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总督,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等职。
‘肆’ 缅甸历代皇帝
蒲甘王朝(107-1287)
? 丁未 107
?
骠苴低 (75) 丁未 167
低蒙苴 (57) 壬戌 242
苴蒙伯 (25) 己未 299
伯梯利 (20) 甲申 324
梯利干 (43) 甲辰 344
干兜立 (25) 丁亥 387
梯丹 (27) 壬子 412
[篡位者] (58) 己卯 439
泰罗年骠 (19) 丁丑 497
泰克丁 (7) 丙申 516
梯利干尼 (9) 癸卯 523
梯利伯 (15) 壬子 532
干隆 (10) 丁卯 547
乾罗 (12) 丁丑 557
车台 (13) 己丑 569
东必 (16) 壬寅 582
东支 (15) 戊午 598
布波修罗汉 (27) 癸酉 613
瑞安梯 (12) 庚子 640
白当 (8) 壬子 652
白东 (50) 庚申 660
伽维 (6) 庚戌 710
敏维 (10) 丙辰 716
梯因迦 (8) 丙寅 726
梯因孙 (10) 甲戌 734
瑞降 (9) 甲申 744
东温 (9) 癸巳 753
瑞穆 (23) 壬寅 762
牟罗 (17) 乙丑 785
修金尼 (27) 壬午 802
基流 (15) 己酉 829
频耶 (32) 丙寅 846
丹尼 (28) 戊戌 878
沙里伽维 (9) 丙寅 906
梯因屈 (16) 乙亥 915
良宇修罗汉 (33) 辛卯 931
混罗恭骠 (22) 甲子 964
弃须 (6) 丙戌 986
须迦帝 (52) 壬辰 992
阿奴律陀 (33) 甲申 1044
修罗 (7) 丁巳 1077
江喜佗 (28) 甲子 1084
阿隆悉都 (55) 壬辰 1112
弥辛修 (1) 丁亥 1167
那罗多 (3) 丁亥 1167
那罗帝因迦 (3) 庚寅 1170
那罗波帝悉都 (37) 癸巳 1173
酰路弥路 (24) 庚午 1210
迦娑婆 (16) 甲午 1234
乌婆那 (4) 庚戌 1250
那罗梯诃波帝 (33) 甲寅 1254
苴 (11) 丁亥 1287
邹聂 (27) 戊戌 1298
前勃固王朝(825——1057)
他摩罗 (12) 乙巳 825
毗摩罗 (17) 丁巳 837
阿他 (7) 甲戌 854
阿利因陀摩 (24) 辛巳 861
某僧 (17) 乙巳 885
只因陀 (15) 壬戌 902
弥加提波只 (15) 丁丑 917
乔沙兜多 (10) 壬辰 932
迦罗毗迦 (12) 壬寅 942
毕姿罗 (13) 甲寅 954
阿多他 (15) 丁卯 967
阿奴耶摩 (12) 壬午 982
弥伽提波尼 (14) 甲午 994
翳伽他曼多 (12) 甲辰 1004
乌波罗 (12) 丙辰 1016
般多利迦 (15) 戊辰 1028
帝沙 (14) 癸未 1043
勃固王朝(1287——1539)
伐丽流 (19) 丁亥 1287
恭劳 (4) 丙午 1306
修乌 (13) 庚戌 1310
修齐因 (7) 癸亥 1323
频耶翳劳 (18) 庚午 1330
齐因分 (1) 辛未 1331
修翳楗恒 (1) 辛未 1331
频耶宇 (37) 戊子 1348
罗娑陀利 (38) 乙丑 1385
频耶县摩耶娑 (3) 癸卯 1423
频耶兰 (20) 丙午 1426
频耶伐流 (4) 丙寅 1446
频耶干 (3) 庚午 1450
穆陶 (1) 癸酉 1453
信修浮夫人 (7) 癸酉 1453
达摩悉提 (31) 庚辰 1460
频耶兰 (35) 辛亥 1491
多迦逾毕 (14) 丙戌 1526
后勃固王朝(1740-1757)
斯弥陶佛陀吉帝 (7) 庚申 1740
莽哒喇 (10) 丁卯 1747
彬牙王朝(1312-1364)
僧哥速 (12) 壬子 1312
乌者那 (19) 甲子 1324
伽悉信 (7) 癸未 1343
苴尼 (9) 庚寅 1350
那曼都 (5) 己亥 1359
乌者那般 (1) 甲辰 1364
实阶王朝(1315---1364)
修云 (12) 乙卯 1315
答里必牙 (8) 丁卯 1327
瑞东帝 (4) 乙亥 1335
迦苴 (9) 己卯 1339
那罗多弥夷 (2) 戊子 1348
答里必尼 (2) 庚寅 1350
明波梯诃波帝 (12) 壬辰 1352
阿瓦王朝(1287——1555)
他拖弥婆耶 (4) 甲辰 1364
伽奴 (1) 戊申 1368
明吉斯伐修寄 (33) 戊申 1368
多罗般 (1) 庚辰 1400
伽诺山 (1) 庚辰 1400
明恭 (22) 庚辰 1400
梯诃都 (4) 壬寅 1422
迦犁夷旦瑜 (1) 丙午 1426
弥罗尼 (1) 丙午 1426
孟养他忉 (13) 丁未 1427
弥利苴 (3) 庚申 1440
那罗波帝 (26) 癸亥 1443
梯诃都罗 (12) 己丑 1469
明恭 (21) 辛丑 1481
瑞难乔信 (25) 壬戌 1502
思洪发 (16) 丁亥 1527
康孟 (3) 癸卯 1543
无毗那罗波帝 (6) 丙午 1546
悉都乔丁 (3) 壬子 1552
末罗汗王朝(1433——1785)
那罗弥迦罗 (1) 癸丑 1433
阿梨汗 (25) 甲寅 1434
迨婆修骠 (22) 己卯 1459
陶尔耶 (10) 壬寅 1482
婆修奴 (2) 壬子 1492
耶囊 (1) 甲寅 1494
沙林伽都 (7) 丁巳 1497
弥耶沙 (22) 辛酉 1501
迦沙婆提 (2) 癸未 1523
弥修乌 (1) 乙酉 1525
他多沙 (6) 乙酉 1525
明平 (22) 辛卯 1531
提迦 (2) 癸丑 1553
修罗 (9) 乙卯 1555
弥悉多耶 (7) 甲子 1564
弥波隆 (22) 辛未 1571
萨林沙 (19) 癸巳 1593
胡逊沙 (10) 壬子 1612
梯利都昙摩 (16) 壬戌 1622
明陀尼 (1) 戊寅 1638
那罗波帝只 (7) 戊寅 1638
他拖 (7) 乙酉 1645
僧陀都昙摩 (32) 壬辰 1652
梯利都利耶 (1) 甲子 1684
伐罗陀摩罗娑 (7) 乙丑 1685
牟尼都昙摩罗娑 (2) 壬申 1692
僧陀都利耶昙摩 (2) 甲戌 1694
那罗多修 (1) 丙子 1696
摩逾毕耶 (1) 丙子 1696
迦罗满陀 (1) 丁丑 1697
那罗提波帝 (2) 戊寅 1698
僧陀毗摩罗 (10) 庚辰 1700
僧陀都利耶 (21) 庚寅 1710
僧陀毗沙耶 (3) 辛亥 1731
僧陀都利耶 (1) 甲寅 1734
那罗波伐罗 (2) 乙卯 1735
僧陀毗沙耶 (1) 丁巳 1737
迦多耶 (1) 丁巳 1737
摩陀利 (5) 丁巳 1737
那罗阿波耶 (19) 壬戌 1742
梯利都 (1) 辛巳 1761
僧陀波耶摩 (3) 辛巳 1761
阿波耶 (9) 甲申 1764
僧陀都摩那 (4) 癸巳 1773
僧陀毗摩罗 (1) 丁酉 1777
僧陀他提他 (5) 丁酉 1777
他摩陀 (3) 壬寅 1782
东吁王朝(1531——1752)
明吉瑜 (45) 丙午 1486
达彬瑞蒂 (20) 辛卯 1531
莽应龙 (30) 辛亥 1551
莽应里 (19) 辛巳 1581
良渊候 (5) 庚子 1600
阿那毕隆 (23) 乙巳 1605
弥利提波 (1) 戊辰 1628
他隆 (19) 己巳 1629
平达格力 (13) 戊子 1648
白莽 (11) 辛丑 1661
那罗伐罗 (1) 壬子 1672
弥丽 提 (26) 壬子 1672
娑尼 (16) 戊寅 1698
达宁格内 (19) 甲午 1714
摩诃陀摩耶娑底波帝 (19) 癸丑 1733
贡榜王朝(1753——1885)
雍籍牙 (8) 癸酉 1752
囊陀基 (3) 庚辰 1760
辛骠信 (13) 癸未 1763
新古王 (5) 丙申 1776
波道帕耶 (38) 辛丑 1781
孟鲁 (1) 壬寅 1782
巴克勤基道 (18) 己卯 1819
礁拉瓦底 (9) 丁酉 1837
蒲甘 (7) 丙午 1846
曼同 (25) 癸丑 1853
锡袍 (7) 戊寅 1878
缅甸联邦(1948~)
苏瑞泰 (4) 戊子 1948
巴宁 (5) 壬辰 1952
吴温貌 (5) 丁酉 1957
奈温 (19) 壬寅 1962
吴山友 (7) 辛酉 1981
吴盛伦 (1) 戊辰 1988
貌貌 (1) 戊辰 1988
苏貌 (4) 戊辰 1988
丹瑞 壬申 1992
‘伍’ 姓吴的皇帝
吴三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其本人也开始蓄发,改穿明朝衣冠。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
‘陆’ 缅甸第一代开国皇帝
缅甸的第一个统一帝国是蒲甘王朝。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1044年~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奴律陀国王统一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先后征服了南部的打端、西部若开族的阿拉干王国,并与北方的南诏国维持和平均势,为蒲甘王朝奠定了二四三年(1044-1287年)的基业。当时王朝的领域,北起八莫,南滨大海,东部统领掸族诸部,西临北阿拉干,为缅甸最早统一的王国。阿努律陀国王与莽应龙(Bayinnaung;1551-1581年在位)、阿瑙帕雅(Alaungpaya;1752-1760年在位),被称为缅甸‘三大民族英雄’。
‘柒’ 吴姓皇帝一共36位吗
吴姓皇帝只有一个,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号月所,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大臣,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康熙十二年(1673年),面对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康熙十七年(1678年),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7)缅甸吴姓皇帝有哪些扩展阅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酷热,吴三桂加之心情不舒,焦虑过重,肝火过盛,便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太医百般调治,终不见效。
吴三桂便授意心腹大臣,迎接皇孙吴世璠来衡州继位,托付后事。八月十八日深夜,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皇宫驾崩,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捌’ 历史上有那个皇帝是姓吴的
吴三桂!!!!他就是一个姓吴的皇帝。
‘玖’ 古代有吴姓的的皇帝
只有一个,叫吴三桂。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着名政治军事人物,建立了吴周政权。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关外的汉镇中后所,祖籍江苏高邮。
吴三桂的父亲是锦州总兵吴襄,因为家庭的影响吴三桂自幼习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之后被崇祯皇帝任命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
康熙十二年(1673年),朝廷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9)缅甸吴姓皇帝有哪些扩展阅读:
吴三桂建立的政权:
吴周政权是吴三桂因康熙欲统一各大藩王,逼反藩王,不满康熙下令撤藩,反叛清朝而建立的割据政权。从康熙十七年(1678年)建立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灭亡。
大周帝国辖衡州、湖南、广东半部分、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一小部分和甘肃一小部分等省。
康熙十八年(1679)九月,清军复克大周帝国都城衡州(衡阳),结束了衡阳作为帝都的短暂历史。
乘此时机,清朝政府加强了政治策反和军事进攻。康熙十八年(1679),克复湖南、广西。康熙十九年(1680),又下四川、贵州并进兵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春,师围昆明,并分兵克复附近州县。十月,昆明城内粮尽援绝,吴世璠自杀,余部投降。由吴三桂掀起的持续八年之久的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至此全部平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三桂
‘拾’ 缅甸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啊
最后一个缅甸皇帝锡袍王(Thibaw)被带往印度,缅甸王室从此不复存在,没有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王室那样幸运地能够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