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为什么不护送皇帝去缅甸
‘壹’ 明朝最后的大将李定国,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将领之一,虽然他早年间属于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与大明为敌。但张献忠死后归顺了南明政权,开始积极抗清。曾多次击败清军,战功卓着。可惜,大明已经大势已去,在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之后,李定国,这位南明最后一根支柱终于病倒了。由于积劳成疾,病情日益恶化,再加上永历皇帝的死的消息,把这位战斗了一辈子的猛将给彻底击垮了,最终李定国病逝。
磨盘山之役后,永历帝在马吉翔挟持下,逃入缅甸,和李定国失去联系。李定国一面在滇缅边境继续坚持抗清,一面派人到缅甸境内寻找永历帝。
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统率十万大军开进缅甸。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缅王将永历帝及其亲属交给了吴三桂。最终,永历皇帝还是被吴三桂给杀了。永历皇帝的死,对李定国是个巨大的打击,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明永历十六年)六月十一日,李定国正逢四十二岁生日,突然发病。最终病重不起,还是逝世了。
‘贰’ 大西军张献忠四义子的结局是啥为啥李定国没能力挽狂澜
明朝末年,受朝廷苛政及自然灾害影响,失地农民起义不断,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有数百股,在这些起义军里能和李自成分庭抗礼的就属后来在四川建立了大西国的张献忠了。张献忠是个真正的枭雄,为人残暴且不讲亲情,在危急时刻总是能放下包袱,比如他就常在即将战败的关键时刻杀妻杀妾杀子,因为妇孺和幼儿会拖累大军。
但对于能紧跟自己征战的义子们却另眼相待,张献忠一生收了数十名义子(也可能数百),都是征战途中收养的孤儿,这些人随他征战四方,是张献忠用来掌握部队的有力支持者。和明军作战十几年,这些义子们也都死的差不多了,存活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到张献忠被清廷的豪格击败后,大概就剩下四名义子了,分别是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和李定国。他们掌握着大西军最后的部队,张献忠临死前交代他们要联明抗清,这四个人也遵从他的遗愿率部归明,受南明永历朝廷管辖,并且在西南战场上成为清军挥之不去的噩梦。
到南明时,西南地带的抗清主要力量就是张献忠四义子率领的部队,同为农民军出身的大顺军残部就不如他们,当然这个和大顺军曾攻进北京逼死崇祯皇帝,不受南明朝廷信任有关系。和南明文官集团的党争一样,南明的各个军队之间也没有统一有力的领导人,抛开李定国和郑成功两大势力不谈,单就西南抗清武装来说,张献忠四义子之间就因主导权没能搞好团结,怪就怪明末没能出现一个朱元璋似的强力领导人,使得几大武装势力各自为战,无法战胜北方高度集权的清廷也就很正常了。
‘叁’ 李定国临终前让儿子不要投降清朝,儿子怎么没遵守
清朝在平定江南之后,继续向西南进军。
此时西南地区由一支抗清的队伍,使清军非常的头疼,就是李定国率领的明军。
在清朝攻打四川时候,张献忠率领大西军抵抗,虽然张献忠经营农民军几十年,但是此时清军是攻无不克,战斗力非常强大,因此大西军很快被清军击败,张献忠也在一次战争中阵亡。
李定国原本是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部下,在张献忠遇害之后,李定国与孙可望等人,决定联合明军,率领大西军参与的部队,加入了明朝。
共同抗击清朝,掀起了轰轰烈烈西南抗清运动。
图:李定国抗清连环画
这是李定国的最后一战,也是明朝抗击清朝的最后一战。
后来李定国在得知明朝皇帝被吴三桂害死之后,吐血而亡,在死后告诉自己部下,宁愿饿死在荒野,也绝不投降清朝。
‘肆’ 永历帝逃往缅甸,清廷都想放弃了,吴三桂为何非要出兵擒拿呢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姓家奴”。身为明将先是答应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又马上反悔继而降清。降清以后,在康熙年间又反清,发起了三藩之乱,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谓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有些类似于今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是吴三桂不同意了,他见清廷对在缅甸的永历帝不是那么积极以后,在顺治十七年二月上了一道有名“三患二难”疏,力主发兵缅甸,以求擒获永历帝,达到一劳永逸。
清廷内部经过商议以后,觉得吴三桂的主张也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于是同意吴三桂发兵缅甸,并且由户部拔银三百三十万两。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吴三桂率领大军前往缅甸,要求要求永历帝等人,缅甸国王自然不会为了永历帝与吴三桂发生战争,于是将永历帝等人交出。
‘伍’ 面对山河破碎的情况,李定国为何要以死抵抗
面对山河破碎的情况,李定国之所以要以死抵抗是因为李定国的民族气节,这个时候的李定国并不是在维护某个人的江山,而是在维护汉民族不被侵略。
李定国曾经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义子,自幼家贫,在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之后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张献忠跟李定国的命运转折发生在清朝入关之后,面对国破山河碎的局面,张献忠放下了民族内部矛盾,转而归顺了南明政权,誓要将入侵的清军赶出中原大地,奈何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射中,不幸身亡。在张献忠身亡之后李定国继承了张献忠的遗志,效忠于南明政权,继续抵抗清军,在一代名臣、广西巡抚瞿式耜拥立桂王朱由榔成为明永历帝之后,李定国所在的大西军也接受了南明的改编。之后李定国成为了南明的中流砥柱,数次率兵收复失地。
你觉得面对山河破碎的情况,李定国为何要以死抵抗?欢迎留言讨论。
‘陆’ 南明最后的英雄李定国,打的顺治帝差点要划江而治,最终死于内乱了吗
李定国陕西人,他起初是明末农民义军首领张献忠的养子之一,顺治三年,张献忠兵败身死,李定国、孙可望等人率领义军南下贵州、云南像南明最后的政权永历皇帝朱由榔投降,继续进行抵抗清朝的战争。
顺治十八年,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最后被缅甸人交给了追击的吴三桂,最后李定国救援不及永历皇帝被吴三桂亲手勒死,得到消息的李定国“号啕大哭”很快李定国就病死了,在他死前留下遗言给他儿子:“就算饿死荒野,也不要投降”
李定国非常能打,在他的兵峰最盛的时候,坐在北京的顺治皇帝,都吓得要和南明讲和划江而治了,但是在汉奸的出卖下,在能打的人也双拳难敌四手,在加上猪队友郑成功的无动于衷,最后只能步步败退,即使这样在败退的途中他还埋伏了吴三桂,如果不是叛徒的出卖吴山桂都可能身死,可见他的才能多高。他差点改写了历史,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定国他非常忠心,其实他在当时有很多选择,完全可以不死,但是最后他还是选择效忠明朝,这是难能可贵的,都说患难见真情,那么患难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忠心,满清入关后看着平时自诩忠义的人士,还不是个个带头跪地剃头投降?美其名曰:“识时务者为俊杰!”呸!都是无耻小人!小伙伴们怎么看李定国呢?欢迎留下评论哦!
‘柒’ 南明末代君王朱由榔,为何会遭到缅王的无情出卖
因为那时候的南明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了,如果缅王坚持要保护永历帝朱由榔,将会得罪政权已经稳固的清朝,会把缅甸置于清朝的对立面,所以为了自保,缅王就把朱由榔献给了前来抓人的清将吴三桂。而且当时缅甸发生了政变,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杀了自己的哥哥莽达,然后取代了他的王位。莽达对永历帝还算友好,但是莽白可就不一样了。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南,云贵沦陷。李定国保护朱由榔,由昆明撤到永昌,又由永昌退到腾越。永历帝从腾越逃到缅甸境内,从此与李定国、白文选失去联系 。永历帝到缅甸后被缅王莽达收留,后缅甸发生政变,莽白继承王位。1661年8月,某天莽白要求永历帝身边的沐天波 、马吉翔等大臣次日过河去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沐天波等人虽知道事情有诈但也不得不去,第二天上午,沐天波在内的42名大小官员去赴约,结果被三千缅军包围,沐天波等人挥刀反抗,但寡不敌众,最终全部被杀。接着缅军赶往朱由榔住处,追杀随从300余人, 这件事史称“咒水之难 ”。等到吴三桂率清军进入缅甸,莽白就把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永历帝在昆明篦子坡遭清军用弓弦勒死,明朝灭亡。
‘捌’ 明末清初 大西将领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明末农民起义大西军将领,南明武将,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字鸿远、宁宇。陕西延安人,一说榆林人。张献忠义子,封为安西将军。隆武二年(1646)张献忠战死后,与孙可望等率部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入广西,克桂林,乘胜北上,连克永州、衡阳,“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遭孙可望嫉忌,退入广西,再屯云南。十年,密迎永历帝入滇,封晋王。后孙可望降清,西南防务机密尽失,清军大举攻黔。他转战不利,退入缅甸。永历十六年(1662),永历帝被杀,他忧愤病作,于同年病亡。
李定国出身贫寒,十岁从张献忠,定国能征善战,喜读《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素称“万人敌”、“小尉迟”;以宽慈着称,攻破城池未尝妄杀,遇士绅百姓必设法保全。与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等四人均为张献忠义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从张献忠破成都,被封为安西将军,地位仅次于孙可望。
1646年,清军入川,张献忠战死,与孙可望率大西军余部南走綦江,永历元年(1647年)先入贵州,后借云南沙定洲之乱进入云南,当年与孙可望等一同称王,建立政权,可望称平东王,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1648年,定国攻破佴革龙,擒杀沙定洲,平定云南。定国在云南组织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团结少数民族,建立西南抗清根据地。定国劝说可望:“吾辈本大明臣民,中国沦陷于外寇,则当严辨夷夏之界,以中国为重,今挈滇、黔、蜀‘归就’明室,诚心辅佐”。永历三年,孙、李遣使与南明永历朝廷商洽共同抗清事宜。永历四年,李定国被永历帝封为西宁王。
永历六年,迎永历帝入贵州。大西军北伐,李定国率东路军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随后南下广西,直趋桂林,大败清军,取得桂林大捷,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大西军收复广西;然后北上大战湖南衡州,十一月二十四日阵斩清敬谨亲王尼堪,取得衡阳大捷,尽复湖南。一时天下震动,西南抗清战局也被扭转,使“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黄宗羲称:“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李定国在永历朝廷的功绩与名望越来越高,遭孙可望相嫉,造成两人分裂,李定国为顾全大局,被迫退入广西、云南,继续经营反清事业。
永历八年,与郑成功相约会师广东新会,图取广州,但由于郑军屡误约期,加之瘟疫流行,连战连败,没能成功。永历十年,李定国受封为晋王。
永历十一年,孙可望对李定国倒戈相向;然而由于孙可望不得人心,许多将领皆投向李定国阵营,孙可望大败,败退贵州。同年,孙可望投降清朝。李定国击败孙可望后仍坚持抗清,保卫桂王政权,但因西南军事情报均被孙可望出卖,故屡遭失败。
永历十二年,吴三桂攻入云南;次年,攻破昆明。李定国护送永历帝退出昆明,并指挥明军主力在磨盘山血战中狠狠打击了清军。之后永历帝逃往缅甸,李定国则独自率军返回勐腊,遣人往车里借兵,后缅甸方面将永历帝送还给吴三桂。这时定国营中人马相继病死,李定国亦病。
永历十六年(1662年)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国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后,悲愤而死。临终时遗命其子:“任死荒徼,勿降也!”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作为农民义军领袖,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并且矢志不渝;面对同一阵营中孙可望的多方挑衅,他顾全大局,多方避让;他曾经“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李定国于川民有惠,死后川中多建“李晋王祠”,而在滇黔之地,“李晋王”的英名与传说也一直流传。
着名历史学家顾诚在《南明史》中认为:“李定国的一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给以赞许之词,但他们所赞许的是李定国后半生的‘改邪归正’,实际上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玖’ 朱由榔为啥逃到缅甸从广东退守南沙群岛不好吗
张献忠被射死以后,大西军乱成了一团。这个时候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聚集到一起开会,商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干。
孙可望给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认为应该把大西军带去广东,如果情况不对可以乘船出海,去海南,去南沙群岛都可以避难。
可是李定国却坚决表示反对:老孙啊,你想要走绝路我不拦着你。这意思很明白,乘船出海是绝对不可取的。而到了广东则就退无可退了。
为此他们再次商量了一番,这才决定将大军转移到云南。他们在云南灭了沙定洲的叛乱,又与南明永历帝交好,最后投靠了永历皇帝,坚决抗清。
可以说,李定国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妙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去广东呢?因为大西军的航海技术不达标,而且孤悬海外没有供给,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大陆早晚都是个死。
去云南就不同了,因为云南旁边还有缅甸,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这些大陆。只要有陆地,那他们就有退路,而且随时可以反攻回来。
同样的道理,吴三桂南下的时候,永历皇帝朱由榔退无可退,也只能从云南改道前往缅甸,他是不可能去海南,去南沙群岛的,去了那里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永历帝最失败的地方,那就是手里实在是没有一支拿得出手的兵马。李定国跟他失散以后,他手里就无兵可调了。
到了缅甸以后,人家一看你势单力薄,当然不把你放在眼里。你看吴三桂过去的时候多豪横?为什么?因为人家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所以说不管是逃到南沙还是缅甸,如果自身不够强大,逃到哪里都是要受欺负的。只有自身强大了,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重。当然了,真正强大了的话,永历帝也不用逃亡到缅甸了。
‘拾’ 可为南明续命的大将李定国,为何会因内斗而死
明朝末期,虽然清军实力强大,但明朝政权还是比较平稳的度过了一段时间,这其中不乏一些优秀将领的努力,李定国便是其中一位。
张献忠
由于当时永昌境内的磨盘山地势比较险恶,再加上他料定吴三桂等人的清军肯定因为骄傲自大而没有防备,于是他立即命令手下将领窦民望、高文贵等人层层设下埋伏,等到那些清军彻底进入埋伏的时候再一起发起进攻,这个计划本来非常好,而且吴三桂等人的清军的确没有戒备,但因为李定国手下有人告密,致使原本可以大大打击清军的战役变成了双方将士都死伤过半。
虽然这场战役并没有取得原定计划的效果,但它成功打出来了李定国带领的大西军的气势,也成功让清军撤退,不敢再随意追击明朝的军队了,所有还是有一些好的效果的。
归纳李定国对明朝的巨大贡献言而总之,李定国对永历帝及其明朝的政权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平定黔滇、血战磨盘山,还有许多其它的方面。这一切都对永历帝及其明朝的政权有着巨大的贡献。从跟随明朝集团,到最后李定国离开人世,李定国为永历帝平定反叛、出谋划策,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定国的杰出的智谋和军事才华,永历帝及其明朝政权就不会这么晚的灭亡。
结束语:李定国李鸿远帮助永历帝在一段时间内稳定了政权,帮助明朝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对永历帝有着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