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傈僳族从哪里来的
‘壹’ 傈僳族的介绍
傈僳族(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傈僳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节日有刀杆节。
‘贰’ 傈僳族的历史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
‘叁’ 傈僳族的传说你知道吗
我国的少数民族傈僳族也有一个关于“天狗吃太阳”的传说,并且故事非常有趣。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媳妇,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非常幸福。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忽然有一天,小伙子染上了麻风病。麻风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因此小伙子只好离开村子独自在遥远的山里找了个山洞住了下来。
一个人住多么孤独啊!于是,小伙子养了一条狗,从此和狗相依为命,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了下去。
后来,小伙子发现山洞附近出现了一条大蟒蛇,嘴里含着一颗宝石。小伙子不敢去惹它,总是躲着它。但是小伙子的狗却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小伙子非常悲伤,他认为一定是那条大蟒蛇把自己的狗咬死了。
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蟒蛇除掉。小伙子在大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埋了一把尖刀,刀刃露在地上一寸左右,如果蟒蛇从刀刃上爬过,就会被开膛破肚,必死无疑。果然,没过几天,蟒蛇就死掉了。
小伙子从蟒蛇嘴里取出宝石,在狗的身体上摩擦,没想到狗竟然活了过来!小伙子非常高兴。然后他又用宝石在自己的身上摩擦,把麻风病也治好了。
小伙子马上带上狗回到村里。他妻子惊讶地问题:“你的病好了?”小伙子一五一十地把宝石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有一天,小伙子出去了,他的妻子对宝石很好奇,就拿出来到太阳底下仔细看。没想到刚打开包裹宝石的手帕,宝石就消失不见了。
等小伙子回来,他的妻子不敢隐瞒,只好把宝石消失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小伙子说:“这宝石太珍贵了!一定是太阳神把它取去了,我要想办法把它拿回来!”
于是,小伙子准备了很多竹竿,把竹竿一根一根接起来,一直够到太阳所在的地方。临别,他再三嘱咐妻子,必须每十天给竹竿浇一次水,否则太阳的光就会把竹竿烧毁。然后,他就和他的狗一起爬上去找太阳神,要把宝石要回来。
就这样,他不知爬了多久,他实在太累了,就休息了一下。在他休息的时候,狗首先爬了上去。这时候,小伙子的妻子忘记了浇水,结果竹竿一下子就断掉了。小伙子从天上掉了下来,摔了个粉身碎骨。
小伙子的狗从此也只好住在太阳的旁边。但是,每隔一段时间,狗就会想起自己的主人和他的宝石。于是,狗就狠狠地咬一口太阳,甚至把整个太阳都吞了下去。
每当这个时候,地上的人们就会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叫狗不要咬太阳。狗听到人们的喊声,以为是主人给自己送饭来了,就停止咬太阳。这样,太阳也就恢复了原样。
狗咬太阳的时候也就是发生日食的时候。直到现在,傈僳族中的一些人在发生日食的时候,还会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不让狗咬太阳。虽然,人们已经知道了日食并不是因为狗咬太阳造成的,但是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知识点傈僳族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四川省、西藏和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肆’ 傈僳族起源于何时,与彝族又有哪些历史渊源
在中国民族版图上,有很多色彩绚丽、历史与文化极为浓郁的少数民族。虽然他们的人口数量、民族底蕴都无法与汉族相提并论,但却以不同的民族风采彰显着独特的民族之光。在我国境内众多少数民族中,有一个与彝族渊源颇深的民族,她就是傈僳族。
目前,傈僳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印度。
傈僳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曝光度相对较低,这与其人口基数较少以及民族文化,过于单薄、社会参与度不高有很大关系。
我国境内的傈僳族,则聚居于怒江、恩梅开江流域地区。
结 语
笔者认为傈僳族作为古羌、氐族后裔,以及彝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开始发源、萌芽、发展到成熟,这个过程实际上经历了3000多年的时间。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悠久的民族,实际上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注定了独特的独特的民族习俗。
傈僳族虽然在我国建立之初依然,处于比较原始的赤足公社阶段。但是在进入新社会之后的几十年中,不仅快速的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而且其民风、民俗以及民族精神,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伍’ 云南傈僳族的一步千年是怎么回事
云南怒江,大峡谷两岸,包括傈僳族在内的直过民族是中国最为贫困的人群之一。今年6月,傈僳族全族已达到脱贫标准,完成了这个古老民族的千年跨越,他们将与中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据悉,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如今,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已有9个实现整族脱贫,傈僳族、怒族今年内可实现全面脱贫。独龙族乡亲给习总书记寄去感恩信,拉祜族人民唱起快乐颂歌,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党和国家,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
(5)缅甸傈僳族从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傈僳族简介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傈僳族总人口数为1261311人。
‘陆’ 什么是傈僳族,傈僳族算不算是中国民族里的呢为什么在百度里56民族没有傈僳族这个名族呢
傈僳族 (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柒’ 傈僳族在那里
僳僳族 (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僳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僳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僳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僳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捌’ 傈僳族的起源与历史来源是什么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着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
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族”、“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8)缅甸傈僳族从哪里来的扩展阅读: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玖’ 傈僳族是什么民族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拾’ 关于傈僳族的介绍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着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傈僳族是古夷人的一个分支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是不是今天的彝族呢?这是现在很多学者都很怀疑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族别是会消亡的,但是族群是不可能消亡的!!下面是我对彝族和傈僳族的一些认识。1、从傈僳族的族源来看他是夷人的一个分支。2、从他的宗教文化来看也和当今的彝族是一样的,特别是和凉山的彝族是一样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从图腾来看都有龙、虎、鸡、蛇、鸟、竹、荞、树,山等3、从社会组织来看是以血缘和纽带的家支头人制度,都有血族复仇的习惯。凉山彝族的“德古”与傈僳族的“实扒”和“搓吾”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充当了调解人员的角色。4、从巫术文化来看傈僳族有“尼扒”和“尼古扒”两种,彝族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尼扒”和毕摩的社会地位都高于“尼古扒”和苏尼的。从他们的职责来看都是卜卦、驱鬼、辟邪、祭祖、祈福。5、从婚姻和丧葬来看,在婚姻中彝族和傈僳族都要给“舅舅钱”、父母包办、近亲结婚。丧葬和贵州彝族是一样的,都用土葬,只有非命死者用火葬(其实都是后来收到汉族丧葬的影响才用土葬的。)7、9两个数字在彝族的在葬礼上时隔吉祥的数字,在贵州死者男的药穿9件外衣、女的要穿7件;在四川火葬的时候难得要架9层、怒的药架7层;傈僳族祭男死者9块肉,出殡时用9棵栗树抬,祭女死者7块肉,出殡时用7棵栗树抬。难道这些数字出现在葬礼上只是一个巧合??6、从音乐舞蹈文学来看,音乐主要都是源于生活,所以由于历史地理位置不同,人们所创造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但是彝族和傈僳族都有“祭歌”。乐器主要有口弦、笛子。舞蹈都是通过下肢动作来表现(可能这些舞蹈都源于生产生活中。),以脚上动作为主,步伐矫健,动作粗犷。文学都有《洪水泛滥》《兄你们婚》《竹娃》。7、从服饰来看,就彝族服饰就楚雄型、凉山型、乌蒙山型、滇西型、红河型、滇池及滇东南型等6大类型,傈僳族根据服饰分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共同的特点都崇尚黑色、男的用青布包头、女的都穿裙子。8、从语言比较很多单词都是一样的,如在傈僳族的语言里奴隶“搓巴”(P101《傈僳族简史》)意为小人,分家“海途”(P144《傈僳族简史》)这些和贵州彝语是一模一样的。虎叫腊,过年为“阔什”这些和凉山彝语是一模一样的。9、从酒文化上来看彝族了傈僳族都很一样,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席!!10、从禁忌来看彝族和傈僳族都把火塘视为神圣的地方,傈僳族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11、彝族和傈僳族都要过火把节。这个转自一个网友,那个网友转自一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