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为什么入侵清朝

缅甸为什么入侵清朝

发布时间: 2022-10-17 14:05:42

❶ 清朝缅甸战争

清朝干隆年间发生的对缅战争,是因为当时缅甸刚又重获统一,想要与中国争夺现在边界一部分地区的势力和资源的控制权,缅方率先对清政府守军发动了袭击,并进入辖区骚扰。清政府为反击,先后两次调动军队深入缅甸境内。缅甸的中央势力主要是在缅甸南方,清朝军队要长途经过各部族分立布满山林的缅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又没有得到当地部族的足够帮助,两次出兵都因疲病交加而不得不撤退。幸而当时暹罗进攻缅甸,并表示臣服清政府,所以缅甸无暇威胁边疆,维持了之后的长时期和平。

❷ 为何清朝在早期,对缅甸的战争多次失败

清朝和缅甸的战争是从干隆年间开始的,历时长达7年之久。战争期间大清投入六万多的兵力,缅甸约五万多的兵力,从伤亡情况来看大清死伤大约两万士兵,缅甸大概一万五,可见清朝军队损失更大。从结果来看,清朝军队四次出兵皆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花费白银近一千万两,虽然最后同缅甸达成议和,但干隆中期清朝还算鼎盛,竟然收拾不了缅甸小国,属实有些丢人。

议和

从表面上来说,清朝和缅甸的战争只是干隆一次任性的挥霍,但也使得当时的东亚整体环境仍然能够以满清为宗主国,干隆在对缅甸战争中加重了对云南的防务,对后来英帝国从缅甸入侵云南起到了一些阻挡作用。但是因为干隆表面上征服了缅甸,保住了清帝国最后的荣光,沉迷于天朝上国梦境的满清不思进取,最终为近代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❸ 清朝如何被卷入了缅甸内战

十八世纪中期,按照缅甸的说法,东吁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很腐败,任用非人,导致了缅甸的内乱。缅甸内乱首先就表达为民族战争,表达为孟族对它的反抗,并且也是孟族人最后攻占了缅甸的都城阿瓦。在阿瓦被攻占之前,缅甸国王派了一个使团,由在茂隆银厂开矿的矿主吴尚贤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进贡,表示臣服,但是这个使团还没有回到缅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时清王朝态度很有意思,虽然说缅甸王朝已经前来投奔,但是清王朝采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缅甸的一个王子和王妃逃到边境—就是现在的瑞丽,要入境避难,北京表示不同意,这些人从此就没有下落了。后来大规模战争的发生,缅甸军队几次进入内地。起初双方发生冲突的原因是缅甸一方要求中国归还入境的难民,这要求不过分,但前提条件是这些难民愿意回去,难民中有些人是反缅的,他就不愿回去。
缅甸内战是从干隆初年开始,缅甸使团入京朝贡是在干隆十五、十六年,缅甸王子要求避难的时间是干隆二十年前后。 当时清朝整个战略的中心是对付准噶尔,一方面是无暇顾及,第二个方面就是它对整个西南的战略态势是防御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压力减小,它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轻易开启战端。尽管后来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战争前期,它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而且,战争前期是缅甸王朝和不服从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缅甸会在土司政权中扶植亲近自己的势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间也会打仗;这些土司又会联合起来和缅甸王朝打仗,这就形成反复的战乱。干隆二十七年以前,这些战乱基本没有波及中国边境,所以中国对这一地区也没有做出直接的反应。 另外,这与地方官员、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关系。当时云南的官员,包括总督爱必达、吴达善、刘藻这些人都不喜好边功,他们开边患的积极性不高。

❹ 缅甸最鼎盛时期,为何与清朝,进行了长达7年的轮战

我们总结一下缅军的战术,擅长游击战和丛林战,拥有大量进口火器。因此,在作战中,反而是清军屡屡吃亏。与缅军相比,清朝从开始之初,对缅军的兵力、装备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凭着盲目自信、匆忙开战。开战之后,对缅军的战术很不适应。再加上火器上的差距,以至于自身的伤亡居高不下。

傅恒从前线回来以后,根据缅军的情况,提出了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等一系列建议。不过,干隆皇帝并不在意,认为“骑射乃立国之本。”两个多月以后,50岁的傅恒去世,留在了妻子和福康安。关于干隆与福康安的故事,最终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❺ 为何处于鼎盛时期的大清王朝会被弹丸小国缅甸打得大败亏输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清军在这一时期也连打胜仗,对外在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对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干隆年间终于灭掉了西北的准格尔汗国,彻底征服了强大的蒙古人。干隆帝晚年也吹嘘自己的武功为“十全武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貌似强大的大清王朝却输给了一个小小的缅甸,那又是为什么呢?

四.缅甸战术正确。

缅甸针对自己长于守城,短于野战的特点,一边坚守要隘,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一边调集重兵围歼清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清军轻敌大意,因此屡战屡败。

清缅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朝外强中干的实质,揭露了康乾盛世的虚假面目,而当时在东南亚称霸一方的缅甸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整个国家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对泰国的吞并战争也因为清国的巨大军事压力由接近完成最终化为泡影。

❻ 缅甸爆发内战,怎么会牵扯到我国的清朝呢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境内,明清时期,很多和顺人前往缅甸经商,他们在那里站稳脚跟,生意做得越来越大。都知道,和顺古镇离中缅边境很近,几乎可以直接步行走过去。之后,有些经商之人成为了富贾,但是,他们的财富却遭到缅甸地方势力的惦记,最终,引发了双方对峙。


还有就是,清政府保持中立,与地方大员也有关。当时,云南的总督爱必达、吴达善、刘藻等人都不喜欢边功,他们几乎不可能挑起战争。而且,他们不仅不想参与缅甸内战,还不允许下面的人参与缅甸内战。总之,他们都不愿意惹事。

然而,清政府还是被迫卷入到了缅甸战争。从干隆二十七年开始,缅甸人不断骚扰内地,掠夺当地资源,云南人将其称为匪患。当然,匪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侵扰西双版纳的“莽匪”,一种是侵扰孟定的“木匪”。而清政府,只知道“木匪”是缅甸王朝的人,“莽匪”却不知道是哪里人。

直到干隆三十二年,清政府才知道这两种匪患都是缅甸王朝的人,可是,此时的战争已打了多年。

❼ 干隆时代远征缅甸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结局怎样

清初,中国和缅甸之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建立起正式的官方联系,但两国地域毗邻,民间来往很是频繁。干隆十八年,通过与缅甸关系较密切的云南茂隆厂主吴尚贤的介绍,两国开始有了交往,清政府允许缅甸使节来华,这是两国之间正式接触的开始。但这良好的开端却由于不久发生的缅甸内乱而中止。从干隆二十年起,缅甸军队不断侵扰清朝耿马、孟连等土司。干隆三十年,缅军甚至进犯云南九龙江橄榄坝,入据车里城。云贵总督刘藻遣兵征讨,因指挥失宜,反为其败。干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清政府又派大学士杨应琚自陕甘移督云南。杨应琚到任后,指挥军队击退了缅军的进犯,收复了失地。但杨应琚却因此而傲慢轻敌,贪功启衅,他白普洱移驻永昌后,致书缅甸国王,声言将率大军数十万征讨,要缅甸投降。于是缅甸起兵迎战,双方战事再起。清军数战不利,缅甸军队乘机进扰云南。干隆帝闻讯大怒,诏逮杨应琚至京,赐死。干隆三十二年,派将军明瑞分兵五路征缅。战争之始,清军连战皆捷,进展很快,已逼近缅甸国都阿瓦(今缅甸曼德勒),但毕竟是孤军深入,粮草不继,终于在第二年二月兵败退回,明瑞也自尽身亡。

清军惨败的消息使干隆帝甚为震惊,他见军情紧急,“必须重臣前往督率调度”,于是授傅恒为经略,阿里衮和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经办征伐缅甸事务。干隆三十四年二月,傅恒率满、蒙兵一万三千六百余名出征。临行时,干隆帝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希望。

这一年三月,傅恒抵达云南,四月到永昌、腾越察看情况,着手进行战前准备。他得知缅军防守“专恃木栅”,而“清军向来用寻常枪炮攻取,无济于事”,就“访闻茂隆厂一带有善造大炮之人,将来进兵时兵弁各带铜、铁一斤,遇攻栅时随时暗铸大炮,出其不意”。他还聚集众将,商讨进兵方略。鉴于过去明瑞将军专由陆路进兵,缅方得以集中兵力防御,而遭败绩的教训,傅恒决策水陆三道并进。因缅甸都城阿瓦在大金沙江以西,若由东路锡箔江进,则阿瓦仍隔江外,于是定议一路由戛鸠江(亦名兰鸠江,或槟榔江)出河西,取道孟拱(今缅甸密支那之西)、孟养(今缅甸密支那),直捣阿瓦,此为正师;一路由伊洛瓦底江东岸,经孟密(今缅甸杰氻)夹江南下,这是偏师:另一路则由伊洛瓦底江水路,顺流而下,先造船于蛮莫(今缅甸八莫),以沟通前两路军的联系,壮大声势,并兼及供应两军所需。

但是要实现水陆并进的方针,首先要解决船的问题。早在傅恒未到云南之前,干隆帝就曾有造船的打算,并派副将军阿里衮去经办此事。但阿里衮以“边外峡行湍险,舟楫不通,沿江亦无办公所奏止”。随后,傅显与佐三泰又奉命前往察勘实情,“所言与阿里衮等同”。这样,造船之事只好暂且搁下了。傅恒抵滇后,详细地察询当地居民,获知蛮莫附近的翁古山树木较多,而位于此山旁边的野牛坝,气候凉爽无瘴气之害,是建造船只的好处所,于是傅恒就派遣傅显督工运料,并令湖广未的工匠造船。不久,一批船造成了。干隆帝闻报很是高兴,特颁旨嘉奖,作诗《造舟行》以壮此举。

❽ 清朝如何被卷入了缅甸内战

十八世纪中期,按照缅甸的说法,东吁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很腐败,任用非人,导致了缅甸的内乱。缅甸内乱首先就表达为民族战争,表达为孟族对它的反抗,并且也是孟族人最后攻占了缅甸的都城阿瓦。在阿瓦被攻占之前,缅甸国王派了一个使团,由在茂隆银厂开矿的矿主吴尚贤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进贡,表示臣服,但是这个使团还没有回到缅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时清王朝态度很有意思,虽然说缅甸王朝已经前来投奔,但是清王朝采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缅甸的一个王子和王妃逃到边境—就是现在的瑞丽,要入境避难,北京表示不同意,这些人从此就没有下落了。后来大规模战争的发生,缅甸军队几次进入内地。起初双方发生冲突的原因是缅甸一方要求中国归还入境的难民,这要求不过分,但前提条件是这些难民愿意回去,难民中有些人是反缅的,他就不愿回去。
缅甸内战是从干隆初年开始,缅甸使团入京朝贡是在干隆十五、十六年,缅甸王子要求避难的时间是干隆二十年前后。 当时清朝整个战略的中心是对付准噶尔,一方面是无暇顾及,第二个方面就是它对整个西南的战略态势是防御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压力减小,它也不愿意在这个地方轻易开启战端。尽管后来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战争前期,它是不愿意这样做的。 而且,战争前期是缅甸王朝和不服从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缅甸会在土司政权中扶植亲近自己的势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间也会打仗;这些土司又会联合起来和缅甸王朝打仗,这就形成反复的战乱。干隆二十七年以前,这些战乱基本没有波及中国边境,所以中国对这一地区也没有做出直接的反应。 另外,这与地方官员、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关系。当时云南的官员,包括总督爱必达、吴达善、刘藻这些人都不喜好边功,他们开边患的积极性不高。

❾ 清缅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历史:历史上每一场战争爆发都是有原因和背景的,所以人们如果想要根据这些战争来了解当时的历史,那么就可以先去了解这些原因和背景,因为这样能够方便人们去理解。

三、清缅战争的结果

这场战争持续了比较久,而且战争的后面 双方国军都对这份合约不是很满意,在干隆53年4月的时候,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国家的压力,主动改善了对华关系,而且还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所以这件事情才算结束,但是青免临时的合约正式文本当时没有被保留下来,然后双方向各自国军报的内容又有差异,因此双方在战争结束交涉之后 还因为此件事情拖延了二十年。

❿ 1762年,干隆为何与缅甸开战当时清朝强大综合国力为何会铩羽而归呢

清朝与缅甸的战争,总体而言,清军表现的还可以。不仅阻止了缅甸吞并泰国,一统中南半岛,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力量,而且还拖垮了缅甸。只是由于连续几任清军统帅对缅军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盲目自大。再加上缅甸的恶劣气候让清军忍受不了,这才导致清军没有达到干隆皇帝的战略预期。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19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6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5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3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8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6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5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1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