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和印度哪个气温高
‘壹’ 缅甸一年四季天气情况
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缅甸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20℃-25℃,最热月(4、5月间)的平均气温为25℃-30℃。
缅甸雨量丰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6、7、8三个月,其次为5月、9、10月,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达4000毫米以上,中部为雨影区,是缅甸的干燥地带。
5-10月各地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于受季风的影响,缅甸全年可分为热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
(1)缅甸和印度哪个气温高扩展阅读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为了适应热带气候,服装多用薄纱制成。
仰光地处富饶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仰光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绿树成荫、鲜花常开,有“花园城市”之称。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东南部,如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
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
‘贰’ 缅甸属于哪种气候
缅甸联邦(UnionOfMyanmar)简称缅甸,国土面积为676581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为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缅甸是一个气候温和,自然景色秀丽的国家。这里有着葱郁的密林,雾气缭绕的群山,还有静静流淌在山间的小河,处处都流露着这个国家的天然和质朴。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缅甸一年四季气候宜人,而这里的诱人景致也随气候变化而不停变幻。缅甸文坛上流行的十二季节诗就是来描写大自然所呈现的这种丰富多彩。
缅甸的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三季分明: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全年平均气温为27度左右。由于缅甸地处热带,加之季风影响,因此除海拔较高地区以外,缅甸大部分地区全年各月气温偏高,温差较小;除北部少数地区外,降雨量都十分充足。11月至翌年2月为凉季平均气温27度,是缅甸气温最低、降雨最少的时候。天气干热,日照较为充足,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时节。3-5月的平均气温达到35℃,是缅甸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尤以曼德勒、蒲甘等中部地区最为炎热,均气温达到35℃以上,建议大家不要在这个季节去缅甸旅游。6月开始,缅甸的气温有所回降,平均温度为30℃左右。7月中旬至10月为雨季,平均温度为30℃左右,为湿热。降雨一直持续到10月间,虽然此时是缅甸全境普遍降雨最多的时候。但各地的集中降雨情况却略有差异,中部地区在8月和9月多发降雨,而仰光等地区7月起降雨频繁。缅甸是自1990年至2008年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在过去18年里,飓风和水灾给缅甸带来了巨大损失。
每年的十月份到次年的二月份是缅甸的凉季,这个时候也是缅甸的旅游旺季。凉季的最大特点就是天气晴朗、阳光充足,这样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旅行。在凉季缅甸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处于十五到二十五度之间,在仰光以南的地区还会达到三十度左右的天气。凉季的降水量并不多,不过还是需要您多注意一下天气预报。干季是缅甸最热的时候,这个季节会持续三个月,是从三月份一直到五月份。一般来说在干季缅甸的气温都在三十度以上,最高的时候还会达到四十度。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仍然有很多游客选择在这个时候前来旅行。四月份是缅甸的新年,在这个时候会举行泼水节,这是缅甸的大型活动之一,自然会吸引很多的游客。
‘叁’ 印度夏季高温突破50℃,富人在家吹空调,穷人要怎么办
印度夏季气温高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是该地区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东部与孟加拉国、缅甸相邻,东南部地区同斯里兰卡隔海相望,北与不丹、中国接壤,西部则与巴基斯坦交界。
印度国土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境内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旱季和雨季的时间都很漫长,年平均气温超过22摄氏度,甚至在冬季最冷月温度也可以达到16摄氏度。
“土空调”安装制作非常的简单,并且耗电量低,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周围的温度降低到10度以下。
也正靠着“土空调”,帮助很多用不起空调的穷人送来了凉爽,在印度很多家庭中都安装有这种空调。
‘肆’ 缅甸的气候地形特征
气候:
缅甸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度。曼德勒地区极端最高气温逾40度。1月为全年气温最低月份。平均气温为20度以上;4月是最热月,平均气温30度左右。6-9月是雨季,降雨量因地而异,内陆干燥区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区3000-5000毫米。
地形特征:
缅甸地形北高南低,地形结构呈马蹄状。东、北、西部均为高山和高原,中央为平原, 从北向南一马平川。缅甸境内有三条平行的山脉,由北向南延伸,即优玛山脉、勃固山脉和掸邦高原。海拔5881米终年积雪覆盖的哈卡玻-日则峰是东南亚地区最高峰。这些山脉把整个缅甸分成3个江河体系,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锡唐河,均从北向南流淌,注入大海 。其中,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大的水系,全长2170公里,流入印度洋。
‘伍’ 印度洋有什么气候特征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全部水域都在东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由于印度洋位于印度半岛南面,所以称为印度洋。
1.概况
印度洋为地球上第三大洋,被亚洲、非洲和、南极洲和大洋洲的大陆所包围。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是东南部从塔斯马尼亚岛的东南角向南,沿东经146°51′线至南极大陆。由此,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之间的巴斯海峡是两大洋的分界处。然而,巴斯海峡究竟是划归为太平洋还是印度洋,学者的意见不一。
此外,印度洋东北部的分界线也较难划定。有一些学者认为,它经过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托雷斯海峡,再由阿迪岛经小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爪哇岛的南部,越巽他海峡至苏门答腊岛;但有的学者认为,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应属太平洋,不应划入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有的主张以新加坡为界,有的主张以佩德罗角向东北延伸划界,将马六甲海峡划入太平洋。由此可见,印度洋要东北部的分界线较难划定,而且还较为复杂。
印度洋概况
印度洋最深的地方位于阿米兰特群岛西侧的阿米兰特海沟,深为9074m。印度洋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而平直,没有突出的边缘海和内海。与亚洲相濒临的印度洋北部,因受亚洲西部和南部岛屿、半岛的分隔,形成许多边缘海、内海、海湾和海峡。安达曼海、阿拉伯海是印度洋中的主要边缘海;孟加拉湾、阿曼湾、亚丁湾是印度洋中主要的海湾;其中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是印度洋上主要海峡。
名称由来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全部水域都在东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由于印度洋位于印度半岛南面,所以称为印度洋。
在古时候,印度洋称为“厄立特里亚海”。这个名称最早在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所着《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厄里特里亚”在希腊文中的意原意就是红色,全名意为红海。
“印度洋”这个名称出现的相当晚一些。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有一位地理学家叫彭波尼乌斯?梅拉的人,他最早使用印度洋这个名称。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在这里,“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为印度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因此,这个名字就逐渐被人们接受了,而且还成为通用的称呼。
2.地理环境
印度洋的地理环境包括地理特征、海底貌。
地理特征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下:
第一,印度洋呈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印度洋北部的海岸线较为曲折,而且东、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在印度洋底,展布着较为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而且有着特殊的东经90°海岭,巨大的水下冲积锥等,构成印度洋复杂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主要位于赤道带、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因而称被为热带海洋。
第四,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交互作用,就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风洋流。
在印度洋上,属海较少。主要内海有红海和波斯湾;边缘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东北部的安达曼海,东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湾有西北部的亚丁湾和阿曼湾,东北部的孟加拉湾,澳大利亚北面的卡奔塔利亚湾、南面的大澳大利亚湾。此外,南极洲海域也有一部分属海。
印度洋上的海岸线除了北部比较曲折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平直,少岛屿的。大岛有马达加斯加岛、索科特拉岛、斯里兰卡岛,还有塞席尔群岛;火山岛有科摩罗群岛、马斯克林群岛和凯尔盖朗群岛;珊瑚岛有马尔地夫群岛。大陆边缘地带包括大陆棚和大陆坡。大陆棚一般比较狭窄,大陆棚较宽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大澳大利亚湾,最宽处在澳大利亚至新几内亚岛之间约965公里。大陆坡陡峻的地方其坡度大约在10°~30°间,一般坡度都较小。在印度河、恒河的入海口处,有面积宽广的水下冲积扇,被水下峡谷所切割。
印度洋的岛弧带,是从缅甸直到澳大利亚延伸达5150公里。印度洋的岛弧带可分为两列平行的岛链:内弧属火山岛,有大、小巽他群岛(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等);外弧为非火山岛,有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明打威群岛等。在印度洋的岛弧外缘,其中爪哇海沟是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点为7450公尺。
印度洋中央的海岭可分为3支:其一,北支的阿拉伯-印度海岭;其二,西南支的印度洋西南海岭,它与大西洋-印度洋海岭相连;其三,东南支的中印度洋海岭,它与印度洋东南海岭相接。北支海岭和西南支海岭是结构复杂的海底山脉,宽度400~970公里,相对高度1830~3050公尺,海岭的中脊为裂谷带,地貌极为崎岖险峻;东南支海岭从中印度洋海岭至阿姆斯特丹岛的宽度达1450公里,裂谷很少。然而,印度洋中央的这些海岭总被大小不一的断裂带所切割。
那么,在印度洋中,海岭被哪些断裂带切割呢?比如欧文断裂带,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马利海盆,海底岩层位移达320公里。印度洋东部海域1962年发现的东印度洋海岭(或称“东经九十度海岭”),南北直线延伸约4990公里,为印度洋中最长最直的海岭。由于海岭被断裂带所切割,进而形成一系列海盆。
印度洋上一系列的海盆有: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东,有马达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亚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罗泽海盆。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万~22500万年前)南半球贡德瓦纳古陆解体的。正在此时,印度、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发生了漂移现象,进而形成了现在的第三大洋——印度洋。
海底地貌
由于印度洋海底地貌的错综复杂,所以除了洋底中部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东部东印度洋海岭和岛弧、海沟带,在海岭、海丘、海台之间分布着许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岭、阿拉伯一印度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和东南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从阿姆斯特丹岛向北延伸,一般高于两侧海盆1300~2500m,平均宽度达800km左右。在印度洋海底,由于被一些垂直或斜交的断裂带切断,就形成了中脊裂谷表现为时断时续。所以,印度洋海岭看上去形态崎岖破碎。
此外,中印度洋海岭向西北地区延伸,进而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岭,高度较大,继续向西北延伸,进入亚丁湾和红海。中印度洋海岭从罗德里格斯岛向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岭,经爱德华太子群岛,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至圣波尔岛向东南连接东南印度洋海岭,再向东连接太平洋一南极海岭和东太平洋海岭。因此,印度洋海岭是海底地貌显着的特征之一。
构造带是印度洋海底除了中脊海岭外,另一种地貌形式。这些构造带相互平行,绵延很远,其中东印度洋海岭,走向与东经0线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条海岭。它北起北纬10°附近的安达曼群岛,南至南纬3l°的断裂海岭,长约5000km,东西宽约150~250km。由于它沿着东经90°分布,故又叫东经90°海岭(或卡彭特海岭)。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将印度洋分为下列三个海域:
第一,东部海域区。这个海域被东印度洋海岭分割,两侧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纵贯,北部为恒河水下冲积锥所掩盖的斯里兰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亚海盆北部连接着深海沟,而东南部则被海岭、海丘和海台分割,形成复杂的海底地貌。
第二,西部海域区。这个海域的海底地貌最为复杂,海岭和岛屿将其分割,主要分为索马里海盆、莫桑比克海盆和马达加斯加海盆。
第三,南部海域区。这个海域的海底地貌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三个海盆:克罗泽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极一东印度洋海盆。
印度洋大陆的地貌特征是大陆架的平均宽度比大西洋狭窄,大陆坡的坡度也较小。此外,大陆隆或海台较多且分布较广也是印度洋大陆边缘地貌的突出特点。印度洋大陆隆有的是浊流或大陆坡滑动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质堆积于深海平原边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陆的一部分分异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有马达加斯加海台。在澳大利亚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纳彻腊利斯特海台。在印度半岛的西侧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正是因为这些海台形成印度洋大陆地貌有着显着的特点。
3.气候特征
热带海洋性和季风性是印度洋气候的明显特征。我们知道,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范围内,因而广阔的海域受气温的影响而变化,气温的分布也随纬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形成印度洋明显的气候特征。
印度洋气候的特征
印度洋的气候受温度的分布而改变的。印度洋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全年的平均气温为15~28℃。而赤道地带全年气温为28℃,有的海域高达30°C。印度洋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气温高,因而被称为热带海洋。
在印度洋上,气温的分布是随纬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赤道地区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气温为25~27°C,冬季气温为22~23℃,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岛东西两侧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夏季气温常达30℃以上,而索马里沿岸一带的气温最热季节一般不到25℃。前者与周围干热陆地的烘烤有很大关系。对于后者而言,由于西南风吹走表层海水使得深层冷水上泛,进而使气温下降。
在印度洋南部,气温也随着纬度的改变而变化。夏季,印度洋南部的气温在南纬20°附近为25~27℃,南纬30°附近为20~22℃,南纬40°附近约15℃,南纬60°附近在0℃左右;冬季,印度洋南部的气温在南纬20°附近22~23℃,南纬30°附近15~17°C,南纬40°附近为12~13℃,南纬60°附近低达-10°C。由于温度的分布不均,印度洋的气候也有关着很大的变化。
印度洋气候特征还表现在降水量上。赤道带的降水量最丰富,年降水量在2000~3000mm。此外,降水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风盛行的夏季,而东北风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较少,是热带季风分布区。红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约100~200mm,为热带荒漠气候区。在南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中,全年降水一般在l000mm左右。可见,印度洋除了赤道带较为丰富,南北印度洋年降水量分配较为均匀。
按照大气流的基本特征,印度洋可划分为下列4个气候带:
1.南纬10°以北为季风气候。夏季(5~10月)强劲的西南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风速达12公里/秒;冬季(10~4月)北风和东北风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孟加拉湾和东阿拉伯海的年降雨量在1016mm以上,但西部海域不及254mm,赤道地带平均达1778mm。夏季气温在25~28℃,但在非洲东北岸由于受到索马利寒流的影响使得气温降至23℃;冬季气温北部为22℃,赤道以南仍在25~28℃。
2.南纬10°~30°为东南信风带。年降雨量北部为203mm,南部为102mm。北部的夏季平均气温为25℃,冬季略高;在南部,夏季为16~17℃,冬季为20~22℃。
3.南纬30°~45°为西风带。全年平均气温向南递减;冬季北部为20~22℃,南部为10℃;夏季北部为16~17℃,南部为6~7℃。
4.南纬45°以南为副极地气候。夏季(12~2月)平均气温北部为6~7℃,靠近大陆为-16℃;冬季的相应气温在10~-4℃之间。年降雨量自北至南在1000~500mm之间。
印度洋表层水温受季节影响而变化不大。孟加拉湾为25℃,南极海域为-1~0℃。含盐度一般在32~375之间,仅在邻近红海及波斯湾的大洋西北海域超过37%。南极大陆海岸地带的冰川,在1~2月时融解、断裂入海,形成冰山,可漂移至南纬40°的海域。南纬10°以北的洋流流向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节而改变。在阿拉伯海,冬季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夏季形成顺时针方向环流;赤道以南的洋流全年保持稳定。南印度洋的洋流是逆时针方向环流的,主要由南赤道洋流、尼德尔角洋流、南印度洋洋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
气候形成因素
1.地理位置
印度洋北部与亚洲相毗邻,因而受到季节的变更使得海陆热力出现差异,进而造成气压梯度的变化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世界上显着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洋主体位于北纬30°到南纬40°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因而气温高。在印度洋北部,由于三面被陆地包围,因而几乎不受寒流的影响。而澳大利亚向南突出只到南纬35°,从而使得大洋东岸寒流发育程度和影响范围都比较小,这样就加强了北部的热带海洋性气候。
2.大气环流
印度洋气候最大的影响是气压系统。印度洋上分布的气压主要有:印度低压、赤道低压、蒙古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冬季(1月),在蒙古高压影响下,印度洋北部吹东北季风,风向与东北信风一致,这时印度洋北部气温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东南信风,东北季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强烈多雨的热带辐合带。到了夏季(7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蒙古高压就被印度低压所取代,那么来自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的东南信风,经过高温高湿的赤道海域,进入印度洋北部时转为西南季风。由于受气温增高的影响,降水量也大会大增加。
水文特征
印度洋水文最大的特征就是受洋流影响。在印度洋上,北部和南部的洋流系统也是不同的。
北部
在印度洋北部,由于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较为特殊的季风环流。
冬季(1月),在印度洋北部吹的是东北季风,受地球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北部孟加拉湾的海水自东向西流,但由于受到阿拉伯半岛的阻碍,进而转向西南流,这支洋流称为索马里季风洋流。这支洋流穿越赤道,往东南与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纬5°~6°间形成自西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当这支洋流流至苏门答腊岛西岸时,部分海水转向北流,进而补偿了孟加拉湾西流的海水,形成了逆时针方向的环流。
夏季(7月),在印度洋南部吹的是东南信风,进而使南赤道暖流向西流至科摩罗群岛附近分为两股。这两股洋流,一股南流称莫桑比克暖流,另一股北上,在西南季风的吹送上向西北转向东北流,西南季风将索马里沿岸表层水吹走,深层冷水上泛,水温降至27℃,这支洋流称为索马里寒流,它使索马里和阿拉伯半岛西岸干燥少雨。索马里寒流流经阿拉伯海进入孟加拉湾,后经苏门答腊岛附近南流,补偿南赤道暖流西流的海水,成为北部印度洋顺时针方向的环流。
南部
印度洋南部洋流的流向基本上较为稳定。南赤道洋流自东到西横穿印度洋,直达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一部分由北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称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岛南下,称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股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后,沿着非洲东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称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纬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汇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流向澳大利亚西南海域。其中大部分继续向东流进太平洋,但有小部分沿大陆西南海流去,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
4.海洋资源
印度洋的海洋资源相当丰富。其中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还有丰富的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此外,印度洋上也有丰富的鱼类,如飞鱼、鳀、灯笼鱼、金枪鱼、旗鱼、鲨鱼等最有名,还有海龟、海牛、鲸、海豚、海豹等。这些资源物产构成了印度洋上的海洋资源。
资源物产
印度洋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这两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此外,澳大利亚附近的大陆架、孟加拉湾、红海、阿拉伯海、非洲东部海域及马达加斯加岛附近,都发现有石油和天然气。波斯湾海底石油探明储量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7100亿㎡,油气资源占中东地区探明储量的1/4。60年代以后,波斯湾油气产量大幅度上升,年产石油约2亿吨,天然气约500亿㎡,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所以说,印度洋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产区,约占海上石油总产量的1/3。
印度洋有还有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其中金属矿以锰结核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储量较大的是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岛的近海、斯里兰卡周围以及澳大利亚西海域中还发现相当数量的重砂矿。在60年代中期,有人在红海附近发现了含有多种金属的软泥。这种软泥含有氧化物、碳酸盐和硫化物,主要包括铁、锌、铜、铅、银、金等多种金属,其中铁的平均含量是29%,锌的富集度最高可达8.9%。目前为止,红海的金属软泥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底含金属沉积矿藏。
此外,印度洋上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主要有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海兽。印度洋每年捕鱼量约有500万吨,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岛沿海捕鱼量最大,主要捕捞的鱼类有:鲭鱼、沙丁鱼和比目鱼,非洲南岸还有金枪鱼、飞鱼及海龟等。在近南极大陆的海域里,还有鲤鲸、青鲸和丰瓦洛鲸。此外,波斯湾的巴林群岛、阿拉伯海、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沿海区域还盛产珍珠。可见,印度洋上有着相当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西元前1000年,就有古代埃及人、腓尼基人和印度人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航行。西元后,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开始航行于印度洋的广大海域。9~15世纪的阿拉伯和波斯文献,对于从东非索法拉港到中国沿途的航线、风向、洋流、海岸、岛屿和港口,都有广泛的记述。1497年,葡萄航海家达伽马绕道经非洲,横渡印度洋,抵达印度的西海岸。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学年中,有澳大利亚、纽西兰、苏联、法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参加的考察队对印度洋作了广泛的科学调查。1960~1965年,许多国家共计派出了20余艘海洋考察船组成了国际印度洋考察队,进而对印度洋作深入的科学研究。
5.交通运输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海洋运输
我们知道,印度洋在世界航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印度洋往西北通过曼德海峡、红海,经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欧;向西南经好望角进入大西洋,通向欧美沿海各地;向东北经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进入太平洋。由此可见,印度洋航海运输是世界资源运输的重要枢纽。
印度洋沿岸就成了世界资源的一个重要出口地。在印度洋沿岸各国出口的石油、矿砂、橡胶、棉花、粮食和进口的水泥、机械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大宗货物都需要依靠廉价的海洋运输。此外,在印度洋上还有大量的过境运输,从而使得印度洋有了较大的运输量。据有关统计,印度洋拥有世界l/6的货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货物周转量。
印度洋的航运业虽然比不上大西洋和太平洋那么发达,但也由于中东地区盛产的石油通过印度洋航线,因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运输石油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出波斯湾向西,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到欧洲和美国。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另一条是出波斯湾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到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霍尔木兹海峡在印度洋航线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波斯湾地区出口石油总量90%都是从这个海峡运出的,因此霍尔木兹海峡也被称为“石油海峡”。苏伊士运河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是印度洋东西间一条最重要的航道。这条航道不仅运输量巨大,而且还将西欧、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经济与远东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印度洋在世界交通运输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印度洋是沟通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向东通过马六甲海峡可以进入太平洋,向西绕过好望角可达大西洋,向西北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可入地中海。航线主要由亚、欧航线和南亚、东南亚、南非、大洋洲之间的航线。此外,印度洋的海底的北部还分布有很多电缆,重要的线路有亚丁—孟买—马德拉斯—新加坡线;亚丁—科伦坡线;东非沿岸线。另外,塞舌尔群岛的马埃岛、毛里求斯岛和科科斯群岛是主要的海底电缆枢纽站。在印度洋沿岸的港口由于终年不冻,因而可以四季通航。
‘陆’ 缅甸,印度,孟加拉三国共同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热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全年高温,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如印度的乞拉朋齐)。西北部则降水稀少。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柒’ 比较中国与缅甸的气候有什么区别
中国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
2.季风气候显着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着。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
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与同纬度地带相比,在副热带范围内和美国东部、印度相似,但与同纬度的北非相比,那里是极端干燥的沙漠气候,年雨量仅110毫米。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缅甸气候:
缅甸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度.曼德勒地区极端最高气温逾40度.1月为全年气温最低月份.平均气温为20度以上;4月是最热月,平均气温30度左右.6-9月是雨季,降雨量因地而异,内陆干燥区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区3000-5000毫米.
地形特征:
缅甸地形北高南低,地形结构呈马蹄状.东、北、西部均为高山和高原,中央为平原,从北向南一马平川.缅甸境内有三条平行的山脉,由北向南延伸,即优玛山脉、勃固山脉和掸邦高原.海拔5881米终年积雪覆盖的哈卡玻-日则峰是东南亚地区最高峰.这些山脉把整个缅甸分成3个江河体系,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锡唐河,均从北向南流淌,注入大海 .其中,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大的水系,全长2170公里,流入印度洋
‘捌’ 缅甸气候怎么样
缅甸全名为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境内最大城市仰光迁至新都内比都。
缅甸联邦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东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接,西北部与印度、盂加拉国接壤,东南部与老挝、泰国相邻,西南部与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濒临。面积约为6 7 . 6 6 万平方千米,为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围家,海岸线全长约3 2 0 0 千米。
缅甸联邦( The Union of Myanumar )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国土面积为 676581 平方千米,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邻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 3200 千米,古时是通往印度半岛和中国的门户。
境内多高原、丘陵、河谷和平原。西部若开山脉海拔 1800 米以上。沙拉马地山海拔 3826 米,伊洛瓦底江长 2150 千米,萨尔温江在境内长 1660 千米。矿产、森林资源均丰富。
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可以分三部分。一、西部山地:为南北走向而中部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脉,大部分海拔在1 8 0 0 米以上。二、掸邦高原:海拔在1 0 0 0 —1 3 0 0 米。高原面上多深切谷地,起伏非常大。有分布广泛的岩溶地形。三、伊洛瓦底江谷地,界于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之间。上游多山地、中游谷地平原上有突出的小山丘。下游谷地平原较为狭窄,三角洲附近展宽。全境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可以明显地分为三季:暑季为3 -5 月,雨季为6 —1 0 月,凉季为1 1 月—次年2 月。最凉月(1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0 -2 5 度,最热月 (4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2 5 —3 0 度,年较差在摄氏1 0 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多达3 0 0 0 —5 0 0 0 毫米,中央干燥区也有5 0 0 —1 0 0 0 毫米,降水多是暴雨,即使在少雨的季节,也是倾盆大雨。7 月降水最多,最干旱时期为1 2 月—第二年3 月。
东南亚国家。缅甸领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西北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千米,属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地势北高南低,以山地、高原和丘陵为主,大河的中、下游均为平原,山川呈南北走向。北部高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东北部为掸邦高原,介于西部山地和高原之间为伊洛瓦底江平原,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等。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凉、热、雨三季,年平均气温20-300C。
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27 ℃,年降雨量为 500 毫米—— 5000 毫米。缅甸大部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除了少数高山区域外一年可分为凉、干、雨三季。凉季:每年 10 月至第二年 2 月为凉季,此时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是缅甸五谷丰收的季节,也是旅游旺季,一般而言仰光以南,月平均温度在 30 ℃上下,其余地区则在 15 ℃到 25 ℃之间。干季:每年 3 月到 5 月是缅甸气温最高的季节,月平均 30 ℃以上,亦可高达 40 ℃,在此干旱季节,亦是深居简出的季节,缅甸人的节日大多与雨有关,如 4 月中旬的泼水节(新年),及 5 月中旬的祈雨节。雨季:每年 6 月中旬以后多吹西南季风进入雨季,尤其是 7 月、 8 月更是大雨滂沱,此时万物欣欣向荣,但缅甸人则在 8 月某日开始“守夏”,为禁欢节。
‘玖’ 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为旱季。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
‘拾’ 印度温度
印度纬度在10-30度之间,属于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气温高,在20度以上。
印度全年都是夏季,因为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于北纬10度至23度的亚洲大陆南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具体分布在中国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印度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这时候主要是从西南方向的印度洋上吹来含有大量水汽的海风。
季风显着。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
印度温度的介绍
其实领土面积世界第七大的印度,不但幅员辽阔而且南北狭长,因此气候多元。
如果简单地一分为二,首都德里在北印度,一般比较熟悉的地方还有同是印度金三角的阿格拉、斋浦尔,以及充满沙漠风情的旅游胜地:乌代浦尔、焦特布尔和斋沙默尔。
北印度的冬天大约在11月到3月,夏天约在4月到7月,雨季约在6月到9月,这是北印度人划分季节的方式,和我们熟悉的春夏秋冬不太一样。
而最北还有拉达克、锡金和喀什米尔等知名景点,10月就入冬,而且还会下雪。
至于南印度,真的全年都是夏天。包括一般熟悉的孟买、清奈、邦加罗尔,还有旅游胜地果阿、克拉拉。这些地方即使在11月到3月,气温也是在20度到30度之间,也是北印度人的避寒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