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有哪些将军出征缅甸

有哪些将军出征缅甸

发布时间: 2022-12-15 20:00:59

㈠ 中国远征军的高级将领有哪些

中国远征军的高级将领有:

1、罗卓英。

历任第十六军团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兼第5兵团总司令、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

2、杜聿明。

中国远征军进抵云南中缅边境,杜聿明司令部驻大理,先头部队戴安澜200师驻保山。期间,英方在观望日军情况,未同意中国远征军入缅。

3、戴安澜。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

4、郑庭笈。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率领第5军200师,37岁的郑庭笈担任200师步兵指挥官。在同古保卫战中,200师顽强地阻击2-3倍兵力的日军精锐军团,“浴血东瓜守”。

5、廖耀湘。

1942年3月30日,廖耀湘奉新22师救援第200师,向南洋车站佯攻,以牵制敌人,掩护第200师撤退。在同古保卫战中,200师歼敌5000余人,重创日军第55师团。

㈡ 中国远征军有哪些主要将领

第一路司令长官 卫立煌(未到任)罗卓英(继任)
总参谋长 史迪威
第5军(军长)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
第96师(师长)余韶
游击支队黄翔
工兵团李树正
装甲兵团胡献群
炮兵团朱茂臻
汽车兵团洪世寿
骑兵团林承熙
第6军(军长)甘丽初
第49师(师长)彭壁生
第93师(师长)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 陈勉吾
第66军(军长)张轸
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李志鹏
(1943年至1945年3月)
司令长官 陈诚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黄琪翔
总参谋长 萧毅肃
副总参谋长 司可庄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宋希濂
副总司令黄杰
第2军(军长)王凌云
第9师(师长)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杨宝
辎重团段寿清
第6军(军长)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洪行
辎重团郑殿起
通讯营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梁中介
第71军(军长)钟彬
代军长-陈明仁
新编第28师(师长)刘又军
第87师(师长)张邵勋
第88师 (师长)胡家骥
辎重团吴涛
集团军直辖第36师(师长)李志鹏
第200师(师长)高吉人
第5军炮兵营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霍揆彰
副总司令方天
第53军(军长)周福成 (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刘宝华
第54军(军长)方天 阙汉骞1944年7月继任
第14师(师长)龙天武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50师(师长)潘裕昆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198师(师长)叶佩高
第36师 (师长) 李志鹏 1944转隶54军
工兵第2团林松通讯部队 指挥官不详
第8军 何绍周(军长) 李弥(副军长)
荣誉1师(师长)汪波
第82师(师长)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熊绶春
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 辎重团 雷震波第93师(师长)吕国铨
炮兵部队指挥官邵百昌
工兵部队指挥官傅克军
通讯营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郑坡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
总指挥史迪威副总指挥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李鸿继任)
第50师(师长)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新编第6军(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军长)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龙天武
第50师(师长)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直属部队战车指挥官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部队)指挥官梅利尔准将
(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
指挥官陈纳德少将

㈢ 孙立人为什么出征缅甸

第一次出征缅甸是蒋介石要戴笠吞并他的部队,他努力争取后,获得机会出国打日本军,结果带着一半的军队去了缅甸;第二次缅甸战役是史迪威,孙立人将军一起反攻缅北,目的消灭当地日军,掩护修筑公路以利于外国物资进入国内。

㈣ 国威与军魂:新一军及孙立人将军在缅北的奇勋伟绩

        【节选自拙着《 中国军神孙立人 》】

缅甸之战,自新38师于1942年4月入缅参战起,到1945年4月底告捷,整整三年时间,如果只就反攻缅北的战事算起,也有两年的时间。

在这两年中,部队除了在密支那休整了两个月外,几乎无一日不在喋血奋战之中,且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士气,愈战愈勇,这样持续不断进行长期战斗的部队,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所仅有,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亦属罕见。

美国政府为表彰孙立人率领新一军打通密支那至腊戍一段中印公路的战功,再度授予他美国司令官级的丰功勋章。授勋典礼于1947年12月10日下午在南京美国大使馆内举行,美军顾问团团长鲁克斯中将等三十余人出席,由司徒雷登大使亲自为孙将军佩戴勋章。

美国驻华首席武官苏尔宣读证书说:

      孙立人将军于1944年10月15日至1945年3月15日之期间内,任中国驻印军之新编第一军军长,领导其军队在缅甸密支那至腊戍之317哩长程内,在崎岖困难之森林地带,反常不利之气候,及倔强顽固之敌军抵抗下,极度成功,其统帅才能及战略卓越,实为打通中国陆路交通最后关键之重要贡献。孙将军完成此项特殊艰困任务,实足彰显其本人及盟军之极高声望。

      杜鲁门(总统签字)

回顾中国驻印军入缅反攻之初,除了史迪威和孙立人等少数人外,其他如远东战区总指挥蒙巴顿、印度总督魏菲尔,以致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他们都认为:中国军队想要征服缅北险恶的自然环境,欲战胜强大的日本军队,欲确保中印公路的修筑,并使之畅通无阻,直达中国边境与原滇缅公路相衔接,为中国开辟出一条国际通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在与史迪威的会谈中,就指出:要在缅北发动全面反攻,取决于能否获得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强大得足以控制缅甸上空的空军部队,一是控制印度洋和掩护进攻仰光的一支4至5艘航空母舰组建的强大英国舰队。鉴于海军要在其他部队战斗,第二个条件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因为英国海军在其他方面的任务已经分身乏术。”【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350页】不过由于盟军空军逐渐在1943年获得制空权,这也确实为反攻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时史迪威等人也向英方提出了从仰光登陆的作战计划,虽然后来英方无力落实,但盟军方面却用自己的优秀克服了各种困难,从而实现了对缅甸日军的歼灭性打击。

除了缅甸亲日武装的伤亡,据日本方面的粗略统计,缅甸方面的日军陆军在三年中共计先后投入了10个师团、3个独立混成旅团、司令部直辖部队等达303501人,最终战死、病死、事故死的人员为185149人,死亡率高达60%以上;其中第18师团先后投入了31444人,战死人数为20393人,死亡率也超过了60%【《缅甸作战》下,第216页,不含空军】。

据中国方面的粗略统计,新一军官兵在前后两期的缅北反攻战中,对垒的日军先后有第2、第18、第49、第53和第56等五个师团,以及第34独立旅团和其他特种兵部队,共计17万余人(包括补充人员),我军共击毙日军33082人,其中包括两个联队长和其他高级军官,击伤75499人,俘虏田代大尉以下官兵323人,我军和日军的总伤亡比例大致是1比6(低于新38师战绩)【实际上因为接踵而至的内战、大陆和台湾都长期不重视印缅战事、英美军队曾参与缅北战事等因素,导致战后并没有对新一军的歼敌情况做出深入的研究和精确的统计,事实上也几乎不可能仔细统计,尤其是日军因伤病和饥饿而死的人数,所以今天的我们只能略知大概。】——但是在中国战场上,敌我伤亡却在1比8之间,粗略统计中国战场上日军40余万的总死亡,而国军却付出了320万以上的死亡代价(日军总死亡在50万左右,包括了八路军、新四军等战果);而更为重要的是,缅北战场还是以驻印军进攻为主,国内战场则是以日本为主,而进攻的一方至少要在力量上吃20%的亏。

掳获的战利品,计有步枪7938支,轻重机关枪643挺,大炮186门,汽车552辆,火车、机车及车厢4513节,坦克67辆,飞机5架,仓库108所,金属器材2万余吨。占领公路646英里(其中史迪威公路雷多到芒友465英里,旧滇缅路芒友到腊戍114英里,缅甸国道腊戍到乔美67英里,其他支线及非国际性质的公路,都不计算在内),超过由重庆经贵阳到金城江的西南公路。占领铁路161英里,约等于由南京到上海的京沪铁路。解放日军占领区在5万平方英里(13万平方公里)以上,比一个山东省的面积略小——缅甸总面积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缅甸荡寇志》,第164页】。

孙立人率领新38师及新一军官兵经两年的血战,所赢得的这一胜利,既鼓舞了抗战中全国的人民,也震惊了世界,令他们不得不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总结这一得来不易的胜利成果,不能不归功于孙将军的卓越军事才能和他的具有坚强战力的部队。

孙将军具有文韬武略,智勇超人,他重视搜索敌情,善于捕捉战机,尤其是用兵灵活,敢于突破常规,令敌人防不胜防;他头脑清晰冷静,临危不乱,料敌如神,凡敌军有谋于我者,都在他预料之中,故能制敌机先,无往不胜。

密支那攻城战,新30师三个团先后都被调用参战,因无显着建树,胡素少将被免除师长职务,调回国内。改隶孙将军麾下的新一军后,该师竟成为攻陷南坎的主力,扫荡瑞丽,力挫顽敌。可见孙立人长于指挥、善于用兵,同一部队在他运筹帷幄之下就能发挥无比的战力,使敌人惊心丧胆,闻风而逃,指挥官在战争的胜负上所能发挥的不同作用,于此可见。

在训练部队方面,孙立人也是常抓不懈的,这是部队保持高度战力的一个基本条件。据孙克刚观察:“笔者看到新一军虽然是不断有新兵补充到作战的部队里面,但那些新兵动作熟练,比起老兵来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原因就是在不放松训练的机会,从国内空运新兵分发到部队之后,立刻成立新兵训练营,加紧训练,完成一切基本战斗技能,等到发生伤亡,便能随时补充。在前方作战的部队,轮到担任预备队或警戒勤务时,也要抽出训练的工夫来,哪怕是十天半月,甚至于三天五天,都不丝毫放松。这样把训练和作战并在一起实施,效果极大,战斗力自能有增无减。”【《缅甸荡寇志》,第138页】

另外人心的向背,也是中国驻印军能够成功实施反攻的一项重要前提。日本人在缅甸的宣传和特务工作,曾经费过很大的苦心,在太平洋战争以前他们就派出大批军官,改扮成和尚后分送到各地庙宇,挂着拜佛求经的幌子,利用缅甸人尊重佛教的心理,去从事各类谍报活动和特务工作;有些人怕被英国人看出破绽,干脆改入缅甸籍,装作缅甸人。这种阴谋活动,显然在第一次缅战中发挥了巨大效力,让中国远征军吃了很大的亏;及至日本人占据缅甸之后,他们假仁义假慈悲的面具开始去掉,其原有的狰狞面目开始暴露出来,日本人的巧取豪夺激起了缅甸人的巨大反抗。

因此,等到第二次缅战的时候,缅甸人多选择跟盟军合作,加上我军的秋毫无犯,更让缅人喜出望外:“在高山上、在丛林里,经常可以看见许多喀钦人和摆夷人帮助我军运输粮弹、抬送伤兵、刺探敌情、引导路径。孟拱战役,溃散在山林中的敌军有几千人,当地民众们想了许多办法,勾引他们离开队伍,然后把他们捉住,捆送到附近我军营地,带回去一些降落伞作为酬劳,这样的渐渐成了一种交易,起初是一个降落伞换两个俘虏,后来降落伞少了,便可以多换几个,最后降落伞没有了,他们还是照样的把俘虏送来,不求报酬。路远的,不方便送人,便把耳朵割下送来,作为杀敌的凭据。成队的敌人,他们不敢下手,便送信给我军,派人引导我军前往兜剿,这些失去了民众的暴敌,怎能够不失败呢?”【《缅甸荡寇志》,第140页】

人心的得失虽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但日军在侵略战争中的暴虐表现,却无疑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

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反攻缅甸之初,常因受制于史迪威总指挥及参谋长柏特纳的干扰,未能充分发挥其指挥长才,有时竟使我军受困,或让被围敌军从容逃逸。

及至索尔登中将继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他更为开明民主,对孙立人更加信任,从未下达与孙将军意见不同的作战命令,他赋予孙将军从八莫至腊戍、西堡的指挥全权,给孙以极大的支持,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使孙将军得以一展其军事天才!新一军在孙立人指挥下,最终取得了缅甸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朽功勋。

但是在分析驻印军方面的缺点时,孙立人指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战车营以前虽随(部队)后行动,然因未由本(新一)军直接指挥,且美方指挥组拘束甚严,至有利攻坚之利器,每每失却战机,无法发挥其威力;第二,本军未有直接支援之空军,每需要空军支持时,须转请总部,故不克于所望之时间与地点,得到适切之有效支援,有失战机。”【《中日再战缅甸实录》,第640页】

新38师连以上的部队长大都是原税警第四团的骨干,都经过孙将军的千锤百炼,练成一身胆量和智识,具有单独作战的战术修养,战士们都熟谙各种战术战法,具有百发百中的射击功夫。在蓝姆迦又得到新式的美军装备,再经过雷多十个月山林战的严格训练,就构成了以后在缅北重创日军5个师团及1个旅团的本钱。

孙将军知人善任,他熟习新38师排级以上干部的姓名,更了解连、营、团级干部的作战能力和指挥才能,他甚至能叫得出一些老战士的名字。这样将知兵、兵习将,打仗指挥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指挥裕如。

新38师的班排,就是独立的作战单位,每个士兵都具有独立作战的精神:临滨之战,机枪手叶义贵、余亨元胆大心细,临危不乱,使阵地转危为安;易明清等三位战士脱离部队两昼夜,独自歼敌八名后,仍能趁夜在密林中钻越敌阵间隙,回归本排,说明他们具有的作战信心与能力;114团在孟拱以一个排的兵力,接替英印军77旅五百兵力的阵地,而且能够完成英印军两个月未能达成的战斗任务;彭新民和陈仕安两个排哨,敢于笑捋虎须,击毙高见量太郎大佐,并击溃他所率领的一个大队的人马,还掳获各种口径的大炮数门;114团在南巴卡以北,仅以两个加强营的兵力,截击日军第56师团的上万官兵,在逃敌疯狂反扑企图突破重围下,114团官兵奋力杀敌,阵地固若金汤……这一切实绩,都是新38师训练有素、武功过硬的最佳表现。

在新一军战报的最后总结部分,孙立人及广大新一军同仁们是这样以自己的战绩为傲的:

在战略上,迫敌在整个缅甸迅速崩溃,打破其固守缅北,待援反攻之妄想,粉碎其封锁我国对外交通线之迷梦;在战术上,我采取火力主义,包围、迂回、奇袭之战法,屡歼顽敌,完成重任,使敌望风披靡,不敢回首西觑,昔日之所谓武士道精神,皇军威风,予以根本之摧毁。在外交上,因本军经17阅月,长期不断之艰苦奋斗,而获得出人意料所不到之伟大战绩,以致引起友邦人士之惊异而生敬佩,提高我在抗建期中之国际地位,尤以在印缅战场并肩作战之盟军将领,因深悉缅北地形之险阻,气候之恶劣与对战敌人之顽强,在此种连续17阅月之长期战斗精神与时间,卒能击溃强敌,获至硕大之战果者,认为突破世界古今之先例,他国军队是不可能之事。

总之本军经三年余之艰苦奋斗,牺牲多少战士血肉,由缅转战入印,由印边打出缅甸,重返腊戍,往返步行,全程达15000里,且以上所经过作战地区,不为连峰际天,葛藤蔓延,古木蔽天,飞鸟不通之区,即为河渠纵横,瘴疠流行,杳无人烟,举目荒凉之地,险阻艰辛,悲壮惨烈,曷可以言喻。抚今追昔,感痛奚似,此皆有赖最高统帅德威之感召,及本军全体官兵以冒死犯难,赴汤蹈火,砥砺献身救国之精神,誓以打通中印公路,完成使命为职志,有以致之。 【《中日再战缅北实录》,第643页】

这里的“火力主义”,是指尽量发挥重武器的效能。缅北山高林密,对敌人的坚固工事,步枪、机枪这些轻武器往往是没有用武之地的,而利用各种火炮尤其是重迫击炮,可发挥破坏敌人坚固工事的作用;另外迫击炮弹等多有延时爆炸的一类,这类炮弹往往能够深入日军工事内部,起到更佳的破坏效果。

毋庸置疑,印缅之战,战果辉煌,昭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摧残蹂躏的奇耻大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步入联合国“五常”之位助益颇多。而孙立人在缅甸的彪炳战绩,也为各国军政领袖所公认,使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国唯一名震寰宇的抗日爱国名将!

美国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的军事学家,在分析了世界各国军队战力及历次战役后,特将新一军誉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并指出他们所创下的“四最”——最长战线(1500多公里),最久的战斗时间(历时一年半),最坏的战场环境(野人山区),残敌数目最多(日军伤亡在10万以上)。从战力、装备、指挥、训练等方面综合来看,当时的新一军的确不愧为“天下第一军”的美誉。

至于日本方面的评价,本书序言中已经有所提及,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不言而喻,孙立人将军乃是20世纪中国唯一世界级名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其人格风范,其丰功伟绩,值得我们后人永世缅怀!

㈤ 二战中有哪些着名将军

张自忠:
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
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
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 19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
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
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着,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
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着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19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
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着名的国军抗日将领。19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19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19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
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着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
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
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其实我还想再补充2个人,杨靖宇和赵尚志

㈥ 二战期间,赴缅甸现场的中国远征军,扬名国际的常胜将军

第一个就是孙立人 。英国女王亲自授勋 ,被邀请访问美国 。
卫立煌 ,他的戎装照片也登上美国 《时代》月刊的封面 。
郑洞国 ,所有的美国将军对他尊敬有加 。

㈦ 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民众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抗战开始后,日本图谋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其中远征军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以一团兵力浴血奋战、立功异域。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授予孙立人将军、戴安澜将军(追赠)功勋章。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2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3月,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新编和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第14师、第50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自从我驻印军先后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
中国军队在密支那休整约两个月后,向日寇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用缴获的日军文件上的一句话来说:“支那军归国心切,锐不可当”。密支那休整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㈧ 1943年中国远征军出击缅甸,远征军都参加了那几次战役

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为粉碎日军的进攻,应英美盟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于1942年3月上旬出兵缅甸,投入作战。中国远征军下辖第5、第6、第66军,约10万兵力,其中第5军为当时中国惟一的机械化军。

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机械化第5军第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指挥下千里跃进,开抵缅甸南部重镇同古。这个师立足未稳,便与日军第55师团在同古城外围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不断增兵,以4倍的优势兵力合围同古城。中国远征军援兵受阻,第200师孤军奋斗,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奉命弃城突围。

同古之战后,中国远征军调整部署,准备在缅甸中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主力决战。但是,在西路作战的英军一路败退。4月16日,英军主力7000余人在仁安羌油田附近被日军包围。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挺身而出,率部救出英军。为感谢中国军队的解救,英国女王向孙立人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

由于西路英军败退和东路中国军队失利,平满纳决战计划流产。中国远征军北撤,计划在曼德勒地区作最后决战。但是狡猾的日军迂回包抄,攻占滇缅公路重要枢纽腊戍,切断中国远征军归国的退路。中国远征军被迫放弃曼德勒会战,分多路撤退。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从缅北向云南瑞丽方向撤退时,遭到日军伏击,戴安澜身负重伤,于5月26日在缅北茅邦村殉国,年仅38岁。戴安澜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哀悼,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也撰写挽诗致祭。

杜聿明率领的第5军军部及新22师廖耀湘部穿越缅北丛林,向印度撤退。官兵们在险恶的丛林中挣扎了近两个月,历尽千辛万苦,饱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于7月底退至印度。

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部队,翻越缅甸中部山脉,辗转进入印度境内。

其他几路撤退部队也都惨遭重创。据统计,中国远征军共损失5万余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丛林病害。

中国官兵发誓要打回缅甸,重开滇缅公路,报仇雪恨。为此,中国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新1军,代号“X”部队。郑洞国将军奉调赴印出任军长。其后,中国政府在云南组建了中国远征军Y部队。

1943年下半年,世界大战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盟军开始战略反攻。根据开罗会议决定,中国远征军X部队投入反攻缅甸作战。返身杀回缅北的中国官兵,沿着当年撤退时留下的斑斑血迹奋勇向前,节节推进,连克孟关、孟拱、加迈等缅北战略要点,全歼精锐的日军第18师团,重创第53师团。与此相呼应,中国远征军Y部队也从滇西奋勇出击。1944年5月中旬,由卫立煌、宋希濂等将军指挥的Y部队2个集团军近20万人,渡过怒江,分别向松山、腾冲、龙陵等日军据点发起雷霆般的攻势。

缅北、滇西战场连成一片,炮声震天,杀声撼地,立时成了二次大战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大战场。

然而,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攻城战却打得极为艰难。日军负隅顽抗,城池久攻不下。1944年7月,史迪威将军委派郑洞国将军指挥攻城,郑军长选择在7月7日这个有号召力的日子发起总攻,中国官兵同仇敌忾,奋勇争先,突破城防。之后,步步为营,掘壕推进,最终攻占缅北战略枢纽密支那。

中国远征军X和Y部队,一路沿中印公路从缅北往回打,一路由滇缅公路往外突。两路大军相向而行,奋勇冲杀。1945年1月27日,两路中国远征军部队终于在缅北重镇芒友胜利会师。至此,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宣告胜利结束。

㈨ 中国缅甸远征军有几位总司令

1942年总司令是罗卓英,实际的指挥官是杜聿明将军。
1944年反攻,从缅北反攻的总司令是郑洞国,下面两个师的指挥官分别是廖耀湘和孙立人;
从滇西反攻的总司令是卫立煌。

不过个人最喜欢孙立人的这句话:“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活埋。今后都这样办。”

㈩ 中国缅甸远征军有几位总司令按顺序排~~~~谢谢

  • 1942年3月至8月:第一路司令长官 卫立煌(未到任) 罗卓英(继任) 总参谋长 史迪威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96师(师长) 余韶 游击支队 黄翔 工兵团 李树正 装甲兵团 胡献群 炮兵团 朱茂臻 汽车兵团 洪世寿 骑兵团 林承熙 第6军(军长) 甘丽初 第49师(师长) 彭壁生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 陈勉吾 第66军(军长) 张轸 新编38师(师长) 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 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 李志鹏

  • 1943年至1945年3月:司令长官 陈诚 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 总参谋长 萧毅肃 副总参谋长 司可庄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宋希濂 副总司令 黄杰 第2军(军长) 王凌云 第9师(师长) 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 杨宝 辎重团 段寿清 第6军(军长) 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 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 洪行 辎重团 郑殿起 通讯营 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 梁中介 第71军(军长) 钟彬 代军长-陈明仁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又军 第87师(师长) 张邵勋 第88师 (师长)胡家骥 辎重团 吴涛 另集团军直辖第36师(师长) 李志鹏 第200师(师长) 高吉人 第5军炮兵营 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彰 副总司令 方天 第53军(军长) 周福成 (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 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 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 刘宝华 第54军(军长) 方天 阙汉

  • 1944年7月继任: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50师(师长) 潘裕

  •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第198师(师长) 叶佩高 第36师 (师长) 李志鹏 1944转隶54军 工兵第2团 林松 通讯部队 指挥官不详 第8军 何绍周(军长) 李弥(副军长) 荣誉1师(师长) 汪波 第82师(师长) 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 熊绶春 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 辎重团 雷震波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炮兵部队指挥官 邵百昌 工兵部队指挥官 傅克军 通讯营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 郑坡

  •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总指挥 史迪威 副总指挥 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 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 孙立人(李鸿继任)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 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军长) 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直属部队战车指挥官 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 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 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 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部队)指挥官 梅利尔

  • 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 指挥官 陈纳德少将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1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5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4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8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3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58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5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1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