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去缅甸要注意什么
㈠ 去缅甸旅游玩什么 缅甸旅游玩法推荐
缅甸,这片被称为“佛教之国”的神圣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佛教在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很多人到缅甸旅游,都是为了暂时忘却那些烦尘俗事。的小编今天带来了缅甸旅游玩法推荐,大家可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去缅甸旅游玩什么~
打卡万塔之城
“手指之处,皆为浮屠”,曾经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修建了数百万座佛寺佛塔,即使经历了千年风雨沧桑后,如今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然残存着2000多座,每座佛塔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前往蒲甘平原的制高点,从高空俯瞰日出时分的蒲甘,万千佛塔被晨雾缭绕,待到第一束光打破平静,漫天的热气球在蒲甘上空缓缓飘过,此等画面足以令人屏息凝神,赞叹不已。
去蒙育瓦赏佛像
蒙育瓦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曼德勒市钦敦江以东,沿曼德勒-布德林铁路支线向西北136公里处。蒙育瓦最着名的地标是天波得佛塔,天波得佛塔又称童话寺,主塔高40米,围绕有864个卫星小塔,塔内的壁龛里有58万多尊佛像,以矩阵排列,塔基四周的雕刻千姿百态。缅甸的小莫高窟-蒲文桐石窟-蒲文桐石窟有着492个佛龛,446444尊佛像,完成于14-18世纪。许多洞窟都保存的十分完好,洞窟中保留了绘制精良的彩色壁画和精美的佛像。对于痴迷人文的旅行者来说这里将会是蒙育瓦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额布里海滩避世度假
根据全球最大的旅评网站TripAdvisor对亚洲地区超过300个海滩的票选结果,深藏于缅甸若开邦的额布里海滩以黑马之姿一举夺魁,成为了全亚洲排名第一的旅行者首选海滩。乡村田园诗一般原始的白沙滩,像面粉那样的细腻柔软;孟加拉湾如梦似幻祖母绿色的海水,是造物主最慷慨的馈赠。漫步在长达数十公里却是几乎无人的海滩之上,仿佛自己就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椰风树影间,满足你对海滩所有的念想。
在格劳这个有机田园乡村徒步
殖民地小镇格劳并不大,随处可见高大芬芳的松林。高大树木的掩映下,在异乡明媚的阳光和空气,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是那些散布着的殖民地时代颜色鲜艳的老房子和花园。
茵莱湖欣赏水上芭蕾
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是缅甸第二大湖。这里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是个绝好的游览避暑胜地。即可以欣赏到奇妙的浮岛和缅甸最大的水上市场,又可以目睹打鱼人以脚划船捕鱼的绝技。在这里,观看渔民捕鱼就像看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
探索丹老群岛
丹老群岛是地球上即将消失的景点之一,是中南半岛沿海最大的岛群,丹老群岛由800多座岛屿,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生活着2000多名莫肯人。丹老群岛是世界上仅存的原始生态群岛,是人迹罕至的东南亚处女地,被《国家地理》评选为最值得去的小众目的地,世界上只有1%的人知道她的存在。因有数以千计未被开发的白沙滩、茂盛的原始丛林和神秘的“海上吉普赛人”莫肯族土着,被称为“失落的世界”。
到乌本桥看唯美日落
乌本桥建于1851年,长达1200米,由1086根实心柚木建造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到乌本桥参观游览的最佳时间是黄昏时分,这里是观赏落日的最佳地点。许多人来缅甸,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乌本桥来的,或者说是冲着乌本桥的日落来的。不知在什么时候,乌本桥被旅游界评为了世界上最美的十大日落地之一,黄昏金橘色的乌本桥剪影成了缅甸旅游的金名片。
到马哈伽纳扬僧院参与布施
马哈伽纳扬僧院位于乌本桥头,是全缅甸最大的僧院。每天上午10点,可拍摄到僧学院千名僧人共同用膳的壮观场面。布施在缅甸已经不仅仅是传统和传承,也是信奉佛教的最基本觉悟,小小的一块饼干或是糕点便将几百年来将信众、僧侣、佛祖联系在一起,此时你会觉得非常的庄重和神圣。这是天地间、人与神、信众与僧侣最直接的一次接受,一次对话,一次融合。
以上就是带来的缅甸旅游玩法推荐。第一次去缅甸,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拜访仰光、蒲甘、曼德勒等热门目的地,对于第一次造访这里的你来说,你至少需要1周以上的天时间将缅甸的那些经典美景一网打尽。知道了去缅甸旅游玩什么的你,一定要给每个城市留出足够的时间哦~
重庆到缅甸旅游/xianlu/miandian
㈡ 求详细去云南旅游必备物品 8月份~~~~~
八月份云南旅游注意事项以及所需物品 :
1、云南每天早晚温差较大(12~15摄氏度),请注意着装,预防感冒;
2、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室外紫外线照射较强,注意防晒,带好防晒用品;
3、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海拔较高,注意休息,以防出现高山反应;
4、备防寒服装及氧气包,客人可根据自身的需要租用;在缆车站排队时,则请注意跟紧前面的人员,杜绝被别的旅游团游客插队,造成自己和全团久等,耽误行程;
5、在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地区自费骑马或骑牦牛拍照时,亦请注意安全,听从主人安排指导,切勿做出惊吓牲口的行为,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
6、旅游摄影时,请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区拍摄或攀爬;(丽江古城中的水边、桥边或虎跳峡的悬崖边等地。)
7、在选购旅游纪念商品、当地土特产时,请注意货比三家;同时注意不要随意去动摆设的样品,以防意外损坏.
㈢ 泰国、东南亚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1. 护照、驾照、酒店和机票确认书、书面攻略、钱/卡(卡包括VISA卡、单标志银联卡和借记卡,借记卡用来取现,VISA线路在比MASTER好)、出入境卡(入境时填写,到机场拿完托运行李后上楼拿(出入境审核柜台前),切忌妥善保管,离境时需上交departure联)最后把所有凭证,票据,证件(包括身份证和借/贷记卡),确认书和其他,凡是能复印的复印两份,一份随身带(与原件分开放),一份留于国内亲朋好友
然后做这些:
1、记下你的护照号、发证日期和地点
2、把你的行程表复印一份放在国内家中,让家人知道你每天的行程
3、一份你的直系亲属或者紧急联系人的详细信息。
4、手机里存好旅游保险的急救号码和保单号码。再打印一份放在包里。
5、手机里存几个当地的紧急号码,比如大使馆电话、急救电话、查号电话等
6、准备一笔备用现金,这份钱放在包里,除非急需永远不要去用它。
7、把你所有的资料,包括护照等,全部扫描成图片,发到自己的邮箱中,万一不幸你身上的行李全部丢失,只要有网络,你还可以得到急需的资料。
具体清单
1、防晒霜。SPF50防水系列。太阳镜
2、长袖衣裤or毛毯、充气脖枕、防耳鸣耳塞(3M)。航班以及长距离BUS车内空调很低,本人较抗寒,除了在飞机上冷得实在不行到使用道具毛毯外,其他地方都还行。
3、软底凉拖、短打装、徒步旅行鞋、女生长裙、色彩鲜艳系列打扮装、遮阳帽、还有其他能想到的,以上物品尽量选择颜色鲜艳的,以备被摄的需要。其中软底凉鞋便于入海,短打便于参加岛上景点出游,因为多数景点既需要走又需要入海,女生长裙以防没有更衣室用来换泳衣。衣着建议薄易干,透气好,但是比较结实的。
4、药品。感冒药,创口贴,清凉油,防拉肚子的等等,但是这些基本都没有用。然后千万不能忘记带驱蚊的药水,那个蚊子都相当多。另外个人还用到了痱子粉,如果有相同旅行的方式可以考虑携带下。晕车、腹泻、感冒、发烧、创可贴、棉签、胶布、助消化类药物。
5、洗衣粉。推荐带着个,可以买那种小包的,大部分酒店都有洗衣服务,有些需要自己提供洗衣粉。
6、笔、记事本、防水袋(装重要文件和用品,以防入水)。手机、照相机及充电器。手电筒,推荐稍微有点用的。
7、必带地图(不要指望用免费旅游地图自驾导航),Lonely Planet(这个还是要的),指南针,最好有GPS
8、一次性雨披,这个有很多用处,防雨又能当坐垫还能保护背包,灵活性比伞好,毕竟天气多变。
9、电源转换插头。
10、低档旅店通常都不提供毛巾、香皂、牙膏、牙刷,需自备。毛巾最好戴上易干的,戴上免洗洗手液,一次性的马桶垫也可以带
11、一两把密码锁可以用来锁贵重物品。
12、刀、叉。用来切水果、吃水果,当地水果店买水果后切水果需要另付钱。总不能看看就算了吧
㈣ 国外旅游之缅甸,不一样的水上人家,是茵莱的一张名片吗
刚刚结束了七彩云南之行,这个月匆匆忙忙,很久都没有回家了,而我的旅途将要去到国外。不再像待在丽江那样,时间慢慢的,甚至感觉停留,这次我去往了缅甸。在一个充满信仰的国家开始佛国佛系之旅。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游走于茵莱湖畔,忘却那些烦尘俗事,享受那原本只属于缅甸人的宁静。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跳猫寺
这是一间位在茵莱湖畔的木造佛寺,已经有一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茵莱湖地区最古老,最大的修道院。这座迷人的木制修道院分别以掸族,西藏,蒲甘和阿瓦风格收藏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佛像。高大的马赛克装饰的基座和用于展示掸族和泰国北部佛教艺术的图像的箱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缅甸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度,出行只需要带上夏装和薄外套即可。但是如果需要坐夜车大巴、火车等交通工具,十分有必要带上长衣长裤,乃至稍厚的外套,因为这些夜车往往把冷气开到最大,会让人感觉很冷。简而言之,最好穿长裤和保守的短袖衫。另外,因为无论是进入佛塔寺庙还是水上工坊都需要经常脱鞋脱袜,游览参观时最好穿上拖鞋,这样穿脱比较方便。
㈤ 女生可以一个人去缅甸旅游吗 女生去缅甸旅游安全吗
缅甸适合女性一个人去吗 所以我的建议如下: 缅甸是咱们的周边国家,其实感觉上缅甸好像并不是特别的安全,但是如果想要去旅游的话也是可以的,本篇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女性一个人去缅甸旅游是否安全。
缅甸适合女性一个人去吗
缅甸,说句心里话,没去可能会觉得不适合,去了之后会觉得挺适合的。
因为佛系国家,除了几个边境特区偶尔出现所谓的战乱,其他内陆及海边国家的人民都非常的虔诚,可能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在缅甸呆了10天的我也跟很多当地人进行了交流,尤其我自己在卡劳徒步去茵莱湖那两天,确确实实的说句,我跟向导聊了很多,其中在缅甸的一段历史里面几乎能体现出财富平等的状况,乃至今天他们的品行都没有受到很多的影响,因为缅甸开放不过10年而已。
一般女生独自出行去的都是去主流线路,如三城一湖(仰光-茵莱湖-蒲甘-曼德勒),这四个地方其实真的没有任何的问题,独自出行以今年造访缅甸的国人人数来说,只要是逢年过节的时间将肯定会遇到我们大中国的同胞呢,放心上路去吧。
今年一月份刚去过缅甸,就我所达的四个旅游目的地仰光、茵莱湖、曼德勒和蒲甘而言,缅甸是个很安全的旅游地,至少比巴黎、泰国安全。途中遇到一位来自杭州的女生,不会讲英语,照样在缅甸旅游。所以从社会治安的角度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少数坏人的,所以建议你晚上尽可能不要单独外出,因为缅甸即使在大城市曼德勒,也只有主要街区有路灯,大多数街道是没有路灯的,黑灯瞎火在国内也一样会有安全隐患的。至少我在缅甸没有遇到过小偷或骗子,即使景区附近推销纪念品的小贩,你只要表示不需要,他们立马走人,不会跟在你后面软泡硬磨的,这一点比国内好多了。我在蒲甘租用3天电瓶车,不管到哪里,随便往边上一停,拔掉车钥匙走人,根本不需要再加锁,始终未遇到问题。
最大的感受就是,缅甸人民好淳朴!哪怕是游客最多的蒲甘,也没有遇到其他旅游城市那种坑蒙拐骗的行为。
但是也要看你想去缅甸的什么地方了,北边是有反政府武装的,西南边还有闹政治纷争的地方,无论你是男是女,人多人少,都要离这些地方远点。
女生独自一人玩,不是不行,只是危险程度会比较高。哪里都有坏人,缅甸整个国家再淳朴,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好。
所以我的建议如下:
1. 尽量别自己走,有人一起的话,菜都能多吃两道,安全系数有保障,甚至整体花费都会有所下降。
2. 尽量不要夜间出行,蒲甘除了主干道晚上都没有灯。曼德勒有些脏乱差,晚上大街上都有老鼠,估计你也不太想晚上出来。
3. 远离危险的政治纷争地区。
㈥ 永远的行走:徒步滇缅公路-
这篇报道发自学者保罗·萨洛佩科沿人类祖先足迹穿越世界的徒步,旅程会持续多年,共三万三千七百九十六公里。
在中国西南部,战士的英灵仍铸就着二战时期的工程伟绩。
云南省腾冲国殇墓园内矗立着数千名中国阵亡将士墓碑
摄影:PAUL SALOPEK
撰文:Paul Salopek
地点:中国云南腾冲
这是一条由战争造就的公路。
它始于缅甸北部,线缆般弯曲延伸至中国边境起伏的山林之中,随后延展至腾冲,一座曾被美国轰炸机炸平的贸易重镇。
在腾冲附近,它绕过了一家因新冠疫情歇业的麦当劳,继续向前,穿过遍布瓦顶的小村庄,那里的农民在柏油路沿晾晒玉米。公路向右转,绕过高耸的亚热带山脉,其中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最终消失在退休老师许本帧种植的一片布满波纹纹路的棕榈树丛。
许老师已经一百岁了。
83年前,许本帧17岁时,他被招募至一个 由20万名中国工人组成的军团中,工具基本上只有铁锹和藤篮,却帮助拯救了二战中的中国——因为他们日夜兼程修建的正是着名的滇缅公路。
那是1938年,日本侵华军队封锁了中国的所有海港,这个被围困的国家迫切需要一条新的后方物资补给路线谋求生路。来自当地村庄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每周七天拼命工作。
在当时这个地球上雨水最多、疟疾最严重、地形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他们开辟出一条717英里的卡车公路,通过英国统治下的缅甸把美国的军火、食物和药品运输进来。大约2300名筑路工人为此丧生。
许本帧在孙女李爱萍(音)的帮助下讲述他的故事
摄影:Paul Salopek
在谈到为中国抗战所做的艰苦贡献时,许本帧说:“我和其他的农村男孩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他是一个儒雅的人,常常微笑,就像一些听力受损的人有时会微笑一样。他用水汪汪的眼睛盯着自己布满皱纹的双手。“当时很困难。”他最后终于说。
我徒步穿行于世界各地。
在过去的九年里,我用脚步丈量埃塞俄比亚的骆驼小道、沙特阿拉伯的朝圣之路和印度的高速公路, 作为“永远的行走”这个全球“慢叙事”项目的一部分。我希望追溯史前人类的首次全球性迁徙。
历史 是我的向导。 然而,在中国云南见到许本帧时,我就像在徒步于罗马街道,面对面遇到了一位真正的罗马军团的百夫长。我和这位年迈的师者谈起今已淡出记忆、成为传说的血腥冲突,询问他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只有掌控力量才能守卫和平”,许本帧重复着那句老话。
他坐在村中的院子里,向孙女挥了挥他那苍老的百年老手,这是说要上茶。然后他自豪地给我看一支钢笔,是多年前两名来访的美国空军军官赠送给他的,作为二战期间中美友谊的纪念品。
腾冲国殇墓园内的一座青铜雕塑
为了纪念二战期间帮助修建滇缅公路的当地人民
摄影:Paul Salopek
一些 历史 学家将滇缅公路(Burma Road)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工程壮举。
但公路不止一条。 其中一条公路完全属于中国,是从汗水中炼出来的一条路。
其高级工程师之一谭伯英一开始坚信这个工程会失败。在一本已被遗忘的回忆录《修筑滇缅公路纪实》中,谭伯英记述了一张巨大的碎石地毯是如何被徒手小心翼翼地铺过三座野山山脉,最终成了宽23英尺、长600多英里的路基。 “这千千万万的石头都是一块一块铺上的,这幅景象比我能想到的任何东西都更清晰地展现了数十万名默默无闻的劳作者在建设中所付出的巨大的集体努力。”
谭伯英回忆说,上百人的工人队伍拖着粗粝的石灰石压路机来把土压实。在陡峭的山坡上,这些五吨重的圆柱经常从工人的手中挣脱。“没能躲开的(工人)会被压扁致死……这也有时也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小孩喜欢往山下跑,争着要比这些被释放的巨兽跑得快;因为毕竟是孩子,他们喜欢在工作时玩耍。”
这条紧急补给线从云南省省会昆明开始建设,最终到达盟军在缅甸腊戍的铁路终点站,大概平均每英里有三个人死于建设。
仓促训练后,中国志愿者驾驶数以千计破烂不堪的车在这条路上行驶了三年。然后,在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切断了这条路线。于是,第二个机械化的修路阶段开始了。
美国很想让中国继续对抗共同的敌人,于是部署了数千名士兵来铲开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的平整新路,以绕过抗日作战前线。这条新的中印公路长达1079英里,同样代价高昂。施工过程中,平均每英里大约有一名美国士兵死亡,主要是因为疾病和事故。
昆明的二战 历史 学家戈叔亚说:“有些人说建得太晚了。”他指出,美国建的路在1945年初开通,就在日本人被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轰炸后投降的前几个月。(温斯顿·丘吉尔比较否定这条路,认为它是 “一项巨大的、费力的任务,在对它的需求消失之前,它不太可能建完。”)
戈叔亚估计,只有六七十辆美国陆军卡车开过了腾冲段——美国人在云南修建的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的一个崎岖的北部分支。我从这里开始行走。
我徒步94英里(151公里)穿越了滇缅公路。
我从古老的边陲小镇腾冲跋涉到保山,保山曾是一个小型后勤中心,曾被日本人炸毁,而现在是一个250万人口的城市。
今天,这条路在宁静的市集小道上蜿蜒,连接着一座座瓦顶村庄。它的最后几英里埋在高速公路崭新的混凝土之下,高速公路因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激增。不过,战时的路面偶尔也会冒出来。 抬头看看悬崖边的公路切口,岩石上经常会看到一种石痕,那是由早已消失的修路工人挥动数千把镐头所敲成的。 八十年前由美国军队匆忙架设的便携式 “贝雷桥 ”仍然横跨在中国的几条河流峡谷上。
我还能看到昔日修路的工人们。
比真人大的青铜雕像刻画了一批批竭尽全力的村民们:一个重复出现的形象是一群精瘦的光膀子男人拉着巨大的石磙。 有些人看起来很像年迈的许老师。
腾冲国殇墓园里的两座墓碑,用来纪念两名阵亡的美国士兵
墓园内一共有19座盟军将士墓碑
摄影:Paul Salopek
走滇缅公路,现在是一个有意思的时间点。
也许美国和中国是现代政治和经济的竞争者,也许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遇到了困难。但是,从1942年到1945年,在云南省,这个部分被日本人占领的通往东南亚的战略门户,两国军队曾并肩作战和牺牲。
这场在中国叫做“抗日战争”的冲突不亚于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在日本对中国大陆的长期而残酷的占领期,被杀害中国公民人数的估算高低不等,大概是1400万至3500万。 对于在二战中总共损失了41万8500人的美国来说,太平洋战场上的中缅印战区并不出名,但对牵制数十万日本军队来说至关重要。
“罗斯福总统去世时,这里举行了公开的追悼会,全镇的人都参加了。”腾冲市有一个巨大的战争墓园,墓园副主任伯绍海说:“许多云南人仍然感谢美国人民在战争期间的支持。”
腾冲的这个纪念性公墓是很不寻常的,有两个原因。
首先,它的3000块墓碑纪念的是国民党抗日军人;其次,19名美国士兵被列入死者行列。这些美国人是帮助中国从日本人手中夺回腾冲的顾问。
在1944年夏天,数以万计的中国军队在汤普森冲锋枪等美国武器的武装下,用竹梯翻越腾冲的古城墙来发起袭击。美国的空中火力,包括来自着名的飞虎队的志愿飞行员,在石头城墙上炸出洞来让军队通过。
今天在云南,中印公路并不经常被称为中印公路。
这条路也被称为 “史迪威公路”,以促成了这条路的修建的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外号“酸醋乔”)命名。 标示这条路的庞大灰色巨石上用中文刻着他的名字。在热带阳光下,这块石头是个遮阳的好地方。
许老师完成了他在滇缅公路的修建任务并幸存下来后,加入了中国军队。
他被派去守卫美国空军使用的一条跑道。他谈起这件事时,像是谈到升迁一样,尽管他的战友中有130到380万人死于战争。
“我眼看着他们把炸弹装进嵌板,”许老师说,他嘶哑的声音甚至现在还浸透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纯真。“我想象不了它们有多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坠机点遍布云南西南部的丛林——这就是第三条“滇缅公路”:空中补给。 去年,就在边境附近的缅甸境内,一架老式美国货机从河底被发现。Facebook上一张图片展示着当地农民在被淹没的机翼上行走,仿佛走在某个被遗忘的史前生物的骨头上。
我继续行走。
我走过因疫情而空空荡荡的史迪威度假酒店;走过路边的史迪威餐厅;还走过了怒江——彼时,中国的男孩们曾用竹筏横渡怒江、突破前线。
在滇缅公路沿线的保山城外,矗立着一家茶馆,两百多年来一直为旅行的人提供茶水——而且只卖茶,别的没有。这栋木结构建筑被烧木材的烟熏得发黑。它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墙上挂着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美国大兵在云南某地笑着抿茶。邻桌的一个农民粗声粗气地坚持要我站起来看看那张照片。我照做了。 但他还一直叫我看,要更努力地看,仿佛他想让我牢牢记住。
(译者:璋煜)
美国学者保罗目前正在中国境内行走,并与SMG合作拍摄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该系列片将于2022年登陆东方卫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