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赴缅甸作战的国家有哪些
‘壹’ 二战时期日本在缅甸投入了多少军队
二战时期日本在缅甸投入日军缅甸方面军下属三个军,其中本多政材的33军负责防守缅甸北部,处于中国军队的进攻范围之内,其中四18师团主要对抗从中国驻印军,第56师团负责对抗云南方向的中国远征军。
缅北滇西战役背景:1942年春,日军入侵缅甸。中国应英军要求,派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1943年10月,为执行盟军魁北克会议关于在缅甸对日军发动攻势和打通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决定,驻印军在总指挥史迪威指挥下逐次集结于印缅边境的雷多地区,准备向缅北日军发动进攻。
驻滇西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决定以腾冲为目标对日军发动进攻。驻缅北和怒江西岸的日军共4个师团,辖9个步兵联队、8个特种兵联队,在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指挥下实施防御。
(1)二战中赴缅甸作战的国家有哪些扩展阅读
战役影响
缅北滇西反攻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这次胜利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间的陆上交通线,而且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缅北滇西之战被后来的军事学家称为“东方诺曼底之战”。
滇西缅北反攻的胜利,再一次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使全国军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从而重新振奋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贰’ 哪个国家侵略了缅甸
历史上缅甸曾经很强,曾长期统治暹罗(泰国)。
明末清初时,清军为了追击明永历帝,曾攻入缅甸,缅甸被迫交出朱由榔。
清干隆时,清军再一次入侵缅甸,重创缅甸,此次战事曾被弘历得意地算为其“十全武功”中的一件。
进入近代,英国在占领印度后不断蚕食入侵缅甸,最终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被并入英属印度。
1942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从南部和泰国入侵缅甸,击败了英印军队和入缅作战的10万国民党远征军,占领缅甸。
二战后,缅甸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1950年年初,在云南战败的国民党残军约3万人逃入缅甸,击败缅军,长期割据中缅边境和泰老缅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后来解放军应缅甸政府请求,发动勘界战役,入缅作战,击溃国民党残军主力,缅甸也向联合国控诉,台湾被迫出面,由美国派遣飞机将大部残军接运回台湾,剩余的残军遂变为职业贩毒武装,直到80年代,才向泰国投降。
现在印度在镇压其阿萨姆邦等东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离武装时,经常越界进入缅甸境内,为此时而和缅甸有小规模冲突。
‘叁’ 二战的战场.战况.哪些国家打的
同盟国
(领袖)
波兰:1939年9月1日
英国: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亚:1939年9月3日
新西兰:1939年9月3日
法国:1939年9月3日
尼泊尔:1939年9月4日
纽芬兰:1939年9月4日
汤加:1939年9月4日
南非: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1939年9月10日
丹麦:1940年4月9日
挪威:1940年4月9日
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
卢森堡:1940年5月10日
荷兰:1940年5月10日
自由法国:1940年6月18日
希腊:1940年10月28日
南斯拉夫:1941年4月6日
苏联:1941年6月22日
图瓦: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10月11日
巴拿马:1941年12月7日
菲律宾:1941年12月7日
哥斯达黎加:1941年12月8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1941年12月8日
萨尔瓦多:1941年12月8日
海地:1941年12月8日
洪都拉斯: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1941年12月8日
美国:1941年12月8日
中国:1941年12月9日
危地马拉:1941年12月9日
古巴: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12月16日
墨西哥:1942年5月22日
巴西:1942年8月22日
埃塞俄比亚:1942年12月14日
伊拉克: 1943年1月17日
玻利维亚:1943年4月7日
伊朗: 1943年9月9日
意大利:1943年10月13日(脱离轴心国)
哥伦比亚:1943年11月26日
利比里亚:1944年1月27日
罗马尼亚:1944年8月25日(脱离轴心国)
芬兰:1944年9月4日
保加利亚:1944年9月8日(脱离轴心国)
圣马利诺:1944年9月21日
阿尔巴尼亚:1944年10月26日
匈牙利:1945年1月20日(脱离轴心国)
巴哈瓦尔布尔:1945年2月2日
厄瓜多爾尔尔: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1945年2月7日
秘鲁:1945年2月12日
乌拉圭:1945年2月15日
委内瑞拉:1945年2月15日
土耳其:1945年2月23日
黎巴嫩:1945年2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9日
轴心国
(领袖)
大德意志帝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5月8日投降
大日本帝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5年8月15日投降
意大利王国 1940年9月27日加入 1943年9月3日退出
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加入 1944年10月16日退出
罗马尼亚王国 1940年11月23日加入 1944年8月23日退出
斯洛伐克 1940年11月24日加入 (傀儡政权)
保加利亚 1941年3月1日加入 1944年9月5日退出
克罗地亚 1941年6月15日加入 (傀儡政权)
轴心国建立的傀儡政权
满洲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汪精卫政权(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斯洛伐克共和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克罗地亚独立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
缅甸巴莫政权
菲律宾劳雷尔政权
塞尔维亚救国政府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轴心国的合作国
芬兰(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西班牙 (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泰国(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
维琪法国
塞尔维亚游击队
抵抗运动
奥地利 · 波罗的海国家 · 捷克地区 · 丹麦 · 爱沙尼亚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德国 · 希腊 · 意大利 · 犹太人 · 韩国 · 拉脱维亚 · 荷兰 · 挪威 · 菲律宾 · 波兰 · 泰国 · 苏联 · 斯洛伐克 · 乌克兰西部 · 越南 · 南斯拉夫
序幕
非洲 · 亚洲 · 欧洲
1937年
东亚:七七事变(亚战爆发) · 淞沪会战 · 太原会战
1938年
东亚:徐州会战 · 武汉会战 · 广州战役
1939年
东欧:入侵波兰(欧战爆发) · 冬季战争
西欧:假战 · 大西洋海战
东亚:南昌会战 · 随枣会战 · 第一次长沙战役 · 桂南会战
1940年
东欧:占领波罗的海国家 · 比萨拉比亚及布科维纳北部
西欧:丹麦挪威战役 · 荷兰战役 · 比利时战役 · 法国战役 · 不列颠空战 · 伦敦大轰炸
地中海与非洲:利比亚及埃及 · 入侵希腊 · 罗盘行动 · 英属索马里兰
东亚:枣宜会战
太平洋:入侵法属印度支那
1941年
东欧:入侵苏联 (巴巴罗萨作战) · 继续战争 · 基辅战役 · 列宁格勒围城战 · 莫斯科战役 ·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
地中海与非洲:入侵南斯拉夫之战 · 南斯拉夫战线 · 希腊战役 · 克里特岛战役 · 中东战场 · 东非战场
东亚:豫南会战 · 上高会战 · 晋南会战 · 第二次长沙战役 · 第三次长沙战役
太平洋:珍珠港事件 · 香港战役 · 菲律宾战役 · 马来亚战役 · 婆罗洲战役
1942年
东欧:蓝色行动 · 斯大林格勒战役
地中海与非洲:加查拉战役 ·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 火炬行动
东亚:浙赣战役 · 日本占领缅甸
太平洋:珊瑚海海战 · 中途岛海战 ·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1943年
东欧:库尔斯克会战 · 斯摩棱斯克战役 · 下第聂伯河攻势 ·
地中海与非洲:非洲战场的结束 · 入侵西西里 · 入侵意大利 ·
东亚:鄂西会战 · 常德会战
太平洋:所罗门群岛 · 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 ·
1944年
东欧:纳尔瓦 · 契尔卡塞 · 华沙起义 · 雅西-奇西瑙攻势 · 贝尔格莱德攻势 · 巴格拉基昂行动 ·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 · 拉普兰战役 · 布达佩斯攻势
西欧:十字弓行动 · 直射行动 · 诺曼底战役 · 龙骑兵行动 · 解放巴黎 · 市场花园行动 · 突出部之役
地中海与非洲:卡西诺及安济奥 · 哥德防线
东亚:一号作战 · 缅甸战役
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 · 莱特湾海战
1945年
东欧:维斯瓦河-奥德河攻势 · 布达佩斯围城战 · 柏林战役 · 布拉格攻势 · 德国投降(欧战结束)
西欧:北风行动 · 芮斯华森林之战 · 中欧会战
地中海:意大利最后的攻势
东亚:豫西鄂北会战 · 湘西会战 · 桂柳战役 · 八月风暴行动
太平洋:硫磺岛战役 · 冲绳岛战役 · 菲律宾解放 · 婆罗洲战役 · 广岛及长崎原子弹轰炸 · 日本投降(亚战结束)
‘肆’ 二战时缅甸战场有哪些着名战役
缅甸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1月至1945年3月,中、英盟军在缅甸同日军进行的一系列防御和反击战斗的总称,大致可以分为第一次缅甸战役和第二次缅甸战役两个阶段性战役。
一次战役:
1942年中国出兵缅甸,是中国从国际国内战略局势出发,联合盟国在国外进行的一次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战役以盟国方面的失败而告终,远征军损失也十分惨重。此战中,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日本在完成缅甸战役之后得到喘息之机,并借此巩固了在缅甸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日军训练有素,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快速推进。中英盟军尤其是中国远征军英勇奋战,但终因部署不当、指挥有误而失败。
二次战役:
第二次缅甸战役,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解放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伍’ 在二战中我们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共打了几次战役,消灭了多少小日本呢
1942年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9日仁安羌大捷,是中国入缅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在缅甸仁安羌救英军大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之世界着名战役。 缅北大撤退 1944年第二次远征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抗战开始后,日本谋图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并给孙立人与戴安澜将军追赠了功勋章。
缅甸失守给以后作战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使日本可以直接威胁印度,也使中国彻底失去了滇缅公路这唯一的陆上交通线,以后不得不开辟从印度飞越驼峰(在喜马拉雅山)的空中航线。但是,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次缅战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5万余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分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2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1943年10月,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安纳吉姆”,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1944年3月,我驻印军新编第22师新编和第38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18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再次告捷。
此前,由国内于1944年春先后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30师、第14师、第50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其发动进攻。新38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自从我驻印军先后开出兰姆伽后,连续作战,屡创强敌,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这是日军做梦也想不到的。他们弄不清楚这支两年前曾败在自己手下的中国军队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猛之师。
中国军队在密支那休整约两个月后,向日寇发动了最后的攻击,用缴获的日军文件上的一句话来说:“支那军归国心切,锐不可当”。密支那休整后,新1军、新6军分左右两路向八莫发动进攻。一路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随后,新1军先后攻克八莫、南坎,并在畹町附近的芒友与云南西进的远征军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国驻印军旋即南下,于1945年3月8日攻克腊戌,30日与英军会师于乔梅,缅北反攻作战结束。此时日军因在菲律宾失败,收缩战线,全部撤出缅甸。至此,缅甸战事全部结束。
此役历时一年半,歼灭日军4.8万余人,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4万余人。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
‘陆’ 二战美国在缅甸战场上投入过哪些军事力量
二战中的缅甸战役有二次。第一次缅甸战役美军没有大规模参加。而第二次缅甸战役就是由美国将军史迪威指挥的包括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在内的盟军打的,美军除了大规模提供空中打击支援和运输保障以外,也有大量地面部队参与战事,其中工兵部队最多,据记载有上万工兵部队修筑了公路机场等设施。有上千人牺牲。此外战斗部队方面主要以特种部队为主,人数有近万人并直接对日军作战,有代表性的部队比如5307特混部队{麦雷尔突击队},101特遣队等等。
‘柒’ 想问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缅甸战场进行作战的英军是英国从本土抽调过来的主力吗
应该不是,二战中亚洲战场的英军以殖民地部队为主。
1、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兵力中抽调部队,防守不太重要的缅甸,不合常理
解释:二战的过程想必大家都清楚,敦刻尔克之后,英国防守本土尚有困难,甚至向民间发放了大量的枪械准备焦土抗战,也不讲“个人财产不可侵犯”了,连民宅的铁栅栏都拆了来支援武器生产;
分析:这个现象很不一般,由于国家制度,资本主义国家貌似很少有这么发动群众的,可见当时局面相当危险,此时的英国的核心是一切为本土防御服务,只会从殖民地抽调精锐部队回来,而不太可能再向外派遣(皇家海军出海护航,其实也是为了保证本土物资不枯竭,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一切都在为了自保服务);
2、二战的印度、缅甸应该有不少欧洲人后裔,一如美国独立战争时那样,别忘了,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可是那一带,随着东印度公司过来的英国人在印缅一带枝繁叶茂不奇怪;
3、英军精锐虽然在二战中不算突出,但是不至于像缅甸、马来崩溃的英军那么怂;
解析:要知道,英军虽然一开始优势兵力都被隆美尔打的很狼狈,但也没有马来、缅甸英军兵力优势那么大,而日军就算再强,又能比隆美尔的德军强多少?
要知道,仁安羌英军可是表示,一个带装甲部队的师被人家一个步兵团包围了,而且是包在里头打,差点被全歼……这战绩快赶上62年的印度人了(所以我们明白了,为什么62年印度是那个样子,这是有传统的……)
‘捌’ 二战的主要参战方及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台湾称为衣索比亚)等
26个国家
主要轴心国:
1.德意志第三帝国(德国)
2.大日本帝国(日本)
3.撒丁王国(意大利)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仆从国:
1.捷克斯洛伐克(德占)2.保加利亚3.南斯拉夫4.比利时(德占)5.卢森堡(德占)6.波兰(德占)7.罗马尼亚8.匈牙利(德占)9.芬兰10.丹麦(德占)11.挪威(德占)12.克罗地亚13.法国(德占)
中立:1.瑞典2.土耳其3.西班牙(名义上是中立,实际上是法西斯的仆从国)4.维希法国(包括在非洲的殖民地)
此外还有部分占领国
欧洲战场
东欧战场(波兰战役、苏德战争)
西欧战场(法国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
太平洋战场
中途岛海战、珍珠港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珊瑚海海战
亚洲战场
中国战场(抗日战争、苏日战争)[22]
缅甸战场(滇缅战争)
非洲战场
阿拉曼战役、突尼斯会战
大西洋战场
大西洋海战
‘玖’ 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的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驻印军缅甸作战经过概述
中国驻印军是紧接着中国第一路远征军的结束而产生的。因为当时印度没有战场,中国军队不能称作远征军,故改称驻印军(C.A.I.)。本书所记的新一军,便是这支劲旅的主角。驻印军后来虽反攻入缅,但它的名称依旧不改,一直到打通中印公路,班师回国,它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称号。
1.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
2.第一次入缅远征军
3.反攻缅甸战斗经过
第二部分
二战印缅战役纪实(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缅甸早就垂涎三尺,志在必得,早在30年代初就向缅甸派遣了大批特务,以僧侣、商人、医生、护士和教师等伪装身份在缅甸定居,搜集情报,收买缅奸,挑拨离间中、缅关系。新三十八师在缅甸作战时,所缴获的日本刊行的《缅甸兵要地志》中写道:以现在及未来的世界情势而论,缅甸实在占有极重要之地位……
1.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二战…
2.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战前…
3.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第一…
4.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驻防…
5.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驻防…
6.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仁安…
7.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仁安…
8.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孤军…
9.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孤军…
10.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撤退…
11.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杀他…
12.西撤印度:撤退路线的分歧
13.西撤印度:摆脱六万日寇的截堵包围
14.西撤印度:强渡清德温江
15.激战卡萨(Katha):卡萨阻击,迟…
16.激战卡萨(Katha):一一三团过江…
17.第五军进入印度的经过(1)
18.第五军进入印度的经过(2)
19.撤退中扶助侨胞
20.军容整肃,英人折服
21.齐学启将军殉国经过(1)
22.齐学启将军殉国经过(2)
第三部分
二战印缅战役纪实(二)
史迪威将军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缅甸是中国和盟国陆上交通必经的要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现在不幸被日军占据了,但我相信中、英、美盟国一定会从切实检讨缅甸战役受挫的原因和经验着手,以最大的信心和力量来收复缅甸的。他更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将日本军阀给我们的打击,同样还敬他们,并且还带复利讨还这一笔债。
1.反攻缅甸的准备(1)
2.反攻缅甸的准备(2)
3.总指挥部向盟军提供的具体支援(…
4.中国驻印军和新一军的成立
5.雷多(Ledo)军区的建立
6.雷多练兵(1)
7.雷多练兵(2)
8.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部
9.北缅的地理形势
10.第二次缅战前后的敌我态势
11.反攻北缅诸战役:野人山的丛林战…
12.反攻北缅诸战役:野人山的丛林战…
13.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14.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15.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16.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17.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18.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19.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20.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21.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22.反攻北缅诸战役:悲壮激烈的于邦…
23.快速部队占领拉征卡(Lakyen Ga)
24.李大炮悬赏入腰邦卡(Yaungbang…
25.李大炮悬赏入腰邦卡(Yaungbang…
第四部分
二战印缅战役纪实(三)
当我们的战车部队出现的时候,惊慌的日本兵便惊慌起来,两条短小的腿拖不动他们罪恶深重的身子,有些来不及叫喊便无言凯旋了,有些逃出车轮的便四下散开,以机枪和小炮向我攻击,我战车也集中火力还击,于是在这原始地带便交响着二十世纪最悲壮的音响。
1.新二二师攻克孟关(Mainghwan)(1)
2.新二二师攻克孟关(Mainghwan)(2)
3.义解麦支队(Merrill'sMarauders…
4.义解麦支队(Merrill'sMarauders…
5.荡寇孟拱河谷:孟拱河谷地形和敌…
6.荡寇孟拱河谷:杰布班山隘(Jambub…
7.日军进犯英法尔(Imphal)
8.扫荡孟拱河谷北部之敌军据点
9.陆空协同攻克英开塘(Inkanghtawng)
10.威郎河(Hwelon R.)之战
11.迂回索卡道(Nsawgadaw)
12.攻占卡马英
13.战略的形成
14.力敌6倍日军反扑
15.一着绝妙好棋
16.一一四团直捣丹般卡(Tunbanghka)
17.一一四团义解英印军之危
18.一一三团打通孟(拱)密(支那)交通线
19.肃清孟拱以西的残敌
20.穷途末路的日本皇军
21.史迪威的锦囊妙计
22.重镇密支那
23.攻打密支那全程
24.经验教训与小型会师
25.中国驻印军的扩建
26.国内知识青年踊跃参加中国驻印军…
27.国内知识青年踊跃参加中国驻印军…
28.国内知识青年踊跃参加中国驻印军…
29.国内战事的失利和史迪威去职(1)
30.国内战事的失利和史迪威去职(2)
31.美国陆军上将约瑟夫·史迪威
32.史迪威其人
33.反攻缅甸经二阶段作战计划
34.新的阵容
35.东进占曼大(Manta)
36.攻过瑞丽河
37.八莫(Bhamo)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