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佤邦领导都有哪些
㈠ 佤邦联合军的历史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是佤邦联合军建军节。原定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由于形势需要,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四日,改名为佤邦联合军。 佤邦联合军是佤邦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在佤邦联合党绝对领导下的,肩负着保卫佤邦、建设佤邦的武装部队。
佤邦联合军一支战斗队:悍卫佤邦不受外来侵犯,为佤邦和平建设保驾护航,严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她又是工作队: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她也是生产队:积极开展部队生产,提高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还要积极参加地方的建设。
1989年4月,先后组建了417师、418师、420师、421师、214师、独立团、炮团、警卫团。5月份又组建了525师。1996年420师、525师合拼为171军区。
地方上,各县组建了县大队(勐冒县组建了629团)和民兵营。
现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为鲍有祥,副总司令赵忠丹、岩伦,总参谋长赵忠丹,副总参谋长再三、李老二、田建明、赵岩忠、岩荣。佤邦联合军总部设于邦康市。 2015年2月9日,彭家声领导下的果敢同盟军在缅甸掸邦果敢地区同缅甸政府军士兵引发冲突,随后双方爆发激烈交火,21日,妙吞吴中将在首都内比都举行新闻发布会,点名了佤邦联合军等5个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称他们也参与了攻击缅甸国防军的军事行动。
㈡ 佤邦司令鲍有祥的女儿
佤邦司令鲍有祥有10个女儿,其中大太太为他生了8个女儿,二太太生了2个女儿。
鲍有祥,缅甸佤族,1949年9月19日生于昆马新寨,其父鲍兴嘎1959年7月鲍家遭国民党残军抢劫,逃迁中国沧源县岩丙寨避难。鲍报名上岩丙小学,汉名“有祥”即为老师所取。1961年全家迁回昆马。
1966年与堂叔鲍三板等组织反政府武装,成立昆马游击大队,鲍任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后来因为缅共中央执行的大缅族主义受排挤几乎被杀,得中部军区司令员李自如力保得以活命并到中部军区工作。
(2)缅甸佤邦领导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作为缅甸最大的民族武装力量,佤邦在缅甸局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少公开露面的佤邦总司令鲍有祥特别谈到缅甸大选,他表示希望未来缅甸的领导人,有足够宽阔的心胸,公平公正对待缅北各民族。
近10年来,鲍有祥一直处于世界舆论的漩涡中心。美国《时代》周刊称他是“毒品王国的君主”2005年初,美国纽约州地方法院起诉包括鲍有祥在内的掸邦第二特区八位武装首领,罪名是“贩卖毒品”。
㈢ 佤邦的历届领导人有哪几位
赵尼来 鲍有祥
㈣ 佤邦的政治
佤邦政府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一日组建了佤邦政府,担负着对内部政权事务的领导和对外的政务联系的任务。
名誉主席:赵尼来(已去世)
主 席:鲍有祥
副 主 席:李自如(已去世)、赵明、肖明亮
邦务委员:布来康、岩伦、赵文光、鲍有义、三木鲁、赵忠丹、张月祥、陈龙生、赵三里、崩丁、李祖烈、亚库。
政府部门:佤邦对外关系部部长赵国安,佤邦禁毒执行小组组长鲍岩荣,佤邦司法委副书记兼佤邦警察局局长赵岩道,佤邦司法委副书记兼高级检察院检察长张岩嘎,佤邦缉毒大队大队长陈尼翁,卫生处处长孙成德,邦康特区区长尚孟,政工部部长闫生炳,农林水利部部长鲍华强,中央办公厅主任李祖烈。
佤邦政治协商委员会
佤邦政治协商委员会成立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日,第一届全邦政协会议于九二年四月十八日到二十一日在勐冒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区的各民族代表262名。通过协商,推选出63名委员组成佤邦政治协商委员会。
主席:赵尼来(已去世)
副主席:周昆系、鲁兴国、岩小石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六日,召开了第二届政协会。增选了赵明为副主席,陈龙生为秘书长。
政协委员会是协助各级政府宣传组织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促进民族团结的社会上有威望的群众组织。各县各特区均成立了县、区级政协委员会。
佤邦联合党
佤邦联合党于1988年12月20日筹建,原名为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1989年11月4日,改名为佤邦联合党。它是由佤邦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组成的先锋队组织,是领导佤邦革命运动、人民团体、武装部队、人民政权的核心力量。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92年12月20日,佤邦联合党在邦康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选举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赵明、肖明亮为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推举了赵尼来为总书记,赵明、肖明亮为副总书记。选举岩伦、赵文光为政治局委员;选举布来康、鲍有义、三木鲁、赵忠丹、张月祥、陈龙生、陈三木纳为中央委员;选举赵三木里,鲍华强、崩丁、周昆系为中央候补委员;1996年又增补卫赛堂、李祖烈、亚库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下设各级党委。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支部。
佤邦联合军
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为鲍有祥;副总司令李自如、波来康;总参谋长为赵忠丹;副总参谋长为李祖烈、赵文新、赵国安。佤邦联合军总部设于邦康市。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是佤邦联合军建军节。原定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由于形势需要,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四日,改名为佤邦联合军。
佤邦联合军是佤邦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在佤邦联合党绝对领导下的,肩负着保卫佤邦、建设佤邦的武装部队。佤邦联合军一支战斗队;悍卫佤邦不受外来侵犯,为佤邦和平建设保驾护航,严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她又是工作队: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任务。她也是生产队:积极开展部队生产,提高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还要积极参加地方的建设。
1989年4月,先后组建了417师、418师、420师、421师、214师、独立团、炮团、警卫团。5月份又组建了525师。1996年420师、525师合拼为171军区。
地方上,各县组建了县大队(勐冒县组建了629团)和民兵营。
㈤ 缅甸佤邦总统叫什么名字
佤邦没有“总统”,只有“主/ 席”和“联合军司令”,目前负责人是鲍有祥。
㈥ 佤邦的外交
佤邦政策路线
佤邦脱离缅共错误领导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摆在佤邦全党全军全体人民的面前。当时,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根据佤邦几十年战争造成的灾难的状况及世界上由对抗转为对话,战争趋于和平的形势,佤邦联合党中央及时地制定了“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争取民族区域自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策略路线。
在经济建设和商贸活动中,佤邦制定了“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对外开放政策。
根据佤邦多民族聚居的实际,制定了“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佤邦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和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在不分裂国家,不分裂佤邦,不分裂民族,不干与政权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制定了“团结和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对外关系政策。
与缅甸政府的关系
佤邦脱离缅共后,1989年5月18日与政府军队代表谈判,达成了停战协议。由于几十年的战争对抗造成的隔阂及成见,初期双方互相都存有戒心。从1990年起,佤邦领导人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肖明亮等多次到仰光参观,与中央政府官员会晤,中央政府官员也多次到佤邦视察,促进了双方相互的了解和信任。佤邦开始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佤邦在和平发展建设中得到中央政府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中央政府还给佤邦在商贸发展、珠宝玉石开采给了许多优惠条件。同时中央还鼓励佤邦到缅甸的大中城市发展经济投资建设。佤邦在原首都仰光购置了商用大楼,办了轧钢厂等企业。在其他大中城市也进行了部分投资,开展商贸活动。通过十年的努力,佤邦在地方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央政府不断的给予支持和肯定,认为这是缅甸联邦精神的体现,是缅甸各民族团结实现和平发展取得的成就。
与中国关系
缅中两国人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谊。尤其是佤邦与中国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西盟、澜沧、孟连县等跨境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人民更是保持着“胞波情谊”。佤邦脱离缅共时,外界对佤邦的义举不了解,在佤邦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中国云南边境地区的政府和人民给了佤邦很大的同情和支持,帮助佤邦度过了难关。佤邦与中国云南边境地区政府和人民来往密切,外事活动频繁,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相互配合。在发展替代经济和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斗争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佤邦同时和云南昆明及中国沿海的省区及中国首都北京的一些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也得到了发展。
佤邦政府鲍有祥主席多次强调:“搞好和中国的关系是佤邦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佤邦政府决心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友好的中缅边界环境不断作出努力。
㈦ 佤邦总统叫什么名字
鲍有祥
鲍有祥,现任缅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佤邦联合党总书记、佤邦财政部长。美国《时代》周刊称他是“毒品王国的君主”。美国政府称他是“继拉登、萨达姆之后第三个需要军事打击的恐怖组织首领”。但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截止2006年6月26日,佤邦不再有大烟了。
鲍有祥,生于佤族头人世家,是八兄弟中的老六。他和兄长鲍有义、伯父鲍三板一起组建了反政府游击队,靠三条枪起家,60年代,他主动加入当时的反政府政党缅甸共产党。20世纪70年代是缅甸国内民族战争和缅共时代,出现了鸦片将军罗星汉,之后金三角又进入坤沙时代。坤沙集团将鸦片深加工做出能生产高额利润的海洛因。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金三角的鼎盛期。在战争年代,鲍有祥和他的队伍迅速成长。
20多年的时间里,鲍有祥在缅共从一个营长一路青云直上。1989年,由于“缅共……内部发生了许多问题:根据地越来越小,阶级斗争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领导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十分顽固。大民族主义、宗派主义日趋明显,干部中培植亲信,拉帮结伙。连年战争,群众生活逐年下降,部队供给短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引自佤邦政府文件原文),鲍有祥以兵谏的形式脱离缅共,并迅速与缅甸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拥兵4万,自治佤邦,成为缅甸最大的民族武装。随后,他与缅甸政府一起攻打坤沙的军队。1996年坤沙集团投降,鲍有祥得到了原来所有坤沙的地盘,在这一年成为金三角新的霸主。控制区面积扩大70%,被佤邦人称为“南佤”。
领地
鲍有祥统治下的佤邦位于金三角腹地,是真正的金三角所在地,也是大金三角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它的行政名称是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面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约在北纬22O—23O,东径98O—100O间。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接壤。北面与缅甸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
私人军队
鲍有祥的佤邦军现有8个师,共计2.5万人,是缅甸境内武器装备、人员素质和训练状况仅次于政府军的第二大武装。鲍有祥还有一支人数近万的民兵队伍,他们也装备有M16步枪,平时搜集情报和种地供粮,战时就转为佤邦军投入战斗。
个人生活折叠编辑本段
鲍有祥的身家厚实,拥有42辆世界顶级汽车,包括轿车、跑车、越野车、商务车;拥有缅甸移动最大股权,投资6亿美金;拥有缅甸五月花集团下属企业,包括缅甸最大的银行和珠宝公司、贸易公司;拥有缅甸航空公司全部股权,每个女儿出嫁给3000万人民币陪嫁。 除了汽车,鲍有祥对名牌服饰并不偏爱,他最喜欢穿一双蓝色绣花布鞋。他的生活极其简朴,最爱吃的不过是米饭拌辣椒。
从1996年起,“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数量非但没有因坤沙集团的覆灭而减少,反而不断增加,佤邦一度占据“金三角”60%以上的毒品产量。此外,佤邦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毒品种类——冰毒。一时间,“金三角新毒王”的帽子理所当然地扣到了鲍有祥的头上。为此,美国联邦机构悬赏300万美元要他的人头,而国际缉毒机构也指责他是“大毒源”。
1999年,佤邦政府在鲍有祥的决策下,实行人口南迁计划,把北部高寒山区的部分种植罂粟的烟农强行迁到南佤。将原来散居的人口集中起来,免费发放粮食种子,教烟农种植粮食,并在南佤大量开辟替代罂粟种植的橡胶园和果园。被南迁的烟农都是原本在北佤生活极其困难的。这个举措后来备受烟农们感激,这些在北佤种一年粮食只够吃半年的人,来到南佤,种一年粮食可以吃两年,吃不完的可以卖给政府。
2000年的一天,缅甸总理突然接到鲍有祥打来的电话:“如果到2005年,你还能在我这里发现一株罂粟的话,我愿意人头落地!”
鲍有祥说到做到。他不但以极严厉的手段打击罂粟种植,还将暗中支持罂粟种植的弟弟撤职,将侄子送进了监狱!
2005年底,联合国缉毒机构在对佤邦进行了多次抽查与考察之后确认,大规模种植罂粟的现象在佤邦不复存在。鲍有祥也公开宣布:“在这块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发现了一些人偷种的10多亩罂粟,已经全部铲除。最近,中国云南省派来的缉毒警察到我们这里复查,没有发现一株罂粟。”
2006年6月26日,鲍有祥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佤邦不再有大烟了。
梦想折叠编辑本段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和企业共投资5亿元人民币,并提供大量技术支援力量,帮助“金三角”地区发展替代植物,昔日的40万亩罂粟地已变成了稻田和橡胶园。
禁种之后,鲍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变成“旅游的金三角”、“经济的金三角”,甚至是“梦想的乌托邦”。
㈧ 佤邦已经过世的领导有哪些想了解一下。
李自如(副总司令)、赵尼莱(政协主席)、赵文光(中央副主席)
㈨ 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的领导阶层
特区领导人林明贤原是中国知青,生在海南,长在广州。他是缅共人民军内部最早和缅甸政府和解的高级将领之一,也是最早在其辖区内全面禁绝鸦片种植和毒品买卖的,为此,他赢得了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赏,而“第四特区”的替代种植计划(即鼓励山民种植经济作物来替代罂粟)则全部是依靠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无偿援助来完成的。当然,林明贤最为精明的地方则是娶了被称为“果敢王”的缅甸华侨彭家声的女儿为妻,林明贤曾为彭家声平定了杨茂良兄弟兵变。
掸邦第四特区林明贤部与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克钦新民主军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林明贤部的领导层是由许多“知青”与福建、广东、海南的华人组成。既不同于佤邦、克钦101部,他们主要是少数民族,也不同于果敢彭家声部,他们主要是旅缅果敢地区的华侨组成。总司令林明贤就是中国海南人,现年刚50岁出头。“秘书长”蒋志明,原先是东北军区的旅长、副参谋长,中国云南畹町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后出国参加缅共革命,在各种战斗中得到了锻炼,不久就成长为一名缅共人民军的中级指挥员,由于蒋志明以外交见长,故被长期派驻仰光、腊戍等地,成为“八·一五军区”对外的联络官。
刚刚从“政法部长”位置上卸职下来,但仍担任着“掸邦东部同盟军”“参谋长”一职的罗长保是云南昆明人,在昆明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与蒋志明几乎同时赴缅共参加革命,到1989年缅共瓦解时,罗长保已经是中央警卫旅的政委,成为缅共“知青”的佼佼者。
㈩ 赵尼来的佤邦政府
根据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于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一日组建了佤邦政府。它担负着对内部政权事务的领导和对外的政务联系的任务。
名誉主席:赵尼来
主 席:鲍有祥
副 主 席:李自如、赵明、肖明亮
邦务委员有:布来康、岩伦、赵文光、鲍有义、三木鲁、赵忠丹、张月祥、陈龙生、赵三里、崩丁、李祖烈、亚库。
佤邦的领导作用:佤邦力图在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起义”不久,由赵尼来、李自如等人提出了“民主、自由、平等、统一”的口号。与政府和谈成功后,就抓住有利时机,于1991年1月18日,召开了佤邦联合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正式确定了佤邦联合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其政治方针的定位概括为几个口号:“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在“和平的条件下”,“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实现自治和大佤邦的战略构想”。总司令鲍友祥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出了“变封闭的佤邦为开放的佤邦”的主张。同时,在一批“知识青年”的手中,出台了“佤邦10年经济发展规划”,描绘出了一幅前景蓝图。这些,是何等的独具匠心。
这些方针、路线,对于佤邦的政治定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样就与那些山头草寇、狭隘利益集团的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