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那么多君主
‘壹’ 缅甸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缅甸,在西方的干涉下,刚成立了议会,建立人权委员会,允许成立工会,特别是刚选出民选总统,披上了民主光鲜的外衣,但好景不长,温敏总统、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就被军方发动政变扣押了。
只玩了1年11个月的民主,缅甸又重新回到了军人执政的老路上,意味着缅甸的民主之路被军人打断了,军人不愿自身的权力被民选政府削弱,要维护军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利益。
现阶段,缅甸军人的地位难以撼动,军方掌控了缅甸的国民经济,烟草、采矿、酒类、酒店、航空、银行、运输等缅甸境内最赚钱的行业,都在军方和退役的老兵在经营,军方由此获得了国防军费之外的大量收入。
目前,缅甸军方最高实权人物,也即军方一号人物,就是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的敏昂莱将军,其军中职务是国防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军衔。
敏昂莱大将,仰光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从缅甸军队轻步兵第44师作战参谋起,敏昂莱就抱住了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三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丹瑞大将的大腿,从此在军中平步青云,先后担任缅甸三角军区总司令、国防军第二特战局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等。
妙吞乌上将,曾担任军方情报机构主管,缅甸首席军事安全会主席,国防部参谋处陆军特别战役指挥官;在担任陆军中将时,妙吞乌率部参与了对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克钦独立军等5个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的围剿军事行动,且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在军中拥有崇高的威望。
在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时,晋升为陆军上将,被外界认为是军中最有希望接替即将退休的敏昂莱的人选,其军中的地位就已经超越了国防部长盛温中将,成为缅甸军方实际上的二号人物。2月1日,妙吞乌被缅甸国防军任命为国防部长,成了缅甸军方稳妥的二号人物。
‘贰’ 缅甸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呢
缅甸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制是一种国家行政区组成形式,相对联邦制的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制。 缅甸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名义上是民主共和制总统制,实际上军队能量大,而被认为是军阀统治的军政府。
政体:总统制——议会制(内阁制)
国体:联邦制——单一制
共和制——君主制
总统制,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总统制国家总统和国会可能是对立的(现在的美国总统和国会),也可能是一伙的(这种选举前的美国总统和国会)。
宪法往往已经规定了哪些权利属于总统,哪些权利属于国会,所以国会也不可能通过手中的立法权来捆死总统,比如现在的布什总统即使选举失利仍然是很嚣张的
议会制(内阁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有国王的(君主立宪制)比如英国;另一种没有国王的比如印度。议会制国家总理或首相是由议会多数党派领袖担任,总理(首相)和议会是属于同一政治派别,一个鼻孔出气的。
一般联邦制国家地方权利比较大,而单一制国家地方权利比较小
联邦制国家:美国、俄罗斯,单一制国家:中国、日本。
联邦制国家的宪法一般会规定哪些权利属于中央,哪些权利属于地方,双方都不能违反。任何一方想要扩大自己的权利就需要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投票修改宪法。
而单一制国家,中央只需要一纸法律就可以扩大自己的权利或者下放权利。
有国王的就是君主制,没有国王的就是共和制。
‘叁’ 缅甸北部硝烟不断,这个国家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军阀
缅甸从二战后就开启了军阀混战模式,尤其是北部,西部的很多少数民族区域,如克钦邦,果敢,掸邦等,都有自己的军队和大帅,一个个都是土大王。而缅甸中央一直在征讨,因此,战乱不断,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这个国家之所以如此多的军阀主要是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再就是国外势力的暗中扶持,当然还有就是缅甸国内民族众多。
一、利益驱使。缅甸在二战后基本就成为毒品基地了,有着名的金三角,成为世界臭名昭着的毒品制造国。虽然是臭名昭着,但是这也是巨大的利益来源。其次再就是我们都知道缅甸境内富含玉矿石,各个军阀分别把持着不同的玉矿石,这也是他们巨大的经济来源之一。这么些的诱人利益,只有拥有军事力量才能保证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三、缅甸国内部民族众多,且都没有统一,谁都不服从谁。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缅族、克钦族、克耶族、克伦族、钦族、梦族、若开族、掸族。
俗话说的好,当你眼前有100%的利益的时候,你就敢冒300%的险。正是因为他们一直信奉富贵险中求,所以他们个个手握重兵,各自“占山为王”。
‘肆’ 为什么缅甸有那么多军阀呢
一方面,它不像越南那样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它也不是像泰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其次,国际新闻报道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该国没有太多的指导性报道。
从国家目前的状况来看,有点像苏联撤军后的阿富汗,目前的叙利亚、伊拉克和哥伦比亚。
没有真正统一强大的政府力量,全国民族众多,存在四大矛盾。
‘伍’ 缅甸君主列表
一、蒲甘王朝(107-1287)
骠苴低 (75) 丁未 167
低蒙苴 (57) 壬戌 242
苴蒙伯 (25) 己未 299
伯梯利 (20) 甲申 324
梯利干 (43) 甲辰 344
干兜立 (25) 丁亥 387
梯丹 (27) 壬子 412
[篡位者] (58) 己卯 439
泰罗年骠 (19) 丁丑 497
泰克丁 (7) 丙申 516
梯利干尼 (9) 癸卯 523
梯利伯 (15) 壬子 532
干隆 (10) 丁卯 547
乾罗 (12) 丁丑 557
车台 (13) 己丑 569
东必 (16) 壬寅 582
东支 (15) 戊午 598
布波修罗汉 (27) 癸酉 613
瑞安梯 (12) 庚子 640
白当 (8) 壬子 652
白东 (50) 庚申 660
伽维 (6) 庚戌 710
敏维 (10) 丙辰 716
梯因迦 (8) 丙寅 726
梯因孙 (10) 甲戌 734
瑞降 (9) 甲申 744
东温 (9) 癸巳 753
瑞穆 (23) 壬寅 762
牟罗 (17) 乙丑 785
修金尼 (27) 壬午 802
基流 (15) 己酉 829
频耶 (32) 丙寅 846
丹尼 (28) 戊戌 878
沙里伽维 (9) 丙寅 906
梯因屈 (16) 乙亥 915
良宇修罗汉 (33) 辛卯 931
混罗恭骠 (22) 甲子 964
弃须 (6) 丙戌 986
须迦帝 (52) 壬辰 992
阿奴律陀 (33) 甲申 1044
修罗 (7) 丁巳 1077
江喜佗 (28) 甲子 1084
阿隆悉都 (55) 壬辰 1112
弥辛修 (1) 丁亥 1167
那罗多 (3) 丁亥 1167
那罗帝因迦 (3) 庚寅 1170
那罗波帝悉都 (37) 癸巳 1173
酰路弥路 (24) 庚午 1210
迦娑婆 (16) 甲午 1234
乌婆那 (4) 庚戌 1250
那罗梯诃波帝 (33) 甲寅 1254
苴 (11) 丁亥 1287
邹聂 (27) 戊戌 1298
二、前勃固王朝(825——1057)
他摩罗 (12) 乙巳 825
毗摩罗 (17) 丁巳 837
阿他 (7) 甲戌 854
阿利因陀摩 (24) 辛巳 861
某僧 (17) 乙巳 885
只因陀 (15) 壬戌 902
弥加提波只 (15) 丁丑 917
乔沙兜多 (10) 壬辰 932
迦罗毗迦 (12) 壬寅 942
毕姿罗 (13) 甲寅 954
阿多他 (15) 丁卯 967
阿奴耶摩 (12) 壬午 982
弥伽提波尼 (14) 甲午 994
翳伽他曼多 (12) 甲辰 1004
乌波罗 (12) 丙辰 1016
般多利迦 (15) 戊辰 1028
帝沙 (14) 癸未 1043
三、勃固王朝(1287——1539)
伐丽流 (19) 丁亥 1287
恭劳 (4) 丙午 1306
修乌 (13) 庚戌 1310
修齐因 (7) 癸亥 1323
频耶翳劳 (18) 庚午 1330
齐因分 (1) 辛未 1331
修翳楗恒 (1) 辛未 1331
频耶宇 (37) 戊子 1348
罗娑陀利 (38) 乙丑 1385
频耶县摩耶娑 (3) 癸卯 1423
频耶兰 (20) 丙午 1426
频耶伐流 (4) 丙寅 1446
频耶干 (3) 庚午 1450
穆陶 (1) 癸酉 1453
信修浮夫人 (7) 癸酉 1453
达摩悉提 (31) 庚辰 1460
频耶兰 (35) 辛亥 1491
多迦逾毕 (14) 丙戌 1526
四、后勃固王朝(1740-1757)
斯弥陶佛陀吉帝 (7) 庚申 1740
莽哒喇 (10) 丁卯 1747
五、彬牙王朝(1312-1364)
僧哥速 (12) 壬子 1312
乌者那 (19) 甲子 1324
伽悉信 (7) 癸未 1343
苴尼 (9) 庚寅 1350
那曼都 (5) 己亥 1359
乌者那般 (1) 甲辰 1364
六、实阶王朝(1315---1364)
修云 (12) 乙卯 1315
答里必牙 (8) 丁卯 1327
瑞东帝 (4) 乙亥 1335
迦苴 (9) 己卯 1339
那罗多弥夷 (2) 戊子 1348
答里必尼 (2) 庚寅 1350
明波梯诃波帝 (12) 壬辰 1352
七、阿瓦王朝(1287——1555)
他拖弥婆耶 (4) 甲辰 1364
伽奴 (1) 戊申 1368
明吉斯伐修寄 (33) 戊申 1368
多罗般 (1) 庚辰 1400
伽诺山 (1) 庚辰 1400
明恭 (22) 庚辰 1400
梯诃都 (4) 壬寅 1422
迦犁夷旦瑜 (1) 丙午 1426
弥罗尼 (1) 丙午 1426
孟养他忉 (13) 丁未 1427
弥利苴 (3) 庚申 1440
那罗波帝 (26) 癸亥 1443
梯诃都罗 (12) 己丑 1469
明恭 (21) 辛丑 1481
瑞难乔信 (25) 壬戌 1502
思洪发 (16) 丁亥 1527
康孟 (3) 癸卯 1543
无毗那罗波帝 (6) 丙午 1546
悉都乔丁 (3) 壬子 1552
八、末罗汗王朝(1433——1785)
那罗弥迦罗 (1) 癸丑 1433
阿梨汗 (25) 甲寅 1434
迨婆修骠 (22) 己卯 1459
陶尔耶 (10) 壬寅 1482
婆修奴 (2) 壬子 1492
耶囊 (1) 甲寅 1494
沙林伽都 (7) 丁巳 1497
弥耶沙 (22) 辛酉 1501
迦沙婆提 (2) 癸未 1523
弥修乌 (1) 乙酉 1525
他多沙 (6) 乙酉 1525
明平 (22) 辛卯 1531
提迦 (2) 癸丑 1553
修罗 (9) 乙卯 1555
弥悉多耶 (7) 甲子 1564
弥波隆 (22) 辛未 1571
萨林沙 (19) 癸巳 1593
胡逊沙 (10) 壬子 1612
梯利都昙摩 (16) 壬戌 1622
明陀尼 (1) 戊寅 1638
那罗波帝只 (7) 戊寅 1638
他拖 (7) 乙酉 1645
僧陀都昙摩 (32) 壬辰 1652
梯利都利耶 (1) 甲子 1684
伐罗陀摩罗娑 (7) 乙丑 1685
牟尼都昙摩罗娑 (2) 壬申 1692
僧陀都利耶昙摩 (2) 甲戌 1694
那罗多修 (1) 丙子 1696
摩逾毕耶 (1) 丙子 1696
迦罗满陀 (1) 丁丑 1697
那罗提波帝 (2) 戊寅 1698
僧陀毗摩罗 (10) 庚辰 1700
僧陀都利耶 (21) 庚寅 1710
僧陀毗沙耶 (3) 辛亥 1731
僧陀都利耶 (1) 甲寅 1734
那罗波伐罗 (2) 乙卯 1735
僧陀毗沙耶 (1) 丁巳 1737
迦多耶 (1) 丁巳 1737
摩陀利 (5) 丁巳 1737
那罗阿波耶 (19) 壬戌 1742
梯利都 (1) 辛巳 1761
僧陀波耶摩 (3) 辛巳 1761
阿波耶 (9) 甲申 1764
僧陀都摩那 (4) 癸巳 1773
僧陀毗摩罗 (1) 丁酉 1777
僧陀他提他 (5) 丁酉 1777
他摩陀 (3) 壬寅 1782
九、东吁王朝(1531——1752)
明吉瑜 (45) 丙午 1486
达彬瑞蒂 (20) 辛卯 1531
莽应龙 (30) 辛亥 1551
莽应里 (19) 辛巳 1581
良渊候 (5) 庚子 1600
阿那毕隆 (23) 乙巳 1605
弥利提波 (1) 戊辰 1628
他隆 (19) 己巳 1629
平达格力 (13) 戊子 1648
白莽 (11) 辛丑 1661
那罗伐罗 (1) 壬子 1672
弥丽 提 (26) 壬子 1672
娑尼 (16) 戊寅 1698
达宁格内 (19) 甲午 1714
摩诃陀摩耶娑底波帝 (19) 癸丑 1733
十、贡榜王朝(1753——1885)
雍籍牙 (8) 癸酉 1752
囊陀基 (3) 庚辰 1760
辛骠信 (13) 癸未 1763
新古王 (5) 丙申 1776
波道帕耶 (38) 辛丑 1781
孟鲁 (1) 壬寅 1782
巴克勤基道 (18) 己卯 1819
礁拉瓦底 (9) 丁酉 1837
蒲甘 (7) 丙午 1846
曼同 (25) 癸丑 1853
锡袍 (7) 戊寅 1878
十一、缅甸联邦(1948~)
苏瑞泰 (4) 戊子 1948
巴宁 (5) 壬辰 1952
吴温貌 (5) 丁酉 1957
奈温 (19) 壬寅 1962
吴山友 (7) 辛酉 1981
吴盛伦 (1) 戊辰 1988
貌貌 (1) 戊辰 1988
苏貌 (4) 戊辰 1988
丹瑞 壬申 1992
补充:
十二、缅甸历代王朝世系 (一)
传说时代
汉达瓦底(汉林)骠国
1、雅堂嘎(雅汀嘎耶)骠王(建立者)
......
嘎德耶(卡德耶)骠王
......
800、般陀瓦骠王 (末代王)
丹巴提巴骠国
1、巴杜马山达都里耶王(建立者)
...
瓦卢那王
...
瓦达巴王
...
190、羯罗浮王(末代王)
麦克亚骠国
1、底利山达大臣(建立者)
...
嘉彬索延尼
...
160、梭吴苏瓦(末王)
彬莱骠国
1、瓦那达伽录窦巴王(建立者)
...
达摩东达王
...
97、瑟德达王(末王)
冈辛骠国
1、贝巴梨瓦那耶(建立者)
...
30、达哈达王(末王)
阿兰格巴骠国
1、乌达伽(建立者)
...
26、巴巴达(末王)
育瓦部基骠国
1、阿萨伽(建立者)
...
50、伽雅那(末王)
莱盖骠国(布兰达巴国)
1、罗阇达摩(建立者)
...
40、杜答达耶(末王)
以上皆为缅甸传说时期诸王朝,从第一个汉达瓦底国到最后的莱盖骠国,总共1393代国王,若以每位平均在位18年来计,就得25074年,何况传说中的国王一般在位时间都比较长,如育瓦部基骠国的阿萨伽王就在位五百年。显然太离谱了,太不可信,权作参考。之后的太公王朝开始,缅甸进入信史,世系可信。
十三、迦毗罗卫太公王朝
1、阿毕罗阇
2、小甘罗阇
3、赡部提婆罗阇
4、僧伽萨罗阇
5、毗班那罗阇
6、提婆达罗阇
7、牟尼伽罗阇
8、那伽罗阇
9、因陀罗阇
10、萨穆蒂罗阇
11、提婆罗阇
12、摩哂陀罗阇
13、毗摩拉罗阇
14、悉诃努罗阇
15、敏伽那罗阇
16、甘萨罗阇
17、羯陵伽罗阇
18、顶兑罗阇
19、悉诃拉罗阇
20、汉萨罗阇
21、伐罗罗阇
22、阿朗罗阇
23、拘拉伽罗阇
24、都利亚罗阇
25、丁基罗阇
26、岱漆罗阇
27、摩堵罗阇
28、明拉基罗阇
29、丹苏悉诃罗阇
30、陀宁偈罗阇
31、哂陀罗阇
32、莫梨耶罗阇
33、本那加罗阇
为中国春秋时期的秦国所灭,但我国史料中却未载。
十四、 般遮太公王朝 (公元前?----前485年)
1、德多赡部提婆陀阇罗阇
2、德多岱亚罗阇
3、德多亚塔亚
4、德多丹宫亚
5、德多兰弁亚
6、德多瑞
7、德多格龙亚
8、德多那伽亚
9、德多那伽乃
10、德多亚豪拉
11、德多榜榭
12、德我皎榭
13、德多新劳
14、德多新滕
15、德多岱漆
16、德多明基
17、德多摩诃罗阇 ?----公元前485
德多摩诃罗阇王无嗣,传位于王后之弟凯巴都达,王朝遂中止。
顶兑王朝
1、大甘罗阇
2、穆杜塞达
......(不详)
末代、丹补罗
为旦迎瓦底国所灭。
室利差(口旦)罗王朝(公元前484----公元94年)
1、摩诃丹婆瓦 前484---478
2、素拉丹婆瓦 前478---443
3、竺多般 前443---373
4、竺多仰 前373---351
5、仰邦 前351---301
6、仰曼 前301---251
7、叶坎 前251---220
8、坎朗 前220---182
9、赖开 前182---148
10、悉梨坎 前148---120
11、悉梨罗阇 前120---111
12、鄂达巴 前111---60
13、巴比仰 前60---公元6
14、仰牟卡 6---21
15、仰登卡 21---24
16、仰蒙萨粦陀 24---39
17、蓓粦陀 39---51
18、蒙萨拉 51---56
19、布翁纳 56---59
20、达卡 59---62
21、达底 62---65
22、甘努 65---66
23、甘岱 66---69
24、贝阇 69---73
25、苏蒙陀梨 73---80
26、阿蒂达罗 80---83
27、苏般若(那伽罗岑那) 83---94
蒲甘王朝(167-1287)
1、萨牟陀梨 107---152
2、罗西姜 152---167
3、骠绍梯(骠苴低) 167---242
4、梯明尹(低蒙苴) 242---299
5、尹明拜(苴蒙伯) 299---324
6、拜丁里(伯梯利) 324---344
7、丁里姜(梯利干) 344---387
8、姜都律(干兜立) 387---412
9、底坦(梯丹) 412---439
10、牟克曼 439 ,大臣,在位仅三个月。
11、都耶 439---494 ,大臣。
12、达拉蒙帕耶(泰罗牟骠) 494---516 ,底坦之孙。
13、代傣(泰克丁) 516---523
14、丁里姜艾(梯利干尼) 523---532
15、丁里拜(梯利伯) 532---547
16、坎朗(干隆) 547---557
17、坎腊(乾罗) 557---569
18、吞代(东台) 569---582
19、吞毕(东必) 582---598
20、吞漆(东支) 598---613
21、卜巴苏罗汉(布波苏罗汉)613---640
22、瑞翁蒂(瑞安梯) 640---652
23、贝东(白当) 652---660
24、贝当(白东) 660---710
25、鄂奎(伽维) 710---716
26、敏最(敏维) 716---726 ,篡位者
27、登卡(梯因迦) 726---734 ,王族后裔,被大臣拥立。
28、登空(梯因孙) 734---744
29、瑞朗(瑞隆) 744---753
30、吞屯(东温) 753---762
31、瑞茂(瑞穆) 762---785
32、蒙腊(牟罗) 785---802
33、苏钦涅(修金尼) 802---829
34、开卢(基流) 829---846
35、彬比亚(频耶) 846---878
36、丹奈(丹尼) 878---906
37、色雷鄂奎(沙里伽维) 906---915 ,篡位之王族。
38登科(梯因屈) 915---931
39、良吴苏罗汉(良宇修罗汉)931---964 ,篡位之农夫。
40、宫错姜漂(混修恭骠) 964---1021 ,986年被废,1018年被封为僧王。
41、基梭(弃须) 986---992
42、叟格德(须迦帝) 992---1017
43、阿奴律陀 1018---1059 原书所载有误,据考,应为1044---1077
44、苏卢(修罗) 1059---1061 原书所载有误,据推算,应为1077---1082
45、江喜陀 1064---1092 原书所载有误,据《妙齐提碑文》应为1084---1112
46、阿朗悉都(阿隆悉都) 1092---1167 原书所载有误,据考,应为1112---1167
48、那腊都(那罗多) 1167---1171
49、明因那拉登卡(那罗帝因迦) 1171---1174
50、那腊勃底西都(那罗波帝悉都) 1174---1211
51、梯罗明罗(酰路弥路) 1211---1234
52、加苏瓦(迦娑婆) 1234---1250
53、乌兹那(乌婆那) 1250---1255
54、那腊底哈勃德(那罗梯诃波帝) 1255---1286
55、觉苏瓦(<忄乔>苴) 1286---1300 ,1298年被掸三兄弟废黜,1300年被杀。
56、苏涅(邹聂) 1300---1327 ,一说1298---1327
57、苏蒙涅 1327---1370 ,其后为蒲甘侯。
蒲甘王朝历时长达1263年,竟然比中国最长的周王朝还长四百多年。
‘陆’ 缅甸最鼎盛时期,为何与清朝,进行了长达7年的轮战
我们总结一下缅军的战术,擅长游击战和丛林战,拥有大量进口火器。因此,在作战中,反而是清军屡屡吃亏。与缅军相比,清朝从开始之初,对缅军的兵力、装备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凭着盲目自信、匆忙开战。开战之后,对缅军的战术很不适应。再加上火器上的差距,以至于自身的伤亡居高不下。
傅恒从前线回来以后,根据缅军的情况,提出了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等一系列建议。不过,干隆皇帝并不在意,认为“骑射乃立国之本。”两个多月以后,50岁的傅恒去世,留在了妻子和福康安。关于干隆与福康安的故事,最终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柒’ 为什么缅甸还处在军阀割据时代呢
同其他军人政权一样,缅 甸新军人政权也是一种过渡性政权,民主化是其最终归宿。
但由于缅甸国内目前 还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或取代新军人集团的领导地位,军人干政的现象还将在 缅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迄今为止,缅甸新军人政权已存续了20多年之久。
(7)缅甸为什么那么多君主扩展阅读:
1962年,军事将领奈温将军(General Ne Win)发动政变并成立以军事统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缅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奈温执政后,对内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一度对主要工商企业实行国有化。奈温一直强调缅甸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结盟对外政策。
主张同一切国家保持友好,但不为任何大国所左右,不参加大国集团,也反对把不结盟国家变成第三集团。人民对于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满。同年7月7日,学生在仰光大学发起示威活动抗议军事政权。军队则在奈温将军的间接指使下以血腥镇压了这个活动。
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支持缅甸北部的缅甸共产党武装。邓小平上台以后,撤出全部在缅中国军队,从此缅共武装失势。
缅甸国内贩毒情况很严重,而由于政府官员的轻易受贿使得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更是日趋腐败。因为治理不当和腐败导致的经济严重萧条,缅甸政府于1977年开始寻求外援。1980年代后期,缅甸已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苏貌将军(General Saw Maung)掌政下,缅甸的英文官方名称由Burma改为Myanmar。国内反政府活动仍旧持续四起,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1988年成为缅甸迈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动力。
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评奈温将军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虽然她曾在1995年获得释放,之后再次遭到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获释。
2005年缅甸首都由仰光迁往内比都。2008年,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
‘捌’ 为什么在缅甸的北部,会存在很多的军阀
最近一段时间,缅甸国内北部的战火蔓延至我国云南边境。引得我们再次对缅甸北部局势给予高度关注。缅甸局势的不安于缅甸北部的众多军阀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起缅甸北部存在众多军阀,其存在的原因是因为缅甸存在的民族利益矛盾以及外国势力干预。
其次,缅甸东北部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军阀,也与外国势力的扶植有关。而中国一向倡导的是周边国家和平相处,促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地顺利实施。显然中国邻国的混乱有助于对中国战略布局的牵制。印度也不希望缅甸局势的稳定而为中国挺进印度洋提供便利。
这就是为何缅甸军阀能够在缅甸政府的高压态势之下,能够在夹缝中求得一席之地的原因。总而言之,存在即合理,一切都与彼此的利益相挂钩。
‘玖’ 缅甸为什么那么乱啊
一是历史原因,英国殖民时期始终没有在缅甸建立系统的统治体制和经济开发。使缅甸独立以后基础不稳。二是北方土地贫疾,可摘作物很少,主要为罂粟,鸦片的经济价值让这里聚集很多不法者。三是缅甸部族重多,民族和阶级矛盾难以调合。四是外族介入,大部分是华人和泰人,历史原因,没法说
‘拾’ 巅峰时期的缅甸有多牛如果不是招惹中国很可能统一东南亚
缅甸,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物产富饶但经济较为落后的东南亚国家。作为一个二流国家,缅甸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国人对这个邻邦最大的印象也许就是贫穷落后。不过这个不起眼的国家 历史 上曾辉煌一时,一度成为东南亚的霸主,甚至差点让他统一了东南亚。那么巅峰时期的缅甸有多牛?
历史 上,缅甸一直是东南亚比较发达的地区。缅甸毗邻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区,是两大文明的交汇地。受两大文明的影响,缅甸的文明和开化程度很高,是东南亚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约公元11世纪,蒲甘王朝初步统一了缅甸,为缅甸的崛起打下了基础。13世纪,东吁王朝兴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在16世纪东吁王朝统一了缅甸大部分地区。18世纪初,东吁王朝逐渐分崩离析,最终被贡榜王朝取代。
贡榜王朝的第一代君主雍籍牙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君主。他不仅统一了缅甸,而且把缅甸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得缅甸的国力蒸蒸日上。缅甸不仅农业非常发达,海外贸易也非常繁盛。实际上,缅甸作为东南亚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其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当国家获得统一并出现有作为的君主时,其潜力自然就会很快爆发出来。
经过缅甸三代君王的努力,缅甸的国力达到了顶峰。凭借雄厚的国力,缅甸到处侵略,四处扩张,不仅吞并了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王国和中南半岛中部的老挝,还占领了东南亚的另一大国泰国,控制了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当时的缅甸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亚第一强国。
缅甸吞并泰国后,国力达到了顶峰,整个东南亚已经没有国家是缅甸的对手。不管是内乱不断的越南、柬埔寨、马来亚,还是南部一盘散沙的印尼群岛诸国,都不是缅甸的对手。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缅甸统一东南亚只是时间问题。但当时的缅甸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野心和自信心急剧膨胀,他们不仅对东南亚国下手,甚至还打起了中国的主意。由于缅甸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因此战争开销很大。为了弥补亏空,缅甸竟然把手伸到了中国境内,向中国边境地区的土司征收重税。缅甸的行为引起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当时的大清朝也正值国力巅峰时期,自然不会惯着他。干隆皇帝四次派兵征伐缅甸,但让人无语的是,清军四战皆败,缅甸的实力可见一斑。不过虽然清政府没有打赢缅甸,但持续的战争让缅甸不堪重负,缅甸被迫向清政府求和,最终双方各让一步,体面的结束了战争。
清缅战争后,缅甸国力大损,泰国趁机独立,缅甸国力大不如前。不过即使如此,英国也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彻底干掉了缅甸。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中,缅甸竟然重创英国,让英国伤亡数万人,打的英国人很长时间没有缓过来。如果当初缅甸没有野心膨胀招惹了大清国,而是安心的在东南亚发展,弄不好真可能会统一东南亚。即使统一不了,也能多扛些年,让英国和法国在东南亚多吃点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