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吉祥物有哪些
㈠ 缅甸的吉祥物是什么
是一种狮子的祖先,也是叫狮子但是和狮子的长相有先不同,
㈡ 缅甸这个国家的钱有硬币吗有的话又有多少面值的
缅甸发行新钞票一、根据缅甸报纸报道,从2004年10月1日起缅甸将发行新版钞票。同时,旧的钞票和硬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新钞票有三种,分别是:1000元、500元、200元。这三种面额的钞票本来已经发行流通,新版钞票比旧钞票在尺寸上较小。至今在市面上还没有看到新钞票流通,估计是投入市场的新钞票数量还少。从报纸上的样钞来看,除了尺寸以外,新钞票与旧钞票在图案和颜色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有个别数字和编码位置有变化。新版钞票和旧钞票在尺寸上的比较:旧钞票:1000元:17.7×8cm500元:16.7×8cm200元:16.
7×8cm新版钞票:1000元:15×7cm500元:15×7cm200元:15×7cm二、发行新钞票引起恐慌。缅甸政府曾在1964年5月15日、1985年11月3日、1987年9月5日三次突然宣布废止部分大面额钞票流通,使各阶层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老百姓对这三次废钞记忆犹新,因此,很多人都担心是否会再次作废钞票,或者政府是否会大量发行钞票从而引起缅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近期内是否会引起大的金融动荡,还得看缅甸政府在未来的时间内作出的努力。为恢复人民对缅币信心,消除人们疑虑,缅甸政府曾颁布《缅甸中央银行法》,规定:今后中央银行如需收回任何纸币和硬币,须经政府批准提前发表公告,告知公众可按纸币和硬币值予以兑换。从中央银行发表公告之日起,须规定不超过5年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公众有权兑换中央银行要收回的纸币和硬币。根据中央银行法这一条款,政府不得随意废止任何种类的钞票。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经商室2004年10月4日
㈢ 被子刺绣大象有什么含意吗
被子刺绣大象的寓意就是吉祥,事事顺心的意思。
㈣ 缅甸以前的国旗是怎么样
其旧国旗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人民的英勇和果敢;白色象征人民纯洁的天性和美德;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稻穗象征农业国;十四个齿的齿轮象征新兴的工业;
十四颗小星则象征联邦的十四个省、邦的统一和团结。齿轮和稻穗同国旗含义一样。五角星象征独立;齿轮正中的地图表明国家疆域;
两侧的云纹状装饰带象征幸福极乐的天国;两侧各一头佛教吉祥物圣狮象征保卫国家的坚强力量;底部饰带上是缅文国名。国旗很类似于中华民国的国旗,可能和二战时期国军在缅作战有关系。(齿轮、稻穗和五角星有明显的共产主义国家色彩,缅甸此举意在向北京示好和表明立场)(另一说:英国殖民地区域通用的船旗均为“红底,左上角的小方框里为地区象征。”的格式。
缅甸长期为英国殖民地,旗帜设计可能受到了这一影响。而与民国旗帜并无关系。),此旗为缅甸1948年建国以来的第二版本,于1974年更改宪法时通过。
(4)缅甸的吉祥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缅甸国旗是缅甸联邦共和国所使用的旗帜。缅甸政府在2010年根据2008年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有关国家标志的规定,修改国旗图案。并于2010年10月21日正式启用新国旗,国旗样式为黄绿红三色加一颗白色五角星。
外观为黄绿红三条线,中间有一颗白色巨大五角星。黄色象征团结,绿色象征和平、安宁以及代表青葱翠绿的国家,红色象征勇敢和决心。白色五角星代表联邦永久长存。比例为2:3。
㈤ 一路发财冰油种招财貔貅缅甸翡翠挂件可以保平安真的假的
是有这么一说,貔貅是以财为食,广纳四方之财。一路发财冰油种招财貔貅缅甸翡翠挂件造型别致,脚踩铜钱,寓意财源广进。貔貅还具有驱赶邪气,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经大师开光加持过的貔貅更加具有灵验之效,保自己平安。貔貅又名天禄,龙头、马身、麟脚,额下有长须,两肋有翅膀,会飞,且凶猛威武,自古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佩戴此款开光招财貔貅,对自己有催财、改运、避邪、护身有特效。开光貔貅吉祥物为有缘人送福增财护身,以广结善缘,光大佛性,造福社会。欲知详情就去简单购看看。
㈥ 白象在缅甸为什么地位很高
远古的信仰 想很多亚洲的吉祥物一样,缅甸队白象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对万物幽灵的信仰。这种信仰后来随着宗教的传播有所改变,最终被纳入宗教的解释体系。在远古时期印度教诞生之前,,更在佛教兴起之前,东南亚人认为白象代表着雨神,是生命和丰收的象征。印度教产生之后,白象信仰和印度教融合,在印度教的神话中,长着四个象牙的白象拉瓦特搅动天空之中的牛奶之海,飞溅的跑木产生了人间第一头大象,白象后来成了印度教的主神,雷神,和战神因陀罗的坐骑。
㈦ 大象是哪国的吉祥物
白象在缅甸等地是人类崇拜尊敬的吉祥物。
㈧ 那个国家猫头鹰祥物
在西方和近邻日本、缅甸
1、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一只小鸮(猫头鹰的一种,被认为可预示事件),因而古希腊人把猫头鹰尊敬为雅典娜和智慧的象征。并且猫头鹰是站在智慧女神雅典娜身边的圣鸟,被认为是掌管学问和智慧的鸟儿。所以后来才在民间产生了“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的格言。
人们害怕猫头鹰就认为可以用它来驱除邪恶。据此,残害猫头鹰的多马人,却用猫头鹰的模拟像来镇邪恶。
在英国,人们认为吃了烧焦以后研成粉末的猫头鹰蛋,可以矫正视力。约克郡人则相信用猫头鹰熬成的汤可以治疗百日咳。
这种互相矛盾的概念,在莎士比亚那时也可以找到。他在《尤利乌斯·凯撒》和《马克白斯》剧作中用猫头鹰的叫声预示着死亡;而在《爱的徒劳》剧作中,却猫头鹰唱出“欢乐的歌声”。作为一种文学比喻,猫头鹰可以在古代神话中找到,也可以在旧约圣经中找到,还可以在海明威和米尔恩的着作中找到。
在J·K·罗琳的魔法小说《哈利·波特》中,猫头鹰和蟾蜍等是巫师们宠物。在这些宠物中,猫头鹰是最高贵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主人发放邮件,是个名副其实的“邮递员”,而且它们能够通晓人类的感情和语言,是具有智慧的。
2、在日本,猫头鹰是吉利和幸福的代表。
成为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日本人对猫头鹰的喜爱是世界闻名的。1998年冬季奥运会在日本长野举行,日本人选择四只小猫头鹰做为吉祥物,这是首次以四只动物做吉祥物的奥运会。四只吉祥物取名为 Snowlets ,每只都还有不同的名字,分别取名为 Sukki , Nokki , Lekki , Tsukki,代表火、风、地和水四个不同的森林生命组成要素,此举也代表日本以此届奥运会向世人宣示重视森林保育的意义,而四个名字的英文字头加起来正好拼成Snowlet。。在北海道,你可以看到日本最大的猫头鹰,展开的双翼可以达到1.70米左右!目前这种猫头鹰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当地的阿伊努族人更把它们当作村庄的守护神来崇拜。就连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也曾表示他最喜欢的动物是猫头鹰。
搬新家时的礼物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猫头鹰的身影,例如猫头鹰造型的雕像、挂钟、水壶、牙签盒,甚至还有女士佩戴的胸针。正因为猫头鹰的头可以转动270度,而且有着尖利的嘴和爪子,所以被日本人当成最可靠的看门人。每逢有朋友搬家或是修建新房子,如果你送上一尊“猫头鹰”雕像当礼物,准会皆大欢喜。
此外,很多日本公司也以猫头鹰作为商号,甚至连风马牛不相及的牙科医院也把猫头鹰作为“形象代言”。据说这是因为猫头鹰视野广阔,“在销售上有先见之明,可以保佑商业繁荣”。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猫头鹰的大眼睛,守住顾客的心;猫头鹰的灵耳朵,听见顾客的意见;猫头鹰转动灵活的头颅,察知顾客的风险。愿猫头鹰为大家把福留住!”
不少词汇和猫头鹰有关
在日本,猫头鹰也是学问的象征,可以作为新生入学时的礼物赠送。
日本人之所以把猫头鹰作为福鸟,还和它的发音有关系。猫头鹰在日语里可以写作“福老”,表示富裕长寿的老人;还有“福笼”的说法,寓意是把福关在笼子里,多多地留在身边。猫头鹰对日本文化的广泛影响还反映到了语言方面,比如夜间活动的警察部队,就被日本人称为“猫头鹰部队”。更有趣的是,高知县的农民见面时说“猫头鹰叫”,意思就是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可以进行农耕的准备了。
3、法国第戎的吉祥物也是猫头鹰
4、 加拿大温哥华印第安人的后裔现在仍保留猫头鹰的图腾舞,不但有大型木雕的猫头鹰形象,而且有舞蹈,舞者衣纹为猫头鹰,全身披挂它的猎获物老鼠。
5、缅甸是猫头鹰为吉祥物,一般观光客到寺庙多多少少都会购买一对塑胶的,或是更昂贵也更能保存用漆器做的猫头鹰.
㈨ 缅族的服饰
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及生活过程中,缅族逐渐形成了民族物质生活上的共同点。由于缅族是外来民族,随着物质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历史上与其它民族的长期相处、融合,物质生活习俗方面较先缅人时期有很大变化。缅族服饰根据其功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头饰、上衣、筒裙、拖鞋、男装、女装、普通服饰、传统民族服饰等。
缅族人平时都穿民族服装。男子一般穿立领长袖汗衫和无领对襟长袖缅式外套,下身穿沙笼;女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偏襟紧身上衣,下身穿紧身筒裙。无论缅甸男子或女子平日都脚穿拖鞋。缅甸妇女喜欢戴花,大多是鲜花。脸上抹一种用檀那卡树加水研磨的粉浆——一种缅甸传统的化妆品,用以防晒和保护皮肤。 传统男性头饰为包头(岗包)。包头风俗据传源于印度,缅族人包头巾的风俗始于阿瓦朝时期(14世纪中叶)。古代缅族男性以留长发为美。作为一种发式,他们常将发髻盘于头顶。为了不使发髻掉下散掉,缅族人借鉴印度人的做法,用布将发髻包上扎好,或在盘好的发髻外再围上一条布带。到了贡榜朝后期(19世纪)缅族人不再蓄发,岗包的功能也就随之改变,由实用转为装饰。
在古代,岗包是官员与平民、大官与小吏明贵贱的标志。现代缅族人一般不戴岗包,只有在正式场合如庆典婚礼上才系包头。包头巾完全成了装饰品。从质地上看,包头巾多为丝质,颜色多样。包头巾的右侧有包头巾尾。女性头上无包头。在头饰方面有发髺,并常在头上戴金花装饰。现代,缅族妇女还在头上插鲜花,在肩上披披巾。披巾始出于阿瓦,颜色较为鲜艳,贡榜后期曾大规模流行。缅王时期,披巾约有一肘宽(1.5尺),长过双膝,现代披巾较以前略有缩短。 缅族男女下身均着筒裙,筒裙又称纱笼。穿简裙之俗在蒲甘时期就有了。筒裙一般长4.5尺,宽5尺,用整块布缝接两头而成。
男式筒裙称作“布梭”,多由大花格布或冷色调棉布缝制而成。女式筒裙叫作“特门”,颜色艳丽,上腰缝有两三寸宽的腰边,腰边多为黑色。系筒裙时,男子在腰间正前方系纱笼结,女子在左侧系纱笼结。 缅族人不论男女均穿人字带拖鞋。拖鞋质地上分牛皮底平板绒带拖鞋和泡沫拖鞋两种。旱季、凉季穿牛皮底拖鞋,雨季穿泡沫塑料拖鞋。
缅族妇女爱打扮,喜欢扎发髻,在头上插鲜花。妇女常戴的饰品有耳环、耳钉、戒指、手镯等,现代女性好用化妆品。传统上,缅族妇女常在脸上和身上擦黄香楝粉。黄香楝粉由黄香楝树干研磨而成。妇女们早上沐浴后,常把黄香楝粉调水,涂抹于脸颊、手臂上。黄香楝粉不但气味芳香,而且还可以润滑肌肤、祛热防晒。乡下妇女喜欢用黄香楝粉在脸颊上抹两个圆圈,或用牙刷刷成四方格子等形状。
缅族男子有纹身习俗。纹身起源于图腾信仰,为的是防灾避祸。后成为男子成人的标志。纹身部位在上体胸前背后、腰至双膝之间,胳膊上也可以纹身,纹身的图案多为吉祥物如:伽龙鸟、龙、鱼等。也有纹经文。咒语的、古代不纹身的男子被认为是懦夫,常被人看不起,现在这种观念已经改变。大范围纹身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人们一般只在手腕、胳膊等处稍许纹上几个字或简单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