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户人家住在缅甸哪里
❶ 云南瑞丽市的村落是和缅甸交界吗
是的。
瑞丽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处于东经97. 31′~98. 02′,北纬23. 38′~24. 14′之间。其东连芒市,北接陇川,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
瑞丽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瑞丽还是中国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也是中缅油气管道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1)云南一户人家住在缅甸哪里扩展阅读:
瑞丽交通线网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动脉,以县乡等农村道路为支脉,以运输站场等枢纽为节点,形成大通道网、骨架网、支线网和国边防公路“三网一路”。
在骨架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公路网络连接乡镇、建制村、旅游景点、较大少数民族村落、特色农业产业区、特色工业区、重点自然村。
已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线,以市区为中心、市乡公路为支线的东联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联缅甸芒允至八莫,南联缅甸木姐、南坎至腊戌和仰光,北联陇川、腾冲至保山的公路辐射网络。
❷ 300年前果敢先民为什么从中国内地来到缅甸北部居住
人口增长,耕地相对不足,引发开荒迁徙
❸ 数十万缅甸人在云南靠什么生活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也与我们中国接壤,距离并不遥远。随着科技的发达与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外国人都看到了我们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这让许多外国人都纷纷来到中国定居工作,在广东地区就有大量黑人。
此外,在云南省的瑞丽境内也是缅甸人聚居的一个地方,甚至很多缅甸人都将瑞丽看作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乡!据相关数据表明:在瑞丽务工的缅甸人高达数十万,人数相当多。
不少网友们就好奇了,缅甸不是盛产翡翠吗?出产的翡翠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品质上,都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即使是危地马拉,日本的翡翠都无法与之媲美。在2014年,缅甸光是开采翡翠的总价值就有310亿美元。
即使这样,缅甸的生活水平也并不优越,甚至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那么数十万缅甸人在云南是依靠什么生活呢?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许多国人都会去缅甸旅游。但这个国家,却又总是传出宰客的现象,尤其是对待中国人。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去缅甸旅游吗?
❹ 我国云南瑞丽和缅甸交界处的银井村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这个寨子的特殊性,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玩,但是你来到这还是需要办签证的,因为只有这个寨子的人们才会享有这个特殊的权力,也就是说只有当地人不需要签证才能一只脚踏上两个国家。在这个寨子里还建设了一个神奇的秋千,为什么说它神奇呢?因为秋千就建设在边境线上,你在这里荡秋千前一秒在中国那么你下一秒就在缅甸了,所以说也是很有趣了。你是不是对这个寨子也产生了兴趣呢?那下次去云南旅游不妨就去这个寨子里逛一逛吧!
❺ 最有趣的村子,为何会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缅甸
国界,在地图上你看到的是一条条的细线。在实际中你看不到细线,只有一个个界碑,告诉你这是国界!犯我疆界者,虽远必诛! 和谐友好应该是这样,这个国家的人民可以随便出入边境,到另一个国家买个早餐吃什么的,来去自如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寨子,两个国家,横跨中国和缅甸,居住里面的老百姓语言还相通,习俗还相同,荡一下秋千就可以出国,可谓是人文奇观了。住在这里的人可能自己没有体会到稀奇,可是在外界看来,这无疑是特别难得的。
❻ 菜菜东南亚游 泰缅边境的华人村落 密窝村
密窝村位于泰缅边界,入村前得经过全长250公里,绕过1864个弯的山路。这是个有故事的泰国华人村落。
密窝村(Baan Rak Thai)是位于泰缅边界的一个华人山村。由清迈前往密窝村的1095号公路是条漫长又曲折蜿蜒的道路。选择自驾游是自我挑战,也是避免晕车的上策。全长250公里的路程耗时至少5小时30分钟,得绕过共计1864个弯的山路,才得以进入这个隐藏在郁郁葱葱的山区里,恍如隔世的华人村落。
中途的拜县(Pai)咖啡馆林立,是个受背包客青睐的慢活小镇,适合看书、写信、发呆。我和伴侣则为了拜县夜市里的 美食 而逗留了两天。虽然沿途风景绚丽,行驶在如发夹弯的山路也有亲历《头文字D》里山道飙车的乐趣,但长时间消耗专注力,终于抵达密窝村时,我俩才有所释怀。
密窝村的中国文化,入村前的拱门就已展露无疑。这里盛产高山茶叶,一入村子左手边便是茶园与酒庄,茶园间一栋栋的土楼民宿是整个村落观赏日出的最佳位置。街道两旁大红灯笼高挂,写着客栈、茶楼等字样,大部分店家的门口也都写上横批与对联。右边是水库,村落后的山峦倩影映在水面上,无风的时候,静止的湖面完美地呈现出一个颠倒世界,叫人如痴如醉。散步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爱的旅行方式,也是 探索 这个村落的最好方式。
密窝村住有约200户人家,这里的村民原属中国国民党。1949年,国民党战败给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大部分党员逃向台湾,而国民党93师则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一直西撤到缅甸。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个区域曾是臭名昭彰的金三角一部分,受困于此地的国民党党员自然也成了整个“特货”交易中的重要角色。后来,泰国政府想通过国民党士兵去牵制边境地区的其他独立武装,双方才达成协议,泰国政府允许他们在北部边境居留,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则协助打击泰共武装。1980年代中期,泰国平定了下来,国民党士兵放下枪支改握锄头,开始务农。
在泰国郊区,言语不通的窘境不时上演,但在密窝村,一句“你会说中文吗?”就能轻松打破僵局。这是我们无意间走进一家以黄土及稻草筑成的土楼小铺后收获的 历史 故事。店内的老先生指着墙上的照片与旧文物乐此不疲地与我们分享着,带有浓浓云南乡音的口吻始终亲切。
以水库为中心环湖而建的密窝村,很快就能绕完一周。村庄再往北一公里,就是泰缅边境的管制站。管制站只有两个亭子与一条红白相间的横栏,不时有人骑着电单车或进入或离开边界,搞不清楚他们是泰国人还是缅甸人。驻守军人拒绝了我们越境的请求,但却为我们指点了一个不在计划中的景点,说只要爬上关口的制高点就可以眺望缅甸。小小的山坡上保留了战争年代的哨岗战壕,布满沙包和地道,还有一个以军绿色帆布搭建的半露天厨房,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抵达坡顶,对面山丘一条土路直通缅甸的掸族村。啊,我这是站在泰国,眺望缅甸啊!更微妙的是,缅甸小孩的朗读与嬉戏声穿越山谷,由风传递到我耳边,声声回荡。在如此安逸的氛围中,确实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军火酣战。
傍晚时分,回到密窝村的主要大街,十字路口处一所不设窗户的单层平房上挂了个“密窝学校”的简陋牌匾,此时正有20来个年龄看起来参差不齐的小孩在学 华语 。老师见在一旁张望的我们便忙着过来招呼,一以华语搭上话,鲁老师的话匣子便打开来。密窝学校2016年才正式开课,他和儿媳妇就是密窝学校里仅有的两位老师。即便村里的小孩都有政府的泰文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但他们坚持让小孩学中文,莫忘传统。以前,他们教学生学习繁体字,后来年轻一辈反映在外头当导游时看不懂简体,出了糗,鲁老师这才意识到简体字更为通用,改以简体教学。
密窝村的夜晚空气持续降温,少了日间玩闹的小孩与游客,一切又恢复宁静。继店长与鲁老师之后,我们还遇上好几个历尽岁月满腹 历史 故事的老人,见到祖辈一样源自中国的我们,眼神不经意地就流露出雀跃光芒。可见即使生活习俗日渐同化,密窝村年长的一辈仍不忘 历史 ,不忘先辈,对遥远的家乡抱有根深蒂固的情怀。
我们学泰国当地游客在这个古朴自然的村落湖畔扎营。12 月的泰北冬季,隔着双层帐篷裹着棉被,依然可以感受到帆布外冰冷冷的空气。隔天一早查看温度计,竟然是摄氏8度那么低。我说这个地方嘛,不管是人文、建筑、气候还是 美食 ,都颠覆了一般人对泰国的传统印象。
离开的那个清晨,阳光微暖,漂浮在湖面上的蒸气令村庄笼罩在一片朦胧 之美 。这个曾经民风彪悍的地方,如今竟略显腼腆。
虽有 旅游 业的加持,但村落依然朴实无华,不过相较老兵们初来乍到时的一片荒蛮,这群遗留在泰北的孤军老兵与后裔总算可以在这个称得上家的地方安顿下来。临行前我再次回望,早起的村民已开始为生活耕耘,一贯作业,恬淡。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我步入车内,准备再次踏上那条路转峰回的来时路。
❼ 云南那个地方离缅甸最近
云南西部小城瑞丽属于离缅甸很近的地方。
瑞丽,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处于东经97. 31′~98. 02′,北纬23. 38′~24. 14′之间。其东连芒市,北接陇川,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
云南西部小城瑞丽,人们把国外的宝石都运到中国,这里除了做珠宝生意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商品,这些人做的可都是一些跨国生意,在这个地方是一个边境,所以这里有很多国家的人,他们都会聚集在这里。
这里的人们,只要有一些简单的证件,就可以很轻松的在这里出入,有一些生意人,一天就要来回的跑十几趟,住在村子周边的两国居民,是不需要任何的证件的,有时跨国一个田野,或者一条河,就到另一个国家了。
在这个路边上有一棵树,它的身在中国,可是它的瓜,已经结到缅甸去了,所以这些瓜,就只有那边的人收了,就这一条小小的河,跨过去就是缅甸,跨回来就是中国,在瑞丽的银丼村,中间隔一条路就是芒秀村。
(7)云南一户人家住在缅甸哪里扩展阅读:
瑞丽的气候条件
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21 ℃ ,年降水量1394.8 毫米,年平均日照233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热区宝地。
2008年,瑞丽年平均气温略高,年降雨量略多,年日照时数正常,光照条件偏好。年内出现轻度插花性夏季干旱天气和秋季低温连阴雨天气,冬季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年平均气温20.8℃,年极端最高气温34.1℃,年极端最低气温5.5℃。
❽ 中国最有趣的村子,上厕所也要出国,究竟是哪里
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村庄,其中一个有趣的村庄,村民上个厕所也要出国,这个村子就位于云南瑞丽的中缅边境线上,名叫银井寨,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
因为有趣,还因为风景很美,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玩,不过,来这里的游客出入境就没有村民方便,还是要使用签证。在这里边境贸易也很繁荣,可以来到这里逛逛买买,近距离体验一下去个厕所也要出国是什么感受。有一种说法,旅游就是从一个你呆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看看,只是为了感觉新鲜事情。那么这个边境小村的生活方式确实挺新鲜
❾ 在电视上看到好像说云南潞西市一个村子,每一家都连在一起,依坡而建,每一家都建在另一家的屋顶上,是哪里
云南怎么会没有潞西市!!!!!潞西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因在潞(怒)江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71 公里,南北宽约62 公里。总面积2987 平方公里。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西、西北与陇川县、梁河县隔龙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府芒市距省会昆明785公里,空距427公里。 市人民政府驻芒市镇,邮编:678400。代码:533103。区号:0692。潞西市辖5个镇、6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三台山德昂族乡、五岔路乡。
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每一家都连在一起,依坡而建,每一家都建在另一家的屋顶上,是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又称土库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你说的应该是泸西城子历史文化名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城南部永宁乡境内大永宁行政村。地处两州(红河州、文山州)三县(泸西县、弥勒县、丘北县)交界处,距泸西县城25公里,泸中(泸西县城至开远中和营)公路穿境而过,是泸西县连通州内各县(市)及文山州的南大门。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夏长霜期短、风小日照长、年平均日照数达2176小时,作物生长期为285天,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南盘江支流小江河上游)中大河自北向南贯穿村境中部。
一、价值
1、景观价值
城子村背山面水,屹立于飞凤山上,山前碧水环绕、绿野铺陈,土黄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遥遥相望清涧翠谷、漪澜涟涟、鱼跃虾戏坡头屋后、白云浮蓝天、峰峦迭障、草林葱茏、风光旖旎、景色诱人。 城子村的民居依山顺势,成梯级向上,大多数房屋屋顶相接,形成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一千多间土库房首尾相连,与山坡隔为一体,不可分割。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2、 聚落发展的文脉价值
村寨选址与建设是个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典型案例: 中国古代风水歌吟: 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 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 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 城子村背依高山,且山势蜿蜒曲折,是为来龙;中大河流经村头,并在村头弯作环形;飞凤坡前地势平坦、宽阔,是为明堂宽大。中大河进村方向地形开阔,是为天门开,财气顺水而来,而水流出村方向则两山夹一谷,地形狭窄,是为地户闭,锁紧财气流出。 站在村后山向下俯视,可见村前有朝山、案山,且案山作三台之形,左右分布日、月二山,左青龙属木,右白虎属金,上朱雀属火,下玄武属水。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完整。综上所述,城子村在遗址与建设上多处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说,是传统风水学说指导村寨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村寨建设的历史文脉发展得到完整的保存 经调查发现,城子村现存民居的建造年代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脉络,据记载:明成化年间,土司昂贵在飞凤山上建土司府、江西街,至今已500余年。在昂土司鼎盛的年代,江西街房屋林立、店铺相接、扣毁于兵火。城子村现存历史最长的房屋为小龙树山顶的二十四家人。据现居的房内的一位老人说此房建于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余年。当时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旁屋顺等高线于同一水平面上,样式为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无院落无窗子,房屋围护结构均为泥土夯制。扣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寨的发展由山顶逐渐向下及向北发展,建立了中营居民组团。建筑样式也随着汉文化建造技术的进入而发生了改变,房屋逐渐变成了“一颗印”样式即一正房、二耳房、一照壁,内院即为天井,以利于采光,靠内院一侧墙,采用木质墙且开窗。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但这些房屋屋顶依旧相连成一个一体的平台,还保持着彝族土筑民居的特色。随后,发展建立了小营民居组团,此时的民居开始出现汉式门头及坡顶建筑,门头下方斗拱等建筑构件齐全、完整,已深得汉式建筑的精髓(如李将军第),但大多数民居在吸取了汉式建筑的精华后,在屋顶与外墙的建造上依旧保持传统彝族土掌房的特征,成为汉彝建造技术完美结合的鲜明例子。 城子城因自然及历史的发展,完整而真实的保存了不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的不同特点及发展过程,为民居建筑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3、民居建筑价值
城子村大多数的民居建筑,都是汉式建造技术与彝族传统土筑民居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外墙及屋顶的建造技术上,采用的是彝族土筑民居的传统技术,但在建筑平面布局及内院隔墙、开窗及防雨披檐和门头等的建造上,都是汉式建筑的典型作法以。聪明的城子先民在建造自己的住所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和技术,将它们取精去粗,融会贯通,又将它们运用到住房的建造技术中,以进一步完善民居的使用功能与建造技术,使住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及采光、通风等住房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城子村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上的人文价值
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上,城子村曾出过一位风云人物,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着名彝族爱国将领张冲。当时张冲的家乡小布坎一带没有学校,父母将他送到城子村小学就读,住在同学陈学易家,度过了自己的启蒙时期,后张冲在离村二十余华里的熊山梁子上进行抗日斗争,带出了曾任省民政厅副厅长的张士明和第一任宜良专区专员张永和,这三人合称“熊山三杰”,使城子村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在民主革命时期,城子村是中共泸西县地下党的核心堡垒、根据中心。1949年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边区纵队前委、在此成立盘北指挥部,指挥泸西、陆良、师宗、弥勒、路南、邱北等县的武装斗争。1949年2月5日,“边纵”解放了泸西县城,同时中共泸西县委和泸西县解放委员会在城子村诞生。2月中旬,盘北指挥部在这里开办军政干部培训班,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从这里走出去,奔赴解放滇东,解放云南的滚滚洪流中。 城子村历史悠久,历史人物众多,如“昂土司”、“李将军”等人物。
❿ 云南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是怎样的,缅甸的姑娘想嫁过来吗
我国的云南省瑞丽与缅甸接壤,在瑞丽那边有一条街叫“中缅街”,隔着铁栏对面就是缅甸,那边的很多姑娘都羡慕这边的生活,想嫁过来。
在云南瑞丽的一条街上,可以隔着一道铁栏直接做跨国交易,铁栏那边的姑娘做梦都想嫁过来。平时大多人去云南旅游,去的都是大理、丽江、泸沽湖,瑞丽其实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旅游城市,尤其是对喜欢翡翠的朋友而言。处于云南西部的瑞丽,是一个美丽的边陲小城,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接壤。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