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南坎属于哪个地方管
‘壹’ 南坎是什么时候是中国的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841年线以来的走向,中国放弃了对南坎名义上的主权(永租,年租金1000卢比,与完全割让没有任何实质区别),但对于1941年线阿佤地区边界线作相应修改,原被划给了缅甸的班老、班洪地区重新归属中国。
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南坎,中国的这块领土的管辖权。
‘贰’ 缅甸南坎安全吗
不安全。缅甸南坎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地区,经常有摩托车被盗,财产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时而发生武装冲突。南坎位于瑞丽江南岸,与中国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弄岛镇隔江相望,是缅甸掸邦西北部的一个镇区。
‘叁’ 南坎是中国租借给缅甸的吗
以前是的。 后来移交给缅甸了。
‘肆’ 南坎有怎样的地理位置
南坎地处中缅边境,西通缅甸八莫,东可到龙陵,南坎的公路与滇缅公路互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日军入侵缅北以来,在南坎修筑公路,储备粮弹,早就做好了长期防守的准备。八莫战斗结束后,日军在南坎的部队主要是第56师团和第2师团各1部,兵力共有2个师。
‘伍’ 我国曾有一块领土在别国领土中间,直到1960中国才主动放弃,为何
众所周知,我国的领土达到9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第三大的国家,与十几个国家相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边界的领土一直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问题。尽管有些边界领土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是还是有一些领土存在不小的争议。
在1960年以前,中国就有一块飞地,处在缅甸的包围之中,与中国的陆地并不相邻。在60年,中国和缅甸就边境问题进行磋商时,中国才将这块土地主动放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有小编为您细细道来。
这块飞地就是南坎地区,总面积为220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佛寺古刹遍布,物产丰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南坎位于中国云南省瑞丽市的南岸,与中国隔江相望,周边全是缅甸的领土。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也是略有遗憾的,中国因此少了一个瑞丽江南岸的历史文化名城。各位读者对60年中国的做法有何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陆’ 缅甸木姐属于哪个省
缅甸木姐不属于哪个省,而是属于缅甸掸邦辖下的县。掸邦,缅甸联邦成员国,位于缅甸东部内陆,首府在东枝市,是缅甸联邦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
木姐北面和西北方向是中国的瑞丽市,东面是果敢地区,南面是腊戍。木姐市区的西北方向是中国的姐告国门口岸。通过瑞丽大桥进入瑞丽主城区。木姐县管辖的乡镇包括:木姐镇、姐兰镇、南坎镇、勐古镇、棒赛镇、贵概镇、兴威镇、南渡镇。
‘柒’ 被缅甸国土包围的南坎还属于中国吗
1960年10月吴努总理与周恩来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基本划定了中缅边境。
其中有一点: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猛卯三角地(南坎)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方面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缅甸同意把按照1941年中英两国的滇缅南段界务换文规定属于缅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本条约第二条、第九条)
显然,南坎现在属于缅甸领土而非中国领土。
‘捌’ 1960年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是伟大的周同志将江心坡和南坎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领土1/4强,使得缅甸长期与我国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玖’ 南坎位于哪里
南坎是座古城,街道井井有条,布局合理,民居富有典雅纯朴的东南亚特点,古塔矗立,气度不凡,禅寺座座,辉煌壮观,掩映在绿树丝中,分外诱人。1044年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率军北征时,曾在曼坎安营扎寨。1140年阿龙锡督卫队赴掸邦巡察,他为了颂扬先帝的丰功伟业,首建曼坎佛塔。
南坎古塔、佛寺是缅甸建筑艺术的精华,它那特有的结构、千姿百态的雕塑和优美的壁画,显示了缅甸古代辉煌的民族文化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艺术创造力。主要佛教名胜有:曼坎佛塔、多奘寺、中心塔寺、曼拉寺、螺丝塔。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着名古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南坎依山靠水,瑞丽江犹如巨大的银蛇从城北蜿蜒擦过,背后是郁郁苍苍的山峦,美丽的小城就优雅安闲地躺在万亩良田之间。这儿土地肥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风光旖旎,还有一泓温泉,可为凡人除百病、洗俗尘。19世纪末,精明的美国基督教会牧师发现了这粒天使撒落在边界地的明珠。1922年美国基督教圣工会派遣医学博士希格里夫及夫人南西在此开办医院。三十至四十年代,这座医院在缅甸享有盛名。有个美国作家曾以希格里夫夫妇为模特,写了一部有名的传记体说《百马什金》(即《缅甸外科医生》),后改编拍成电影片,轰动于世,于是世界知道了南坎。
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12月至1945年1月,在 抗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北部南坎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作战。南坎城为中缅交通要冲、日军入侵缅北后,屯重兵于此。12月3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0师沿中印公路向南坎急进,与自南坎向八莫增援的日军第18师团、第49 师团各一部展开激战,一度呈胶着状态,后新编第38师一部从八莫增援,向日军后方截击,新编第30师击破日军抵抗,攻占卡提克。此时日军大部由滇西转移至南坎,统由第56师团指挥。在此之前,驻印军新编第22师已于11月先后攻克南坎以西曼大、西口、东瓜、芒卡、拉西一线;第50师亦在西于北方集结;英印军第36师正向马赛进迫中;英印军第14军主力正与日军缅甸派遣军在曼德勒附近作战。乘此有利时机,新编第38师一部于12月22日越过南王河,进抵 拉康;其一部攻占南开。27日,新编第38师另一部攻占南坎以北的劳文及其附近机场,28日,再占般康。是日,新编第30师各团相继攻占瑞丽河北岸各要地。鉴于南坎为日军主力驻守,且北侧工事坚固,驻印军采取正面 佯攻,主力迂回侧背打击日军的战法。1945年1月5日,新编第38U币一部向南坎以南的老农攻击;新编第30师一部向南坎西南郊攻击,对南坎形成包围,两师其余各部向南坎正面攻击。7日,各部冒着暴雨、山洪,开始行动。到14日,所有包围部队均已进抵南坎西南侧之古木蔽天的森林地带,日军尚未发觉。15日,各部在空军支援下,发动猛烈攻击。据守南坎外围据点及城内日军,虽拼死抵抗,终未阻止驻印军之攻击。新编第30师第90团一个连首先攻入南坎城,其余部队陆续突入市区,经过激烈巷战,完全攻占南坎。日军向南坎东北及东南溃退。是役,中国驻印军共击毙日军1700余人,俘虏12人,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拾’ 中国和缅甸的边界 在哪
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中:
第五条 缔约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以外,按照传统的习惯线定界,也就是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瑞丽江、怒江、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为一方、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向北,直到在西靖丹以西独龙江南岸的一点。
由此跨过独龙江,然后继续沿着以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和察隅河为一方和除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为止。
第六条 缔约双方确认,从尖高山到南帕河和南定河汇合处以及从南卡江和南永河汇合处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南腊河和澜沧江(湄公河)汇合处的两段边界,过去已经划定,无需加以更改,界线如本条约附图所标明。
(10)缅甸南坎属于哪个地方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主要内容:
(1)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2)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
(3)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猛卯三角地(南坎)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方面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缅甸同意把按照1941年中英两国的滇缅南段界务换文规定属于缅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
(4)为了便于双方各自的行政管理,照顾当地居民的部落关系和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双方对1941年换文划定的界线中的一小段,作一些公平合理的调整;
(5)放弃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规定的,中国参加经营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该条约1961年1月4日起生效,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全部边界的正式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