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方的利益是什么
⑴ 缅甸军队为什么几十年都没能控制果敢地区
这是因为缅甸军队自己的战斗力不足,而且自己的内部矛盾日益强烈,想组织战斗都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我们知道果敢的主要产物是毒品,而缅甸中也有许多毒贩和果敢有生意上的来往,所以果敢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这些毒贩自然不会让缅甸政府侵犯自己的利益,所以缅甸在攻打果敢的时候,都会遭受到自己国家毒贩的阻拦。
缅甸一直都不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所以在攻击小国的时候也是十分费劲的,在加上果敢长期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利用地形优势不断的和缅甸军进行迂回战术,让缅甸军没有办法,还有就是果敢里面有国民军的后代,所以都有统一的军事训练。
⑵ 缅甸军方是亲中还是反中
当然是果敢族武装了 ,因为果敢地区大部分是汉族,在缅甸属于少数民族了,外来做生意的缅甸其他地区的商人比较少,相反,内地的商家倒是挺多,在果敢在部分地区都能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缅甸通信信号覆盖的倒是很少,果敢也一直都是民族自治区,现在果敢族武装的头彭家生以前是果敢地区主席,五年前被政府军赶下台...历史上明朝据说有一支皇族因为战乱来到这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自称是皇族后人,不过果敢地区一直被当地的几个大家族控制着。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中的,当地的小学课本是在内地买的,书上写的首都当然是北京了,老师教的时候还得现解释...
在东盟国家中缅甸因为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对中国的倚赖也比较大,所以和中国军队的关系还可以.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缅甸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缅甸政府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府。
⑶ 缅甸仰光部分地区实施军事管制,这种管制方式有何好处
缅甸仰光部分地区实行军事管理,由于缅甸军政府的相关行为导致缅甸目前内政是非常混乱的。实行军事化管理,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利益。军事化管理和军政府上台有着较大的联系,实行该种制度并非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是因为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措施能够在动荡的情况下,更好的维持社会的稳定。军事化管理的相关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发生暴乱的行为。虽然军事化管理是一种理论上不民主的管理方式,但是在防止暴乱等相关问题上,能够比许多管理方式更好。这是因为军事化管理对于人们的约束性是非常强,一旦出现相关可能暴动或者其他破坏稳定的行为就采取极为严厉的措施。
不管是军政府执政,还是其他的政府执政,人民百姓的需求,都是希望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国度当中生活。所以在采取管理方式上必须要顺应相关的内外部形势。
⑷ 解析缅甸军方为什么在果敢战事上如此强硬
一、果敢战事爆发背后的政治动因
这次果敢战事,还有前一时期的江西南庄战役,果敢同盟军的主要政治目标是以打促谈,争取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而这个诉求,中方在给缅军的有关缅北和平建议中也提到了果敢同盟军的政治地位问题。这次果敢战役后,缅军总司令敏昂来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说中方在果敢同盟军的问题上,提了干涉缅甸内政的建议,表示不满,也佐证了中方的这个建议。
但从笔者所能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中方在建议中,仅仅是要缅军正视果敢同盟军的事实存在,缅北和平问题,需要一揽子解决,而不能留下战火复燃的死角。可惜的是,缅军没有听进去而直接拒绝了关于果敢同盟军的建议,随后,果敢战事就正式爆发。
中方的建议中,只是要求缅军正视果敢同盟军的事实存在,要给予其应有的政治地位进行和谈,没有涉及到支持果敢同盟军打回果敢,光复果敢。在果敢战事爆发之前,彭家声接受采访时也是反复提到要缅方给予其谈判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缅军的响应。随后,果敢战事爆发后,局面就暂时都失去控制,同盟军提出的恢复果敢第一特区的政治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政治目标。
二、果敢同盟军宣传上的政治失策略谈
果敢同盟军在打回果敢之初,就明确提出了果敢人不打果敢人,目标只对准缅军。可惜的是,同盟军的某个在网络上有影响的宣传人员,一看到同盟军起初的攻势势如破竹之时,就狂妄无知到了极点,在博客上对白所成明学昌魏三等自治区政府要员喊打喊杀,表现得比同盟军更极左更革命的样子。
而历史早就证明,现实也正证明,往往这些民族主义口号喊得最响亮,最激烈的人,最后往往就是叛徒。
该宣传人员在博客上的把敌人直接对准自治区政府要员而不是真正的敌人缅军,看似是在为同盟军摇旗呐喊,而实际上,是在为同盟军树立更多的政治敌人。之后,该宣传人员又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国政府,对中国政府连篇累牍地痛骂。
这种夹带个人私利的宣传,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组织和事件来达到泄自己私愤的目的,丝毫不顾及到整个局势下的果敢同盟军的前途,是任何组织都无法容忍的,而这里我暂时说这是他的私利和泄愤,已经是很轻的表述了。
从开始到最后不顾果敢同盟军的劝告直至警告,依然我行我素无限消费果敢同盟军,为果敢同盟军到处树敌,达到自己肩负某国的政治目标。到最后,同盟军不得不公开发出声明与他进行政治上的切割,该宣传人员的调子立马一转,说果敢同盟军还没站稳脚跟就要清算白所成魏三等等,他为白所成等感到悲哀,自己也是兔死狐悲,到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对同盟军栽赃和树敌。
查同盟军的官方博客,从没有要通缉白所成要杀白所成,反而对白所成等恶狠狠地喊打喊杀的,就是该宣传人员他自己。就是那个通缉令,也是由果敢同盟军里与其关系要好又没政治头脑的某人头脑发热而擅自发出。果敢同盟军在政治上被该人的夹带个人私利的宣传搞得越来越被动,迫使同盟军不得不彻底与其进行切割。
在其夹带个人私货的谎言宣传和暗示下,让众多网友认为彭家是受到美国资助才打回果敢而痛骂自己的国家不帮果敢人民,那么中国由政府出于人道主义安置的大量果敢难民并收治伤员,何以视而不见?
有人说,单凭一个宣传人员就能把这事搅浑了,侧面说明很多问题;也有人觉得这个人能长期存在网络上这事很诡异。其实,果敢同盟军的实力毕竟还很弱小,经不起这类政治投机商的消费。果敢同盟军需要的是被帮助,而不是被消费。
三,关于果敢同盟军的性质
当然,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网上包括群里有歌颂白所成的,有歌颂彭家声的,有认为压根就不需要借用彭家声名望就可以打回果敢的,或者现借用彭家声的声望打回果敢然后一脚踢开彭家声的,各种观点在网络上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也客观上让网友可以接受到四方的观点以供自己判断。
关于果敢同盟军与彭家声的关系问题,我的观点是:没有彭家声的声望,就不可能有果敢同盟军的重新组建,但果敢同盟军也不等同于彭家声。果敢同盟军目前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并由缅甸民族正义党所领导的以争取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的革命武装组织,而非某个人的私人武装。
四、果敢同盟军的战役战术得失谈
这个问题由于敏感,笔者已经就这个问题在内部进行过意见交流,因此,在公开的层面上,不再谈及。
五、果敢战事的中方态度
有关中方的态度,从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改变,那就是:建议各方坐下来谈,只要缅方愿意,中国这次愿意当调停人,而不再仅是见证人。这是在缅甸和平路线图上,从没有出现过的态度。
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目前中方的态度也仅进行到此为止,还是没有说支持同盟军光复果敢,是否光复果敢,取决于谈判的政治结果,而不是军事结果。解读出来的意思就是:一个名义上统一的缅甸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
所以,在果敢问题上,在克钦问题上,中国目前是绝不接受任何一方用武力独立于缅甸之外的政治诉求的,在这点上,佤邦和四特把握的相当精准,所以,佤邦和四特总是强调我们不分裂,但我们必须要高度自治。
当然,现在缅甸内地大缅主义情绪被煽动,针对中国的各种过激的政治言论在纷纷出笼,如果缅甸政府和军方不从两国和平稳定的大局考虑,只一味地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无限度向中方索取不恰当的回报,那么,中方在目前上述立场上是否有微调、调整、方向性陡转?还有待观察,在此,笔者提醒网友注意研究下1967年缅甸和1969年的缅甸历史。
六、缅甸军方为什么在果敢战事上如此强硬?
熟悉缅北近些年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网友应该知道,缅军目前的高层,包括三军总司令敏昂来,都是借助2009年的88果敢事件而一战成名爬上高位。因此,不管是中方的建议,还是果敢同盟军的通过武装斗争打回果敢,这都无异于是要这些缅军高层既得利益者把早已经吞进去的胜利果实吐出一部分出来,因此,不管是在政治考量上,还是在他们私人的利益考量上,是绝不轻言退让的。
而缅甸国家的政治格局的角度来看,对于西方国家和缅甸内部大量的政党和民众要求就宪法的任何条款进行全民投票修宪的呼声,吴登盛政府已经夹持这些有利于他政治利益的呼声答应就修宪问题在5月份进行全民公投,在这种局面下,除了总统资格条款有可能修改公投外,军方不经任何选举就自动占有议会25%的席位的条款的修改也可能会进行公投。
在军方面对国际国内的巨大修宪公投的压力下,军方如果坚决反对修宪公投的声音就会显得异常刺耳。而此时的果敢战事的爆发,无疑为缅军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机会,为此,敏昂来总司令甚至高调说打击果敢同盟军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就是意在通过调动国内的大缅主义情绪来让缅甸民众认为军方的25%的席位是不可修改的,对果敢地区实行90天的军管,也恰好涵盖了计划5月份的修宪公投。
因此,在修宪公投没有结束之前,不管缅军在果敢战场遭到多大损失,也不会轻言撤军和和谈,相反,这个期间的缅军重大伤亡反而更能刺激缅甸内地民众的大缅主义情绪,从而达到就军方在议会中的25%席位不举行修改公投。在达到这个政治目标后,才有可能转变对果敢同盟军的政治态度。
七、如何让缅军和缅政府承认果敢同盟军的政治地位?
有人问如何让缅军承认同盟军的政治地位?答案是目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打,坚持到缅甸修宪公投之后,直到缅军自己觉得损失惨重,政治筹码也在输的时候,态度才会出现变化。
同时,缅甸内部各个政党、政治家、分析家、一些军方人士,也认识到,如果在果敢问题上,不接受中方的建议,恐怕会重蹈69年的覆辙,到最后,输的裤子都快没有了,还是得谈,因此也在积极建议和呼号希望政府和军方高层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政治利益而不接受中方的建议。
同时,缅甸这些有识之士也暗示接受了中方的建议,88果敢事件的既得利益者今后在政治上相信中方不会让其有损失的。但是缅军不会把已经吞进肚子里的东西自动吐出的。
所以,后一阶段的果敢战事,将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会有多场恶战,特别是在春节假期后中方的态度再次出来之前,双方都会恶战几场,以争取在谈判时的政治筹码。也就会看到,从缅军目前誓言彻底干净地消灭同盟军,到后来会表述成消灭同盟军的主力,之后再表述成击溃同盟军的主力,再之后就表述成为了国家和平,缅军愿意高姿态接受中方的调停。各位网友今后可以细心观察缅军就果敢战事的评论表述的这种用词细微变化。
⑸ 佤邦比果敢还亲华,为什么缅甸政府军不打佤邦
缅甸政府军不打佤邦主要是因为缅甸政府与佤邦有共同的国家利益,2015年10月,缅甸政府与佤邦联合军签署了互信协议,此后佤邦联合军基本就没有再和政府军发生大的冲突。
从缅甸政府的角度来看,它对于缅甸国内广泛存在的地方武装力量肯定有不满,但佤邦等地方武装力量的存在又是缅甸现实情况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而缅甸政府军又没有办法完全消灭国内的地方武装力量,所以缅甸政府军只能选择与地方武装力量共存。
果敢同盟军和佤邦联合军的特点:
果敢同盟军和佤邦联合军都是从缅共武装中分离出来的缅甸地方武装势力,因此两支武装有深厚的渊源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不同的是果敢同盟军已经被缅甸政府军打散了,虽然现在已经重建可是却没有夺回果敢还在和缅甸政府军打游击,而佤邦联合军却成为了缅甸地方武装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让缅甸政府军都忌惮不已。
⑹ 缅甸政变是怎么回事
缅甸政变是指2·1缅甸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2021年2月1日凌晨,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被军方扣押。缅甸军方电视台说,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权力被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并由副总统吴敏瑞代行总统职务。
2021年2月1日,缅甸军方宣布紧急状态结束后将重新举行大选,国家权力也将移交给新当选的政党。2月2日,据缅甸军方消息,被扣押缅甸各省邦首席部长和议员将于2日获释。2月3日,缅甸军方在内比都泽布迪瑞法院起诉温敏和昂山素季。2月5日凌晨,吴温腾被军方扣押。
(6)缅甸军方的利益是什么扩展阅读:
事件背景
2020年11月8日,缅甸举行大选,执政党民盟获得了476个民选议席中的396席,绝对优势胜出,取得继续执政资格,第二大党巩发党则获得了33个联邦议席,比上届大选少了9个议席。此外,缅甸11个少数民族政党共获得了47个联邦议席,成为议会中一支重要力量。
2021年1月26日,缅甸军方曾举行发布会,对大选中选民名单出现的问题提出质疑,要求相关负责人进行解释,并表示不排除存在接管政权的可能性,这一表态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2021年1月28日晚,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此次大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大选中不存在计票舞弊及重复投票的行为。
⑺ 缅甸军方扣押昂山素季,你如何看待昂山素季一事
很有可能会导致两方的冲突,更加的矛盾激化,而且缅甸军方相信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⑻ 缅甸的政府军很坏吗他们是不是军阀性质
对于缅军而言,长期执政绝非上选。事实上在1988年后,缅军也一直在寻求还政于民,自己可以置身复杂的民事管理事务之外,间接对民选政府进行监督和控制。缅甸军方不是军阀,他们自诩为缅甸完整与统一的保护者,他们自己受教育水平一点不低,他们很清楚军队不干政的价值和民事治理的复杂性。不论是2008年还是2021年,不论是苏貌、丹瑞还是敏昂莱,这一基本路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他们要的是保持军队的利益,但也认为还政于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换言之,缅军很清楚,如果全面接管治理权等于将所有社会矛盾引向自己,而让民事政府负责可以将很大一部分治理责任推给政府,自己仍然可以保持着许多隐蔽的利益网络。同时,由于缅军直接独立于民选政府同时还控制诸多资源,民选政府治理社会的资源量是不充分的,他们要么选择配合缅军,要么选择支持率下跌,缅军横竖不会倒掉,这才是对缅军更为聪明的控制方式。
从此次政变来看,军队的诉求并不太多,谈判空间仍然存在,并且军队也没有取缔民盟等党派,因此预计他们寻求的仍然是有限的目标,即确保符合军队利益的2008体制不被动摇而不是再度取代民选政府全面接管治理权。因此,只要大选符合缅军的要求,缅军还政应该就是时间问题。否则,缅军可能会直接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不满,最后直接动摇2008体制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对于缅甸来说,这种军队-民选政府双轨政治对于缅甸的长治久安不利,民选政府要想夺回权力,要么就要使用武力,要么就是等待军政府自行放权。目前来看,缅甸的民选政府都不可能有武力可以使用,缅军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基本垄断了控制区内的暴力,有太多办法可以阻止民选政府掌握自己的武装。同时,民选政府治理能力也较为不让人放心,他们如果真的夺权、军方重回不干政的状态时真的能实现有效治理,而非如同50年代那样引发内斗和腐败也是令人怀疑的问题。缅甸要想获得稳定的政治秩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双轨制,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缅甸政治发展合乎逻辑的暂时结果。
当然,对于中缅关系而言,暂时问题并不太大,不论是民盟还是巩发党,与中国的关系都较为友好,也都希望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这是任何缅甸执政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双方也许有点波折,但整体稳定向好的态势不变。同时中国也奉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这点也有利于避免被军队与民事政府双方的斗争所波及。不过此次军事政变完全可能引发美欧对缅甸军政府的制裁,可能还从侧面推动缅甸进一步向中国靠拢。缅甸局势的后果还要保持持续观察。
能塑造缅甸前途的终究只有缅甸自己,虽然不顺利,但缅甸还是有一定的希望与前途。
⑼ 缅甸政府军为什么一直无法摆平缅北的武装势力中国对他们之间的这些冲突持什么态度
原因分析:
一、缅甸军政府方面:
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对特区的控制力,解决地方武装割据的问题,争取以丹瑞为首的军政府势力在2010年大选中赢得优势。在1989年协议中果敢作为高度自治的特区,他们可保持现有武装力量和管辖地盘,缅政府向他们提供部分经费及其他物资援助,并给予了开发矿产、森林资源,开放边境口岸和减免进出口税收等特权。从文化、经济各方面来说,果敢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用的是人民币,说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连座机也是云南区号,果敢近15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从中国进口。现实地说除去外交和战争权,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而且与邻国简直浑然一体。这个特区没有给中央政府带来什么好处,世界上不存在哪一个中央政府永远容忍这样的特区(即使签有协议)。
2、时机。缅甸进入大选,国内反对派势力的活动,对军政府当局形成很大的压力,以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为条件招安,避免果敢当局对大选造成影响,同时转移国内国际对缅甸政治矛盾的注意力。最为关键的是果敢同盟军内部近来爆发内斗,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缅甸政府军,希望推翻彭家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而且在军事行动之后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善后。
3、实力。近年来缅甸与少数民族武装妥协赢得和平发展机会,在经济的带动下军事实力有一定的增长,武器装备得以部分更新。
二、果敢特区方面:
1、内因:缅北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落后地区,2002年底,顺应时代潮流加上中国的援助,果敢根除了罂粟种植。通过边贸和文化交流,果敢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作为“一个国中之国”,特区政府领导当然不会让中央政府干预分享自己的权利。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利益的分配容易出现问题,彭家声在果敢影响很大,在果敢做生意的人要按所从事行业和大小都交纳一定数额给他,无疑这引起其他领导层人员的不满。
2、实力对比及环境。果敢同盟军常年和政府军周旋,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在同盟军内部分裂,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缅甸政府军的情况下,在天时、人和方面丧失优势,而地利在熟悉当地环境的叛将带领下,政府军并非出于劣势,而且由于分裂在兵员人数、士气方面的不利影响,彭家声的同盟军只能避过政府军锋芒撤进山区,保存实力等待外部斡旋。利用东南亚国家和周边的压力和中国不希望出现边境动荡和保护华人利益影响军政府举行谈判,尽量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
⑽ 缅甸政府采取什么这来推动未来发展
随着缅甸总统之争告一段落,缅甸的国内政局逐渐走向清晰。虽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缅甸国内的大局是人心思定,国际社会对于缅甸的转型也多有支持与期待,但是民盟仍然面临不小的考验。未来民盟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政府改革与国内民族和解”这三大任务,将是缅甸国运兴衰成败的关键。
民盟掌舵不会改变缅甸谋求和平发展的国家策略
虽然外界对于民盟上台之后,缅甸的国家战略仍然存在诸多疑虑,但从目前来看和平与发展将是缅甸最重要的主题。作为东南亚最大也曾经是历史上最强的国家,缅甸沦落到如此积贫济弱的地步是所有缅甸人都无法接受的。这也是巩发党在投入了大量金钱来讨好选民之后,仍然在大选中一败涂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最受惠于巩发党政策的公务员阶层、军队家属,也同样希望能够通过换将的方式来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
这样的一种“人心所向”既是民盟最大的资源,也给了民盟最大的压力。它一方面让心怀不满的官僚集团、军方势力、少数民族武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破坏国内的和平稳定,一方面也让民盟的执政面临着快速改善国内经济状况、提高民生水平的压力。只有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经济发展成绩,民盟才能为自己进一步增强合法性基础,才能为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乃至军队国家化的尝试做好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缅甸军方在今天的态势有点像埃尔多安上台前土耳其的军方,只要它愿意它随时可以重返政治舞台的中心,随时可以发动政变、撤换总统。它之所以能够甘于雌伏,除了外界制裁与缺乏道义基础之外,最大的理由就是执政成绩太差,自己都觉得自己干不下去。土耳其的埃尔多安这是把握住了危机中的机会,通过卓越的政绩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一步步驯服了军方。昂山素季能否走一条类似的道路,关键就在于其能否让缅甸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因为此,民盟不会因为在意识形态上亲近美国,就会采取对中国的疏远策略。这是因为美国人在情感上和民盟很近,但是在投资上和缅甸很远。民盟更可能采取更为开放与灵活的姿态,以最大的可能吸引外国的投资,而在这其中中国的投资不仅将是最主要的,而且由于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力、港口、公路、铁路等事关缅甸经济起飞基础的领域,它也将是最重要的。由于自身没有历史包袱且相对干净,民盟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迈出更大的步伐,许多巩发党时期搁置的工程(比如密松项目),都很可能重新启动。
昂山素季将面临官僚集团、军方势力与少民武装的严峻挑战
虽然吴廷觉当上傀儡总统,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是一个非常不严肃的政治闹剧,昂山素季兼任部长似乎也有走下神坛之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昂山素季在国内的威信。昂山素季以傀儡总统行垂帘听政的方法,基本上得到了缅甸国内各方的认可,而且也符合缅甸长期以来高层人物垂帘听政的习惯。坦率而言,昂山素季并不仅仅是民盟的领袖,而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缅甸的国家偶像。她不仅对一般民众拥有很高的号召力,而且也得到了缅甸公务员阶层、巩发党中低层党员和军队中下级军官士兵的广泛支持。一些巩发党官员虽然对民盟抱有比较强烈的怀疑甚至敌意,但对于昂山素季仍然充满敬意。在昂山素季在内比都进行的政权交接斡旋中,现任政府的高级官员与军方的核心人物都对昂山素季表现出了合作甚至恭顺的态度。虽然缅甸军方与少数民族武装手里有枪,对昂山素季的许多政策并不买账,甚至暗中杯葛,但昂山素季及其父亲昂山将军,在缅甸军方与少民武装的中下级军官、士兵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这让激烈的武装暴乱或是军事政变很难顺利的发生。
然而即便如此,昂山素季面临的仍然是一个潜流横涌的烂摊子。一方面,缅甸的国家机器存在普遍的裙带、腐败、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盛行的现象。如果想让这部机器动起来,成为发展的推动机,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意味着要裁撤机关、精简编制、严肃法纪,而这无疑将对政府公务员阶层尤其是许多从军方退役在政府里吃红利的部级老干部,构成严重的冲击。更糟糕的是,民盟虽然有改造政府的决心,但是却并不具有充分的执政经验与足够的人才储备。这让缅甸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充满了变数与风险。另一方面,军队仍然是缅甸政治当中的最主要力量。虽然外界的压力以及昂山素季刻意的笼络与赎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军方政变的危险,但是军队利用自己在国内少数民族问题上的高度自决权,却可以随时打打停停以谋求自身的利益。缅族与少数民族的深刻矛盾,曾经让昂山素季的父亲喋血官邸,今天的昂山素季也未必能够摆脱这样的危险。此外,少数民族武装也是昂山素季面临的大问题。缅甸政府军队战斗力羸弱,难以在军事上消灭少数武装,这让缅甸的北部地区实际上长期处于割据的状态。虽然目前尚没有少数民族武装公开提出独立建国,但如何开启政治对话、重建中央对民族地方的统治,却仍然任重而道远。更为关键的是,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域毗邻中国,一旦战端重启,缅甸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必将大受影响,而这将严重影响缅甸的经济发展。
中国将在缅甸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竞争
由于缅甸丰富的资源、敏感的战略位置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日益开放的缅甸正在吸引日益多元的外国投资。这一方面意味着,发展中的缅甸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市场机遇;一方面也意味着,传统上中国一家独大的态势将会为多家激烈博弈的局面所取代。从目前来看,日本、韩国、东盟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印度、欧洲也有可能在未来扩大其对缅甸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密松等系列水电站建设、皎漂经济特区项目建设(含深水港、公路、铁路)、中缅石油管线、矿产开发以及北部山区的林木砍伐等。在缅北克钦、瓦邦、果敢地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占据毫无疑问的统治地位。日本的影响力则主要体现在媒体、通讯、金融、公路、汽车(主要是二手走私汽车)等方面。在缅甸南部日方投资了迪拉瓦特区以及泰缅边境土瓦特区的建设,在这一地区日方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东盟、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缅甸的金融、通讯、地产等项目上的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尽管很多的中国人对于缅甸与中国的黏附性下降而深感不满,但坦率来说,这种比重的下降和总量的上升是同时发生的。这并不意味着缅甸会在民主化之后走上一条亲西方远中国的道路,而只是意味着随着缅甸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中国与缅甸的关系也将向正常状态进行转变。中国人其实并不应该担心这种正常状态,因为在正常状态下,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事实上,缅甸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昂山素季所言,缅甸无法选择邻居,也必须和邻居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