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和泰族是什么民族
1. 缅甸和泰国,柬埔寨是不是一个民族,或者有很深的渊源建筑风格,宗教等好像
缅甸的主要民族是缅族,泰国的主要民族是泰族,柬埔寨的主要民族是高棉族。虽然不是一个民族,但三国的人种同属亚洲黄色人种中南半岛分支,建筑风格是近似的,并且都信奉小乘佛教。
2. 泰国和缅甸有什么渊源或恩怨是同一个民族吗
两国有领土争议,不是同一个民族,缅甸主要是缅族,还有其他
很多少数民族,泰国主要是暹罗人
3. 缅甸有哪些民族
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缅族是缅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缅甸语为母语,属于汉藏语系民族,缅族在全缅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是缅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即人们所称的“缅甸本部”。
4. 掸族是什么民族
掸族(Shan),一般是指分布在缅甸境内的泰民族。
缅甸官方将分布在掸邦高原的泰民族命名为“掸(Shan)”,把分布在掸邦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的泰民族命名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掸(Shan Gale)”、“大掸(Shan Gyi)”、“毛掸(Maw shan)”、“泰兰(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称。实际上,缅甸各地的泰民族并不承认缅甸官方的民族划分,对外均统一自称“泰(Tai)”,普通缅族人称其为“掸(Shan)”。
缅甸的掸族(Shan)与泰国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ai)、越南的泰族(Tai)、老挝的佬族(Lao)、中国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萨姆族(Assam)均是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叫法的同一个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5. 缅甸有傣族吗
缅甸有傣族。
缅甸人口民族:
缅甸人口有约5390万(2015年),68%为缅族。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华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缅甸官方不承认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为法定少数民族。
掸族:
缅甸官方将分布在掸邦高原的泰民族命名为“掸”,分布在掸邦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的泰民族命名为昆、允、罕底、小掸、大掸、毛掸、泰兰、泰隆、泰那等不同族称。
实际上,缅甸各地的泰民族并不承认缅甸官方的民族划分,对外均统一自称“泰”,普通缅族人称其为“掸”。
掸族与泰国的泰族、柬埔寨的泰族、越南的泰族、老挝的佬族、中国的傣族、印度的阿萨姆族,属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叫法的同一个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5)缅甸和泰族是什么民族扩展阅读
傣族:
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 。
族称: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老挝称做老,缅甸称做掸,中国称做傣,印度称做阿洪 。
6. 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是同一民族吗
这三个民族得分开看。
泰族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650年左右自中国南部和东南部的长江流域一带广大地区迁徙此地。自13世纪初叶起,泰国成为统一的国家。但泰族已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与缅甸的少数民族、柬埔寨民族、泰南部土着族交叉融合,只能说是和傣族在历史渊源上同属一家。
老挝的老族具体讲的话分为三大民族,即老龙、老松和老听。老龙族和傣族在历史上同属一支,老听和我国的哈尼族、独龙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有较大渊源,老松族即是中国苗族的一个分支。所以老挝的老龙族和傣族在历史上同属一支。
缅甸的掸族和傣族是一个民族,在掸邦的掸族自称“傣族”。傣族和掸族本是一家,但由于语言、边界等因素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叫法。
7. 傣族、掸族、泰族、老族是同一个民族还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分支或者是同源的不同民族
国内科考资料表明:傣族与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关,傣族先民出自我国云南西南傣族聚居区,东南亚各国傣族都来源于此。中国傣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为同一民族。总人口6000万以上。历史上傣族以云南南部、泰国北部和缅甸东部为核心建有傣族国家——妙香国。后经历史演变,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傣族散居于我国西南一带和中南半岛各个国家。在印度的东北阿萨姆邦亦有一部分傣族.
满族建立的清朝进入泰族地区后,代替明朝统治着北方大部分泰族,继续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管理,但大多数泰族地区还是保留了土司制度,仍然由各地泰族头人世袭管理,有数十个泰族土司政权。
中华民国政府延续了清政府对北部泰族地区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消了土司制度,设立了2个泰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州、德宏泰族景颇族自治州),7个泰族自治县(临沧•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泰族自治县、临沧•耿马泰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孟连泰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思茅•景谷泰族彝族自治县、玉溪•新平彝族泰族自治县、玉溪•元江哈尼族彝族泰族自治县、红河•金平苗族瑶族泰族自治县),以及数十个泰族乡(分散在中国西南各地)。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后,一部分泰族又开始向南迁徒,进入缅甸、泰国、寮国。
现今,北部泰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和南部边疆,有人口110多万人,信仰南传上部佛教,除政治上的隔绝外,人民之间的婚姻情缘,地域上的山水相连,与南部泰族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南部泰族
公元前2世纪左右,泰族先民逐渐开始向南迁徒,到公元11世纪中期,泰族人南徙更多起来,已经广泛分布在云南西部—云南南部—寮国北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越南北部,并不断地向南迁徒。
北部泰族处在彝族白族统治之下时,南部泰族则先后建立了勐交(缅甸东部)、勐老(即兰沧,寮国北部)、兰那泰(泰国西北部)、拍尧(泰国西北部)、哈里奔猜(泰国西北部)等独立的小国家。这些小国之间、与北部泰族之间保持着王族间互相联姻的传统。后来这些小国家时而独立,时而受北方王朝的节制。勐老(兰沧)后来向泰国东北部发展,成了以后的寮国。兰那泰是泰族首先在今天的泰国境内建立的一个政权。
壮、汉、傣等族交错杂居地区,田地、山林等主要生产资料大部分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8. 泰国人是什么民族是不是傣族
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是同一个民族之系的分支。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和老挝的傣族为同一分支,都是泰国主体民族的一个分支。傣族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泰国主体民族非常接近。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老挝称做老,缅甸称做掸,中国称做傣,印度称做阿洪,但均自称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