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钦邦什么时候划给缅甸
⑴ 缅甸的行政区划
全国分7个省(taing / division)和7个邦(pyi ne / State)。七省:伊洛瓦底省、马圭省、曼德勒省、勃固省、仰光省、实皆省和德林达依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七邦:克钦邦、掸邦、钦邦、克伦邦、克耶邦、孟邦和若开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根据缅甸将实行的新宪法,缅甸新建的行政中心彬马那(Pyinmana)将成为首都,并且其名字定为内比都(Nay Pyi Taw) ,缅甸国家行政中心于2005年11月由仰光搬迁至内比都。
缅甸行政区划-行政区划详表
省邦名 COK E2003 面积(km2) 镇区数 首府 CE2003 CC1983
实皆省 Sagaing 01 5,663,200 94 625 37 实皆 Sagaing 300,000 46,212
实皆县 Sagaing 实皆 Sagaing 46,212
瑞波县 Shwebo 瑞波 Shwebo 52,185
望濑县 Monywa 望濑 Monywa 161,000 106,843
杰沙县 Katha
格礼县 Kalemyo 格礼 Kalemyo 52,628
达武县 Tamu
莫莱县 Mawlaik
坎迪县 Hkamti
勃固省 Bago 02 5,581,300 39 404 28 勃固 Bago 198,400 150,528
勃固县 Bago 勃固 Bago 198,400 150,528
卑谬县 Pyay 卑谬 Pyay 128,700 83,332
沙耶瓦底县 Thayarwady 沙耶瓦底 Thayarwady 33,489
东吁县 Taungoo 东吁 Taungoo 65,861
马圭省 Magway 03 4,760,100 44 820 25 马圭 Magway - 54,881
马圭县 Magway 马圭 Magway - 54,881
敏布县 Magwe Minbu 敏布 Magwe Minbu 32,456
德耶县 Thayetmyo
木各具县 Pakokku 木各具 Pakokku 110,800 71,860
甘高县 Gangaw
曼德勒省 Mandalay 04 6,727,900 37 024 31 曼德勒 Mandalay 1,147,400 532,949
曼德勒县 Mandalay 曼德勒 Mandalay 1,147,400 532,949
彬乌伦县 Pyin-Oo-Lwin 眉谬 Maymyo 111,100 63,782
皎色县 Kyaukse
敏建县 Myingyan 敏建 Myingyan 126,100 77,060
央米丁县 Yamethin
梅铁拉县 Meiktila 梅铁拉 Meiktila 157,900 96,492
良乌县 Nyaung-u
德林达依省 Tanintharyi 05 1,347,700 43 343 10 土瓦 Dawei 135,300 69,882
土瓦县 Dawei 土瓦 Dawei 135,300 69,882
丹老县 Myeik 丹老 Mergui 145,700 88,600
高东县 Kawthoung
伊洛瓦底省 Ayeyarwady 07 7,330,200 35 138 26 勃生 Pathein 212,600 144,096
兴实达县 Hinthada 兴实达 Henzada 121,000 82,005
苗妙县 Myaungmya
马乌彬县 Maubin
壁磅县 Pyapon 壁磅 Pyapon 39,862
勃生县 Pathein 勃生 Pathein 212,600 144,096
仰光省 Yangon 06 5,836,200 10 171 45 仰光 Yangôn 4,344,100 2,513,023
仰光东区县 Yangon East (33镇
仰光西区县 Yangon West 在市内)
仰光南区县 Yangon South
仰光北区县 Yangon North
克钦邦 Kachin 11 1,327,700 89 041 18 密支那 Myitkyinâ 56,427
密支那县 Myitkyina 密支那 Myitkyinâ 56,427
八莫县 Bhamo 八莫 Bhamo 26,169
葡萄县 Putao
克耶邦 Kayah 12 247,300 11 733 7 垒固 Loi-kaw 33,665
垒固县 Loikaw 垒固 Loi-kaw 33,665
波勒克县 Bawlakhe
克伦邦 Kayin 13 1,553,100 30 383 7 巴安 Pa-an
巴安县 Hpa-an
妙瓦底县 Myawadi
高格力县 Kawkareik
钦邦 Chin 14 541,900 36 019 9 哈卡 Haka
法兰县 Falam
敏达县 Mindat
孟邦 Mon 15 2,470,400 12 297 10 毛淡棉 Mawlamyine 395,900 219,961
毛淡棉县 Mawlamyine 毛淡棉 Mawlamyine 395,900 219,961
直通县 Thaton 直通 Thaton 103,000 61,790
若开邦 Rakhine 16 3,004,700 36 778 17 实兑 Akyab 159,200 107,621
实兑县 Sittwe
孟都县 Maungdaw
布帝洞县 Buthidaung
皎漂县 Kyaunkpyu
山多威县 Thandwe
掸邦 Shan 17 5,461,500 155 801 54 东枝 Taunggyi 149,600 108,231
东枝县 Taunggyi[西掸邦中心] 东枝 Taunggyi 149,600 108,231
莱林县 Loilen
腊戌县 Lashio[北掸邦中心] 腊戍 Lashio 131,000 88,590
木姐县 Mu Se
皎脉县 Kyaukme
滚弄县 Kunlong
老街县 Laukkaing
景栋县 Kengtung[东掸邦中心] 景栋 Kengtung 46,938
孟萨县 Mong Hsat
孟别县 Mong-Hpayak
大其力县 Tachileik
缅甸 Myanmar 51,853,100 676 577 324
仰光 Yangôn
缅甸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1044年形成统一的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吁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
1886年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甸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
1948年1月4日,缅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
1940: Meiktil省并入曼德勒省。
1948: 钦邦设立,析若开邦。
克伦邦设立,由德林达依省部分地区析置。
克钦邦设立,由曼德勒省密支那和八莫区置。
克耶邦设立,联合Bawlake, Kantarawaddy and Kyebogyi三地置。
掸邦设立,由掸邦同盟和佤邦合并而置。
⑵ 前几时缅甸攻打果敢军详情
甸攻打果敢的主要原因
近段时间,中国与印度因藏南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其实,主要就是为非法的麦克马洪线闹得不可开交。
而据麦克马洪线签约,还有”麦克马洪线缅甸段”的。麦克马洪线缅甸段就包括了果敢这片土地。在1959年*ZG*将果敢划给了缅甸。而今,缅甸见中印度关系因麦克马洪线的问题不可开交,自然觉得麦克马洪线缅甸段即“缅北”与“果敢”有被 否认的可能!所以用军队先驻入此地,夺取实占主权为重!当然还有其它,大家可补充。
原来缅甸曾长期隶属英国印度殖民地的一部份. 直至1937年才成立英缅殖民地政府. 缅甸才脱离英印殖民地. 故在1910年代英藏两政府背着中国中8央政府所划定的麦克马洪线是包括有缅甸段的. 即缅甸克钦邦北部Kachin Race Distribution Map克钦邦大部份(北部)是英国在民初侵占云南颢颇族聚居的江心坡和孟养土司地区. 即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割让与缅甸的麦克马洪线缅甸段. 此也为何招致印度政府振振有词的说. 中国既然可以承认麦克马洪线缅甸段. 为何不能承认麦克马洪线印度段. 使印度侵占藏南合理化.
⑶ 1960年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是伟大的周同志将江心坡和南坎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领土1/4强,使得缅甸长期与我国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⑷ 为什么要把克钦邦送给缅甸
克钦邦掸族居住地本来是孟拱土司的属地。北部的克钦族地也多是掸族土司的羁縻地。大约是从16世纪开始,缅族强大到统一了缅北的掸族,一直到1885年缅甸政府被英国人击败,英国乘胜占据克钦,初期成立了上钦敦府和密支那府[《印度帝国地名词典》是distriction,不过我喜欢用府]来统治克钦地区,此后半个世纪一直是英属缅甸的行政区划,1948年,缅甸独立接收此地。后面的事。。。。。。
⑸ 请简要概括缅甸历史的几大部分
蒲甘王朝(1044年~129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1044年~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奴律陀国王相继征服掸族和孟族,也不断扩展领土。阿朗西都国王(1111年~1167年)在位时,小乘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并在13世纪初期达到鼎盛。当时建造的3000余座寺庙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统治者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入侵而结束了蒲甘王朝。此后,缅甸进入了掸族时期。
缅中行省
(1286年~1290年)
1286年,中国元朝设置“缅中行省”(又称“征缅行省”)。1290年缅中行省撤消,但之后的蒲甘国王几乎都是元朝的傀儡。
后来缅甸分裂,掸族和孟族分别在缅甸东部和南部建立势力。
东吁王朝
(1531年~1752年)
1531年缅人莽应体(1531年~1550年)二度统一缅甸,成立东吁王朝而自称为王,并于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之后莽应龙即位,因多次与实力强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交战而耗尽国力,最后因勃固城于1599年被阿卡族占领而迁都阿瓦。东吁王国最终在1752年没落。1753年,缅人雍籍牙出现,赶走当时攻占阿瓦的孟族人,并建立大光城。
贡榜王朝
(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国王主政的专制时期,因其多次企图入侵泰国的野心,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不免忧心缅甸可能造成的威胁。1875年,西部克伦尼邦被确认为主权国。
殖民时期
(1885年~1948年)
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在英国人进入缅甸后,上缅甸的经济也显着好转。
1885年,英国发兵灭缅甸,并入大英帝国所下属的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中国清朝政府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
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贡。至于中缅边境未定界,应由两国会商勘定。此时英国将缅甸纳为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交通和教育获得大幅改善。英国人致力开发水路,使得无数蒸气船得以航行于伊洛瓦底江。铁路和道路也获兴建和改善以弥补水路的不足。此时,大量的印度移民涌入导致劳工廉价,造成地方经济受到威胁。因此缅人开始产生对印度人的仇视,以致在1930年爆发反印度人的暴动。
1890年~1947年,掸邦、佤邦成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克钦邦、钦邦则为分开的行政区。
1894年,薛福成在伦敦与英国签订《中英滇缅商务条款》。
1936年,在英国统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选举中,巴莫博士当选为英国控制下政府的首相。
1937年,英国创建一套独特的缅甸宪法,同意缅人自治。缅甸脱离英属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缅甸本部(英属缅甸)。
1942年5月,二战,日本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傀儡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
1942年,昂山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及中国远征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
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他们回国重组缅甸傀儡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
1944年,日军在战场节节败退,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
1945年,全缅抗日胜利,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
民主化历程
1947年,众掸邦、克钦邦、钦邦及缅甸本部于掸邦境内彬龙(也译为班弄)小镇上,签署《彬龙协议》,协议之目的为:联合缅甸、掸邦、克钦邦、钦邦等,联合向英国争取独立。
1947年7月,昂山将军遇刺身亡,昂山的继承人德钦努继续领导独立运动。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国60多年的殖民统治,缅甸获得独立,苏瑞泰为首任缅甸总统。
1948年~1958年,以吴努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为缅甸联邦的执政党。
1958年~1960年,吴奈温将军强迫吴努让其成立“看守政府”。
1960年~1962年,吴努的缅甸联邦党(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廉洁派改名)在1960年缅甸大选获胜而执政。
⑹ 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的发展历史
辖区内主要有浪族(缅甸景颇族中的一个分支)、茶山(缅甸景颇族中的一个分支)、栗粟、汉族、缅族等,人口约7-10万,面积约两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主席为则孔·丁英,军队叫克钦新民主军(当地又叫人民军),司令员则孔·丁英(少将),副司令俄佬(上校),军人约3000,作战兵力约1500,装备有部分山地迫击炮、高射机枪、肩扛式火箭、地雷等。士兵武器为AK-47自动步枪、81-自动步枪、法产自动步枪(以前对缅甸政府军作战中缴获)、中国产半自动步枪(现已入库,仅新兵射击训练时用一点)等,其武器库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装备3000-5000兵力,武器装备远优于克钦独立军。旗帜为中间太阳,旁边竖立两把刀,意为景颇族中新起的力量,表面看来也像是数字101。当地民族多信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等,收入以农业种植为主,边境主要地区的收入为经商或领取工资等。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在历史上就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恩梅开江为景颇族的发源地。在中国元、明、清三朝此地为中国属地。缅甸国家政府二战结束后独立,因管理能力不当,引起克钦(景颇族)、瓦族、掸族等少数民族的不满,在缅甸境内先后出现了多支反政府军。当时浪族、茶山等同属克钦独立军,后因各种问题,于1969年脱离克钦独立军,加入缅甸共产党,并建立101军区,司令员则孔·丁英、副司令员泽龙。在随后的对缅甸政府军作战中由于人民团结、作战勇敢加上有来自中国的大量武器弹药、粮食物资等无偿援助,成为一支较能吃苦、战斗的部队。那时的101军区,受缅甸共产党指挥,时常派出人员到中国昆明、北京等地学习。在腾冲境内有101军区的兵营、训练营等,其军装也才用中国84年以前的通用军装,双方军民出入边境,亲如一家。1989年,缅甸政府军与101军区在甘拜地最后一次交战,缅军投入500余人,101军区投入200—300人。缅军力争一举拿下该地区,双方苦战一个多月。最危险时101军区已将许多难已运走的重武器炸毁,甘拜地四周都已布上地雷。不过一天晚上,一名勇敢的浪族官兵穿过雷区,将缅军弹药库炸毁,最后缅军不得不退回密支那。此役,缅军死伤400余人,101军区死15人,伤数十人。这是我所能子解到的最详细的一次过去的战斗,它反映了当时101军区比较善长山地游击作战的特点。九十年代初,缅甸共产党解体,101军区率先与缅甸政府军达成和平协议,缅甸政府同意其建立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英文简称NDAK。拥有自治权,原有军队改名为克钦新民主军,司令员则孔·丁英、副司令泽龙。军队管理沿用缅甸共产党时期中国军队的管理方式,外松内紧。军队表面看来似乎没什么战斗力,不过军民关系融洽,区内治安状况普遍较好。特区成立之初为解决财政等问题,便同意中国人进入这一地区,进行大量伐木。在整个九十年代木材行业不仅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等,还带动了以此接壤的中国边境多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大量优质木材进入中国内地,甚至远销欧美等地。九十年代后期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又陆续发现大量矿藏,其矿储量大、品位高、品种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钼矿、铁矿、铅锌矿、金矿等。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矿,可能仅占未发现矿藏的一小部分。
⑺ 克钦邦的介绍
克钦邦是缅甸联邦东北部的克钦族(景颇族)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 东部与中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接壤,北部与中国西藏昌都地区相邻,使用汉语。克钦邦古代为中国领土,在唐代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的领土,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这些地方在晚清和民国时代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缅甸。根据周恩来和奈温1960年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了对江心坡和南坎的领土主张。从缅甸收回被英国1913年侵占的片马地区以及国民政府1941年割让给英国的班洪、班老等领土。克钦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与中国景颇族是同一民族,他们虽跨国界而居,但彼此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历史渊源关系。他们彼此来往密切,通婚互市。 从跨居中缅两国的景颇族的族源、迁徙、称谓、语言、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等各方面来看,他们是同—民族,仅只分别居住于不同的国家。克钦邦自古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20世纪40年代修筑的中印公路进一步沟通了中、缅、印三国,克钦邦故有“缅甸的北大门”之称。
⑻ 中缅边境的江心坡面积足有2.7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江心坡位于缅甸的北部地区,目前属于缅甸的领土,与我国的云南省和西藏的长余县接壤,东部与中国以高黎贡山为界,南北长约300公里,东西宽约150公里,面积足有27000平方公里,分布在N枚开枪和麦力开枪之间的地带。1960年中国和缅甸进行的边界划分,在此之前,两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边界。1960年,中国与缅甸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放弃了对江西坡的领土主张,从缅甸收回了被英国1913年侵占的片马、鼓浪和港方战地。早在1941年,中英两国政府换为规定,将原属于缅甸的班红和半岛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江心坡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呢?看看我们的藏南地区就知道藏南地区。面积达九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固有的领土,目前被印度非法实际控制。从西藏其他地区进入藏南地区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地理环境非常恶劣。而江西坡的北部与藏南地区交界,如果江心坡还在,那么就可以从江心坡进入藏南地区,那么在1962年对应自卫反击战中,就多了一条去藏南地区的通道,或许后勤物资就能够跟上,不至于鞭长莫及。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江心坡的战略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
⑼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如何与缅甸政府对抗半个世纪的
克钦独立军是缅甸北部的一支民族武装力量,从名字中就能看出这是克钦族为了追求独立而建立的军队。
(缅甸政府要求彻底解散克钦独立军,遭到克钦政府的拒绝)
到2011年,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再度爆发冲突,缅甸政府军攻克了克钦军旗下的多个市镇,战火更是烧到了中缅边境。
以现在的实力对比来看,如今缅甸政府军的实力已经完全碾压缅北各民族武装,克钦军和果敢军只能依靠深山老林打游击。
目前克钦政府寄希望于欧美国家插手缅甸事务,阻止缅甸政府在缅北的行动。
在克钦政府看来,欧美国家对缅甸政府的影响力极大,前几年欧美就插手过缅甸的罗兴亚人问题,迫使缅甸政府在该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如果克钦政府能够得到欧美国家的支持,那么必然会让缅甸政府忌惮三分。
为此克钦政府在许多事务上都附和西方国家,希望以此换取西方的支持,甚至不惜为了西方而得罪北京。
面对任性的克钦政府,中国政府还是从大局出发,积极调停缅甸政府与克钦政府的冲突,缅克双方的几轮谈判都是在云南境内举行的,毕竟克钦的存在是对我们比较有利的。
不过由于双方的分歧巨大,谈判总是无果而终,战事也是断断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