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缅甸会有中文
‘壹’ 缅甸果敢老街属于哪里,为什么会说中文呢
果敢(Kokang),全称“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与中国之间的掸邦高原,北面和东面紧邻中国云南省。北面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管辖下的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接壤,南面以南定河为界限与佤邦的南邓特区相对,西临萨尔温江与木姐市管辖下的勐古镇、大勐宜和贵概镇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滚弄镇,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国境线约250公里。
2005年相关数据显示,果敢当地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90%人口为果敢族。据2016年相关信息显示,果敢自治区下设1县、2区、2镇和28个乡、社区。
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 [1] 签订,其中并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国放弃收复果敢的权利。果敢归缅甸掸邦管辖。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 “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
‘贰’ 果敢人使用的为什么是汉字
果敢人使用汉字,是因为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他们的先祖是明朝末年随朱氏桂王逃到缅甸的一支武装力量。由于后来桂王遭吴三桂毒手,清朝又已被明朝代之,这些移民无法返回而在缅甸果敢定居。
汉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的根,文化传承的载体。果敢人就是中国汉族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保护弘扬中华文化,汉人不用汉字,何以叫汉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解放后不久,迫于形势需要把江心坡至果敢划归缅甸。从此,江心坡,掸邦等华夏故地离开祖国留在外邦而民(克钦,佤族,汉)族心系故国不断,心系中国不变,不断文字,民族根不断,果敢在2008年汶川地震向内地捐款。汉族在缅甸被迫改为果敢族,名字如何改变,改变不了华夏子孙的身份与尊严。历史有些遗憾,果敢人采用云南电话号码,内地教材,与缅甸政府战乱时逃到云南边境一侧,树起五星红旗。生命危难时,只有母亲怀抱才有温暖。心向中国,这就果敢为什么使用汉字由来。
‘叁’ 缅甸佤邦为什么用中文
这是因为过去佤族没有文字,后来“佤邦”改进后文字与中国佤族的文字趋同。
佤邦官方语言为佤语、汉语, 官方行文是汉文,佤语是最为通行的日常用语。部分学校使用教材为中国官方出版的教材。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佤族没有文字,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3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
20世纪90年代,“佤邦”对佤文进行改进,改进后文字与中国佤族的文字趋同。新佤文已在“佤邦”机关、学校、部队普及和使用,所有学校都开设佤文课,机关人员的会议记录、民间书信交际和党政军电报通讯行文都有使用。
佤邦的历史
佤邦在历史上为中国领土,唐代属于南诏国、宋代属于大理国。佤邦官方语言为佤语和汉语,官方行文为中文。该特区分为“北佤”和“南佤”两部分,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南面与泰国接壤,首府为邦康市。佤邦下辖勐冒县、勐能县、勐波县、邦康特区、南邓特区、佤邦南部地区。佤邦的总人口约60万人,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佤邦
‘肆’ 为什么缅甸果敢街上都是中文,他们有中文学校吗
果敢和中国有历史渊源,明末清初的时候明朝军队被清军追杀,一直逃到现在的缅甸果敢,繁衍后代,所以说果敢人本质上是中国人的后代,所以他们也有使用中文,他们有中文学校
‘伍’ 果敢人使用的为什么是汉字他们和我们有什么渊源
果敢人使用汉字,是因为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他们的先祖是明朝末年随朱氏桂王逃到缅甸的一支武装力量。由于后来桂王遭吴三桂毒手,清朝又已被明朝代之,这些移民无法返回而在缅甸果敢定居。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果敢人全部熟练掌握汉语果敢话。对于缅甸国语来说180人中只有10人熟练掌握,68人略懂。对于果敢人来说,无论是家庭内外,无论是对本族人还是非本族人,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是汉语果敢语,母语是他们家庭和社会交际最为主要或者唯一的语言。
果敢是一个以华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区,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汉文化氛围。在这些地方,汉语除了在传统生活中发挥着交流作用,还担负起文化创造和传承的职能。果敢人尊崇孔孟之道,还信奉佛教和道教,保留着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果敢地区的北部、东部和中国云南省的边界相连,边界长达173公里。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汉语是越来越重要的。与中国山水相连、血脉相承的果敢人学习汉语不仅能够保留民族文化,更是工作生活的需要。现代果敢地区货币是人民币,通讯是用的中国移动的号码,电力是云南电网输送。学校采用的是汉语教学,教材是云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制教材。
‘陆’ 缅甸的果敢和佤邦,为何会使用中文作为语言呢
一、果敢人、佤邦人均使用汉语。
果敢人的语言是西南官话(汉语北方方言)和缅语。
佤邦人的语言是西南官话(汉语北方方言)和佤语。居住在果敢的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其语言、生活、文化,已与汉族相同。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
果敢和佤邦历史上都是中国领土,现在均属于缅甸的领土,受缅甸政府的管辖。在果敢当地总人口中有90%人口为果敢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果敢在明、清两朝属于镇康州之地,杨国华在1840年被清廷册封领有果敢县,领原镇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户地。
果敢曾经(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权。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缅语教师,采用缅语教学。
佤邦是缅甸联邦的一个自治区,曾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佤邦辖区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北佤与南佤地区之间隔着掸邦第四特区和政府军控制区。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主体民族是佤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军事力量由佤邦联合军组成,主要经济为农业及矿业开采。
‘柒’ 缅甸不是中国,为什么会说中国话,而且长得跟中国人都一样
首先,缅甸是独立自主的独立国家,从历史上确实有曾经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存在。近现代时期,因为战乱和商业往来等原因,有很多原有的中国人或移居或停留在中南半岛的国家中,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撤退到中南半岛的原国民党部队,虽然有部分回到故乡或撤退到台湾,但也有最后留在当地的人。
至于长相相似,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各国人民在长相上其实差距不大,同属于相似人种,只不过因各地区饮食生活环境和宗教文化差异,导致的后天差异而已。
以上。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祝好运。
‘捌’ 缅甸的果敢人,为什么使用汉字呢有何缘故
果敢人的历史。
公元1659年,南明的皇帝朱由榔为了躲避清军的追杀,带着上千汉族侍卫逃亡到了果敢。后来,朱由榔被大汉奸吴三桂所杀。那些追随朱由榔的汉族侍卫以明朝遗民的身份留在了果敢谋生。同时,果敢地区原本有一部分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汉族商人马帮,以云南、贵州、四川人居多。
对于缅甸国语来说180人中只有10人熟练掌握,68人略懂。对于果敢人来说,无论是家庭内外,无论是对本族人还是非本族人,他们使用的语言都是汉语果敢语,母语是他们家庭和社会交际最为主要或者唯一的语言。
‘玖’ 缅甸为什么说汉语
因为缅甸和中国是交际的国家,而且缅甸那边也有很多的中国人在做贸易,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会将中文的,而且现在中国附近的一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这些国家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是非常高的。
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始国之一,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边界条约及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的国家。除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受到干扰外,中缅双方一直保持睦邻友好、和平合作的关系。
‘拾’ 是那个国家在战缅甸 为什么难民营里的缅甸人都会说汉语 还使用人民币
是缅甸内战。缅甸战乱地点和云南很近,所以会有有文化接近的特点。缅甸的官方语言是缅甸语,只有在缅甸的华人才说的是汉语(有一部分已经不会说汉语了)。如果是缅甸掸邦或者果敢地区的阅兵,他们有很多汉人并且会学会说汉语,特别是果敢地区,那里基本是汉人,说的是汉语云南方言,用地是人民币,手机都是中国移动信号,区号都是云南的区号,就连官方新闻播报都是汉语。在这两个地区,汉语汉字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