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没有人民军
‘壹’ 大陆为何不出兵缅甸
现在出兵等同于侵略,只有更多的平民与军人死于战火,打过战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战争都是鸡犬不留的三光政策,同盟军以毒品为生活来源是众所周知的,不必争议,现实大于雄辩
‘贰’ 缅甸是不是没有正规军队我看很多电影和电视总是有雇佣军。
一、缅军成立于1942年,当时称“缅甸独立军”。1945年3月27日 ,民族英雄昂山等人发起抗日运动,改名称“爱国军”,每年3月27日定为建军节。1988年以后,调整国防体制,取消总参谋部,建立军种司令部。
截止2013年,缅军有现役部队约42.9万人。年军费约6-8.5亿美元。实行志愿兵役制。缅甸陆军负责所有的地面作战行动以及负责将空军和海军纳入联合作战编成体制。陆军部队编成与众不同,不采用旅级编制,而是将陆军分成12个地区司令部编制,每个地区司令部由“战术行动司令部” 组成。兵力32.5万人。编有10个轻装步兵师师部,12个军区司令部,32个战术指挥部,245个步兵营,7个炮兵营,4个装甲营和2个高炮营。
缅甸海军分为三个军区:即伊洛瓦底海军区(驻仰光) 、若开海军区 (驻实兑) 、德森达依海军区 (驻毛淡棉)。兵力15000余人(含陆战队800人)。设有6个海军基地缅甸海军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逻队,在孟加拉海湾和安达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战能力有限。由于禁运品走私等活动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监视和渔业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缅甸有1930公里的海岸线)。拥有250名武装人员和一些小型舰艇(包括5艘卡奔塔利亚级舰和3艘巡逻快艇)的PPFC公司协助执行海岸巡逻。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动中有些舰艇由海军士兵驾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海军人员负责在内陆航道巡逻行动,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萨尔温江。拥有800名士兵的海军陆战队具有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海上巡逻。海军航空兵拥有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基地都在海岸边。
空军9000人。编有3个战斗机中队,2个攻击战斗机中队,2个防暴机中队、1个运输机中队和4个直升机中队。作战飞机83架,武装直升机29架。
二、缅甸东北部政府军的控制力弱,当地的邦(相当于我国的省)拥有自己的军队,包含一部分雇佣军。
‘叁’ 缅甸果敢军及其它地方武装的历史由来,及和政府军的矛盾由来
·彭家声1968年带兵打败缅甸政府军统治果敢
彭家声1968年带兵打败缅甸政府军统治果敢
彭家声(左)与缅甸政府前总理钦纽一起。
在这张拍摄于近年的照片中,彭家声与当地一群孩子一起,看起来与一般老人无异。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果敢乱局当前 传“果敢王”彭家声已逃离
近日,位于中缅交界处的缅甸华人特区果敢县发生了一系列紧张事件。8月8日,缅甸政府军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地方武装)发生对峙事件,引发市民大面积恐慌,超过万人向中国边界逃离。本来在各方协调下,事态有所平息,然而,8月27日,缅政府军开始对果敢展开全面的搜查,查禁枪支与毒品。传言果敢特区领导人彭家声也已经逃离。
这位年近八旬的“果敢传奇”在沉寂多年后,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祖籍四川18岁入伍
彭家声是何许人也?他身逢乱世,半生戎马,几度沉浮很具传奇色彩,有人说他是毒枭,也有人说他是豪杰。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他是第一个与缅中央政府达成和解的地方武装力量首领,也是第一个向世界宣布将在自己的辖区内实行全面禁毒的金三角地方武装领导人!
现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祖籍中国四川。1931年,他出生于果敢红石头河。父亲彭积昌共生七子,彭家声是长子。除了夭折的次子,彭家兄弟六人全部在果敢身居要职。
1949年,在当时的果敢土司杨振材开办的进修班里恶补了不到一年的军事知识后,年仅18岁的彭家声开始在土司公署自卫队但任分队长,数年后升为副大队长,直至1965年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土司政权结束才解甲回家。
好斗善勇乱世突围
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果敢在缅政府军进驻后陷入混乱,同年6月底,44岁的彭家声带着几十名青年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与缅政府军打起了游击。
在边境,常听人们讲彭家声一生坎坷,多灾多难,几次差点送命。与缅政府军作战的那几年,让彭家兄弟骁勇善战之名驰誉缅甸。1967年,缅甸共产党邀请彭家声加入。次年元月,经过严格训练和重新准备后,彭家声的部队以“缅甸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进入果敢。
据说,当时在与缅政府军作战时,人民军处于下风,在前线指挥所准备下撤退命令之际,不怕死的彭家声却坐着一辆吉普车直往前线冲。他一脚蹬在踏板上,身子伸出车门外,一个劲喊司机:“往前开!往前开!”如此狠劲居然在最后扭转了战局。
率先停战禁毒“洗底”
1969年4月,果敢立县,彭家声任县长。占领果敢初期,他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税收,对部下和平民百姓都比较爱护。所以这段时间果敢社会较为安宁。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缅共内部分化严重,彭家声也随之沉浮,从1977年开始,一直隐居贺岛。直到后来旧部逐渐控制了果敢的局势,他才复出主持局面。
1989年,彭家声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军,与缅政府达成停战协定,成立了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缅甸境内其他17支武装纷纷效仿。
根据协议,他们可保持现有武装力量和管辖地盘,缅政府向他们提供部分经费及其他物资援助,并给予了开发矿产、森林资源,开放边境口岸和减免进出口税收等特权。
1990年,任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同意在果敢进行改种禁毒。2002年底,果敢根除了罂粟种植。从进入和平年代至今,果敢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毒王?枭雄?众说纷纭
据说,虽然作为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从来不去特区政府办公地点办公,缅政府的常驻官员与联络员有事都得上他家汇报。
彭家声也很少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都是派代表去参加。他不到缅甸纵深地区和其他国家,一是怕被缅政府“翻旧账”,因为他曾是政府通缉的战犯;二是为巩固地盘,扩充军队,他曾暗中采取了“以军护毒,以毒养军”的政策,结果被国际禁毒署列为了世界通缉的十大毒枭之一。
按当地人说法,他是“不受国际欢迎的人”。彭家声的一生,评价历来争议多多。有人说他是毒枭,是继坤沙之后新崛起的一代毒王,但他却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张的第一人。因此对彭家声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一直坚持维护果敢的民族利益,抗击政府军达数十年之久,也因此得到了果敢人的尊敬。
新闻背景 果敢原属中国 对峙打击边贸
南伞,位于云南西部临沧市镇康县境内的边境小镇,是临沧地区与缅甸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之一。
距南伞百米之遥就是果敢。果敢原本在清朝以前属于中国,被英国入侵后划入缅甸,后成为缅甸共产党的控制区。通过与缅甸中央进行停火谈判后,果敢成为缅甸掸邦的第一特区,实行高度自治,拥有军队并自行管理内部事务。
果敢与中国内地没什么两样:用的是人民币,说的是云南汉话,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连座机也是云南区号,当地“果敢族”亦是缅甸的汉族。果敢近15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从中国进口,可谓与中国唇齿相依、血脉相连。
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中国人多达数万,老街店铺90%以上由中国人投资。对峙事件吓走了大多数中国商人,果敢从未如此凋敝冷清。
果敢军与缅甸政府军已经停火20年。果敢军通过新成立的“缅甸和平和民主阵线联盟”发表声明称,缅甸政府军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在2010年缅甸大选前,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以避免他们对大选造成影响。
‘肆’ 缅甸政府为什么没军权
因为缅甸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伍’ 缅甸民盟是否有自己的军队
缅甸民盟是一个民主运动的组织,它以竞选来参与政治活动,所以没有自己的军队。
‘陆’ 现在缅甸有几股势力,都是哪些国家支持的中国是支持政府军吗
西北克钦邦,克钦武装,亲美!克钦队伍分分合合,多的时候三只,人民军,独立军等,美国需要他就支持它,不需要就踢了。果敢同盟军,在克钦与佤邦之间,谁给好处跟谁跑,以前亲台,断援后什么来钱就做什么,彭氏政权败了,小彭在流浪,夺回希望渺茫,现在伪军白所成掌权,被收编。正北(北佤),东北(南佤)佤邦联合军,亲中,小号中国。四特,北佤隔壁,亲中,和佤邦差不多,山寨中国,领导是中国知青,制度法律等等仿中国。南掸军亲泰背后老板美国,北掸应该和南掸差不多。其余游击队小队伍若干,都是这几家扶持的。
‘柒’ 缅共人民军红旗派白旗派是怎么回事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捌’ 缅甸军队和民族武装作战规模都很小,缅军绝对优势下没有去派大军作战,怎么回事
第一,要考虑背后的人。当时成都军区说过一句话,那边的是王八蛋,但是是我们这边的王八蛋
第二,部队调动不是那么容易的。还要考虑中下缅甸的治安
第三,这里地形崎岖,不容易展开
第四,不止几百人
‘玖’ 缅甸有中国国军部落吗
成批聚居的肯定没有了。比较集中的都在泰国北部。
1960-1961年解放军会同缅军对缅北地区的原国民党残军发起了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行动,对国民党军控制的金三角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扫荡。缅甸从解放军手里得到元被国民党军控制的30万人口,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为了躲避解放军,国民党残军从牢牢控制达10年的缅北退往老挝和泰北地区。后来在泰国充当雇佣军的条件下,元国民党军成建制地在泰国北部山区聚居,取得了泰国的山民证。最有名的就是限制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泰国清莱府美斯乐村。
‘拾’ 缅甸现在还有多少地方武装没有没有归降政府
掸东同盟军(NDAA)
掸东同盟军(NDAA)。是1989年4月由缅甸G**人民军815军区另立门户的武装组织。现控制区面积4950余平方公里,分为小勐拉、南板和萨洛3个行政区。人口7.4万人。以掸族为主体,其次是拉祜族、佤族和议族。总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贤,副司令蒋志明、罗常保。总部设在小勐拉。
掸邦民族军(亦称掸邦军)
掸邦民族军(亦称掸邦军),成立于1964年5月。该部主要以缅甸掸族为主体所组成。掸族为缅甸第三大民族,有缅甸掸族和中国掸族(傣族)之分。掸帮联合革命军于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军。1995年初其主席赛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掸族头人甘约率部脱离坤沙的蒙泰军另立山头,重新组建了“掸邦民族军”。现主要活动于缅甸东枝以北的南兰、板法、孟盖和赖卡等地区。控制区面积约510平方公里(不含游击区),控制区人口4.5万人,总兵力3200余人,总部设在孟盖,该部曾先后10多次与缅政府进行谈判,但均未能达成和解协议。
果敢同盟军(MDNA)
果敢同盟军(MDNA),是1989年3月由缅甸G**人民军东北军区兵变另立山头的武装组织。1992年该部发生内讧,司令彭家声和参谋长杨茂良大打出手,结果杨茂良驱逐了彭家声,自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声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参谋长。现控制区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22万,成员主要是果敢族(汉族),其次是掸族(泰族)和苗族。武装力量2700余人,其中军队500余人。总部设在老街。
克伦尼民族解放阵线(KNLF)
克伦尼民族解放阵线(KNLF)。是以克伦尼族(克耶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美桑达、吴吞觉,兵力1600余人,总部在霍雅。
克伦尼民族进步党(KNPP)
克伦尼民族进步党(KNPP),是以克伦尼族(克耶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昂丹雷、吴库贴布佩,兵力7800人,总部在多达玛基。
克钦独立军(KIA)
克钦独立军(KIA),组建于1961年2月5日,当时,缅军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少数民族军来到缅北克钦地区,宣布成立了“克钦独立军” (KIA),并且成立了独立的“克钦政府组织”(KIC)和“克钦政党”(KIO)。克钦独立军是缅甸国内老牌的反政府少数民族武装,当地人多称其为“山兵”,部队主要沿用英国军队的管理体制和教练方法。
1962年2月5日1987年5月,缅甸国防军对其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剿,由于时任“克钦主席”的早迈执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云南省盈江县边缘数百米的“勒新”。后来由于夏季丛林暴雨突来,阻挡了国防军的继续进攻,克钦“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缅甸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缅共人民军”瓦解,克钦独立军在武器等方面断了重要来源,形势对克钦军不利。于是早迈决定与政府进行停战谈判,1994年2月24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缅政府承认其为“克钦邦东部第一特区”,46其辖区为位于缅甸克钦邦东北部,与中国云南及印度的阿萨姆邦接壤,控制区面积约287平方公里,下设12个县,总人口约15万人。
克钦独立军所辖地区是克钦邦最主要的罂粟种植区,但自1991年始即开始禁毒,不仅不准贩毒,而且不准吸毒,凡贩毒和吸毒者一律处死!经过努力,克钦独立军辖区内一度确实做到了无罂粟种植,无鸦片贩卖。
克钦自卫军(KDA)
克钦自卫军(KDA)。是以克钦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木吐诺,兵力2000余人,总部在岗卡。
掸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组织(SSNPLO)
掸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组织(SSNPLO),是以掸族为主体的民族地方武装。领导人吴达格雷,兵力3100人,总部在瑙都。
佤邦联合党与瓦邦联合军(MNSA)
佤邦联合党与瓦邦联合军(MNSA),原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是1989年4月从缅共中部军兵变后分离出来的部分。1989年11月改名佤邦联合党。该党领导的武装称“佤邦联合军”,简称“佤联军”。其宗旨是谋求佤邦自治,并成为省级行政区。佤联军控制区分南、北2个部分。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南部与泰国和老挝相邻,面积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22万。佤联军控制区以佤族为主体民族,人口数量约占总人口数的70%。依人口数量排列,下面是拉祜族和掸族,再次是克钦、汉、爱尼、僳僳、苗、布朗、回、本、崩龙、阿克、缅、克伦和老棉等民族。佤联军成员以佤族居多,主要领导人也大多是佤族人士。佤联军现已发展到3.5万人,是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现任党总书记赵尼莱,副总书记赵明(最近去世)、肖明亮。佤联军总司令鲍有祥,副总司令李自如、布莱康。总部设在邦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挥机关“行政事务管理部”设在莱三哨。书记鲍有义(兼南部军区政委)。
政府给了正式名分,掸邦第3特区。原主要控制区是北部山区,土壤贫瘠,只能种毒。后来打败坤沙,扩展了南部军区。南部可以种水稻。政府派人车把北部居民运到南部,给安家费,在云南省帮助下替代种植(水稻)。还发现了锡矿。用矿产和水稻来做主要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