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学什么好
A. 去过缅甸的人进来
缅甸边境譬如密支那中国电话已经可以通了˙不需换卡˙来这里大烟很多˙但绝不要去接触˙因为这里政府是不允许的˙像瓦成˙密之那˙华人很多˙缅甸是一各很好的地方˙老百信善良˙又没自然灾害˙现在天气还满热的˙希望你来这里很愉快
B. 缅甸人坏不坏好不好沟通
一般缅甸人不坏很好沟通交流
缅甸语是官方语言,英语为通用语言,但是缅甸的英语教学质量不敢恭维。仰光、曼德勒等城市有很多华人,可用汉语沟通。但是缅甸的出租车司机的英语很蹩脚,需要耐心慢语方能简单沟通。当你碰上华人模样的宾馆服务人员或司机时,讲英语前最好先用汉语试试,免得大家都很费劲。
另外,体验缅甸当地人的生活,可以选择住当地民宿。
(2)缅甸人学什么好扩展阅读:
缅甸的禁忌
1、女性四不可
缅甸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同样是修行者,和尚要比尼姑高一等。女性和和尚、僧侣不可以平等而坐,甚至不可以碰到他们的袈裟。
在缅甸,很多佛塔是可以给人们上去“贴金箔”的,以表示人们对佛祖的敬仰,以及做功德。但是,在佛塔上的有些地方禁忌女性上去。女性的衣服不可以挂在高处,尤其是下半身穿的裤、裙、纱笼等。
2、影子神圣不可亵渎
过路时,人们不可以踩到和尚僧侣的影子,如果踩到他们的影子,就是对佛祖不礼貌的行为。
在公交车上,最前面的座位就是僧侣和尚的专属位置。如果坐车时,看到僧侣和尚上车的话,人们必须要让位。
当知道和尚僧侣要出来化缘时,高楼住宅的人不可以把衣服挂在阳台上。和尚僧侣经过自己衣服下的话,衣服主人会得罪。
3、佛塔、寺庙的神圣习俗
在缅甸的佛塔或寺庙里禁忌穿鞋袜,禁忌穿短裙、短裤。
禁止带酒进入佛塔、寺庙,或在佛塔、寺庙里喝酒、赌博。赌博在缅甸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件事。在缅甸大部分的家里,都有打赤脚的习惯。
在缅甸除了尊敬修行者还要尊重老人或年长者。我们从他们前面经过时,要低着头弯着腰走过,走路的脚步声不可以太大声。给长辈们接递物品时,必须要用双手。
4、生活中两必需和两不可
缅甸人用餐时,要先拿菜给父母或年长者,叫“乌差”(Oocha),表示一种礼貌;缅甸的每道菜都有一把勺子,我们加菜时,要用菜碗里的勺子。
佛教徒一般忌口吃四肢动物的肉,不可买看到现杀的肉;不可以用饮水来洗手脚,用饮水洗手脚是不礼貌的行为。
C. 关于缅甸 仰光 缅甸币 缅甸语
仰光是缅甸联邦的原首都(2006年迁都内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称。地处缅甸最富饶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仰光时区是协调世界时加上六个半小时。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类金属矿藏等。
货币(英文):Kyat
货币缩写:K
货币辐币:分
货币辐币(英文):Pyas
缅甸语为官方语言,还有民族语言。
其它的你看网络.
缅甸的风俗习惯:
缅甸人一般不说谎,也不全说实话:不大喊大叫,也不易怒:座时腿不交叉,更不冲他人:来客人先喝茶,递茶用右手,喝茶也要用右手:和尚与军人是社会最高阶级:
1、服装:缅甸是多民族国家,但无论男女,下身均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称"特门":
2、称呼:缅甸人都无姓有名。通常在自己名字前加上称号,以表示性别、长幼、社会地位或官阶的区别。男子一般自称"貌",表谦虚,对晚辈也称"貌",意为"弟弟":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表尊敬,对平辈或 青年人称"郭",是哥哥的意思、;军官或医生或教师,别人可称其为"波脂貌"或"塞雅腊貌":缅甸女子通常称为"马",是姐妹的意思,年龄大或受尊敬的妇女,不论结婚己否,均称"杜"。
3、禁忌:
(l)、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因此一般避开星期二做事:
(2)、星期五不过河:
(3)、送别人东西,必须在星期一到六,星期天忌送物,尤其是衣服、纱笼等:
(4)、避讳母鸡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财;
(5)、避讳旅途遇蛇,若遇蛇,贝返回并推迟行期:
(6)、忌在"安居期"结婚、宴请、迁居、娱乐、僧人亦不得外出:
(7)、忌睡高床:
(8)、吃饭时须按男右女左入座:
(9)、进佛塔或寺庙,不论男女、高官或外国使节都必须一律脱鞋:
(10)、不可歧视女性,男女亦可于伞于走路:
(11)、旅客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等作出轻率动作,不能跨座佛像拍照:
(12)、座位一般不应高过和尚座位:
D. 我是缅甸人,听说你们中国山东蓝祥挖掘机技术好,我在云南离那里太远了,其他地方还有学挖掘机的吗
国际友人,你好,我跟你说,技校学的东西没用,我之前在技校学的,我现在开了五年车,这个去技校学完了,出去还要找师傅带,找个个人的车,给钱学,虽然吃点苦,但是能学到东西。
E. 我想学习缅甸语
要学的话就应该买带着教给读音那类的书,比如带着光盘之类的,如果只有一本书的话,还用中文拼一些读音,真的,你讲出来怕缅甸人都听不懂。最好的办法就是买《缅语900句》,它有一个教读音的光盘的,这个比较靠谱。我是缅甸语专业毕业的,都是经验啊!!地摊上的那种给一本书的自己回去研究真的研究不出什么来,要听别人是怎么发音的你才会读的正确。
F. 在缅甸,为何要让所有的男孩子都出家当和尚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886年英国发动战争并占领了缅甸,并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8年1月4日缅甸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缅甸有“万塔之国”之称,全国4800多万人口中,有80%的人信奉佛教。走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穿橘红色袈裟、手持黑伞的僧侣。
因为男人出家当和尚可以还俗,还俗后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妇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当了尼姑,则终生不能还俗,必须伺候佛祖一辈子。
G. 缅甸人可以读什么大学
主要集中在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另外水布等地也有。
最好是去华人比较少的地区学。
可以去曼德勒(华人多),仰光(华人较少)。
这两个城市是缅甸主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如果是缅甸人,必须经过高考(考上10年级)才能上大学。
如果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广西或者云南一些学校的渠道过去缅甸大学留学。
H. 缅甸人什么样子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相关说明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I. 缅甸人怎样才能学普通话
第一你的先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念标准,第二开始练习念字,念词语,句子,文章。可以买个复读机之类的,里面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慢慢就可以了。也可以报个学普通话那种训练班,效果更好一点。就得多听听多练练习念,比如看新闻联播播音说话都是非常标准的。
J. 缅甸人的性格
缅甸人的性格各不相同。缅甸的性格也有些像笼基,有时偏向左,有时偏向右,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自身当前的利益。
拓展:
缅甸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
佛教之国缅甸人,崇拜乌鸦奉为神;榕树极为受宠爱,喻为佛塔民族魂;宗教习俗“右为上”,“左贱”、“女卑”根很深;“过午不食”为教规,恪守教义方为纯;国民待人讲友善,礼貌盛情心忠恳。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缅甸人历来非常尊敬僧侣,黄色的袈裟是人们心目中庄严、崇高、圣洁、不可侵犯的象征。乘船坐车,人们见到和尚要起立让座;宴会、集会等场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国王,谒见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师有事见缅王时,缅王要主动让开宝座,以示尊敬。
缅甸的“泼水节”是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于每年公历4月13日前后,一般要庆祝4天。在“泼水节”期间,佛教徒清晨要先赶赴附近的寺院,参加浴佛仪式,念育吉祥经。向菩萨洒香水,祈求保佑。家家户户在门前缸桶里盛装贮满清水,泼洒来客和过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愿。人们都以被泼得多而兴奋。缅甸佛家人可以食肉,这是与有的佛教国不同的。但佛家人是不可杀生的。
缅甸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个“男右女左”的习俗。据说这表示“右为大,左为小”、“右为贵,左为贱”的意思。在信奉佛教的缅甸人心目中,榕树是非常神圣的,榕树就是佛塔,他们在崇拜乌鸦之俗。并视其为“神鸟”,对其倍中爱护。他们一般便后都不愿意使用手纸,他们的习惯是用水罐装水,用左手来冲洗。
缅甸中部勃叨族妇女的审美观很奇特。她们都以预长为美的标志。为了让脖子变长,他们从小便在颈部套上一圈圈类似脖套的黄铜环,铜环高达30厘米以上便被视为美貌。在她们的手臂和脚、腿上也都爱戴这种饰物。缅甸的缅族人以纹身为美。男子纹身较为普遍,一般从十几岁就在背、腹、腿外纹以花草鸟兽;有些女子也喜欢在身上刺花作装饰。缅甸人偏爱东亚兰花,人们视其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并喻其为国花。他们喜爱孔雀。人们视其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他们在生活上,习惯使用红、黄和鲜艳的色彩。常以其装饰自己或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