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
❶ 缅甸在历史上以前是中国的领土吗
不是,缅甸与中国历史上只有过附庸关系。
1、蒲甘王朝时期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国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国招降,蒲甘国王不理会。1277年,元兵进攻八莫,因气候炎热退兵,而后元兵又多次进攻蒲甘国。
1279年,元灭南宋,国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国,蒲甘城破,蒲甘国成为元朝的藩属,那罗梯诃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后的蒲甘国王都是元朝傀儡。
元朝败蒲甘国后,其领土就开始分裂。掸族乘机发展势力,1368年于缅甸东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国。而孟族也在缅甸南部发展势力,建都于马达班(Martaban),1369年迁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国。
二王国建立后南北交战,缅甸境内四分五裂,各王邦部落或臣服于元明两朝,或俯首于暹罗,延绵250余年,直到16世纪30年代中国明朝万历年间。
2、东吁王朝时期
东吁同中国明朝关系密切。1635年迁都阿瓦后,又称阿瓦。明朝于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在底兀剌(即东吁)设宣慰使司。
1425年(洪熙元年)和1430年(宣德五年)东吁曾两次遣使来中国访问。1582( 万历十年)~1583年莽应里曾进犯云南,被击退。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帝逃亡到缅甸,缅甸无力抵御吴三桂的进攻,只得引渡永历帝以换取清军的撤兵。
3、贡榜王朝时期
贡榜王朝为缅甸最后的王朝,雍籍牙创立,因此也称为雍笈牙王朝。贡榜王朝不但统一全缅甸,也对外四处用兵扩张疆土。
18世纪末(中国清朝干隆皇帝统治后期),清朝和缅甸两国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清缅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合约收场。
(1)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扩展阅读:
清缅战争:
18世纪末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爆发了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
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清朝缅甸双方都损失惨重,在干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件。干隆帝晚年时曾说过,“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干隆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但干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这场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大清军队进攻。
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军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
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
❷ 缅甸面积和中国哪个省
在元代以前的中国历任政权眼中,西南边陲都是陌生的迷雾地区。
相比于从汉朝时就纳入中央管理体系的交趾郡(越南北部),如今已是我国领土一部分的云贵高原西南地区却长久地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汉武帝曾在云贵川及缅甸北部设置了益州这一行政单位,为天下第一大州。但很显然,以成都为州治的益州,实际控制范围也就是四川盆地南部了。跨越那里的崇山峻岭,以蛮王孟获为代表的氏族部落领袖才是那里的实际统治者。
益州虽大,但实际优质价值的还是四川盆地
广大南部山区只求安稳便好
以至于蜀汉以益州争天下,实在国小民弱▼
图片
所以为了维护中央政权在西南边陲的影响,历代王朝都对西南地区实行一种独特的管理体制——羁縻统治。这种政策在明代三宣六慰制度建立之后达到了高峰,其范围囊括了整个缅甸、老挝北部和泰国北部地区。
从缅中行省到三宣六慰
中南半岛现属于缅甸的土地上,在历史上长期是分散的城邦结构。直到公元11世纪,由缅族建立的蒲甘王国开始崛起。
蒲甘王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元1057年以求取三藏经为名,蒲甘国王阿奴律陀攻取了孟族人的国家直通,这场战争也因此被称为宗教战争。
蒲甘古都位于缅甸中部
周边还有其他古都如阿瓦和曼德勒
这一沿伊洛瓦底江区域是缅甸的核心区▼
图片
占领直通之后,蒲甘王朝开始四面出击,西越若开山脉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今天缅印边境的地区,北方越过八莫把战火燃到了大理城下,南将缅甸今天最南方的省份德林达依收入囊中,向东征服了湄南河西岸的泰人区域。
蒲甘王国的根据地在缅甸中部
其向外四面扩张奠定了缅甸国家的主要地理板块▼
图片
在恢弘的征服战争过程中,缅人也将上座部佛教传到了每一处臣服他们的土地中。新生的蒲甘王朝似乎势不可挡,其影响力甚至跨越大海,介入了斯里兰卡政权和南印度邦国之间的战争。
虽然缅甸属东南亚国家
但位于东南亚和南亚之间的过渡地带
相比被山脉和丛林阻碍
❸ 新中国和缅甸的疆界怎么划分的
1、与缅甸划界
1950年6月8日 —— 与缅甸建交。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1960年1月28日——两国总理于1月28日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上签字。
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
《中缅边界条约》的主要内容有,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面积约153平方公里)归还中国;鉴于中缅两国的平等友好关系,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关系,考虑到缅甸的实际需要,中国同意把这个地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移交给缅甸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换,同时为了照顾历史关系和部落的完整,缅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辖区(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线定界;中国政府根据一贯反对外国特权和尊重其他国家主权的政策,放弃1941年中英换文中规定的中国参与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
1960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与缅甸总理奈温在中缅边界问题协定及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互致祝贺。
❹ 中国和缅甸的边界 在哪
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中:
第五条 缔约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以外,按照传统的习惯线定界,也就是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瑞丽江、怒江、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为一方、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向北,直到在西靖丹以西独龙江南岸的一点。
由此跨过独龙江,然后继续沿着以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和察隅河为一方和除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为止。
第六条 缔约双方确认,从尖高山到南帕河和南定河汇合处以及从南卡江和南永河汇合处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南腊河和澜沧江(湄公河)汇合处的两段边界,过去已经划定,无需加以更改,界线如本条约附图所标明。
(4)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主要内容:
(1)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2)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
(3)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猛卯三角地(南坎)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方面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缅甸同意把按照1941年中英两国的滇缅南段界务换文规定属于缅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
(4)为了便于双方各自的行政管理,照顾当地居民的部落关系和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双方对1941年换文划定的界线中的一小段,作一些公平合理的调整;
(5)放弃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规定的,中国参加经营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该条约1961年1月4日起生效,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全部边界的正式划定。
❺ 缅甸边境在中国哪里
中国云南。
地理位置介绍: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缅甸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缅甸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 ,缅甸的形状就像一块钻石,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
缅甸南端的维多利亚角处于北纬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缅中边界线居于北纬28度,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缅甸最西部的孟都处于东经92度线附近。
(5)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扩展阅读
中国与缅甸边界问题解决的历史:
第一,中缅边界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因为中缅双方对这一问题采取了正确的态度。中国政府并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又注意到了以下事实:“麦克马洪线”以南的未定界地区自清末以来已不归中国管辖;
而缅甸则在独立后从英国继承了这个地区,当地景颇族建立的克钦邦加入了缅甸联邦,因而这片土地变更就会影响到缅甸的联邦制度;缅甸作为中国的邻邦和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执行和平中立和对华友好的政策,这与中国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致的,中国政府对缅甸自然不能不予以重视。
到上述种种因素,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采取了既要考虑历史背景又要考虑实际情况的态度:
一是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合法地位;
二是从实际管辖情况出发,将“麦克马洪线”视为“习惯线”的一部分;三是把“麦克马洪线”问题和边界中的其他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四是在实际划界时,在全面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基础上,把“麦克马洪线”作为“习惯线”的一部分而予以接受。
缅甸虽然在独立后从英国继承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并说“麦克马洪线”“并非强加于西藏”,但事实上仍采取了友好合作的态度:
一是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虽然仅仅是进行谈判的问题,印度的态度却完全不同。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认定:“麦克马洪线南边的领土是我们(印度)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澳)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事》,三联书店1971年版,第75页。)从一开始就与中国达成了维持现状的默契;
二是最终放弃了根据分水岭对“麦克马洪线”进行修改的主张,承认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中缅边界北段都是未定界,否认了该线的有效性;三是接受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把片马、古浪、岗房归还中国,并在归还地区的面积上作了一定让步,在中缅边界的中段和南段接受了中国的建议。
❻ 缅甸与中国哪些地方交界
缅甸和中国的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德宏州、怒江州交界,国境线长2200公里。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
缅甸面积约67.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靠近中国边境的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缅甸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缅甸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缅甸的形状就像一块钻石,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
(6)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渤海位于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到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渤海海峡,与黄海水域相通,有庙岛群岛绵亘峡口,面积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70米。
黄海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向济州岛方向一线同东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平均水深44米,最深处140米,面积38万平方千米,海床为半封闭型浅海大陆架。
东海北起长江北岸至济州岛方向一线,南以广东省南澳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线,东至冲绳海槽(以冲绳海槽与日本领海分界),正东至台湾岛东岸外12海里一线,面积77万平方千米。
南海的海底是一个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岭露出海面就是我国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这些海底山岭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南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
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❼ 缅甸是中国的吗
缅甸不属于中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 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截至2021年3月,缅甸一共下辖7个省、7个邦和两个中央直辖市。
(7)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扩展阅读
国家象征
国旗:
缅甸的国旗为黄绿红三色,中有白色五角星。绿色代表和平、安宁、草木茂盛、青葱翠绿的环境,黄色描绘出团结,红色象征勇敢与决心,白星反映出坚强联邦永恒不坠的意义。
国徽:
现行缅甸国徽于2010年10月21日开始使用,由1974年版缅甸国徽的修改而来。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橄榄枝中间,两头圣狮为守护兽。两者之间为花卉状图案,顶端为一象征独立的五角星。下方是绶带。
❽ 缅甸果敢与中国有什么关系
果敢地区原为中国领土,隶属中国云南省。1894年,中、英双方重新划定边界,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 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
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划入英属缅甸。1962年中缅重新协商划分边界线,果敢地区被正式划入缅甸掸邦管辖。
果敢地区民族(果敢族)来历介绍:
在明末以前,果敢地区为不毛之地,只有少数“老葫人”居住,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兽出没。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皇帝朱由榔出逃缅甸,在缅人和清朝平西王吴三桂的夹击与围剿下,其部分随从及军士逃入科干山深处隐匿避难。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国边境居民遂徒步迁往科干地区开荒谋生,或依籍贯或依民族形成部落,各自为政,互不相属。
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柳树湾大石板汉人杨高学,明末迁居大理, 后娶顺宁(凤庆)一商人之女为妻,生子杨映,明末清初迁至科干落籍,落脚火烧寨,归属“兴达户”部落。“兴达户”部落在各部落中发展最快,势力渐大,成为后来果敢的发展基地。
(8)缅甸与我们国家哪个领土扩展阅读
建置沿革介绍(截止清朝):
1、13世纪至14世纪,为中国元朝云南行省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镇康路军民总管府和孟定路军民总管府的领地。
2、14世纪至17世纪,为中国明朝镇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领地。
3、17世纪至19世纪,为中国清朝云南省永昌府镇康土知州的“六户”领地。
4、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联合“大西军”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举旗反清”,兵败后从腾越(腾冲)一路出逃,退入缅甸。
5、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进攻当时缅甸东吁王朝,逼迫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缅王莽白将朱由榔送交清军,并押解回昆明。次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朱由榔的部下随从,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杨高学的带领之下逃入中缅边界线附近科干山(今日的果敢地区)避难,此后又长期在中缅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其后,清朝在今腊戌附近设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进入300年左右的杨氏土司政权时代。
6、雍正八年(1730年),杨高学的后代杨猷才以“诰封奉正大夫”之名在果敢地区行使职权。
7、干隆二十三年(1758年),杨猷才病故,其长子杨维兴继职,此时其辖区范围已超过“兴达户”三倍。 干隆六十年(1795年),杨维兴长子杨有根袭父职,次子杨有泮助理执政。
8、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杨国华袭职期间,云南总督念其捍卫边防有功,“奏封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并颁发封印,从而取得了合法的汉族土司统治权。
9、同治十三年(1874年),杨国华之子杨春荣袭职,此时果敢辖境,东至尖山寨,南至滚弄,西至勐汞长箐山,北至慕泰、红岩。
10、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将其作为印度的一个省。缅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红降英后,与之关系亲昵的杨土司投向英国,成为英缅治下的土司。
12、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英在伦敦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明确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