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有两个国名
Ⅰ 面绚历史请帮帮忙!
缅甸,国名全称缅甸联邦(Union 0f Myanmar),位于亚洲中南半岛的西北部,形状呈长菱形,南北最长约2050公里,东西最宽约850公里,全国面积67658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
缅甸北部和东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为邻,西部和西北部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毗连。
西南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与邻国的陆地边界线总长约6000公里,其中与中国的边界线长约2100多公里。
缅甸地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中间为平原地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脉,西部是若开山脉,东部是掸邦高原,中央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为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犹如一个大斜坡。境内江河众多,湖塘遍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和锡唐河。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第一大河,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察隅地区,自北向南流贯缅甸全境,注入安达曼海,是缅甸民族的摇篮和缅甸文化的发源地。
萨尔温江是缅甸第二大河,源于中国西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上游为中国的怒江,在缅甸境内长约1660公里。锡唐河源于掸邦高原,注入莫达玛湾,全长560公里。缅甸着名的湖泊是掸邦的茵丽湖,面积约67平方英里。茵丽湖四面青山环抱,湖水清澈见底,风光秀丽,素以“高原蓝海”着称。尤其是世代居住在茵丽湖上的茵丽人用脚划船的独特习俗,湖中的“水上人家”、“水上集市”、“水上园田”、“水上佛塔”等更使观光旅游者流连忘返。
缅甸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缅甸政府宣称全缅甸境内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民族有7个,即缅族、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克耶族、孟族、若开族。其他民族都是上述民族的支系。缅族是缅甸的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主要聚居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及三角洲一带。缅族属蒙古人种,起源于中国西北蒙古高原的边缘和西藏东北部、甘肃南部地区,属羌族的一个支系。公元7世纪中叶南迁至缅甸境内。ll世纪时,建立了以缅族为主体的蒲甘王朝。克伦族是缅甸第二大民族,总人口近200万,主要分布在克伦邦和克耶邦。
源于中国西北的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克耶族与克伦族是兄弟民族,1951年前被称之为“红克伦”,属克伦族的一个支系,1951年缅甸议会决定把克耶族同克伦族分开,单独建邦。掸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主要集居在掸邦,人口约130多万人。克钦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克钦族约有45万多人,主要聚居在克钦邦,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若开族亦称阿拉干族,主要聚居在缅甸西部若开邦。族源与缅族相同,语言相似,风俗习惯也大同小异。孟族是缅甸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灿烂的古老文化,主要聚居在孟邦,人口约100多万。源于中国青藏高原。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民族同源,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友好相处,亲如兄弟。据缅甸着名史书《琉璃宫史》记载,早在帝释时代,太阳神的后裔,与龙公主邂逅相爱,龙公主生下三个龙蛋。一个龙蛋漂至中国,变成一位美貌的少女,后来成为中国的皇后。一个龙蛋沿江漂到缅甸境内抹谷,变成了红宝石(抹谷是缅甸着名红宝石产地)。另一个龙蛋沿伊洛瓦底江漂到缅甸境内良宇,变成一个英俊的男孩子,长大后智慧超群,力大无比,是一位力挽千斤的神箭手。后来成为驸马,并继承了王位。这位国王就是蒲甘国的始祖、历史上有名的骠苴低国王。缅甸人据此称中国人民为“胞波”,即同胞兄妹之意。
中缅两国的正式交往,始自中国的汉代。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缅甸部落国家第一次遣使中国,以后在三国、唐、宋、元、明、清各时期,两国互派使节频繁。经贸往来不断。公元802年,缅甸还派团到唐朝首都长安献乐。唐代着名诗人自居易曾写下赞美缅甸乐舞的不朽诗篇《骠国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缅两国人民,共同修筑了着名的《滇缅公路》,携手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解放和缅甸独立以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缅甸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国签定边界条约的国家。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九次访问缅甸,奈温将军13次访问中国。两国领导人的多次会晤。为中缅友谊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近年来,中缅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等方面交往和合作进一步扩大,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胞波”友谊揭开了新的一页。
Ⅱ 缅甸新旧国名各是什么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年至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
Ⅲ 谁能科普一下,关于缅甸这个国家
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最大城市仰光迁至内比都(前称彬马那)。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Ⅳ 缅甸是哪个国家的
缅甸国。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缅甸西部与印度、孟加拉国接壤。缅甸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 。缅甸的形状就像一块钻石,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
缅甸南端的维多利亚角处于北纬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缅中边界线居于北纬28度,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缅甸最西部的孟都处于东经92度线附近,东端的缅老界河湄公河在东经101度线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东经96度线上,缅甸的标准时间就以东经96度为准。
(4)缅甸为什么有两个国名扩展阅读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公元1044年卜甘王朝形成统一国家,缅甸共有三个王朝:卜甘、东宇、贡榜。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1988年9月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改国名为“缅甸联邦”。
缅甸佛教属上座部佛教,是缅甸国教。长期以来缅甸佛教与缅甸政治紧密结合。同时,它还对缅甸文化施予极深的影响,无论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或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手工艺等,都吸收和融入大量佛教文化。
Ⅳ "缅甸"由来
1278年:中国元朝设置“缅甸行省”,此乃“缅甸”得名之始。
1989年:缅甸当局将其英文国名从“Union Of Burma”改为“Union Of Myanmar”。
知道了吧!!呵呵
明朝成设置缅甸军民宣慰使司,任命当地首领为宣慰使
.
Ⅵ 缅甸新旧国名各是什么
缅甸联邦简称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境内最大城市仰光迁至新都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缅甸是着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正如李商隐诗中提到“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在缅甸5300多万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缅甸的每一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因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缅甸成为旅游胜地。 缅甸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当时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将缅甸划分成“上缅甸”和“下缅甸”是英国殖民统治后的人为划分。相传西元前20 缅甸0年骠人(Pyu)进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并掌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奴律陀国王相继征服掸族和孟族,也不断扩展领土。在阿朗西都国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时,小乘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并在13世纪初期达到顶盛。当时建造的3000馀座寺庙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统治者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入侵而结束了蒲甘王朝。此后,缅甸进入了掸族时期。 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缅人莽应体(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统一缅甸,成立东吁王朝而自称为王,并于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后莽应龙(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与实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Ayutthaya)交战而耗尽了资源,最后因勃固城于1599年被阿卡族占领而迁都阿瓦(Ava)。东吁王国最终在1752年没落。1753年,缅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现,赶走当时攻占阿瓦的孟族人,并建立大光城。 贡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国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专制时期,因其多次企图入侵泰国的野心,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不免忧心缅甸可能造成的威胁。 殖民时期(1885年-1948年) 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在英国人进入缅甸后,上缅甸的经济也显着好转。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的英缅战争,此时英国将缅甸纳为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交通和教育获得大幅改善。英国人致力开发水路,使得无数蒸气船得以航行于依洛瓦底江。铁路和道路也获兴建和改善以弥补水路的不足。此时,大量的印度移民涌入导致劳工廉价,造成地方经济受到威胁。因此缅人开始产生对印度人的仇视,以致在1930年爆发反印度人的暴动。 1936年,在英国统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选举中,巴莫博士(Dr.BaMaw)当选为英国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国创建一套独特的缅甸宪法,同意缅人可以控制自国内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执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Gen.AungSan)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1942年他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他们回国重组缅甸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1944年,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缅甸独立是有效的。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昂山则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继承人德钦努(ThakinNu)继续领导独立运动,在英国议会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认缅甸独立之后,于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缅甸联邦。http://ke..com/view/7227.htm
Ⅶ 关于缅甸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缅甸联邦(TheUnionofMvanmar)
首都:内比都
面积:67.6581万平方千米
人口:5540万(2006年)
民族:全国有135个民族,缅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5%左右。为国家的主体民族。其他依次为克伦族、掸族等。
语言:缅语、英语
货币:缅元
国家地理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从南到北长2000千米以上。东西最宽为930多千米。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喜马拉雅山脉从中国西藏东南延伸入境,在缅甸北部形成高山地区,海拔大都在3000米以上。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以第悦一东吁一线稍北为界,划分为上缅甸和下缅甸。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锡唐河、加叻丹河、丹那沙林河等。缅甸森林覆盖面积为全国总面积的50%多。其中以柚木最多。缅甸人称它为树木之王,被誉为“缅甸之宝”,是世界上柚木产量最多的国家。矿产资源有石油、锡、钨、铅、锌、银、煤、铁等。还出产世界闻名的红宝石、翡翠、琥珀、玉石等。1978年3月,在缅旬北部发现了一块重约30吨的世界上最大的粗玉。缅甸属热带气候,沿海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属季风型亚热带雨林气候。
缅甸国名的由来
缅甸国名源于它的人口最多的民族——缅族。“缅甸”一词来源于梵文,意为“坚强、勇敢”。
“和平之城”:仰光
仰光原是缅甸首都。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部,仰光河左岸,腹地宽广。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缅甸第一大城市。城市三面临水,仰光河从勃固流经仰光的西面和南面。城东是仰光河的支流形成的勃生堂河。人口530万(2004年)0仰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一座渔村。古称大光,梵文意为“三岗村”。1775年缅甸王雍籍牙王将大光改为仰光,意为“和平之城”。1852年成为缅甸的首都。仰光是一座有着东方民族色彩的现代化城市。世界着名的珠宝交易市场。缅甸红宝石的价值超过金刚钻。这座城市有众多的宝塔和绝妙的建筑。仰光还是着名的港口城市,内河航运发达。港阔水深,可吞吐万吨巨轮。陆地交通四通八达,铁路公路干线在此交织。北郊机场是联系国内外的重要航空港。矗立于仰光市区北部茵雅湖畔的丁固达拉岗上的。是驰名世界的佛塔。它与印度尼西亚的汉卡罗浮屠塔、柬埔寨的吴哥寺齐名,早已成为佛教国家缅甸的象征。大金塔。缅甸人称瑞大光塔,“瑞”在缅甸语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
“佛教圣地”:巴格
位于缅旬北部的巴格距仰光仅1个小时的车程,它曾是昔日王朝繁荣的都城,而且在仰光取代它之前,一直都是缅甸最重要的海港。现在它是缅甸的稻米主产区,繁衍生息着50万人口,历史上的纷飞战火早已经成了过眼云烟。巴格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那里有1000年历史的55米高卧佛,这座大佛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之一。
“万塔之城”:蒲甘
位于江畔的蒲甘是举世闻名的万塔之城,缅甸人曾经说过:“没有到过蒲甘。就等于没有到过缅甸。”蒲甘佛教艺术闻名于国内外,佛塔、佛像、壁画,壮观瑰丽,丰富到无所不包的广大范围。蒲甘是东方文化宝库之一,是蒲甘王朝的首都。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察隅地区,流入印度洋的边缘海。自两江汇合处至江口全长约2150千米。流域面积达43万平方千米,占缅甸全境的60%以上。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民族发展的摇篮,缅甸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都与它密切相关。缅甸人民自古称它为天惠之河,对它十分崇敬。自北而南流经谷地、平原和下游三角洲,是缅甸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其中,中部平原和下游三角洲,是缅甸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Ⅷ "知道缅甸为什么叫缅甸吗
缅甸国名的来历:
缅甸因与中国相距遥远,道路阻隔,故称之为缅,即遥远之意;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合称缅甸,即遥远的谷地。英文名Burma,来自得楞语的Brahma,其词源与婆罗门或梵文有关。
缅甸人自称巴玛(Bama),梵文作Myamma,意思均为强者,据说这是缅人对自己民族的赞颂。也有人认为Brahma一名是早期到这里的移民给当地居民起的名称,也是强人的意思。
缅甸人有名无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词,以示性别、年龄、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称“貌”(Maung,意为弟弟),表示谦虚,对幼辈或少年也称“貌”,对平辈或兄长则称“郭”(Ko,意为哥哥),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称“吴”(U,意为叔伯)。
(8)缅甸为什么有两个国名扩展阅读:
缅甸在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唐时白兰羌与吐蕃交战失败后,不愿臣服吐蕃,大部分南徙入缅,击服原住的孟人、骠人(Phyu)与掸人,先占北部,逐渐发展为缅甸的主体民族。
同时,缅甸2010年结束了军政府统治,进行民主改革。根据2008年宪法,缅甸是一个总统制的联邦制国家,将实行多党民主制度。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Ⅸ 缅甸为什么叫做缅甸
缅甸国名的来历
报媒体报道,美国与缅甸关系改善,美国官员放弃用了多年的Burma,开始采用缅甸自称的Myanmar。这两名词有何不同呢?它们的语源是什么?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外国地名语源词典》426页“缅甸”条说:
“中国古称之掸国,唐时称骠国,宋称蒲甘,同时亦称为缅甸。因与中国相距遥远,道路阻隔,故称之为缅,即遥远之意;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合称缅甸,即遥远的谷地。英文名Burma,来自得楞语的Brahma,其词源可能与婆罗门或梵文有关。缅甸人自称巴玛(Bama),梵文作Myamma,意思均为强者,据说这是缅人对自己民族的赞颂。也有人认为Brahma一名是早期到这里的移民给当地居民起的名称,也是强人的意思。”
Ⅹ 为什么缅甸有两个英语名称
burma
以前缅甸用英语只有burma,
在二十年前缅甸军政改成
myanmar。
所以缅甸用英语才有两种说法
myanmar
bu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