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吞学瓦是什么药
Ⅰ 中国历代王朝为什么都吞并不了缅甸
从地形图看,中原王朝明明已经控制了云南山区,把最难走的山口都拿到了自己手里,为什么到了平原地形反而停下,不再前进到沿海地区
揭秘发现青蒿素的神秘“523任务”
据说,当时的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向毛泽东提出请中国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随后,亲自布置了抗疟疾新药的研发。
这段故事未见文字记载,但在此后参与抗疟疾药物研发的医药工作者中口口相传。曾参与过中越疟疾疫情调查的军事医学专家方辉(化名。尊重当事人意愿,隐去实名。)告诉记者,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有现实依据的。疟疾在当时的中国也是一种恶性传染病,1969年到1971年是高发年,其中1971年就有4000多万人感染疟疾。
不过,1967年开始的集全国医药科研力量进行抗疟疾研究,确实是发端于“援越抗美”。这项研究由此成了一项带有军事色彩的紧迫任务。
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并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防治抗药性恶性疟疾被定性为一项援外战备的紧急军工项目,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523任务”,一直沿用下来。
古代亚洲人没有青蒿素,没有奎宁(金鸡纳霜是美洲新大陆土产),平民也买不起蚊帐,所以缅北积水地区的蚊虫疟疾无法克服。中原王朝如果强盛,控制高海拔的云南山地不难(起码驻扎下来不回病死),要是企图穿越缅北再击败沿海的文明国家,就算成功也必然出现统治“断裂带”,进而导致分裂。所以紧靠中国的缅甸平原区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Ⅱ 昆明哪里有卖缅甸瓦族药的
首先你犯了常识上的错误。缅甸佤族其实就是居住在云南的傣族,同文同种,并无差异。只因1946年,蒋介石一门心思发动内战,拒绝接受英国的归还而导致的。现缅甸佤邦特别行政区,主席为云南人鲍有祥,讲汉语,邮政编码为云南编号,移动通讯为中国移动,是一个袖珍版的中国。如果你所在地没有傣族药店,可去临沧市,那里是傣族的主要居住地,应该能买得到。
Ⅲ 缅甸史好学吗
1989年以前,缅甸的国名写作Burma,源自该国最大的民族缅人Burmese,从1886年英国殖民开始到21世纪,英美等国一直用Burma,毫不理会军政府1989年改称的Myanmar,以视对其废除1990年昂山素季大选获胜结果并专权的否定,但新名字得到亚洲国家和联合国的认可。Myanmar源自巴利文和梵文,与Burma的含义均为“强者”。汉语“缅甸”意为“遥远的山间谷地”,汉藉曾有掸国、骠国、薄甘和缅国等不同称谓。
缅甸人的祖先来自北方的古代中华,史上先后有孟缅人、藏缅人和掸人三大移民潮,缅甸人称中国人为“胞波”——同胞兄弟,史籍已有充分的论据。族裔多样化是当今缅甸人口的一个显着特征,1983年政府人口普查给出135个民族的统计数字,这还不包括华人、印度人、孟加拉裔穆斯林(罗兴亚人:人数约80万—100万,讲孟加拉语方言,无公民身份,缅甸主流观点认为其为殖民时代移居者后裔)和少数以缅甸为家园的欧洲人。主体民族缅族占总人口的约70%,克伦、掸、若开、孟、克钦、钦、克耶是7大少数民族。各民族语言和方言多达200种以上,缅语为国语,属汉藏语系表音文字,由33个字母和4声组成。该国商务活动通用英语,近年来汉语逐渐流行。全国人口90%信小乘佛教,各4%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其他为印度教和拜物教。
相传公元前5世纪在缅甸北部出现第一个称“太公王国”的城邦,缅甸史学界有(历史)“始于太公”之说。公元1044年,以薄甘为首都的第一个封建统一国家在伊洛瓦底江中部流域形成,万塔之城薄甘在缅的历史地位堪比邻邦之吴哥,鼎盛时有13000多座佛塔、寺庙等宗教建筑,现存2200多座。薄甘时代历经4个多世纪(王朝从1044年到1287年蒙古人入侵),期间缅人、孟人、掸人、若开人等相互影响,异彩纷呈,其衰落的主因是缅人独霸野心造成的民族冲突和疆土之争,由此有国外学者不认可薄甘是缅人身份象征的说法。薄甘王朝之后是缅甸的战国时期,再有重心逐渐南移的两个统一国家东吁和贡榜王朝。在这近千年历史中,来自北方蒙古人的征服短暂而剧烈,当地缅人、孟人、掸人等的冲突从未间断,与东邻暹罗的战争互有胜负,19世纪的西进行动惹恼殖民次大陆的英国,于是有1824、1852和1885年的三次英缅战争,结果是缅甸王朝不再,英国多了一处归属印度的殖民地。
按照英国人的史观,殖民缅甸颇有“被迫”的成分。缅甸人以其“特有的自豪和过分的傲慢”,“对自己的力量过分乐观”而不尊重英国(在印度)势力,征服阿拉干(现若开一带与孟加拉接壤),“干涉”阿萨姆。为在与法国东南亚之争中占据主动,英属印度总督先发制人,第一次战争以缅甸签署割地、赔款和开放口岸经商的首个不平等条约结束,英国“通过占领缅甸大部分沿海地区而使英属印度避免外国(法国)的挑战和当地(缅甸)嚣张气焰的影响”。第二次战争后英国完全吞并下缅甸(缅甸南部地区)。第三次战争,缅都城曼德勒被攻占,国王遭流放,缅甸向北方大国进贡的历史终结——史上缅中藩属关系礼仪大于实际,朝贡旨在展现缅甸作为独立国家维护疆土现状的和平愿望,北邻回报以定义模糊的安全保障,它始于薄甘王国对应的中华北宋,明清断续——缅甸被征服致中国西南大门洞开。
英国殖民缅甸时间不长,从1886年到1948年1月,期间还有1941年底到1945年的日本占领期。英国涉足缅甸相对不深,“分而治之”则是轻车熟路,缅人聚居区作为一个省由英属印度管辖(至1937年英国直接统辖,名曰自治),英国人管理境内的“山民”——少数民族,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和地位,这为缅甸独立后民族冲突埋下伏笔。它还为缅甸留下另一个遗产,废掉君主制度,佛教地位由此受到冲击,维系国家统一与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没了,以致从殖民时代到独立至今,缅甸的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政党、军队乃至僧侣等一直难寻各自在国家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和平、安宁与发展也无从谈起。
日本入侵和占领成为改变缅甸殖民历史一段插曲,它高喊“亚洲人的亚洲”以排除西方势力和影响,描绘出“大东亚共荣圈”自由与繁荣的诱人蓝图。可在包括缅甸的东南亚所有国家,日本人以其“高人一等、横征暴敛和滥杀无辜”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占领缅甸4年半,日本人成就了昂山将军的功名。
作为坚定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热血男儿,昂山是日本在缅甸打击英军的积极合作者,帮助日军鏖战中国远征军的领路人,其少将头衔即由日军授予。但在日本势力日薄西山之际,昂山摇身加入反法西斯阵营,显赫经历和巨大反差既为他赢得声誉,也埋下悲剧的种子,1947年7月昂山被谋杀,时年32岁……不管英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如何评价,这位民族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人物代表着缅甸人的性格,昂山就是缅甸!要读懂这个国家,当细品昂山经历。
日本的占领客观上动摇英国殖民统治,1943年8月日本同意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独立政府”,1945年光复后当地民族解放运动波澜壮阔,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告独立。
Ⅳ 曼德勒 为什么又叫瓦城瓦城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在缅甸历史上着名古都阿瓦在曼德勒的近郊,故旅缅华侨称它为“瓦城”。
曼德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建筑被毁,仅有古皇城和城楼。工业有纺织、木材加工、造船和食品等部门,还有酿酒、木刻、玉雕、金银饰等工厂。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密支那,南抵仰光。自仰光至密支那的铁路和公路均在此经过,郊区还有干妙塔齐机场。
为缅甸中部物资集散地和内地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缅甸中部文化中心,有艺术学院、科学大学和医学院等院校。当地的缅医、缅药驰名全国。
城东北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上有许多寺院、宝塔和纪念碑,从山麓到山顶有蜿蜒曲折的走廊,山顶庙宇建筑精致,山下白塔林立,是缅甸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旅游胜地。
(4)缅甸吞学瓦是什么药扩展阅读:
曼德勒城工业有茶叶包装、丝绸纺织、酿酒、玉石琢磨、铸铜和金箔工艺等,还有造船、食品、木刻、金银饰等。为缅甸中部物资集散地和内地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
水路沿伊洛瓦底江可上溯至密支那、南抵仰光,有铁路南通仰光,北达密支那、腊戍,多条公路交会于此,郊区还有干妙塔齐机场。
市内有达弗林城堡、故宫、庙宇、寺院以及古老的英国政府大厦等遗迹。郊区曼德勒山海拔260米,山顶庙宇建筑精致,山下白塔林立山下广场。
是缅甸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旅游胜地。文化教育中心,市内设有文理科院校、师范学院、技术中学、美术、音乐和戏剧学校,还有博物馆和现代化医院。当地的缅医、缅药驰名全国。
Ⅳ 中缅战争是哪年
中缅战争是1762年—1769年。
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
时隔18年后,即干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此事才结束。
清缅临时和约的正式文本没有保留下来,而双方向各自国君禀报的内容又有出入,双方战后交涉还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5)缅甸吞学瓦是什么药扩展阅读
中缅战争的影响:
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的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清朝军队进攻。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朝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
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了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干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
但干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十八世纪中缅战争,总体而言,没有胜利者。自称十全老人的干隆帝在晚年也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但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暹罗因此而复国;缅甸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与中国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这又是当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虽然清缅战争以缅甸入侵中国为开端,但却是一场双方以争夺地区利益与霸权为目的的战争,战争以中缅议和、缅甸名义上对中国称臣为结局,两个国家都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兵员,耗费大量白银,最终也没能征服缅甸。
而当时在东南亚称霸一方的缅甸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整个国家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对泰国的吞并战争也因为清国的巨大军事压力由接近完成最终化为泡影,而这也是清国对缅战争对东南亚产生的深远影响之一。
Ⅵ 缅甸军方是亲中还是反中
当然是果敢族武装了 ,因为果敢地区大部分是汉族,在缅甸属于少数民族了,外来做生意的缅甸其他地区的商人比较少,相反,内地的商家倒是挺多,在果敢在部分地区都能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缅甸通信信号覆盖的倒是很少,果敢也一直都是民族自治区,现在果敢族武装的头彭家生以前是果敢地区主席,五年前被政府军赶下台...历史上明朝据说有一支皇族因为战乱来到这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自称是皇族后人,不过果敢地区一直被当地的几个大家族控制着。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中的,当地的小学课本是在内地买的,书上写的首都当然是北京了,老师教的时候还得现解释...
在东盟国家中缅甸因为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对中国的倚赖也比较大,所以和中国军队的关系还可以.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缅甸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缅甸政府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府。
Ⅶ 缅甸首都发生地震是什么原因
有史以来的地学基础空白,【湖泊与盆地的关系】,获得重大突破:地理学的认知和深入探研,盆地形成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看好了)负地形-湖泊(堰塞湖、人工湖)--沼泽地(湿地)--湖盆内陆地--盆地(因在湖盆内)。这就是说,湖泊沉积可以演变成盆地,湖泊、水域是所有盆地形成的基础,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打破地学多年来一筹莫展的困局,依赖板块学说建立的各种地学理论全部垮塌。这一重大发现,让地球科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也将让中国地学迅猛发展和超越世界发达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潜力无限。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破解了地震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郭德胜
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地质灾害起了决定作用
郭德胜 佳木斯大学数学系 [email protected]
在地球上,任何生命都与“碳元素”紧密相关,进行 着周而复始的碳元素循环,生命需要进食含碳的有机物质,排放出二氧化碳,地球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地球也是要吞纳含碳有机物质,在地球内部形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再经过火山、地震、人类开采与使用,形成二氧化碳排放空中,被排放空中的二氧化碳又被树木,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被吸收,再次将二氧化碳转化 成有机物质,以植物的形式体现出来,一部分植物被动物消化,一部分通过河流被运移地球内部,形成一个反复“碳”循环的体系。
多年来,我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原有的煤炭形成理论,“煤是树木、植被、动物尸体堆积,以及沼泽地,经过多年的演变形成煤炭”,根据这个理论分析思考,陆地上为什么看不到树木、动物尸体的堆积呢?另一方面,煤矿很大,哪来的那么多树木和动植物尸体呢?
一,天然气如何的形成的?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研究,终于发现,将含碳有机物质堆积起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通过河水的运移,将树木、植被、动物尸体等含碳有机物质运送到湖泊、低洼地带,经过多年的沉积,叠加,将湖泊,低洼地带变成盆地和冲积平原。
湖泊,低洼地带,他们形成了聚集各种地表物质的自然条件,地表的含碳物体在水流、河水的冲击、运移,被湖泊、低洼地带沉积下来,经历几百年,上千年的沉积过程后,湖泊的演变成干涸的陆地,也就是,湖泊---沼泽地带—干涸的盆地结构陆地。而低洼地带在多次冲击中形成沉淀,天长日久成为冲积平原。而在这个上万年过程中。湖泊、冲积平原要积累无法估量的树木、植被、泥沙,以及鱼类尸体,在多年的积累沉积过程中,湖泊、冲积平原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质,有几十米,上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厚度,继而形成了盆地式结构的陆地、冲积平原。通过这样沉积的方式,地下储存了大量的含碳物质,从而完成了碳元素物质的积累。而这个过程,与生活中的“沼气池原理”完全相似。
任何物质,在高温、高压、通电作用下,会发生了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地下沉积大量含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发生同等元素的物质的转化,形成含碳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根据沼气池形成甲烷气体的原理,沉积巨厚含碳物质的盆地、冲积平原,就必然会出现含碳气体,固体和液体,气体很可能就是天然气。
二,煤炭是否也在盆地、冲积平原内部以及与山体接壤处产生呢?
地球上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水流运移,雨水、河流将地球表面冲洗,把地面的含碳有机物运移汇聚,最后停留在湖盆、低洼地带,盆地、冲积平原就具备了储存含碳有机物的条件。盆地、冲积平原在多年的河水运移,形成一个天然的碳物质储存库,这是一个显着的量变过程,当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盆地、冲积平原条件成熟,就无法避免的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我们清楚,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热能、气体、甚至出现爆炸现象。从这个角度分析,那么,地球上经常出现地震,是不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样的地理位置上,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能量释放,导致地球的震动?
同时,地下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地下含碳物质在热能作用下将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将含有碳元素气体物质演变成固体,进而形成煤炭?根据推理分析,天然气和煤应该存在同一位置,存在于盆地、冲积平原与接壤的山系带,而地震也应发生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这个演变过程应该是,沉积盆地与冲积平原--天然气--地震—煤炭。附下图:
如果上面的推理正确,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地球内部出现碳元素物质的堆积,一定是通过河水的运移,经过多年的沉积、叠加,将含碳物质埋入地下,进而形成了盆地和冲积平原。
2,沉积式盆地、冲积平原,一定会产生天然气体,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形成含碳的固体、液体、气体。
3,地震所发生的地域,它的周边一定存在着一个冲击平原或盆地。冲积平原、盆地的面积大小决定了天然气、煤矿、地震的大小。
4,在其内及周边,没有盆地、冲积平原的地域,决不会发生地震。
5,如果说,盆地、冲积平原形成天然气,分析天然气移动走向,根据地质疏密程度,盆地、冲积平原的表面密度相对于山体的密度就大一些,气体移动会顺山体移动,山体结构是岩石,岩石存在缝隙,盆地、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天然气就会存储在山体内,根据天然气可燃可爆特性,就存在膨胀、爆炸可能,产生地质灾害,而震源中心多出于这样的地理位置。
6,对于大的冲积平原、沉积盆地,在它的内部和周边 ,一定存在巨量的天然气以及大的煤矿,反之,没有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会出现巨量天然气与煤矿,冲积平原大,天然气储量也大,地震也大,煤矿也大。
根据上述的结论,用事实加以验证。 根据网络搜索,复制了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大地震与冲积平原和盆地地域的关系
1、“汶川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周边地域里?
汶川地震,它所包括的震区是十个最严重震点。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
从上面这些地震位置发现,参见下图,这些震区围绕着盆西平原,也就是成都平原的北部。
网上资料显示,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绵远河、石亭江、湔江)及其支流等 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之上覆有粉砂和粘土,结构良好,宜于耕作,为四川省境最肥沃土壤,海拔450~750米,地势平坦。
盆西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
根据这些发生重灾区的位置发现,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将这些城市依次连接,将成都平原包围了一圈,根据这些城市受到同等严重受灾情况,再根据地图,成都平原的边缘是地震中心地带。
2、鲁甸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余震1335次。
鲁甸此次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Ⅸ度,涉及范围面积只有90平方千米,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0350平方千米,共造成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10个县(区)受灾,包括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永善县、昭阳区,曲靖市会泽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宁南县、布拖县、金阳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资料显示, 昭鲁坝子东起昭阳区凉风台大山脚,西至相邻的鲁甸县城稍外。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属云南四大坝子之一。坝子内丘坝相间,地势平坦, 昭鲁坝子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昭通市西北面与四川省隔江(金沙江)相望,东南面与贵州省毕节市接壤,南面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相邻,是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结合部。
昭通市境内最高海拔(巧家县药山)4040米,最低海拔(水富县滚坎坝)267米。昭鲁坝子处于昭通市的腹心地带,南北纵贯昭阳区与相邻的鲁甸县,故称昭鲁坝子。
昭鲁坝子北接壤金阳县,南接壤会泽县,南北穿越鲁甸,昭阳区,西侧对应巧家县。
结合上面的陈述和地图,就不难得出,昭鲁坝子处在8.3鲁甸大地震的中心地带。
3、秘鲁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资料显示,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秘鲁当地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4日下午18点左右(北京时间25日早6时左右),秘鲁中东部与巴西交界的马德雷德迪奥斯大区发生里氏7.5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此次地震的震级为7.7级,震源深度610公里。
秘鲁多个省份、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厄瓜多爾尔尔等邻近国家的一些地区均有震感。
事实上,亚马逊平原周边地带的智利、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厄瓜多爾尔尔发生过多次大地震。
根据地图,这些发生大地震的国家,都处于亚马逊大平原的周边。这些国家的天然气开采量也很惊人。
4、台湾大地震是否发生在冲积平原或盆地地域里?
资料记载,台湾的台中、南投两县为921地震的重灾区。地震发生次日有统计数字表明:死亡人数逾2000人,上6534人,受困者2308人。台北县、台北市、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等地灾情较为严重。
台南平原台湾省最大的平原,属冲积平原,其面积五千平方公里。 台北县、台北市、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位于“台南平原”东侧,台南平原5000平方公里,921地震处在台南平原地带。
另注:
网络资料,1556年,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特大地震。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
1739年1月3日晚8点左右,在平罗、银川一带发生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8级地震,地震位置处在银川平原。银川平原是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埋深极浅,甚至溢积地表,地下水排泄不畅,土壤盐渍严重。
按照这样的思路分析判研,再结合卫星地图,找到世界所有的沉积盆地、冲积平原,与此地所发生的地震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存在各种地震,对于所有的大地震,在它的周边,或是在受灾严重地区所包围的地带,都存在各种盆地、“冲积平原”。
所有历史大地震,都存在一个共性,每一个大地震都对应着一个大的冲击平原或盆地。我们任意的拿出一个地震事件,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有地震的地区,就存在这么一个“冲积平原”,反之,没有“冲积平原”的地区及附近周边,就没有地震。
四.冲积平原,盆地会产生天然气么?
据新闻媒体报道,2015年下半年,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经国土资源部审定,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威202井区、宁201井区、YS108井区,新增含气面积207.87平方公里、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1635.31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408.83亿立方米。这是中国石油首次提交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
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如何实现有效勘探开发,国内没有现成经验。中国石油从2007年进行地质综合评价开始,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创造了页岩气工业气井、页岩气“工厂化”作业平台等10多项国内第一,形成了页岩气资源评价、区块优选、快速钻进、长水平段固井、分段压裂、压裂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系列,积累了以“井位部署平台化、钻井压裂工厂化、采输设备橇装化、工程服务市场化、组织管理一体化”为核心的降本增效经验,对我国规模效益开发页岩气资源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5年8月27日,在上述探明储量区内,已有47口气井投产,日产气362万立方米,能保障280万个三口之家用气。
对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冲积平原或盆地进行搜查,都会存在着这样现象,存在大平原或大盆地的国家地区,煤炭、天然气非常丰富,同时大地震也频发。把世界上着名的大平原拿出来,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不再一一例举。
经过上面的分析论证,煤矿、天然气、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已经非常清楚,所举的事例和事实完全符合文章所阐述的也找到了。
上述观点对于地球的合理开发,保护地球家园,有极其深远意义。按照这个理论观点,地球多年来形成的自然灾害,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灾害造成的生命与财产的重大伤亡和损失。从这个观点出发,还会发现地球的过去,预知地球的未来,一举突破以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Ⅷ 缅甸有哪些城市
仰光(Yangon)原首都和现最大城市,地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缅甸内外海陆交通的总枢纽.有12条内河航运线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仰光港距海口仅34公里,是缅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缅甸全年进出口贸易的80%的货物都经过这里.全国的铁路和公路干线都汇集于此.市区总面积约352.86平方公里.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高塔用20516张金片贴住,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缅甸迁都后,拥有500多万人的仰光将作为直辖市,继续发挥它商业之都的经济中心作用.
勃生(Pathein)重要港市,伊洛瓦底省省会,是西南门户,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勃生河左岸,南距河口120公里.东距仰光约150公里.人口14.4万人(1983).历史悠久的大米贸易中心.有机械制造、造船、金属加工、碾米、制陶、锯木等工业部门.所产缅伞颇有名.出口以大米和柚木为主.万吨轮船可以进出;有铁路东北行,在礼勃坦附近与仰光-卑谬铁路接轨.70年代又修建了通往仰光的高级公路.
内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现缅甸联邦首都,是缅甸中部山区的一个战略重镇.内比都以前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现人口约80万人,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内比都坐落在缅甸中部锡当河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北依山势,南望平川,铁路从其境内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周围都是丛林山区,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内比都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内比都曾是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现今被军政府软禁的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的父亲)发动独立战争的军事要冲及共产游击队大本营.主要居民为缅族,另有掸、克钦、克伦、克耶、德努、勃朗、勃欧等少数民族杂居于此.
曼德勒(Mandalay)全国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中部地区的军事重镇.曼德勒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海拔76米,人口458万人,地处中部干燥区,扼守伊洛瓦底江;雍笈牙王朝于1857年兴建的新首都,故都位于现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建筑被毁,仅存古皇城和城楼.工业有茶叶包装、丝绸纺织、酿酒、玉石琢磨、铸铜和金箔工艺等,还有造船、食
Ⅸ 过两天由于商务要去缅甸瓦城和仰光!因为第一次出国又是坐车去没什么经验,而且缅甸是一个还有战乱的国家
要带水土不服的药,最好自备药物,如治疗发烧、腹泻、肿痛等药物
仰光省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度
根据仰光省移民局的规定,签证停留期超期三个月内罚款3美金/天,超期三个月 后罚款5美金/天。签证停留期超期是违法行为,使馆提醒旅缅中国公民要注意自己护照上缅甸签证的停留期限,在超期前及时延期,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绝不可冒险入缅境参赌,游客必须处处注意安全,妥善保管好自已的行李及贵重物品;
在黑市上购买玉石毛坯并带出境是违法行为
仰光省的降雨量大,有4个多月的时间都下雨。雨具最好买结实点的,一般下雨都伴着大风
多注意蚊子传染的疾病,那里蚊子比较多。水要煮开了再喝。
缅甸人有“右为贵,左为贱”,“右为大,左为小”的观念。因此,缅甸人有“男右女左”的习俗。
与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给长者递接物品时,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视作是不洁净的。
缅甸人视头顶为高贵之处,所以不能用手触摸他人头部,即使是十分可爱的孩童也不能抚摸其头。
大使馆电话00951-2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