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哪个特区最富
① 缅甸北部的几个少数民族特区经济依靠什么
主要靠旅游。
位于缅甸掸邦高原东北部边陲的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经济发展速度在原缅共的各支独立武装中是相对较快的一支。昔日不毛之地的小勐拉,今日已是大楼平地而起,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粮食自给有余,财政收入大增。
勐拉市是第四特区首府,与缅甸掸邦东部重要城市景栋、大其力有等级公路相通,距景栋88公里;与闻名世界的“金三角”紧邻的缅甸边境城市大其力和泰国边境城市相距仅270公里,通过景栋机场每天都有航班与仰光、曼德勒、东枝等缅甸大城市相通;勐拉通往中国思茅市和湄公河重要港口索累的等级公路正在不断完善,勐拉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
勐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佛教文化尤为突出。其中,缅中友谊大金塔是缅中边境第一宝塔,具有极高的佛教文化欣赏价值。市区各景点艺术国门、大金塔、卧佛景区、和平塔、金四角民族乐园、禁毒展览馆、珠宝玉石展览馆与东方大酒店、伦敦国际大酒店、商贸购物中心连成一片,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其中,被联合国国际组织誉为“勐拉禁毒模式”的禁毒成果展览馆格外引人注目。此外,勐拉高尔夫俱乐部、各艺术歌舞表演剧场则是您 休闲、度假的乐园。目前,特区已建成可接待游客的星极标准宾馆、酒店26家,3000多个床位。其中东方大酒店和伦敦大酒店的规模完全可以与国际标准的四星级酒店媲美。
目前,第四特区每年接待世界上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境外游客30多万人次,是湄公河次区域的着名旅游度假城市。
近年来,边境地区多日游线路日趋成熟,次区域多国环线游已展现出亮丽的新姿。
② 缅甸第四特区是什么意思
缅甸第四特区指的是“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位于缅甸掸邦东部边陲北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接壤,东与老挝相邻,西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相连。
掸邦首府在东枝市,是缅甸联邦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据1996年统计,掸邦人口至少由26个民族组成,掸族占60%,有大量华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是一个以掸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通用掸语。行政区域上主要分为北掸邦、南掸邦和东掸邦。
2011年9月7日、10月9日、12月27日,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三次同联邦实现和平工作委员会分别签署了省邦级和联邦级和平协议。
2014年,查明全区人口11万人。区内共有25个乡、412个村寨,居住着傣族、爱伲族、布朗族、果敢族、拉祜族、苗族、阿克族、佤族、片族、景颇族、缅族、克伦族、克耶等13个民族。
(2)缅甸的哪个特区最富扩展阅读
地理特征
掸邦位于掸邦高原,着名的山岭间有江河谷地有黑河盆地、锡波盆地、登尼盆地和景栋盆地等。主要河流为萨尔温江,该江发源于中国,流经掸邦,南流去。掸邦和老挝之间有湄公河界河。
掸邦大部分被云贵高原包围,一定意义上掸邦高原属云贵高原的外延。北部多为崇山峻岭,平均海拔1200米,约4000英尺,最高是2400多米。
掸邦拥有丰富的矿物,如银,铅, 黄金,铜,铁,_,锡,钨,锰,镍,煤,锑,云母,宝石,大理石,锌,铝等,此外,于猛尧、景东、冒卖、景康等市也都出产铁矿。,在掸邦至今尚未发现的有矿物之地还有很多地区。
③ 缅甸几个特区
3个特区。
1、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英文简称――NDAK)
位于缅甸东北部,控制着恩梅开江以东大部份地区,与中国云南省贡山、福贡、六库、腾冲、盈江接壤。境内多为高山地形,靠近恩梅开江有部分平原、坝子,木材、矿产等资源丰富,一年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政府所在地板瓦,有大田坝,2007年4月28日由中国云南省腾冲县至缅甸克钦省府密支那的二级柏油公路在此举行通车典礼。
2、缅甸迪洛瓦经济特区
2012年年底日本和缅甸签署协议联合开发迪洛瓦经济特区。特区宣称规划占地面积为2400公顷,包括深水港以及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吸引汽车、机械、电子零部件等企业入驻,日本政府在未来几年内预计将为迪洛瓦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达126亿美元。
2013年5月,日本首相访缅,两国再次就迪洛瓦经济特区的建设规划进行商谈,预计特区于2015年建成投用。
3、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
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为原克钦独立组织和克钦独立军的驻地,辖区位于克钦邦东北部,与中国云南省及印度的阿萨姆邦接壤,控制区面积约287平方公里,下设12个县,人口约20万人。
(3)缅甸的哪个特区最富扩展阅读:
内比都是缅甸首都,人口约115.8万。内比都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坐落在缅甸中部锡当河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周围都是丛林山区,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2005年11月6日,缅甸政府部门开始分批迁往内比都。2006年3月,缅甸政府将缅甸联邦新的首都命名为“内比都”。
④ 缅甸掸邦有几个特区与中国是什么关系 掸邦几个特区中,哪个特区最有实力哪个特区管辖区域最大
掸邦,是独立自治邦。面积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缅人称为掸人。首府在东枝镇,多柚木林,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玉米、小麦、烟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银、铅、锌、铜等矿,内外交通不便,仅北部和西部有铁路,分别由腊戍和东枝通向缅甸中部。中国畹町到腊戍公路是中缅陆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东枝是避暑胜地,其西南的因莱湖为着名风景区。
掸邦位于缅甸东部,北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接壤,东面与老挝和泰国相接壤,西面与克钦邦、克耶邦、克伦邦、曼德勒省、实皆省相连。
⑤ 缅甸最富裕的地方是仰光还是南部狭长地带
是仰光。
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上,地势低平,河道成网,雨季时一片汪洋,村镇均建在高地之上。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以种植水稻为主,是缅甸全国稻米的第一中心,享有“缅甸谷仓”之盛誉。全国有耕地240多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230多万公顷,而三角洲则几乎占缅甸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仅伊洛瓦底省(占三角洲面积的2/3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有180万公顷,1980~1981年度的稻谷产量达428.7万多吨,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32%。该省在全国14个帮、省中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多、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省,1980~1981年度全省每英亩(每英亩约合40.5公亩、6市亩)平均产量可达60箩,而全国平均亩产只有52.9箩。该省的兴实塔镇区每英亩平均产量高达100多箩,居全国首位。大米是缅甸人民的主要食品和出口商品,也是缅甸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
仰光位于三角洲东侧,背依勃固山脉,面临水深浪静的仰光河,虽距河口35公里,但万吨海轮可直抵仰光码头,是全国最大商港,年吞吐量占全国的93%,也是全国最大的吞吐海港,输出入商品,绝大部分通过仰光集散,是缅甸国内外交通总枢纽。仰光还可通过仰光河下游与伊洛瓦底江、来敦江和三角洲上的港口联系。全国的铁路和公路都汇集到仰光。
⑥ 缅甸有几个特区
缅甸有3个特区,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及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
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体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果敢的果敢族就是中国汉族,佤邦的佤族也是中华民族之一的佤族,勐拉的爱伲族则是中华民族之一的哈尼族。这里毗邻云南省临沧市,与缅甸贵概以怒江为界,与缅甸佤邦以南邓江为界。
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首府是老街,这里曾是满清时期果敢土司所在地。清末这里被割让给英缅,此后成为缅甸一部分。缅甸果敢族是缅甸承认的少数民族,其实就是汉族。老街距离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城非常近,两地相距不过十几公里。可以说是少有姐妹城市。
(6)缅甸的哪个特区最富扩展阅读:
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首府是勐拉,建城时期始于1989年,经过近三十年建设,这里犹如中国一个县城。这里靠近中国的打洛口岸。
缅甸掸邦第四特区东北面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同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接壤的边界线长288.5公里、同澜沧县接壤的边界线长45.92公里。东面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在湄公河上隔江而治,河道总长100余公里,西北面同佤邦连接,西南面是国防军守备的区域。
第四特区即原缅共“八一五”军区,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相对最少。于1989年4月19日宣告脱离缅共领导,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下设“军事委员会”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现为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控制,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⑦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的发展历史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与中国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现控制区约6000平方公里,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克钦邦第一特区的鼓励和支持下,大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福建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特区成立之初为解决财政等问题,便同意中国人进入这一地区进行伐木。在整个九十年代木材行业不仅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等,还带动了以此接壤的中国边境多个县市的经济发展,大量优质木材进入中国内地,甚至远销欧美等地。九十年代后期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又陆续发现大量矿藏,其矿储量大、品位高、品种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钼矿、铁矿、铅锌矿、金矿等。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矿,可能仅占未发现矿藏的一小部分。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云南省怒江州政府与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在极少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将居住在怒江州偏远地区,生活极度困难的数千名栗粟族陆续迁往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各地,此事双方国家政府均无从知晓。由于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原本就有栗粟族居住,他们的到来并没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这些栗粟族都已获得缅甸国籍。而且他们都已溶入当地社会,全部都能够解决温饱,拥有自己的土地、房子。他们学习当地的语言,将子女送进学校,学习缅文。有些能力强的人通过经商等盖起较好的房子,更有极少数发财后已搬入密支那、曼得勒等地。
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则孔·丁英是特区政府高层官员中唯一一位读过大学的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在他的管理下此地极少有人种植毒品、贩卖毒品。并修通了多条公路,建立学校、医院、种植树木等,并和缅甸国家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他也依靠自己的权利成为缅甸地方政府大佬中较为有权、有钱的一个,他有一辆防弹美产悍马车,价值一百多万人民币,数十名警卫,并建立“一个人的政府”。有时他不在板瓦的时候,政府部门出现情况总是找不到他,久而久之终于出现了一次危机。 2005年9月中旬的一天,以原副司令泽龙、原参谋长、几位部长等趁则孔·丁英在仰光开会的时机,发动兵变。率先与在大田坝地区(缅控下片马)的另一副司令俄佬部发生交火,多名官兵死伤。而后中国边境立时封关,在克钦邦第一特区境内的近万名中国人几乎一夜之间全都逃回国内。几天后板瓦又发生小规模交火,一名士兵死伤。中国边境部队全副武装坚守中国边境口岸与山地,并在边境站中国境内划了一个避难所,板瓦的缅甸居民几乎全部逃到那里。英国CNN记者在板瓦,每天都向世界各地报告当地情况。当时则孔·丁英在曼得勒(瓦城)通过电话指挥钢盔营(第一营)准备决战,后来因双方都不想把事态扩大,决定在密支那谈判。另人意想不到的是则孔·丁英戏剧性的重新获得了板瓦的兵权,而泽龙等人刚到密支那,没等谈判就失败了。一个月内他们又联系了克钦独立军试图夺取战略要地甘拜地,小规模摩擦后也就离开了。兵变未遂后的泽龙现住密支那受缅甸政府保护已成为一名普通百姓,原第二副司令俄佬升为第一副司令。参与兵变的多名高官降为平民,许多孔·丁英的亲信则成为高官,前后不过一个多月。
⑧ 缅甸四大经济特区
您可能指的是缅甸的四个特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1.缅甸联邦禅邦第一特区,在缅甸老街,果敢民族联盟与政府共管
2.缅甸联邦禅邦第二特区,在缅甸邦康,由缅甸瓦邦管理
3.缅甸联邦禅邦第四特区,在缅甸勐拉,由政府与地方共管
4.缅甸联邦克钦邦第三特区,在缅甸克钦邦东部,由政府与克钦武装共管
⑨ 缅甸掸邦四个特区的详细资料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
缅甸掸邦第三特区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成员基本上的克钦族。这个军区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旅级单位。下辖3个营和一个教导大队,有正规兵力600人,总部设在中国腾冲境外的板瓦。司令丁英与副司令泽龙,原来均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1969年先后率部投奔缅共。丁英等权衡再三,看到缅共大势已去,正式向外宣布与缅共决裂。成立了“克钦新民主独立军”,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泽龙副之。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在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克钦族的武装辖地,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原缅共“克钦族”特区特首的鼓励和支持下,大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福建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⑩ 缅甸哪个特区好
这几个特区通用汉语,人民币。第一特区的老大是四川人,第四特区的老大是广东人,第二特区就是国内的佤族。都是以汉族为主体,第二特区的人口最多,第四特区最少
建议你先去第一特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