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语结婚做客怎么说
Ⅰ 缅甸人的语言和动作上的禁忌 例如:不能模头,不能讲。。。
缅甸人有“右为贵,左为贱”,“右为大,左为小”的观念。因此,缅甸人有“男右女左”的习俗。在吃饭时,须按照男右女左的习俗入座。缅甸人视头顶为高贵之处,所以不能用手触摸他人头部,即使是十分可爱的孩童也不能抚摸其头。 与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给长者递接物品时,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视作是不洁净的。缅甸,女子穿的筒裙(缅语称“特敏(TaMane))被视为不吉祥之物,不充许晾晒在超过人头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讳在晾着衣服的绳索或杆子下穿行。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开在星期二做事,缅甸人有个风俗,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忌讳乘船渡河。缅甸人送给别人东西时,必须在星期一至星期六进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纱笼等。缅历04月15日至07月15日三个月为佛教僧侣安居期间,缅甸人不许举行婚礼。此外,缅甸人也忌讳在缅日历09月、10月、12月内结婚。他们认为,在09月结婚,将会不育,一辈子无儿女。在10月结婚,会破产。在12月结婚,夫妻会两地分居,不得团聚。出席缅甸人的婚礼,不能穿蓝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则会带来不吉利。缅甸人忌讳9、13和尾数是零的“补”数(10、20、30、40、50、60、70、80、90)等数字,也忌讳“9”人共同远行,认为“9”人同行必有灾祸,若是9人同行则需带一块石头,以破9的数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缅甸人认为“13”这一数字不吉利,因此忌讳买有编号13的房子和车子。缅甸商人忌讳补数,因为补数带有零的数字,零即为输,故视补数不吉利。在缅甸,若汽车牌照的总计为补数,如10、20、30……等就很难卖出去。缅甸人喜爱鲜明色彩,例如传教徒所穿的番红黄色装束,也喜欢用猫头鹰作图案。他们除了喜欢穿“纱笼”以外,,还爱用金首饰,不少人宁愿节衣缩食也要买一二件首饰佩戴。妇女首饰除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之外,还有金脚镯,男人简单些,通常是金项链、金戒指翻金钮扣。缅甸男人头上爱扎素色裹巾,缅甸人称之为“岗包”。女子穿的纱笼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还系上银带或装饰钮扣,最隆重的盛装是穿着白色蝉翼纱的上衣和红色的纱笼。在缅甸,不论男女平时很少穿鞋袜,不是光脚,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凉鞋,政府官员只是在接待外宾时才穿鞋袜缅甸人以米饭为主食,吃饭不用筷子,也不使刀叉,而是用手来抓。有爱好洗澡的习惯,一般早晚各洗一次。
Ⅱ 缅甸克伦族结婚流程
照克伦人习俗,父母要在女儿13岁时,在家里养一口母猪,称为“守路猪”,准备在姑娘结婚时宴请宾客用。如果看见克伦人的村寨里谁家有老母猪,这家里一定有一个尚未嫁出去的老处女。在克伦邦北部丹当市一带居住的克伦,小伙子看中了一位姑娘时,常请媒人到姑娘家去说亲。求亲时,要带去50元订金和50元哺乳钱。订金是给姑娘的,哺乳钱是送给姑娘母亲的。定婚以后,男女双方要准备结婚时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一般说来,男方家要准备粮食、一头水牛和一头猪,女方家要准备一头猪。婚礼要在女方家房前搭起的彩棚内举行,然后在彩棚内招待来宾。如果是基督教徒,要在宴请宾客后到教堂去举行婚礼,只有在神父主持下举行的婚礼才是合法夫妻。举行婚礼的当天下午,男方要准备一只公鸡,女方要准备一只母鸡,把公鸡和母鸡宰杀后放到一起做菜,新郎与新娘和男女傧相在众人
查看更多
Ⅲ 缅甸人说我喜欢你怎么说
中文:我喜欢你。
缅甸语:
Ⅳ 你了解缅甸吗缅甸结婚习俗都有哪些呢
缅甸这样一个十分重视宗教信仰的国家,可以说像结婚这样的传统风俗习惯是和一些宗教习惯密不可分的。再加上缅甸生活着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结婚习俗。因此提到缅甸结婚习俗就不得不提到缅甸的宗教文化和他的民族文化。
【婚礼习俗】
缅甸结婚习俗中有很多关于婚礼的细节方面的要求,比如举办婚礼的时间。受到佛教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一般会避开星期二做事。因此对于婚礼的日期也是很慎重的。在每年的4月15至7月15这三个月是不能举办婚礼的,因为这个时间佛教僧侣安居期间。婚礼一般会安排在男方家举行,新人身着缅甸传统服饰参加仪式,会提前搭好举办仪式的台子,两家的亲戚朋友都会受邀前来为一对新人送祝福。还需要请当地比较有身份地位的人来住持婚礼。
Ⅳ 缅甸的婚姻法 - 百度
缅甸没有专门的婚姻法。
从1872年开始,依据缅甸皇帝时代使用的“法典”和传统规章,才有了“佛教法典”.到了1898年,缅甸被英国侵占和统治后, 在缅甸法令 (The Burma Act) 的第13条款中规定,有关婚姻案应该按照当事人所信仰的宗教来判决。
如果案件的当事人是信仰佛教就按佛教法,信仰伊斯兰教就照伊斯兰教法,信仰基督教,就按照基督教法处理。
后来,在婚姻和遗产的问题上,缅甸法庭就以缅甸风俗习惯法为基础进行处理,至今还是如此。 在缅甸风俗习惯法中:
(一)对男子没有规定结婚的年龄,不必取得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
(二)对于女子却规定年龄不得小于14岁。如果在14岁至20岁之间 ,就必须取得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超过20岁就没有这些规定了,寡妇或离过婚的女人也不必有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
(三)两位成亲者,不该有亲戚朋友不能接受的亲戚关系。
(四)女方不可有未离婚的丈夫。
(五)双方都必须是神经正常的人。
(六)应该给双方自由表达结为夫妇的愿望。
(七)虽然不曾举行任何结婚仪式,但可以有真正夫妇一样的生活。
(5)缅甸语结婚做客怎么说扩展阅读:
不需有仪式
如果一位男佛教徒到了他成年时与一位女佛教徒结婚,不需有任何仪式。
不需有契约书
合法的婚姻不需有任何契约书。但是,两位当事人必须前往法庭公开表示同意结婚的意愿,并要在结婚证书上签名表示同意,这成为目前通行的一个习俗。
同居共饮
为了证明结婚的合法性,丈夫和妻子并不是非要有同居共饮的生活不可。 关系
为了表示婚姻确实合法,在结婚后也不是非有性关系不可。
转换宗教信仰
结婚之后,即使丈夫或妻子转换了宗教信仰,婚事还是不会失效。
假婚姻
在婚事上虽然有为消灾而假离婚的现象,但并没有假结婚的习俗 。
夫妻俩离婚后又重新和好
两人重新和好时,必须家喻户晓。如果只是普通的结合,不能算为重新和好。
原配与小妾
如今,已没有原配与小妾之分,只有合法与不合法的问题。如果是合法的妻子,只有第一妻子,第二妻子的称呼。
成为夫妻的同居生活
对于结婚时没有任何仪式,也没签有结婚证书的夫妻,如果发生是否合法的问题时,就要根据他们的相处行为和名声名望来做决定。换句话说,如果他们是自立门户,成家立业,尽人皆知地过着以夫妻相处的生活,才算是合法的夫妻。
以宣誓的方式结婚
在现代,有些缅甸佛教徒为了节省经费开销起见,不采取隆重的结婚仪式,只是到法庭在法官面前签上结婚证书,表示双方愿意结合为恩爱夫妻。
如果两人都是已成年的缅甸佛教徒,双方也愿意到法庭去签字,那他们就是合法的夫妻。虽然他们没有让众人皆知,但他们的夫妻生活是合法的。
Ⅵ 缅甸人是信什么教的。。。又有什么风俗习惯。。
缅甸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缅甸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灵崇拜、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影响最为广泛并为绝大多数缅甸人信仰的宗教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缅甸有约六千万的国民,68%为缅族。主要的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若开族(3.5%)、华人(2.5%)、孟族(2%)、克钦族(1.5%)、克耶族(0.75%)以及其他原住民民族(4.5%),此外还有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1.25%)。但是缅甸官方目前并不承认缅甸华人(果敢华人除外)、印度人、孟加拉人和罗兴亚人(来自孟加拉国的一个混血族群)为法定少数民族。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奶茶,吃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烹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很鲜美。
缅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国度,绝大多数人笃信佛教。佛塔和佛寺比比皆是,到处可见。缅甸人一有闲暇,便去拜佛听经,朝拜佛塔,祈求平安。但无论是进佛寺,见法师,或是进入塔院,有一条严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须脱鞋,连袜子也不能穿。因为缅甸人认为鞋是最肮脏最龌龊的物品。他们经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贱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缅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则认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耻辱。在缅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圣的地方,僧侣则是佛祖的代表,绝不能穿最肮脏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见僧。否则,会极大地伤害缅甸人的感情。
缅甸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牛是广大农民进行农业耕作的主要依靠。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牛总是和农民们一起在土地上耕耘。自古以来,缅甸农民与牛相依为命,把牛视为“忠诚的朋友”、“最大的恩人”。正因为如此,很多缅甸人,尤其是缅甸农民忌吃牛肉,认为吃牛肉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背叛行为”。所以,当你宴请缅甸朋友时,千万要问明客人是否忌吃牛肉,否则会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缅甸人的丧葬方式有棺葬、土葬、火葬、天葬等,各民族的习俗不完全一样,其中以缅族人的丧俗较有代表性。缅族人因信奉佛教,所以他们不以死亡为悲哀。人死后,家人要替死者净身更衣,然后安放在木架或席上,下放一个盛满清水的新沙锅。出殡时,先将沙锅在门口打碎,然后把尸体连同木架或席子一同送往附近的寺庙火化。火化完,有的把骨灰放在寺庙里,有的则加以埋葬。在此期间,丧家要备烟茶、槟榔招待吊唁者。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在缅甸的街头巷尾,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纱、手持黑伞的僧侣,全国僧侣有10几万,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万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个是和尚,佛教徒中每个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社会上才承认其成人,还俗以后才能够享有结婚的权力,出家的年龄一般在10岁上下,出家时间,在以前最短为一年,现在已缩短为7夭。也可以几个月,几年,甚至终生为僧。出家手续十分简便。因此,在缅甸有出家容易,还俗也容易的说法。
Ⅶ 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习惯: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服饰风俗: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
宗教风俗: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缅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
姓名风俗: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
(7)缅甸语结婚做客怎么说扩展阅读
前往缅甸的注意事项:
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要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就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两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对大人的尊敬。
缅甸人时间概念比较强,每场活动前请提前或准时到场,千万不要迟到。
Ⅷ 缅甸结婚签证有什么用
缅甸结婚签证用处如下:
1、可随时随地去缅甸观光旅游,双方是夫妻,签证是很方便的。
2、取得缅甸国籍,就成为了华侨,回国投资有很多优惠政策,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
3、缅甸的生活费用比我国要低很多,在中国赚的钱拿到缅甸去使用,非常的值钱。
4、经过跨国婚姻,学会缅甸语,拥有说两国语言的能力,会受益匪浅,可以拓宽工作范围和能力。
Ⅸ 缅甸婚嫁风俗
1、充满佛教色彩。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缅甸人的婚礼充满佛教色彩。缅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的三个月内是缅甸僧侣的安居期。在僧侣安居期内,僧侣不能到寺庙外活动,缅甸人也不许结婚,因此婚礼时间要选择在缅历四月十五日以前和七月十五日以后举行。
2、依照缅甸历来的习俗,在婚嫁之前,双方要经过一段很长的“相互认识”的阶段。
假如一个小伙子想娶某个姑娘,他便将心事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男方派人去女方家提亲。如女方父母不反对这门亲事,青年人便在一起生活。但这不等于开始夫妻生活,只是“认识阶段”。二、三年后,如果青年男女双方发现对方初衷未变,才考虑结婚之事。
3、婚礼财产
新娘在婚后仍是独立自主的,保留自己的姓,对自己的财产有所有权,万一离婚,她可以带走。
4、婚礼布置
举行婚礼时,地上铺上席子,一对青年人席地而座。他们面前摆着鲜花、水果、烟草、棕榈叶。所有这些都是象征着家庭将来的幸福与和睦。后面的架子上,摆着各种礼物:器皿、镜子、茶具以及其他家用什物。
5、婚礼主持
整个婚礼由新娘的姑母主持,新郎新娘、新娘的双亲和客人们都恭顺地听从她的吩咐。新郎新娘在席子上坐了一会后,就彼此掌心相对着搭起手来。
然后,新娘的一个朋友就用一根彩带捆两只手系上,再从花瓶里拿出几朵花,用花茎向新婚夫妇洒水珠,祝福新家庭多子多孙,这时,婚礼即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