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缅甸资讯 » 缅甸修路怎么样

缅甸修路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3-01 08:16:36

⑴ 距离那么近!为什么没有缅甸到中国的火车

在亚洲的众多国家里面,还是有一些富有文化特色的国家,缅甸就是其中的一个,在缅甸有很多当地文化的建筑,还特别适合我们去旅游,而且缅甸在亚洲的位置跟我的国家非常的相信,中国人也非常喜欢去缅甸进行游玩。而且缅甸也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文明国家,不过缅甸这个国家的发展却不是很好,甚至被称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现在是以农业为主,有将近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从事农业的。他离我们中国这么近,但是却不能够乘坐火车到达缅甸,就是因为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从中国到缅甸的火车,铁路非常难修第二,缅甸的不发达导致火车不能够正常建设。


这就是为什么缅甸这个国家离我们中国很近,但是却没有火车。

⑵ 永远的行走:徒步滇缅公路-

这篇报道发自学者保罗·萨洛佩科沿人类祖先足迹穿越世界的徒步,旅程会持续多年,共三万三千七百九十六公里。

在中国西南部,战士的英灵仍铸就着二战时期的工程伟绩。

云南省腾冲国殇墓园内矗立着数千名中国阵亡将士墓碑

摄影:PAUL SALOPEK


撰文:Paul Salopek

地点:中国云南腾冲

这是一条由战争造就的公路。

它始于缅甸北部,线缆般弯曲延伸至中国边境起伏的山林之中,随后延展至腾冲,一座曾被美国轰炸机炸平的贸易重镇。

在腾冲附近,它绕过了一家因新冠疫情歇业的麦当劳,继续向前,穿过遍布瓦顶的小村庄,那里的农民在柏油路沿晾晒玉米。公路向右转,绕过高耸的亚热带山脉,其中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最终消失在退休老师许本帧种植的一片布满波纹纹路的棕榈树丛。

许老师已经一百岁了。

83年前,许本帧17岁时,他被招募至一个 由20万名中国工人组成的军团中,工具基本上只有铁锹和藤篮,却帮助拯救了二战中的中国——因为他们日夜兼程修建的正是着名的滇缅公路。

那是1938年,日本侵华军队封锁了中国的所有海港,这个被围困的国家迫切需要一条新的后方物资补给路线谋求生路。来自当地村庄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每周七天拼命工作。

在当时这个地球上雨水最多、疟疾最严重、地形最复杂的地区之一,他们开辟出一条717英里的卡车公路,通过英国统治下的缅甸把美国的军火、食物和药品运输进来。大约2300名筑路工人为此丧生。

许本帧在孙女李爱萍(音)的帮助下讲述他的故事

摄影:Paul Salopek

在谈到为中国抗战所做的艰苦贡献时,许本帧说:“我和其他的农村男孩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他是一个儒雅的人,常常微笑,就像一些听力受损的人有时会微笑一样。他用水汪汪的眼睛盯着自己布满皱纹的双手。“当时很困难。”他最后终于说。

我徒步穿行于世界各地。

在过去的九年里,我用脚步丈量埃塞俄比亚的骆驼小道、沙特阿拉伯的朝圣之路和印度的高速公路, 作为“永远的行走”这个全球“慢叙事”项目的一部分。我希望追溯史前人类的首次全球性迁徙。

历史 是我的向导。 然而,在中国云南见到许本帧时,我就像在徒步于罗马街道,面对面遇到了一位真正的罗马军团的百夫长。我和这位年迈的师者谈起今已淡出记忆、成为传说的血腥冲突,询问他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只有掌控力量才能守卫和平”,许本帧重复着那句老话。

他坐在村中的院子里,向孙女挥了挥他那苍老的百年老手,这是说要上茶。然后他自豪地给我看一支钢笔,是多年前两名来访的美国空军军官赠送给他的,作为二战期间中美友谊的纪念品。

腾冲国殇墓园内的一座青铜雕塑

为了纪念二战期间帮助修建滇缅公路的当地人民

摄影:Paul Salopek


一些 历史 学家将滇缅公路(Burma Road)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工程壮举。

但公路不止一条。 其中一条公路完全属于中国,是从汗水中炼出来的一条路。

其高级工程师之一谭伯英一开始坚信这个工程会失败。在一本已被遗忘的回忆录《修筑滇缅公路纪实》中,谭伯英记述了一张巨大的碎石地毯是如何被徒手小心翼翼地铺过三座野山山脉,最终成了宽23英尺、长600多英里的路基。 “这千千万万的石头都是一块一块铺上的,这幅景象比我能想到的任何东西都更清晰地展现了数十万名默默无闻的劳作者在建设中所付出的巨大的集体努力。”

谭伯英回忆说,上百人的工人队伍拖着粗粝的石灰石压路机来把土压实。在陡峭的山坡上,这些五吨重的圆柱经常从工人的手中挣脱。“没能躲开的(工人)会被压扁致死……这也有时也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小孩喜欢往山下跑,争着要比这些被释放的巨兽跑得快;因为毕竟是孩子,他们喜欢在工作时玩耍。”

这条紧急补给线从云南省省会昆明开始建设,最终到达盟军在缅甸腊戍的铁路终点站,大概平均每英里有三个人死于建设。

仓促训练后,中国志愿者驾驶数以千计破烂不堪的车在这条路上行驶了三年。然后,在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切断了这条路线。于是,第二个机械化的修路阶段开始了。

美国很想让中国继续对抗共同的敌人,于是部署了数千名士兵来铲开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的平整新路,以绕过抗日作战前线。这条新的中印公路长达1079英里,同样代价高昂。施工过程中,平均每英里大约有一名美国士兵死亡,主要是因为疾病和事故。

昆明的二战 历史 学家戈叔亚说:“有些人说建得太晚了。”他指出,美国建的路在1945年初开通,就在日本人被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轰炸后投降的前几个月。(温斯顿·丘吉尔比较否定这条路,认为它是 “一项巨大的、费力的任务,在对它的需求消失之前,它不太可能建完。”)

戈叔亚估计,只有六七十辆美国陆军卡车开过了腾冲段——美国人在云南修建的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的一个崎岖的北部分支。我从这里开始行走。

我徒步94英里(151公里)穿越了滇缅公路。

我从古老的边陲小镇腾冲跋涉到保山,保山曾是一个小型后勤中心,曾被日本人炸毁,而现在是一个250万人口的城市。

今天,这条路在宁静的市集小道上蜿蜒,连接着一座座瓦顶村庄。它的最后几英里埋在高速公路崭新的混凝土之下,高速公路因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而激增。不过,战时的路面偶尔也会冒出来。 抬头看看悬崖边的公路切口,岩石上经常会看到一种石痕,那是由早已消失的修路工人挥动数千把镐头所敲成的。 八十年前由美国军队匆忙架设的便携式 “贝雷桥 ”仍然横跨在中国的几条河流峡谷上。

我还能看到昔日修路的工人们。

比真人大的青铜雕像刻画了一批批竭尽全力的村民们:一个重复出现的形象是一群精瘦的光膀子男人拉着巨大的石磙。 有些人看起来很像年迈的许老师。

腾冲国殇墓园里的两座墓碑,用来纪念两名阵亡的美国士兵

墓园内一共有19座盟军将士墓碑

摄影:Paul Salopek


走滇缅公路,现在是一个有意思的时间点。

也许美国和中国是现代政治和经济的竞争者,也许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遇到了困难。但是,从1942年到1945年,在云南省,这个部分被日本人占领的通往东南亚的战略门户,两国军队曾并肩作战和牺牲。

这场在中国叫做“抗日战争”的冲突不亚于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在日本对中国大陆的长期而残酷的占领期,被杀害中国公民人数的估算高低不等,大概是1400万至3500万。 对于在二战中总共损失了41万8500人的美国来说,太平洋战场上的中缅印战区并不出名,但对牵制数十万日本军队来说至关重要。

“罗斯福总统去世时,这里举行了公开的追悼会,全镇的人都参加了。”腾冲市有一个巨大的战争墓园,墓园副主任伯绍海说:“许多云南人仍然感谢美国人民在战争期间的支持。”

腾冲的这个纪念性公墓是很不寻常的,有两个原因。

首先,它的3000块墓碑纪念的是国民党抗日军人;其次,19名美国士兵被列入死者行列。这些美国人是帮助中国从日本人手中夺回腾冲的顾问。

在1944年夏天,数以万计的中国军队在汤普森冲锋枪等美国武器的武装下,用竹梯翻越腾冲的古城墙来发起袭击。美国的空中火力,包括来自着名的飞虎队的志愿飞行员,在石头城墙上炸出洞来让军队通过。

今天在云南,中印公路并不经常被称为中印公路。

这条路也被称为 “史迪威公路”,以促成了这条路的修建的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外号“酸醋乔”)命名。 标示这条路的庞大灰色巨石上用中文刻着他的名字。在热带阳光下,这块石头是个遮阳的好地方。

许老师完成了他在滇缅公路的修建任务并幸存下来后,加入了中国军队。

他被派去守卫美国空军使用的一条跑道。他谈起这件事时,像是谈到升迁一样,尽管他的战友中有130到380万人死于战争。

“我眼看着他们把炸弹装进嵌板,”许老师说,他嘶哑的声音甚至现在还浸透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纯真。“我想象不了它们有多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坠机点遍布云南西南部的丛林——这就是第三条“滇缅公路”:空中补给。 去年,就在边境附近的缅甸境内,一架老式美国货机从河底被发现。Facebook上一张图片展示着当地农民在被淹没的机翼上行走,仿佛走在某个被遗忘的史前生物的骨头上。

我继续行走。

我走过因疫情而空空荡荡的史迪威度假酒店;走过路边的史迪威餐厅;还走过了怒江——彼时,中国的男孩们曾用竹筏横渡怒江、突破前线。

在滇缅公路沿线的保山城外,矗立着一家茶馆,两百多年来一直为旅行的人提供茶水——而且只卖茶,别的没有。这栋木结构建筑被烧木材的烟熏得发黑。它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墙上挂着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美国大兵在云南某地笑着抿茶。邻桌的一个农民粗声粗气地坚持要我站起来看看那张照片。我照做了。 但他还一直叫我看,要更努力地看,仿佛他想让我牢牢记住。

(译者:璋煜)

美国学者保罗目前正在中国境内行走,并与SMG合作拍摄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该系列片将于2022年登陆东方卫视,敬请期待!

⑶ 大瑞铁路进入施工,这条铁路为何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

大瑞铁路之所以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就是因为这条铁路全长330公里,需要穿过22座山,穿过82条河流,大瑞铁路是一条建在地下面的铁路。

大瑞铁路是中国缅甸铁路的最重要干线,是中国连接东南部国家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带一路的连接者,大瑞铁路建成以后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⑷ 临沧,有点迫不及待......

2020年12月30日,云南大(理)临(沧)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云南省临沧市结束不通铁路的 历史 。

临沧是云南发展亮眼的一隅,喜事连连。早在2020年10月,云南临沧市政府就与缅甸商务部缅甸贸易促进局共同签署了《共同举办中国—缅甸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意向书》。 随着中缅清水 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不断推进,临沧将很快成为缅甸与中国贸易的主要区域。

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曾说:“我们有民族文化的优势,但弘扬不开来、发展不起来、开发不出来;我们有好山好水,有好果子、好甘蔗、好坚果、好茶叶,但加工跟不上,技术跟不上,工业跟不上,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我们有区位优势、边境优势,但基础设施不行,城乡建设不行,铁路不到,高速公路不到,有边不活、有边不富。”

着急有两种,一种是恨铁不成钢,一种是迫不及待。

临沧的着急,显然是后者。

文丨喳喳

编辑丨崔赫翾 了望智库

1 黄金路口

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势力已逼近云南,英国占领了缅甸,妄图从西部入滇。英国人戴维斯4次徒步考察云南后写下了一本书——《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他对所到之处的民族分布、气候物产、人文地理等都做了详细记录,这其中就包括缅宁(今临沧临翔区)。 戴维斯的考察目的是:从缅甸修一条至云南,再经中国的云南、四川,与已经立项的汉口成都线相接的铁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直是英国工商界的梦想。

为何被偏爱?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因为用中国地图看云南,云南是中国的边疆,临沧更是边疆中的边疆。与中东部省份相比,云南的地理位置相当不理想。不仅远离国内主要政治和经济中心,而且重峦叠嶂。即使本省各地交通也需颇费周折:大理往西,玉溪往西南到现在也尚未修通铁路。

但若是用世界地图看云南,它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三亚之枢纽”, 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6个、二类口岸7个。亚洲6条大江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均可在云南形成自然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在“三亚”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中心枢纽地位和作用。

从经济通达来说。从云南向东可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相连;向南延伸,可通过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直达河内、曼谷、新加坡和仰光;向北可通向四川和中国内陆腹地;向西可经缅甸直达孟加拉国吉大港沟通印度洋,经过南亚次大陆,连接中东,到达土耳其的马拉蒂亚分岔,转西北进入欧洲,往西南进入非洲。

位于云南西南部的临沧,若是放在世界参考系中亚洲的中央,处于整个中南半岛的制高点,俯瞰总人口有数亿之多的超大地理板块——中南半岛的红河三角洲、湄公河大平原、依洛瓦底江平原。

对外,临沧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 从昆明陆路出发经临沧清水河至缅甸皎漂进入印度洋距离为1633公里,比从德宏瑞丽口岸、西双版纳打洛口岸通关路线分别缩短140公里和223公里。

对内,从临沧至大理至四川攀枝花,可以连接长江经济带进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从临沧至文山至广西防城港,可以连接珠江经济圈,进入太平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

除了地缘优势,《国家地理》对于临沧有一句评论很中肯:七彩云南,五彩在临沧。彩云之南的秘境,则在临沧。

这里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地理分水线的十字路口,年均气温为18.5 ,森林覆盖率达68.78%,有“亚洲恒温城”的美称。

被诗人赞为“众神之河”的澜沧江流经临沧东部306.6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大电站——漫湾、大朝山、小湾电站,形成了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澜沧江高峡百里长湖景观。

这里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还拥有很多“最”的头衔:云南重要的蔗糖和酒业生产基地,居于世界茶树和茶文化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产地和滇红茶、大叶种蒸青绿茶的诞生地、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中国最大的澳洲坚果基地。

2 被锁住的风华正茂

就是这样一个处于黄金十字路口的秘境,2019年临沧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位:

地区生产总值759.26亿元,居全省第11位;

全部工业增加值121.85亿元,居全省第11位;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91.66亿元,居全省第12位;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24元,居全省第15位;

【注:排位共16个市州】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并没有让临沧人享受到“坐拥核心”带来的便利。临沧车牌“云S”是云南省最形象的车牌:临沧的路就像弯弯曲曲的“S”,锁住了里面的希望和外面的世界。

磅礴的大山一方面馈赠了临沧丰富的生物、矿产、 旅游 等资源,另一方面,这样的天堑扼住了通向外界的便捷。许多投资商也感叹:“临沧资源丰富,交通不便,远离市场,成本太高。”

交通不便自古有之。

“从一个深谷中穿过,两岸的山崖非常陡峭,几乎无法攀登。除河床外,几乎没有一寸平地”。是戴维斯对于临沧的最初印象。1894年2月,戴维斯沿南茶马古道来到了缅宁青龙桥。由16根铁索构成的青龙桥是茶马古道顺下线上的咽喉要塞。《凤庆县志》记载:“青龙桥,位于县城北43千米的澜沧江上, 历史 上是通往巍山、下关的唯一重要桥梁。”

【注:顺下线即顺宁(今凤庆县)到下关的茶马古道】

艰难行走的经历,让戴维斯打消了在这里修建铁路的主意。

解放前临沧仅有孟定遮哈连接弥渡的一条残缺便道,保山连接凤庆的一段公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交通。解放后,214国道是临沧市外出的主要通道。距离省会昆明近十个小时的车程,出行难、运输难是长期以来当地发展的最大短板。

临沧不是没有机会。

百年前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曾规划在临沧建立“欧亚第三大陆桥”,把临沧作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把孟定作为“滇缅铁路的最佳入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打破日军的层层封锁,保证从印度洋方向供给抗战物资,1938年12月,国民政府开工建设了从昆明经临沧孟定出境到缅甸腊戍的滇缅铁路。

铁路要开凿43条隧道,76次跨过河流。几万工程技术人员和30万民工挥着铁锹、锄头施工,靠着手工绘制施工图,人背马驮施工材料。当时云南绝大多数男性青壮年已参军打仗,所以劳工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妇女和孩子。

不仅如此,西线所经临沧地区其管辖8个县中的6个县被定为“高疟区”。饮水、环境已污染。疾病、饥饿、沉重的劳动,使得许多人丧失了生命。当年倒在滇缅铁路上的大约有十万人,相当于每隔八米就会有一具尸骨。西线工程主要沿南汀河而下,无数人的尸体被抛进了南汀河。南汀河成了一条死亡之河。

四年时间,滇缅铁路基本完成线路工程量的50%(路基土石方的56%、隧道完成了52%、桥梁完成了45%。)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得手后,转而将东南亚作为战场。当时镇守缅甸仰光的英军不敌日军,缅甸仰光落入日本手中。仰光的失守,让原本协助中方获得缅甸的物资的滇缅铁路成为了日军长驱直入中国的利器,国民政府不得不将已修好的基础工程炸毁。

历史 的机遇就这样一闪而过,临沧成了云南未通铁路的市州之一。

3 八出省,五出境,快!

游客要进来、产品要出去、生活要跟上,必须修路、修路、再修路。

先说临沧铁路。

大临铁路于2015年12月6日开工建设,2020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

这条202公里的铁路作为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的重要通道,北端将通过广大线、成昆线连接昆明、攀枝花地区,向西南通过规划中的临沧至清水河铁路连接清水河口岸,向东南通过规划中的临沧至普洱铁路连接正在建设中的玉磨铁路,更是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 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重要支撑的新引擎。

昆明到临沧553公里,曾经开车需要9到10小时,大临铁路将这一行程缩短至3个半小时。而在临沧到清水河口岸的临清高速全线通车后,两地的车程将从现在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内,届时将和昆曼大通道无缝衔接,泛亚铁路中西线也就此连通。

我们可以设想,从我国沿海城市运货到欧洲,如果搭云桂高铁到昆明,再从昆明到临沧,经孟定清水河口岸入缅,再经腊戍到印度洋边的皎漂港,再跨海到欧洲,比从马六甲海峡一路绕海而行缩短行程两千多公里。

除此之外,大临铁路还可被视为临沧铁路交通“黄金十字架”的纵向轴。

横向轴则是云南省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新开工项目猴桥至防城港沿边铁路云南段。按规划,这条线路横向连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互联互通的“五出境”铁路国际通道,将成为中国陆上连接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最近的通道,也是孙中山“贯通桂滇两省,将来在国际上必见重要”梦想的实现,意义堪比横贯华夏大地的陇海铁路。

再说临沧的高速公路。

2017年云南打响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攻坚战,临沧开工建设11条(段)667公里高速公路,当年12月,临沧机场高速建成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2018年12月,孟定至清水河段高速公路试运行通车,打通了通向南亚东南亚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1月21日,云凤高速公路云县县城至凤庆县城段正式实行试通车,这是临沧全市通车的第一条县域高速公路。也是在这一年,临双、镇清、云凤3条高速全线通车。

还有路经临沧镇康、耿马、沧源三县的云南沿边高速公路,一旦建成,将与大临铁路、沿边铁路形成高速公路和铁路的“黄金十字架”交会。

最后说临沧的航运。

临沧全市有航运里程447.6公里,建成码头10个,还是云南4个拥有双机场(临沧机场、沧源机场)的市州之一,随着临沧机场T2航站楼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凤庆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再加上正在推进的永德通用机场、孟定支线机场、云县通用机场,不远的将来,临沧将拥有6座机场!

“临沧将全力构建以航空为先导、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水运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临沧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之政表示,凭借“飞燕型”综合交通网络推窗向洋,“振翅”腾飞的临沧,将进一步释放“面向南亚、肩挑两洋、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创造综合交通网络的“临沧精彩”。

4 产业重构大变局

路不仅仅是路,还是基础产业、基础经济。

《共同举办中国—缅甸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意向书》中,中缅清水河边境经济合作区是绕不开的词汇。清水河作为临沧孟定县中缅边境的一个国家一类口岸,这其中必然暗藏巨大的枢纽潜力。

早在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就正式批准在临沧市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定名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这是自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瑞丽、畹町、河口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来,云南获批的第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随着临沧边合区的建设发展,临沧边境贸易大幅增长,尤其是孟定清水河口岸近年来增速更快。2011年至2016年,进出口货运总量由8.78万吨增长到107.1万吨;边民互市由1.5亿元增长到30.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6.5亿元增长到42.7亿元,到了2019年,进出口货运总量已经上升至148万吨。

清水河口岸已成为中缅贸易第二大口岸、边民互市贸易总量最大口岸。

在全球产业重构的大格局下,发达经济体不断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产业,国内同理。

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如火如荼,云南就是其中之一。云南在“两型三化”和聚焦八大重点产业的背景下,部分产业也将向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各国转移,各国产能又将在边境地带形成一个产业聚集地。

随着大临铁路、墨临高速公路、临清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完工,清水河口岸的优势将更将明显。而运输成本还会降低。临沧将因此迎来新的机遇。

无论是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还是推动经济 社会 跨越发展——都得益于工业的振兴。临沧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上不去,量小质弱致使临沧综合经济实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都受到极大制约。但汇聚着最优质绿色农产品、矿产、能源资源的临沧,工业经济无疑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临沧应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建立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何做?

第一, 应着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第二, 提高产业集中度,以促进集约化生产和提高工业深加工能力为重点,努力做强做大蔗糖、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以酒为主的饮料、林纸、生物药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提升产业效益,形成规模大、档次高、品牌优的产业集群。

第三,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严格限制高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发展,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临沧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水平,促进工业的科学化发展。

古有茶马古道的辉煌印记,前有滇缅铁路的国家战略,现在有“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

临沧,未来大有可为!

参考资料:

库叔福利

⑸ 云南自驾不容错过!滇缅公路,用手指刻出的千里生命线

“修公路哟,大建树;凿山坡哟,就坦途;造桥梁哟,利济渡......”——《滇缅公路纪念歌》


说起云南的美景,很多人立刻会想到大理的风情,丽江的浪漫,昆明的闲适,泸沽湖的野趣......但是,有一个地方,无论你去过与否,都应该知道且记住,它就是——滇缅公路。



这是一条中国荣誉之路,也是一条横跨中国、缅甸绝美风光的神秘自驾线。一路上,有雪山、峡谷,有森林、湖泊、有白族、景颇族、纳西族等特色少数民族村寨,等着你沿着公路,一路向西,一路去感受云南的壮美和 历史 的厚重!




什么是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是一条起于昆明,一路跨越漾濞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江。翻越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横断山脉,纵横滇西河谷。一路上,你能领略到最雄浑瑰丽的中国。同时,它也是我国抗战时期最着名、最重要的一条公路,被誉为“抗战生命线”。


虽然如今的滇缅公路已经不复当年,但行驶在这条险路上,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人修路的艰辛。


重走滇缅公路,感受不可遗忘的 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很快就占领我国的沿海城市,海岸交通被日军封锁。国际上援助的物资和军火都不能运输到内陆。在危难情况下,中央政府决定修建“滇缅公路”。



筑成之后,大部分国际援助都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的。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中国很可能撑不到美国参战。不过,在人们津津乐道谈论滇缅公路的时候,很少有人清楚这条路是怎么来的,以及滇缅公路背后的故事。


你也许想不到,这条路实际上是由当时居住在周围各民族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组成的“劳工”铸造的。



都是男人先爬到悬崖上,凿打炮眼,一层一层的炸开山石,然后底下的老人、小孩、女人,就在下面挑走碎石,然后敲成小块,再铺到路面上。整个过程他们所用到的工具就是锄、斧、刀、箕等原始工具。


他们共翻越 6 座大山,穿过 8 处悬崖峭壁、跨过 5 条大江大河,用最淳朴的方式,铸造出这条最伟大的公路,为抗战救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由于塌方、疾病、劳累和坠落悬崖,不少于 3000 个筑路工人献出宝贵生命……



当你自驾于滇西地区高山深谷,在或临江蜿蜒或沿山盘旋的滇缅公路上行驶,路况难免颠簸,却能够感受最厚重的 历史 文化以及辽阔的自然景致。



滇缅公路自驾行

不如趁这个季节,天气正好,微风不燥。出发吧,去滇缅公路,遇见巍峨雄辉的绝美风光,追忆那段荡气回肠的 历史 。



沿着滇缅公路,去往风景秀丽的和顺古镇、诗密娃底、下勐劈再去到边境小城芒市祭奠中国远征军......感受不一样的“彩云之南”。



和顺古镇 小径通幽



和顺古镇临近腾冲,它的风情人文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温暖和顺。这里有最宁静的山水田园和悠闲的老时光,走在小镇的街巷,去邂逅安静的高墙大院和可亲知礼的人家。



在古镇,节奏可以慢下来,时间充沛的话,可以择一个客栈住下,闲时晒晒太阳,亲近自然,再逛逛和顺图书馆、滇缅抗战博物馆、钟天寺、龙潭...享受一段如诗歌画卷一般惬意的生活。




诗密娃底 梦中的小香格里拉



途中,一定要去一趟诗密娃底,去看看还没有被开发的“世外桃源”。这里水流潺潺,有2000亩碧绿的草场。澄净的天空,成片的白云下,牛羊在这里悠闲散步,时光温柔地仿佛静止了。



这里不仅有天然草场、沼泽秘境等原生态的宝藏风景,更有独特的人文风俗。从诗密娃底草场沿着公路再走十几分钟,将来到一个住着傈僳族朋友的原始村寨—— 下猛劈



“上刀山、下火海”,“嘟达比赛”,他们依然保留着原始、生猛、神秘,传统的民族习俗。




芒市 边境小城



预留一天的时间逛逛传说中的“黎明之城”——芒市。这里充满东南亚异域风情,热烈又浪漫。



听勐焕银塔传出的梵音绕着银塔飞向蔚蓝天空,祈求上天的庇佑。逛一逛勐巴娜西大花园,静静的感受这一切,灵魂都被熨帖了些许沉静。



龙陵 红色教育基地



龙陵,还遗留不少当年抗日战争遗迹,有抗战纪念馆、松山战役旧址、日军碉堡、慰安所旧址、日军司令部旧址、军政班旧址,是一场极好的红色之旅。



走一趟怒江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桥梁——惠通桥,这里过去是保山通往德宏乃至境外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滇缅公路重要桥梁之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走过滇缅公路,你可以领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如今,80多年过去了,仍有不少人,怀着敬畏之心,重走这条公路。他们穿越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只为缅怀和致敬曾因筑路付出血汗的人们。用脚步丈量的方式,致敬这条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



在 历史 面前,我们都应该怀有一颗谦卑和敬畏的心。如果有机会,不妨去云南,寻找镌刻在高山大地上修路者的纪念碑,走一回真正的英雄之路。


- END -

文案@梦青

编辑@小雨猫

⑹ 云南的滇缅公路还在继续用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是的,还在继续使用。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8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2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2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9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9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