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对应国内哪个少数民族
‘壹’ 缅甸国内有个少数民族就是我们中国的汉族,他们的民族名字叫什么
果敢又名麻栗坝。关于“果敢”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果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殖民统治者引用的新名,英文名称叫“ Kokang” ,来源于科干山的音译;“果敢”二字系由掸语变音而来,“果”是掸语的九,“敢”是户口,意思是这个地区由九户人家组成。
‘贰’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历史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缅北众多势力中一员,克钦族其实就是咱们这边的景颇族,其经常和政府对着干,全民皆兵!
说来说去,克钦独立军只不过是美国的一枚棋子,世界大势就是这样,弱小的国家只能受到摆布,只有强大,才是在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叁’ 缅甸有哪些民族
缅甸人口约有5141.9万人,68%为缅族。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克伦族、孟族、克钦族、克伦尼族、钦族、若开族,另外,人口中还有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官方语言为缅甸语,也有为数不多的人懂英语和汉语。
1.缅族
缅族起源于古代氐羌集团,是中国古代羌人部落的南下分支。西汉时期至隋唐时期,生活在川藏甘交界及其以南地区的白狼羌是最初的原始缅人。白狼羌为战国前后南下的牦牛羌部落的一支,分布在今两川一带,历史上曾多次慕义归化内属,且曾独立立国。东汉初年起,白狼羌就与中原王朝有过联系。隋唐时白狼(羌)为吐蕃所灭,“其地没于吐着”。目前,缅族分布在缅甸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及三角洲地区。历史上缅族先民有过三次大的迁徙,唐善战争使得白狼人从7世纪中叶起便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白狼人或内迁中原,或臣服于吐蕃,或南逃滇中。内迁和臣服者最终均为汉藏两族所同化,南逃滇中的白狼人在洱海一带生活了约半个世纪后,由于蒙舍诏的统一入诏行动和唐与南诏的天宝大战而无法安生,于8世纪初继续南下,沿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太平江、瑞丽江河谷通道于9世纪前后进入缅甸境内。缅族的文化较为发达,缅族是缅甸最早产生文字的民族,产生了缅文书面文学,最早普及教育。缅语是缅甸全国的通用语,同时也是缅甸的官方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或缅彝语支)。美丽的伊落瓦底江是缅甸第一条大江,全长为2170千米,从北向南贯穿缅甸全境,是缅族文化的摇篮,也是缅甸文化的摇篮。勤劳勇敢的缅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伊落瓦底江畔,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创造了缅族的历史,也谱写了缅甸的历史,并在骠族和孟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缅族文化,也就是缅甸文化。缅族人受教育的程度高于缅甸其他民族。
缅族人注重礼节,日常见面都要行合十礼。缅族人有很多崇拜的图腾,如白象、狮子、妙声鸟、榕树和番樱桃树的树枝等,缅族人称番樱桃树的树枝为番樱桃花。在古代,远方的战士出征或凯旋,缅族的姑娘都要为战士们献上这种番樱桃花。缅族最具特色的工艺品是金线绣。金线绣的工艺非常细致和巧妙,匠人在棉布、天鹅绒、衣服等日用品上用金丝绣上各种花纹和图案。在缅甸封建王朝时期,金线绣服极为华贵,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以穿。现代,在戏剧、阿迎舞演出时,演员也要穿上金线绣制的服饰。在缅族的重大节日里,缅甸姑娘都会穿着金线绣服表演节日的歌舞。另外,缅族传统服饰筒裙也是用金线绣制的,这种服装深受缅甸妇女的喜爱。
‘肆’ 中国的景颇族在缅甸叫什么族
中国的景颇族在缅甸叫拉旺族
‘伍’ 缅甸人是什么族
主要民族:缅族,克伦族,掸族,果敢族主要民族:缅族,克伦族,掸族,果敢族主要民族:缅族,克伦族,掸族,果敢族缅族,克伦族,掸族,果敢族
‘陆’ 缅甸的傣族的和国内的傣族是一个族吗
是的。
傣族(Dai nation)即“傣泰民族”,自称“dǎi”与“tài”之间的发音,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
傣族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0万,印度境内约425万,越南境内约133万,中国境内约123万,柬埔寨境内约66万。
傣族在中国史籍中,先后被称为“哀牢”、“掸”、“乌蛮”、“白蛮”、“白衣”、“金齿”、“黑齿”、“白夷”、“僰夷”、“摆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统称为“泰(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Thai)”,在老挝被称为“佬(Lao)”,在缅甸被称为“掸(Shan)”,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Assam)”,在中国被称为“傣(Dai)”。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那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
‘柒’ 缅甸有多少民族分别是哪些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缅族、克钦族、克耶族、克伦族、钦族、孟族、若开族、掸族。
主要的法定少数民族为掸族(9%)、克伦族(7%)、孟族(2%)、克钦族、克伦尼族(1%)、钦族(2%)、若开族以及华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缅甸官方不承认华人、印度人、孟加拉人为法定少数民族。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
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最大城市仰光迁至内比都(前称彬马那)。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2018年3月21日,缅甸总统吴廷觉辞职。
(7)缅甸对应国内哪个少数民族扩展阅读:
缅甸民族服装特色
缅甸人喜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各个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服装,缅甸男女下身都围纱笼,男式的称为“笼基”,女式的称为“特敏”。男女纱笼的穿法不一样,男式的笼基是在腰际结一个花球,女式的是左右裙端扭成带状,互相结住。
平时的生活中缅甸人都喜欢肩挎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颜色鲜艳的长带包。出席正式场合时的服装都很讲究。男士要穿无领的对襟长袖外衣,内穿衬衣,并且头上戴用一条素色的薄纱或丝巾裹扎好的“岗包”,下穿拖鞋;女士正式场合穿颜色鲜艳的服饰,梳各式高而光亮的发髻,并戴鲜花。
缅甸人喜爱鲜明色彩,例如传教徒所穿的番红黄色装束,也喜欢用猫头鹰作图案。
他们除了喜欢穿“纱笼”以外,,还爱用金首饰,不少人宁愿节衣缩食也要买一二件首饰佩戴。妇女首饰除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之外,还有金脚镯,男人简单些,通常是金项链、金戒指翻金钮扣。
缅甸男人头上爱扎素色裹巾,缅甸人称之为“岗包”。女子穿的纱笼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还系上银带或装饰钮扣,最隆重的盛装是穿着白色蝉翼纱的上衣和红色的纱笼。
在缅甸,不论男女平时很少穿鞋袜,不是光脚,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凉鞋,政府官员只是在接待外宾时才穿鞋袜。
‘捌’ 缅甸佤邦是中国人吗
中国人是非常爱国的,这点离中国越远越能体会到。几个政见不和的老师一个话题能吵个几天几夜,当地老师天天都一脸懵逼。
到了国外,也听不得别人说中国不好,拼命维护国家形象,一听到你们中国人怎么怎么样有种被挖了祖坟的感觉。
也许我们从小受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有些东西已经渗入骨髓。该我们考虑的不该我们考虑的都瞎操心。
在缅北呆久了,更能以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到别人的不容易。
在我们很多国人的心中,缅北一直有着特殊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学过地理,未定国界跟已定国界清清楚楚,我们心里总是拒绝承认一些东西,本能地认为那片土地跟我们有关系,我们还有一批同胞生活在那片土地上。
那么佤邦当地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曾经问过当地人,你们感觉你们是缅甸人还是中国人?
他们好像永远没有准备好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第一回答会说我是佤邦人。
不死心的我会穷追不舍,你认为你是中国人不?
他们也会摇摇头,怎么会嘛,跑到中国抓到会给送回来。怎么会是中国人嘛?!
我想我没法再提任何要求,也无法指责任何人,毕竟生活中还有网络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抓到缅甸偷渡人员,遣返回去的消息,有谁会深入了解一下,这些送回去的大多都是缅北的,也许是果敢也许是佤邦、也许是另外一个世世代代跟我们藕断丝连的地方!他们永远拿不到中国身份证,即使他们不愿意拿缅甸身份证。
‘玖’ 缅甸,老挝境内的老腾族是我们云南的什么民族
老听族(旧译老腾族),过去也叫佧族,是老挝的三大民族集团之一,是老挝的土着民族。约占老挝24%的人口,它包括了老挝操南亚语系的34个民族。
各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较大。老听族多居住于老挝的边远省区,刀耕火种,生产力低下。多无文字。
老听族(旧译老腾族)是老挝民族中人数仅次干老龙族的一个大族系,人数二十多万。老听族的成分相当复杂,包括有下列支族(或部族):拉芬、拉威、作格、作朴、作拉佩、卡蒙(伟满、伟雷,即布朗)、伟根、作米、作三岱、伟丹、伟鸿、伟曼朱、伟沛、伟索、什色克、传姆(伟墨)、子卡隆等。
‘拾’ 缅甸有哪些民族
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缅族是缅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缅甸语为母语,属于汉藏语系民族,缅族在全缅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是缅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即人们所称的“缅甸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