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远征军遇到了什么
‘壹’ 缅甸远征军主要战役有哪些
(1):滇湎路战役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至9月,在中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省西南部、缅甸·、泰国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地区,对日军第15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2):缅北滇西战役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0月至1945年3月,在中日战争中,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3):密支那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至8月,在中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对日军第18师团等部的进攻战。(4):强渡怒江战役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中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
‘贰’ 1943年中国远征军出击缅甸,远征军都参加了那几次战役
1942年春,日军进攻缅甸。为粉碎日军的进攻,应英美盟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于1942年3月上旬出兵缅甸,投入作战。中国远征军下辖第5、第6、第66军,约10万兵力,其中第5军为当时中国惟一的机械化军。
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机械化第5军第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的指挥下千里跃进,开抵缅甸南部重镇同古。这个师立足未稳,便与日军第55师团在同古城外围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不断增兵,以4倍的优势兵力合围同古城。中国远征军援兵受阻,第200师孤军奋斗,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奉命弃城突围。
同古之战后,中国远征军调整部署,准备在缅甸中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主力决战。但是,在西路作战的英军一路败退。4月16日,英军主力7000余人在仁安羌油田附近被日军包围。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挺身而出,率部救出英军。为感谢中国军队的解救,英国女王向孙立人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
由于西路英军败退和东路中国军队失利,平满纳决战计划流产。中国远征军北撤,计划在曼德勒地区作最后决战。但是狡猾的日军迂回包抄,攻占滇缅公路重要枢纽腊戍,切断中国远征军归国的退路。中国远征军被迫放弃曼德勒会战,分多路撤退。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率部从缅北向云南瑞丽方向撤退时,遭到日军伏击,戴安澜身负重伤,于5月26日在缅北茅邦村殉国,年仅38岁。戴安澜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哀悼,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也撰写挽诗致祭。
杜聿明率领的第5军军部及新22师廖耀湘部穿越缅北丛林,向印度撤退。官兵们在险恶的丛林中挣扎了近两个月,历尽千辛万苦,饱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于7月底退至印度。
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部队,翻越缅甸中部山脉,辗转进入印度境内。
其他几路撤退部队也都惨遭重创。据统计,中国远征军共损失5万余人,其中多半是在撤退途中死于饥饿和丛林病害。
中国官兵发誓要打回缅甸,重开滇缅公路,报仇雪恨。为此,中国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新1军,代号“X”部队。郑洞国将军奉调赴印出任军长。其后,中国政府在云南组建了中国远征军Y部队。
1943年下半年,世界大战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盟军开始战略反攻。根据开罗会议决定,中国远征军X部队投入反攻缅甸作战。返身杀回缅北的中国官兵,沿着当年撤退时留下的斑斑血迹奋勇向前,节节推进,连克孟关、孟拱、加迈等缅北战略要点,全歼精锐的日军第18师团,重创第53师团。与此相呼应,中国远征军Y部队也从滇西奋勇出击。1944年5月中旬,由卫立煌、宋希濂等将军指挥的Y部队2个集团军近20万人,渡过怒江,分别向松山、腾冲、龙陵等日军据点发起雷霆般的攻势。
缅北、滇西战场连成一片,炮声震天,杀声撼地,立时成了二次大战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大战场。
然而,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攻城战却打得极为艰难。日军负隅顽抗,城池久攻不下。1944年7月,史迪威将军委派郑洞国将军指挥攻城,郑军长选择在7月7日这个有号召力的日子发起总攻,中国官兵同仇敌忾,奋勇争先,突破城防。之后,步步为营,掘壕推进,最终攻占缅北战略枢纽密支那。
中国远征军X和Y部队,一路沿中印公路从缅北往回打,一路由滇缅公路往外突。两路大军相向而行,奋勇冲杀。1945年1月27日,两路中国远征军部队终于在缅北重镇芒友胜利会师。至此,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宣告胜利结束。
‘叁’ 中国两次远征缅甸的战况
1942年3月至8月,中国远征军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向缅甸境内出动,与日军血战数月,终因实力悬殊,铩羽而归,10万大军生还者约4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远征军全线崩溃前,在战场上始终没有发现早已参战的日军第56师团,正是这个师团先在中路挫败远征军决战的计划,然后出其不意地从东线突破远征军薄弱之防线,席卷了整个后方,导致远征军全面溃败。在实际交战过程中,远征军原以为当面之敌仅一个日军第55师团,既没有发现驻泰国的日军第18师团提前增援上来,又没有发现从海上登陆增援的第56师团,稀里糊涂地把三个日军精锐师团当一个师团来打,以四个半师的兵力摆了个围歼对手的阵势(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力相当与远征军一般部队七八个师,相当于中国军队最精锐的戴安澜第200师两三个师)。所以远征军作战一开始便陷入十分被动的状态。 但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失败从根本上讲还是一个制空权问题,日军完全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失去制空权的远征军,肯定无法弥补情报不灵的缺陷。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常规作战样式是战术空军与坦克装甲部队的协同,根据德国非洲军团司令、坦克名将埃尔温·隆美尔的权威观点:“假使敌人握有完全的制空权,那么我方尽管拥有极现代化的武器,还是无法和他作战的,就好像野蛮人碰到了近代欧洲国家的精兵,其胜败是不问而知了。……所以我们不能再依赖摩托化的兵力,以来作机动性的运用,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空中攻击的毁灭。” 中国远征军怎么会得不到先前英美承诺的空中掩护呢? 早在1941年5月20日,英国远东军总司令波普汉托中国军事考察团团长商震致函蒋介石:“敝国已在向美订制飞机中,指定妥马霍克机100架,分配于贵国。翰期其能发生良好之效果也。”以后英方食言,这批飞机全部用在了北非战场。 1942年3月25日,即同古激战第4天,也就是英军在缅全部45架作战飞机在马圭被毁后第4天,蒋介石同印缅战区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共进晚餐后再次会谈,亚历山大亲口答应蒋介石,数星期后将有324架飞机投入缅甸战场,但直到缅甸战场全面崩溃时都不见踪影,而日军投入战场的飞机数量已经达到400多架。其实从3月份开始,德国凯塞林第4航空军团几乎毁灭了英国地中海空军基地马耳他,德军地中海补给线恢复畅通,隆美尔非洲军团已攻下整个昔兰尼加,正准备向加查拉一线进攻,英国早就无意将空军用于缅甸战场,而蒋介石为亚历山大将军的弥天大谎所迷惑,乐观地把缅甸作战看成是一场中国军队在英军绝对制空权支援下对日军的歼灭战。 1942年4月18日,也就是我东线被日军第56师团突破之际,宋美龄致信美国总统行政助理居礼先生,表达了对美国的不满:“除十足配备志愿队所需人员及飞机80架外,其余租借案内拟拨中国之驱逐机,将拨发美国空军第十队用,以防护印度东北之被侵及防免英国远东空军之被毁灭,委座闻此建议,不胜震怒,尤其要求总统立即加派飞机300架,以助中国远征军一项通知……” 美国方面置若罔闻。到了6月初,隆美尔在北非突破加查拉一线进逼托卜鲁克,正在印度集结、原定支援缅甸作战的实力强大的美国第10航空队,紧急向地中海转移,这时中国远征军各部尚在作艰苦卓绝之撤退。由于美国在二战中“先欧后亚”的战略,于是当北非出现危机时,英美两国先后把原定用于缅甸战场的飞机几乎全部调往地中海,致使我远征军作战失去空中掩护。
采纳哦
‘肆’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经历了怎么样的千辛万苦
4月下旬,日军调整部署,加强攻势。4月29日,腊戍失守。5月1日,曼德勒陷落。5月~8月,中国远征军陆续撤退,部队官兵历尽千辛万苦,先后回国。
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将军率领第5军直属队及新编第22师在森林中徒步。当时正是雨季,行军途中,连日暴雨,山洪暴发,官兵饥病交加,部队粮尽药绝,死亡累累,尸骨暴野。仅第22师,就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了2000多人。杜聿明自己也染上了重病,几乎殒命。杜聿明回国后,一再检讨说:“此次作战失败事,是学生指挥无能,未能完成任务,为国争光。”杜聿明还请求处分。谁知蒋介石不但没有处分他,反而把杜聿明提升为第5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率领全师官兵撤退途中,于5月中旬与军部补训处、第66军新编第28师部分官兵会合,5月中旬穿越西保、摩谷公路的封锁线时,遭到日军的伏击,戴安澜师长在指挥部队作战时身负重伤,5月26日晚,进至缅甸北部的茅邦村,不治去世。该部6月回到云南时,全师仅剩2600多人。
第961师和第5军炮兵、工兵各1部撤退途中,进入山高路险的野人山,部队所至,毒蛇、蚊蚋遍地,粮药断绝,官兵行军艰难,死亡惨重。途中遭到日军伏击时,副师长胡义宾在督战时不幸阵亡。这支部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翻过高黎贡山,于8月中旬抵达滇西剑川。
‘伍’ 1943年中国远征军出击缅甸,远征军都参加了那几次战役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1942年3月,远征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入缅作战;1945年4月,中国远征军的任务顺利完成。主要战役战果:同古保卫战,仁安羌大捷,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密支那战役,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腾冲战役等。
‘陆’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向西南太平洋发动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当时英属殖民地缅甸,并切断盟国向中国运送作战物资的滇缅公路,进而由缅入滇,迫使中国屈服。因此缅甸的得失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41年底,日军又开始向缅甸进攻。12月23日,54架日本轰炸机第一次空袭仰光,滇缅公路上战云密布。为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中、英、美三国政府及军方首脑经过反复磋商,决定由中国派军队迅速入缅作战。
担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决定组建中国远征军,下设3个军,约10万人。由卫立煌、杜聿明分别担任远征军正副总司令,卫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理,并兼任第五军军长。美国则委派史迪威将军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参与指挥。
1942年2月16日,仰光告急,应英军请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挥师出征那天,空中有盟国的飞机掩护,地上则车轮滚滚、马达轰响。上千辆各式各样的车辆,坦克车、炮车、弹药车、步兵输送车、救护车、通讯车、辎重车,就象一条钢铁巨龙,浩浩荡荡,沿着滇缅公路向南挺进。
对中国远征军来说,缅甸是一个既陌生又充满危险的战场。这儿地形极其复杂,高山环列,河流交错,茂密的热带丛林遍于全境,交通对机械化部队运动作战极为不利。
1942年3月19日,战斗在同古外围打响。我军初露锋芒,打得非常漂亮,第一天就歼敌300人。马上增援,包围了同古。他们还出动飞机,摧毁了英国在缅甸的全部空军,掌握了制空权。守卫同古的是中国远征军第200师的官兵,师长是戴安澜将军。到3月24日,同古保卫战已打了整整5天。
日军的步兵虽然被挡在外围,但敌人凭借猛烈的炮火和制空权,已将同古城内炸得天翻地覆,瓦砾遍地。我军第一次在国外作战,地形不熟,联络不畅,加上天气酷热,饮水缺乏,战斗颇为艰难。当晚9时,戴师长召开各团长及直属营长会议。他坐在指挥所闷热的掩体里,仍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他说:“今天的会,没有别的,就是四个字:‘准备死战’”。给部队下达完战斗任务,他缓缓站起身来,用低沉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余奉命固守同古,誓与城共存亡。余战死,以副师长代理;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理。”听到此言,军官们个个神情肃穆,纷纷当场留言,指定自己的代理人,作好了拼死沙场的准备。
第二天,全师官兵继续投入血战,与四倍于自己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日军不仅用飞机轰炸,用大炮轰击,更是丧失人性,施放糜烂性毒气弹数百发。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他们仍顽强坚守阵地,决不后退半步。经过多日血战,第200师在重围中孤军奋战,已经精疲力竭。到了3月28日,同古城已陷一半,眼看着第200师将与同古城同归于尽。
杜聿明和蒋介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支王牌部队遭到灭顶之灾,于是命令他们撤退。3月30日凌晨,戴安澜率领第200师数千名残兵,趁漫天浓雾,悄悄撤离同古城。同古一战,中国军队杀伤敌人三四千人,而第200师也付出了伤亡2500人的代价。
此后,中国远征军第38师在师长孙立人指挥下又取得仁安羌战役的胜利。4月中旬,包括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在内的7000余英军,被日军围困于仁安羌。师长孙立人率领38师兼程驰援,与日军激战2昼夜,歼敌1200余人,攻破了日军的包围圈,解救了处于困境中的英军。他们的英勇行为扬威异国,轰动世界。
中国远征军虽然作战勇敢顽强,而且在局部战斗中取得胜利,但整个战略态势却对远征军日趋不利。日军具有丰富的丛林作战经验,加之掌握了缅甸制空权,所以作战进展迅速。相反,盟军方面军事行动步调混乱,各行其是。英军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而远征军内部高层指挥在作战方面也有严重错误,史迪威作为最高长官,在军事部署方面,常常失之于全盘考虑。在战局危险时,他也未能及时调整军力,致使中国军队被各个击破。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一直处于被动,最后终遭失败。失败后的远征军分成两路撤退,一路撤入印度,另一路则撤回国内。部队在撤回国内的途中,不仅要抵御敌人的围追堵截,更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他们历尽人迹罕至的崇山密林,行动困难,加之雨季来临,气候炎热,蚊虫成群,疫病流行,伤亡惨重。
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历时半年,转战1500多公里,损兵折将,不仅未能完成作战任务,反而使我西南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敌完全切断,日军入侵云南境内。远征军由出征时的10万之众,到最后仅剩4万多人,军械也丢弃大半。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第93师副师长胡义宾、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壮烈殉国,大批士兵的鲜血洒在撤退途中,令人扼腕叹息。
第一次缅甸战役的失败,不仅使中国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更造成滇缅公路的中断,从此美援华物资只能依靠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运,补给量十分微弱。
为配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攻势,同时也为了改善中国战区军需物资的运输状况,从1942年7月起,中、美、英三国又开始磋商反攻缅甸问题。从1942年秋开始,中国在印度的军队及撤回云南的军队分别接受了美国教官的训练,装备及战斗力大大加强,为第二次缅甸作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从印度阿萨姆省的雷多以南地区出发,向日军展开攻击。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部队毅然开入道路崎岖、人迹罕至的野人山。这儿蚊蚋遍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被称为“死亡之路”,又被称为“绝地”。有胆量走入“死亡之路”的中国驻印军,必然已经抱定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信念!他们英勇地在胡康河谷拉开了缅甸反攻的序幕。
驻印军作战英勇,连克顽战,连续攻取新平洋、于邦等地。12月28日,驻印军分兵左右两路向缅北进军,开始全面反攻。孟买、瓦鲁班、孟拱、密支那、南坎、八莫等地相继被我军收复。日军虽然负隅顽抗,但终究不是我军对手。
为了策应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开始对怒江以西的日军发动猛烈进攻,拉开了滇西反攻。
龙陵,松山、腾冲、平戛是日军利用滇西高黎贡山的险要地形构筑的四个主要据点。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日军在据点周围修筑了大量的半永久性工事,封锁了一切道路,储存了充足的粮食、弹药、饮水及所需器材。中国远征军面对易守难攻的敌军堡垒,视死如归,勇往直前,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猛烈的攻击。
松山攻坚战是其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松山扼滇缅公路之咽喉,是怒江之西的制高点。日军企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中国远征军连续发动5次攻击,将松山外围日军据点全部攻占。但是,其核心据点却屡攻不下,远征军伤亡很大。在此情况下,远征军秘密挖掘地道,安装炸药,终于炸毁了山上的碉堡。经过3个月的连续攻击,我军全歼守敌,攻克松山。
1945年1月收复畹町,1月27日,驻印军与远征军在芒友胜利会师,中国西南国际交通补给线完全打通,云南省领土完全收复。缅北、滇西作战,从1943年12月起到1945年3月止,历时1年多。中国军队在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艰苦奋斗,挺进2400余公里,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多座,歼灭日军2万多人,缴获步枪1万多支、轻重机枪600多挺、汽车600多辆。中国驻印军、远征军也损失4万多人。
中国军队的胜利,不仅歼灭和消耗了日军的重要力量,更为减轻盟国军队在其他战场上的压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远征军终于在胜利的日子里凯旋回国。
‘柒’ 缅甸远征军齐学启将军的遇难经过
宁死不屈齐学启
--------------------------------------------------------------------------------
http://www.qianlong.com/ 2005-06-27 15:45:16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一个整体。根据中国和英国签定的共同防御滇缅路(云南至缅甸的公路)的军事协定,为援助在缅甸作战的盟军英国军队(当时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保障滇缅路畅通无阻,使盟军的军援物资能顺利地到达中国的大后方,国民政府决定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2年初,
中国远征军由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等部组成,入缅作战。第六十六军所属新编第三十八师副师长齐学启也奉命率部出发。誓师出发那天,齐将军向全体官兵作了战前动员,他列举了古今许多远征异域为国捐躯的英雄的壮烈事迹,勉励大家向班固、霍去病学习,到缅甸后英勇杀敌,保卫祖国。最后他还高声朗诵“男儿生兮不志名,死当葬蛮夷域中”的名句作为与战士们共同的誓言。全体将士慷慨激昂,声泪俱下,都决心不惜牺牲,一定要在异国他乡捍卫祖国的荣誉,捍卫民族的尊严。4月中旬,新三十八师开赴缅甸。
当时缅甸的形势已非常严重,日军占领了它的首都仰光,并分三路向北猛扑。日军西路第三十三师团以极快的速度攻击到了仁安羌地区,将退守到这里的七千多英国士兵包围起来,准备予以最后消灭。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急电中国军队,请求给予支援。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应英军的要求急调新三十八师前往增援。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当即命令齐学启率—一二和—一三团火速赶往仁安羌。
仁安羌地区是缅甸的油田,周围都是沙漠山地,北面是一条叫宾河的河流。被包围在这里的英军是英缅军第一师和1个坦克营,师长叫斯高特。当齐师长率部在17日黄昏赶到宾河北岸的时候,英军已被围困了两天两夜。
齐师长当即命令部下向北岸的日军一个大队发起攻击。这是新三十八师踏出国门后第一次参加作战,战士们憋足了一股劲,一定要给日寇一个下马威。日寇自进攻缅甸之后,一路进展都很顺利,打得英军节节败退,从未遇到顽强的抵抗,因此也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中。双方一交手就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齐将军沉着冷静,冒着敌人的炮火指挥作战。经过10个小时的鏖战,到第二天中午,驻守在宾河北岸的日军终于被消灭了,这是他们侵缅以来第一回遭到败绩。
齐将军扫荡了北岸的残敌,还乘势占领了渡口。这时师长孙立人也赶到前线和齐师长并肩指挥战斗。英军得知中国军队已赶到,就不断发出电报要求他们南渡宾河,以解燃眉之急。孙齐两位师长分析到,宾河南岸,日军控制着山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远征军驰援英军的兵力远远少于日军,如果蛮干失败,不但不能救出英军,还有可能使自己全军覆没。于是他们下令暂停攻击,摸清情况,在夜间妥善布置之后,在19日拂晓再次发动攻击,并把这一计划电告了英军师长斯高特。
斯高特接到通知后,用无线电话告诉孙齐两师长:“我们已断绝了两天的粮食和饮水,无法继续支持下去,若是今天不能解围,部队就有瓦解的可能。”孙师长作为战地最高指挥官当即回答他:“贵师已忍耐了两天,无论如何要坚持这最后一日,中国军队一定负责在明天下午6点以前,将贵师完全解救出来。”对于孙师长的回答,斯高特一再追问有无把握。孙师长看着周围齐师长等几位高级将领,通过话筒向斯高特坚决地说:“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死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贵军解救出来。”
4月19日拂晓,新第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在孙齐两将军的指挥下向宾河南岸的日军发起了进攻。战士们在山炮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呐喊着冲向敌人。齐师长手持战刀在前线督战,鼓励战士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日军的抵抗虽然顽强,但中国的战士们更加勇猛。很快日军的右翼防线就被突破了。双方展开了对501制高点的争夺。一一三团在此高地三得三失,三营长张琦在冲锋中身中数弹,临终前还高呼:“弟兄们,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拼呀!”战士们见营长倒下了,个个饱含着热泪,前仆后继地冲杀了上去。
这场血与火的搏斗,从上午8点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仁安羌油田的山凹里积起了一堆又一堆的尸丘,油井和散落到四处的储油罐熊熊燃烧。中国军队终于攻克了501高地,歼灭日军1200多人,收复了仁安羌油田,使7000多濒临绝境的英军绝处逢生,同时还将英美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人解救脱险。三天的苦战已使英军狼狈不堪,当他们看到中国士兵的时候,一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眼眶中含满了感激的泪水。
仁安羌大捷,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部以少胜多,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打出了中国的国威。至今,英国的历史着作家还指出,英军是在中国第三十八师的支援下才逃出了陷阱,“援军的英勇行动向史迪威(美国将军,当时在缅甸指挥对日作战)和英国人证明,当这支友军遇到优秀的指挥官时,是多么的勇敢善战。”这是对孙齐两位师长最好的评价。
仁安羌大捷后,齐将军又奉命率部转战卡萨、温早等地,屡挫日军,但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国际矛盾,缅甸战局逐渐恶化了,中国远征军不得不全面向北撤退。5月11日,齐将军离开卡萨时与师部失去了联系,在撤退途中他遇到了新三十八师的十几个伤兵,齐将军便率他们一起向深山觅路前进,追寻师部。
为了不使重伤员掉队,齐将军在路过的村中买了几条牛,让伤员骑在牛背上继续前进,他自己则不顾多年的心脏病和轻伤员一起徒走跋涉。19日他们到了乌有河畔,重伤官兵大都伤口发炎,连牛背都坐不住了。齐将军又设法买来竹子编成竹筏,让全体伤员坐在上面,顺水向下漂流。
23日,当齐将军等走到一个叫荷马林的地方的时候,突然遭到日军骑兵的袭击。齐将军沉着应战,率领这十几个伤员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他向官兵嘱咐:“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我们死得其所。子弹打光了,咱们就以自杀来报效祖国吧。”在日寇的围捕之下,18个人除一人落水逃生外,其余全都壮烈牺牲了。齐将军头部中了三枪,倒卧在血泊中,完全失去知觉。日军发现昏迷中的齐将军是中国军队的高级将官时,立刻为他裹伤,送回部队指挥机关。齐将军苏醒后,才知道自己重伤被俘了。
齐将军决意以死报国,拒绝日寇为他换药,并以绝食以求速死。日寇联队长得知他是齐学启后,非常恭敬。不久,齐将军被转到了日军在荷马林的旅团部。齐将军仍然大义凛然,厉声斥责企图软化他的日寇旅团长,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要杀就杀,不必废话!”日军旅团长故意拔出战刀递给他,他猛力向前夺刀向自己腹部刺去。旅团长的左右一看,连忙上前夺下了战刀。日寇万万没有想到,中国的高级将领是如此的顽强,宁死不屈。在百般劝诱无效后,日军只好把齐将军送到了战俘营。
仰光中央监狱俘虏集中营,关押着中国、美国、英国、印度、荷兰、缅甸等各国战俘数百名,被日寇逼作苦工。齐将军到这里后,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用汉、英两种语言,向盟军战俘讲叙中外历史上的忠勇人物的故事,以及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念。盟军战俘都深为齐将军威武不屈的精神所感动,由衷地感佩他。
齐将军被俘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南京伪政府。1944年5月,伪政府派叶蓬等过去与齐将军相识的汉奸一行12人,到仰光劝降。齐将军见到这些败类,大声斥骂:“你们为占领我国土领,杀害我人民的日寇作奴才,丢尽了作人的脸皮。你们这些丧尽天良的走狗,没有和我说话的资格。你们赶紧滚吧。”遭到齐将军怒斥的叶蓬等人并不死心,又以高官厚禄,甚至贵重的礼品来利诱齐将军,但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绝。
叶蓬等人经过两个月的劝诱,不见成效,十分恼怒,临走之前就挑动中国战俘来加害齐将军。叶蓬对中国战俘们说:“你们之所以不能到南京享受高官厚禄,全是因为齐学启一人不愿与我们合作。”
齐将军在囚3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深受各国战俘的爱戴。但在中国战俘中也有一小撮民族败类,如蔡宗夫、章吉祥、杜学统等人,听信了叶蓬等的谣言,认为齐将军一人英勇不屈,影响了他们达到丧节求荣的卑劣目的,因此怀恨在心。他们与齐将军处处为难,起初是不服管教,后来发展到公然对齐将军进行侮辱。齐将军对这些败类抱着挽救的态度经常加以劝导,晓以民族大义,并以自己劳动得来的报酬分别赠送给他们,感化他们。但这些已成日寇走狗的败类,不但不听劝导,反而变本加厉加紧迫害齐将军。
1945年3月,缅甸北部日寇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在缅甸的统治已摇摇欲坠。蔡宗夫一伙预感盟军即将解放缅甸全境,深恐一旦被解送回国,难逃制裁,于是动了恶念,企图谋杀齐将军。他们曾试图用毒药暗杀,但被齐将军察觉未成功。3月7日,日寇最后一次对齐将军进行劝降,又被齐将军臭骂一顿。第二天晚间,在日寇支持下,章、祥等趁齐将军上厕所的时候突然行刺。齐将军被尖刀贯穿腹部,当场倒地。
齐将军被刺后,同监的英国军医想尽各种办法,找来一些药品,请求为齐将军施行手术,竟被日寇拒绝。齐将军的伤势因为得不到治疗,很快就恶化了。在这期间整个集中营的战俘们都为齐将军的被刺而感到悲痛,他们只有每日为齐将军的生命虔诚地祈祷。5月13日晚10点,齐将军终因伤重不治,饮恨辞世。盟军战俘十分悲痛,纷纷索取遗物,留作纪念。
齐学启将军是中国军人的榜样,他在敌人的屠刀下没有丧失气节,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的高贵品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齐将军的英勇事迹,并追晋他为陆军中将。迫害齐将军的一伙民族败类最终没有逃脱应得的惩罚。
‘捌’ 远征军曼德勒溃败是怎么回事曼德勒不是缅甸的城市吗
简单说一下当时的情况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15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与英国人一起作战,包围中国最后一条运输大动脉,滇缅路
但英国人的考虑是放弃缅甸,抱住印度,他们就把中国远征军当作炮灰
远征军入缅时遇到了很多运输问题,第一仗是在同古打的,200师为大部队争取了展开时间
这时候,史迪威制订了曼德勒作战计划,以5军为中央战线,英国人负责西线,6军负责东线,和日本人在这里决战
结果还是英国人先出漏子,在撤退途中,被日本人包围,结果是新38师去救援,就是所谓的仁安羌大捷
但是战线被拉长
日本人的56师团从东线对远征军侧后进行大迂回,而史迪威全然不顾
结果远征军后路被抄,只能放弃作战,后撤
‘玖’ 中国入缅远征军的缅甸作战经过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意义,掩护了英军撤退,赢得了时间保存了力量以保卫印度。也消耗、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怒江天险以西(我军在东),以后形成了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企图。这次远征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作战,他们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缅甸作战失利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入英属印度。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兰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同时,中国鉴于缅甸的重要性,积极酝酿反攻缅甸,在滇西重新组编并整训第二批远征军,于1943年2月设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与英美军队协同反攻缅甸。
‘拾’ 远征军 为什么会进入野人山 进入后遇到了哪些困境
是这样的,当初组建远征军以后,英国人一直担心中国人会在缅甸反客为主,结果一直拖延,直到仰光沦陷,才让远征军进入缅甸
而且是分批进入的,结果远征军陷入被动。雪上加霜的是史迪威的指挥,结果远征军被日本人抄了后路,败下阵来。殿后的66军和6军率先跑路,从西双版纳方向,在日本人合围之前先跑回国了
而5军和直属部队被困住了,当时原先准备向北,通过滇缅公路回国,可在密支那遇上了日本人的阻击,远征军怕日本人的老毛病又犯了,犹豫不决
这时候远征军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去印度,还有一条就是走胡康河谷(野人山)路线回云南
结果就分道扬镳,孙立人的新38师去了印度,5军军部、22师爬野人山
遇到的困境就是事先准备不足,士兵没有接受过热带丛林生存训练,粮食不足,又迷路了。恰好遇上缅甸的雨季,结果大量人员死在野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