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民盟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Ⅰ 缅甸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执政党是哪个
转轨过程中,团结与发.展党(不知道哪位“高人”译成了巩固与发展D,简称“巩发D”,人才啊)
Ⅱ 缅甸是什么制度的国家
缅甸,在西方的干涉下,刚成立了议会,建立人权委员会,允许成立工会,特别是刚选出民选总统,披上了民主光鲜的外衣,但好景不长,温敏总统、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就被军方发动政变扣押了。
只玩了1年11个月的民主,缅甸又重新回到了军人执政的老路上,意味着缅甸的民主之路被军人打断了,军人不愿自身的权力被民选政府削弱,要维护军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利益。
现阶段,缅甸军人的地位难以撼动,军方掌控了缅甸的国民经济,烟草、采矿、酒类、酒店、航空、银行、运输等缅甸境内最赚钱的行业,都在军方和退役的老兵在经营,军方由此获得了国防军费之外的大量收入。
目前,缅甸军方最高实权人物,也即军方一号人物,就是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的敏昂莱将军,其军中职务是国防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军衔。
敏昂莱大将,仰光大学法律专业毕业,从缅甸军队轻步兵第44师作战参谋起,敏昂莱就抱住了缅甸军政府领导人三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丹瑞大将的大腿,从此在军中平步青云,先后担任缅甸三角军区总司令、国防军第二特战局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等。
妙吞乌上将,曾担任军方情报机构主管,缅甸首席军事安全会主席,国防部参谋处陆军特别战役指挥官;在担任陆军中将时,妙吞乌率部参与了对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克钦独立军等5个缅甸民族地方武装的围剿军事行动,且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在军中拥有崇高的威望。
在担任国防军总参谋长时,晋升为陆军上将,被外界认为是军中最有希望接替即将退休的敏昂莱的人选,其军中的地位就已经超越了国防部长盛温中将,成为缅甸军方实际上的二号人物。2月1日,妙吞乌被缅甸国防军任命为国防部长,成了缅甸军方稳妥的二号人物。
Ⅲ 中央政府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带一路按道理云南经济增长应该领跑全国才符合事实重要边疆省份
2011年吴登盛就任缅甸总统,随即大力推进缅甸政治转型开放媒体、言论自由,释放包括昂山素季在内的一批政治犯,并且允许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在议会进行补选,参与到缅甸民主化进程中。在登盛政府的推动下缅甸民主化进程取得了极大的进步,2015年民盟在总统选举中大获全胜,政府及军方承认大选结果,这意味着缅甸下一任总统将从民盟中诞生。由于缅甸宪法的制约,昂山素季不能担任缅甸总统,于是2016年3月民盟推举吴廷觉竞选缅甸总统,15日吴廷觉以360票当选并与30日与吴登盛成功交接。昂山素季随后被任命为外交部和总统府部部长,成为廷觉“背后的女人”,切实参与到缅甸政治转型和国家建设之中。中缅两国世代友好缅甸军政府时期受到美国为首的经济制裁,中国在这个时期给予缅甸极大的援助,双方在贸易、投资方面合作良好。但随着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对缅甸的投资项目在近年来却遭到针对,被迫暂停、搁置,尤以中缅合作的三大项目莱比塘铜矿项目、密松水电站项目和中缅石油管道项目为甚,好在莱比塘铜矿项目在民盟主导的调查之下已经重新启动,中缅石油管道也已经开始输送石油,但是投资额度巨大的密松水电站项目迄今为止仍无重启的迹象,中方投资因而遭受重大损失。从这三个项目遭到风险威胁的时间来看投资风险集中发生在登盛政府上台之后的几年内,并呈持续状态,直到项目被暂停,甚至搁置。而登盛政府时期又是缅甸民主化进程推进最快的时期,因此,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的提升与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有极大关系。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研究缅甸民主化、政治转型的文章和研究对缅投资风险的文章都有很多,但很少有文章去寻找两者间的关系即民主化为什么会导致投资风险提高,又是怎样影响投资项目的。本文拟从缅甸民主化过程(以登盛政府时期为主)中产生的一些变化来寻求对该问题的解释同时试图将之扩展到东南亚其他区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意在寻找民主化同投资风险之间的联系,所以民主化导致什么改变而对投资产生影响是研究的重点。对民主化的研究主要分民主化的动因,民主化的过程和民主的巩固三个方面,从缅甸当前的民主改革进程来看,前两点与之相关,即民主化的动因和过程,这两点中的哪些领域导致了哪些变化,从而产生或加重投资风险,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民主化如何引发投资风险
缅甸的民主化进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方式,即在当权政府的推动下和强势军人势力的许可下展开,在以民盟为主的反对派的积极参与和监督下得到推进。缅甸实际上经历了两次民主化,第一次民主化过程中缅甸实行代议制,但因政府未能有效推进民族和解和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遭到民众抗议军人势力于是接管政权,开启了军政府的统治。到丹瑞大将的时候,军政府在国内外压力下开始改变态度,对民主改革做出一些安排,如2003年提出“七步民主路线图”并提拔具有改革思想的吴登盛、吴瑞曼等人进入政府核心。2010年,已经在政府内站稳脚跟的吴登盛,脱去军装,以文职身份参选缅甸总统,并在当选之后着手开始推动民主改革,从2010年到2015年,吴登盛执政的这5年也正是缅甸民主改革突飞猛进的5年。
1、缅甸民主转型的动因解释
民主转型是指从极权或权威政体转变为民主政体,亦有学者从民主转型的标志来界定民主转型,如普沃斯基认为当满足政党轮替有其真实的可能性、轮流执政而导致政策变迁的可逆性及文人控制军队制度的有效建立这三个要素才意味着民主转型的成功。民主转型的动因主要有两条分析途径:即结构——功能主义和发生学方法分别关注宏观外部条件和政治行为体对民主转型的影响。[1]亨廷顿认为快速的经济成长是民主产生的经济基础,但缓慢的经济发展会加剧不平等,在社会组织中产生紧张和压力,从而刺激政治动员和参与政治。[2]另有学者将推进民主化的要素细化为两个研究维度,四个研究方面即国内、国际两个维度,国内结构、国内行为者和国际结构、国际行为者四个方面,分别关注国内社会、精英和国际社会等对民主转型的影响。[3]
从缅甸民主转型来看,缅甸精英阶层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包括以吴登盛、吴瑞曼为首的政府力量和以昂山素季为主的民盟反对派的合作,以及在不损害军人利益前提下,军人集团的许可。缅甸民主化进程在登盛政府时期得到巨大发展,而民主化过程中军人势力的利益必回受到损害,那么,是什么促使缅甸军方退让,允许并参与到民主转型之的中呢?笔者认为,巨大的国内外压力是缅甸军方选择妥协的原因,其目的则是为了最大程度的维护自身利益。
在关注宏观条件对民主产生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和中产阶级是两个重要指标。经济快速发展和大量中产阶级的产生是一国产生民主的基础和推动力,然而对于缅甸来说,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缅甸在军政府时期,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实施经济制裁,国内经济几近崩溃。登盛政府上台后,推行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向西方释放善意才得到美国部分解除经济制裁,国内经济才有起色。虽然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缅甸在近年来经济增速在东南亚国家中最快,但还未达到产生大量中产阶级的水平。缅甸至今仍有有近四分之一的国民生活贫困,其贫困率是亚洲最高的,平均国民收入远低于世界和地区水平。亨廷顿指出,在权威体制之下,继续掌权的代价要比改革面临更大的风险。权威体制下出现改革派的原因就在于希望通过改革使之继续掌握权力并最终交出权力,[4]登盛政府就处于这一阶段。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促使缅甸军政势力妥协,有意进行民主改革,以换取西方解除对缅经济制裁,增加对缅投资和贸易合作,以此为条件换取军人势力体面退出政府,并保留部分权力。
而实现国内民族和解是缅甸面临的另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缅甸有135个民族缅甸独立后缅甸主体民族缅族长期主导政权,民族矛盾尖锐。缅甸政府因此采用了武力围剿以及和解谈判的方式以求改变少数民族武装割据的局面。但2011年后,缅甸政府与国内的克钦武装力量发生的武装冲突持续升温,与克伦族武装也发生交火,尽管双方在2012年已经签订了停火协议,而在果敢地区的武装冲突也越发激烈。[5]虽然在登盛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缅甸政府与部分民地武装力量进行了和谈并计划签署一个民族和平条约,取得了16个组织中8个的承认。[6]但是武装冲突的重新爆发和加剧则会使少数民族武装怀疑政府和解的诚意。缅甸政府在民族和解问题上处在进退两难的困境,国内民族冲突严重影响到缅甸的社会稳定和投资环境,在民族问题上的处置不利,也成为缅甸民众包括少数民族反对军政府的原因之一。
从国际方面来说,除了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以及东盟国家对缅甸军方的施压外,于2010年底年突然在中东北非爆发“阿拉伯之春”给予了缅甸军方强大的震撼。“阿拉伯之春”所波及的国家几乎都是威权主义甚至是极权主义国家,领导人或通过军事政变上位,或者背后有军人势力的支持。这场“民主化”运动使缅甸军方意识到,如果不主动做出改变,很可能会遭受同中东北非国家同样的命运而主动“让贤”不但可以避免这种结局,同时也可最大程度的维护军方利益。
吴登盛虽然是以文职身份赢得总统的,但在部分国家眼里,其仍是军人势力的一员,虽然丹瑞大将退居幕后,但其对吴登盛及其领导下的政府还是有影响力的,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民盟在选举获胜后,昂山素季特地同丹瑞大将进行会谈的原因。丹瑞大将代表着军人利益,而登盛政府则可以理解为军人势力与民主势力的妥协的产物,是调解民主力量与军人势力的一种安排,以便在未来推进民主改革的同时,军人利益也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由军方默许和登盛政府推动的民主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在这种民主改革模式中,以政府为主的推动者有较大的主动权来规划未来民主化的方向,同时对自身利益做出安排。民盟作为缅甸民主化进程中的另一核心,未来必然会与军政势力产生对抗,提前做好在政策法规上的安排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减缓冲突的发生。例如,尽管军方势力将国家的治理权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交于民盟,但军方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了自己在议会、政府中权力,甚至以宪法的形式限制了昂山素季不能出任缅甸总统。这种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模式,避免了“阿拉伯之春”式的民主化对一国社会和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尽管这是不彻底的,但任何一种政治转型都意味着两种对立政权的相互妥协,登盛政府正两种政权过渡时期的产物。
2、缅甸民主转型的过程解释
缅甸的民主改革不可谓不快,缅甸在登盛政府的5年内就实现了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度,转变之快令西方世界都感到惊讶。《在经济学人》评选的2015年度进步最大的国家(Most Favoured Nation)中,缅甸突破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围堵”成为获胜者,理由是她以超出众人所敢想象的预期推进了国内的民主改革。[7]但是,万事欲速则不达,亨廷顿认为,一国现代化进展越快则政治动乱越严重。政治现代化变革太快,会导致一国社会、经济、政治面临巨大压力从而会导致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8]缅甸问题专家宋清润也指出缅甸民主化速度过快,会引起民众对西方民主的盲目崇拜而随时上街游行,反对政府。[9]从民主化过程来说,民主改革主要涉及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其代表则分别为政府和公民两个群体。对于缅甸民主改革来说,军队和登盛政府处于国家层面,公民及各种自治组织处于社会层面,以民盟为首的反对派处于二者之间,充当意见领袖。故而,缅甸的民主改革会使三方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即政府、军队力量的缩小,公民社会力量的崛起以及作为意见领袖的反对派——民盟身份的转变。做为民主改革主要推手的三方力量在短时间内的重大转变是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政府的妥协机制
上文提到在登盛政府推行的民主改革框架是丹瑞执政时所建立的,作为一种妥协性的机制安排登盛政府和军方本质上来说都是代表军人利益的。民主改革意味着权力的分享,同反对派分享,同公民分享。在军政府规划的民主路线中,为避免出现类似“阿拉伯之春”式的公民与政府的对抗,军方必须妥协,登盛政府即是民主化中的妥协派。但同时,军方支持或允许民主改革的原因是要保留特权,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因此,以敏昂莱为首的军人势力则是缅甸民主化改革中的强硬派。由于中国对缅投资的主体是国企,合作以“高层路线”为主,因而同缅甸政府和军方保持有良好关系,然而问题也处在这里。一直以来,军方都是缅甸民主改革中的巨大阻力,或者说是缅甸民主化的“敌人”。因此,民主化过程中对政府和军方的不满就会波及到中方投资,视为对军方势力的变相支持。从缅甸政府层面来说,鼓励和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是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不会对投资政策朝令夕改,但如果公民社会施加给政府的压力太大,在不危及军方利益的前提下,妥协是必要的,政府就会牺牲同中方的合作来换取民众的支持。
公民社会的发展
公民社会是民主改革推行的基础,作为平衡政府权威的自治非政府权力中心公民社会既要强大,同时也要保持理性。民主化的第一步就是自由化登盛政府时期,缅甸迅速放松管控,社会自由化程度极大提高。比如释放军政府执政期间的“政治犯”和独立记者,包括昂山素季;解除了近50年的私营报纸禁令,就连反政府的《缅甸民主之声》也可自由传播;废除新闻审查制度,放宽互联网限制,民众可以不受限制地浏览任何网站等,而单就这些改革措施而言,登盛政府非莫大的勇气和魄力不可以实现。军政府时期缅甸对非政府组织采取谨慎对待的态度,非政府组织因此发展缓慢。2010年大选过后,随着一系列自由化措施的推行,缅甸国内的自治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大量出现,西方的非政府组织也大量进入缅甸,成为缅甸社会中的一支强大的公民力量。到2012年底,在缅甸登记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就达到270个,而实际上约有1000个非政府组织在缅甸开展工作,[10]而来自英、美、日等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数量最多,另外缅甸周边国家,如泰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在缅甸开展工作。缅甸在政治层面的快速转变催生出了大量自治组织,然而公民社会的素质转变并未能及时跟上,一派“欣欣向荣”的背后是一个不成熟的公民社会,缅甸的公民社会只实现了其“大”,而没有达到“理智”。在此背景下,改革的热情会使民众盲目追求西式民主,眼光短浅。同时也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非政府组织的欺骗和煽动成为其抵制中国投资的工具。不成熟的公民社会缺乏应有的理智,往往会被一些社会组织利用而组织大规模的群众示威。亨廷顿认为大规模的群众示威会为暴力提供一种环境,有暴力倾向的组织会从抗议游行队伍分离出来,对政府或投资项目发动袭击。[11]冲突的发生将使事态升级,从而迫使政府从中干预,暂停甚至停止项目合作,而民众则视之为民主的胜利。这也正是公民社会不成熟的表现,民主实际上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集体利益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目标,同时保护个人利益不受侵害。在不成熟的公民社会中,大量对自由民主等个人权利的申索会将集体利益湮没,结果虽然好似民主胜利,实则更多人的利益遭到损害。
昂山素季的个人影响
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提出民主化中存在一种“寡妇女儿”现象,即反对派团体围绕已成烈士的国民英雄的女性亲人周围,以其为领袖。而“寡妇女儿”领袖在通过义举展现政府之恶的同时也会提供具有磁力的象征,从而使民众和反对派团结一致,形成足以对抗政府的民主力量。昂山素季无疑就是这种现象的代表。[12]毋庸置疑,昂山素季在缅甸民众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作为缅甸开国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民众很自然会将对昂山将军的敬爱之情转移到昂山素季身上。在接下推进缅甸民主化这面大旗后,昂山素季先后被软禁15年之久,但军政府碍于她是昂山将军之女,在民众中也有巨大影响力,并不能采取强力措施。在昂山素季的丈夫去世后,军政府示意她可以去英国奔丧,但昂山素季拒绝了。她的这种“舍小家为大家”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赢得缅甸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尊敬,也因此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昂山素季在民盟中发挥着巨大的凝聚作用,她也是唯一可以代表反对派,代表民主化力量同政府和军人势力对话协商的人。缅甸之所以没有发生像“阿拉伯之春”那样的暴乱,很大原因是因为在缅甸有这样一位“公主”,她凝聚了民盟,鼓舞了民众,她已经不只是一个党首,而是缅甸人民心中的希望。昂山素季在缅甸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她将是缅甸舆论的领导者,她对国外投资的态度将对民众产生极大影响。作为民盟党首昂山素季的责任是对政府施加压力,监督其推动民主改革。为此,同政府及军队合作的国外投资项目在适当的时候也会成为其施压政府的工具。一定程度上,昂山素季个人的影响可从其对莱比塘铜矿项目和密松水电站项目的不同态度和两个项目不同的结果中看出些许端倪。由于昂山素季对密松水电站项目的反对,即使新政府上台,该项目仍未有重新启动的意思。而在对莱比塘铜矿项目的调查后,昂山素季认为项目可以继续,虽然其后进展依然缓慢但已有重新启动的迹象。昂山素季个人的态度对中方投资的影响可见一斑。
详情,请上东南亚南亚商务通。。。。。
Ⅳ 昂山素季曾被寄予厚望,为何掌权后还是不能改变缅甸的政治局势
缅甸的政治局势非常的困难。有来自内部的威胁,也有来自外部的威胁。在政治博弈当中,他没有办法完全掌握缅甸的政治局势和政治权利。国际上没有人支持她不站在缅甸这一边。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地方民族主义相互勾结,对于缅甸来说没有国际上的帮助,他是很难应对这种危机。所以就算他被寄予厚望,但是他也是无力回天。
这令昂山素季腹背受敌,备受煎熬。过去一贯支持昂山素季的西方国家如今也没有为昂山素季说几句公道话,其用意十分明显。暴恐关是第四大难。在若开邦地区,国际恐怖主义与地方极端民族主义相互勾结,对缅甸而言,没有国际社会的帮助和合作,很难应对恐怖主义的渗透和辐射。
Ⅳ 缅甸政府采取什么这来推动未来发展
随着缅甸总统之争告一段落,缅甸的国内政局逐渐走向清晰。虽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缅甸国内的大局是人心思定,国际社会对于缅甸的转型也多有支持与期待,但是民盟仍然面临不小的考验。未来民盟如何推进“经济发展、政府改革与国内民族和解”这三大任务,将是缅甸国运兴衰成败的关键。
民盟掌舵不会改变缅甸谋求和平发展的国家策略
虽然外界对于民盟上台之后,缅甸的国家战略仍然存在诸多疑虑,但从目前来看和平与发展将是缅甸最重要的主题。作为东南亚最大也曾经是历史上最强的国家,缅甸沦落到如此积贫济弱的地步是所有缅甸人都无法接受的。这也是巩发党在投入了大量金钱来讨好选民之后,仍然在大选中一败涂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便是最受惠于巩发党政策的公务员阶层、军队家属,也同样希望能够通过换将的方式来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
这样的一种“人心所向”既是民盟最大的资源,也给了民盟最大的压力。它一方面让心怀不满的官僚集团、军方势力、少数民族武装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破坏国内的和平稳定,一方面也让民盟的执政面临着快速改善国内经济状况、提高民生水平的压力。只有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经济发展成绩,民盟才能为自己进一步增强合法性基础,才能为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乃至军队国家化的尝试做好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缅甸军方在今天的态势有点像埃尔多安上台前土耳其的军方,只要它愿意它随时可以重返政治舞台的中心,随时可以发动政变、撤换总统。它之所以能够甘于雌伏,除了外界制裁与缺乏道义基础之外,最大的理由就是执政成绩太差,自己都觉得自己干不下去。土耳其的埃尔多安这是把握住了危机中的机会,通过卓越的政绩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并一步步驯服了军方。昂山素季能否走一条类似的道路,关键就在于其能否让缅甸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正因为此,民盟不会因为在意识形态上亲近美国,就会采取对中国的疏远策略。这是因为美国人在情感上和民盟很近,但是在投资上和缅甸很远。民盟更可能采取更为开放与灵活的姿态,以最大的可能吸引外国的投资,而在这其中中国的投资不仅将是最主要的,而且由于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力、港口、公路、铁路等事关缅甸经济起飞基础的领域,它也将是最重要的。由于自身没有历史包袱且相对干净,民盟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迈出更大的步伐,许多巩发党时期搁置的工程(比如密松项目),都很可能重新启动。
昂山素季将面临官僚集团、军方势力与少民武装的严峻挑战
虽然吴廷觉当上傀儡总统,在许多中国人看来是一个非常不严肃的政治闹剧,昂山素季兼任部长似乎也有走下神坛之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昂山素季在国内的威信。昂山素季以傀儡总统行垂帘听政的方法,基本上得到了缅甸国内各方的认可,而且也符合缅甸长期以来高层人物垂帘听政的习惯。坦率而言,昂山素季并不仅仅是民盟的领袖,而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缅甸的国家偶像。她不仅对一般民众拥有很高的号召力,而且也得到了缅甸公务员阶层、巩发党中低层党员和军队中下级军官士兵的广泛支持。一些巩发党官员虽然对民盟抱有比较强烈的怀疑甚至敌意,但对于昂山素季仍然充满敬意。在昂山素季在内比都进行的政权交接斡旋中,现任政府的高级官员与军方的核心人物都对昂山素季表现出了合作甚至恭顺的态度。虽然缅甸军方与少数民族武装手里有枪,对昂山素季的许多政策并不买账,甚至暗中杯葛,但昂山素季及其父亲昂山将军,在缅甸军方与少民武装的中下级军官、士兵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这让激烈的武装暴乱或是军事政变很难顺利的发生。
然而即便如此,昂山素季面临的仍然是一个潜流横涌的烂摊子。一方面,缅甸的国家机器存在普遍的裙带、腐败、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盛行的现象。如果想让这部机器动起来,成为发展的推动机,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意味着要裁撤机关、精简编制、严肃法纪,而这无疑将对政府公务员阶层尤其是许多从军方退役在政府里吃红利的部级老干部,构成严重的冲击。更糟糕的是,民盟虽然有改造政府的决心,但是却并不具有充分的执政经验与足够的人才储备。这让缅甸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充满了变数与风险。另一方面,军队仍然是缅甸政治当中的最主要力量。虽然外界的压力以及昂山素季刻意的笼络与赎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军方政变的危险,但是军队利用自己在国内少数民族问题上的高度自决权,却可以随时打打停停以谋求自身的利益。缅族与少数民族的深刻矛盾,曾经让昂山素季的父亲喋血官邸,今天的昂山素季也未必能够摆脱这样的危险。此外,少数民族武装也是昂山素季面临的大问题。缅甸政府军队战斗力羸弱,难以在军事上消灭少数武装,这让缅甸的北部地区实际上长期处于割据的状态。虽然目前尚没有少数民族武装公开提出独立建国,但如何开启政治对话、重建中央对民族地方的统治,却仍然任重而道远。更为关键的是,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域毗邻中国,一旦战端重启,缅甸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必将大受影响,而这将严重影响缅甸的经济发展。
中国将在缅甸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更大的竞争
由于缅甸丰富的资源、敏感的战略位置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日益开放的缅甸正在吸引日益多元的外国投资。这一方面意味着,发展中的缅甸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市场机遇;一方面也意味着,传统上中国一家独大的态势将会为多家激烈博弈的局面所取代。从目前来看,日本、韩国、东盟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印度、欧洲也有可能在未来扩大其对缅甸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密松等系列水电站建设、皎漂经济特区项目建设(含深水港、公路、铁路)、中缅石油管线、矿产开发以及北部山区的林木砍伐等。在缅北克钦、瓦邦、果敢地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占据毫无疑问的统治地位。日本的影响力则主要体现在媒体、通讯、金融、公路、汽车(主要是二手走私汽车)等方面。在缅甸南部日方投资了迪拉瓦特区以及泰缅边境土瓦特区的建设,在这一地区日方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东盟、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缅甸的金融、通讯、地产等项目上的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尽管很多的中国人对于缅甸与中国的黏附性下降而深感不满,但坦率来说,这种比重的下降和总量的上升是同时发生的。这并不意味着缅甸会在民主化之后走上一条亲西方远中国的道路,而只是意味着随着缅甸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中国与缅甸的关系也将向正常状态进行转变。中国人其实并不应该担心这种正常状态,因为在正常状态下,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事实上,缅甸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昂山素季所言,缅甸无法选择邻居,也必须和邻居搞好关系
Ⅵ 缅甸军政府的民族政策
1964年9月1日,军政府“国有化”全国所有报纸。华侨经营的人民报、新仰光报、中国日报、中华商报全被无偿没收,华人华侨从此就没有中文报纸可看了。中文书报也不准进口。
1965年5月,军政府“国有化”所有私立中学,全缅华文中学二十九间,全被无偿没收了,教师全被扫地出门。被无偿霸占的华校在仰光十间:华侨中学、南洋中学、中正中学(三间皆有高、初中),中华中学、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华夏中学、业余公学,华英中学、挽华中学。其他城市都是初中华校,如曼德勒、腊戍、密支那、八莫、东枝、景栋、大其力、勃固、东吁、卑谬、兴实塔、勃生、渺名、壁榜、瓦溪码、毛礼、毛淡棉、丹老等共十九间。
1966年5月,政府再“国有化”全缅私立小学:仰光及其郊区共有27间华文小学(仰光市内有:中国、育侨、新侨、华侨、集美、育新、侨尼等小学以及佛学、归女、颍川三个夜校,郊区有阿弄新华、九文台华小、新闻乃华小、甘马育华小、群英、眉尼贡华小、包杜华小、勃生堂华小、达基打华小开方道华小、力行、醒民、新民及南奥、北奥、打汶、丁眼遵等华小)。其他小城市较有规模的也不少于200多间。
至1966年5月,全缅华资华文中小学已经全被无偿霸占为“国有”,两千多华人教师全被扫地出门而无依无靠,约三万华侨子弟被禁止学习本族华文——完全违背联合国制定的人权与少数民族权。对缅甸其他土族,军政府同样用大缅族主义压迫它们,想方设法压制他们的人权与民族权——然而所有土族都有自己的地盘与武装力量,他们在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上和平抗议不行,就纷纷武装反抗了。
对其他135族群——包括缅甸华族,军政府高举大缅族沙文主义,非赶尽杀绝不可。碰到利益问题,它也决不手软——比如对待昂山素季领导的民主力量。
Ⅶ 缅甸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呢
缅甸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制是一种国家行政区组成形式,相对联邦制的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制。 缅甸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名义上是民主共和制总统制,实际上军队能量大,而被认为是军阀统治的军政府。
政体:总统制——议会制(内阁制)
国体:联邦制——单一制
共和制——君主制
总统制,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总统制国家总统和国会可能是对立的(现在的美国总统和国会),也可能是一伙的(这种选举前的美国总统和国会)。
宪法往往已经规定了哪些权利属于总统,哪些权利属于国会,所以国会也不可能通过手中的立法权来捆死总统,比如现在的布什总统即使选举失利仍然是很嚣张的
议会制(内阁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有国王的(君主立宪制)比如英国;另一种没有国王的比如印度。议会制国家总理或首相是由议会多数党派领袖担任,总理(首相)和议会是属于同一政治派别,一个鼻孔出气的。
一般联邦制国家地方权利比较大,而单一制国家地方权利比较小
联邦制国家:美国、俄罗斯,单一制国家:中国、日本。
联邦制国家的宪法一般会规定哪些权利属于中央,哪些权利属于地方,双方都不能违反。任何一方想要扩大自己的权利就需要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投票修改宪法。
而单一制国家,中央只需要一纸法律就可以扩大自己的权利或者下放权利。
有国王的就是君主制,没有国王的就是共和制。
Ⅷ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做了哪些事情引人关注
她是缅甸反对党的总领袖,带领缅甸人民走向民主道路,她即将进行访华促进中缅关系。
Ⅸ 缅甸的政治
1947年 6月 , 即将独立的缅甸各族人民代表召开制宪会议 , 讨论制定未来缅甸联邦的宪法 。 9月中旬 , 制宪会议完成宪法制定工作, 并于9月24日通过该宪法 ,即缅甸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947年《缅甸联邦宪法》;
1974年,缅甸制定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3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新宪法。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并于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宣布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民主制。1990年5月27日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有93个政党参加竞选,后大批政党自行解散或被取缔。2010年11月7日缅举行全国多党民主制大选,共有37个获批准注册的政党参选,包括4个原合法政党和33个新成立政党。2012年4月1日,缅甸议会对45个空缺席位进行了补选。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全国大选,共有91个政党推举的5728名候选人和310名独立候选人参选。 现有主要政党:
(1)联邦巩固与发展党(The 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该党由1993年成立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转变而成,2010年5月正式注册成为政党,总部设在内比都,共有党员约1800万人。其宗旨是实现国家永固,主权独立,民族团结,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保护百姓的安全、改善民生,维护人权,实现民主。奉行多党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2012年10月,缅选举现任总统吴登盛继续担任该党主席。根据缅甸宪法,当选国家领导人的政党领袖在履行公职期间不可从事党务活动。因此,吴登盛只是名义上继续担任党的领袖。2013年5月吴登盛正式辞去主席,由人民院议长吴瑞曼接任;副主席为吴埃敏、吴泰乌,总书记为吴貌貌登,现有中央执委44人。
(2)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总部设在仰光,成立于1988年9月29日,昂山素季任党主席。在1990年5月大选中,该党获得485个议席中的396席,后因军政府拒绝移交权力而与政府进行了长期斗争,系缅甸最大反对党。2010年11月7日缅举行全国多党民主制大选,民盟拒绝重新注册参选,根据选举法规定失去合法政党资格。2011年11月18日,民盟决定向联邦选举委员会申请重新注册政党。2012年1月5日,联邦选举委员会正式批准民盟申请,民盟重新成为合法政党,并于4月1日举行的议会补选中获得大胜。2015年11月8日缅甸大选, 民盟在1150个议席中斩获886席,成为议会最大党。
(3)民族团结党(The National Unity Party):主席吴吞伊,总书记吴丹丁,联合秘书吴钦貌基。该党由原执政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于1988年9月24日改组而成。总部设在仰光,各级组织机构健全,在中央、省/邦、县、镇区等各级设有党委会。宗旨是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发展服务。
(4)掸邦民族民主党(The Shan Nationalities Democratic Party):总部设在仰光。宗旨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掸邦的经济、交通、教育、农业等领域发展。主席吴赛埃榜。
(5)若开民族发展党(The 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主席为埃貌博士,副主席为吴翁丁、吴丁温、吴梭漂、吴昂班达,总书记为吴腊梭,书记为吴吞昂觉、吴钦貌喇、吴达吞腊、吴凯比梭。总部设在若开邦博达坦镇区。该党于2010年5月注册成立,由若开邦和仰光省的若开族人组成,宗旨是团结全国人民,实现民主,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若开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维护若开民族利益和联邦利益。
(6)全国民主力量党(The National Democratic Force):主席为吴钦貌瑞(原民盟中央执委),副主席为吴梭温和拉梭纽博士。2010年5月成立,总部设在仰光省淡汶镇区。由原民盟中吴钦貌瑞、丹宁博士、温奈博士、吴登纽等4名中央执委,吴盛腊乌、吴梭温、吴丹温等3名中央委员在内的28名民盟前成员另立的新党。2011年12月以来,共有3名该党联邦议会议员宣布重返民盟。 总统吴登盛。1945年5月出生,缅族。毕业于缅国防军事学院。1997年4月任三角军区司令。2001年12月,任国防部军务署长。2003年8月出任“和发委”第二秘书长,2004年10月升任“和发委”第一秘书长。2007年5月18日被任命为代总理,同年10月24日出任总理,并于11月晋升上将。2010年4月退役,担任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主席并仍任政府总理。同年11月,在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人民院议员。2011年2月4日,在联邦议会选举中当选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统。
人民院议员,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1945年6月出生,系缅甸独立运动领袖昂山将军之女。15岁时随时任驻印度大使的母亲赴印,先后在印度、英国求学,获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又入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学院攻读硕士。期间担任过联合国秘书处行政和预算咨询委员会助理秘书、不丹外交部和印度西姆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并在日本京都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从事过学术研究。1988年回到缅甸,组建全国民主联盟。曾于1989年、2000年和2003年三次被缅政府软禁,前后长达15年。2010年11月获释,后在2012年4月议会补选中当选人民院议员。2015缅甸全国大选, 昂山素季带领民盟再次取得压倒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