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村子怎么样
① 清莱长颈族村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长颈族村在清迈当地很多地方都推荐,大多是清莱一日游中的一个点。 村子很朴实,路都是土路,门口花和植物很多,有茅草棚子,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等其他人,就是蚊子多了点。大约40分钟就可以参观完毕。村子非常小,只有一个U型的距离布满了小店面,每间小店都是一个女孩子坐镇,卖着非常类似的纺织品和手工艺品。据说村子仅有60个人,女孩从三岁起就会在颈上套上五个圈,此后逐年增加。长颈族是泰北地区最具卖点的旅游特色之一,长颈族是克伦族的分支,源自缅甸,泰国叫做巴当人。在1965年直达公路建成,开发游历之前,他们长期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从金三角的中心索拉镇向西南开车一小时,离湄宏顺县城30公里的一处山窝,名为乃梭村,这就是长颈族的老家。现在乃梭村约有500名巴当人,仍然茅顶高脚屋,简陋的摊贩,好像文明之风不足以影响这座平静的村庄。由于这些村庄在地图上几乎没有很明确的显示,因此建议不要自由行,建议可以在清迈、清莱当地代理跟团游缆。目前,其实长颈族村由当地政府管理,进村需要收取门票,每人将会得到一根竹杖。走进村庄小路两旁挤满了卖纪念品的摊位,主要是土锦编织的围巾、手工产品,每人每天只能编一条。巴当族姑娘不仅热情好客,并且十分可爱。游客只有付20泰铢小费,就可以随意跟她们拍照,不给钱她们也不会抱怨,而绝不是像一些报章所描述的那样见钱眼开,甚至伸手索取美金。巴当族姑娘从五岁起就要戴铜环把颈项垫高,以后每两年要加高一次,直到25岁结婚为止。铜环终生佩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直到死亡,不论洗澡或睡觉,都不能取下。铜环实心,打磨得闪闪发光,最多可达25圈,重量5公斤。不仅颈项,她们小腿直到膝盖,手臂都戴满铜环,重量再加7公斤。事实上,那些项圈并没有真正拉长她们的脖子,而只是将肩膀锁骨往下压了一些而已,从而看上去好像脖子“变长”了。此外,随着年代增长,这些女子的脖子将不得不依赖于这些项圈,因为如果再将项圈取下,她们的脖子将变得很脆弱,无法支撑住脑袋。尽管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对于“长颈女”缠绕铜环这一习俗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人们已达成共识:“长颈女”延续不绝的原因是金钱。自因战乱逃离故乡后,数百名巴东部落成员一直在泰国北部和缅甸交界的难民营里生活。他们虽然是非法移民,却因为有独具魅力的旅游价值,而得以在泰国立足,日子比其他部族难民好过得多。除了长颈族外,这里还有戴着大耳环的拉唿族与据说一辈子只洗三次澡的阿卡族,可以了解不同的民族风情。村子里还摆放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木雕、古老的车轱辘、简陋的竹椅以及整张的蛇皮。村内房屋的下面是空的,当作储物的地方,尽管生活条件比较简陋,但也有了自来水。整个村子的游览时间大约在1小时左右,除了和姑娘们合照外,如果碰到喜欢的手工艺品也可以购买一些。夕阳西下,路旁的灌木开着小花,远处层叠的山峦沐浴在暮色之中,竹林深处还有这样的一群族人在这样的生活着。1. 村子比较简陋,可以自带一些矿泉水。另外,蚊子较多,再带一些驱蚊水或者穿长衣长裤。 2. 合影后尽量给些小费,因为基本上这就是她们的生活来源。 3. 不建议大规模的组织团队去参观或者支持一些很商业化的畸形表演。游览时也请尊重他们的民族文化。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长颈族村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② 为何缅甸农村和中国农村差距这么大你可曾见过
小时候读书放暑假的时候,爸妈经常会带我回到农村玩几天!因为农村里有着太多吸引小孩子的东西,经常会玩到忘记吃饭而被爸妈“混合双打”。坐在阴凉的树下躲避着阳光的沐浴,感受着时不时传来的微风和树上的蝉鸣,让人无比怀念。但是一些发展较为不好的农村就没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了,其中有的差别大到让游客直呼:国人其实很幸福!
这不仅让我想到中国的农村,差别真是很大,我国的农村也有差有好的,但是大多数人住的地方都是很好的,最少也是全都通电的。完全不像缅甸的农村,让我感觉到还生活在古时一样,难怪有些中国游客见识到之后会说:国人其实很幸福!
现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农村的建设同样也是在进行中,越来越多农村的建设已经非常生态化,比起很多国家好了太多了。当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还是有点距离的,但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能做到这个样子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国家正在高速发展,我们也要努力提升自己,起码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③ 国境线将它一分为二,云南瑞丽和缅甸边境的一个村寨为何两边环境天差地别
我认为,中国云南瑞丽和缅甸交界处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大环境来说,可以说,近年来,我们中国的发展,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也可以估测的。当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优化,中国已经在好几年前,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同时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国合作。
而瑞丽位于中缅边境上,同时在也能看到中缅之间的巨大差距,在中国一边是瑞丽的高楼大厦,回头看看缅甸的木屋,却是各种竹屋矮楼。而且,据说这里还有很多年轻缅甸女孩,因为她们都想嫁入中国,认为进入中国就能过上好日子,所以,这里也成为很多国内想到缅甸娶妻子的第一站。这也是展示我们这两个国家差距的一个方面了。
④ 缅甸罗兴亚5千人的村子只剩下100人其他人去哪里了
距离缅甸罗兴亚危机的爆发将满一年,但对于不少罗兴亚人而言,逃离仍然是他们的选择。
此外,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据英国《卫报》23日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EF)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身处孟加拉国-难民营的罗兴亚难民儿童因为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可能会成为“失落的一代”。
报告称,在难民营生活的38万儿童的生命和前途面临险境。
不过,路-透-社称,难民营目前已有人开始计划修建学校,而可容纳后续难民的避难所也已新建动工。
安置难民,多方的拉锯战
2017年8月25日,因缅甸安全部队遭到“恐怖袭-击”而引发的交火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发动袭-击的“若开-罗兴亚救世军”,被缅甸政-府认定为恐怖组织,缅甸军方随后展开清剿行动。
交火持续数日,至少130名罗兴亚人在冲突中死亡。居住于若开邦的罗兴亚人被曝受到驱赶、纵火、轰炸,万千罗兴亚人开始举家徒步穿越边境抵达孟加拉国避难,其中以妇女和儿童居多。
不过,根据缅甸军方后来发布的内部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否认有杀害任何罗兴亚人、焚毁罗兴亚村庄、强-暴妇女或盗取财物的行为。报告还称,缅甸安全部队“从未向无辜的孟加拉人开-枪”或造成“无辜人员死亡”。
在冲突发生后的9月与10月,分别有数十万人穿越边境赴孟加拉国寻求难民庇护。
缅甸政-府此前宣布,9月5日后,清剿行动已停止,逃离家园的居民可以返回。但迎接难民返回的进展缓慢。
去年10月12日,昂山素季发表全国电视演讲时,宣布缅甸将为若开邦发展建立新机制,推动若开邦居民回归、重新安置问题的解决以及地区发展与和平。大约两周后,孟加拉国与缅甸于10月24日商定同意合作遣返罗兴亚难民。
去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蒂勒森访问缅甸,先后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和缅甸国务资政、执政党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会面,就如何解决罗兴亚人危机展开讨论。
敏昂莱表态称,在“真正的缅甸公民”准备好接纳他们以前,罗兴亚难民将不能够回到若开邦。
今年1月16日,孟加拉国外交部发布声明说,孟加拉国与缅甸计划在遣返开始后2年内完成罗兴亚难民遣返工作。根据安置方案,孟加拉国将建立5个过渡营地,被遣返人员将从过渡营地回到缅甸的2个接收营地。缅方将提供临时住所并尽快修建房屋来安置被遣返人员。
昂山素季形象受损
罗兴亚危机发生之后,昂山素季于9月6日首次就此发表评论,称大量有关若开邦局势的“虚假消息”正在流传,目的是制造矛盾、助长恐怖势力。9月19日,昂山素季首次就这一问题发表电视讲话,并谴责一切侵犯人-权的行为。
昂山素季当日表示,对逃到孟加拉国的罗兴亚穆-斯-林感到“担忧”,但缅甸不惧国际调查,会努力调解罗兴亚危机。
11月2日,昂山素季还首次访问若开邦地区,并与当地民众交流。这被认为是此次罗兴亚危机缓和的标志。
不过,昂山素季在若开邦问题上没有如西方所想那样严厉批评军方、为罗兴亚人发声,导致曾作为西方理念标杆人物的她遭受西方舆论批评。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昂山素季在今年8月21日对新加坡的访问期间曾罕见地为缅甸政-府处理这场危机的做法进行辩护,她认为政-府和军方的关系并不是很“糟糕”。同时,她一再重复,若开邦事件的首要元兇是“恐怖主义行为”。
据《卫报》统计,由于拒绝谴责军方对罗兴亚人所施的暴力行为,昂山素季将被剥夺“爱丁堡荣誉市民奖(Freedom of Edinburgh award)”。这也是她在过去一年中被剥夺的第七个奖项。
目前,缅甸政-府还在努力帮助罗兴亚人的回归。6月6日,缅甸政-府与联合国-难民署、开发署签署谅解备忘录,三方建立合作框架,为罗兴亚避乱-民众自愿、安全、有尊严、可持续地重返家园创造条件。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随后欢迎缅甸政-府向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第一步,以帮助解决若开邦冲突的根源性问题。
眼下,一些罗兴亚人的回归愿望也十分迫切。据美国广播公司(ABC)23日报道,难民努尔·阿拉姆(Nurul Alam)就表示,“我还是想回去(缅甸),因为那里还埋葬着我的父母。”
国家的错。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⑤ 请问缅甸的南崁的环境知识 当地的地理环境 村庄城市景观 附近的植物类型(当地都是阔叶林吗)
首先、是南坎 不是 南崁
南坎系掸语地名,即“金江”之意。它位于瑞丽江南岸,与中国瑞丽市弄岛乡隔江相望,是缅甸北部的重镇和门户。因古人称瑞丽江为大金沙江,故而得名。它是缅甸掸邦西北部的一个镇区(相当于县),也是缅甸北部的重镇和门户。
南坎依山靠水,瑞丽江尤如巨大的银蛇从城北蜿蜒擦过,背后是郁郁苍苍的山峦,美丽的小城就优雅安闲地躺在万亩良田之间。
南坎是座古城,街道井井有条,布局合理,民居富有典雅纯朴的东南亚特点,古塔矗立,气度不凡,禅寺座座,辉煌壮观,掩映在绿树丝中,分外诱人。南坎古塔、佛寺是缅甸建筑艺术的精华,它那特有的结构、千姿百态的雕塑和优美的壁画,显示了缅甸古代辉煌的民族文化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艺术创造力。主要佛教名胜有:曼坎佛塔、多奘寺、中心塔寺、曼拉寺、螺丝塔。
附近。。。。林子倒是挺多的、种类也蛮多,但我不清楚是哪些植物。
⑥ 菜菜东南亚游 泰缅边境的华人村落 密窝村
密窝村位于泰缅边界,入村前得经过全长250公里,绕过1864个弯的山路。这是个有故事的泰国华人村落。
密窝村(Baan Rak Thai)是位于泰缅边界的一个华人山村。由清迈前往密窝村的1095号公路是条漫长又曲折蜿蜒的道路。选择自驾游是自我挑战,也是避免晕车的上策。全长250公里的路程耗时至少5小时30分钟,得绕过共计1864个弯的山路,才得以进入这个隐藏在郁郁葱葱的山区里,恍如隔世的华人村落。
中途的拜县(Pai)咖啡馆林立,是个受背包客青睐的慢活小镇,适合看书、写信、发呆。我和伴侣则为了拜县夜市里的 美食 而逗留了两天。虽然沿途风景绚丽,行驶在如发夹弯的山路也有亲历《头文字D》里山道飙车的乐趣,但长时间消耗专注力,终于抵达密窝村时,我俩才有所释怀。
密窝村的中国文化,入村前的拱门就已展露无疑。这里盛产高山茶叶,一入村子左手边便是茶园与酒庄,茶园间一栋栋的土楼民宿是整个村落观赏日出的最佳位置。街道两旁大红灯笼高挂,写着客栈、茶楼等字样,大部分店家的门口也都写上横批与对联。右边是水库,村落后的山峦倩影映在水面上,无风的时候,静止的湖面完美地呈现出一个颠倒世界,叫人如痴如醉。散步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爱的旅行方式,也是 探索 这个村落的最好方式。
密窝村住有约200户人家,这里的村民原属中国国民党。1949年,国民党战败给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大部分党员逃向台湾,而国民党93师则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一直西撤到缅甸。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个区域曾是臭名昭彰的金三角一部分,受困于此地的国民党党员自然也成了整个“特货”交易中的重要角色。后来,泰国政府想通过国民党士兵去牵制边境地区的其他独立武装,双方才达成协议,泰国政府允许他们在北部边境居留,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则协助打击泰共武装。1980年代中期,泰国平定了下来,国民党士兵放下枪支改握锄头,开始务农。
在泰国郊区,言语不通的窘境不时上演,但在密窝村,一句“你会说中文吗?”就能轻松打破僵局。这是我们无意间走进一家以黄土及稻草筑成的土楼小铺后收获的 历史 故事。店内的老先生指着墙上的照片与旧文物乐此不疲地与我们分享着,带有浓浓云南乡音的口吻始终亲切。
以水库为中心环湖而建的密窝村,很快就能绕完一周。村庄再往北一公里,就是泰缅边境的管制站。管制站只有两个亭子与一条红白相间的横栏,不时有人骑着电单车或进入或离开边界,搞不清楚他们是泰国人还是缅甸人。驻守军人拒绝了我们越境的请求,但却为我们指点了一个不在计划中的景点,说只要爬上关口的制高点就可以眺望缅甸。小小的山坡上保留了战争年代的哨岗战壕,布满沙包和地道,还有一个以军绿色帆布搭建的半露天厨房,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抵达坡顶,对面山丘一条土路直通缅甸的掸族村。啊,我这是站在泰国,眺望缅甸啊!更微妙的是,缅甸小孩的朗读与嬉戏声穿越山谷,由风传递到我耳边,声声回荡。在如此安逸的氛围中,确实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军火酣战。
傍晚时分,回到密窝村的主要大街,十字路口处一所不设窗户的单层平房上挂了个“密窝学校”的简陋牌匾,此时正有20来个年龄看起来参差不齐的小孩在学 华语 。老师见在一旁张望的我们便忙着过来招呼,一以华语搭上话,鲁老师的话匣子便打开来。密窝学校2016年才正式开课,他和儿媳妇就是密窝学校里仅有的两位老师。即便村里的小孩都有政府的泰文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但他们坚持让小孩学中文,莫忘传统。以前,他们教学生学习繁体字,后来年轻一辈反映在外头当导游时看不懂简体,出了糗,鲁老师这才意识到简体字更为通用,改以简体教学。
密窝村的夜晚空气持续降温,少了日间玩闹的小孩与游客,一切又恢复宁静。继店长与鲁老师之后,我们还遇上好几个历尽岁月满腹 历史 故事的老人,见到祖辈一样源自中国的我们,眼神不经意地就流露出雀跃光芒。可见即使生活习俗日渐同化,密窝村年长的一辈仍不忘 历史 ,不忘先辈,对遥远的家乡抱有根深蒂固的情怀。
我们学泰国当地游客在这个古朴自然的村落湖畔扎营。12 月的泰北冬季,隔着双层帐篷裹着棉被,依然可以感受到帆布外冰冷冷的空气。隔天一早查看温度计,竟然是摄氏8度那么低。我说这个地方嘛,不管是人文、建筑、气候还是 美食 ,都颠覆了一般人对泰国的传统印象。
离开的那个清晨,阳光微暖,漂浮在湖面上的蒸气令村庄笼罩在一片朦胧 之美 。这个曾经民风彪悍的地方,如今竟略显腼腆。
虽有 旅游 业的加持,但村落依然朴实无华,不过相较老兵们初来乍到时的一片荒蛮,这群遗留在泰北的孤军老兵与后裔总算可以在这个称得上家的地方安顿下来。临行前我再次回望,早起的村民已开始为生活耕耘,一贯作业,恬淡。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我步入车内,准备再次踏上那条路转峰回的来时路。
⑦ 缅甸难民多吗,他们的生活怎么样
缅甸是我们国家的邻国,缅甸的南部是主体民族缅族以及高度缅化的孟族、掸族,他们是信奉佛教的,生活观念比较现代化;而众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北方的山区,其上层社会多大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者,而平民大多信仰鬼神,生活方式还比较传统,更有甚者还在刀耕火种。
咱们中国,看着越来越多饥寒交迫、受伤的缅北难民涌入中缅边境,大手一挥,在中国边境接纳了他们。有伤的治伤,有病的治病,饿肚子的吃饱饭,困不住的还有帐篷睡。
但是他们国家的内战我们国家还是不能干涉的,等战争一结束,这些缅北难民还要回去重建家园,等着再次家破人亡,再次沦为难民,再次受中国帮助,又再次家破人亡……循环往复。
这就是缅甸难民的现状,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是中国人。
⑧ 村里都是外国媳妇,普通人进入需要办手续,这个村子有何特别之处
中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拥有着众多的民族,许多民族有着非常奇特的习俗,让人置身其中还以为到了国外。在中国就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想要进去参观居然需要办手续,而且村子里的人都说着外国话,这因为如此很多人都会去一探究竟,那么这个村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近几年银井寨都在积极的发展旅游业,并且依靠其独特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一院两国”。院子的主人是一名叫项补的傣族农民,他的家被国境线一分为二,就是说从院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就算是出国了,非常的有趣。在项补家院子中间的芒果树下,树立着中缅边界上着名的84号界碑,界碑上用中文书写着“中国1960”的一样,而缅文同样书写在上面。事实上,虽然两个村庄的交流比较方便,但是想要跨越边境线进入缅甸还是不被允许的,近几年在边境线上也有了驻守的武警部队。在中缅边境就竖立着这样一张告示牌,上面写道:亲爱的旅客:您好。您现在位于中缅边境(南段)84号界桩屯洪通道,请自觉遵守边防管理规定,不要非法出入境,不要越界拍照,不要出境参与赌博,以免给您带来不便。祝您旅途愉快。可以看出国家也是为了旅客的安全考虑,所以我们也应该遵守。
银井寨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感兴趣的游客有机会一定要去感受一下。
⑨ 我国云南瑞丽和缅甸交界处的银井村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这个寨子的特殊性,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玩,但是你来到这还是需要办签证的,因为只有这个寨子的人们才会享有这个特殊的权力,也就是说只有当地人不需要签证才能一只脚踏上两个国家。在这个寨子里还建设了一个神奇的秋千,为什么说它神奇呢?因为秋千就建设在边境线上,你在这里荡秋千前一秒在中国那么你下一秒就在缅甸了,所以说也是很有趣了。你是不是对这个寨子也产生了兴趣呢?那下次去云南旅游不妨就去这个寨子里逛一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