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密支多少钱一支
⑴ 缅甸密支是哪个省市
密支那(Myitkyina)是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二战时为战略据点,是缅甸北部最重要河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人口约20万。
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迈立开江西岸,地处北部山地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产柚木和其他木材,种植水稻、甘蔗等,是缫丝、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农产品集散地。向东沿腾密公路可达中国云南省腾冲市,向南经八莫可达中国云南省畹町,北经葡萄城可抵中国西藏;是纵贯南北的仰光一密支那铁路线终点,与缅甸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孟拱有铁路相通。
⑵ 为什么缅甸还处在军阀割据时代呢
同其他军人政权一样,缅 甸新军人政权也是一种过渡性政权,民主化是其最终归宿。
但由于缅甸国内目前 还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撼动或取代新军人集团的领导地位,军人干政的现象还将在 缅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缅甸军人政权的转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迄今为止,缅甸新军人政权已存续了20多年之久。
(2)缅甸密支多少钱一支扩展阅读:
1962年,军事将领奈温将军(General Ne Win)发动政变并成立以军事统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缅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奈温执政后,对内实行“缅甸式社会主义”,一度对主要工商企业实行国有化。奈温一直强调缅甸奉行独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结盟对外政策。
主张同一切国家保持友好,但不为任何大国所左右,不参加大国集团,也反对把不结盟国家变成第三集团。人民对于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满。同年7月7日,学生在仰光大学发起示威活动抗议军事政权。军队则在奈温将军的间接指使下以血腥镇压了这个活动。
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支持缅甸北部的缅甸共产党武装。邓小平上台以后,撤出全部在缅中国军队,从此缅共武装失势。
缅甸国内贩毒情况很严重,而由于政府官员的轻易受贿使得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政府更是日趋腐败。因为治理不当和腐败导致的经济严重萧条,缅甸政府于1977年开始寻求外援。1980年代后期,缅甸已是全球最贫困国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苏貌将军(General Saw Maung)掌政下,缅甸的英文官方名称由Burma改为Myanmar。国内反政府活动仍旧持续四起,昂山的女儿昂山素季,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1988年成为缅甸迈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动力。
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评奈温将军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虽然她曾在1995年获得释放,之后再次遭到软禁,直到2010年11月13日获释。
2005年缅甸首都由仰光迁往内比都。2008年,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
⑶ 中缅为什么以高黎高山脉水岭划界
A 中缅两国通过置换领土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国境毗邻,不仅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国人民之间更是存在着源远流长的兄弟般深厚友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6月8日与缅甸建交。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缅甸有约2210公里的共同边界,尖高山以南的边界由中英之间的1894年、1897年和1941年的有关协议划定,但实际控制线与条约规定不完全一致。中缅涉及悬而未决的边界主要有三段。
第一段是阿佤山区一段:阿佤山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南段部分,英国和清政府在1894年和1897年签订的两个中缅边界条约对这一段边界曾作以明文规定,但有关条文自相矛盾,这一段边界长期没有划定。英国殖民者为造成既成事实,于1934年初派遣军队进攻班洪、班老两个部落所辖地区,遭到当地佤族人民英勇抵抗,即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国乘当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面临的危急情况,以封闭滇缅公路为压力,胁迫当时的国民政府在6月18日以换文的方式在阿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英国有利的边界,即所谓的“1941年线”。由于不久爆发了太平洋战争,这条线上也没有树立界桩。
第二段是南畹河与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又名南畹三角地区):勐卯三角地区位于中缅边境的中段部分,是中国的领土,过去英国在条约中也已明文承认。但在1894年中英两国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前,英国未经中国同意,擅自通过该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中缅边界条约时,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该领土的管辖权。缅甸独立以后继承了这一不平等的“永租”关系。
第三段是尖高山以北一段:尖高山位于中缅边境的中北段部分。这一段边界过去从未划定。英国曾在这一地段不断制造事端,1911年初武装占领了片马地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全国各地掀起风起云涌的抗议运动。迫于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于同年4月10日照会当时中国政府,承认片马、岗房和古浪三处属于中国领土。但英缅当局仍然赖在这个地区,毫无道理地继续侵占这一地区。
针对中缅边界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不久,缅甸方面曾几次向中国提出边界问题。但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解决边界问题尚未提上日程。1954年11月至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席间又谈到两国边界问题。会谈后发表公告指出:“鉴于中缅两国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两国总理认为有必要根据友好精神,在适当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此项问题。”1955年11月,中缅双方边防部队在黄果园因误会发生了一次武装冲突,两国开始把解决边界问题提上日程。从1956年初起,两国就边界问题开始进行多次接触和磋商。
1956年10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应邀访华。期间,周恩来同吴努就中缅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中缅边界问题举行会谈。中国政府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吴努主席向缅甸政府就中缅三段未解决的边界问题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关于阿佤山区一段:中国政府认为,“1941年线”是英国人趁人之危造成的,中国人民对于此是不高兴的。在边界问题上,根据正式条约提出来的要求按照国际惯例应予以尊重。为了促进这个问题公平合理的解决,中国政府准备把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的地区,同时,要求在中缅两国政府没有就此问题达成最后协议并树立界桩以前,缅甸军队不进驻中国部队自“1941年线”以西撤出的地区,但缅甸工作人员可以进入这一地区。
关于勐卯三角地区:中国政府指出,缅甸继承的英国对该地区的“永租”关系,同中缅两国目前的平等友好关系是不相称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缅甸政府商定如何具体部署对勐卯三角地区“永租”关系的废除。
关于尖高山以北一段:中国政府根据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调查,提出建议:从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部分,可以按习惯边界线划界;从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一段,除片马、岗房、古浪地区应归还中国以外,原则上可以按怒江、瑞丽江(即龙川江)、太平江为一方和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划定边界;在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同时,缅甸政府也把军队从片马、岗房和古浪撤出,在这一地区最终划界以前,中国军队将不进驻这个地区,缅甸政府可以进行行政管理。
这公平合理地照顾到了双方的利益,吴努主席对此原则性建议非常满意。1956年11月9日,中缅在联合新闻公报中宣布:中缅两国政府取得谅解,到1956年底,中国军队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撤出片马、岗房、古浪。撤军工作顺利进行,为两国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后,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缅甸领导人不断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双方达成一致:鉴于缅甸在勐卯三角地区修建的公路对缅甸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愿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作为交换,缅甸把“1941年线”以西的班洪和班老部落管辖区划给中国,从而纠正两个部落被“1941年线”分割为中缅两部分的不合理状态。
1957年7月,中国第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专门讨论了中缅边界问题,周恩来作了专题报告,会议就中缅边界问题作出了决议,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条件日趋成熟。
1958年9月26日,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取代吴努担任总理。奈温对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态度积极,并应邀于1960年1月24日至29日来华继续商谈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两国总理于1月28日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上签字。
最终,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有:
1、根据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和友好互让精神,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面积约153平方公里)归还中国;
2、鉴于中缅两国的平等友好关系,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关系,考虑到缅甸的实际需要,中国同意把这个地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移交给缅甸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换,同时为了照顾历史关系和部落的完整,缅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辖区(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3、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线定界;
4、中国政府根据一贯反对外国特权和尊重其他国家主权的政策,放弃1941年中英换文中规定的中国参与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
中缅边界问题的谈判及解决,不仅有利于中国边疆的稳定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同时也为亚非国家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⑷ 密支哪进云南那个口岸
密支哪进云南的口岸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瑞丽口岸、勐腊口岸和芒市口岸。
瑞丽口岸位于云南省瑞丽市,是中国和缅甸的陆路口岸之一,是连接中国与缅甸的重要通道。瑞丽口岸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缅经贸合作的重要通道,每年伍枯有大量的贸易和旅游往来。
勐腊口岸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国际陆路口岸。勐腊口岸是中老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通道之一,主要贸易商品包括木材、水果、矿产等。
芒市口岸位于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是连接中国和缅败孙甸的国际陆路口岸。芒市口岸是中缅经贸合作的重要通道之一,主要贸易商品包括农产品、矿产等。
以上三个口岸都是中国和周边国家重要的贸易通道,对于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腔枯洞意义,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口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⑸ 缅甸密支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吗
密支那(Myitkyina)
缅甸联邦北部城市,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 )的下游,东距中国边境约50公里。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人口约3.5万,由克钦族,掸族和缅族组成。以产砂金着名。柚木采伐和加工中心。有缫丝厂和食品工业。贸易中心。仰光—密支那铁路的终点;又是伊洛瓦底江航运的起点;公路南经八莫至中国云南边境城市畹町,西北与印度边境相通,向北沿迈立开江可通向中国西藏边境。有机场。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 khat cho ,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简称麦支队)对本多政材中将的日军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 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被称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因为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还因为它在计划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译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后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路线上。
密支那 Myitkyina
缅甸北部边陲重镇,克钦邦首府。位于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迈立开江西岸 ,是缅甸北部最重要河港。人口约 3.5万。地处北部山地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战略据点。产柚木和其他木材,种植水稻、甘蔗等。缫丝、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农产品集散地。北部地区交通重镇,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公路南经八莫可达中国云南省畹町,北经葡萄城可抵中国西藏;是纵贯南北的仰光一密支那铁路线终点,与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孟拱也有铁路相通。建有机场和热电厂。克钦人每年5月在此举行宗教仪式。
密支那(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 )的下游。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人口约3.5万,由克钦族,掸组和缅族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 khat cho ,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简称麦支队)对本多政材中将的日军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 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被称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因为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还因为它在计划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译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后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路线上。
该城市仅通过特殊允许才对外国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