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现在和中国外交处于什么阶段
A. 中国与缅甸各方面的关系
中国与缅甸各方面的关系:中国与缅甸是友好关系,双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
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的单方面制裁是没有根据、不公平和不道德的,也违反了国际法。
事实上,美国和欧盟近年来一直以民主问题为由不断加紧对缅甸政府的制裁,缅甸军政府在国际上日益孤立,经济更遭受严重损失。从而迫使军政府更寻求得到中国的支持。
考虑到中国在解决国际问题上的成就,对于缅甸局势,国际社会同样希望中国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中国的态度为何成为各方的焦点呢?中国在缅甸有什么利益?
从基建项目上说
自从中国与缅甸在1950年建交以来,北京除了向缅甸提供了大量的无息和低息贷款外,兴建很多基础建设包括十几座水电站。
中国最大金矿企业之一的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它公司也计划大规模投资缅甸,开展采矿业务。
由于缅甸缺乏受过教育的专业人才,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和管理层由中国派出。
据统计,在过去10年间,至少有26家中国企业在缅甸参与了62项大型项目。
从能源战略上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中国石油巨头在缅甸都拥有勘探项目。
大型项目包括:兴建从云南通往缅甸西南的印度洋海岸的石油及天然气输送管道。
这条输油管长达2380公里,将能够协助中国把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燃油直接输送到中国境内,免去了绕道马六甲海峡的麻烦。
虽然缅甸目前还没有出口天然气到中国,但是对于迫切寻找能源的中国来说,缅甸无疑是一个便捷而且相对可靠的来源。
从经贸利益上说
由于军政府长期受到西方的经济制裁,中国成为缅甸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数据显示,今年首七个月中国对缅甸的出口额增加了50%,总值达到9.64亿美元。其中,军火贸易占很大比重。而今年一月到七月,中国从缅甸的总进口量则为1.46亿美元。
与其它东南亚国家一样,缅甸也居住了大量的华人,他们很多都从事贸易。由于经营有方等因素,华人一般经济条件都不错,属于当地的中产阶级。
然而,缅甸政局的每次动荡都会严重影响那些从事贸易的华商,对华人造成巨大的财产的损失也难以估计。
中国因素
同苏丹、朝鲜一样,缅甸也是在世界受到孤立、但是又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
从地缘政治、经济贸易等角度考虑,中国和缅甸发展关系都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
对于中国来说,缅甸与云南接壤,同军政府保持良好关系,不但有利两国经贸往来,而且也为中国的西南边境提供一定的战略保障。
可是随着缅甸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中国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联合国上甚至行使罕见的否决权去支持缅甸!但在巨大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中国还是小心翼翼的暗示军政府,要求其保持克制。
无论中国对缅甸军政府有多大的影响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不在外交上做出积极斡旋的姿态的话,欧美等国一定会把缅甸局势的恶化的帐算在中国的头上(正如西方早前大肆批评北京在达尔富尔危机上的不作为一样)。西方总想当然的认为中国肯定能对缅甸施加足够的影响,给中国施压比直接施压缅甸更有效。
B. 现代中国外交哪四个阶段
是3个阶段,分别为:
1、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独立自主”“不结盟”。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外交经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激烈动荡与巨大考验。
3、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党的十八大——“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前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2)缅甸现在和中国外交处于什么阶段扩展阅读: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及做法: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1、中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2、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3、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提质升级。
4、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拓展全球治理平台。
C. 缅甸现在跟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我大学学的是缅甸语,毕业之后又在缅甸工作过一年,所以对中缅两国的关系稍微了解一点。
缅甸是个独裁国家,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受西方制裁。中国出于地缘和政治因素给予缅甸或明或暗的帮助和支持。不过缅甸本身也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等,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属于完全双方互利的,我们可以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缅甸的地理位置又十分独特,在缅甸可以发现很多中印两国战略交锋的痕迹。而且缅甸也是破解中国马六甲困境的重要砝码。现在中石油正在投资兴建的中缅油气管道就是国家战略项目,同时我国在缅北投资了大量的水电项目,这都是造福两国人民,尤其是促进缅甸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之,缅甸和中国的合作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合作,从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如此。
D. 中国和印度缅甸什么时候建立外交的
1950年4月1日,中国与印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真正具有现代国际法意义的两国关系自此展开。缅甸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
E. 谈谈中国目前与邻国的外交状况
以下是个人看法:在中国南方除了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以外所有国家在政治和军事上对中国都有敌意,现在以上四国的军队对中国还是友好的、但是在政治上都有所偏离的意思了。日本就不用说了,从来就没有把中国当做友好国家,一直都在防范中国报复二战时期结下仇恨(我恨日本)。韩国也不是好东西,政治和军事上都一直针对中国。朝鲜虽然是盟友,但是朝鲜现在有点拿盟友当挡箭牌的意思。巴铁,现在国内很多军迷都说巴基斯坦是中国准盟友,但是我看是和平盟友,最后大难临头各自飞。北方俄罗斯虽然是战略有好国家,但是一直对中国的防范不比日本防中国差。蒙古,很多人在军事上都把这个东西忽略了,说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缓冲地,但是一旦中国有事、这里是最大的隐患。我觉得中国在外交和政治上基本快被孤立了,军事上好一点,但是都不是很有利。有人说中国已经腾飞,我看中国现在只是在为腾飞做准备而已。看吧,中国现在三军都在换装时期,等到空军歼20,歼31,战略轰炸机达到量产,海军052c和新型护卫舰(说是056)大批服役,航母至少要两艘核动力。军费要达到美国的80%(现在是1:7),那时候才叫腾飞。
F. 缅甸目前是中国关系最铁的国家,这说法有根据吗
表现为:1.军事上互相依赖:缅甸需要中国撑腰,中国需要缅甸的位置做一个缓冲区,避免被欧美势力包围(中国的四周也就只剩缅甸了)。
2.经济上互相依赖:缅甸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各种矿石和石油,中国相对进步需要能源。在缅甸差不多80%的电子产品和日用品都是中国产的。
3.外交上缅甸依赖中国,而中国也需要缅甸这个盟友!缅甸是第一批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国家之一(当时美国在内的不承认共产党,只认台湾的国民党)。
4.在文化上,两国历史渊源很深,大概可以追溯到好远的历史,而近代又有胞波情谊,同饮一江水,彼此情无限。
5.跟中国没有领土纠纷,没有贸易摩擦,没有文化冲突,没有军事对立,没有外交孤立。这些在中国周边的国家,比如朝鲜和越南、俄罗斯是找不到的。而这些国家通常认为是中国的铁哥们的,在关键时刻总是会咬中国,而缅甸没有,当然以后的话,就不知道了!
还需要知道什么的话,把你的QQ给我,我来为你解答!
G. 据说目前和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是缅甸,次种说法有根据吗
国与国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由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每个时期和别的国家的关系也不同。比如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和越南国家好,后来又与越南发生战争。与朝鲜的关系也很好,但自从与韩国建交后,就与朝鲜的关系冷淡了。中国与缅甸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因为缅甸的武器90%都是由中国提供的,而缅甸又每年提供给中国许多能源、石材、木材等。国家关系也很不错。但是,目前来说与中国关系最好的接壤国家应该属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这两个国家每年都获得不少利益,所以对中国也十分友好。再加上执政党是共产党(毛派),对中国本身就怀有敬畏,所以比较听中国的话。巴基斯坦就更不用说了,看看巴基斯坦的飞机和军舰吧,几乎都是中国造的,所以也一直被西方称为中国的盟国,这也让印度阿三很不爽。因为只要中印开战,巴基斯坦肯定站在中国这边。
H. 缅甸与中国建交了么
缅甸当然和中国建交了,时间是1950年6月8日,而且中缅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美国的插手,中缅关系有点微妙。
I.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奠基时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开创奠基时期。
确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采取“一边倒”策略,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3.处理好与各国关系,提出着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外交艰难时期,主要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反对苏联的修正主义,与苏联交恶。
2.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与美国外交几乎完全中断。
3.联合广大亚非拉国家,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三、外交开拓期,主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3.1971年,中国在亚非拉国家支持下,进入联合国。
四、外交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1.1978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2.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自此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国日益融入国际政治舞台。
(9)缅甸现在和中国外交处于什么阶段扩展阅读: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