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新西兰 » 新西兰为什么不发展渔业

新西兰为什么不发展渔业

发布时间: 2022-06-15 05:29:18

新西兰哪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新西兰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 。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
农业
新西兰的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2012年,乳制品出口额为116.25亿新元,肉产品出口额为51.14亿新元。

畜牧业
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畜牧业生产占地13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乳制品与肉类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

渔业
新西兰渔产丰富,拥有世界第四大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每年商业性捕捞和养殖鱼、贝类约60至65万吨,其中超过半数供出口。2012年,渔业产品出口总额为13.74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林业
新西兰全国森林面积为810万公顷,其中自然林630万公顷,人造林180万公顷。主要出口产品有原木、木桨、纸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中国、韩国、美国、印尼、中国台湾、日本等。2012年,林业出口总额为30.6亿新元。

工业
新西兰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除了主要产业食物加工业(肉类与乳品)与工业之外,新西兰的食物加工技术、塑料、纺织等方面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来强。特殊生活风格用品的业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长。陆续建立了一些重工业,如炼钢、炼油、炼铝和制造农用飞机等。

外贸
新西兰严重依赖外贸。2012年外贸总额为932.83亿新元,其中出口额460.64亿新元、进口额472.19亿新元。主要进口石油、机电产品、汽车、电子设备、纺织品等,出口乳制品、肉类、林产品、原油、水果和鱼类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澳大利亚、美国、日本。

货币
携入或携出新西兰的外国货币金额并无限制。不过携入或携出超过10,000新西兰元的现金必需填交“携带现金报告表”(BorderCashReport)。外国货币可轻易在银行、部分旅馆、国际机场和大城市中设的兑换处兑换为新西兰货币。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新西兰使用。

Ⅱ 新西兰畜牧业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1、畜牧业经济发展
1.1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衡量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看这个国家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由于三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强度不同以及结合的方式不同,形成了土地密集型的畜牧业、资本密集型的畜牧业及劳动力密集型的畜牧业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受三大要素的制约,世界各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三种模式相对应的分别是:以土地投入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简称澳新模式);以资本投入为主的美国和欧洲的集约化畜牧业发展模式(简称欧美模式);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简称传统模式)。
在欧美模式中,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经营规模的不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北美模式和欧洲模式。北美模式是指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土地资源丰富,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但劳动力资源紧缺,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经济的过程中,选择了土地、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大农场的发展道路。欧洲模式是指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几个欧盟成员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经济过程中,选择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
1.2我国应该借鉴欧洲模式
我国的畜牧业经济,由于受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制约,所以,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少,土地资源非常稀缺,这是基本国情。受土地资源供给的约束,我国在发展畜牧业经济过程中,不可能采取澳新模式走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同时,由于受土地、资本及技术等条件约束,我国在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亦不可能采取北美模式走以大农场为主的发展道路。唯一可供我们选择的(也是可行的),只有欧洲模式。
为什么我国要选择欧洲模式?因为欧洲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那么。什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呢?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草地大产草少,人口多耕地少,农户多农场少。草地资源质量差,决定了我国发展畜牧业经济无法采用澳新模式。我国虽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地资源(其中,3亿公顷为北方草原,1亿公顷为南方草山草坡),差不多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倍,但是,仔细分析,这些资源的质量很差。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难度大,潜力有限。北方草原大都地处北方的寒冷地带,无霜期短、寒冷、干旱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受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我国天然草地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资源质量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存在天壤之别。
1.3我国的畜牧业应该实现由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变
人口的二元结构及耕地资源稀缺,决定了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亦不可能采用北美模式。草地大产草少,决定了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不具备选择澳新模式的基本条件。我国人口的65%属于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供给过剩是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意味着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低,同利用机械相比,利用廉价劳动力更具有比较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主要原因。从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科技素质差,人均耕地面积小,决定了我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不可能是技术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
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可以肯定,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发展也不可能逆潮流而上。换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畜牧业生产也必然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但是,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例如,培育家庭农场、建设规模化的饲养小区、发展大规模的商业化大农场,等等。我国目前的畜牧业生产从业者多数是小规模的农户,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我国实现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途径应以培育家庭农场为主,即逐步实现由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变。但是,毫无疑问,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进程将取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漫长,所以,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由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变将面临各种挑战。
2、欧洲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2.1欧洲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笔者曾经先后考察过匈牙利、芬兰、奥地利、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发展,包括养猪业、家禽业、肉牛业、奶牛业,都是紧紧依赖于家庭农场,像北美那样的牧场在欧洲几乎找不到。家庭农场有两个基本特征,特征之一:就是农场所需要的劳动力主要是家庭成员,包括夫妻和子女,很少有雇工。一般情况下,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与家庭劳动力的供给水平相适应。特征之二:就是经营规模都不大。在德国,奶牛存栏量40头以下的家庭农场占66%,生猪存栏量600头以下的家庭农场占83%。在荷兰,家庭农场平均饲养奶牛59头。在奥地利,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更小,在饲养奶牛的农场中,养牛10头以下的农户占养牛农场总数的38%,养11—50头的占55%,养50头以上的占7%;在养猪农场中,年存栏量在100头以下的,占养猪农场总数的92%;年存栏量101—400头的,占7%;年存栏量400头以上的;占1%。
2.2欧洲的家庭农场经历了由农户到农场的转变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西欧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许多农场都是兼业型农场,他们种粮、种菜、养猪、养牛同时从事几个行业,甚至有些农民是一边到工厂打工一边经营农场,农场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小,专业化程度也很低。这些农场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农户。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奥地利的多数农场属于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农牧结合型农场,即使是单纯从事养殖业的农场也都既养猪又养鸡,兼业型农场依然占农场总数的70%。2007年4月,笔者在考察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畜牧业时,访问了一个农场叫弗拉格纳农场(Fragner),这是一个经历了三代人经营的世家农场。1961年农场只有20头猪,13头奶牛,同时还经营几公顷耕地,当时属于一个兼业性农户。但是,40多年后的今天,该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奶牛农场,奶牛存栏量达200头,同时还经营着104公顷的土地用来生产奶牛所需要的饲草饲料。可以说,弗拉格纳农场由一个兼业农户转变为一个专业化的农场,是在城市化和工业进程中实现的。它所在的村庄,1945年时有167个经营奶牛的农场,但现在全村只剩下他一家了,其他的农场有的转产,有的转让,有的出租,有的进城成为城市人口。弗拉格纳农场通过购买和租赁别人的土地扩大了自己农场的规模。弗拉格纳农场所经历的变化,记述了许多欧洲现代的家庭农场由农户向农场转变的历史进程。
2.3以家庭农场为中心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欧洲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家庭农场为服务对象,围绕家庭农场而建立的。政府出台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是针对家庭农场的;科技推广体系是针对家庭农场设计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项目是针对家庭农场设计的;成立的各种行业协会是直接为家庭农场提高服务的。这种服务理念和制度设计贯穿于机械制造、动物育种、饲料营养、草场改良、疫病防治、粪污处理、农场管理等各个环节。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造就了具有欧洲特色的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畜牧业。事实上,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例如,荷兰和德国都是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荷兰的家庭农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手工挤奶相当普遍,一个挤奶工一天最多可以挤10~15头奶牛。60年代初开始推广机械挤奶,到60年代末机械挤奶得到普及。目前,荷兰的挤奶方式正在由机械挤奶向机械人挤奶转变。荷兰在欧洲各国中是采用机械人挤奶最多的国家。欧洲各国已经投入使用的挤奶机械人总共有500套,其中,在荷兰就有250套。荷兰的农场主们一直高度重视利用现代科技来发展奶牛业。他们紧跟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运用到奶业的生产实践中去。例如,他们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牛群,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饲养管理,利用现代环保技术从事奶业生产,等等。
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奶业生产通过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饲养体制也实现了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的转变。笔者所访问的所有奶牛农场都采用现代的品种、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管理。从品种上看,他们所利用的德系西门塔尔在乳肉兼用型品种当中,无疑属于世界顶尖水平(母牛的平均单产水平约为7吨,同时,公犊有很好的育肥能力)。从技术上看,他们利用的草场全部为人工配方草场,每块草场上有10种以上牧草配伍,保证了饲草营养的多样性;牧草青贮及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得到了普及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在家庭农场中得到了普遍采用。从管理上看,普遍实现了完全舍饲与TMR技术的完美结合;高产奶牛的补饲实现了由计算机控制;牛的粪便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环境中的异味小,所以除了一些大型的奶牛场实现了场村分离外,还有相当数目的小型奶牛场依然在村庄内经营。
2.4我国应该以家庭农场为中心发展现代畜牧业
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上看,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美国、加拿大选择了大农场的发展道路,而欧洲各国则选择了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虽然他们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但都分别实现了现代畜牧业这一产业发展目标。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正处于选择何种规模化发展道路的交叉路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差异性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形成了农户、专业户、大农场、规模化饲养小区等多种经营成分并存的局面。但从全局上看,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仍然是以农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的国家,借鉴欧洲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把越来越多的农户打造成家庭农场,是畜牧业走向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选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特被强调针对家庭农场,科技创新、技术推广、高科技的研发都要服务于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
3、发达国家畜牧业组织化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3.1发达国家畜牧业的组织化特征
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高度组织化的产业之一。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种植业、林业和渔业。这是因为:第一,许多畜产品属于鲜活产品,货架期很短,要提高销售效率需要把生产者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地销售;第二,畜禽属于活的动物,不能被人类直接消费,需要经过屠宰、加工后才能食用,所以畜牧业的产业链比种植业、林业和渔业都长,为了改善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性,需要建立产业组织。
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业组织,按照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三类,即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技术组织,与三种组织对应的名称分别是农民联合会、农业合作社及农会或农业协会。农民联合会属于农民自己的政治性组织,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农民利益,在参与政府决策中,为农民说话,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如果政府出台的某项政策招到它的反对,这项政策就很难付诸实施。农业合作社属于农民自己的经济性组织,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①销售服务(销售合作社),例如,向社员销售机械、饲料、兽药等投入品;②加工服务(加工合作社),社员生产的牛奶、肉类都是经过合作社加工后进入市场的;③金融服务(信用合作社),社员可以通过合作银行进行储蓄和贷款。农会属于农民的技术组织,主要对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经常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育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防疫等许多方面为农民提供上门服务。
3.2发达国家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征
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我国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目前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为“公司+农户”或者“公司+协会+农户”,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为“合作社+公司+农户”。这两种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与农户之间基本是一种买卖关系,属于松散型的合作,公司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甚至有时存在经济利益纷争,彼此之间缺乏诚信与关爱。国外的“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是公司的所有者,农户是合作社的股东,因此,农户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经营的好坏与农户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年末农民可以享受分红。公司和农户之间在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方面存在一种互动力,形成了“品牌—市场—收益—品牌”良性循环。而“公司+农户”很难形成这种良性循环。
3.3我国应该让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业组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既可以维护农民利益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公众服务,起到了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达国家政府赋予农民组织许多权利,例如,行业的规章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技术推广、政府补贴的发放、质量认证、市场监督等许多工作都交由行业组织办理。而我国目前行业管理的许多权利掌控在政府部门手中,但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许多事情想管而无力去管,很容易形成管理漏洞,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将来应该逐步放权,把自己无能力管的事情交由行业协会来管,让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Ⅲ 大洋洲岛国纽埃,为何其国民大部分都不住在本国

因为纽埃太小了,没什么发展潜力。对于这种没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当地人当然是选择出国谋求发展了,不然难道在岛上混吃等死?

岛上没什么资源,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留在岛上。纽埃的经济比较的落后,他们发展得最好的就是旅游业和渔业,这一点和很多的岛国国家一样。纽埃有着很美丽的风景,也适合潜水,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除了自己发展得很差,纽埃的经济生活保持,就得靠自己的好兄弟新西兰了,新西兰每年都要援助纽埃不少的钱,才能帮助纽埃继续运转下去。

Ⅳ 新西兰工业发达吗

新西兰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成功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化自由市场经济 。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
农业
新西兰的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2012年,乳制品出口额为116.25亿新元,肉产品出口额为51.14亿新元。

畜牧业
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畜牧业生产占地13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乳制品与肉类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

渔业
新西兰渔产丰富,拥有世界第四大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每年商业性捕捞和养殖鱼、贝类约60至65万吨,其中超过半数供出口。2012年,渔业产品出口总额为13.74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Ⅳ 新西兰的主要农业是什么发展这种农业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

1、以畜牧业为主。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3、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 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2001年新西兰谷物单产水平为6208斤/公顷。1999年牛奶产量为1137.2万吨。

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

Ⅵ 新西兰为什么限制发展渔业地理知识

为了实现渔业资源有效和可持续的利用,新西兰自1986年开始对渔业捕捞实行一种配额管理制度(QMS)。根据《1996年渔业法》,新政府每年对新西兰专属经济区海域内的鱼贝类资源进行科学评估,确定每个渔业年度(每年10月1日至下年9月30日)的可捕捞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往的捕捞记录,在渔业公司之间分配主要的商业捕捞鱼类的捕捞配额。配额持有者要交付配额使用费。捕捞配额规定了某一特定区域某种鱼类的捕捞数量,可以有偿转让。新的公司一般得不到配额,但可以从其他公司那里购买或租赁。

Ⅶ 因中国疫情被取消订单被迫放生,新西兰为什么不选择将龙虾卖给别的国家

他们也想卖其他国家,然而上百吨的龙虾订单,只有中国吃得下,其他国家吃不消……

我们都知道,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不同交易方在市场的地位,当中国疫情发生的时候,需求大于供给,所以会造成大批量的龙虾滞销。按照市场常规的状态,我们或许会认为,东家不买卖西家,但是实际上,全球的龙虾销售主要需求就是中国人,中国人才有那么庞大的消费市场,你卖给其他国家,一个是没有那么大的消费能力,一个是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卖不出去啊。

具有14亿人口的中国人过年吃海鲜,放春节假期庆祝,可美国人、加拿大除了华裔过中国年,其他人还是正常生活。不会也不可能产生大量的龙虾订单需求。因此,新西兰在寻找新市场方面,也只能降低价格销售,但是市场终究没那么大,所以最后还是得放生部分龙虾,不然继续养殖或冷藏,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Ⅷ 新西兰的发现和发展史

公元前十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最先来到新西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全国分布了许多定居点。

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观察到新西兰岛屿,并以一个荷兰的地名命名这块土地。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图,但没有登陆。

1769年,英国海军船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跟随而至。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到1840年,毛利人开始到达十万人。大约二千名欧洲定居者分布在沿海地区(毛利人称其为"Pakeha"意思是白人)。

新西兰那时没有全国政府或全国领导人。毛利人和白人团体要求英国提供某些保护以及法律和秩序。

新西兰于1840年成为英国王室管辖的一个殖民地。新西兰毛利部落首领于1840年2月6日签署了《怀唐衣条约》《TheTreatyofWaitangi》。该条约是毛利人和英国王室之间的协议,被视为新西兰的建国文件。

该条约给予定居者在新西兰的居住权。该条约亦承诺毛利人将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森林和渔业资源,按照他们的意愿可以长久保持。条约谈到毛利人将对土地及其生活方式自己做出决定,并且承诺组织政府以维护全体人民和和平和秩序。该条约亦承诺他们享有与英国国民同等的权利。条约签署后,更多的人开始来到新西兰并在这里定居。大多数人去南岛定居,因为那里的土地适合耕作,并且在奥塔哥和西海岸地区发现了金矿。然而,自本世纪之交,来北岛定居的人多于南岛。 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人口增加到五十万,并开始建设铁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的农场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的支柱。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

1935年,新西兰选出工党政府,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以及国家拨款的卫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西兰的农产品需求开始增加,1950年代,全国就业迅速增长,工业空前繁荣。

1970年代到1980年代,由于对进口(特别是石油)和持续对肉类、乳制品和羊毛出口的长期依赖,新西兰经济开始下滑,特别是1970年代英国加入欧共体后,新西兰开始失去其传统的出口市场。

1980年代,工党政府开始进行新的货币政策,工业解除限制,取消津贴以及将许多政府部门私有化等大范围的改革。从此,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失业人数开始下降。

步入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大滑坡。而新西兰采取了良好的货币政策,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劳动就业市场出现较大需求。

目前新西兰经济正处于平稳发展当中。

Ⅸ 新西兰的地理环境对它的气候和农产品有什么影响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岛屿国家,处在盛行西风带控制下,由于此纬度几乎没有大陆,所以该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不冷夏不热,多雨多雾,终年湿润。这种气候由于热量和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适合种多汁牧草和饲料作物,加上两大岛屿东侧多平地,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本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又主要是欧洲移民的后裔,所以日常有饮食牛奶及牛奶制品的习惯,市场需求量大。随着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其产品又可以远销国际市场。当然现在畜牧中肉用畜牧业发展也很快,牛肉及牛肉产品也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地位。

Ⅹ 新西兰的经济是怎样发展的

新西兰经济属市场经济,十分依赖国际贸易,主要贸易伙伴为澳大利亚、欧盟、美国、中国和日本。它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和第一产业(农业等)。过去几十年的自由市场改革,取消了外商投资的许多障碍。世界银行在2005年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简介传统上,新西兰的经济依赖第一产业的产品,如羊毛、肉类和奶制品。约1920至1930年代后期,奶制品出口通常占其出口总额的35%左右,在某些年份更高达45%。

1950年代,这些产品的需求殷切,新西兰经济从而受惠。然而,其后这些商品价格下降,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亦影响新西兰与英国的贸易,从1970年至1990年,新西兰的经调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购买力,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的约115%,下降到80%。自由化,自1984年以来,新西兰政府进行了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由依赖英国给予优惠市场准入的农业经济,转型到成为更工业化、可以在全球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这种发展推动了实际收入,扩大和深化工业的技术能力,并遏抑通货膨胀的压力。自1990年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逐步追上较大型西欧经济体的水平,但两者仍然有差距。新西兰对贸易十分依赖,其增长前景很受亚洲、欧洲、美国的经济表现影响。1985年和1992年间,新西兰的经济增长了4.7%,但同一期间,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增长28.2%。从1984-1993年,通货膨胀平均每年为9%,两次新西兰的信用评级下降,外债翻了两番。

1986年和1993年间,失业率从3.6%上升到11%。有效的农业系统是新西兰的出口支柱。领先的农业出口产品包括肉类、奶制品、林产品、水果和蔬菜、鱼和羊毛。新西兰是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直接受益者,受惠行业包括农业和一般的乳制品行业。该国拥有大量的水电,亦有可观的天然气储备。领先的制造业有食品加工、金属加工、木材和纸制品。一些制造业如汽车装配已完全消失,制造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在普遍下降。展望和挑战,新西兰的收入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前较大部分西欧国家( 如西班牙,爱尔兰)高,比英国,法国略逊壹筹;但自此也从来没有恢复。例如,新西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于西班牙,约为美国的60%左右。新西兰的经常账赤字约国内生产总值的8-9%,但其公共债务则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2006年,估计),这比起许多发达国家为低。然而,在1984和2006年之间,净外债增加11倍,约1820亿纽元。适度的公共债务和较大的净对外债务,反映大部分的净对外债务是由私营机构持有,历史,1900-1970年代,新西兰的经济政策倾向施行保护、监管和补贴。

1960年代,新西兰的贸易表现开始转差,主要是由于来自英国的出口收入下降。1955年新西兰有65.3%的出口输至英国,随着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这一比例在1973年6月结的一年,已下降到26.8%。1980-1990年代,新西兰进行了经济改革。自1984年以来,政府消除包括农业在内的补贴、开放进口法规、容许汇率自由浮动、取消利率、工资和价格控制,又降低边际税率。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着力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使通货膨胀率从1987年的18%以上的年增长率逐步下降。放松管制创造了一个非常方便营商的规管架构。2008年,世界银行的全球商业友好国家中,新西兰排第2名。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18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52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51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09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15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0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72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31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78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