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黑白海豚和虎鲸怎么分
A. 现在的海豚种类还有多少能不能列举出来
大约有十几种吧!
黑喙头海豚
黑喙头海豚[1]中文学名:黑喙头海豚中文目名:鲸目中文科名:海豚科中文属名:喙头海豚属中文俗名:南美驼背豚拉丁文名:Cephalorhynchus eutropia英文名:Black dolphin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ray,1849物种信息:体较小,长1.4m,鳍肢短。背鳍圆形,尾鳍后缘弯形。上、下颌各有齿28~31对。体色深灰,胸部、鳍肢和腹部有白色区。此系稀有的胆小的海豚,限于智利沿岸。
2.喙头海豚
喙头海豚中文目名:鲸目中文科名:海豚科中文属名:喙头海豚属中文俗名:虎鲸纹驼背豚拉丁文名:Cephalorhynchus heavisidii英文名:Heaviside's dolphin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ray,1828 原 产 地:智利沿岸海域,仅分布于南半球的冷水域,即非洲南部的好望角附近。形态特征: 体长约1.4米。体色深灰,胸部、鳍肢和腹部有白色区。
3.花斑喙头海豚
(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因为体色黑白,通俗名字又叫做黑白驼背豚或熊猫海豚。是个体较小的海豚,体长通常在1.2-1.8米间。喙颇尖,与额部界限不清。身体的花纹极似熊猫,头部黑色,背鳍至尾鳍间黑色,此二黑色区间为白色,除**和生殖裂周围黑色外,其余白色,鳍肢后缘以前是黑色,但喉区有卵形白斑,尾鳍和尾柄下面黑色。能潜水近200米深。食性很广,包括磷虾、乌贼和鱼类,但不吃大型食物。
4.白头喙头海豚
白头喙头海豚白头喙头海豚体长1.5~1.8m,重40kg。头较长,喙较喙头海豚前伸略长,与额部界线不清。背部前部先总剧隆起,后向尾部渐低.状化驼背大马哈鱼。背黑、腹白,身体的花纹颇似喙头海豚,但该海豚鳍肢处的黑色区宽,其前方的白色部延伸至下颌。背鳍小,上端钝,位于体中部,背部嵴很低。鳍肢前后缘近平行,末端圆,尾鳍较小,其宽小于体长的1/5。上、下颌每侧有齿30~32枚。在近岸海域以鲱和其他小型鱼为食。仅分布于新西兰近海。在拖网渔业中偶有捕获。中文学名:白头喙头海豚中文目名:鲸目中文科名:海豚科中文属名:喙头海豚属中文俗名:驼背豚拉丁文名:Cephalorhynchus hectori英文名:White-headed dolphin,Hector's dolphin物种命名人及年代:Van Beneden,1881
5.长吻真海豚
(学名: Delphinus capensis)也称繁齿海豚,为暖海性物种,体型与短吻真海豚相近,约2至2.5米。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活动,性活泼,游泳中常跃出水面一米多高。喜在船首乘波逐浪。其背鳍位于身体中部,背部黑色而腹部呈白色。上颌有齿55到65枚,下颌51到60。主以群栖性中上层鱼类为食,如群游鱼类和乌贼等
6.长肢领航鲸
(学名:Globicephala melas)又名大西洋领航鲸、黑圆头鲸,是领航鲸属下两种之一。它属于海豚科,但其行为较接近鲸类,因为体形巨大,可以避开浅滩暗礁 ,渔船跟着它走比较安全,故称领航鲸。其前额圆,为黑色或深灰色,喉咙及腹部呈灰色或白色,有些成年鲸背鳍及眼后也具灰色或白色斑纹。背鳍镰刀状。脚蹼很长,占据体长的15-20%。中文学名: 长肢领航鲸
7.瓜头鲸瓜头鲸
(学名:Peponocephala electra),其特征与侏虎鲸属基本相似,但牙齿的数目较多,每侧的上、下颌均在20-26枚之间,脊椎骨的数目也比较多,大约有80枚左右。没有喙,从吻端起头部逐渐膨大。从上面看,吻端较尖。鳍肢的长度大约为体长的1/5,略微向后屈,末端较尖。背鳍为三角形,位于身体的中部,向后屈。尾鳍的宽度约为体长的1/4。体色为黑灰色,腹面略淡。上、下唇及**、生殖裂的周围均为淡色,脐部的前面有淡色斑,两个鳍肢之间有锚形的淡色斑。前3个颈椎愈合。中文学名: 瓜头鲸
8.亚河豚(当地名称博托河豚)
Inia geoffrensis
目前这个物种是亚马逊流域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重申,和很多人的想法不同。凯门鳄基本杀不了亚河豚。灵活性差距太大。
相反,黑凯有被亚河豚群殴致死的例子。连牛鲨(4m)也不敢单挑亚河豚小群。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
9.小虎鲸
学 名: Feresa attenuata俗 名: 乌牛、小杀人鲸、小逆戟鲸、细长黑鲸、细长领航鲸英 名: Pygmy killer whale形态特征:体型与许多鲸豚相似,暗色被肩部位为明显特征,还有白色下巴。刚出生时约有80公分长,长大成豚后可达2.6公尺左右,雄性体格较粗,重量在200公斤左右。生态习性:有攻击人类及其它鲸豚类之纪录,并有可能会捕食海豚。一般来说,如果目击数量较少的(50只以下)鲸群,比较可能是小虎鲸。栖地分布:分布广泛,几乎任何热带或亚热带深水海域都可发现其踪迹。
B. 虎鲸是海豚海豚和鲸有什么不同
虎鲸不是海豚,而是一种大型齿鲸。
1、外观体型不同
虎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具有不明显的喙;背鳍高而直立,弯曲长达1米;身体黑、白两色。两翼骨远隔开。
海豚是小到中等尺寸的鲸类。体长约1.5~10米,体重50~7000公斤。多数海豚的体型圆滑、流畅,有弯如钩状的背鳍(也存在其他形态)。某些海豚体表有醒目的彩色图案,另一些则是较为单调的颜色。
2、分布范围
虎鲸分布于几乎所有的海洋区域,从赤道到极地水域。水温或深度没有限制其范围。分布延伸到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鄂霍次克海、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湾、红海和波斯湾。
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沿海最为丰富,一些淡水河流也有发现。
3、栖息环境不同
虎鲸的生境为极地和温带海域为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岛,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它们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
海豚,主要栖息于热带的温暖海域,但也有一些比如露脊海豚,更喜欢寒冷水域。通常生活在浅水或至少停留在海面附近。
C. 海豚与鲸鱼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海豚:是与鲸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海豚是小到中等尺寸的鲸类。
2、鲸鱼: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
二、特点不同
1、海豚:体长约1.5~10米,体重50~7000公斤。雄性通常比雌性大。多数海豚头部特征显着,由于透镜状脂肪的存在,喙前额头隆起,又称“额隆”,此类构造有助于聚集回声定位和觅食发出的声音。
2、鲸鱼:鲸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98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动物。中国海域就有30余种。鲸的所有种类中除几种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栖息于海洋。
三、食物种类不同
1、海豚:主要以鱼类和乌贼为食,其中虎鲸也捕食哺乳动物(比如鲸鱼、鳍足类)以及鸟类和大型鱼类。像其他齿鲸一样,海豚依赖回声定位进行捕食,甚至可以用高声强击晕猎物。
2、鲸鱼:一般以软体动物、鱼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能捕食海豹、海狗等。
D. 豚和鲸的划分是多长为界线的
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他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贝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鲸在分类“属 于动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哺乳纲(class Mammrha)、鲸目(orderCetacea)。
鲸目之下又区分为两个亚目,分别是须鲸亚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齿鲸亚日(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这两大类的分群,再学术上主要是依据它们摄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须鲸亚目主要的形态特征 是没有牙齿,但是有具大的鲸须,可用来筛选浮游生物.所以为滤食性。齿鲸亚目的主要特征 为有牙齿,掠食性,其牙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会有不同,全世界现存有13科约79种。
海豚 Delphinidae;dolphins 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共有近62种,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颌各有约100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种最发达的。人的大脑占本人体重的百分之二点一,海豚的大脑占它体重的百分之一点七。海豚的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当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可终生不眠。 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的追到扔给它的食物。 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 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E. 那种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海豚是什么海豚
虎鲸。虎鲸属于海豚科,也算是海豚吧。乃可以去网络上搜索虎鲸,乃会知道更多。
F. 虎鲸是海豚还是鲸鱼
虎鲸不是海豚也不是鲸鱼,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
虎鲸体形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
虎鲸下颌及从下颌前端到尿殖区的体腹面白色。有1个白色的叶状斑从尿殖区向上伸到背鳍后的体侧。尾叶的腹面白色或浅灰色,可能具黑色边缘。在每侧眼的后上方各有1个白色椭圆形斑。鞍斑在年幼时不明显,性成熟后更显着。
栖息环境:
虎鲸的生境为极地和温带海域为主。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域日本北海、冰岛,对于水温、深度等因素似乎没有明显的限制。通常更喜欢20-60米的深度,也可以沿着海岸线探访浅水区或潜入300米寻找食物。它们在高纬度地区有相当高的栖息密度,特别是在猎物充足的海域。
它们的移动情形普遍与追踪猎物或增加捕食率有关,时间通常在鱼类产卵季与海豹的生产期。到了夏天,大西洋中大多数的虎鲸都栖息于浮冰边缘或有浮冰的水道,以须鲸、企鹅、海豚、海豹等为食。
G. 虎鲸怎么分雌雄
形态: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几吨左右,背呈黑色,腹为灰白色,背鳍弯曲长达1米,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食肉动物,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豹等的天敌。有时它还袭击同类须鲸或抹香鲸,可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外型特征
雌雄虎鲸外观区别(上雄下雌)虎鲸的体型极为粗壮,是海豚科(Class Delphinidae)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嘴喙。大而高耸的背鳍位于背部中央,其形状有高度变异性,雌鲸与未成年虎鲸的背鳍呈镰刀形,而成年雄鲸则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约1至1.8米。胸鳍大而宽阔,大致呈圆形,这点与大多数海豚科成员的典型镰刀状背鳍不同。上、下颚各有10至14对大而尖锐的牙齿(sharp teeth)作为武器(weapons), 每颗牙大概有8cm。在海湾的浅水地带,它还喜欢用尾巴上的缺刻去钩拉海藻,发出“呼呼”的声音,不久,浑身就披满了半透明的海草。
虎鲸的体色图样主要由黑与白这两种对比分明的色彩组成,位于身体腹面的白色区域自下颚往后延伸至肛门处,在全黑的胸鳍之间变得狭窄,到了肚脐后方产生分歧,尾鳍腹面亦为白色。背部与体侧皆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侧腹处有白色斑块,眼睛斜后方亦有明显的椭圆形白斑。在背鳍后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马鞍状斑纹(saddle)。
食性
虽然它的牙齿非常坚强,但却不如鲨鱼的牙齿那样锋利,因此主要用于攫取而不是咀嚼,而被它叼住的食物都是整个吞下的。虎鲸的食物多样,由小型结群鱼类、鱿鱼,一直到大型须鲸与抹香鲸(Sperm Whale)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猎物;其它如海豹等鳍脚类动物、海龟、海獭、海牛、儒艮(gong)、鲨鱼、𫚉等,甚至还有鹿与麋鹿,似乎是趁它们游泳横渡水道时伺机捕食。甚至会利用涨潮冲到海岸边,捕捉来不及逃走的海豹企鹅。各群似乎有自己偏好的食物种类,例如某些族群主要以鲑鱼、鲔鱼、或鲱鱼等鱼类为主要食物,某些群则会巡视鳍脚类的登陆地寻找猎物,或跟随迁徙中的鲸群,有如狼群追踪北美驯鹿的情景。虎鲸显然需要合作以袭击并制服大型猎物,但它们也会合力将鱼群集中成一个大球,然后轮流钻入取食。虎鲸也会偷吃延绳钓渔船上钩的鱼获,或吃食渔民丢弃的下杂鱼等。它们似乎会选择性的咬食须鲸的舌头。其猎物可能深受对虎鲸的恐惧所影响,当虎鲸出现时鳍脚类会逃往陆地或冰上,鲸豚则会游入浅水域或藏匿于浮冰的裂隙间。
H. 如何区分座头鲸、抹香鲸、白暨豚、江豚、蓝鲸、宽吻海豚、中华白海豚、 虎鲸
可以从外貌区分,以下这些图片和文字描述是这几种水生哺乳类的外形特征:
一、座头鲸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座头鲸成体平均体长雄性为12.9米,雌性为13.7米,最大记录雌性18米。体重25~30吨。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为鲸类中最大者,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锯齿,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钳齿状。脸面褶沟较少,约14~35条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由下颌延伸达脐部。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有斑纹,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口大,进食时上下颌间特殊韧带结构可使口张开90度的角度。鲸须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须毛皆黑灰色。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I. 海豚科分为哪几个亚科和属
鲸是鲸目动物的总称。
鲸目分为齿鲸亚目和须鲸亚目。海豚是齿鲸亚目中一部分动物的统称。包括:
河豚科Platanistidae
又称淡水豚科,是主要生活于淡水水域的鲸类,隔离分布于亚洲和南美洲的几处不同的水域。河豚科出现比较早,是比较原始的鲸类,现存有四个属,亚洲和南美洲各有两属,每属1~2种,不同属的成员有一定差异,分至不同的亚科,也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科。河豚科成员动作灵活,头部有较强的转向能力,喙比较长,是捕鱼的高手。亚洲的河豚科成员的包括我国长江流域的白鳍豚(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和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印度河豚Platanista indi和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其中印度河豚和恒河豚常并为一种,它们的分布区恰好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其生存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濒于灭绝,其中白鳍豚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即告灭绝。美洲的河豚科成员包括分布于南美洲北部河流中的亚马孙河豚Inia geoffrensis,马德拉河豚Inia boliviensis和分布于南美洲南部拉普拉塔河口和附近海域的拉普拉塔河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亚马孙河豚是河豚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外形与白鳍豚接近,分布于亚马孙河流域、奥利诺科河流域及南美洲北部的其它一些河流中,由于生活于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的河流中,数量尚比较多,是现存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河豚。亚马孙河豚会进入水淹森林中,虽然身躯较大,却可以灵活的在树木中穿梭。马德拉河豚与亚马孙河豚比较接近,常归入同一种,分布于玻利维亚的马德拉河。拉普拉塔河豚是河豚中偏向海洋中生活的种类,体型较小,数量可能较多。
海豚科Delphinidae
海豚科Delphinidae是鲸目中种类最多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其成员的体型和习性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亚科,也有人分出不同的科。海豚科成员多数体型较小,包括体型最小的鲸类,以鱼或软体动物为食,也有些体型较大,可以捕食其它海兽。海豚科从外形上可以区分称长喙、短喙和无喙的,背上多数有背鳍,也有少数无背鳍。海豚科成员以在热带沿海最为丰富,但是其它各海域也能见到,有些则可深入河流中。海豚科中最着名的成员当属宽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即常在海洋馆进行表演的海豚。宽吻海豚分布广泛,各大海洋的沿海和远洋均有分布,不同成员彼此有一定区别,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种类,其中有些宽吻海豚体型较大,是体型最大的有喙海豚。海豚科另一个着名的成员是逆戟鲸Orcinus orca,逆戟鲸又称虎鲸、杀人鲸,是海豚科体型最大的种类,也是所有海兽中最凶猛的。逆戟鲸和宽吻海豚一样分布广泛,也被用来驯化表演,逆戟鲸中不同的群体食性不很相同,除了着名的以其它海兽为食的种群外,还有一些以鱼和乌贼等为食。海豚科中进入淡水生活的成员以亚马孙白海豚Sotalia fluviatilis为代表。亚马孙白海豚体型很小,是最小的长喙海豚,外形似较小型的亚马孙河豚,但是更喜欢比较开阔的水域,不象亚马孙河豚那样会进入水淹森林中。
鼠海豚科Phocaenidae
鼠海豚科Phocaenidae与海豚科非常相似,但是体型较小,无喙,类似海豚科中无喙的小型成员。鼠海豚科种类较少,分布于不及海豚科广泛,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鼠海豚科仅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分布于我国境内。江豚在我国可见于长江中下游的河湖中以及沿海各地,在国外可沿印度洋一直到达南非。江豚体型很小,是我国最小的鲸类,没有背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