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贝壳杉林属于什么带
Ⅰ 新西兰的气候规律是什么
新西兰的气候规律是: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森林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生态环境非常好。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
新西兰的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天,6月至8月为冬天。夏季平均气温20℃左右,冬季平均气温10℃左右,全年温差一般不超过15℃。全国各地年平均降雨量为600~1500毫米。
(1)新西兰贝壳杉林属于什么带扩展阅读:
温带海洋性性气候的特征
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分布在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这类气候全年在盛行西风影响下,西岸常有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西风从暖洋面吹来,降水颇多。
2、冬季常有温带锋面气旋来袭,因而尽管全年有雨,秋冬降雨量通常略多于春夏。雨以小雨和小阵雨居多,几乎没有雷雨。气旋频繁过境,年降雨量500-700mm,在地形有利地区(如北美洲西北部)多达2500mm以上。
3、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暖月又低于22℃,年较差远小于同纬度的内陆与东岸地区。属于这一气候的有西北欧、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小部分。除亚洲、非洲和南极洲没有外,其余各大洲都有,其中以欧洲大陆西部及不列颠群岛最为典型。
Ⅱ 贝壳杉的历史
几千年来,与地球上其他陆块隔离的新西兰,发展出许多独特的植物。贝壳杉这种笔直、高大、无节、木质坚韧、耐用的针叶树,便是其中一种极富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木材之一。到底贝壳杉有多神奇呢? 事实证明,沉没于沼泽中,树龄高达四万五千年的考里松,至今乃未腐朽,可见其难以匹敌的耐久性与优越性.
19世纪当来自欧洲的殖民人士发现这种上好的木材之后,随即展开大规模的砍伐,因为它不仅是做船桅的绝佳材料,也是制作家具,建筑,火车枕木的不二选择. 此外,贝壳杉的树胶也有很大的用途:它是油漆,蜡烛的主要原料,也可做为假牙模型,火种等,毛利人甚至用它来当燃料煮食,照明都少不它.
19世纪以来,由于殖民者大规模的砍伐,使得这种只产于新西兰北岛,原本广达三百万公顷的贝壳杉,如今只剩约一万公顷,原始森林消失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叹; 这又是一次人类过度砍伐的森林劫.
位于达格维尔 北方的怀波瓦贝壳杉林,这个保护区是新西兰现存最大的贝壳杉林,游客可在此参观这种新西兰特有的原生树种,体验它的雄伟巨大.若是对早起殖民的贝壳杉伐木历史有兴趣,在达格维尔海洋博物馆,可看到完整的图片纪录,还有被炸沉的“彩虹勇士号”的纪念桅杆,及各种贝壳杉树胶收藏品.
贝壳杉的叶子的长度通常是到达3-7厘米,在纹理上有1厘米的宽广,坚韧及似皮革,而且没有叶主脉. 它种子锥体很球状,5-7 厘米的直径,授粉的过程约18-20月之后它就成熟了。
Ⅲ 贝壳杉是什么
(Kaori)
(朱政德)
学名:Agathis dammara(Lamb.)Rich.。南洋杉科,贝壳杉属。常绿乔木。树干端直,树冠圆锥形。叶螺旋状排列,长5~12厘米,革质,具多数并列细脉,无中脉,叶柄下延。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圆柱形;雌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长达10厘米;苞鳞先端增厚,反曲;种子1,倒卵圆形,长约1.2厘米,一侧具膜质翅。原产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福州、厦门、广州等地栽培,生长良好。供观赏。
本多静六 (ほんだセつうく,1866~1952)
(陈陆圻)
日本着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1866年出生于琦玉县,1952年于伊东市逝世。1890年于东京农林学校林学部毕业后,赴德国自费留学,1892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林业教肓与林业实践活动,先后任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教授、名誉教授、帝国森林会会长、庭园协会会长、国立公园协会副会长等职。
本多静六在德国留学期间,专攻造林学,受迈耶尔(H.A.Mayer)博士影响较深。归国后,结合本国林业实践,提出《日本森林植物带论》着名论文,并相继写出《造林学前论》、《造林学本论》、《造林学后论》及《造林学各论》等巨着,不仅为日本林业科学和造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而且亦闻名于世界。
本多静六除了在造林学科享有盛名外,还是日本造园学的创始者,先后编着有关造园学专着120余册,对日本造园学科和造园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扁叶蜂
(萧刚柔)
膜翅目广腰亚目扁叶蜂科的一类昆虫。触角长,丝状,15~40节。雄虫触角无突起,头囊为关闭式,舌较头囊短。前胸背板后缘几乎是直的。有淡膜叶。前胫节有2端距,中、后胫节有端前刺。有腹板前桥。中胸背板短,略超翅基片前缘。腹部背腹面高度扁平,有侧脊。1~2腹背片中间分开。雌虫产卵管短,从上面看不见。雄虫外生殖囊不轮转180度。前翅有Sc及2r脉;臀室于亚基部收缩,因此鳞片块不在臀室内(图1)。幼虫无腹足,胸足鬃状。触角细长,常为7节。全世界已知约160种,中国20余种,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幼虫取食松科、柏科或阔叶树树叶,常造成相当严重的灾害。有些种的幼虫吐丝将寄主植物叶联缀成巢,有些则把叶缘卷成筒,然后于筒中生活,因此又称结网锯蜂或卷叶锯蜂。
图1 松阿扁叶蜂成虫
Ⅳ 了解新西兰贝壳杉阴沉木
如今的家居建材市场当中,各类家具的种类层出不穷,风格各异,花样繁多,实木的家私尤其的受大家的欢迎,而它的材料取自多种树种,其中不乏珍贵物种。贝壳杉是世界上特别珍贵的一种树木,因为其生长周期特别长所以极为罕见,现如今只有在新西兰才能看到,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真珍贵的新西兰贝壳杉阴沉木吧。
我国台湾丁增雄先生于20世纪末从新西兰进口一批贝壳杉阴沉木,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见到埋地时间最长的阴沉木。该批贝壳杉阴沉木于20世纪60年代在新西兰北岛的一个干涸湖泊地下发现。
贝壳杉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树种之一, 高达40~50米,树干直径可达3~4米以上。 贝壳杉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记载最早在侏罗纪时期,即一亿三千五百万年至一亿九千万年前。 贝壳杉从幼苗到成年大约需要二三百年,一般寿命可达两千年。目前,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正在对贝壳杉展开研究,希望由此获得关于气候方面的变化。
贝壳杉是新西兰的珍惜物种,属常绿大乔木,树干笔直,高大,无节,木质坚硬,新西兰的毛利人用贝壳杉树干雕刻成大型独木舟。十九世纪欧洲人登陆后,大肆砍伐,用于造船,建筑和制造高档家具大量输往英国等西欧国家,致使新西兰贝壳杉森林面积残存甚少,从1840年的1 一百二十万公顷到1950年只剩小4000公顷。拒目前统计只有4%的小片森林尚未采伐。新西兰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建立了严格的贝壳杉砍伐许可证制度。
贝壳杉阴沉木是指生长在史前的,大约有2000年左右的树龄,由于自然界的地壳运动如火山,地震,洪水等原因被埋藏在泥碳沼泽地中大约40000 ~ 50000年,封存在化学元素平衡的环境下,近乎未被碳化。
原本广达三百万公顷的贝壳杉,如今只剩约一万公顷,原始森林消失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叹; 这又是一次人类过度砍伐的森林劫。位于达格维尔北方的怀波瓦贝壳杉林,这个保护区是新西兰现存最大的贝壳杉林,游客可在此参观这种新西兰特有的原生树种,体验它的雄伟巨大.若是对早起殖民的贝壳杉伐木历史有兴趣,在达格维尔海洋博物馆,可看到完整的图片纪录,还有被炸沉的“彩虹勇士号”的纪念桅杆,及各种贝壳杉树胶收藏品.
贝壳杉根是家具和根雕的上佳原料,硬度适中,不易开裂,纹理漂亮。大部分贝壳杉阴沉木被锯成板材,主要销往北美,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和日本,用于高档家具制造和雕刻艺术。以美国市场价格 USD100/ superfoot,相当于30.48 平方厘米 * 2 .54厘米厚 的标准板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新西兰贝壳杉阴沉木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和雕刻成艺术品等。因为他的纹理特别,颜色深沉高雅再加上他别的化学元素组成而十分地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也正如大家所知。因为其被过度地开采,但是他的成长确实非常的缓慢的吗,到了现在仅存的树木已经不多了,价格也尤为的昂贵。
Ⅳ 新西兰目前国力如何有哪些特有的动植物资源
新西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银行将新西兰列为世界上最方便营商的国家之一。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 其中有巨大的树蕨、藤类和附生植物――看起来很符合一般丛林的模样。巨大的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生长在相对较小的北岛凹地与科罗曼德尔半岛。
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另外,像kakapo鹦鹉、垂耳鸦、几维鸟和大蜥蜴等珍稀与濒危物种的研究和管理计划也开始执行。
Ⅵ 这是什么植物
澳大利亚贝壳杉
南洋杉科,贝壳杉属植物,常绿乔木。它们主要分布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里多尼亚、斐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贝壳杉在一段时期内是新西兰木材、贝壳杉松脂和能源的主要来源,但已成为珍稀植物。
Ⅶ 请介绍新西兰地理特征
1.自然环境
有长白云之乡(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誉的新西兰属于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亚东南方约1,600公里处,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新喀里多尼亚、汤加、斐济,在南纬34度至47度之间。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12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00公里。新西兰素以“绿色”着称。虽然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75%以上,但这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森林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生态环境非常好。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北岛第一峰鲁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新西兰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积616平方公里。南岛横跨南纬40°~47°,岛上有全国第一峰库克山。阿尔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脑湖面积342平方公里,是新西兰第二大湖。苏瑟兰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森林覆盖率:31%(2005年统计)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31,570.33708千公吨(2004年统计) 使用改良水资源的人口比例:97%(1995年统计)
2.气候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新西兰的12月至2月为夏天,6月至8月为冬天。夏季平均气温25℃,冬季10℃,全年温差一般不超过15℃。各地年平均降雨量为400~1200毫米。
环境
新西兰约于一亿年前与大陆分离,从而使许多原始的动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独特的植物和动物之外,这里还有地形多变的壮丽自然景观。新西兰从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分离之后,这些原始的物种便在这块独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着名新西兰
的自然学家大卫·贝拉米(David Bellamy)称这里是“摩亚方舟”(Moa's Ark),此名称来自新西兰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鸟“摩亚”(moa,又名恐鸟),但现在已绝种。自从人类开始在新西兰定居以来,短短1000多年的时间已经使许多原生物种消失,但近年来新西兰政府加大了自然保护的力度,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保护措施包括消灭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1个海洋与湿地保护网络,以及保护特别的河流与湖泊。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另外,像kakapo鹦鹉、垂耳鸦、几维鸟和大蜥蜴等珍稀与濒危物种的研究和管理计划也开始执行。
3.植物
虽然经过人类1000多年的砍伐,新西兰仍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仍是茂密的森林――大部份位于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大都属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禁止开发,您可以尽情享受其中的野趣。新西兰森林的特点是温和、常绿的雨林,其中有巨大的树蕨、藤类和附生植物――看起来很符合一般丛林的模样。巨大的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目前生长在相对较小的北岛凹地与科罗曼德尔半岛。
4.动物
新西兰的奇异鸟
新西兰是罕见鸟类的天堂。最着名的是不会飞的奇异鸟,新西兰的非正式国家标志。其它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及濒临灭绝的kakapo鹦鹉(即鸮鹦鹉),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较小的树上。另一种奇特的鸟类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鹦鹉(原生高地鹦鹉),这种鹦鹉会飞,以不怕人类和大胆的个性而闻名。
新西兰自身没有多少陆地哺乳动物:没有老虎、没有狼、也没有其他食肉动物,仅有少数的小蝙蝠和青蛙。人类涉足之前,这里的森林是鸟儿的天堂。就在500万年前,体形硕大的哈斯特巨鹰一度是新西兰鸟类的统治者。哈斯特巨鹰是一种巨大的猛禽,翼展几达3米。它能从空中攻击恐鸟,先用锐利的爪子把恐鸟(一种新西兰无翼大鸟,现已灭绝,高度是人的两倍)击倒,再撕食其肉。
哈斯特巨鹰3米多的翼展或许并不惊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体重则超过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种鹰,因此哈斯特巨鹰堪称史上最大的鹰。
Ⅷ 新西兰盛产什么
新西兰(英语:New Zealand,毛利语:Aotearoa,音译:“奥特亚罗瓦”,即“长白云之乡”)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西濒塔斯曼海,西北距澳大利亚1600多公里。地处南太平洋海、空交通要冲。面积约26.8万平方公里。新西兰的两个主要岛屿南岛、北岛分别被库克海峡所分隔,南部邻近于南极洲,北部则与斐济及汤加隔海相望,并和澳大利亚相距大约1600海里。人口4,177,000(2007年3月估计)。英国移民后裔占86% ,毛利人占9%。通用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西兰人自称Kiwi。新西兰首都为惠灵顿(Wellington),是地球上最靠南的都城,人口42.4万(2001)。奥克兰为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植物:虽然一千年来人类不断的砍伐自然森林,全国约有四分之一的面积仍然为森林所覆盖—大多在高原地带。这些保留下来的地区大多数已被开辟为国家公园或森林公园,使其免于遭受 蹂躏,成为大家都可以享受的地方。典型的新西兰森林是温带四季常青的雨林,有巨大的蕨树、藤蔓和附生植物,尤如一般人概念中的丛林。属于世界巨树之列的新西兰贝壳杉(Kauri),如今仅存活在北部地区(Northland)和科罗曼德(Coromandel)半岛上比较小而孤立的森林中。动物:新西兰是珍禽的生长之地。最着名的就是几维鸟(kiwi)。它是 新西兰非正式的国家象征。不会飞的鸟类还有新西兰短翼秧鸡和濒临绝种的鹦鹉。后者虽然是界上最大的鹦鹉,但在紧要关头却只能爬进灌木丛和小树上而已。还有一种会飞的珍禽是好奇的啄羊鹦鹉(kea),它因为不怕人又喜欢恶作剧而闻名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50%。羊肉、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矿藏主要有煤、金、铁矿、天然气,还有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700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81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其中630万公顷为天然林,180万公顷为人造林,主要产品有原木、圆木、木桨、纸及木板等。渔产丰富。工业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酿酒、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畜牧业发达,是新西兰经济的基础。畜牧业用地为13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乳制品与肉类是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新西兰风景优美、旅游胜地遍布全国。其中,北岛的鲁阿佩胡火山和周围14座火山的独特地貌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火山地热异常带。在这一区域内,分布着1000多处高温地热喷泉。这些千姿百态的沸泉、喷气孔、沸泥塘和间歇泉形成一大奇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目前,旅游业每年为新西兰带来巨额的外汇收入,成为新西兰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Ⅸ 没有树干的新西兰的贝壳杉,为何依然“活着”
一棵树要维持正常的生命运转,就需要树干、树叶和树根等的通力配合,共同为整棵树提供营养和水分。而一旦树连树干的主体部分都失去了,整个循环过程也被破坏了,树桩部分会因为得不到水分而逐渐地枯死。然而万事没有绝对,尤其是神奇的自然界。有一种贝壳杉即便成为了一个矮矮的树桩,依然可以通过吸取周围其他树木的水分维持生命。
有人说贝壳杉这是属于吸血鬼行径,靠夺取其他树木的水分维持生命。其实不能这样简单去盖棺定论。就像前文提及的,一片森林是要由无数树木共同组成的,庞大的根部交错系统,可以使每棵树木都从中获利。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且,这样的系统还可以截留和储存更多的地下的水分,可以极好地解决树木缺水的问题,尤其是在缺水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Ⅹ 新西兰的自然资源
约在一亿年前,新西兰与大陆分离,从而使许多原始的动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独特的植物和动物之外,这里还有地形多变的壮丽自然景观。新西兰从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分离之后,这些原始的物种便在这块独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着名的自然学家大卫·贝拉米(DavidBellamy)称这里是“摩亚方舟”(Moa'sAlk),此名称来自新西兰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鸟“摩亚”(moa,又名恐鸟),但已绝种。自从人类开始在新西兰定居以来,短短1000多年的时间已经使许多原生物种消失,但新西兰政府加大了自然保护的力度,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保护措施包括消灭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1个海洋与湿地保护网络,以及保护特别的河流与湖泊。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另外,像kakapo鹦鹉、垂耳鸦、几维鸟和大蜥蜴等珍稀与濒危物种的研究和管理计划也开始执行。
新西兰是罕见鸟类的天堂。最着名的是不会飞的奇异鸟,新西兰的非正式国家标志。其它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及濒临灭绝的
kakapo鹦鹉(即鸮鹦鹉),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较小的树上。另一种奇特的鸟类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鹦鹉(原生高地鹦鹉),这种鹦鹉会飞,以不怕人类和大胆的个性而闻名。
哈斯特巨鹰3米多的翼展或许并不惊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体重则超过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种鹰,因此哈斯特巨鹰堪称史上最大的鹰。 新西兰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81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其中630万公顷为天然林,180万公顷为人造林,主要产品有原木、圆木、木浆、纸及木板等。渔产丰富。
虽然经过人类1000多年的砍伐,新西兰仍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仍是茂密的森林,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9%,大部分位于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大都属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禁止开发。新西兰森林的特点是温和、常绿的雨林,其中有巨大的树蕨、藤类和附生植物――看起来很符合一般丛林的模样。巨大的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生长在相对较小的北岛凹地与科罗曼德尔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