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新西兰 » 在新西兰发生地震如何逃生

在新西兰发生地震如何逃生

发布时间: 2022-11-19 08:08:56

1. 新西兰北岛海域发生7.3级地震,如果遇到地震该如何自救逃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3月4日21时27分(当地时间3月5日1时27分)在新西兰北岛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37.41度,东经179.50度。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如果遇到地震该如何自救逃生?

地震后的互助方法

为了在地震后拯救人们,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该首先从最近的地方开始。无论是在水边相遇的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路人,只要附近有人被迫埋葬,就必须首先将他们救出,以便您有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地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在互助过程中,我们必须组织起来,注意方法,以免盲目地试图加速和增加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首先,通过聆听,呼叫,询问并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确定被掩埋者的位置,尤其是头部位置。在开挖和救援中,最好用手拨一点,而不要使用锋利的工具。

如果受伤很严重且无法自行消除,则不允许用力拖拽,试图露出整个身体,找出伤害,并进行包扎和固定或急救。

在相互营救中,应使用铲子和铁棍等轻型工具,以及毛巾,床单,衬衫和木板等便利的设备。

开挖时,有必要区分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掩埋的障碍物。应该保护好支撑物,并移走掩埋的物体,以保护掩埋人员所依赖的空间不被淹没。

清除埋藏的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时,应尽可能倒水,以防止伤员窒息死亡。

对于暂时无法救援,在废墟下的空间进行保护和通风,运送食物并等待救援机会的伤者。

2. 地震躲避方法

避震要点:

1、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2、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3、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2)在新西兰发生地震如何逃生扩展阅读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本地震带约集中全世界15%的地震。

洋中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洋中脊。洋中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

3. 新西兰6小时发生三次7级以上强震,遇到强震该如何应对

破坏性地震从人们感受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需要12秒。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你千万不要慌张。你应该根据你的环境快速选择以确保安全。迅速钻到床和桌子下面,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盖住头部。,然后尽快离开房子,搬到地震后安全的地方。如果房子在地震中倒塌,呆在床下或桌子下,永远不要动。等到地震停止后再逃离室外或等待救援;如果你住在一栋楼里,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大楼,因为时间太晚了。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躲在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里,比如卫生间和厨房。也可以藏在桌椅橱柜等家具下面,房间内部的角落,注意保护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应选择蹲下或趴下在空旷的地面上,以防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避开危险物体、高耸或悬挂的物体等危险场所;如果你在野外,迅速离开河流、大坝或桥梁,以防止地震时河岸坍塌和池塘大坝坍塌。要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免到滚石两侧,以防塌方和塌方。千万不要顺着滚石的方向跑下山,也不要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更不要蹲伏在沟渠或栅栏下。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地震发生后,很多建筑由于受到住震的冲击,外观虽未受到损害,但大多数建筑已被抖松或震损,处于失稳临界状态,已然成为危地。所以一旦地震停止,要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警惕余震的袭击,避免更大的损失。必须充满自信地生存下去,才有生存的机会,所以面对被压在瓦砾下的伤员,要坚强地等待救援。

4. 地震后如何逃生

地震后如何逃生

地震后如何逃生,现今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出现过地震,而地震是一种破坏力非常强的自然灾害,如果不懂得逃生,就很容易失去生病。那么地震后如何逃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方法!

地震后如何逃生1

地震后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地震后如何逃生2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你了解。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

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另外,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则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突发地震,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地震的逃生法则

1、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为1分钟左右。这时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时,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5. 刚要去新西兰,就听说昨天新西兰地震了,在新西兰地震了怎么办呢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及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大部份的地震发生在断层带,这是因为这些板块移动而在地球内部深处造成断裂。新西兰每年发生数以千计的地震,但大多数地震都不为人察觉,因为这些地震或者很轻,或者发生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每年约发生150到200次有震感的地震。大而有破坏力的地震随时可能发生,震后几天或几周内可能发生多次余震。
大多数与地震有关的受伤或死亡是因落下的碎片、飞溅的玻璃以及倒塌的建筑物
(例如房屋与桥梁) 所造成。地震也可能引发滑坡、雪崩、山洪暴发、火灾及海啸。

地震发生前

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好准备会有助于减少地震给您的家和生意造成的损害,并帮助您度过灾害。

制订一个家庭紧急情况应变计划。在您的家中及工作地点准备并妥善保管好应急求生用品,以及一个便携式的逃生用品包。

练习趴下、掩护及抓紧

确认您家中、学校或工作地点中安全的位置。请参阅右手边的版面,了解更多有关安全位置的资讯。

检查您家庭的保险单,了解保险内容及金额。

咨询专家意见,以确保您的房子结实、地基牢固。同时确保任何改建都符合新西兰的建筑条例。

地震发生期间
如果您在建筑物内,移动不要超过数步,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待在室内直到震动停止,确定安全之后再出去。在大部份的新西兰建筑物里,待在原地直到震动停止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如果您在电梯内,蹲下、掩护并且稳住自己。在地震停止以后,如果觉得安全,则尝试从最近的楼层离开电梯。

如果您在室外,移动不要超过数步,远离建筑物、树木、路灯及电线杆,然后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

如果您在海滩上或靠近海岸,先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然后很快地转移到高处以防地震之后发生海啸。
如果您正在开车,靠边将车停在一个空旷的地点,待在车上,系好安全带,直到地震停止。当震动停止后,小心地往前开,避免经过可能受损的桥梁或斜坡。
如果您在山区或靠近不稳固的山坡或悬崖,要小心落下的碎石或山体。

地震发生后

收听您本地的广播电台了解信息,因为紧急情况管理官员会广播通知最适合您所在的社区与所处的情况的建议。

做好发生余震的心理准备

查看您自己是否受伤,必要时则使用急救箱。如果可以,则协助他人。

地震发生期间,要注意电力供应可能中断,而且即使没有火灾,建筑物内的防火警报器与洒水系统仍可能被启动。注意有无星火,一旦发现即予以扑灭。

如果您位于一幢受损的建筑物内,应试着逃到室外,并找到一个安全、空旷的地方。请使用楼梯,不要使用电梯。

留心掉落的电线和破损的煤气管线,并远离受到破坏的区域。

只在必要时短暂地使用电话,让电话线保持畅通,以供紧急通报之用。
如果您嗅到煤气味,或是听到气体泄出的嘶嘶声,打开窗户并尽快让每个人撤离,来得及的话可关闭煤气开关。如果您看到火花﹑破损的线路或电力系统被毁坏的迹象,在安全的前提下关闭主保险丝盒的电源。
您要亲自看管好您饲养的动物,因为它们可能迷失方向。采取措施使您的动物免受伤害,同时保护他人免受您的动物伤害。
如果您的房屋或物品受到损毁,记下笔记并拍摄照片,作为索赔之用。如果您是租客,则应尽快联系您的房东及财产保险公司。

新西兰政府网站上看到的,希望能帮到你,昨天我也感觉到了,我住11层啊啊啊啊

6. 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逃生方法

地震是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比台风啥的要强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不能静静地坐以待毙,一定要学会一些应对地震的逃生 方法 ,那么,到底地震时如何逃生?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逃生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逃生:地震正确逃生方法
(一)地震发生时室内正确逃生方式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逃生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坚硬物等用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 广告 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地震发生在户外怎样逃生

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地震发生在学校怎样逃生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不要回到教室去。

(五)地震发生在野外怎样逃生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逃生:震后自救
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3.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 其它 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4.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6.如果你在三脚架区,可以利用旁边的东西来护住自己,以免余震再次把自己伤害,再把手和前胸伸出来,把脸前的碎石子清理干净,让自己可以呼吸,等人来救你。

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逃生相关 文章 :

1. 地震发生时应如何正确逃生

2. 地震发生时怎样才能逃生避险

3. 关于地震来临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4. 关于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5. 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6. 当地震来临时怎样逃生

7. 新西兰北岛海域发生7.3级地震,面对地震,我们要做好哪些应对措施

新西兰北岛海域发生了7.3级地震,这件事情牵挂了很多人心。地震是一种相当恐怖的自然灾害,我们面对地震究竟应该如何去应对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于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来临的时候不要惊慌到处乱跑,尽量找到坚实的家具旁边躲避,能跑到空地上的则是赶紧跑到空地上。

所以如果被压在下面之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寻找周围能够利用的东西,让自己尽可能的存活下来,然后寻找其他东西进行敲击,让上面救援的人能够及时发现。总之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的灾害,虽然我们国家如今已经非常先进了,但是依然难以预报地震,希望大家都能够远离自然灾害,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一直平安。

8. 新西兰6小时内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强震该注意些什么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迅速把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所以,你get到了吗?

9. 6小时发生三次7级以上强震,新西兰发海啸警告,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五日凌晨之后,新西兰在六小时之内连续发生了三次7级以上的强震,新西兰民防局发布海啸预警,提醒民众做做好安全防备。

在三月五日凌晨左右,新西兰地区在六小时之内,连续发生了三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一次甚至达到了8.1级,可以说非常的危险,在地震发生之后,新西兰民防局迅速发布了海啸预警,提醒当地居民做好安全防备工作,并且迅速排除工作队伍对沿海地区的居民进行转移和安置工作,可以说这是进入2021年以来发生的比较严重的的地震了。

距离海边较远的地方也是如此,贮备食物和水,固定自己的屋内物品,在海啸来临时保持克制,如果不慎掉入海水中的话,一定要保持冷静,找机会抓住漂浮物,聚集在一起,保持体力,绝对不能喝海水,因为海水不仅不解渴,海水是人产生幻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和积极的心态,绝对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10. 地震逃生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当发生地震时,懂得一些正确的逃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大生存的概率。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地震逃生的正确方法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地震正确逃生方法

(一)地震发生时室内正确逃生方式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二)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逃生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坚硬物等用品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三)地震发生在户外怎样逃生

1.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地震发生在学校怎样逃生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不要回到教室去。

(五)地震发生在野外怎样逃生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的逃生防范方法

一、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地震应急要点

1、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2、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3、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二、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地震应急要点

1、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5、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6、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地方时,要沉着冷静,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7、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地方时,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8、 震时身体应保持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地震避险“三字经”

地震来,忌外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卫生间,次安全,厨房间,第三名,承重墙,第四名,实木床。办公室,君莫忘,最安全,电梯旁,混凝土,有保障;次安全,柱子旁,材质好,承重强;第三名,卫生间,第四名,桌椅旁。不近火,近水好,若被困,敲管道。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5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