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恐鸟因为什么灭绝
① 恐鸟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 01
最近科学家经研究后发现,恐鸟的主要猎食者很可能是一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老鹰。虽然还不能说人类肯定是恐鸟走向灭绝的最主要原因,但毫无疑问,人类的活动给了恐鸟生存以致命的一击。
恐鸟可能是曾经生存于世的最大的鸟类。恐鸟的身高能达到3米多,体重约250千克,这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鸵鸟。和鸵鸟一样,恐鸟的翅膀已经退化,所以完全不能飞行。它的身躯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远不及鸵鸟。最早给恐鸟定名的人正是最早使用恐龙一名的英国着名学者欧文。虽然恐鸟的名字中有一个恐字,但它其实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它们主要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根茎为生,有时或许也吃一点昆虫。恐鸟曾经一度很繁盛,因此留下了大量的骨骼化石。
恐鸟生活在新西兰,和人类共存,直到700年前才告灭绝。人们普遍认为,很有可能是人类导致了这种缺乏自卫能力的庞然大物最终绝种。当地的土着毛利人长期以来一直把恐鸟作为主要的捕猎对象。也有人推测恐鸟完全灭绝的时间更晚,认为18世纪时欧洲人来到新西兰后不断开荒拓殖,挤压了恐鸟的生存空间,才使得恐鸟最终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但最近科学家经研究后发现,其实早在人类来到新西兰之前,恐鸟的数量已经在减少,恐鸟的主要猎食者很可能是一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老鹰。虽然还不能说人类肯定是恐鸟走向灭绝的最主要原因,但毫无疑问,人类的活动给了恐鸟生存以致命的一击。
恐鸟身高达到3米,是否除了人类,就没有什么其他动物可以伤害它呢?并非如此,在当时的新西兰,有一种翼展最长可达3米的哈斯特鹰,很可能是恐鸟的天敌。哈斯特鹰是地球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鹰科动物,站立的高度可能达到90厘米。它们用锋利的爪子杀死恐鸟后,可以连续吃上几天。然而,随着恐鸟数量的减少,哈斯特鹰得不到足够的食物,终于也在几百年前灭绝了。
② 恐鸟是什么时候灭绝的
1000年前,在新西兰生活着数百万计的迪诺尼斯恐鸟。研究人员说,加上其它9种恐鸟,在1000年至6000年前这段时间里,新西兰北部和南部的岛屿上生活着大约300万至1200万只恐鸟。人类约于1280年首次到达那里时,恐鸟数量已经不足15.9万只了。到了18世纪初,大约还有6万多只。18世纪中期,欧洲移民来到新西兰岛上,给恐鸟带来了厄运。恐鸟肉对于欧洲移民来说是美味佳肴。由于恐鸟体型太巨大,难以躲藏,欧洲人很容易捕捉到它们,经常一下子就能捕杀十几只,恐鸟肉一时成了这些欧洲移民的一项重要的肉食来源。同时,由于欧洲移民的到来以及当地土着人的不断增加,开始了大面积烧荒、垦荒,恐鸟的生存地也遭到了彻底破坏,恐鸟因失去立足之地而被大量饿死。同时,由于恐鸟破坏庄稼,他们为了保护庄稼大量捕杀恐鸟,此外,与欧洲人一起来到岛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鸟的天敌。它们同样给恐鸟以致命打击。
到了18世纪末,恐鸟的数量已经很少了,人们捕捉恐鸟也越来越难了,而1800年则是人们能捕捉到恐鸟的最后一年。
③ 恐鸟这种神奇的巨鸟到底有多大它们为何会灭绝
人们总是在努力找出生命进化史上许多事件的真相。然而,事实总是在争论,就像罗胜门一样,尽管许多人认为恐龙鸟的消失与人类的贪婪有很大关系,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到达新西兰之前,恐龙鸟的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下降,成为当地的弱势群体并处于危险之中,有十种野鸡,最大的个体被称为恐龙野鸡。
另一种被认为是由疾病的流行引起的,例如禽流感,沙门氏菌或结核病的传播,这些疾病是由来自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的候鸟带到那里的。然而,尽管有火山喷发或疾病的打击,没有人类的到来,恐龙鸟也不会灭绝。正是他们生活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对他们的屠杀使他们走向灾难的尽头,恐鸟是一种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的无翅大鸟,其中最大的物种有 3.5米高,重 250 千克。它是当地最有优势的动物。
关于恐鸟这种神奇的巨鸟到底有多大他们为何会灭绝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④ 恐鸟是如何灭绝的
恐鸟性情温驯,行动迟缓,自卫能力不是很好,这一系列的特点最终给它们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恐鸟所在的新西兰原本是一块食肉猛兽极少的乐土,只有洪水泛滥、火山爆发时才会造成恐鸟的集中死亡。但大约7000多年前,随着首批人类的到来,恐鸟开始走向灭绝。
先是玻利尼西亚人的到来,然后是毛利人,他们对于恐鸟的灭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他们不但大量捕杀恐鸟,还在岛上大面积开荒,导致恐鸟的栖息地逐渐被人类占领,生活范围日趋狭小,并造成了恐鸟的最终灭亡。恐鸟一般被认为是在约16世纪左右开始逐渐绝种的,虽然有一些报告推测仍然有恐鸟生存在新西兰某个偏僻的角落,一直到18甚至19世纪。我们都知道,恐鸟的灭绝和人类的到来脱不了干系,但是在人类抵达之前,恐鸟的主要猎食者是哈斯特鹰——世界最大的老鹰之一,现在也绝种了。奇异鸟一度被认为是恐鸟最接近的近缘种,不过在经过DNA比较后,发现其实恐鸟与澳大利亚的鸸鹋和食火鸡比较接近。
恐龙
⑤ 消失的恐鸟是怎样的
人们对恐龙的灭绝相当熟悉,也相当关心,但对同样已经灭绝,也同样与“巨”字联在一起的另一种动物似乎很陌生,这种动物就是“恐鸟”(moa)。恐鸟是一种很早以前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无翼大鸟,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种人类已知的最大的鸟的灭绝是因为人类滥杀的结果,但科学家现在发现,这种鸟灭绝的责任并不全在人类身上。
在新西兰曾生活有15种恐鸟。恐鸟一般高3米左右,最大的恐鸟可高达4米(是鸵鸟的2倍),体重约300千克。恐鸟中还有一类矮小种,称侏儒恐鸟,高不及大恐鸟的一半。恐鸟长着两条粗壮的长腿,小脑袋,长脖子,翼和肩带完全退化,胸骨扁平没有龙骨突起。
恐鸟的故事通常像是一个传说一样展开。从前,这种像鸵鸟一样的大鸟幸福地生活在一片飘着白云的土地上,毛利人把这块土地叫做“奥蒂罗亚”,也就是现在的新西兰。大约七百多年前,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日子来临了,首批人类来到那里。他们是玻利尼西亚人,据说他们是乘着独木舟从夏威夷而来,发现新西兰岛上有一种无翅的鸟很容易捕杀,可为他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这种鸟就是恐鸟。成年恐鸟高达3.5米,重达250公斤,肉多而鲜美。在几个世纪之内,毛利人就把这些不幸的长有羽毛的庞然大物捕杀光了。
从18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恐鸟早已灭绝。但后来不时有传闻说,有人看到了活恐鸟。这种传闻在19世纪曾多次报道过,但从未被证实。1950年一个日本科学家考察组织声称,他们见到了活恐鸟,但后来也未得到证实。科学家则认为,恐鸟仍然存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扩展阅读-渡渡鸟
渡渡鸟也是不飞鸟之一,它曾经生活在毛里求斯——位于靠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印度洋上的火山岛国。渡渡鸟是毛里求斯特有的鸟种,和鸽子是近亲,为大型地栖性鸟类,高1米左右,体重可达30磅,几乎不会飞。渡渡鸟是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有史记载中第一种被灭绝的动物。1681年,岛上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杀死,从此,这种珍贵的鸟类就在地球上消失了。渡渡鸟被灭绝以后,在西方就流传了一句谚语,叫“逝者如渡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一种东西消逝的时候,感觉就像渡渡鸟被灭绝了一样悲凉。
⑥ 有3米高的神奇巨鸟恐鸟是怎么进化来的,又是怎么灭绝的
还记得小时候在《一千零一夜》的《辛巴达航海记》中读过的捕捉大象喂养雏鸟的大鸟吗?
我拼命爬上一棵大树,向远方眺望,我看见的只是晴朗的天空、湛蓝的海水、茂密的森林以及飞鸟和沙砾。我就这样望呀望,突然,我发现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白色影像。我赶忙溜下树,向白色影像出现的方向走去,想去看个究竟。那原来是幢白色的圆顶建筑。我靠拢后,绕着它转了一圈,却找不到它的大门。这房子光滑、明亮,我无法爬上去。这时太阳已经偏西,天快黑了,我急着进这屋子,找个地方休息。就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我发现太阳突然不见了,四周一片漆黑。
当时正是夏天,我以为是空中有了乌云才会如此。我又惊又怕,再抬头细看,只见天空中出现一只身躯庞大,被称为神鹰的野鸟。这种鸟常常捕捉大象喂养雏鸟,我刚才看见的那幢白色圆顶建筑,原来是个神鹰蛋!我不由得惊叹安拉造物之奇。这时,那只神鹰慢慢地落了下来,两脚向后伸直,缩起翅膀,安然孵在蛋上。
这是多么神奇的世界,又比电影《阿凡达》瑰丽的想象差多少?
于是,他们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工作。首先,他们在新西兰的洞穴中收集保存完好的骨骼和鸟蛋,以获得恐鸟的DNA序列。其中的鸟类蛋壳具有良好的遗传物质恢复性,可以有效承受氧气和水的侵蚀。经过不懈的努力,澳大利亚科学家终于通过先进的激光技术,利用绿色荧光染料在显微镜下锁定恐鸟蛋壳中保留的DNA“热区”。研究显示,遗传物质保存于蛋壳母体中,科学家利用显微镜技术成功拍下DNA照片。
除了恐鸟之外,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的生物学家夏洛特·奥斯卡姆和同事还成功从在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发现的远古鸟类蛋壳中提取出DNA样本,样本保存极为完好。
从鸟类蛋壳化石中成功提取出DNA样本,为复原象鸟、恐鸟等已经灭绝的巨鸟奠定了基础,距离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所描述的场景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