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西兰大学预录取
⑴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和正式录取有什么区别
预录取表示院校拟确定录取该生,并已经提交省招办等待录检。预录取后就是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总的来说,如果你的档案状态是预录取说明你被这所大学录取的机会很大,预录取后不需要填报征集志愿了。
除了在字数上有区别之外,其实就是考生档案所呈现的状态不同。就像是学生玩游戏选择角色一样,选择某一个人物,确定使用这个游戏人物之前就是预录取,等到确定下来并且进入游戏之后就是录取。
当然真正录取的工作并不是考生自己说的算的,还要看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的分数等等因素。
录取的整个程序中,考生的档案也就是提交的资料将会经历几种状态,首先从考生志愿投到某个学校开始,就会变成“院校在阅”状态,也就是校方在审阅考生的资料是否符合录取标准等信息。一般时间会比较久,高考生数量庞大。
之后校方会标注出来是否录取,录取到哪个专业,将这些信息提交给各省的教育考试院,等待上一级的审批结果,如果审批通过,那么就是预录取。
如果被退档,也就是院校不同意录取,会标注没有录取的理由,将考生提交的信息退回到最开始,这样考生就变成了“自由可投”,可以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再经历上述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考生如果查到自己预录取,那么也就相当于已经被该校录取了,只不过流程要走,考生也要耐心等待才行。
当各省教育厅将纸质的考生录取表再一次的经过人工审核之后,没有什么问题,这样一来,考生的档案就会从预录取变成录取了。
⑵ 大学预录取是什么意思啊
“预录取”指学校已经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按该校招生章程公布的规则,准备录取考生到该校的一个专业,并将录取要求上传到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的确认同意。
预录取考生的档案资料已经进入准备录取考生的学校,不能再流动。学校的审查已经通过,预备录取考生。考生在高考后填写的志愿进入校方之后,校方便判断是否录取,若不录取则显示为退档状态,录取则显示为预录取,也就是高考预录取的意思。
预录取会录不上吗
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我也经历过,刚刚是 院校在阅 预录取 录取待审录取这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该学校已经提了你的档案了 到预录取是再看你的考试成绩还有别个的成绩,一般是1:1.2在看的比如说该校录取10人,就有12人是预录取 这个时候基本是录取了的 但是还是会踢掉两个人。 到录取待审就99‰被录取了,如果你身体什么的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等通知吧。
但是现在问题是你还在预录取 而且不服从调配,分数又低,很可能是我之前说的那其中被踢掉的两个人 ,知道吧。踢掉的话肯定退档了。
预录取和录取的不同
“预录取”指学校已经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按该校招生章程公布的规则,准备录取考生到该校的一个专业,并将录取要求上传到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的确认同意。
“预录取”的出现是由于考生被投档到高校的招生计划尚未完成,这时考生查询到的录取信息为“预录取”状态,一旦该校的招生计划完成,“预录取”状态就会改为“录取”状态,所以,显示“预录取”状态的考生不会退档。
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共分6种状态。档案首先被投到某个高校,这时档案就变成“院校在阅”,就是说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或退档意见在计算机里标明出来时,比如录到哪个专业,或是退档并注明理由,然后再提交到省教育考试院,这时考生的档案状态就发生了变化。已经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
如果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这个意见,那么“预录取”的考生就变成“录取待审”状态,“预退档”考生的档案就重新回到数据里,变成了“自由可投”。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省教育考试院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这些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也就意味着这些考生被正式录取了。
⑶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和正式录取有什么区别
预录取一般要2至5天才能正式录取。预录取是高考投档录取的一个程序,被预录取的考生还需要通过上级部门的审核后才能够被正式录取。如果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等方面存在问题,也是有可能无法通过最后的录取审核的。预录取就是指学校已经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按该校招生章程公布的规则,准备录取考生到该校的一个专业,并将录取要求上传到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的确认同意。
法律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监督办法>的通知》第二条
招生录取工作监督工作,应切实保证国家招生政策、法规、计划、制度的贯彻实施,全面体现“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和“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新生,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良好形象。
第九条
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的名单,统考统录的预录名单、退档名单,以及使用调节性计划录取的名单,在向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上载或上报前,须经学校招生管理部门审核,招生监察部门复核后,送主管校领导审批。
录取状态有几种情况
1、已投档,有的省份,会明确标明已投档到某某大学,证明学生的电子档案已经被省招办成功的投递到了对应的大学,大学即将开始安排专业录取;
2、院校在阅,说明大学已经下载了学生的电子档案,招生办老师正在查阅学生的个人信息,这个环节主要是审查学生的是否符合学校的录取条件;
3、预录取,一般是符合了院校的招生要求,有的学校直接标明被某某专业预录取;
4、已录取,明确写明被某某大学某某专业录取,这种状态,就可以庆祝了,说明学生已经被大学录取了,录取通知书,基本上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收到;
5、预退档,这种状态一般是不符合大学的招生要求,不满足专业要求,目标专业的分数不够,又选择了不服从调剂等等因素所造成的;
6、自由可投,如果同样一个批次的其他同学已经显示了录取,自己还在显示自由可投,说明了学生出现了滑档或者退档。
⑷ 新西兰预科是什么为什么要读预科要读多久才能进入大学呢
新西兰预科是什么?为什么要读预科?要读多久才能进入大学呢?
新西兰预科需要多长时间?
新西兰的大学预科学制比较灵活。预科课程的长度、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全国不统一,由各预科学院自行决定。预科课程时长通常为8个月和12个月,开课日期主要集中在1月和2月、6月和7月、9月和10月三个时间段。
因此,当中国学生完成国内课程后,新西兰大学的预科课程将有效地帮助中国学生选择专业,更好地适应在新西兰大学的学习。
一般来说,新西兰的八所大学都可以接受读完高中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报读预科。平时高中成绩要求70分以上,雅思5.5分。如果你在中国的比赛中有一些经验和证书,那是不够的。预科的要求并不严格,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一年的课程结束后,学生要通过考试才能顺利进入本科第一年的学习。
⑸ 大学录取时候的“预录取”是什么意思
预录取意思是:表明院校经过审核后已经准备录取该生,且已将这一信息提交省招办,等待省招办进行审核。
网上公布考生信息中的“考生状态”包括“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等待终审、录取”6种状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征集志愿开始后,许多考生的状态处于“预录取”。多年来录取工作规定,征集志愿开始后,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是不允许院校再退档的,所以已经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填报征集志愿。
⑹ 新西兰留学的录取条件及录取优势各是怎么样的呢
新西兰留学的入学条件在新西兰的中小学普遍比较宽松,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是,新西兰大学的录取要求留学生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和语言成绩。以新西兰本科为例。如果直接进入新西兰大学一年级,需要完成预科或者国内大学一年级,雅思成绩需要达到6.0。作为英联邦国家,申请新西兰大学还需要开设语言课程。
新西兰留学录取条件
中学:如果地方允许,新西兰的中学通常全年招生,学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入学。如果一个学生想参加form7的大学助学金考试,那么他最好在新西兰中学学习三年,或者先在新西兰语言学校上英语强化课程,然后在新西兰中学学习两年。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在校期间的英语能力和对科目的理解,达到足以参加考试的水平。
4.不需要雅思成绩:申请新西兰留学签证对英语水平没有入学要求。可以在新西兰学习英语,比国内节省2/3的时间。与澳洲递交签证前必须通过英语“雅思”5分的要求不同。新西兰学生可以直接去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深造。
以上是新西兰留学录取条件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⑺ 预录取是什么意思 和正式录取有什么区别
2019年全国各省都将迎来高考的录取阶段。如果说高考的考试和高考的志愿填报是战场,那么高考的录取就是每位考生的战利品。
预录取和自由可投
一般情况下,高考都是分批次录取。首先进行的是国家专项计划,提前批。接着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次。在录取过程中会穿插着各批次的征集志愿填报。一些省份的考生能通过电脑查询到自己的档案状态,而一些省份的考生只能通过电话查询。不管通过哪种查询方式,都会在查询中遇到自己的档案状态。所有的档案状态中,又以预录取和自由可投较为重要。
预录取
查询自己是否被大学录取是一个漫长且煎熬的过程,虽然各批次投档的时间都很短暂,但是这个过程是很折磨人的。尤其是当省招办,发布征集志愿时,还未查询到自己是否被录取时,所有的考生都会着急。
是否被录取,等待的时间较长怎么办?如果在查询自己的考生档案时,查询到预录取这种状态,那么就能提前恭喜自己已被大学录取。预录取是指考生的志愿已符合目标高校的要求,只需要等待省招办复核后,就将正式录取。因而在查询到自己是预录取时,就可以畅想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
自由可投
自由可投或许是所有的考生最不愿意查询到的档案状态。通常情况下自由可投会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均不符合要求,省招办不能投出考生档案。另一种是考生档案已投出,但因不服从调剂等原因未能达到高校要求,被高校退回档案,重新进入自由可投状态。
考生档案的自由可投,无论是哪种原因对于考生来说,都是最为痛苦的事情。自由可投直接预示着考生原有的志愿填报失去了机会。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在每一个批次的录取结束后,都会有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因此,因志愿填报失败遭遇滑档的考生,就要抓住征集志愿的机会。在院校征集时,考生要更为理性的认识自己的高考成绩。很多高校在征集时的收分,都会超过原有的院校调档线。因而,在填报征集志愿时,不可再盲目的冲高。在保底的院校选择时,也不要看不上一些相对偏远的高校。一旦错过征集志愿的机会,那么就只能迎来复读。
预录取和正式录取的区别
关于预录取,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恭喜你,大学有望了。记住,仅仅是有望,不代表已经确定成功录取。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录取现场时,计算机界面里会显示考生被预录的院校名称和专业;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
关于录取,此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考生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主管部门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把考生的正式录取审核名单发送给录取高校备份。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档案状态是预录取说明你被这所大学录取的机会很大,预录取和录取之间的差距,是官方的批准确认。特别说明的是,在征集志愿开始后,许多考生的状态处于“预录取”。多年来录取工作规定,征集志愿开始后,处于“预录取”状态的考生是不允许院校再退档的,所以已经预录取的考生不必填报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