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的新西兰会有海啸是怎么回事
A. 新西兰北岛东岸远海海域发生7.3级地震,海中地震会引发海啸吗
当然会引发地震,海啸是由于海上地震造成的。但即便是海上地震,也不一定引起海啸。由地震引起的海浪是海啸的主要原因,海浪在海岸上传播,由于海岸较浅,海浪高于海平面,主要受水深影响。因此,是否会发生海啸取决于地震地点和跨海岸地区的地理位置。如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大陆遮挡,则影响就会减弱。此外,海床地形也会影响海浪能量(海床崎岖不平就等于增加了摩擦)。海啸波幅很小,有时对深水良港没有什么危害。
海啸也会形成巨浪,是以重力为恢复力的重力波。海底的大规模突发波动,包括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或海岸滑坡、崩塌、滑塌、陨石或彗星撞击、海底地震等,都会引发海啸。全世界发生了500次海啸。一共发生了68起海啸灾难。最终确定海啸起源于地震事件(86%)、火山活动(5%)、滑坡(4%)或这些事件的综合过程(5%)。然而,在引发海啸的诸多因素中,主要原因是海底地震,尤其是以沿断层面上下错动为特征的“倾滑”地震。
B. 新西兰发生7.8级地震、海啸
在新西兰7.8级地震震中附近,可以看到一条铁路和国道被滑坡破坏。据新西兰气象台报道,新西兰当地时间周一(11月14日)清晨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几小时后袭击海岸。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说,全国各地仍有余震,官方称至少有两人死于这场自然灾害。
新西兰南岛在当地时间周一(美国东部时间周日上午6:02)12:02发生里氏7.8级地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地震震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东北部,但震中距离新西兰首都惠灵顿120英里(200公里)远,北岛有震感。
海啸波高超过7英尺(2米),在主震发生约2小时后袭击海岸。尽管当局现在已经解除了海啸警报,但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官员们仍要求居民远离海岸。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最初的地震和随后的海啸之后,这个岛国经历了数百次余震,其中包括6.3级地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和一条大河堵塞后,距震中最近的城镇Kaikoura已经被切断。目前仍有1000多人滞留在该镇,并派出军用直升机和一艘海军舰艇疏散其余居民。
2011年,新西兰发生了6.3级毁灭性地震,震中也非常靠近基督城。据新西兰 *** 官员称,此次地震造成185人死亡,10万栋建筑物受损或被毁,是新西兰有史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灾难。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称,2011年致命地震是172天前(2010年)发生的7.1级地震的余震。这场最初的地震给桥梁和建筑物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两人重伤。美国地质勘探局说,尽管这次地震比余震更强烈,但2010年的地震发生在远离任何城市的地方。
是关于生命科学的原始文章。
C. 海啸引起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啸”是一个毫无真实感的名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海啸发生的一些原因。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海啸引起的原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海啸引起的原因
海啸是由于地震、海底山崩塌方和宇宙天体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当地震在深海海底或者海洋附近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板块之间出现滑移,这造成海水大量的逆流,并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则是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发,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而因宇宙天体的影响而诱发海啸的情况则最不常见,通常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会引发海啸。
海啸逃生方法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着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5.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海啸逃生自救知识
一、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海啸可能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由于新西兰人民热爱水上运动,因此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避免返回港湾,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当海啸来临时,尽量往又高又远的地方跑,离海岸越远越好。千万不要往前冲,应不顾一切地向反方向跑,这样才有可能逃生。
五、在道路和桥梁上的人,应该立刻弃车离开道路向高处跑。在高的建筑中,最重要的是跑到更高的建筑物顶端。不要慌乱,因为海啸来去基本上只是在一两个小时之间。
六、有老人或者行动不便者、来不及逃离者被困在了原地,为防止被水流卷走。因为海啸波退去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应立刻找到建筑物、树木,或者比较固定的位置,用身体紧紧抱住或紧紧栓住身体。或者选择抱在一个比较大的飘浮物上面,虽然可能会暂时淹没在水中,但很快会漂起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等待救援的到来。
在发生大地震或者海啸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官方的、权威的渠道来了解灾害的相关信息和最近动态,不要轻易相信不明渠道的灾害信息和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以及盲目恐慌。完善自身面对灾害的逃生自救知识,不信谣,不传谣,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的安全。
海啸来临的预兆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作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不过,由于海啸的能量传播要作用于水,一个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就为那些有相关知识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时间。
2、海水会突然下沉,并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3、海滩出现大量深海鱼类。由于深海环境和水面有巨大差别,深海鱼类绝不会自己游到海面,只可能被海啸等异常海洋活动的巨大暗流卷上浅海。因此,深海鱼类出现在海面上,是海啸等海洋异常活动的预报。
4、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到来前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
D. 汤加大型火山喷发,新西兰受到海啸影响,一起了解下新西兰
新西兰 是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国,大洋洲第二大国家。
面积26万平方公里,比中国云南省小一点,南北最长距离1600多公里,
大约在8500 万年前,新西兰从地球超级大陆中分裂出来,飘浮在南太平洋之上。(什么是大陆漂移 点这里 )
新西兰主要由 北岛 和 南岛 两大岛组成,面积占了总面积的99%,两岛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2公里。
还有150多个较小的岛屿零星散落在南太平洋上。
首都 惠灵顿 位于北岛南端,惠灵顿是世界上最靠近南极的首都。
新西兰还是世界上企鹅种类最多的国家。
南岛有3000多条 冰川, 留下大量冰川湖和峡湾,还有直升机冰川徒步供游客烧钱。(什么是冰川 点这里 什么峡湾 点这里 )
与世隔绝
新西兰距离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很远。
与南 太平洋群岛 的 新喀里多尼亚 、 汤加 和 斐济 相隔大约1000公里, 距离互相讨厌的澳大利亚,至少有1600公里以上。
经历了8000万年的 与世隔绝 ,拥有独特的动植物。
大约2000种土生土长的植物中约1500种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在人类到来之前,唯一的哺乳动物是蝙蝠,没有蛇类。
也是因为没有凶猛天敌,很多在残酷的欧亚大陆上活不过第二集的动物在这里幸存。
例如一亿年前就在其他地方灭绝了的楔齿蜥。
因为没有猛兽,唯一的天敌是老鹰。
新西兰进化出很多不会飞但会钻洞的鸟,比如国鸟——长得像猕猴桃的 奇异鸟。
为了防止外部世界的动植物微生物给本地生物群落造成灭顶之灾,新西兰 海关入境政策严格到变态, 登山鞋入境都要把鞋底的泥洗干净。
毛利人
也是因为位置实在太郊区, 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人类定居的大型岛屿。
1300年前后,波里尼西亚群岛移民才从南太平洋群岛上划着独木舟迁徙而来,成为新西兰的原住民 毛利人。
今天,毛利人占新西兰总人口16%,
毛利人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一种,也有学者认为毛利人有可能是来自于中国台湾。
他们还给这里起名字奥特亚罗瓦,意思是 长白云之乡。
毛利人见面打招呼喜欢碰鼻子,民风悍勇,传说还吃过人。
喜欢跳一种 哈卡舞, 据说是古代部落之间用尬舞的方式震慑对手。
这种方式 健康 环保,所以新西兰人在 体育 比赛前都要尬舞,对手先蒙圈不知道是什么操作。
地球力量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 板块交界处, 地球最强大的力量主宰着这里。(板块构造 点这里 )
火山地震 活动频繁,众多火山在北岛集中。
有一些火山还处于活动状态,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就是《指环王》末日火山的取景地。
公园里有各种徒步项目,难度都很大,对体力装备要求很高。
每年地震400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1次。
在基督城可以看到人们为了纪念大地震遇难者,放在遗迹上的185把空椅子 。
还拥有丰富的 地热资源, 怀奥塔普地热世界被叫作恶魔的澡堂子。
还有一个每天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唯一的缺点就是硫磺味道实在太臭了,狗觉得恶魔也受不了。
两大板块的冲击,还在新西兰凯库拉附近形成 深海沟, 吸引了喜欢在深海活动的 抹香鲸。
新西兰现在有成熟的 坐船观鲸 活动,风浪特别大,看到鲸鱼之前狗先晕船晕到武功尽废。
山海传说
板块碰撞让新西兰成为一个 多山国家, 山地和丘陵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
南岛的一半面积被 南阿尔卑斯山 占据,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19座,最高峰 库克峰 3764米高。
可以种植的耕地很少,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5.6%。
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岛东部的坎特伯雷平原,出产了新西兰大部分农产品。
但至今,新西兰粮食都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最初,毛利人从热带带来的植物都死光了,只能 靠捕鱼狩猎为生。
他们经常捕捉一种比人还高的恐鸟吃,没想到毛利人口味还挺重,直接把人家给吃灭绝了。
欧洲人来了
1642年12月, 荷兰 探险家从印尼出发,到达新西兰的西海岸,并以荷兰西兰省的名字命名为新西兰。
还没来得及上岸观察,四个荷兰水手就被毛利人干掉,荷兰人觉得这里土着太凶残,不宜久留。
还把登陆地方叫作“兇手湾”,这就是今天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黄金湾。
一百年后,一个叫 库克 的英国人比较精明,听说毛利人不好惹就没有来硬的。
找了个酋长搞搞关系,画了地图,北岛和南岛之间的海峡也被命名为 库克海峡。
1788年,英国将新西兰划入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中。
盛产木材、鲸鱼、亚麻、 还有中国有钱人最爱的海豹皮 ,这个新鲜海岛很快吸引了很多 欧洲商人。
其中一部分是从英国送到澳大利亚的罪犯 ,来到新西兰的第一艘商船名叫幻想号。
欧洲人还带来了 基督教, 最早的传教士们为了让毛利人信教,教人读书写字和种小麦玉米。
1840年,新西兰有了一所大学—— 奥塔哥大学。
今天,70%的新西兰居民称自己是欧洲人的后裔。
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英国,也有的来自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
怀唐伊条例
欧洲人的到来,给毛利人的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他们带来的疾病,造成毛利人大量死亡,据称最后一个纯正血统的毛利人已经在1933年去世了。
欧洲人还经常欺负人老实厚道, 以极低价格诈骗毛利人的土地。
不过爆发的多次冲突中,英国正规军队被毛利游击队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哪怕失败了,毛利人也不投降,躲在丛林中专业给英国军队找麻烦,从未被英国真正征服过。
经过长期的斗争,毛利人获得了民族尊严和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今天毛利语也是新西兰人可以在法庭上使用的官方语言,很多白人都在学毛利语。
1840年,英国王室与毛利人之间签署的一项 《怀唐伊条约》 ,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献。
新西兰终于脱离澳大利亚,成为大英帝国在南太平洋的留守儿童。
英国法律体系建立,同时,也确认了毛利人拥有土地和文化的权力。
今天,《怀唐伊条约》的签字屋成为一个 旅游 景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新西兰都深受英国爸爸的影响,政务、教育和文化都以英国为蓝本。
饮食也受英国影响,就是那种上好的食材特别多,但是加工方式都一言难尽。
纯净牧场
新西兰南、北两岛都有广袤的 肥美草原, 加上温和潮湿的温带海洋气候,牧草全年都可以生长,非常适宜放牧。(什么是草原 点这里 )
从19世纪50年代起,新西兰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种毛质优良的美羊羊。
很快,新西兰的羊毛、奶制品、肉类大量出口到英国,新西兰像澳大利亚一样,成为 大英帝国最好的牧场。
随着冷冻船技术引入,新西兰成为世界肉奶制品出口大国。
目前世界通用的机械式挤奶设备和冷冻肉都是新西兰早期的发明。
今天的新西兰,一半土地是牧场,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牲畜最多的国家。
新西兰乳制品一直以质优价廉畅销世界,出口量能和整个欧盟抗衡。
还是全球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30%。
游客可以在新西兰坐着敞篷拖拉机参观农场,观看剪羊毛,还有赛狗、赛马这种草原风情的比赛。
战争岁月
1907年,英国被迫同意新西兰成为自治领,新西兰从此基本上获得独立。
在全世界风卷残云的战争岁月,这个南太平洋小国不得不过上 出门傍大佬 的生活。
一战帮英国打仗,一战参战兵力占青壮年男性的40%,伤亡人数超过5.6万人,每17个居民中就有1人伤亡。
二战期间,看英国爸爸自顾不暇,新西兰紧紧抱住了美国的大腿。
1942 1944年,驻扎在新西兰的美国军队就有约10万人。
新西兰军队积极派遣自己的海军、空军参加太平洋地区的一系列战斗。
富裕宁静
虽然付出巨大伤亡,但战争期间,新西兰成为英军和美军的 太平洋后勤基地。
全面供应农产品,还成功从农业国转型成为工业国,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纺织工业高速发展。
今天的新西兰政府廉洁度世界领先,人均GDP36000美金,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福利国家。
中国,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新西兰风景可盐可甜,既有壮丽山湖又有田园美景,是世界最受青睐的 电影取景地。
《指环王》系列、《纳尼亚传奇》、《金刚狼》、《花木兰》等电影都是在新西兰取景。
还吸引 全世界游客不远万里赶来。
目前, 旅游 收入占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0%,提供了全国近10%的就业岗位。
远道而来
这片遥远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土着,人们都是远道而来。
是受毛利人影响,新西兰人普遍 顽强勇敢,朴实友善, 各行各业都有顶尖选手,在世界各国口碑都好。
可能是生活富裕平静,人们喜欢找点刺激。
新西兰人人都是 户外运动发烧友, 首攀珠峰的英国登山队队员 希拉里 就是一位新西兰养蜂人。(什么是珠穆朗玛峰 点这里 )
就这新西兰人还嫌不够,发明了蹦极,开发了高空跳伞等各种 极限运动。
蹦极 起源地在皇后镇卡瓦劳大桥,服务特别细致,还有手入水,头入水和不沾水三种选择。
不敢跳没关系,我们可以买票进去看热闹。
爱与漂泊
亿万年的山海演义,近千年的你来我往。
在这个世界最孤独的岛屿上,人们一同分享大自然的惊心动魄和徐徐不急的人生风景。
希望我们有生之年,都能走进长白云的故乡,延续这个 漂泊和爱的岛国故事~
E. 新西兰地震引发海啸,海啸能对哪些方面造成破坏和影响
海啸是由于地震引起的海底隆起和下沉吗?海床突然变形,导致整个海床向海面涌出大量的海水,形成海啸袭击海岸?因为海啸是海水整体移动,所以与通常的巨浪相比,
海啸曾造成悬浮物长时间漂浮于海面,海水透光率下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某些生物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此外,巨大的海啸也会把海底的深海生物卷进海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这些深海生物死亡,进而改变食物链。另外,海啸也会引起海藻华污染。因为地震海啸破坏了海岸环境,并可能会有大量的陆地营养物质进入海洋,导致沿海海水富营养化。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可能形成大规模的藻华,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与水产养殖有关的问题,对渔业、旅游等行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F. 新西兰海啸警报因为海底地震触发,这种预警有什么意义
这种预警是提高灾难来临前的准备和逃生的时间,
但是人们预防灾难机制的总是想的很完美,但事实上,灾难并不慢于他人的一步,在生活中灾难频繁,地震灾难和各种人为灾难总是在地球各个角落上演,对各国人民造成强烈威胁,因此稳定有序的国家发展了完善健全的预防灾难机制,保护人民和国家的安全。这样的机制有多重要,也许你可以看到2004年印度尼西亚大海,了解其作用。
在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还是中国,海啸预警机制都在不断完善,这才真正让灾难的发生的损失减少下来。
G. 导致新西兰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郭德胜彻底破解了地震成因?
根据地理学知识,湖泊沉积形成沼泽地,沼泽地继续演变形成陆地,这是地理知识所传授的内容,如果继续深入研究,所形成的的陆地在湖盆的内部,这片陆地就存在了和盆地的内涵与外延相同的地貌结构,那么,这也就是说,湖泊沉积是能够形成盆地的,这一发现,彻底弥补了地球科学有史以来的世界性空白,所有的地学奥秘,都是因为被“湖泊沉积能够形成盆地”这个观点所掩盖,任何研究学者明白了这个空白,几乎所有专业学者都能很容易知道地震奥秘以及地学的其他奥秘了。不是因我有超人的智商,只是让我偶然的发现,发现了地球科学基础知识领域存在的巨大“空白”,而这一发现,彻底打开地球科学的大门,势不可挡。
天然地震,火山爆发地震,岩爆地震,瓦斯爆炸地震,这四者存在相同点,那就是,都是地球内部能够释放能量的物质发生了巨大能量的释放,而事实已经证明,地球内部委实的存在可以燃烧,可以爆炸的很多能量物质,并且这些能量物质是集中的,诸如瓦斯,天然气,石油,核弹的铀矿等等物质,只要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发生能量的释放,造成地壳的震动,火山内没有这样的特殊物质,就一定不会爆炸,煤矿内没有瓦斯,也不会爆炸,纯粹的岩石也不会爆炸,这就是说,地球内部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可以发生燃烧爆炸、释放能量物质的存在,那么,必然不存在天然的地震,,,世界的所谓地震专家,其实就是瞎子摸象,不顾事实的编造各种谎言。
知网收录。
天然地震的动力,源于地球自身的核能
郭德胜佳木斯大学数学系伊春市汤旺河党校[email protected]
根据方法论,研究地壳的运动和形变,必须从物质的物理角度和化学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物体自身发生形变,产生动力的主要途径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和核裂变,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化学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而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是物质自身形成动力的绝对因素。根据多年的细致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即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在地球内部的物质化学变化中,各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形成新的无机物、有机物,单质及核能,而这些物质都具有能量释放的特性,形成动力。对照地下能量物质与地震产生的位置,可以得出,地震发生的位置与核物质存在的位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结合大量事实及文献,根据地震与能量物质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循序渐进的逻辑分析、推导,推论出这样一个事实,天然地震的动力,来源于地球内的核能。
关键词:铀;铀矿;钚;锎;氡;裂变;聚变;衰变;半衰期;中子;地震;天然核反应堆.
前言: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恶化加剧,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与不适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地学科学家与学者当务之急。
自古以来,科学研究者对地震研究一直纠结于地震的“动力”问题,运用“板块理论”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最终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方法论给出了解释,研究地质形变,必须要针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入手,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动力进行分析、判别,只有找到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一切地质灾害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文献,结合自己多年的认识和总结,按照方法论、以及正确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在长时间的细致研究与总结中,对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运用正确的思维逻辑,结合文献对地震等地质灾害问题加以全面的剖析和严谨的论述。
一,地壳发生形变分析
物体发生形变,不外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形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以及核能所形成的动力,地壳发生形变,是地球外部因素与内部的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导致的结果,在地球外部,存在风能、光能、水能,山体势能,在地球内部,存在着煤、石油、天然气,核物质等能量物质,而这些物质都隐含巨大的可释放能量,在一定条件和长时间的转化过程里,就会发生能量的释放。火山爆发、地震现象,这是一种能量释放,造成地壳出现抖动,由于地下本身就存在了各种可燃的能量物质以及核物质,那么,火山爆发、地震的“动力”一定来自地球内部。由此,我们要对地球内部的地质结构以及地球内部各种能量物质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使地壳发生形变的根源。
二,地震、地下能量物质存在的位置分析
根据“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起了决定作用”这篇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盆地、冲击平原地带会形成煤和天然气,而成煤地带,又是地震发生过的地带。比如山西,历史发生了无数次大地震,而山西是又是产煤的大省,地震、煤矿、天然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根据,铀矿与天然气伴生等大量的史料文献,让我们清楚了这样一个事实,铀矿与天然气共存,也存在于盆地及冲击平原内及其盆山边缘,那么,在盆地、冲击平原及其周围就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煤、天然气、石油、铀矿、地震在一个以盆地、冲击平原这样地貌的的特殊位置上。在盆地、冲击平原这个特殊位置上,让我们发现了无数的煤矿,天然气矿,油矿、铀矿,而这些物质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以释放能量的物质,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时时的发生着地震,地震与这些能量物质,就存在了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1.2.3.4.5]
三,地下所有能量物质能否在地下释放能量
对于埋藏地下的能量物质,我门所知道的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瓦斯、核物质。这些储存地下的能量物质能否进行能量的释放呢?
按照煤、石油、天然气瓦斯的燃烧、爆炸性质,他们燃烧、爆炸需要氧气条件及明火,氧气的多少决定了能量释放的多少,矿井常常因瓦斯爆炸引发地震,这是井下瓦斯浓度与充足的氧气存在了爆炸的条件。在地下,如果煤、天然气、石油这些矿出现完全的能量释放,那么,就必须存在有足够的氧气。但事实证明,地下的氧气不足以释放这些能量的物质,但现在,大量的事实,以及无数的相关文献证明,地下存在与天然气伴生的铀矿[2.3.4.5],铀是核物质,铀矿是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基础燃料,而且释放的能量巨大。而对于核物质来讲,不需要任何条件,只需要一个“中子”撞击,就能将核物质的能量释放出来。[9]
四,分析地地球内部所存在核物质的特性
现在所发现的地下核物质是铀矿,铀的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铀234、铀235和铀238。铀238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铀235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而铀234的半衰期约为25万年,铀矿石里含有铀234、铀235和铀238。[6]
参考关于“铀_钚和铀核裂变产物的若干问题_兼谈2011年福岛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核物质的衰变、裂变以及产生的高能碎片继续衰变的过程,在铀的三种同位素U234,U235,U238中,铀U235有巨大的能量,1克U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吨优质煤所释放的能量,当铀U235在中子、热中子的轰击下,会发生裂变,裂变的途径有60多种,裂变所形成的高能碎片有20多种,主要的高能碎片有锶89(半衰期50天),锶90(半衰期29年),氪(半衰期10.8年),氙半衰期(9个小时),铀233,钡141,等碎片,这些高能碎片,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发生衰变,裂变,继续释放能量。[6]
铀矿中存在钚的痕量,钚的同位素有13种,自然界里有钚244,钚239 ,储量极少,半衰期年限比较长,人造的钚的同位素PU238,PU240,PU234,PU232,PU235,PU236,PU237,PU246等,PU244,半衰期约8千万年,PU239半衰期约2.41万年,PU238半衰期约88年,PU240半衰期约6500年,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球内部还存有着极少量的锎,主要出现在含铀量很高的铀矿中。[6.27.28]
锎的同位素已知的锎同位素共有20个,都是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稳定的有锎-251(半衰期为898年)、锎-249(351年)、锎-250(13.08年)及锎-252(2.645年)。其余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一年以下,大部分甚至少于20分钟。锎同位素的质量数从237到256不等。[34.35]
锎-252是个强中子射源,因此其放射性极高,非常危险。锎-252有96.9%的概率进行α衰变(损失两颗质子和两颗中子),并形成锔-248,剩余的3.1%概率进行自发裂变。一微克(最)的锎-252每秒释放230万颗中子,平均每次自发裂变释放3.7颗中子。其他大部分的锎同位素都以α衰变形成锔的同位素(原子序为96)。可用作高通量的中子源。[9.29]能够利用的锎的数量非常少,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可是,它作为裂解碎片源,被用于核研究。[7.9.24.26]
如果含铀量高的铀矿一旦出现锎,锎是强中子源,衰变会释放中子,对于含铀量高的铀矿,就会导致裂变,这如同成熟女人的卵细胞,当遇到精子,就会产生卵细胞分裂。
铀即能自发裂变,又可以人工裂变,在裂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会发光、发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产生爆炸。[12]
五,地震发生的前后,氡气出现明显量的变化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铀是氡的母体,因此有铀存在的地方就有氡。根据这一说法,如果地表发生了氡气变化,那么地下就可能存在铀及其他核物质,现在常常运用氡出现的变化探测铀矿。另一方面,很多事实表明,在地震后,氡气有了明显变化,在地震后,对龙门山断裂地带检测,氡出现明显的不同,有铀矿的地方会出现氡气,氡气与铀有着直接的关系。[13.14.16.25]
六,对核聚变的思考与分析
核聚变的过程也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核聚变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裂变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分裂成两个比较小的原子,在同等条件下,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远远大于核裂变。在史料和文献中还未有地球内部发生自然核聚变的解释和说明,只是有文献说明,地球内部发现3H的证据,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文献,对于地球内部是否存在核聚变还没有科学的证实。
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角度去分析,铀矿发生裂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核电站就是通过核裂变产生热能,运用蒸汽机原理进行发电的,由于铀矿与天然气共存,铀矿裂变产生的热能就会作用于天然气,甲烷加热1000度以上,就出现甲烷裂解,形成炭黑和氢气,方程式:CH4=高温=C+2H2,一旦铀矿出现裂变,热能就会作用于天然气,地壳内部就出现大量的氢气,氢气与其他气体会形成爆炸么?氢气在高温下,是否还会发生其他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氘、氚,造成能量释放?根据氢弹聚变的原理,地震能否在核裂变的基础上完成核聚变,从而形成了巨大能量释放,导致了地震。[40]
核聚变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超高的温度,火山爆发会有较高的温度,地球内部核裂变会出现较高的温度,它们所产生的温度能否满足核聚变的条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种种迹象表明,地球内部存在了聚变的物质基础,在核裂变中能否还存在核聚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证实。[37.39]
七,地震的消减方法
另据报道,澳大利亚近些年很少地震,通过了解,澳大利亚是铀矿产量高的国家,而且很早就对铀矿进行了开采,到现在有80多年的历史,很多铀矿都被找到和开采,铀矿被开采后,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澳大利亚近几十年很少地震,与大量开采铀矿是否有关系?就有必要的思考了。[33]
地震属于能量的释放,而对于地下的的能量物质来讲,铀矿的能量巨大,而且,铀矿发生能量释放的方式非常简单,释放的条件是,铀矿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存在中子源,就会出现铀裂变,导致能量释放,出现地壳的震动。
通过上述的分析,消除地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快速找到铀矿并开采,把这个可以释放能量的核物质从地球内移除,除去地震的隐患,这是非常可行的办法。另一方面,对所存在的铀矿地区,进行铀矿含量鉴定,因为铀矿石达到一定含量,才会形成裂变条件。[8.15.17]
八,海啸的形成
海啸也同地震一样,是海洋内出现巨大能量的释放,但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文献,还无法断定海啸是哪种能量物质发生了释放,科学界对可燃冰这个能量物质特性,还没有较详细的论证,海洋底部是否也存在核物质也没有相关文献和实证,因而,海啸的发生,是什么哪一种能量物质还难以定论。
结论
H. 新西兰北岛海域发生7.3级地震,是否有引发海啸
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在地球的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壳运动,而随着地壳运动,也会引发地球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地震,海啸,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就是由地壳运动所造成的,这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每一次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时候都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自然灾害的到来我们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我们只能被动的等待他们的到来,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护好地球的环境,来缓解我们的工业给地球造成的污染。
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确实是没有办法阻止,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全力去保护环境,减缓我们的工业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危害,地球的自然灾害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我们将地球的环境变好了,才能更好的在地球上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