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水土怎么养牛
❶ 养牛正确的饲养方法_牛的饲养方式
目前牛的 饲养 方式主要有四种:放牧饲养、舍饲饲养、半放牧半舍饲以及系牧饲养方式,养殖户所选择采用的饲养方式,要根据饲养牛品种及当地的条件而定,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牛正确的饲养 方法 ,一起来看看。
养牛正确的饲养方法
牛的选择
青年母牛作为受体牛准胎率高于经产母牛。青年母牛作为受体牛的具体标准为:应在15月龄以上,体高在125厘米以上,无传染病,中等膘情,体况良好,体重300公斤以上。
经产母牛作为受体牛应有两个以上正常的发情周期,应在产后 70天以上,无繁殖系统疾病,无传染病(特别是布氏杆菌病),身体健康,膘情在七成以上(如按五级膘情分级,应在三至四级为宜);同时要求产犊性能和泌乳性能良好,无流产、难产史。屡配不孕或胚胎移植两次未孕者不能作为受体牛。
对于预选的受体牛应进行直肠检查,如果查出异性双胎的母牛,先天性无子宫角或子宫颈闭锁、阴道发育不全等的母牛,均不能作为受体牛。
对于新购进的受体牛或配种时间小于两个月的牛,无法确定是否怀孕,不应作为受体牛对其用药处理,应饲养两个月进行妊检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以免因使用药物导致流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且影响下一次的利用。
牛的饲养管理
1.引进受体牛后的饲养管理
(1)做好牛的驱虫工作。检查牛有无寄生虫病,同时对牛进行驱虫。可选择伊维菌素、伊维速克等可同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按 说明书 上的药量和用法用药,间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驱虫。
(2)做好免疫防疫。隔离观察15~20天后,按牛只的体重或年龄接种口蹄疫疫苗,肌肉注射,间隔4~6个月再接种一次。免疫接种疫苗时注意:严格按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剂量进行,严禁使用过期、失效的药物和超剂量用药;免疫注射过程中要做到一畜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3)创造良好的饲喂环境。由于长途运输、气候和环境等发生变化, 牛只会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引入后14天内是应激反应高峰期,若管理不当,牛只很容易出现不同方面的疾病,会延长牛只对新环境的适应期和空怀时间,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为此, 要掌握牛的饲养管理规律,尽量减少应激反应,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要让新引进的牛只有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保证充足的饮水,但第一次饮水切忌暴饮,饮水量控制在15公斤以内,间隔 3~4小时后改为自由饮水。6小时后开始在运动场补饲干草,第二天再上槽补饲青储饲料。
(4)抓好牛的膘情。在牛引进最初的15天内,饲料尽量与以前的相似,之后要按照牛本身营养需求制订饲喂方案,使牛尽快恢复膘情。同时,饲养人员要尽快摸清每一头牛的习性,提高人畜亲和力,搞好饲养管理。经过大约3个月的适应期,受体牛就可进行胚胎移植了。
2.移植前受体牛的饲养管理
受体牛应单独组群饲养,保持环境相对稳定,避免出现应激反应,设立具有足够空间的运动场,保证牛只必要的运动。合理配制日粮,保证受体牛的正常营养需要量。运动场要设饮水槽,保证足够的新鲜清洁饮水。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冰冻的饲料。受体牛在移植前6~8周开始补饲,保持日增重 0.3~0.4公斤。此外,最好移植前15天开始每天补饲1公斤胡萝卜或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针剂,并补充硒、锌等微量元素。
3.移植前受体牛的准备
(1)做好受体牛的集中选择,受体牛按照胚胎移植数量的150%提供,提前60天以上进行检疫和防疫。
(2)受体牛应在15月龄以上,中等膘情,体况良好,体重300公斤以上。受体牛为经产牛应在产后70天以上,生殖系统良好,无繁殖和其他疾病。
(3)按照要求进行饲养、驱虫、免疫、抓膘、试情等工作,保证受体牛正常饲养,使受体牛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选中的受体牛须具备耳号、品种和颜色记录。建议每头受体牛打两个相同的耳标,以避免耳标丢失造成胚胎移植犊牛出生后无法查清胚胎系谱档案,给育种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在受体牛胚胎移植前后必须严格管理,避免受体牛生病、丢失、死亡等情况出现。
(5)做好日常受体牛的健康保健和发情观察、监测,并按照要求做好记录。
(6)在胚胎移植15日前,按照要求完善胚胎移植场地,包括照明、保温、消毒、操作台、保定架、工作室等相关设施和常规药品,保证胚胎生产和移植顺利进行。
(7)在胚胎移植工作60天前对受体牛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从胚胎移植前60天开始算起,不得对受体牛进行任何(包括疫苗注射等)防疫 措施 。
牛的饲养方式
一、放牧饲养
牧饲养是一种利用饲草资源、节约精料、节省人力、成本低廉的饲养方式。我国广大牧区、半农半牧区及拥有草山、草坡、滩涂条件的农区,都可采取这种形式饲养奶牛。
优点
1、牛可以吃到百样草,有利于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2、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有利于牛群保健;丰富的日光浴,有利于皮肤维生素D的形成,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有利于骨骼的钙化和牛体的生长发育。
3、运动充足,有利于增强牛只体质。
4、既利用了营养丰富、廉价的天然饲草,又节省了劳力,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缺点:放牧饲养受季节影响较大,在冬季枯草期常会发生草不够牛吃的畜草矛盾。因此,该法需要与草场改良、贮草越冬和补饲精料措施相结合,采取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才能使牛安全越冬和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舍饲饲养
舍饲饲养就是完全在圈舍内进行饲养。这是城镇近郊、土地面积有限的农区和封山绿化的地区多采用的一种饲养方式。
优点
1、繁育效果好
由于舍饲饲养圈舍条件较优越,全年饲草饲料供应较均衡,加之繁育管理的科技含量较多,集约化或半集约化程度较高,因而使所培育的奶牛生长发育好,产奶性能高,特、一级牛比例大,群体水平佳,繁殖率、出栏率、周转率都较高,饲料报酬显着。
2、便于管理
舍饲养牛便于采用科学繁育和管理的先进技术,利于开展较深层次的养牛科研、生产、示范和推广工作。
3、避免了“靠天养牛”的弊端
避免了“靠天养牛”难以扭转的恶性规律放牧养牛时,冬春季节气候严寒、多变以及漫长枯草期营养不足,加之放牧又消耗体能,易使牛发生“既吃不饱又饱瘦了”的现象;夏季酷热,同样会掉膘,以致千百年来形成牛只“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难以扭转的恶性生产规律。舍饲养牛则可使牛只在短期内持续增长,减少庆病与死亡,加快周转,且全年任何时间都可提供产品。
4、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舍饲有利于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陕北人民已经深刻的体会到:“要扩大绿色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存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就必须建设生态农业;要建设生态农业,就必须封山禁牧;要封山禁牧,就必须舍饲养牛”。“退耕种草,舍饲养牛”,既是黄土“被子”的生态农业建设的需要,又是老百姓要“票子”的农民群众增收的需要。这既是陕北地区,又是我国西北部类似地区建设生态农业、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之一。
5、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舍饲养牛为千家万户少养精养、积肥增产、利用辅助劳力开展副业养牛、增加收益提供了机遇。同时,舍饲养牛的管理定额在有条件大发展的地区,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增高,每个劳动者的生产效益也将成倍甚至十多倍、几十倍的优于放牧养牛而显示出来。
缺点:运动少,体质弱、食欲差、采食量少,常因舍内通风不良、潮湿引起疾病。
三、半放牧半舍伺饲养
优点
1、最佳饲养方式
这是奶牛的最佳饲养方式,常见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特别适宜于犊羊、青年牛的培育和种公羊的饲养。简易羊舍建在邻近牧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放牧回来后补饲精料,夜间添加干草。
2、促进牛的健康生长
半放牧半舍伺饲养方式,牛只营养全面,运动充足,光照丰富,节省草料,体质健壮,能获得高产稳产。
3、适用范围较广
在有些地区,根据四季牧草生长的特点,在青草期实行放牧饲养,在枯草期实行舍饲饲养,采用半放牧半舍饲也是可行的。
缺点:不太适用于大批量牛群。
四、系牧词养
系牧又称拴牧或牵牧,就是用长绳把牛拴在有草的地方,让牛自由采食,多见于农区没有专用放牧草场的地区。这些地区地少人多,土地多用于生产粮食。奶牛在农区的饲养量很大,以农户饲养为主,常用绳索控制牛只于河渠两岸、路边、田边、村边或房前屋后。系牧饲养方式特别适合于农区饲养奶牛。
优点:采食各种杂草,不占用专门劳动力,饲养成本低。
缺点:如果细节方面不注意,容易引起事故,例如,在龙头和绳子之间一定要有转环,以防扭断绳子。
❷ 我们想去新西兰经营一家养牛场,请问该怎么做
1.以你现在的情况,经营农场是没可能的,因为你首先要买农场,你不是永久居民,买农场不可以贷款,农场大概70万纽币左右。如果你想创业移民,你又没有相关的工作背景,经验,这个也不可能。或者你申请创业移民,用你IT的背景开IT公司,2年后申请移民。
2.你可以利用你IT的工作经验和国内的学历申请新西兰的技术移民(你需要得到新西兰公司的job offer),同时在国内好好赚钱,到时候PR那下来了,就可以贷款买牧场。
3.如果技术移民不行(那不到offer之类的)的话,只有申请学生签证过来读个一年的文凭,然后一年工签找个工作,工作找好以后,申请移民,移民成功就买农场。
4. 投资移民,150万纽币。
P.S开农场很辛苦的。。
这个是创业移民的网站:
http://www.immigration.govt.nz/migrant/stream/invest/entrepreneur/default.htm
❸ 新西兰的主要农业是什么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
1、以畜牧业为主。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3、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 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2001年新西兰谷物单产水平为6208斤/公顷。1999年牛奶产量为1137.2万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
二、农业生产结构与对外贸易
1、畜牧业 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全国有牧场1365万公顷,有牧羊场24400个,奶牛场16670个。养牛和养羊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占总数43%的大农场拥有66%的牲畜,而其余57%的农场只占到33%。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02年牛屠宰量358万头,产量61万吨;山羊及绵羊屠宰数为3076万只。产量54万吨;年产肉类135万吨,奶产量1300万吨。
(1)养牛业。新西兰养牛的头数最多的年份是1974年,达到931万头。现在养牛的头数下降,但是肉奶产量均有上升。新西兰的肉牛生产受到世界市场的刺激,从过去奶牛为主转而成为重要的肉牛生产国。现在肉牛的数量大约比产奶的奶牛头数多一倍。新西兰肉牛的主要品种是安格斯牛,占总头数的3/4%,毛黑色,无角,耐粗饲,肌肉发达,胴体质量高,适合集约化经营。 奶牛业在新西兰农业总产值中仍占首位,2002年共有奶畜375万头。 2002年的产量,黄油40万公吨,各种干酪31万公吨,奶粉51万公吨。奶牛业的90%的奶牛分布在北岛,主要也在人工草场上放牧。品种主要是乳脂率高的娟栅牛、黑白花牛和爱尔夏牛。
(2)养羊业。新西兰羊的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2002年,绵羊和山羊的存栏数分别为4300万头和18.2万头。羊毛侧重以中细毛为主,占全国毛产量的70%,占世界总产量的40%。新西兰以品质优良的羔羊肉驰名于世,2002年羊肉及小羊肉的产量为53万公吨,居新西兰各类肉产量的首位,是重要的外汇来源。新西兰每头羔羊的产肉量达到15公斤,成年羊为20.5公斤。新西兰的羊皮产量2002年生绵羊皮和生山羊皮的产量为10万公吨。新西兰制定有各个品种羊的育种标准,对种羊的登记十分严格。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罗姆尼羊,大约占总头数的2/5,考力代绵羊以毛肉兼用而着名。
(3)养猪业。新西兰的养猪业受到精饲料生产的限制,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养猪头数最高记录是在1964年,达到77万头,产肉4.7万吨。现在猪的头数已经有所减少。2002年,猪的存栏数为35万头。不过猪肉的产量仍然保持平稳,2002年,猪肉总产量为4.6万吨。
(4)养马业。据说,新西兰的纯种马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品种之一。新西兰马在比赛中的获胜率达58%,并获得多项国际赛马奖。新西兰良种马的出口额超过了1亿新元。
(5)养鹿业。近年来养鹿业发展较快,已经达到106万只。产鹿肉1.4万吨,其中出口约9000吨,创汇9040万新元;鹿茸产量460吨,其中用于出口的鹿茸共计4500万新元(均为离岸价)。
(6)养禽业。家禽也有一定的发展,现有养禽场480个, 2002年屠宰7112万只鸡,产肉12万公吨。鸡蛋产量4.4万公吨。
总起来说,新西兰的畜牧业有以下特点:(1)生产发展迅速,波动较小。新西兰农业发展中,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中,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上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以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为主。这些草食牲畜类在畜产品总值中占90%以上,
❹ 新西兰牧场分布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并说明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的国家。新西兰农场遍布全国各地,总体南岛多于北岛.因为南岛比北岛雨水更充足,经济不如北岛发达,荒地更多.
原因
1、气候适宜畜牧业发展。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南纬34º-47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2月)平均温度26℃,冬季(7月)平均温度12℃。降水量10003000mm,大部分地区牧草可全年生长,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混播的人工草地是主要的草地类型,牧草产量达1100020000kg/(hm2·a)。
2、家畜生产成本低廉。由于气候条件优越,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家畜终日在草地上采食,节省了棚圈等设施和劳力的费用,畜牧业生产成本仅相当于欧美国家的40%。
❺ 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新西兰的畜牧业起始于1814年。当年,英国移民将两头奶牛和一头公牛带进新西兰,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牲畜的不断繁衍和牧场的逐步扩大,带动了养牛业与奶业等畜牧业的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造,使得新西兰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❻ 遍地牛羊的新西兰为什么是发达国家
发达的经济咱们先来简单梳理下:
尖端电脑软件研发业、农业、林牧业和知识产业,国际一流的游艇制造业,世界级水准的教育和科研行业,全世界出口第一的乳制品企业…
在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发达的重要参考依据)榜单中,与全球辣么多国家一起竞争,新西兰不负众望——和加拿大一起并列排名第9。
如果拉到工厂后,查出来奶有质量问题,比如农药、化肥等残留物超标,导致整车奶报废,那根据奶样就能追溯到上家。那这家要负担这车奶中其他家的赔偿,还会被恒天然扣分。如果评分低过规定分数,这一家还会被恒天然取消会员资格。
要想再成为会员,就会非常麻烦。要不停地整改、检查、复检、审批。总之流程很复杂!时间会很久!更糟糕的是,这段时间产的牛奶不会有人来收,你也没处去卖,损失会很惨重!这么大的风险下,没有哪个农户铤而走险,在自家的牧场上乱用农药、激素、抗生素或者化肥。
❼ 为什么说新西兰的奶源是全世界最好的
只有在最纯净的地方,才能养育出最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最纯净的牛奶。”国际乳品行业对新西兰乳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译纽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个岛屿国家。新西兰两大岛屿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面积26.8万平方公里。首都惠灵顿,最大的城市是奥克兰,鹿茸、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 新西兰是一个奶牛数量超过人口总数的国家,那里,有着广阔无边的肥沃牧场,孕育着优质的奶源。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有三分之一的国土是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保持着原状的大自然,纯净,原始,环境保护良好,基本没有工业污染,新西兰是国际公认最好的优质奶源地之一,农畜牧业、旅游是主要产业。政府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政策以及气候地理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新西兰奶源的优质和安全,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新西兰原产地的奶源是来自吃青草的奶牛、奶羊,而不是来自饲料喂养的奶牛、奶羊,目前国际上能真正做到畜牧放养的国家屈指可数。
奶牛生长产奶要吃草,草场是奶业发展的基础,使用草场和维护草场是长久的矛盾,如何有效利用草场,维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西兰下了很大力气。新西兰目前有人工草场约900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70%。
新西兰是全球奶业的领先国家,同时也是乳制品及有机乳制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有超过90%的原奶被加工成干乳制品用于出口,出口对象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有机产品出口额前三位的包括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当今新西兰奶业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丰富的草地资源,为奶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自然基础条件。为了保护新西兰“纯净”的形象,新西兰政府对工业的控制几近苛刻,一切以保护自然环境、保障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由此,以畜牧为主业的新西兰被誉为奶牛“天堂”。
新西兰是至今唯一没有爆发过口蹄疫和疯牛病的国家,连荷兰都难与之相比。
❽ 新西兰发展乳牛业的原因
新西兰的乳牛也主要集中在北岛的北部和西北部。那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水充足,土壤肥沃。除此之外,新西兰还拥有优良的乳牛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乳牛需在繁茂的草场内饲养,活动范围不是很大,所以新西兰的大多数乳牛场的规模都比较小,牧场的平均面积约60~70公顷,由单个家庭经营,牧场工作主要由家庭成员完成,有时候也可以雇佣一两个帮手。
新西兰现在有牧场7000多个。牧场内广泛采用机械。牧民先把乳牛带进牛奶棚用机械挤奶,然后将牛奶送往附近的奶酪加工厂,制成各种乳制品。新西兰的农牧生产占整个国民的收入的3/4,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0%以上,其中乳类产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❾ 新西兰牧场分布区的地形特点,并说明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求大神给答案~
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的国家。新西兰农场遍布全国各地,总体南岛多于北岛.因为南岛比北岛雨水更充足,经济不如北岛发达,荒地更多.
原因
1、气候适宜畜牧业发展。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南纬34º-47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2月)平均温度26℃,冬季(7月)平均温度12℃。降水量10003000mm,大部分地区牧草可全年生长,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混播的人工草地是主要的草地类型,牧草产量达1100020000kg/(hm2·a)。
2、家畜生产成本低廉。由于气候条件优越,采用划区轮牧的方式,家畜终日在草地上采食,节省了棚圈等设施和劳力的费用,畜牧业生产成本仅相当于欧美国家的40%。
❿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发展牧业的自然条件有何异同
从气候上看,澳大利亚的气候要比新西兰复杂.
从品种上看,澳大利亚主要养羊,属于混合农业;新西兰养牛.属于大牧场放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