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对战新西兰阿联为什么说没控卫
A. 男篮世界杯预选赛中国与新西兰队比赛最后谁赢了
2019年男篮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战火重燃,易建联领衔的中国男篮蓝队在广东东莞迎战球风彪悍的新西兰队,最终中国队以73比82不敌对手,遭遇预选赛首败,目前战绩为2胜1负。阿联空砍37分
B. 近几场的中国男篮几乎都是阿联扛着球队前进,其他人怎么就“隐身”了
最主要一点是队中其他球员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在本次篮球世界杯的赛程上,中国队幸运地被分到了实力最弱的A组,这本来是应该高兴的事情,但是中国队的两场连败,使得中国队小组出局,无缘十六强。球迷们愤怒了,他们质问球队为什么输给实力不是很强的两支队伍。而比赛中,除了易建联扛着球队顶着压力前进,其他球员就像“隐身”了一般,可有可无。为什么除了易建联,其他球员的发挥会如此“失常”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3. 球员心态问题。球员再经过上场比赛的失利,心态上有了很大的波动。而在生死战上,这个问题被无限的放大,外线投篮不自信,即使机会出来了也还是投不进。心态的问题真的影响了全队的进攻。
希望中国队可以总结教训,别再让易建联一人扛着球队前进,中国队需要更多的“战斗力”。
C. 男篮兵败里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男篮兵败里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的因素,教练的水平,球员的素质,与国际上球队的撮合等。
D. 阿联技术身体都属上乘,为何在CBA里仍无法展现出姚明当年的统治力
题主这个问题,对于易建联来说,太不公平。事实上,从NBA归来,阿联仍然是CBA的大杀器,即便放在外援中对比,也是顶级水准,说阿联没有统治力,是不公平的。如果和姚明当年在CBA的表现对比,确实,阿联的统治力略差一些,但是,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时代不同。姚明征战CBA的时代,CBA还处于起步阶段,八一凭借体制优势,连拿六冠,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个年代虽然已经开始大规模引进外援,但是,外援的水平,还比较低。即便如此,姚明带领的上海还是两次败给了八一之手。01-02赛季,上海虽然夺冠,但是,也留下了一个终极悬念,那就是,如果当年八一的王治郅不是登录了NBA,姚明是否能够率队夺冠。毕竟,前一个赛季,两人就为我们奉献了最为精彩的中锋对决。
其次,在CBA的时间不同。姚明在CBA,从1988进入联赛,到2002离开,仅有短短的6年。而且,那个时候的姚明,还非常年轻,所谓的统治力,也仅仅只有01-02一个赛季。而易建联,在CBA初期,是宏远最辉煌的时代,杜4王7朱8易9组成的广东国内王牌首发,傲视联盟,哪怕易建联之后去了NBA,宏远依旧保持了强势,又连拿了四座。队友的强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阿联的光芒。以至于后来,在国内时间最久的朱芳雨成为目前CBA第一球员。
12-13赛季,易建联带领广东拿到 历史 上第八座CBA总冠军,同时,也是个人从NBA归来之后的唯一一座总冠军。事实上,那以后,广东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杜4退役,功勋外援积程退役,王7朱8年纪渐长,年轻球员迟迟没能兑换天赋。而俱乐部的投入,也大不如前,甚至天真到小外援选择还没有加入NBA打过正式比赛的热门新秀穆迪埃。虽然后者一度是状元热门,但是,打了一年CBA后,直接掉出前六。
与此同时,外部竞争,却日益激烈。北京在马布里的带领下崛起,新疆连续多年天价买人。在这种情况下,易建联可以说是带领广东苦苦支撑。特别是16-17赛季,在大外援是老将布泽尔的情况下,广东依旧杀进了总决赛。
所谓,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CBA好歹走过了23个春秋,如果还是得一人可得天下的时代,那么,也未免太没有发展了。
如果说身体素质属上乘没错的话,技术上乘就不敢恭维了。
易建联2007年选秀体测数据:身高2.11米,体重111公斤,臂展222.25厘米,站立摸高283.21厘米,垂直起跳78厘米,助跑起跳90厘米,100米/12秒,手掌长度23厘米,体脂比3.4%(乔丹选秀时体脂比是3%,而韦德是3.5%,易建联作为亚洲人无限的接近乔丹,这在 历史 上都是奇观)而且易建联的身材也已经达到了魔鬼筋肉人的级别。
所以你看到易建联上演个战斧劈扣,惊天大帽是很平常的事,他的身体素质在亚洲来说实在是顶级。
而且他还有一手中投,大防小,防挡拆,防守面积大都是他的优点。
但这些在美国有大把大把的人,而且身体素质更野兽,所以易建联一直在NBA打不出来。
易建联有投篮能力,但是他的投篮速度偏慢,而且得分过于依赖投篮,他就像弱化版的加内特,手感柔和但缺乏有效稳定的得分方式。
他的协调性和球性不够好,所以如果他背身单打时做一个类似姚明的梦幻舞步,那不是球运脚上了就是被别人掏走了。而且他的运球也不太好,因为重心太高,容易被掏球。
所以他最容易拿分的方式是:面框试探步投篮或虚晃后直杀篮下扣篮,遇到协防后可以转身投篮,挡拆后的空位投篮,强前场板然后补进,攻防转换时轻松得分的机会。
如果你让易建联做一个进攻核心,让他像姚明一样做一个内线进攻轴,以他为核心发动战术,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最适合易建联的是有一个擅长打挡拆的控卫,易建联可以投篮,可以攻篮下,遇到包夹还可以传几个球,这才是他的正确使用说明书,就像他在网队得分大涨的岁月里做的一样。
易建联和姚明还差的太远。但他毕竟是为国家队做过贡献的球员。
这是一个十分好的问题。一句话回答:这是由阿联自己的技术特点和性格特点决定的。 易建联在CBA联赛不存在身体素质天赋不够的问题、也不存在低位背打技术不够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身体力量对抗不足的问题,阿联内线的表现很好,但确实达不到“统治攻防两端”的水平,以下稍微展开说一下。
1. 古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外人其实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阿联是什么性格,但从阿联接受采访的表现来看,阿联人比较温和,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属于偏内向的球员。这在球场的表现就是:不爱身体接触和强对抗!不爱身体接触和强对抗!所以,我们看阿联爱中投、爱三分,很少的地位要位后也更多的选择后转身跳投!通俗的说,就是很少挤着往里打! 所以,阿联虽然进攻时得分不少,但那种杀伤力老给人感觉还差那么一点点,就是 因为没有成功的强力碾压对方的防守! 这一点对现在的广东特别重要,因为如果阿联可以强力碾压对方内线,外线的空位三分空间就有了,对于广东队这群不稳定的外线投手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处了。 姚明同学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看姚明几乎每球必跻身篮下,不进也得造个犯规、不犯规也压迫对方的内线抬不起头,对方即便强到篮板也很难打出速度反击来。 这就是统治性内线的作用啊!
从这个角度看,阿联更像个大前锋,事实上也经常扮演大前锋的角色。以他这种空间型大前锋来说,打的不错容易,要打出统治就难了。
2. 那么CBA移动型大前锋打出统治性表现的人有没有呢?博士君认为有,博士君认为深圳队的萨林杰就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他和阿联都是移动型大前锋,身体素质也都差不多,NBA履历也差不太多,他也经常外线投射,是什么原因他就统治性呢?2点。1)萨林杰进攻时突和投的结合比例很好,时突时投,能突能投。阿联投的过多,突的较少,且阿联突就是三步上篮造杀伤,萨林杰可以在突的时候投,投的时候突,这就不一样了, 很容易通过自己的进攻调动对方的防守、也就是改变对方的防守了!阿联很难起到这个效果,很多时候对方也知道阿联有中投能力,也就让你投了,反正就相当于一个小前锋投篮了嘛,投不进就没有板。 2)阿联的防守能力较弱,别说没有姚明的高度,也没有萨林杰这种防空能力。球迷可能有印象,首钢打广东,老马布里单吃阿联那个成功率高的不得了。所以,阿联的防守随不算差,但也改变不了对方的进攻。1)2)两点结合,你攻不能改变对方防守,守不能改变对方进攻。因此,只能是优秀,没法统治。
注: 说句题外话,周琦因为在CBA的防守端是统治性的,所以他才被NBA看中。这种统治性是外行球迷都看得出来的,CBA的这些小后卫,包括马布里都打不了周琦,都得被迫改变进攻手段。这就是统治力。显然阿联没有这个能力。但阿联已经很优秀了!
首先说下阿联天赋的问题,易建联的天赋在国人中算顶尖,但是在NBA中无法位列前列,而与此同时,作为4号位来说,他的对抗不占优,这就致使他的禁区保护能力与篮板都属劣势,而且在此前联盟中,内线是一支球队极为着重的位置,空间感和快节奏还不是那个易建联所处联盟的主旋律,所以,就天赋来说,他并不如题主所说的那般顶尖。
其次,技术上,阿联在技术上称得上全面,有中距离,能打低位,能面框突破,但没有一项是顶尖水准,与此同时,他结合能力与连贯性较差,追溯本质,就是球感不好。篮球这东西很看感觉,无论进攻与防守,都注重出手的时机,以及出手时的手感,有些东西无法由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就这方面而言,易建联的感觉称不上流畅,对于一个速度型,偏重于外线打法的内线来说,这的确是一个硬伤。
当然,无论怎么,易建联虽说有以上的问题,但是真正使他无法打NBA的缘由并不是技术与天赋,归根结底是 他与队友、教练的交流不畅、不能接受角色球员的定位以及伤病 ——沟通不畅也可以理解,毕竟异国文化,语言障碍,而且NBA还有些人种歧视。
与此同时,阿联的运气也不算很好,在篮网本打出了一些气势,怎奈伤病紧随,随后竞争与状态下滑,而伤病,说到底还是身体无法适应NBA的对抗强度。
即使短暂的NBA生涯,也无法抹去易建联曾经的光辉岁月,他有很多高光时刻,无法被尘封岁月掩盖。
易建联现在在cba绝对是国内球员中最顶尖的,而且面对外援,易建联也是完全不虚的,易建联在cba可是“不是外援,胜似外援”的存在,那么为什么易建联没有展现姚明那样的统治力!
5年的CBA生涯,姚明留下许多逆天的数据。进入CBA联赛第三个赛季,姚明在四场联赛狂送40次封盖,创造了CBA 历史 连续4场比赛盖帽总数纪录,同时创造了CBA另一个纪录是连续四场比赛拿下三双,本季姚明场均21.2分14.6个篮板5.3次封盖,一举包揽联盟最快进步奖和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并再次入选全明星。2000-01赛季,这是姚明全面爆发后的第二个赛季。本季姚明场均27.1分略低于虎王孙军,19.4个篮板和5.5次封盖位列联盟第一,命中率达到恐怖的67.8%。2001年2月11日,上海做客吉林,大姚狂送13次封盖,创造了CBA 历史 单场封盖次数纪录。另一场上海客场挑战北京奥神的比赛,姚明拿下40分和31个篮板大爆北京队内线,这是本土球员仅有一次40+30的神作。2001-02赛季,这是姚明个人在CBA的巅峰赛季,也是在CBA的最后一个赛季。本赛季姚明场均32.4分,19个篮板4.8次封盖,命中率72.1%。他的封盖联盟第一,得分和篮板联盟第二。在当赛季总决赛最后一场,姚明21投21中拿下49分21篮板7盖帽,21投21中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易建联在cba要想达到姚明这样的统治力真的很难,易建联虽然身体素质非常出色,但是跟姚明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姚明的身高达到了2.24米,而且手感柔和,篮下脚步扎实,让他在cba几乎是无敌的!
而易建联现在所在的cba联赛,引进了更多的强力外援,虽然在广东队易建联是核心,但是其他球队则是引进了强力外援,让比赛更多的依靠外援,所以易建联在cba的统治力不会有那么强!
这个很好回答,易建联身体素质是一流的,技术也全面,投篮突破背打都会,但是没有一项技术是敢说打爆对手的,说白了,技术都会一些,不够炉火纯青,没有大杀招。举例子,突破只会简单做一个假动作,然后往一侧强行突,对手被晃起来了就能进去暴扣,晃不起来,这个球多半要打铁,虽在亚洲范围可以靠身体造个犯规,NBA可不行,所以阿联的突破技术含量还是偏低的,人家阿杜能双手变向,交叉步,还能拜佛,晃得人家后卫都没脾气。再说背打,阿联也能经常打进,但那个成功率真没啥优势,诺维斯基一个金鸡独立的命中率甩你n条街,姚明一个小勾手在全世界都是无解的。最后说投篮,外线投篮说实话,阿联命中率是越来越高,出手点高,别人无法干扰,只要你自己正常发挥基本OK,但是在NBA,你这么个大个打外线,除非投篮变态准,不然不可能给你安排战术,阿联给小后卫挡拆,小后卫10个球能分你2个球就不错了,而防守上的漏洞没法弥补,你没法像基里连科一样追着对手后卫防。所以阿联的一些武器在NBA赛场上比较鸡肋。回CBA后,阿联的各类武器威力大增,但还是没有一个武器敢说有统治性的威力,能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所以他平均得分和很多外援比没有一点优势,也别老是说性格,就是这么个技术特点决定了,阿联是一个优秀的球员,但注定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无法成为一只球队的灵魂和领袖。
阿联的技术不属于上乘,只能说身体素质上乘。阿联技术特点太单一,主要是中远投面框投篮,缺乏低位背打技术,而且突破上篮不能扣篮的话成功率也很低。阿联适合做第二攻击点,需要小后卫突破分球充分调动阿联的机动性攻击篮筐,就像拜纳姆做到的那样。或者需要低位大中锋需要对方包夹分出来远投。总之阿联越是在最关键时刻越不能一对一拿分,所以球队围绕阿联建队本身就是失算。易建联没有姚明的篮下技术,又没有王治郅的球商,所以很难更上一层楼了
这个不好比较,毕竟所处年代不同,场上位置不同,技术特点不同自己所面对的对手也不同,姚明当年统治了CBA,虽然易建联没有姚明那么成功,但是包括外援在内,谁又能统治当今的CBA呢?
处子赛季,姚明场均贡献10分、8.3篮板;
第二个赛季,姚明场均贡献到20.9分、12.9篮板。第三个赛季,姚明场均贡献21.2分、14.6篮板、5.3盖帽。
第四个赛季,姚明场均贡献27.1分、19.4、篮板、5.5盖帽;
等到第五个赛季,32.4分、19个篮板、4.8盖帽,其中投篮命中率为72.1%。
在进入NBA之前的姚明可以说已经统治了CBA,但当时的CBA外援质量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CBA外援的能力与发挥直接左右球队的战绩,在这种情况下易建联能保持每赛季20+的数据实属不易!
姚明位置是中锋,易建联是大前锋,位置不同指责也就不同,相比于姚明内线打法出众,易建联则全面的多,内线进攻,外线三分,突破进攻等手段都不错,对技术和身体要求很大。就全面能力来说,易建联在CBA战役中国球员中绝对是顶尖水平。
不同于姚明开朗睿智的性格,易建联比较低调,内敛的性格使得易建联不会是领袖,他总是在默默付出,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出来。这就是易建联,一个阳光帅气,低调腼腆而又十分努力的球员。
能否统治CBA对于易建联来说已经不重要,作为球迷永远忘不了他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也希望能保持 健康 ,继续为球迷奉献更多精彩比赛。
易建联不错,但姚明太牛逼了。
先看进攻。
姚明能够单打NBA全联盟所有的内线,防守姚明没有办法,唯一的方法是绕前防守。必须是一个运动能力和下盘力量都特别好的球员去绕前,还要看那天裁判给不给哨子。平心而论,那会儿姚明在哨子上比较吃亏。经常被绕前的球员各种小动作。而且火箭一直没有个合格的大前锋,霍二叔和斯威夫特等人实在不够看。易建联的进攻能力达不到这个威胁,没有一个人在内线翻江倒海的能力。
再说防守。且不说普通内线,巅峰奥尼尔顶姚明也比较费劲,霍华德根本顶不动,大本这类迷你中锋是被姚明完全罩住。除了外线硬冲或敏捷投射型的内线,根本没法在姚明身上取分。那几年火箭内线可以说是姚明一个人独力撑着防守。
易建联进攻上属于球队第三选择以后的,防守只能说一般般。因此,还是综合实力不够。
2002年的姚明就是CBA大杀器,易建联终生达不到那样的数据,这有关公和秦琼比武味道
姚明现在的篮协主席,公认是中国最成功的篮球运动员,许多年轻球迷只知道他是“小巨人”,那么请问谁是老巨人呢?肯定不是他爸爸姚志源老爷子,就是以前八一男篮有名的大中锋穆铁柱,229cm的他在1980年前后,和姚明的爸爸基本是同龄人,他是中国当年难得一见的高大中锋,但他的篮球技术和表现,自然比姚明差太多。 姚明在CBA只打到22岁,他数据最好的就是200年夺冠时候,当时数据是场均29.7分18.5板2.6助攻1.7抢断4.8盖帽的恐怖数据,但刘玉栋的常规赛场均是37分7.8板,姚明依然没有全面占优。
198cm的刘玉栋当时战斗力爆表
那时候的八一队名将如云,上海队也只是凭借姚明、刘炜和章文琪三位国手,以及两名好外援,在李秋平的带领下夺冠,这夺冠奠定了姚明和刘炜称霸国家队近十年的基础,也让李秋平成为CBA名帅,当然在此之后随着姚明去NBA发展, 八一队凭借雄厚实力继续称霸。 当然姚明夺冠那年,八一队由于王治郅在NBA小牛队打球,要不是中锋位置实在缺人,上海队有外援和姚明都不见得夺冠,那时候的广东队还很弱,主要是一些从部队和外地淘来的老球员支撑,李群和李春江很强,但杜锋打上球才是广东队称霸的开端。
这是姚明夺冠前那年的对决照片
之所以姚明当时的数据让后来的易建联没法比,也跟两个关键因素有关系,一个就是当时国内内线球员防守普遍不如现在,再就是高水平内线外援水平不及当下,这些也构成了易建联数据不及当初姚明的重要外在条件。 以前的外援和如今的大多是NBA边缘球员不能比,好多最多就是落选秀,我们的国内大个比如巴特尔、薛玉洋和唐正东,他们有块头,进攻还不错,但防守真的不如现在。
巴特尔就喜欢拉外线防守不积极,此外也跟如今联防质量提升,姚明是大中锋,而易建联只是大前锋出身,位置也决定了二人数据的差异,当然如今的易建联追求全面,领袖气质出来了,当然不可能和周琦、王哲林那样太在乎个人数据,这些都是原因。
E. 男篮世界杯土耳其对新西兰结果
2019年新西兰没有和土耳其对阵哦,是与中国比赛的,男篮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对新西兰结果是:中国男篮73比82负于新西兰男篮。
北京时间2018年2月23日晚,2019年男篮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A组继续第三轮角逐。在东莞,坐镇主场的中国男篮蓝队末节体力下滑惨遭逆转,最终以73-82告负新西兰男篮,遭遇首败。此役之后,中国队和新西兰队战绩都是2胜1负。
四节的具体比分为14-14、24-23、20-18和15-27(中国队在前)。中国队这边,阿联24投13中得到全队最高的37分(国家队生涯得分新高)6篮板2抢断,周鹏有17分3篮板3助攻2抢断2盖帽入账,韩德君拿下6分4篮板1助攻1盖帽。整场比赛,中国队出现15次失误,被吹了25次犯规。
开场新西兰队6-1领先,周鹏中投命中,随即郭艾伦转身上篮得分。李根圈顶命中三分,中国队将比分追成8-8平。阿联脚踩三分线跳投得分后,快攻空接完成双手暴扣。中国队领先4分,此时新西兰队连得4分追平比分。首节战罢,中国队和新西兰队战成14平。首节朱彦西被吹了3次犯规。
次节一开始,周鹏连得5分,很快吴前3犯。阿联造犯规2罚全中,中国队21-17领先打停新西兰队。阿联手感火烫连得10分,中国队领先8分。阿联命中个人单节第3个三分,紧接着他低位再拿2分。新西兰队缩小分差,阿联后撤步跳投命中。上半场结束,中国队38-37领先新西兰队。阿联单节拿下19分。
第三节开始后,阿联持球强突得分并造犯规,中国队45-39领先。新西兰队连续2次快攻上篮得分,杜锋请求暂停。阿联再拿2分,很快新西兰队将比分追成47平。周鹏送出追身大帽,紧接着韩德君篮下强攻得分。该节结束前,周鹏后场抢断一条龙上篮得分并造犯规。三节战罢,中国队58-55领先新西兰队。
末节开始后,李根命中三分,中国队领先5分打停新西兰队。中国队体力下降严重,郭艾伦被吹违体犯规,新西兰队打出16-1攻击波反超比分,这期间杜锋接连请求2次暂停。阿联2罚全中,中国队落后8分。郭艾伦助攻阿联双手扣篮,比赛还剩1分19秒新西兰队命中三分,中国队落后11分无力回天。
F. 李楠为什么就非用三后卫为什么不用克兰和阿布
全网都在说上可兰白克上阿布上,包括解说嘉宾,苏群杨毅也都在解说过程中说,三后卫阵容吃亏,为什么不上锋线轮转,可兰白克和阿布。
李楠指导为什么坚持三后卫,不上可兰白克和阿布?
我分析李楠指导可能有三点原因
1.三后卫阵容,控球好,机动性高,速度快,能很好破全场紧逼。李楠经历过中国队被欧美球队紧逼,球过不了全场的比赛。
2.三后卫阵容,传球好,搭配双塔,能更好的支配球,调动内线,发挥出内线优势。
3.三后卫阵容,后卫球员名气球员实力,比锋线更好一点,更值得信赖。大侄子,江湖人称亚洲第一控卫,赵继伟国内最好大局观后卫,赵瑞国内新进强力后卫广东队冠军后卫,方硕北京队超巨后卫。
我认为可以用三后卫阵容,但是不能只用三后卫阵容,不给可兰白克和阿布机会也是有问题。
1.中国队已经不是之前,遇到全场紧逼,就慌就丢球,即使是正常双后卫阵容也没问题。
2.三后卫阵容,中国队劣势太大,丢篮板,防守被生吃。
3.三后卫阵容,进攻也没有发挥出内线内线优势,因为基本上没有三分中远投能力,没有外线威胁,导致对手收缩内线,内线拥挤无法发挥身高优势。
4.中国队内线已经不是姚明大致阿联时代,现在是暮年阿联周琦大王,实力下降很大,在国际赛场也没有优势,我们内线只有高,没有力量和强度,所以才被两米左右的输了二十个篮板,需要锋线帮助抢篮板。
5.可兰白克和阿布,相比于翟晓川,优势在于能突能投,不只是内切和拼抢,更能拉开空间,更好发挥整体实力。
应该让阵容有更多一点变化,没准儿会更好呢。
这个问题是这些天球迷讨论的重点,也是内行人关注的重点,为什么李楠以极其让人看不懂的方式执着的用三后卫却不给可兰白克和阿布都沙拉木一点机会?
我认为原因有下:
☞、创新改革解决国家队老大难问题
历届国家队害怕对手压迫式防守,一旦对方利用身体防住我们我们往往会瞬间丢球,被人打快攻,而且历届国家队在大赛中控球过不了半场也是最大的弊端,李楠用双后卫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李楠作为曾经国家队重要一员他深知这种被动意味着什么,我们锋线球员持球能力有限,出了个丁彦雨航还因伤退出国家队,所以他做出了重大改革,使用双后卫解决控球问题,使用三后卫增加持球点,防止对方抢断、打我们快攻。
这个变化的确改变了我们以往控球方面的被动局面,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进步,但是针对不同对手的变化太少导致三后卫的弊端也是暴露无遗。
弊端一、三后卫在进攻端往往打不开局面,因为我们后卫没有手起刀落的精准手感,单单依靠内线对手一旦协防、夹防我们身体又没有碾压优势,所以会导致进攻受阻。
这个现象在对阵波兰和委内瑞拉时表现尤为突出,外线三后卫三分球不准,突破堵死线路,传球夹死内线,欧美球员有时身高不如你但身体厚度和宽度我们无法比,力量缺失造成内线优势打不出来,外线不准内线对抗不足,我们优势瞬间化为乌有。
弊端二、篮板被完爆。从小组赛到排位赛四场比赛我们篮板几乎全都输给对手,对委内瑞拉更是输掉21个篮板,对韩国也输掉1个篮板。为什么会输掉这么多篮板?我们内线基本上都是2.10以上两大内线在场,内线身高优势太明显,而且委内瑞拉和韩国内线都没有2.05米的,身高优势这么明显怎么就抢不过人家?这还是出外三后卫上,虽然我们内线身高明显,但是在锋线位置我们处于明显劣势,三名后卫赵睿1.95米,郭艾伦1.92米,赵继伟1.85米,方硕1.9米,孙明徽1.88米,这些后卫球员在面对对方锋线球员时身高不足,力量不够,抢篮板?拿什么抢?内线卡住身位那其他位置就是人家的优势,篮板不输那是不可能的。
☞坚持己见固执思维
因为害怕曾经的短板出现,控球问题解决之后李楠认为自己战术没有问题,他这是创新改写了 历史 应该被肯定,他更想通过这样的战术方式改变中国男篮走势,所以这个时候他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笔者认为李楠这是想证明自己战术思路是正确的,所以才不会有任何改变。
任骏飞、阿布都沙拉木、可兰白克没有持球能力,他认为这些球员上场很可能会再现曾经的 历史 画面,他不想走老路,他想创新。
只不过这样的创新太过死板,根本没有灵活利用,致使在对波兰、委内瑞拉、韩国时短板无限放大,昨晚如果韩国三分球哪怕准一点点估计结果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样。
☞笔者认为创新可以,但是得根据不同的形势做出不同的应变,三后卫可以用但是得根据对手做出相应的改变呀,可兰白克、阿布都沙拉木如果在某一阶段上场很有可能改变场上态势,毕竟两个人在俱乐部和亚洲杯上都有精彩的表现,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能力我想也不会入选国家队,这种不知道经过改变来应对困难局面的固执思维是李楠最大的弊端,也是不用可兰白克和阿布都沙拉木的主要原因。
文/醉眼观世
三后卫其实在当今篮球时代非常的流行,NBA里不少球队就很多打三后卫,那么三后卫有哪些优缺点,先说优点,传控能力强,能拉开足够空间,主要以快、灵为主,缺点不能主动换防,协防能力弱,锋线高度不够等,总之各有优缺点吧,也不能说李楠打三后卫就是个错误,其实三后卫打欧洲球队特别舒服,但是打美洲或者非洲这样的身体力量好的就很容易被克制,打委内瑞拉就是被人家克制住了,其实打波兰就看出三后卫的优点了,只不过关键时刻的处理和失误葬送了比赛,总而言之我们现在不应该去责怪谁,毕竟还没有结束,为他们加油吧!!!!
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的阵容是五后卫,五内线、两锋线,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神奇的阵容
中国男篮三号位上的绝对主力、球队队长周鹏的受伤让本来就不强的锋线更加雪上加霜!周鹏有三分、有防守,具备一定的持球能力,可以顶替他的丁也因为伤病早早退出了国家队,而阿布和可兰没有持球能力,所以李楠只能发挥后卫和内线的优势
郭艾伦能攻能守,有突破,赵继伟男篮的大脑,找睿身体素质出色有冲击力,孙明辉防守出色,方硕有投篮,所以说在锋线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李楠只能用后卫和内线的优势去弥补!
从十二人名单中可以看出带上五个后卫肯定是冒险的,但由于锋线的缺失,也只能赌了!
希望男篮好运吧!
李楠这是像郭士强看齐啊!但郭士强当年手里是真没有前锋啊,而且郭士强的三后卫里有哈德森,国家队没有!内线有强力中锋韩德君,而国家队的阿联和周琦都是4号位啊,内线只有阿联可以背打,外线三分还不准!对手放你外线,收缩防守,后卫三分投不进,里面突不进去!阿联背身拿球就包夹,自身的内线优势因为三后卫的阵容根本无法发挥!这球没法赢!
李楠打三后卫无可非议,他是想开创 历史 新潮流,赢球创做 历史 ,输球从头再来,有创新才是 社会 潮流,每个人都想杨名立马,国家队主教练没有几多个人能够有资格做,能够做主教练又能够让国人记得自己名字的人小之又小,我李楠为什么不创新 历史 打法让所有人能够记得李楠这个人呢,至于输球那是球员没有这个实力去打球不是李楠个人问题。
截止目前为止的四场比赛我都有看,其实相信所有球迷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如果说面对其他球队,不用克兰与阿布是为了发挥我们的机动性,但是面对亚洲队,我是真的想不通李楠的安排。
关于三后卫,我认为要分两种情况。进攻时候其实我们是需要三后卫,三后卫战术也是李楠整个夏天一直着重演练的战术,可以发现当翟晓川在场上时,我们的内线其实是拥挤的,晓川的无球跑动以及空切让原本已经臃肿的内线更加没有空间,这是韩国人希望看到的场面。
但是防守时候,三后卫确实是失败的战术,昨晚的篮板球我们处于下风,我们完全可以排出一大四小的阵容,每个位置都不会处于对抗劣势,但是三后卫让我们经常看到赵继伟、赵睿包括郭艾伦错位防守。
不过有消息是看到李楠的改变与调整,任骏飞的出场可以说是昨晚最大的收获,他给内线的传球是最舒服的,赵睿、郭艾伦给内线的球都不是特别合适,清楚的记得两次击地传球给阿联都被抢断,还有任骏飞与阿联的一次内线手递手配合,十分流畅。
其实不用克兰与阿布的理由还是容易想到,只是说李楠缺少临场主动变阵的勇气,这支中国男篮压力可想而知,郭艾伦都直言赛后不敢上网,如今拿下韩国,下一场就要拼尼日尔爾利亚,希望男篮小伙子们赶紧调整状态。
控球后卫出生的李楠,当年号称“小李飞刀”,也是中国男篮的一把尖刀,所以熟知后卫的重要性 ,认为只有后卫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忽略了高中锋的作用,带了五个后卫轮番上场,高中锋只带了易建联和两个疲软的麻杆,根本无法抗衡外国的铁塔,这个时候想起了“坦克”韩德君,宽度和吨位是大王和周琦两个人的总和,固执的李楠依然一意孤行,明天输给尼日尔爾尼亚是必然的。
G. 再见了,孙悦!生涯最后一个赛季!08男篮仅剩阿联一人
说起最近20年的中国男篮, 给广大球迷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2008年参加参加奥运会的那一支了。如今的他们只剩2人还在CBA中奋战,一位是本赛季因伤还未上过场的易建联,另一位就是目前效力于北控的孙悦。
北京时间3月11日, 李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本赛季是孙悦最后一个赛季了。 他当时谈及还能否和孙悦、马布里找回当年的感觉:“现在孙悦是最后一年了,马布里也做了两年教练了,在场下感觉还在,不过球场上大家还是比较严肃的。”
根据CBA官方发布的国内球员注册信息,孙悦与北控的合同将在2020-21赛季结束后到期。休赛期签约时,孙悦也表示,他会把每一场都当作最后一场来打,好好享受篮球。结合李根的采访来看,或许孙悦真的打算退役了。
2020-21赛季是孙悦加盟北控的第二个赛季,赛季至今他代表北控出战了19场比赛,场均登场24.8分钟,能得到4.2分2.7板2.3助1.9帽。至于为什么只打了19场,是因为大圣在2020年10月摔伤了腰,休养了69天才重回赛场。
别看大圣数据下滑得厉害,可到了关键时刻,他依旧能够给出有力一击。不久前的北京德比,孙悦在第三节借队友掩护杀入禁区,迎着防守起飞送上单臂劈扣!要不是篮球在篮筐上磕了一下,谁能看出来他已经35岁了?
除了扣篮,孙悦还送给吉布森一记大帽!在本赛季开始前的体测上,孙悦的助跑摸高数据为3米42。值得一提的是,孙悦13年前参加NBA选秀时的这一数据为3米53,两者只相差11厘米。他的身体状态保持相当好。
曾几何时,孙悦也是中国男篮的天之骄子。2007年选秀大会,他在第40顺位被湖人选中,成为第五位杀进NBA的中国球员。2009年,孙悦随湖人队夺得NBA总冠军。有人觉得一个饮水机总冠军没什么可吹的,他能在NBA打球,能进入湖人这样的豪门,就已经成功了。
孙悦在国家队 历史 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找不到另一位2米05的首发控卫。2008年奥运会,就连巅峰霍华德都逃不过孙悦的钉板大帽!他留给球迷回味的精彩瞬间实在太多。
在2019-20赛季加盟北控前,孙悦已经两年多没打过CBA了。回归赛场的第一年,孙悦就交出了场均12.2分3.6板4.3助1.2断1.1帽的数据,仅次于自己2013-14赛季夺得CBA首冠时的数据。
拥有这样的天赋,孙悦不但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还替如今的年轻球员担心:“队内的年轻球员和其他队相比,水平差距还挺大的。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不要觉得还有时间,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家队了。”
目前北控以20胜21负的战绩排名联赛第11,正好在季后赛的边缘,孙悦的比赛是看一场少一场啊。这赛季结束后不论大圣如何决定,都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股热情。
H. 男篮亚锦赛易健联
这是在国家队 不是在新泽西
国家队里面阿联是打中锋的 大郅是大前 而且大郅的投篮手感比阿联要好 所以 大郅一般游走在罚球线 请问 阿联投三分了 有谁抢板? 这就是阿联出手多的时候 我们的篮板比对方少的原因。 内外结合可以 等大姚回来了这样打可以 ,那时候阿联就回到了4号位。
在新泽西 阿联就是4号位 他出来 可以拉开空间给哈里斯突破 然后投完之后 有洛佩兹抢板 所以阿联就偏重于外线出手。
但是亚锦赛上阿联如果还是那样打的话 中国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I. 阿联技术身体都属上乘,为何在CBA里仍无法展现出姚明当年的统治力
题主这个问题,对于易建联来说,太不公平。事实上,从NBA归来,阿联仍然是CBA的大杀器,即便放在外援中对比,也是顶级水准,说阿联没有统治力,是不公平的。如果和姚明当年在CBA的表现对比,确实,阿联的统治力略差一些,但是,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时代不同。姚明征战CBA的时代,CBA还处于起步阶段,八一凭借体制优势,连拿六冠,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个年代虽然已经开始大规模引进外援,但是,外援的水平,还比较低。即便如此,姚明带领的上海还是两次败给了八一之手。01-02赛季,上海虽然夺冠,但是,也留下了一个终极悬念,那就是,如果当年八一的王治郅不是登录了NBA,姚明是否能够率队夺冠。毕竟,前一个赛季,两人就为我们奉献了最为精彩的中锋对决。
其次,在CBA的时间不同。姚明在CBA,从1988进入联赛,到2002离开,仅有短短的6年。而且,那个时候的姚明,还非常年轻,所谓的统治力,也仅仅只有01-02一个赛季。而易建联,在CBA初期,是宏远最辉煌的时代,杜4王7朱8易9组成的广东国内王牌首发,傲视联盟,哪怕易建联之后去了NBA,宏远依旧保持了强势,又连拿了四座。队友的强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阿联的光芒。以至于后来,在国内时间最久的朱芳雨成为目前CBA第一球员。
12-13赛季,易建联带领广东拿到 历史 上第八座CBA总冠军,同时,也是个人从NBA归来之后的唯一一座总冠军。事实上,那以后,广东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杜4退役,功勋外援积程退役,王7朱8年纪渐长,年轻球员迟迟没能兑换天赋。而俱乐部的投入,也大不如前,甚至天真到小外援选择还没有加入NBA打过正式比赛的热门新秀穆迪埃。虽然后者一度是状元热门,但是,打了一年CBA后,直接掉出前六。
与此同时,外部竞争,却日益激烈。北京在马布里的带领下崛起,新疆连续多年天价买人。在这种情况下,易建联可以说是带领广东苦苦支撑。特别是16-17赛季,在大外援是老将布泽尔的情况下,广东依旧杀进了总决赛。
所谓,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CBA好歹走过了23个春秋,如果还是得一人可得天下的时代,那么,也未免太没有发展了。
如果说身体素质属上乘没错的话,技术上乘就不敢恭维了。
易建联2007年选秀体测数据:身高2.11米,体重111公斤,臂展222.25厘米,站立摸高283.21厘米,垂直起跳78厘米,助跑起跳90厘米,100米/12秒,手掌长度23厘米,体脂比3.4%(乔丹选秀时体脂比是3%,而韦德是3.5%,易建联作为亚洲人无限的接近乔丹,这在 历史 上都是奇观)而且易建联的身材也已经达到了魔鬼筋肉人的级别。
所以你看到易建联上演个战斧劈扣,惊天大帽是很平常的事,他的身体素质在亚洲来说实在是顶级。
而且他还有一手中投,大防小,防挡拆,防守面积大都是他的优点。
但这些在美国有大把大把的人,而且身体素质更野兽,所以易建联一直在NBA打不出来。
易建联有投篮能力,但是他的投篮速度偏慢,而且得分过于依赖投篮,他就像弱化版的加内特,手感柔和但缺乏有效稳定的得分方式。
他的协调性和球性不够好,所以如果他背身单打时做一个类似姚明的梦幻舞步,那不是球运脚上了就是被别人掏走了。而且他的运球也不太好,因为重心太高,容易被掏球。
所以他最容易拿分的方式是:面框试探步投篮或虚晃后直杀篮下扣篮,遇到协防后可以转身投篮,挡拆后的空位投篮,强前场板然后补进,攻防转换时轻松得分的机会。
如果你让易建联做一个进攻核心,让他像姚明一样做一个内线进攻轴,以他为核心发动战术,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最适合易建联的是有一个擅长打挡拆的控卫,易建联可以投篮,可以攻篮下,遇到包夹还可以传几个球,这才是他的正确使用说明书,就像他在网队得分大涨的岁月里做的一样。
易建联和姚明还差的太远。但他毕竟是为国家队做过贡献的球员。
这是一个十分好的问题。一句话回答:这是由阿联自己的技术特点和性格特点决定的。 易建联在CBA联赛不存在身体素质天赋不够的问题、也不存在低位背打技术不够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身体力量对抗不足的问题,阿联内线的表现很好,但确实达不到“统治攻防两端”的水平,以下稍微展开说一下。
1. 古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外人其实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阿联是什么性格,但从阿联接受采访的表现来看,阿联人比较温和,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属于偏内向的球员。这在球场的表现就是:不爱身体接触和强对抗!不爱身体接触和强对抗!所以,我们看阿联爱中投、爱三分,很少的地位要位后也更多的选择后转身跳投!通俗的说,就是很少挤着往里打! 所以,阿联虽然进攻时得分不少,但那种杀伤力老给人感觉还差那么一点点,就是 因为没有成功的强力碾压对方的防守! 这一点对现在的广东特别重要,因为如果阿联可以强力碾压对方内线,外线的空位三分空间就有了,对于广东队这群不稳定的外线投手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处了。 姚明同学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看姚明几乎每球必跻身篮下,不进也得造个犯规、不犯规也压迫对方的内线抬不起头,对方即便强到篮板也很难打出速度反击来。 这就是统治性内线的作用啊!
从这个角度看,阿联更像个大前锋,事实上也经常扮演大前锋的角色。以他这种空间型大前锋来说,打的不错容易,要打出统治就难了。
2. 那么CBA移动型大前锋打出统治性表现的人有没有呢?博士君认为有,博士君认为深圳队的萨林杰就打出了统治性的表现。他和阿联都是移动型大前锋,身体素质也都差不多,NBA履历也差不太多,他也经常外线投射,是什么原因他就统治性呢?2点。1)萨林杰进攻时突和投的结合比例很好,时突时投,能突能投。阿联投的过多,突的较少,且阿联突就是三步上篮造杀伤,萨林杰可以在突的时候投,投的时候突,这就不一样了, 很容易通过自己的进攻调动对方的防守、也就是改变对方的防守了!阿联很难起到这个效果,很多时候对方也知道阿联有中投能力,也就让你投了,反正就相当于一个小前锋投篮了嘛,投不进就没有板。 2)阿联的防守能力较弱,别说没有姚明的高度,也没有萨林杰这种防空能力。球迷可能有印象,首钢打广东,老马布里单吃阿联那个成功率高的不得了。所以,阿联的防守随不算差,但也改变不了对方的进攻。1)2)两点结合,你攻不能改变对方防守,守不能改变对方进攻。因此,只能是优秀,没法统治。
注: 说句题外话,周琦因为在CBA的防守端是统治性的,所以他才被NBA看中。这种统治性是外行球迷都看得出来的,CBA的这些小后卫,包括马布里都打不了周琦,都得被迫改变进攻手段。这就是统治力。显然阿联没有这个能力。但阿联已经很优秀了!
易建联现在在cba绝对是国内球员中最顶尖的,而且面对外援,易建联也是完全不虚的,易建联在cba可是“不是外援,胜似外援”的存在,那么为什么易建联没有展现姚明那样的统治力!
5年的CBA生涯,姚明留下许多逆天的数据。进入CBA联赛第三个赛季,姚明在四场联赛狂送40次封盖,创造了CBA 历史 连续4场比赛盖帽总数纪录,同时创造了CBA另一个纪录是连续四场比赛拿下三双,本季姚明场均21.2分14.6个篮板5.3次封盖,一举包揽联盟最快进步奖和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并再次入选全明星。2000-01赛季,这是姚明全面爆发后的第二个赛季。本季姚明场均27.1分略低于虎王孙军,19.4个篮板和5.5次封盖位列联盟第一,命中率达到恐怖的67.8%。2001年2月11日,上海做客吉林,大姚狂送13次封盖,创造了CBA 历史 单场封盖次数纪录。另一场上海客场挑战北京奥神的比赛,姚明拿下40分和31个篮板大爆北京队内线,这是本土球员仅有一次40+30的神作。2001-02赛季,这是姚明个人在CBA的巅峰赛季,也是在CBA的最后一个赛季。本赛季姚明场均32.4分,19个篮板4.8次封盖,命中率72.1%。他的封盖联盟第一,得分和篮板联盟第二。在当赛季总决赛最后一场,姚明21投21中拿下49分21篮板7盖帽,21投21中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易建联在cba要想达到姚明这样的统治力真的很难,易建联虽然身体素质非常出色,但是跟姚明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 姚明的身高达到了2.24米,而且手感柔和,篮下脚步扎实,让他在cba几乎是无敌的!
而易建联现在所在的cba联赛,引进了更多的强力外援,虽然在广东队易建联是核心,但是其他球队则是引进了强力外援,让比赛更多的依靠外援,所以易建联在cba的统治力不会有那么强!
这个很好回答,易建联身体素质是一流的,技术也全面,投篮突破背打都会,但是没有一项技术是敢说打爆对手的,说白了,技术都会一些,不够炉火纯青,没有大杀招。举例子,突破只会简单做一个假动作,然后往一侧强行突,对手被晃起来了就能进去暴扣,晃不起来,这个球多半要打铁,虽在亚洲范围可以靠身体造个犯规,NBA可不行,所以阿联的突破技术含量还是偏低的,人家阿杜能双手变向,交叉步,还能拜佛,晃得人家后卫都没脾气。再说背打,阿联也能经常打进,但那个成功率真没啥优势,诺维斯基一个金鸡独立的命中率甩你n条街,姚明一个小勾手在全世界都是无解的。最后说投篮,外线投篮说实话,阿联命中率是越来越高,出手点高,别人无法干扰,只要你自己正常发挥基本OK,但是在NBA,你这么个大个打外线,除非投篮变态准,不然不可能给你安排战术,阿联给小后卫挡拆,小后卫10个球能分你2个球就不错了,而防守上的漏洞没法弥补,你没法像基里连科一样追着对手后卫防。所以阿联的一些武器在NBA赛场上比较鸡肋。回CBA后,阿联的各类武器威力大增,但还是没有一个武器敢说有统治性的威力,能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所以他平均得分和很多外援比没有一点优势,也别老是说性格,就是这么个技术特点决定了,阿联是一个优秀的球员,但注定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无法成为一只球队的灵魂和领袖。
这个不好比较,毕竟所处年代不同,场上位置不同,技术特点不同自己所面对的对手也不同,姚明当年统治了CBA,虽然易建联没有姚明那么成功,但是包括外援在内,谁又能统治当今的CBA呢?
处子赛季,姚明场均贡献10分、8.3篮板;
第二个赛季,姚明场均贡献到20.9分、12.9篮板。第三个赛季,姚明场均贡献21.2分、14.6篮板、5.3盖帽。
第四个赛季,姚明场均贡献27.1分、19.4、篮板、5.5盖帽;
等到第五个赛季,32.4分、19个篮板、4.8盖帽,其中投篮命中率为72.1%。
在进入NBA之前的姚明可以说已经统治了CBA,但当时的CBA外援质量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CBA外援的能力与发挥直接左右球队的战绩,在这种情况下易建联能保持每赛季20+的数据实属不易!
姚明位置是中锋,易建联是大前锋,位置不同指责也就不同,相比于姚明内线打法出众,易建联则全面的多,内线进攻,外线三分,突破进攻等手段都不错,对技术和身体要求很大。就全面能力来说,易建联在CBA战役中国球员中绝对是顶尖水平。
不同于姚明开朗睿智的性格,易建联比较低调,内敛的性格使得易建联不会是领袖,他总是在默默付出,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出来。这就是易建联,一个阳光帅气,低调腼腆而又十分努力的球员。
能否统治CBA对于易建联来说已经不重要,作为球迷永远忘不了他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也希望能保持 健康 ,继续为球迷奉献更多精彩比赛。
2002年的姚明就是CBA大杀器,易建联终生达不到那样的数据,这有关公和秦琼比武味道
姚明现在的篮协主席,公认是中国最成功的篮球运动员,许多年轻球迷只知道他是“小巨人”,那么请问谁是老巨人呢?肯定不是他爸爸姚志源老爷子,就是以前八一男篮有名的大中锋穆铁柱,229cm的他在1980年前后,和姚明的爸爸基本是同龄人,他是中国当年难得一见的高大中锋,但他的篮球技术和表现,自然比姚明差太多。 姚明在CBA只打到22岁,他数据最好的就是200年夺冠时候,当时数据是场均29.7分18.5板2.6助攻1.7抢断4.8盖帽的恐怖数据,但刘玉栋的常规赛场均是37分7.8板,姚明依然没有全面占优。
198cm的刘玉栋当时战斗力爆表
那时候的八一队名将如云,上海队也只是凭借姚明、刘炜和章文琪三位国手,以及两名好外援,在李秋平的带领下夺冠,这夺冠奠定了姚明和刘炜称霸国家队近十年的基础,也让李秋平成为CBA名帅,当然在此之后随着姚明去NBA发展, 八一队凭借雄厚实力继续称霸。 当然姚明夺冠那年,八一队由于王治郅在NBA小牛队打球,要不是中锋位置实在缺人,上海队有外援和姚明都不见得夺冠,那时候的广东队还很弱,主要是一些从部队和外地淘来的老球员支撑,李群和李春江很强,但杜锋打上球才是广东队称霸的开端。
这是姚明夺冠前那年的对决照片
之所以姚明当时的数据让后来的易建联没法比,也跟两个关键因素有关系,一个就是当时国内内线球员防守普遍不如现在,再就是高水平内线外援水平不及当下,这些也构成了易建联数据不及当初姚明的重要外在条件。 以前的外援和如今的大多是NBA边缘球员不能比,好多最多就是落选秀,我们的国内大个比如巴特尔、薛玉洋和唐正东,他们有块头,进攻还不错,但防守真的不如现在。
巴特尔就喜欢拉外线防守不积极,此外也跟如今联防质量提升,姚明是大中锋,而易建联只是大前锋出身,位置也决定了二人数据的差异,当然如今的易建联追求全面,领袖气质出来了,当然不可能和周琦、王哲林那样太在乎个人数据,这些都是原因。
易建联不错,但姚明太牛逼了。
先看进攻。
姚明能够单打NBA全联盟所有的内线,防守姚明没有办法,唯一的方法是绕前防守。必须是一个运动能力和下盘力量都特别好的球员去绕前,还要看那天裁判给不给哨子。平心而论,那会儿姚明在哨子上比较吃亏。经常被绕前的球员各种小动作。而且火箭一直没有个合格的大前锋,霍二叔和斯威夫特等人实在不够看。易建联的进攻能力达不到这个威胁,没有一个人在内线翻江倒海的能力。
再说防守。且不说普通内线,巅峰奥尼尔顶姚明也比较费劲,霍华德根本顶不动,大本这类迷你中锋是被姚明完全罩住。除了外线硬冲或敏捷投射型的内线,根本没法在姚明身上取分。那几年火箭内线可以说是姚明一个人独力撑着防守。
易建联进攻上属于球队第三选择以后的,防守只能说一般般。因此,还是综合实力不够。
球商差距,姚明的新秀报告跟阿联的新秀报告一看就知道。姚明在五号位做到了五号位顶尖水平,阿联在4号位显然是做不到,四号位看看诺维斯基、加内特等优秀四号位,当然阿联没有打出四号位最强的手段,不管是中投得分能力、低位、背打、持球、样样会一些,但没有一项是在联盟顶尖,再看看姚明 姚明低位是要包夹的 所以看看那几年火箭那些不是纯三分射手的命中率有多高,显然阿联做不到!有一项至两项,阿联在nba的成就也许会更高!再说了 截止目前为止 中国球员没有一个有姚明的成就,不管是差点登陆nba的胡卫东还是已经登陆的王治郅,那时候的nba除了技术还要有强硬的身体、球商,各方面比较平庸就会限制球员的发展,再看看斯科拉,个子不高,护筐能力没有阿联强,但是人家在进攻端的多样性,就能在nba站住脚跟,甚至在世界赛中给予阿根廷多大帮助,显然除了姚明其他球员都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在nba凡是强一些的球员夏天都会进行某项能力的特训,特训出来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包括其实啊联离开nba后也经常去美国特训,回来之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近几年几乎没有去,纵观篮球塔尖运动员,对自己的坚持、自律都不是常人能及,天赋固然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差距真的比较大,举个科比的 ,第十三顺位,为何大家会经常看到科比训练多刻苦之类的新闻,同样天赋异禀的麦迪的刻苦训练的新闻却如此的少,就可以看出后天多重要。一家之言,献丑了[呲牙][呲牙]
阿联技术身体都属上乘,为何在CBA 里仍无法展现出姚明当年的统治力?我认为阿联虽然和姚明无法相比,但仍不忘自己的追求,在CNA展现出自身的强大和统治力,成为CBA第一人。
姚明是国际巨星,阿联只是CBA的明星球员
阿联尽管出色,但要和姚明相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姚明做中国乃至亚洲篮球的代表人物,从身材,技术,天赋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超越的。中锋有着天然的优势,成为比赛的终结者。姚明在CBA最后一个赛季,凭自己一己之力,带领上海终结了八一王朝。后来加入NBA,一飞冲天,成为国际篮坛具有统治力的中锋。
阿联对姚明,高山仰止,望尘莫及,不可逾越。无论球技,成绩,人品都无法企及。在CBA无法展现出姚明当年的统治力,实属正常,无可厚非。
阿联也已成长为CBA第一人
16岁的易建联02-03赛季,开始登陆CBA,除去加入NBA时间,后回到广东,效力CBA13载,五夺CBA总冠军,易建联2019-2020赛季,还夺得了CBA 历史 总得分王 、 历史 总篮板王 、 历史 总两双王、 常规赛得分王 、常规赛篮板王 、常规赛两双王以及季后赛盖帽王 。登顶CBA第一人,展现了对CBA 的强大统治力。
尽管和姚明无法相提并论,但易建联也是不折不扣的CBA第一人。
对阿联无法展示强大的统治力是种误读
姚明之于上海队,只是姚明一人的强大。而易建联所在的广东队整体实力强,常规赛有时不需要易建联上场,广东也可以赢得比赛,似乎广东并非缺易建联不可。但19-20赛季的总决赛,体现了易建联的价值,广东队不得已派出有伤的阿联,付出了易建联跟腱断裂的代价,才取得总冠军。易建联是广东的大腿,唯独缺易建联不可。所以对阿联无法展示强大的统治力是误读。
易建联尽管无法姚明相比,但也不能忽视易建联在CBA的强大和统治力,CBA 历史 第一人并非浪得虚名,是汗水和拼搏换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