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和新西兰什么关系
1. 三鹿和新西兰有什么关系
新西兰的恒天然公司是三鹿的最大股东啊,,
所以新西兰有知情权吧
2. 三鹿集团是私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曾经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2008年12月24日,占有三鹿集团43%股权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声明三鹿集团已被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因三聚氰胺事件按债权人的要求颁令破产,被委任破产产业管理人管理。[三鹿破产后位于中国大陆首都北京的的国有企业三元集团收购了三鹿集团大部分资产,三元后收购了三鹿的七家核心工厂。[23][3. 三鹿奶粉事件是哪个国家现提出的
与三鹿合作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先提出的; 最先是与河北省政府交涉,但无结果。无赖之下,恒天然通过新西兰政府直接与中国政府联系与控诉,再此背景下三鹿事件才得以浮出水面。
4. 三鹿是被谁举报的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2008年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事件背景/三鹿奶粉事件
2000年后,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乳制品市场转变成一个很大市场,且因巨大消费群体,更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层次。为了调节大陆市场供应与需求,除了从海外的日本、新西兰等国进口将近30万吨乳制品以应付高中消费层次外,中国大陆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包括婴幼儿,还是以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为主。
在此因素下,知名三鹿牌顺势推出以一袋18元人民币(约3美金),不到进口奶粉价格一半价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应付大规模的奶业市场,之后并成为大陆重要且知名婴幼儿奶粉品牌,多年蝉联该中国大陆自制乳品市场的首位。不过因为需求甚殷,价格竞争等因素,公司与政府均漠视生产流程及质量控管,终于爆发此弊端漏洞。
虽然经相关单位调查后,我国大陆检察机构认为该污染事件应由乳品收购站负主要责任,并严惩逮捕相关当事人。不过,也有人质疑,该毒奶粉事件原因是三鹿集团抢夺大陆贫穷农村市场,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所衍生出来。
爆发前序/三鹿奶粉事件
早在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但随后证实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单”,多个国家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2007年2008年9月2日,河北省产质量量监督检验院对蛋白质、亚硝酸盐,以及抗生素残留等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及安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全都合格。该检验结果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专访播出。
不过据新浪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后在法院审判中,公司管理人员证实公司最早接收投诉是在2007年底。
揭发受阻/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5月20日和21日,一位网民揭露他在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顺县城一家超市里买的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该奶粉令他女儿小便异常。后来他向三鹿集团和县工商局交涉不果。为此,该网民以网上发文自力救济,并以“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为题提出控诉,不过该控诉遭三鹿集团地区经理以价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为代价,取得该网民的账户密码以请求删除网上有关帖子。事后该网民则表示说,他因为相信了三鹿集团的解释,他买到的是假货,因此同意接受赔偿并删除帖子。
据“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8月1日下午6时,三鹿取得检测结果: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15个样品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份。2008年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别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其注册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并开始回收市场上的三鹿婴幼儿奶粉。2008年8月4日至9日,三鹿对送达的原料乳200份样品进行了检测,确认“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婴幼儿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径”。
确认因自己集团生产的奶粉导致众多婴儿患有肾结石后,三鹿集团开始进行危机公关工作。三鹿公关公司北京涛澜通略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被指在2008年8月11日向三鹿集团建议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网络合作,屏蔽有关新闻的公关解决方案建议:
“安抚消费者,1至2年内不让他开口;与网络签定300万广告投放协议以享受负面新闻删除,拿到新闻话语权;以攻为守,搜集行业竞争产品‘肾结石’负面新闻的消费者资料,以备不时之需。网络的300万框架合作问题,奶粉事业部已经投放120万元,集团只需再协调180万元就可以与网络签署框架,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 ”
这封由自称三鹿公关公司的员工在网上发帖的声称为公关解决方案建议在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的2008年9月12日,广泛流传于网上。
事发后的2008年9月13日,网络公司针对此种说法声明,表示从未接受这种要求:
“2008年9月9日晚,三鹿的代理公关公司致电网络大客户部希望能协助屏蔽最近三鹿的负面新闻,由于该提议违反公司规定以及网络一贯坚持的信息公正、透明原则,大客户部在第一时间严词拒绝了该提议。2008年9月12日,该公关公司再次致电希望能屏蔽三鹿的负面新闻,再次被大客户部予以否决。 ”
2008年6月中旬后,三鹿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南方日报收到网民反应,有人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系统里反映由三鹿奶粉导致多起婴儿肾结石,但事后屏蔽,只有要求网民提供详情的留言回复尚在。7月,徐州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冯东川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系统里反映2008年婴儿双肾结石导致肾衰的病例出奇地增多,且大多饮用三鹿奶粉,并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协助明确原因,不过也是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三鹿集团是中外合资公司,其最大海外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根据新西兰政府的说法,恒天然公司在2008年8月份得知奶粉出现问题后,马上向中资方和地方政府官员要求召回三鹿集团生产的所有奶粉。不过恒天然公司经过一个月多的努力未能奏效,中国地方官员置若罔闻,试图掩饰,不予正式召回。恒天然只好向新西兰政府和总理海伦·克拉克报告。2008年9月5日新西兰政府得知消息后下令新西兰官员绕过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报告此次事件,中国政府才严正对待此事。
事件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而且人们发现两个月来,中国多省已相继有类似事件发生。中国卫生部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人如果长期摄入会导致人体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并可诱发膀胱癌。
2008年9月11日上午10点40分,新民网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该部负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据称三鹿集团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30]不过事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很快在同一天的晚上,三鹿集团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同时发布产品召回声明,不过三鹿亦指出其公司无18元价位奶粉。
调查惩处/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2008年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三鹿集团最高将被罚两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在获悉三鹿奶粉造成婴幼儿患病情况后隐瞒实情、不及时上报所致。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
2014年,72岁高龄的田文华改判有期18年。
事件升级/三鹿奶粉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河北三鹿外,还包括:广东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元、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但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与之前《甘肃日报》报道不符,其含量减少了十倍。
中国共有109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进行了排查,检验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5. 三鹿公司在毒奶粉事件曝光前后的形象和现状
三鹿只是时代的一个代名词,代表的是一个产业的整体上的问题。 毒奶粉事件,首先由新西兰方面曝光。而新西兰因为是三鹿的股东而最早清楚整个事件的过程。 曝光前,首先奶源特别乱,然后加工厂方面监管也不规范。导致市场上食用奶粉的宝宝出现异状。形象高大上的同时,漠视着它对消费者的危害。 曝光后,三鹿破产,旗下...资产被分解。三元收购一部分。独立一部分成为君乐宝。等等。 事件本身影响非常大。不过也确实有了效果。国家追查下,市场环境,奶源环境,加工环境各个方面都有改善,这就是曝光后的福祉。
6. 新西兰恒天然收入下滑1%,奶粉多次不合格,曾是三鹿重要股东
12月4日,新西兰最大乳企恒天然合作社(下称恒天然)正式披露了2021财年第一季度(2020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的业绩情况。
数据显示,2021财年第一季度,恒天然实现总收入41.81亿新西兰元,同比微降1%;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到2.5亿新西兰元(约合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00万新西兰元,增长幅度在40%左右。
恒天然方面表示,客户对乳制品的持续需求和对供应链的谨慎管理是公司业绩表现较好的主要原因,而由于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地区利润率的提高和餐饮服务和消费者数量增加,公司的毛利润得以增加。
原奶收购价格上涨
伴随中国市场从疫情中逐步恢复,乳制品需求出现了强劲反弹。而由于中国买家的购买需求强劲,特别是对全脂奶粉的需求,使得恒天然的原奶收购价格进一步上涨。
由于对新西兰乳制品的强劲需求,恒天然宣布其缩小了对2020/2021年度牧场原奶收购预期价格的范围。
“将价格从每公斤乳固体6.30-7.30新西兰元上调至6.70-7.30新西兰元,意味着收购价格的中间价,即奶农将获得的报酬,已经增加到每公斤乳固体7新西兰元。”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Hurrell说,“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这一点在最近全球乳品贸易交易平台(GDT)的拍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中国买家的购买需求强劲,特别是他们对全脂奶粉的需求,是推动原奶收购价格上涨的的关键因素。”
Hurrell表示,公司在实施战略方面继续取得进展,今年第一季度开局良好,集团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到2.5亿新西兰元,比去年同比增加7200万新西兰元。
“销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反映了市场对乳制品的强劲需求和我们在供应链方面高效管理的结果。整个业务的改善使得我们调整后的收益增加了40%。”Hurrell表示,随着中国市场持续从疫情中恢复,乳制品需求出现了强劲的反弹,这帮助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业务在一季度实现了出色的表现,“在一季度,我们的餐饮服务业务又扩展到13个中国城市,这使得我们业务能够触达的城市总数超过了360个。”
尽管亚洲市场表现突出,恒天然在报告期内的业绩情况却呈现出了一定的“区域不协调”——非洲销量下降和欧洲成本上升,导致其在亚洲地区的增长有所抵消。
中国牧场持续亏损?
自2007年建立第一个试验牧场起,恒天然目前在中国已建成三个奶牛养殖基地,分别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山西省应县,以及与雅培共同在山东齐河县兴建的牧场。
恒天然在中国共有存栏3万多头泌乳牛,每年生产超过3.3亿升牛奶。行业数据显示,恒天然中国牧场每年出产的高品质原奶,占到中国乳品行业奶源总量的1%。
然而,此前恒天然业绩表现不佳,还被曝中国牧场持续亏损,加上对贝因美的投资几乎“血本无归”,这导致恒天然的管理团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为了补充现金流并甩掉包袱,今年10月,恒天然宣布将把其在山西和河北玉田的两处牧场群及其在汉沽的牧场以5.55亿新西兰元(25亿人民币)的总价分别出售给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优然)旗下子公司内蒙古天然乳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三元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自此,这项持续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尘埃落定,下一步该交易还需获得中国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许可和其它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在本财年内完成。
在中国建立牧场13年之后出售该业务,不仅是恒天然经过复核充分考虑后做出的决策,也符合其目前全球战略规划的需要。
对此,Hurrell表示,出售中国自有牧场将帮助合作社更加优先考虑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在过去的18个月里,我们一直在复核每项业务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我们的资产和投资能够满足今天合作社发展的需求。出售自有牧场符合我们专注于新西兰奶源的决定。”
奶粉抽检不合格
众所周知,恒天然是以大包粉(全脂奶粉)起家的,国内外很多奶粉企业都在购买恒天然的大包粉,采用干法工艺制成婴幼儿配方奶粉,恒天然还是三鹿奶粉的重要股东。
而飞鹤、旗帜、三元、摇篮、完达山、君乐宝则直接以鲜奶为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俗称“鲜奶工艺”。基于此,飞鹤、君乐宝带领国产奶粉强势崛起,市场份额不断升高。
但实际上,恒天然在华也有自己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比如安满(Anmum),不过,由于在渠道、营销上水土不服,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中,恒天然显得无足轻重。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0年5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2020年5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食品173批次。
本次有进口自新西兰1批次共75千克,恒天然FONTERRA limited生产的全脂奶粉,因感官检验不合格未准入境。
在2020年4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中,也有1批次共25千克进口自新西兰,由恒天然FONTERRALIMITED生产的脱脂乳粉,因包装不合格被拒入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恒天然,其他进口奶粉也频繁登上质量黑榜单,尤其是法国毒奶粉,这在很大程度上,重挫了进口奶粉的品牌形象。
今年11月2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1批次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207号)。通告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开展2020年总局食品抽检计划,该公司抽检的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陈典飞婴儿用品商行销售的北京世达环球科贸有限公司进口的“康维多·荷莱蕊婴儿配方奶粉0-6月龄1段”,检出了违禁物质。
“进口奶粉不等于高质,号称百年乳企的康维多竟然检出违禁物质,加上恒天然旗下奶粉不合格就是最好的说明,”业界人士告诉《五谷 财经 》,如今国产奶粉处于 历史 最好水平,主流品牌更是连续100%抽检合格,而进口奶粉却屡屡出事儿,这将进一步改变中国奶粉的市场格局。
“国产奶粉已经从奶源,加工,配方,检验,执行标准等多个方面领先世界水平,所有毫不夸张的说目前国产奶粉质量已经是全球最好的奶粉,不敢说第一但一定是最好的之一。”第三届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宋昆冈如上表示。
7. 三鹿毒奶粉事件始末有什么关系
早在3月经销商早就发现有问题,但是三鹿一直没有解决,没有拿出有效措施。部分医院也作为备忘登记,但一直无法确定原因和影响。 9月8日,几户家庭症状一样,均食用某奶粉,在记者支持下,联名向质监局申请调查。 三鹿一直否认自己与毒奶粉有关,一直到11月深夜,调查小组作出初步结论,三鹿紧急召开发布会,宣布召回产品 9月13日 国务院新闻办为此事定论。 具体经过如下, 风起:9月8日!正式怀疑期,这个时候媒体报道多用“某品牌”或“疑是三鹿”字眼。 9月8日,浙江《现代金报》报道,拉开正式调查序幕; ”2008年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接收一名来自甘肃岷县的特殊患者,这是该院自6月28日以来收治的第14名患有相同疾病的不满周岁的婴儿,这14名婴儿有着许多相同点:都来自甘肃农村,均不满周岁,都长期食用某品牌奶粉。…… 9月8日的中华网转载中写道:“在记者的支持下,7户家庭联名向质监局提出申诉,质监局表示已正式立案;” 随后数十网络媒体转载, 【多省出现"肾结石宝宝"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 中国网 2008-9-11 08:51 31条相同新闻>>】 9月11日深夜,三鹿新闻发布会,发布产品召回公告;此前略早,媒体报道:“调查组”经初步调查,已经高度怀疑三鹿问题奶粉含有危险物质,建议大众暂停使用” 9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三鹿奶粉新闻发布会,“……确定为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河北省人民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对奶牛饲料、原料奶、乳品原料、奶料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对不法分子和相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做出严肃处理。……” 9月16日18时《品牌中国》报道,因三鹿与新西兰股东就奶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三鹿奶粉问题最终由新西兰总理越级揭发。 目前资料显示,2008年3月,全国发生多起哺乳期因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但三鹿集团均未予以重视,甚至和经销商,股东发生意见冲突,而没拿出有效解决方案,最终导致事件曝光; 我用了一天时间收集、整理资料,还从多个网站、角度参考论证的!分还不给我! 9月8日最早的资料已经很难找到了,估计就我这里有部分了,因为我之前有搜集过! 强烈怀疑资料有被删除或因报道太过,删除了最早的报道
8. 三鹿事件是不是要感谢新西兰
是。三鹿奶粉事件最早其实是新西兰政府揭发的,新西兰总理克拉克透露在河北地方当局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回收奶粉后,新西兰政府直接向北京揭发三鹿奶粉遭污染的事件,而后中国卫生部最新的通报有2名婴儿因为使用三鹿奶粉而死,患儿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9. 曾经的三鹿厂现在改名了么
曾经的三鹿厂现在改名了,改为了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
(9)三鹿和新西兰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三鹿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当时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经过50年艰苦创业,如今三鹿已发展成为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乳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说:“创新,是三鹿发展的核心动力。三鹿过去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断创新、完善和超越自我中度过的,只有我们的学习与创新速度快于对手时,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2008年12月24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对三鹿发出破产令,正式宣告石家庄三鹿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其资产清算进入法律程序。2009年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10. 三鹿奶粉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的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 有意收购三鹿的企业 杭州娃哈哈集团 四川新希望集团 黑龙江完达山乳业 北京三元集团 黑龙江飞鹤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