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新西兰 » 新西兰南岛为什么没有大型哺乳动物

新西兰南岛为什么没有大型哺乳动物

发布时间: 2023-03-16 06:25:55

A. 请介绍新西兰地理特征

1.自然环境
有长白云之乡(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誉的新西兰属于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亚东南方约1,600公里处,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新喀里多尼亚、汤加、斐济,在南纬34度至47度之间。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12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00公里。新西兰素以“绿色”着称。虽然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75%以上,但这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森林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生态环境非常好。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北岛第一峰鲁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新西兰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积616平方公里。南岛横跨南纬40°~47°,岛上有全国第一峰库克山。阿尔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脑湖面积342平方公里,是新西兰第二大湖。苏瑟兰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森林覆盖率:31%(2005年统计)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31,570.33708千公吨(2004年统计) 使用改良水资源的人口比例:97%(1995年统计)

2.气候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新西兰的12月至2月为夏天,6月至8月为冬天。夏季平均气温25℃,冬季10℃,全年温差一般不超过15℃。各地年平均降雨量为400~1200毫米。
环境
新西兰约于一亿年前与大陆分离,从而使许多原始的动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独特的植物和动物之外,这里还有地形多变的壮丽自然景观。新西兰从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分离之后,这些原始的物种便在这块独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着名新西兰
的自然学家大卫·贝拉米(David Bellamy)称这里是“摩亚方舟”(Moa's Ark),此名称来自新西兰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鸟“摩亚”(moa,又名恐鸟),但现在已绝种。自从人类开始在新西兰定居以来,短短1000多年的时间已经使许多原生物种消失,但近年来新西兰政府加大了自然保护的力度,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保护措施包括消灭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国家公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1个海洋与湿地保护网络,以及保护特别的河流与湖泊。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另外,像kakapo鹦鹉、垂耳鸦、几维鸟和大蜥蜴等珍稀与濒危物种的研究和管理计划也开始执行。

3.植物
虽然经过人类1000多年的砍伐,新西兰仍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仍是茂密的森林――大部份位于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大都属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禁止开发,您可以尽情享受其中的野趣。新西兰森林的特点是温和、常绿的雨林,其中有巨大的树蕨、藤类和附生植物――看起来很符合一般丛林的模样。巨大的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目前生长在相对较小的北岛凹地与科罗曼德尔半岛。

4.动物
新西兰的奇异鸟
新西兰是罕见鸟类的天堂。最着名的是不会飞的奇异鸟,新西兰的非正式国家标志。其它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及濒临灭绝的kakapo鹦鹉(即鸮鹦鹉),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较小的树上。另一种奇特的鸟类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鹦鹉(原生高地鹦鹉),这种鹦鹉会飞,以不怕人类和大胆的个性而闻名。

新西兰自身没有多少陆地哺乳动物:没有老虎、没有狼、也没有其他食肉动物,仅有少数的小蝙蝠和青蛙。人类涉足之前,这里的森林是鸟儿的天堂。就在500万年前,体形硕大的哈斯特巨鹰一度是新西兰鸟类的统治者。哈斯特巨鹰是一种巨大的猛禽,翼展几达3米。它能从空中攻击恐鸟,先用锐利的爪子把恐鸟(一种新西兰无翼大鸟,现已灭绝,高度是人的两倍)击倒,再撕食其肉。
哈斯特巨鹰3米多的翼展或许并不惊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体重则超过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种鹰,因此哈斯特巨鹰堪称史上最大的鹰。

B. 人间天堂:新西兰

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似乎违背了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拥有忘记了飞翔的鸟、憨态可掬的珍稀企鹅、随时出没的海洋精灵与古老的大型鳄蜥…

第一次去新西兰旅行的人,很难不被它独特的风景、多样的物种吸引。在这片最晚被人类“染指”定居、远离大陆的遥远海岛之上,有着许多有趣的动物、珍稀的植物。

新西兰成为“动植物天堂”,是因为没有毒蛇、原生大型哺乳动物等“猛兽”。在这座违背了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生存规则的国度,忘记了飞翔的鸟、憨态可掬的珍稀企鹅、随时出没的海洋精灵与古老的大型鳄蜥一道,共同描绘了独属于新西兰的美妙轮廓。

为什么新西兰没有猛兽?

这首先要从新西兰这块岛屿的“年龄”说起。约1亿年前,新西兰与超级大陆分离。这一小片曾经沉在海底的区域,在海水退去后,变成了全新的陆地新西兰。虽然有1亿年用来进化,但按照从鱼开始到爬行动物、再到登陆进化的路线,比起其他生机勃勃的古老大陆们,新西兰还是显得太年轻了。这座年轻的小岛,自己不能够独立进化出大型猛兽这类的“天敌”,四周的海洋又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附近大陆的蛇与猛兽无法游过来,安全“隔绝”成为可能。


新西兰地图

但事实上,新西兰附近的澳大利亚,也同样是四面临海,却有着太攀蛇、长吻海蛇、东部棕蛇、澳洲虎蛇等剧毒物种。


为什么环境状况类似的新西兰却没有毒蛇出没?


约5000万年以前,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地块分离。这次“分家”,让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内部的地理、气候环境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样貌。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1/3以上的面积被沙漠覆盖,降雨量很小,形成了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中心的半环状气候分布。在东南沿岸一带,澳大利亚分布着大量的热带雨林,东北部沿海地区更是全年高温多雨,拥有众多人类未曾涉足的原始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昆士兰温热带雨林

和沙漠与原始森林组成的澳大利亚不同,新西兰境内多山,山地与丘陵占据了总面积的75%,温带海洋性气候让这里四季温差不大,更鲜有极端气温出现。



在陆地上,毒性较大的动物需要同时满足温度高、丛林密的环境条件,澳大利亚全年气温高于新西兰,又有着比新西兰更密集的热带雨林,动物的毒性便更高,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形成了如今的样貌。


除了“远离大陆”“温差不大”等天赋之外,新西兰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依然保持着几乎没有天敌的生态环境,也有赖于当地人的努力。新西兰对入境动植物的检疫极为严格,且完全禁止蛇类进入,即使在动物园内,你也看不到任何一种蛇。若是在新西兰被发现进口蛇类,会被判处5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对于环境的保护,新西兰人也在细枝末节上做足了功夫:在奥克兰的餐厅,几乎所有洗手间内装洗手液的盒子上都贴有“此洗手液不含棕榈油成分”的提示标签——鼓励大家使用不含棕榈油的洗护产品,以便保护热带雨林不被砍伐。


“不含棕榈油成分”的标识

岛屿自有天赋,加上其间的人们肯为守护天赋而努力,“没有天敌”的童话故事才能始终延续。


“鸟岛”


几乎没有天敌的侵袭,在新西兰,过得最舒服的当属各种鸟类了。


如果你留意新西兰街头店铺的招牌、图书与邮票上代表国家的图案,很容易就见到新西兰的国宝——几维鸟。


几维鸟

说是“鸟”,但几维鸟属无翼鸟科,并不会飞翔。由于在新西兰没有天敌,食物易得,几维鸟的翅膀逐渐退化,最终失去作为鸟儿与生俱来的飞翔本领。


几维鸟的习性与样貌,看起来也是呆萌有余、机警不足:圆滚滚的身子、细长的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十分有趣。眼睛小小、视力不佳的几维鸟,日常栖息在森林和灌木丛中,昼伏夜出,喜爱热闹的群体生活,性情温驯、好奇心旺盛。作为鸟类,几维鸟罕见地像兔子一样住在地洞里,它们细长的嘴是极好的挖掘工具,可以挖出足够自己和后代居住的巢穴。


同样忘记如何飞翔的,还有几近濒危的南秧鸡。同为新西兰特有的鸟类,不会飞的南秧鸡没有国宝几维鸟的好运气,一度因早期人类活动影响和环境变化濒临灭绝,直到20世纪40年代左右才被重新觅得踪迹。如今,约有300只南秧鸡栖息在提里提里玛塔基岛上一个专门的鸟类保护区。


南秧鸡

除了稍显笨拙的国宝与南秧鸡之外,新西兰还拥有一些古灵精怪的独特鸟类。比如,聒噪的簇胸吸蜜鸟胆子很大,会主动飞到人类身边好奇地端详,还能像鹦鹉一般学人说话;比如啄羊鹦鹉,这种生活在高山之上的鸟类生性顽劣,被以“啄羊”冠名,人们便能读出它一贯做过的“好事”。如今,啄羊鹦鹉的“业务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啄羊,还热衷于用嘴拆掉人们 汽车 上裸露的小零件,让当地居民又爱又恨、无可奈何。


对 汽车 零件情有独钟的啄羊鹦鹉

虽然新西兰境内随处可见独特的鸟类,但若是在特定的春夏时节,来到奥克兰附近着名的穆里怀海滩,你不仅可以欣赏到曾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30大美景”之一的迷人黑沙滩与壮美悬崖,还能遇见塘鹅的繁殖盛会。


这些塘鹅每年冬季飞往澳大利亚躲过新西兰的冬天,再于10月前后飞回新西兰的穆里怀海滩,在这里筑巢孵卵,待次年3月前后带着小塘鹅一起飞到澳大利亚。于是,10月至隔年3月间,穆里怀海滩便成了鸟的世界,被当地人称作“鸟岛”——虽然,所谓的“岛”仅仅是海上伫立的两块巨石,但数以万计的塘鹅在此生息繁衍。欢快的鸟叫声伴着海浪拍打巨石的声响,仿若一首大自然的美妙交响。


穆里怀海滩

比起笨笨的几维鸟,塘鹅们不仅带来了大自然的和鸣胜景,也是极佳的捕鱼小能手,渔民们称之为“导航鸟”——若是追随塘鹅们的飞行轨迹追捕鱼群,保证能获得极大的收获。


塘鹅

丰富多彩的鸟类为人们提供了自然的无限乐趣,人们亦精心守护着鸟儿们的生息繁衍。在新西兰,“鸟岛”的称呼又怎么能仅仅局限于两块巨石呢?


动物乐园


良好的生态、少有威胁的生存环境之下,受惠的不仅是鸟类,更多濒危、稀有的海洋、爬行动物,都能在新西兰找到自己的家园。


素有“海洋之舟”美称的古老游禽企鹅,是飞鸟与海洋的结合。在新西兰,可以见到其他地区鲜见的三种珍稀企鹅品种:蓝企鹅、黄眼企鹅和峡湾冠企鹅。


蓝企鹅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种企鹅,身高只有30厘米——差不多是一瓶矿泉水那么高,即便是一只成年的蓝企鹅,体重也才1公斤左右。因为它们身材娇小,又常常在夜晚活动,在新西兰奥马鲁的蓝企鹅保护区附近,当地人为了保护它们,特意捐款修建了一条蓝企鹅专用地下通道,方便这些小生灵们不被人类打扰地安全过马路回家。


蓝企鹅

在但尼丁以南的奥塔哥半岛以及奥塔哥南海岸,可以见到如今全世界仅存4000余只的黄眼企鹅——连接两只黄色眼睛的,是一圈漂亮的淡黄色镶边。黄眼企鹅身型较大,一只成年的黄眼企鹅大约有70厘米高、体重在6公斤左右。


黄眼企鹅

除了黄眼企鹅,峡湾冠企鹅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之一,它们生活在新西兰南岛最南端的峡湾和斯图尔特岛,美丽又难得一见。


峡湾冠企鹅

被海洋环抱着的新西兰,同样也是海洋生物的集结地。在奥克兰的豪拉基湾海洋公园,极度濒危的布氏鲸以此为家。南半球37种海洋哺乳动物中,有超过25种长期生存在这个地区,几乎成为了一座“种群博物馆”。而若是前往南岛东海岸的凯库拉,人们便可以比在任何一片海域更轻松地遇见抹香鲸。


凯库拉水下环境特别,水域中的大陆架坡度极陡,从陆地陡降至水下峡谷;南北方寒暖流的冲撞,让这里的浮游生物与深海营养物质十分丰富,为鲸鱼群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与食物储备。定居在这里的抹香鲸,常常在觅食之余探出水面,给出海赏鲸的人一份不会落空的惊喜。


在凯库拉,可以搭乘观鲸的游船到海上近距离观鲸

故事的最后,不妨前往离岸保护区看一看鳄蜥——一种从远古时代存活下来的独特物种。作为世界上仅存的、从恐龙时代延续至今的喙头爬行动物,其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早已在6500万年前灭绝,而古老的新西兰大蜥蜴则凭着天时地利延续至今。这种“蜥蜴的活化石”,平均寿命在 100 岁以上,一生中,皮肤可以变换出几种不同的色彩。同时,它也是罕见的“三眼”动物,人们目前并不清楚其额头上神秘的第三只眼的用途,但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帮助新西兰大蜥蜴计算与辨别时间的器官。


鳄蜥

作为卵生动物,新西兰大蜥蜴的性别由孵化时的环境温度决定:只有低于22.1摄氏度,才有可能孵出雌蜥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雌蜥蜴的孵出变得越发艰难,走过漫漫进化路、栖息于“无天敌”岛屿的“活化石”,也将面临灭绝的危机——减缓全球变暖,将人类活动这一新生“天敌”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该仅仅是新西兰人的努力。

C. 为什么小小的新西兰,会有如此多的巨鸟呢

鸟类的体型一般都不太高大,可是某些地方的鸟类比平常的鸟类要大的多,所以它们又被人们称为”巨鸟“。巨鸟在新西兰特别多,走在新西兰的土地上,一不注意,一只巨鸟就出现在你的眼前,当地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有些人好奇为什么在小小的新西兰可以出现那么多巨鸟,其实这是和新西兰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有关。



总之,新西兰有那么多的巨鸟,主要还是新西兰的地理条件优越,那里食物丰富,又没有巨鸟的天敌。巨鸟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上面,它们的体型也随着变得越来越大,身体的变化也让它们的翅膀出现了退化,永远地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D. 南极为什么没有“北极熊”,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

南极和北极位于地球的两端,都是气候酷寒、终年冰雪覆盖之地。两者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似乎很相近,但是,南极生活着企鹅,而北极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入手。
我们所说的企鹅,是动物分类上一个较大的鸟的类群,它们不会飞行,适应水中生活,全部分布在南半球。科学家认为,企鹅是在1亿年前从一种会飞的鸟演变来的,这些鸟类当时生活在现在的新西兰一带。那时,新西兰离南极的距离没有现在那么远,于是,有一部分企鹅就扩散到了南极,形成了今天常见的几种南极企鹅。
从现实来看,南极和北A虽然环境类似,但生态条件并不相同。南极是一块独立的大陆,周围被宽阔的海洋包围。这里气候寒冷,只有一些原始的昆虫和苔藓类植物生长,因而也缺乏大型食草类动物,更没有类似北极熊这样的肉食动物。企鹅因此可以在周边的海域中获得足够的食物。
由于远离大陆,也阻止了企鹅的天敌迁移到南极,从而给企鹅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生长和栖息环境。所以,即便忽略历史因素,我们现在人为地把企鹅运到北极,它们也很难在北极长久地栖息、繁衍。

E. 新西兰有多少种鸟类

我刚才帮你查过了,根据资料显示,新西兰一共有1562种鸟类。

F. 为什么新西兰没有蜜袋鼯

新西兰有蜜袋鼯。蜜袋鼯原产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天生善于爬树,住在树洞里。蜜袋鼯,是一种袋鼯科袋鼯属哺乳动物。蜜袋鼯身体总长约27~61厘米,体重为110~140克,它们那毛茸茸的被毛一般呈蓝灰色,但也有黄色、黄褐色或白色的,腹部、喉咙及胸部呈奶油色,背部贯穿着一条黑斑,蜜袋鼯的耳朵薄而尖,眼睛大且圆,体态轻盈娇小。

G. 新西兰鲸鱼搁浅事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鲸鱼搁浅的原因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专家认为,送别角这个地点水浅影响了鲸鱼的导航能力。或许是鲸鱼搁浅的原因。

新西兰南岛最北端的海滩发现了大批领航鲸搁浅,虽然拯救的人员尽力将这些鲸鱼送入大海。但是仍然有19头鲸鱼死亡,令人心痛不已。

新西兰鲸鱼搁浅事件

新西兰南岛最北端的海滩发现了大批领航鲸遭遇搁浅,拯救人员全力将这些鲸鱼送到大海,但仍然有19头鲸鱼死了。新西兰的环保部表示,在南岛第三大城市尼尔森以北约90公里的送别角发现了,约50头领航鲸搁浅,约40头鲸鱼在救援人员的协助下,当天晚上被送回大海。然而到第2天早上发现,又有搁浅的鲸鱼。

当地的环保部发言人说,一些搁浅的鲸鱼已经游走,但是仍然有一些在海岸的附近出没,鲸鱼离着海岸很近,目前不确定他们是否会游走,还是可能再次搁浅,环保部的人员和志愿者将留在现场,如果鲸鱼在游上岸,再次搁浅就可以及时解救他们。

希望这些研究者们尽快研究出领航鲸搁浅的原因,给领航鲸以更多的帮助,减少悲剧的发生。

H. 汤加大型火山喷发,新西兰受到海啸影响,一起了解下新西兰

新西兰 是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国,大洋洲第二大国家。


面积26万平方公里,比中国云南省小一点,南北最长距离1600多公里,


大约在8500 万年前,新西兰从地球超级大陆中分裂出来,飘浮在南太平洋之上。(什么是大陆漂移 点这里 )



新西兰主要由 北岛 南岛 两大岛组成,面积占了总面积的99%,两岛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2公里。


还有150多个较小的岛屿零星散落在南太平洋上。


首都 惠灵顿 位于北岛南端,惠灵顿是世界上最靠近南极的首都。





新西兰还是世界上企鹅种类最多的国家。






南岛有3000多条 冰川, 留下大量冰川湖和峡湾,还有直升机冰川徒步供游客烧钱。(什么是冰川 点这里 什么峡湾 点这里 )





与世隔绝




新西兰距离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很远。


与南 太平洋群岛 的 新喀里多尼亚 、 汤加 和 斐济 相隔大约1000公里, 距离互相讨厌的澳大利亚,至少有1600公里以上。




经历了8000万年的 与世隔绝 ,拥有独特的动植物。


大约2000种土生土长的植物中约1500种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在人类到来之前,唯一的哺乳动物是蝙蝠,没有蛇类。


也是因为没有凶猛天敌,很多在残酷的欧亚大陆上活不过第二集的动物在这里幸存。


例如一亿年前就在其他地方灭绝了的楔齿蜥。



因为没有猛兽,唯一的天敌是老鹰。


新西兰进化出很多不会飞但会钻洞的鸟,比如国鸟——长得像猕猴桃的 奇异鸟。



为了防止外部世界的动植物微生物给本地生物群落造成灭顶之灾,新西兰 海关入境政策严格到变态, 登山鞋入境都要把鞋底的泥洗干净。





毛利人



也是因为位置实在太郊区, 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人类定居的大型岛屿。


1300年前后,波里尼西亚群岛移民才从南太平洋群岛上划着独木舟迁徙而来,成为新西兰的原住民 毛利人。



今天,毛利人占新西兰总人口16%,



毛利人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一种,也有学者认为毛利人有可能是来自于中国台湾。



他们还给这里起名字奥特亚罗瓦,意思是 长白云之乡。



毛利人见面打招呼喜欢碰鼻子,民风悍勇,传说还吃过人。



喜欢跳一种 哈卡舞, 据说是古代部落之间用尬舞的方式震慑对手。


这种方式 健康 环保,所以新西兰人在 体育 比赛前都要尬舞,对手先蒙圈不知道是什么操作。




地球力量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 板块交界处, 地球最强大的力量主宰着这里。(板块构造 点这里 )




火山地震 活动频繁,众多火山在北岛集中。


有一些火山还处于活动状态,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就是《指环王》末日火山的取景地。


公园里有各种徒步项目,难度都很大,对体力装备要求很高。




每年地震400次,其中,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1次。


在基督城可以看到人们为了纪念大地震遇难者,放在遗迹上的185把空椅子 。



还拥有丰富的 地热资源, 怀奥塔普地热世界被叫作恶魔的澡堂子。


还有一个每天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唯一的缺点就是硫磺味道实在太臭了,狗觉得恶魔也受不了。



两大板块的冲击,还在新西兰凯库拉附近形成 深海沟, 吸引了喜欢在深海活动的 抹香鲸。



新西兰现在有成熟的 坐船观鲸 活动,风浪特别大,看到鲸鱼之前狗先晕船晕到武功尽废。




山海传说



板块碰撞让新西兰成为一个 多山国家, 山地和丘陵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


南岛的一半面积被 南阿尔卑斯山 占据,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19座,最高峰 库克峰 3764米高。



可以种植的耕地很少,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5.6%。


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岛东部的坎特伯雷平原,出产了新西兰大部分农产品。



但至今,新西兰粮食都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最初,毛利人从热带带来的植物都死光了,只能 靠捕鱼狩猎为生。


他们经常捕捉一种比人还高的恐鸟吃,没想到毛利人口味还挺重,直接把人家给吃灭绝了。




欧洲人来了



1642年12月, 荷兰 探险家从印尼出发,到达新西兰的西海岸,并以荷兰西兰省的名字命名为新西兰。



还没来得及上岸观察,四个荷兰水手就被毛利人干掉,荷兰人觉得这里土着太凶残,不宜久留。


还把登陆地方叫作“兇手湾”,这就是今天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黄金湾。



一百年后,一个叫 库克 的英国人比较精明,听说毛利人不好惹就没有来硬的。


找了个酋长搞搞关系,画了地图,北岛和南岛之间的海峡也被命名为 库克海峡。






1788年,英国将新西兰划入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中。


盛产木材、鲸鱼、亚麻、 还有中国有钱人最爱的海豹皮 ,这个新鲜海岛很快吸引了很多 欧洲商人。


其中一部分是从英国送到澳大利亚的罪犯 ,来到新西兰的第一艘商船名叫幻想号。


欧洲人还带来了 基督教, 最早的传教士们为了让毛利人信教,教人读书写字和种小麦玉米。


1840年,新西兰有了一所大学—— 奥塔哥大学。



今天,70%的新西兰居民称自己是欧洲人的后裔。


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英国,也有的来自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






怀唐伊条例



欧洲人的到来,给毛利人的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他们带来的疾病,造成毛利人大量死亡,据称最后一个纯正血统的毛利人已经在1933年去世了。


欧洲人还经常欺负人老实厚道, 以极低价格诈骗毛利人的土地。


不过爆发的多次冲突中,英国正规军队被毛利游击队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哪怕失败了,毛利人也不投降,躲在丛林中专业给英国军队找麻烦,从未被英国真正征服过。



经过长期的斗争,毛利人获得了民族尊严和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今天毛利语也是新西兰人可以在法庭上使用的官方语言,很多白人都在学毛利语。


1840年,英国王室与毛利人之间签署的一项 《怀唐伊条约》 ,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献。



新西兰终于脱离澳大利亚,成为大英帝国在南太平洋的留守儿童。


英国法律体系建立,同时,也确认了毛利人拥有土地和文化的权力。


今天,《怀唐伊条约》的签字屋成为一个 旅游 景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新西兰都深受英国爸爸的影响,政务、教育和文化都以英国为蓝本。


饮食也受英国影响,就是那种上好的食材特别多,但是加工方式都一言难尽。




纯净牧场


新西兰南、北两岛都有广袤的 肥美草原, 加上温和潮湿的温带海洋气候,牧草全年都可以生长,非常适宜放牧。(什么是草原 点这里 )


从19世纪50年代起,新西兰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种毛质优良的美羊羊。



很快,新西兰的羊毛、奶制品、肉类大量出口到英国,新西兰像澳大利亚一样,成为 大英帝国最好的牧场。


随着冷冻船技术引入,新西兰成为世界肉奶制品出口大国。


目前世界通用的机械式挤奶设备和冷冻肉都是新西兰早期的发明。


今天的新西兰,一半土地是牧场,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牲畜最多的国家。



新西兰乳制品一直以质优价廉畅销世界,出口量能和整个欧盟抗衡。


还是全球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30%。



游客可以在新西兰坐着敞篷拖拉机参观农场,观看剪羊毛,还有赛狗、赛马这种草原风情的比赛。



战争岁月



1907年,英国被迫同意新西兰成为自治领,新西兰从此基本上获得独立。


在全世界风卷残云的战争岁月,这个南太平洋小国不得不过上 出门傍大佬 的生活。


一战帮英国打仗,一战参战兵力占青壮年男性的40%,伤亡人数超过5.6万人,每17个居民中就有1人伤亡。


二战期间,看英国爸爸自顾不暇,新西兰紧紧抱住了美国的大腿。


1942 1944年,驻扎在新西兰的美国军队就有约10万人。


新西兰军队积极派遣自己的海军、空军参加太平洋地区的一系列战斗。



富裕宁静



虽然付出巨大伤亡,但战争期间,新西兰成为英军和美军的 太平洋后勤基地。




全面供应农产品,还成功从农业国转型成为工业国,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纺织工业高速发展。



今天的新西兰政府廉洁度世界领先,人均GDP36000美金,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福利国家。


中国,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新西兰风景可盐可甜,既有壮丽山湖又有田园美景,是世界最受青睐的 电影取景地。



《指环王》系列、《纳尼亚传奇》、《金刚狼》、《花木兰》等电影都是在新西兰取景。



还吸引 全世界游客不远万里赶来。


目前, 旅游 收入占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0%,提供了全国近10%的就业岗位。



远道而来



这片遥远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土着,人们都是远道而来。


是受毛利人影响,新西兰人普遍 顽强勇敢,朴实友善, 各行各业都有顶尖选手,在世界各国口碑都好。



可能是生活富裕平静,人们喜欢找点刺激。


新西兰人人都是 户外运动发烧友, 首攀珠峰的英国登山队队员 希拉里 就是一位新西兰养蜂人。(什么是珠穆朗玛峰 点这里 )


就这新西兰人还嫌不够,发明了蹦极,开发了高空跳伞等各种 极限运动。


蹦极 起源地在皇后镇卡瓦劳大桥,服务特别细致,还有手入水,头入水和不沾水三种选择。


不敢跳没关系,我们可以买票进去看热闹。



爱与漂泊


亿万年的山海演义,近千年的你来我往。


在这个世界最孤独的岛屿上,人们一同分享大自然的惊心动魄和徐徐不急的人生风景。


希望我们有生之年,都能走进长白云的故乡,延续这个 漂泊和爱的岛国故事~



I. 新西兰南岛西侧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比重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新西兰种植业欠发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地形因素:新西兰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因此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2.气候因素:新西兰位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各月降水分配较为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各月降水分配较为均匀的气候特征反应了当地的阴雨天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因此不利于种植农作物,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多汁牧草可以用来饲养牲畜,所以新西兰的畜牧业发达。
因此新西兰种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光照和地形。

J. 新西兰为什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鸵鸟是如今地球上生活着的最大的鸟类动物,成年鸵鸟的身高为2.5米,体重达150千克,赤手空拳的人面对鸵鸟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的。鸵鸟已经很可怕了,但其实在很早以前的新西兰地区,还圣后着一种远比鸵鸟恐怖的多的巨型鸟类,它们身高三米多,和两层楼差不多高低,体重更是达到了250千克,战斗力远不是鸵鸟可以比拟的,它就是恐鸟,一种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巨型鸟类动物。


其实恐鸟的灭绝只是地球动物灭绝的一个缩影,在早期智人开始出现的时候,地球其它生物的灭绝速度就开始加快,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动物的灭绝被推向了顶峰,几乎每年都会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动植物彻底灭绝,原因都是人类的猎杀和对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也许最开始的人类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这样做,那么现如今的我们,又为什么要把地球上的其它生物都逼上绝路呢?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2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6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4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3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8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5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0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5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2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