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新西兰 » 新西兰养殖哪些家禽

新西兰养殖哪些家禽

发布时间: 2023-03-30 15:11:26

㈠ 新西兰畜牧业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1、畜牧业经济发展
1.1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衡量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看这个国家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由于三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强度不同以及结合的方式不同,形成了土地密集型的畜牧业、资本密集型的畜牧业及劳动力密集型的畜牧业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受三大要素的制约,世界各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三种模式相对应的分别是:以土地投入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模式(简称澳新模式);以资本投入为主的美国和欧洲的集约化畜牧业发展模式(简称欧美模式);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简称传统模式)。
在欧美模式中,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经营规模的不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北美模式和欧洲模式。北美模式是指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土地资源丰富,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但劳动力资源紧缺,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经济的过程中,选择了土地、资本和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大农场的发展道路。欧洲模式是指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几个欧盟成员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经济过程中,选择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集约化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
1.2我国应该借鉴欧洲模式
我国的畜牧业经济,由于受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制约,所以,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少,土地资源非常稀缺,这是基本国情。受土地资源供给的约束,我国在发展畜牧业经济过程中,不可能采取澳新模式走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同时,由于受土地、资本及技术等条件约束,我国在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亦不可能采取北美模式走以大农场为主的发展道路。唯一可供我们选择的(也是可行的),只有欧洲模式。
为什么我国要选择欧洲模式?因为欧洲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那么。什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呢?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草地大产草少,人口多耕地少,农户多农场少。草地资源质量差,决定了我国发展畜牧业经济无法采用澳新模式。我国虽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地资源(其中,3亿公顷为北方草原,1亿公顷为南方草山草坡),差不多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倍,但是,仔细分析,这些资源的质量很差。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难度大,潜力有限。北方草原大都地处北方的寒冷地带,无霜期短、寒冷、干旱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受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制约,我国天然草地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资源质量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存在天壤之别。
1.3我国的畜牧业应该实现由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变
人口的二元结构及耕地资源稀缺,决定了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亦不可能采用北美模式。草地大产草少,决定了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不具备选择澳新模式的基本条件。我国人口的65%属于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供给过剩是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意味着我国农业劳动力成本低,同利用机械相比,利用廉价劳动力更具有比较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主要原因。从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科技素质差,人均耕地面积小,决定了我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不可能是技术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
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可以肯定,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发展也不可能逆潮流而上。换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畜牧业生产也必然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但是,实现规模化生产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例如,培育家庭农场、建设规模化的饲养小区、发展大规模的商业化大农场,等等。我国目前的畜牧业生产从业者多数是小规模的农户,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我国实现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途径应以培育家庭农场为主,即逐步实现由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变。但是,毫无疑问,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进程将取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漫长,所以,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由农户向家庭农场的转变将面临各种挑战。
2、欧洲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2.1欧洲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笔者曾经先后考察过匈牙利、芬兰、奥地利、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发展,包括养猪业、家禽业、肉牛业、奶牛业,都是紧紧依赖于家庭农场,像北美那样的牧场在欧洲几乎找不到。家庭农场有两个基本特征,特征之一:就是农场所需要的劳动力主要是家庭成员,包括夫妻和子女,很少有雇工。一般情况下,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与家庭劳动力的供给水平相适应。特征之二:就是经营规模都不大。在德国,奶牛存栏量40头以下的家庭农场占66%,生猪存栏量600头以下的家庭农场占83%。在荷兰,家庭农场平均饲养奶牛59头。在奥地利,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更小,在饲养奶牛的农场中,养牛10头以下的农户占养牛农场总数的38%,养11—50头的占55%,养50头以上的占7%;在养猪农场中,年存栏量在100头以下的,占养猪农场总数的92%;年存栏量101—400头的,占7%;年存栏量400头以上的;占1%。
2.2欧洲的家庭农场经历了由农户到农场的转变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西欧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许多农场都是兼业型农场,他们种粮、种菜、养猪、养牛同时从事几个行业,甚至有些农民是一边到工厂打工一边经营农场,农场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小,专业化程度也很低。这些农场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农户。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奥地利的多数农场属于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农牧结合型农场,即使是单纯从事养殖业的农场也都既养猪又养鸡,兼业型农场依然占农场总数的70%。2007年4月,笔者在考察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畜牧业时,访问了一个农场叫弗拉格纳农场(Fragner),这是一个经历了三代人经营的世家农场。1961年农场只有20头猪,13头奶牛,同时还经营几公顷耕地,当时属于一个兼业性农户。但是,40多年后的今天,该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的奶牛农场,奶牛存栏量达200头,同时还经营着104公顷的土地用来生产奶牛所需要的饲草饲料。可以说,弗拉格纳农场由一个兼业农户转变为一个专业化的农场,是在城市化和工业进程中实现的。它所在的村庄,1945年时有167个经营奶牛的农场,但现在全村只剩下他一家了,其他的农场有的转产,有的转让,有的出租,有的进城成为城市人口。弗拉格纳农场通过购买和租赁别人的土地扩大了自己农场的规模。弗拉格纳农场所经历的变化,记述了许多欧洲现代的家庭农场由农户向农场转变的历史进程。
2.3以家庭农场为中心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欧洲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家庭农场为服务对象,围绕家庭农场而建立的。政府出台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是针对家庭农场的;科技推广体系是针对家庭农场设计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项目是针对家庭农场设计的;成立的各种行业协会是直接为家庭农场提高服务的。这种服务理念和制度设计贯穿于机械制造、动物育种、饲料营养、草场改良、疫病防治、粪污处理、农场管理等各个环节。这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造就了具有欧洲特色的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畜牧业。事实上,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例如,荷兰和德国都是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荷兰的家庭农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手工挤奶相当普遍,一个挤奶工一天最多可以挤10~15头奶牛。60年代初开始推广机械挤奶,到60年代末机械挤奶得到普及。目前,荷兰的挤奶方式正在由机械挤奶向机械人挤奶转变。荷兰在欧洲各国中是采用机械人挤奶最多的国家。欧洲各国已经投入使用的挤奶机械人总共有500套,其中,在荷兰就有250套。荷兰的农场主们一直高度重视利用现代科技来发展奶牛业。他们紧跟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运用到奶业的生产实践中去。例如,他们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牛群,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饲养管理,利用现代环保技术从事奶业生产,等等。
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奶业生产通过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饲养体制也实现了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的转变。笔者所访问的所有奶牛农场都采用现代的品种、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管理。从品种上看,他们所利用的德系西门塔尔在乳肉兼用型品种当中,无疑属于世界顶尖水平(母牛的平均单产水平约为7吨,同时,公犊有很好的育肥能力)。从技术上看,他们利用的草场全部为人工配方草场,每块草场上有10种以上牧草配伍,保证了饲草营养的多样性;牧草青贮及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得到了普及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在家庭农场中得到了普遍采用。从管理上看,普遍实现了完全舍饲与TMR技术的完美结合;高产奶牛的补饲实现了由计算机控制;牛的粪便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环境中的异味小,所以除了一些大型的奶牛场实现了场村分离外,还有相当数目的小型奶牛场依然在村庄内经营。
2.4我国应该以家庭农场为中心发展现代畜牧业
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上看,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美国、加拿大选择了大农场的发展道路,而欧洲各国则选择了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虽然他们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但都分别实现了现代畜牧业这一产业发展目标。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正处于选择何种规模化发展道路的交叉路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差异性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形成了农户、专业户、大农场、规模化饲养小区等多种经营成分并存的局面。但从全局上看,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仍然是以农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的国家,借鉴欧洲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把越来越多的农户打造成家庭农场,是畜牧业走向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选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特被强调针对家庭农场,科技创新、技术推广、高科技的研发都要服务于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
3、发达国家畜牧业组织化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3.1发达国家畜牧业的组织化特征
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高度组织化的产业之一。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种植业、林业和渔业。这是因为:第一,许多畜产品属于鲜活产品,货架期很短,要提高销售效率需要把生产者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地销售;第二,畜禽属于活的动物,不能被人类直接消费,需要经过屠宰、加工后才能食用,所以畜牧业的产业链比种植业、林业和渔业都长,为了改善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性,需要建立产业组织。
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业组织,按照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三类,即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技术组织,与三种组织对应的名称分别是农民联合会、农业合作社及农会或农业协会。农民联合会属于农民自己的政治性组织,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农民利益,在参与政府决策中,为农民说话,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如果政府出台的某项政策招到它的反对,这项政策就很难付诸实施。农业合作社属于农民自己的经济性组织,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①销售服务(销售合作社),例如,向社员销售机械、饲料、兽药等投入品;②加工服务(加工合作社),社员生产的牛奶、肉类都是经过合作社加工后进入市场的;③金融服务(信用合作社),社员可以通过合作银行进行储蓄和贷款。农会属于农民的技术组织,主要对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经常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育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防疫等许多方面为农民提供上门服务。
3.2发达国家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征
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我国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目前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为“公司+农户”或者“公司+协会+农户”,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为“合作社+公司+农户”。这两种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我国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与农户之间基本是一种买卖关系,属于松散型的合作,公司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甚至有时存在经济利益纷争,彼此之间缺乏诚信与关爱。国外的“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是公司的所有者,农户是合作社的股东,因此,农户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经营的好坏与农户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年末农民可以享受分红。公司和农户之间在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方面存在一种互动力,形成了“品牌—市场—收益—品牌”良性循环。而“公司+农户”很难形成这种良性循环。
3.3我国应该让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业组织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既可以维护农民利益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公众服务,起到了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达国家政府赋予农民组织许多权利,例如,行业的规章制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技术推广、政府补贴的发放、质量认证、市场监督等许多工作都交由行业组织办理。而我国目前行业管理的许多权利掌控在政府部门手中,但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许多事情想管而无力去管,很容易形成管理漏洞,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将来应该逐步放权,把自己无能力管的事情交由行业协会来管,让行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㈡ 新西兰的主要农业是什么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
1、以畜牧业为主。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2、以家庭农场为主,但经营规模比澳大利亚小。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538公顷,拥有3475个牲畜单位,即2600只羊和214头牛(1头奶牛相当于5.5个牲畜单位)。
3、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 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2001年新西兰谷物单产水平为6208斤/公顷。1999年牛奶产量为1137.2万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63.3吨,羊肉3.8吨,羊毛2吨,奶酪1.1吨,黄油2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
二、农业生产结构与对外贸易
1、畜牧业 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全国有牧场1365万公顷,有牧羊场24400个,奶牛场16670个。养牛和养羊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占总数43%的大农场拥有66%的牲畜,而其余57%的农场只占到33%。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02年牛屠宰量358万头,产量61万吨;山羊及绵羊屠宰数为3076万只。产量54万吨;年产肉类135万吨,奶产量1300万吨。
(1)养牛业。新西兰养牛的头数最多的年份是1974年,达到931万头。现在养牛的头数下降,但是肉奶产量均有上升。新西兰的肉牛生产受到世界市场的刺激,从过去奶牛为主转而成为重要的肉牛生产国。现在肉牛的数量大约比产奶的奶牛头数多一倍。新西兰肉牛的主要品种是安格斯牛,占总头数的3/4%,毛黑色,无角,耐粗饲,肌肉发达,胴体质量高,适合集约化经营。 奶牛业在新西兰农业总产值中仍占首位,2002年共有奶畜375万头。 2002年的产量,黄油40万公吨,各种干酪31万公吨,奶粉51万公吨。奶牛业的90%的奶牛分布在北岛,主要也在人工草场上放牧。品种主要是乳脂率高的娟栅牛、黑白花牛和爱尔夏牛。
(2)养羊业。新西兰羊的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2002年,绵羊和山羊的存栏数分别为4300万头和18.2万头。羊毛侧重以中细毛为主,占全国毛产量的70%,占世界总产量的40%。新西兰以品质优良的羔羊肉驰名于世,2002年羊肉及小羊肉的产量为53万公吨,居新西兰各类肉产量的首位,是重要的外汇来源。新西兰每头羔羊的产肉量达到15公斤,成年羊为20.5公斤。新西兰的羊皮产量2002年生绵羊皮和生山羊皮的产量为10万公吨。新西兰制定有各个品种羊的育种标准,对种羊的登记十分严格。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罗姆尼羊,大约占总头数的2/5,考力代绵羊以毛肉兼用而着名。
(3)养猪业。新西兰的养猪业受到精饲料生产的限制,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养猪头数最高记录是在1964年,达到77万头,产肉4.7万吨。现在猪的头数已经有所减少。2002年,猪的存栏数为35万头。不过猪肉的产量仍然保持平稳,2002年,猪肉总产量为4.6万吨。
(4)养马业。据说,新西兰的纯种马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品种之一。新西兰马在比赛中的获胜率达58%,并获得多项国际赛马奖。新西兰良种马的出口额超过了1亿新元。
(5)养鹿业。近年来养鹿业发展较快,已经达到106万只。产鹿肉1.4万吨,其中出口约9000吨,创汇9040万新元;鹿茸产量460吨,其中用于出口的鹿茸共计4500万新元(均为离岸价)。
(6)养禽业。家禽也有一定的发展,现有养禽场480个, 2002年屠宰7112万只鸡,产肉12万公吨。鸡蛋产量4.4万公吨。
总起来说,新西兰的畜牧业有以下特点:(1)生产发展迅速,波动较小。新西兰农业发展中,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中,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上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以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为主。这些草食牲畜类在畜产品总值中占90%以上,

㈢ 鹿为什么没能成为牛羊那样的家禽被大量饲养

我们东北那边很多都把鹿当家禽啊。。。

转一个靠谱回答

苏澄宇:

鹿是特种经济动物的一种
而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没有广泛性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鹿的驯化历史较短,为半驯养状态,而家禽,家畜已经有很长的驯化历史:
中华民族驯化猪已有上万年历史
家鸡的驯化溯源
北京大学考古发现:中国的牛驯化起于一万年前
之所以鹿的驯化历史较短有以下两个原因
(1).野性强,驯化难度高。
(2).驯化价值不大:不能骑行,不能耕作,肉和奶不多,繁殖能力不够强。

2.饲养试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营养水平不能满足生产生长需要。

3.生产操作缺乏科学性的指导。

4.未经国家审定的生物性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频繁的引种,使得原有疫病尚未控制又有新的疾病传入。

5.产品加工技术落后,我国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以小规模饲养为主,技术水平落后,和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很大程度商业限制了其发展,使得系统产业链无法形成。

国外鹿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1.新西兰养鹿业
新西兰无野生鹿资源,19世纪中期从英格兰、苏格兰等地引进赤鹿、梅花鹿、水鹿和美洲马鹿自然放养,20世纪90年代实行围栏饲养,目前存栏数达250~300万只,重点发展茸、肉型鹿(系),主要品种是赤鹿。目前年产干茸17万kg以上、鹿肉1700万kg以上、鹿皮约50万张,出口金额达3 亿新元。新西兰广泛采用围栏轮牧饲养,每个农场饲养量为1000头以上。新西兰建有养鹿协会,在鹿业生产经营上始终实行产学研结合、产销一体化方针,其鹿茸出口一直占有国际市场70%的份额,主要出口东南亚、日、韩和港台地区。

2.俄罗斯养鹿业
俄罗斯于19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养鹿业,主要品种是梅花鹿和马鹿,目前饲养量达30~50万只,年产鹿茸5~10万kg,鹿肉300~500万kg。俄罗斯养鹿场多集中于寒冷地区,并实施了区域性发展,虽然鹿茸生长较慢,但收割、加工技术标准高,故鹿茸品质甚佳,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俄罗斯现存野生驼鹿约3000只、野生驯鹿约200万只,在其种群数量过大时也实行部分利用。

3.加拿大养鹿业
加拿大地域广阔、物草丰富,多寒冷地带,适合养鹿。加拿大主要饲养马鹿,以取茸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后养鹿业有了长足发展,其马鹿茸以枝体粗大、肥实细嫩着称,鹿产品制作程序也标准化,致使加拿大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几乎所产的鲜、干茸均出口到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我国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养鹿存栏50万—60万头,其中梅花鹿占85%—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登记的养鹿企业1600多家。鹿茸产量每年100吨,其中花茸80吨、马茸20吨。

我国养鹿业形势发展其实很好,鹿群预计会很快发展起来,全国鹿的存栏数、产品开发总量应有大幅度提高。
发布于 2014-12-21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95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3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7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0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6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1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3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7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9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