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诺奖得主有哪些人
Ⅰ 诺奖得主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人
有10+2位澳大利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10位分别是:
1、弗兰克·麦克法兰·波内特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奖
2、霍华德·沃和亩尔特·弗罗里于1945年获得诺贝尔奖
3、劳伦斯·布搏握拉格于1915年获得诺贝尔奖
4、劳伦斯·布拉格的父亲威廉·布拉格于1915年获得诺贝尔奖
5、彼得·查尔斯·都第博士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奖
6、约翰·瓦卡普·康弗瑟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
7、帕特里克怀特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奖
8、巴里·马歇尔博士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
9、弗兰克·麦克法兰·波内特于1960年获得诺贝尔奖
10、约翰·克鲁·艾克勒斯于1963年获得唤银森诺贝尔奖
剩余两位:阿列克桑德拉·普洛克霍洛夫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奖
伯纳德·卡茨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奖
最后那两位曾经是澳大利亚人,后来移居海外。
总之,有10位澳大利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两位曾经是澳大利亚的公民获得了诺贝尔奖。
Ⅱ 他把实验室变成诺贝尔奖摇篮
卢瑟福的一生,创建了原子物理学,启动了放射性科学研究,并开创了使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进行核裂变实验的先河。他不仅自己荣膺诺贝尔奖,还让他实验室里的学生和助手都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撰文|陈关荣(香港城市大学)
历史 上有许多出色的科学家,按媒体喜欢的说法,都不幸地“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但 历史 上也有这样的伟大科学家,不仅自己荣膺诺贝尔奖,还让他实验室里的学生和助手都先后获得诺贝尔奖。
当然,这个人是 历史 上的唯一: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1908年,他本人因“对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的陵睁化学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他的助手Frederick Soddy(1877-1956)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年,他的博士后Niels Bohr(1885-1962)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7年,他的助手Charles Wilson(1869-1959)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他的学生James Chadwick(1891-1974)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他的学生George de Hevesy(1885-1966)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4年,他的博士后Otto Hahn(1879-1968)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8年,他的学生Patrick Blackett(1897-1974)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0年,他的学生Cecil Powell(1903-1969)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1年,他的学生John Cockcroft(1897-1967)和Ernest Walton(1903-1995)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年,他的学生Pyotr Kapitsa(1894-1984)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和卢瑟福有过重要合作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有几位同事:Francis Aston (1922年化学奖),George Thomson (1937年物理学奖),Edward Appleton (1947年物理学奖)。
Ernest Rutherford(1871.8.30-1937.10.19)
卢瑟福出生在新西兰一个叫做Nelson的小地方。1842年,他父亲James随家人从苏格兰移民到新西兰定居,后来的职业是修车轮的工匠。他母亲Martha Thompson是个初等学校的英语教师。家中有十二个孩子,他排行第四,因而童年并没有获得父母特别的眷顾。
卢瑟福小时候在家乡的公立学校上学,1890年获得奖学金到了新西兰大学读数学和物理。1893年本科毕业后,1894年又完成了硕士和另一个科学学士学位。其间没有记录表明他有特别过人之处。1895年,他获奖学金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Trinity学院物理系,在卡文迪许(Cavendish)实验室当研究生,师从“电子”的发现人、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教授。
卢瑟福的头像印在新西兰发行的100元纸币上
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卢瑟福和导师一起研究X射线如何改变气体的导电性能。他发明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电磁波检测器。更有意义的是,他创造了一种用粒子的散射来研究物质结构的新实验方法,即卢瑟福散射。值此,他发现了天然放射性有好几种,然后把带正电的命名为α射线,带负电的命名为β射线,后来的实验证实了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同时,他还基于实验作出预言,存在一种在磁场中不会偏转而且穿透能力极强的射线。这种射线于1900年由法国物理学家Paul Villard在实验中证实,并按卢瑟福排序命名为γ射线。
卢瑟福在研究导师Thomson的电子分布模型时遇到了极大的困惑。该模型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内。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卢瑟福使用高能α粒子去轰击金属薄膜。由于入射粒子能量很高,如果原子中电荷是均匀分布的话,他预期几乎所有入射粒子都将不受影响地穿过金属薄膜。但实验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约1/8000的入射粒子被散射了回来,而且散射角大于90度。他感到十分惊讶和迷惑,说:“这庆空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像你用一座尺差岁15英寸大炮去轰击一张纸而你竟会被反弹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也就是说,原子不可能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这启发了他去构思新的原子模型。
Thomson提出的原子模型(蓝色大球代表原子,黄色小球代表电子)
1897年卢瑟福毕业,次年到了加拿大McGill大学的物理系,获得Macdonald Chair的教职。1902年,他和青年助手Frederick Soddy以及德国来的博士后Otto Hahn一起,提出了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并证实放射性导致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Soddy和Hahn后来在1921年和1944年分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5年,卢瑟福应用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其半衰期,计算出太阳的寿命约为50亿年。这一创举开辟了用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去估算矿石古物和天体年龄的有效途径,被沿用至今。
当年,现代物理学的中心仍然在欧洲。于是,1907年卢瑟福决定返回英国。他在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任职Langworthy Professor。1908年,他因为“对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的化学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0年,George de Hevesy从匈牙利来到了曼彻斯特,成为卢瑟福的学生。他在那里顺利地进行了第一次放射性示踪剂实验,后来在194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1年,卢瑟福领导的团队成功地用实验证实了在原子中心有个原子核,从而创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即卢瑟福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卢瑟福散射。1913年,Niels Bohr从丹麦来到了卢瑟福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随后两年在那里任职,与卢瑟福密切合作研究原子结构并引进了量子相关概念。这两项研究及后续工作让他于192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1919年,卢瑟福回到剑桥物理系,接替导师Thomson退休后的Cavendish Professor教职。卢瑟福同时把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James Chadwick带到了剑桥。这一年,他俩进行了 历史 上第一次核反应实验,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核中打出了一种基本粒子即氢原子核。卢瑟福把它命名为质子。1920年,卢瑟福预言原子核里有不带电荷的中性粒子。这个猜测后来在1932年由Chadwick在实验中证实,称之为中子,因而在193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卢瑟福的助手Charles Wilson利用他发明的“云雾室”(Cloud Chamber)清楚地观察到微粒运动的足迹,让科学家们发现了其他一些新粒子,随后荣获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4年,卢瑟福的学生Patrick Blackett改进了云雾室,同时观测了400000个α粒子的碰撞。他发现原子核分裂之前会吸收α粒子,后来获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卢瑟福的两位学生John Cockcroft和Ernest Walton一起,第一次用高能加速器实现了核转变,例如用质子轰击锂可分裂出两个α粒子。两人在1951年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卢瑟福还有一个学生Pyotr Kapitsa,出生于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到了剑桥留学。他在卢瑟福指导下利用云雾室做电磁场方面的实验。后来他转向低温物理的研究,发现了液氦超流体性态。他在多年以后即1978年84岁时,以此过往的成就荣膺姗姗迟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纪念卢瑟福的邮票
卢瑟福的一生,创建了原子物理学,启动了放射性科学研究,并开创了使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进行核裂变实验的先河。为了纪念卢瑟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1977年8月宣布,把周期表的104号元素命名为“”(Rf, Rutherfordium)。
卢瑟福1903年被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后来于1925-1930年出任该学会院长。卢瑟福获得的其他荣誉包括英国皇家学会的Rumford Medal(1905)和Copley Medal(1922),Turin 科学院的Bressa Prize(1910),英女王册封的爵士(1914),英国皇家艺术会的Albert Medal(1928),英国IEE的Faraday Medal(1930),以及新西兰大学的博士学位和Pennsylvania、Wisconsin、McGill、Birmingham、Edinburgh、Leeds等着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931年,他被新西兰授予Nelson Baron(男爵)称号,所以他的全名后来写为Erne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
1937年10月19日,卢瑟福因肠阻塞并发症在剑桥逝世,享年66岁。他被安葬在伦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长眠在两位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和Lord Kelvin的墓旁。
对于这位伟大科学家卢瑟福的人品,后人有一句简短的评语:“他从来没有树立过一个敌人,也从来没有失去过一个朋友”。
卢瑟福在Westminster Abbey的墓碑
我国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1910年1月9日-1992年11月5日),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4 年作为第三届英国庚子赔款公费赴英留学,在剑桥大学师从卢瑟福,193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于1957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他的夫人王承书院士(1912年6月26日-1994年6月18日)也为国人熟识。她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4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来为祖国研制原子弹隐姓埋名三十年。
张文裕、王承书夫妇在福建泉州的故居博物馆
Ⅲ 除了居里夫人外,还有谁曾获得诺贝尔奖
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因发明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分获1956和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化学家鲍林因为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领域并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并致力于核武器的国际控制并发起反对核实验运动而荣获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
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由于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而分获1958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1年
荷兰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德国赫尔曼·费歇尔
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乌斯
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
英国威廉·拉姆齐爵士
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德国阿道夫·拜耳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法国穆瓦桑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德国爱德华·毕希纳
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
新西兰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德国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国奥托·瓦拉赫:
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国玛丽亚·居里
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
法国格利雅
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法国保罗·萨巴蒂埃
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
瑞士阿尔弗雷德·沃纳
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
美国西奥多·理查兹
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国理乍得·威尔施泰特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国弗里茨·哈伯
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国沃尔特·能斯特
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国弗雷德里克·索迪
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国弗朗西斯·阿斯顿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奥地利弗里茨·普雷格尔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奥地利理乍得·席格蒙迪
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1926年
瑞典斯维德伯格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德国海因里希·维兰德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国亚瑟·哈登和瑞典汉斯·奥伊勒-克尔平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国汉斯.费歇尔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国卡尔·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1932年
美国兰格缪尔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4年
美国哈罗德·尤里
发现了重氢(氘)
1935年
法国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伊伦·约里奥-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兰Petrus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
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7年
英国沃尔·霍沃思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罗·卡勒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奥地利理乍得·库恩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国阿道夫·布特南特
对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奥波德·雷吉卡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
1941-1950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
匈牙利格奥尔格·赫维西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
德国奥托·哈恩
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5年
芬兰阿图里·维尔塔南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特别他提出的饲料储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萨姆纳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美国约翰·那斯罗蒲和温德尔·斯坦利
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
英国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纳·蒂塞利乌斯
对电泳现象和对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
美国威廉·吉奥克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1950年
德国奥托·狄尔斯和库尔特·阿尔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1951-1960
1951年:埃德温·马蒂松·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发现了超铀元素
1952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理乍得·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对色谱的研究和发现
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
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莱纳斯·鲍林
化学键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
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尼科莱·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
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
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居里奥·纳塔
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
通过X射线在晶体学上确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罗伯特·马利肯
在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福德·诺里奇, 乔治·波特
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萨格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萨格倒易关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顿,奥德·哈塞尔
发展了以三级结构为基础的构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费德里克·勒卢瓦尔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尔茨伯格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斯坦福·穆尔,威廉·霍华德·斯坦因
前者:对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后两位:对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奥托·费歇尔,杰弗里·威尔金森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罗·约翰·弗洛里
在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大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
1975年:约翰·沃尔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尔·普莱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后者: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贡献
1978年:彼得·米切尔
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乔治·维蒂希
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
1980年:保罗·伯格, 沃特·吉尔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吉尔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谦一, 罗德·霍夫曼
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1982年:艾伦·克卢格
通过晶体的电子显微术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
1983年:亨利·陶布
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
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开发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杰罗姆·卡尔勒
在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方法上的贡献
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 李远哲, 约翰·波拉尼
他们对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1987年:唐纳德·克拉姆, 让-马里·莱恩, 查尔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对结构有高选择性的分子
1988年:约翰·戴森霍尔, 罗伯特·胡贝尔, 哈特姆特·米歇尔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维结构的确定
1989年:西德尼·奥特曼, 托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质的发现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乍得·恩斯特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
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 迈克尔·史密斯
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1994年:乔治·欧拉
对碳正离子化学反应的研究
1995年:保罗·克鲁岑, 马里奥·莫利纳, 弗兰克·罗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
1996年:罗伯特·苛尔, 哈罗德·沃特尔·克罗托博士, 理乍得·斯莫利
他们发现了富勒烯
1997年:保罗·博耶, 约翰·沃克尔,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尔: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斯科:离子传输酶的发现, 钠钾离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约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后者: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迈德·兹韦勒
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
2000年:艾伦·黑格,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白川英树
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纪
2001-2010
2001年:威廉·诺尔斯, 野依良治, 卡尔·巴里·夏普雷斯
诺尔斯和野依: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2002年: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 田中耕一
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罗德里克·麦金农
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
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
2005年: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斯、理乍得·施罗克
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
Ⅳ 谁获得过诺贝尔奖
1901-1910
1901年
荷兰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德国赫尔曼·费歇尔
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瑞典阿累尼乌斯
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
英国威廉·拉姆齐爵士
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德国阿道夫·拜耳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法国穆瓦桑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德国爱德华·毕希纳
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
新西兰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德国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
德国奥托·瓦拉赫:
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国玛丽亚·居里
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
法国格利雅
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法国保罗·萨巴蒂埃
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
瑞士阿尔弗雷德·沃纳
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
美国西奥多·理查兹
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德国理乍得·威尔施泰特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
德国弗里茨·哈伯
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20年
德国沃尔特·能斯特
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国弗雷德里克·索迪
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
英国弗朗西斯·阿斯顿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奥地利弗里茨·普雷格尔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5年
奥地利理乍得·席格蒙迪
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1926年
瑞典斯维德伯格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德国海因里希·维兰德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
英国亚瑟·哈登和瑞典汉斯·奥伊勒-克尔平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
德国汉斯.费歇尔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的合成。
1931-1940
1931年
德国卡尔·博施和弗里德里希·柏吉斯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1932年
美国兰格缪尔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1934年
美国哈罗德·尤里
发现了重氢(氘)
1935年
法国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伊伦·约里奥-居里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6年
荷兰Petrus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
通过对偶极矩、X射线和气体中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
1937年
英国沃尔·霍沃思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瑞士保罗·卡勒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
奥地利理乍得·库恩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
德国阿道夫·布特南特
对性激素的研究。
瑞士利奥波德·雷吉卡
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0年:未发奖。
1941-1950
1941年:未发奖。
1942年:未发奖。
1943年
匈牙利格奥尔格·赫维西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
德国奥托·哈恩
发现重核的裂变
1945年
芬兰阿图里·维尔塔南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特别他提出的饲料储藏方法。
1946年
詹姆士·萨姆纳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
美国约翰·那斯罗蒲和温德尔·斯坦利
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
英国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瑞典阿纳·蒂塞利乌斯
对电泳现象和对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
美国威廉·吉奥克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
1950年
德国奥托·狄尔斯和库尔特·阿尔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1951-1960
1951年:埃德温·马蒂松·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发现了超铀元素
1952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理乍得·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对色谱的研究和发现
1953年:赫尔曼·施陶丁格
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
1954年:莱纳斯·鲍林
化学键的研究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
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6年: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尼科莱·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
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
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1959年:加洛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方法
1960年:威拉德·利比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1961-1970
1961年:梅尔温·卡尔文
研究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
1962年: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
研究了肌红蛋白的结构
1963年:卡尔·齐格勒,居里奥·纳塔
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
1964年:多罗西·克劳富特·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
通过X射线在晶体学上确定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
1966年:罗伯特·马利肯
在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方面的研究
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福德·诺里奇, 乔治·波特
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1968年:拉斯·昂萨格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昂萨格倒易关系
1969年:德里克· 巴顿,奥德·哈塞尔
发展了以三级结构为基础的构象概念
1970年:路易斯·费德里克·勒卢瓦尔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
1971-1980
1971年:格哈得·赫尔茨伯格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2年: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斯坦福·穆尔,威廉·霍华德·斯坦因
前者:对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后两位:对核糖核酸分子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73年:厄恩斯特·奥托·费歇尔,杰弗里·威尔金森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保罗·约翰·弗洛里
在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大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
1975年:约翰·沃尔卡普·柯恩福斯, 弗拉基米尔·普莱洛格
前者: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后者: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威廉·利普斯科姆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贡献
1978年:彼得·米切尔
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
1979年:赫伯特·布朗, 乔治·维蒂希
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
1980年:保罗·伯格, 沃特·吉尔伯特, 弗雷德里克·桑格
伯格: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吉尔伯特和桑格: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
1981-1990
1981年:福井谦一, 罗德·霍夫曼
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
1982年:艾伦·克卢格
通过晶体的电子显微术在测定生物物质的结构方面的贡献
1983年:亨利·陶布
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
1984年: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开发了多肽固相合成法
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杰罗姆·卡尔勒
在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方法上的贡献
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 李远哲, 约翰·波拉尼
他们对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1987年:唐纳德·克拉姆, 让-马里·莱恩, 查尔斯·佩特森
研究和使用对结构有高选择性的分子
1988年:约翰·戴森霍尔, 罗伯特·胡贝尔, 哈特姆特·米歇尔
光合作用中心的三维结构的确定
1989年:西德尼·奥特曼, 托马斯·切赫
核糖核酸(RNA)催化性质的发现
1990年:伊莱亚斯·科里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
1991-2000
1991年:理乍得·恩斯特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的贡献
1992年:罗道夫·阿瑟·马库斯
对创立和发展电子转移反应的贡献
1993年:凯利·穆利斯, 迈克尔·史密斯
对DNA化学的研究,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1994年:乔治·欧拉
对碳正离子化学反应的研究
1995年:保罗·克鲁岑, 马里奥·莫利纳, 弗兰克·罗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
1996年:罗伯特·苛尔, 哈罗德·沃特尔·克罗托博士, 理乍得·斯莫利
他们发现了富勒烯
1997年:保罗·博耶, 约翰·沃克尔,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
博耶和沃克尔: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斯科:离子传输酶的发现, 钠钾离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 约翰·波普
前者: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后者: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迈德·兹韦勒
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
2000年:艾伦·黑格,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白川英树
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
21世纪
2001-2010
2001年:威廉·诺尔斯, 野依良治, 卡尔·巴里·夏普雷斯
诺尔斯和野依: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夏普雷斯:手性催化氧化反应
2002年: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 田中耕一
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艾格瑞, 罗德里克·麦金农
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
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
2005年: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斯、理乍得·施罗克
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
Ⅳ 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谁
截至2021年,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居里夫人、莱纳斯·卡尔·鲍林、约翰·巴丁、弗雷德里克·桑格。
一、居里夫人
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居世高里夫人(Marie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荣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滑饥她也是法国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的第一位女教授,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诺贝尔奖的评选考核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信返返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诺贝尔奖二次得主
Ⅵ 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谁,详细信息
2009诺贝尔医学奖
获奖人:卡罗尔•格雷得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杰克•绍斯塔克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潘治)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它们被称为“染色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它们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众所周知,决定男女性别的就是一对染色体。在染色体的末端部分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等结构得以稳定。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于是我们会问,这是否很重要?而我们逐渐发现,这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重要。”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释了端粒如何保护染色体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简单地说,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陆续有研究发现,端粒和染色体等虽然与细胞老化有关,进而影响衰老,但并非唯一的因素,“生命顷桥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程,它有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端粒仅仅是其中之一”。
“这是有关人类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研究的谜题拼图中重要的一片,”新闻公报说,“他们的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疗法。”
信息时报讯据《中国日报》报道,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5分许,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拥有美国和加拿大双重国籍的威拉德•博伊尔和美国人乔治•史密斯三人共同获得这一荣耀。
“他们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用的创新,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锋乎镇。”评奖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评委会说,高锟因为在“光学通讯领域的光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500万瑞典克朗,博伊尔与美国人史密斯因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而分享另外500万瑞典克朗。
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高锟一九九六年在“高锟星”命名典礼上。 图为香港中文大学向中新网提供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这是高锟、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从左到右)的照片。 新华社/路透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新华社记者吴平摄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 (记者和苗 吴平)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银粗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 来源:深圳卫视《正午30分》 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努德格伦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解释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另一位评委英厄马尔•伦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数码照相机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另两位科学家的成就。他说,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好似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片成像,摄影技术由此得到彻底革新。此外,这一发明也推动了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断、人体透视及显微外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还拨通了博伊尔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85岁高龄的博伊尔表示,能够成为今年的获奖者他非常激动,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得诺贝尔奖。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人称“光纤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博伊尔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两人发明CCD图像传感器时均供职于美国贝尔实验室。诺贝尔科学奖通常颁发给年龄较大的科学家,因为获奖成果都经过了几十年的检验。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今年公布获奖名单的第二个诺贝尔奖项。本年度诺贝尔奖各奖项得主将独享或分享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中国网10月7日讯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刚刚揭晓,英国人拉玛克里斯南、美国人斯泰茨、以色列的约纳什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周翔)
诺贝尔奖得主感言:
我们只是一群
努力者的代表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科学是高度合作的事业,”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在得知获奖消息后说,“很多人对核糖体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只是一群努力者的代表。”
“哦,你知道吗,”拉马克里希南在确认获奖后对媒体说,“我接到获奖通知电话时的第一反应还认为这是个玩笑,我有个朋友经常和我开玩笑,我还夸奖他说话有瑞典口音。”
“我真的,真的很高兴!”年届七旬的以色列女化学家阿达·约纳特在接到获奖通知电话时,虽然语调平静,但言语之中却充满了喜悦,“这么说,我是继居里夫人、约里奥-居里、霍奇金之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第四位女科学家了?”
接到来自瑞典的电话时,托马斯·施泰茨正打算去体育馆健身。“电话那头建议我别去了,因为接下来会有不少电话找我。”施泰茨解释说,有关核糖体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研发新型抗生素。
核糖体——
生命化学工厂
中的工程师
生命体就像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这一切,就要归功于仿佛扮演着生命化学工厂中工程师角色的“核糖体”:它翻译出DNA所携带的密码,进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
诺贝尔奖评委会介绍,这些科学家们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在医学上,人们正是利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核糖体从而治疗疾病的。评委会说,三位科学家构筑了三维模型来显示不同的抗生素是如何抑制核糖体功能的,“这些模型已被用于研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减轻人类的病痛,拯救生命”。(新华社电 记者潘治)
为什么诺贝尔奖多颁给老者
许多人对诺贝尔奖的印象是,它经常颁发给老者,而不是正值创造力巅峰的中青年科学家和学者。比如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仍然是老者。华裔科学家高锟生于1933年,美国人史密斯生于1930年,博伊尔则生于1924年。
其实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就是要保证获奖成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基础性研究成果由提出到被广泛认可,往往有一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检验。此外,将奖项颁给取得了让人们心服口服的成就的人,可以避免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科研获奖心态。
比如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的许多医学教条,但也经过了20多年,人们才渐渐发现这一成果的巨大价值。因此在2005年,两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美国科学家拉斯·昂萨格早在1931年就发表了论文《不可逆中的相互关系》,大大推动了热力学研究,可是直到37年后的1968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才授予他化学奖。
还有某类成果依靠一个人在某一时间的发明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前赴后继才能最终出成果。比如早在1970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就已经详细地从理论上解释了烯烃复分解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并且列举了促进这种反应的催化剂的物质成分。直到1990年,肖万的理论才第一次被美国化学家理乍得·施罗克应用在实践中并制造出效果优良的催化剂。两年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又发展了施罗克的成果,制造出在空气中更稳定的催化剂。他们三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伊夫·肖万获奖时已74岁,而施罗克和格拉布也已经60多岁。
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他已是90岁高龄。赫维奇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最早提出了“机制设计理论”,并因此与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这一理论的提出也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
诺贝尔奖也并非总是“姗姗来迟”,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从发表论文到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有一年时间。这被称为奇迹。但他们的成果属于可以马上验证的开创性成果,而大多数诺贝尔奖成果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许多发表成果的年轻科学家或学者到获奖时已经成为老者。不过,从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杨骏)
三得主小传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国国籍。拉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82年至1999年曾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学士学位,1964年在希伯来大学获硕士学位,1968年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获X射线晶体学博士学位,1970年她组建了以色列第一个蛋白晶体学实验室,目前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工作。约纳特曾因细菌抗药性方面的研究于2008年获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
女性得主 凤毛麟角
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共有789位获奖者,然而女性获奖者却少之又少,所占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
诺贝尔奖女性得主中虽不乏居里夫人这样两度获奖的传奇人物,但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到2008年为止,只有35位女性曾获诺奖殊荣。她们所获奖项主要集中在和平奖、文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个奖项,人数分别为12位、11位和8位。在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方面,居里夫人获得了1903年物理学奖与1911年化学奖,除居里夫人外,只有1名女性获物理学奖,3名女性获化学奖。而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至今无一位女性获奖。
历史上,曾有一些杰出女性被认为足以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但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例如,沃森与克里克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闻名,他们因此与威尔金斯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实际上,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在这一历史性的发现中作出巨大贡献,她未能获奖在学术界曾引起长久争议。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 记者刘石磊)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和苗 吴平)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3人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中约纳特是自1964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通过投影仪图片展示,分别详细地介绍了3名获奖者的成就。他们介绍说,生物体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基于DNA上携带的信息,核糖体便能合成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在生命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它们在化学层面上组成并控制着生命。因此,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能够被迅速应用到实际中,没有核糖体存在,病菌就无法存活,当今医学上很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他们说,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工作,分别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方法绘制出3D模型来体现合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的位置,他们绘制的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拨通了约纳特的电话向她表示祝贺。约纳特在接受媒体现场电话连线采访时表示,获悉这一消息时她非常高兴,从来没想到自己能获此殊荣。她说,虽然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中很重要,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们继续寻找答案。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他们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瑞典文学院8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米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她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详细]
赫塔·米勒:得知获奖很吃惊
米勒通过她的出版商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对自己获奖感到“非常意外”。米勒曾多次获得德国的文学奖项,其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随笔等。1982年,米勒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她的其他作品有《河水奔流》《行走界线》《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
赫塔·米勒代表作:《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
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我本是一只受伤的小兽,很想前行,却无路可寻。在茫茫网络,是你的手将我牵引。是的,你是上天安排下出现的,而我必定将在你的命令下消失。
据法新社报道,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9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诺贝尔奖评审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ThorbjoernJagland)表示,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奥巴马,是表彰他“在加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之间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东方网10月12日消息:据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消息,10月12日中部欧洲时间下午13时00分左右(北京时间19时00分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颁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分析,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而瑞典科学院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奥利弗·E·威廉姆森,以表彰“他对经济治理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的经济治理边界的分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1933年出生于美国,现供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奥利弗·E·威廉姆森1932年出生于美国,现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两位经济学家将各获得一半奖金。
诺贝尔奖金原本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奖五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经济学奖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
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与去年相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79万元人民币)。
Ⅶ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pingxuan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 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的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其范围约从11000英镑(31000美元)到30000英镑(72000美元)。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多美元。金质奖章约重半镑,内含黄金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至1800人之间,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夜礼服,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圣莫雷空运来,这意味着对知识的尊重。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毛遂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1989年
奥尔特曼(S.Altman) (1939-)
奥尔特曼(S.Altman) 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获奖.
1978年和1981年奥尔特曼与切赫分别发现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探索RNA的复制能力提供了线索,而且说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质是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遗传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质是生物起源的定论。
切赫(T.R.Cech) (1947-)
切赫(T.R.Cech)美国人,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与奥尔特曼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独立地发现核糖核酸(RNA)不仅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仅被动地传递遗传信息,还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的为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他们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蛋白质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于1982年公布其研究结果.1983年证实RNA的这种酶活动.
1990年
科里(E.J.Corey) (1928-)
科里,美国化学学家,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辑。他根据这一理论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程序,于1990年获奖。
60年代科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为实现有机合成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与化学家们早先的做法不同,逆合成分析法是从小分子出发去一次次尝试它们那构成什么样的分子--目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学键可以断掉,从而将复杂大分子拆成一些更小的部分,而这些小部分通常已经有的或容易得到的物质结构,用这些结构简单的物质作原料来合成复杂有机物是非常容易的。他的研究成功使塑料、人造纤维、颜料、染料、杀虫剂以及药物等的合成变得简单易行,并且是化学合成步骤可用计算机来设计和控制。
他自己还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试管里合成了100种重要天然物质,在这之前人们认为天然物质是不可能用人工来合成的。科里教授还合成了人体中影响血液凝结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成果使人们延长了寿命,享受到了更高层次的生活。
1991年
恩斯特(R.Ernst) (1933-)
恩斯特,瑞士科学家,他发明了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获奖。经过他的精心改进,使核磁共振技术成为化学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他还将研究成果应用扩大到其他学科。
1966年他与美国同事合作,发现用短促的强脉冲取代核磁共振谱管用的缓慢扫描无线电波,能显着提高核磁共振技术的灵敏度。他的发现使该技术能用于分析大量更多种类的核和数量较少的物质,他在核磁共振光谱学领域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一种能高分辨率地."二维"地研究很大分子的技术。科学家们利用他精心改进的技术,能够确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研究生物分子与其他物质,如金属离子.水和药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化学物种,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1992年
马库斯(R.Marcus) (1923-)
马库斯,加拿大裔美国科学家,他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表达了电子在分子间转移时分子体系的能量是如何受其影响的,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电子转移过程理论的基础,以此获得1992年诺贝尔奖。
他从发现这一理论到获奖隔了20多年。他的理论是实用的,它可以解除腐蚀现象,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解释萤火虫发出的冷光,现在假如孩子们再提出"萤火虫为什么发光"的问题,那就更容易回答。
1993年
史密斯(M.Smith) (1932-2000)
加拿大科学家史密斯由于发明了重新编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诱变”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
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
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
穆利斯(K.B.Mullis) (1944-)
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B.Mullis) 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于1993年获奖。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工具。
85年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问世,能使许多专家把一个稀少的DNA样品复制成千百万个,用以检测人体细胞中艾滋病病毒,诊断基因缺陷,可以从犯罪的现场,搜集部分血和头发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定。这项技术也可以从矿物质里制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简便,操作灵活。
整个过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质倒在试管内,通过多次循环,不断地加热和降温。在反应过程中,再加两种配料,一是一对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两端作“引子”;第二个配料是酶,当试管加热后,DNA的双螺旋分为两个链,每个链出现“信息”,降温时,“引子”能自动寻找他们的DNA样品的互补蛋白质,并把它们合起来,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
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PCR方法对一个2000万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虫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扩增。
1994年
欧拉(G.A.Olah) (1927-)
欧拉,匈牙利裔美国人,由于他发现了使碳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在碳正离子化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奖。研究范畴属有机化学,在碳氢化合物方面的成就尤其卓着。早在60年代就发表大量研究报告并享誉国际科学界,是化学领域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这项基础研究成果对炼油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项成果彻底改变了对碳阳离子这种极不稳定的碳氢化合物的研究方式,揭开了人们对阳离子结构认识的新一页,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发现可广泛用于从提高炼油效率,生产无铅汽油到改善塑料制品质量及研究制造新药等各个行业,对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1995年
罗兰 (F.S.Rowland) (1927-)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罗兰,美国化学家,发现人工制作的含氯氟烃推进剂会加快臭氧层的分解,破坏臭氧层,引起联合国重视,使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损耗臭氧层的气体。
莫利纳 (M.Molina) (1943-)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损害,而正是他们阐明了导致臭氧层损耗的化学机理,并找到了人类活动会导致臭氧层损耗的证据,在这些研究推动下,保护臭氧层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课题,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作用。
莫利纳,美国化学家,因20世纪70年代期间关于臭氧层分解的研究而获1995年诺贝尔奖。莫利纳与罗兰发现一些工业产生的气体会消耗臭氧层,这一发现导致20世纪后期的一项国际运动,限制含氯氟烃气体的广泛使用。他经过大气污染的实验,发现含氯氟烃气体上升至平流层后,紫外线照射将其分解成氯.氟和碳元素。此时,每一个氯原子在变得不活泼前可以摧毁将近10万个臭氧分子,莫利纳是描述这一理论的主要作者。科学家们的发现引起一场大范围的争论。80年代中期,当在南极地区上空发现所谓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被耗尽的区域时,他们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克鲁岑 (P.Crutzen) (1933-)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损害,而正是他们阐明了导致臭氧层损耗的化学机理,并找到了人类活动会导致臭氧层损耗的证据,在这些研究推动下,保护臭氧层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课题,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作用。
克鲁岑,荷兰人,由于证明了氮的氧化物会加速平流层中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臭氧的分解而获奖,虽然他的研究成果一开始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为以后的其他化学家的大气研究开通了道路。
1996年
克鲁托(H.W.Kroto)(1939-)
克鲁托H.W.Kroto)与斯莫利(R.E.Smalley)、柯尔(R.F.Carl)一起,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莫利 (R.E.Smalley)(1943-)
斯莫利 (R.E.Smalley)与柯尔(R.F.Carl)、克鲁托(H.W.Kroto)一起,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柯尔 (R.F.Carl)(1933-)
柯尔(R.F.Carl)美国人、斯莫利(R.E.Smalley)美国人、克鲁托(H.W.Kroto)英国人,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R.Buckminster Fuller)为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设计了一个球形建筑物,这个建筑物18年后为碳族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启示。富勒用六边形和少量五边形创造出“弯曲”的表面。获奖者们假定含有60个碳原子的簇“C60”包含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每个角上有一个碳原子,这样的碳簇球与足球的形状相同。他们称这样的新碳球C60为“巴克敏斯特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在英语口语中这些碳球被称为“巴基球”(buckyball)。
克鲁托对含碳丰富的红巨星的特殊兴趣,导致了富勒烯的发现。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想法:在红巨星附近可以形成碳的长链分子。柯尔建议与斯莫利合作,利用斯莫利的设备,用一个激光束将物质蒸发并加以分析。
1985年秋柯尔、克鲁托和斯莫利经过一周紧张工作后,十分意外地发现碳元素也可以非常稳定地以球的形状存在。他们称这些新的碳球为富勒烯(fullerene).这些碳球是石墨在惰性气体中蒸发时形成的,它们通常含有60或70个碳原子。围绕这些球,一门新型的碳化学发展起来了。化学家们可以在碳球中嵌入金属和稀有惰性气体,可以用它们制成新的超导材料,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有机化合物或新的高分子材料。富勒烯的发现表明,具有不同经验和研究目标的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可以创造出多么出人意外和迷人的结果。
柯尔、克鲁托和斯莫利早就认为有可能在富勒烯的笼中放入金属原子。这样金属的性能会完全改变。第一个成功的实验是将稀土金属镧嵌入富勒烯笼中。
在富勒烯的制备方法中略加以改进后现在已经可以从纯碳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管—纳米碳管。这种管直径非常小,大约1毫微米。管两端可以封闭起来。由于它独特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将可以在电子工业中应用。
在科学家们能获得富勒烯后的六年中已经合成了1000多种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光学、电学、力学或生物学性能都已被测定。富勒烯的生产成本仍太高,因此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今天已经有了一百多项有关富勒烯的专利,但仍需探索,以使这些激动人心的富勒烯在工业上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1997年
因斯.斯寇(Jens C.Skou)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
因斯.斯寇最早描述了离子泵——一个驱使离子通过细胞膜定向转运的酶,这是所有的活细胞中的一种基本的机制。自那以后,实验证明细胞中存在好几种类似的离子泵。他发现了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一种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平衡的酶。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周围体液中低,而钾离子浓度则比周围体液中高。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的离子泵在我们体内必须不断地工作。如果它们停止工作、我们的细胞就会膨胀起来,甚至胀破,我们立即就会失去知觉。驱动离子泵需要大量的能量——人体产生的腺三磷中,约三分之一用于离子泵的活动。
约翰.沃克(John E.Walker) (1941-)
约翰.沃克与另两位科学家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约翰.沃克把腺三磷制成结晶,以便研究它的结构细节。他证实了波耶尔关于腺三磷怎样合成的提法,即“分子机器”,是正确的。1981年约翰.沃克测定了编码组成腺三磷合成酶的蛋白质基因(DNA).
保罗.波耶尔(Panl D.Boyer)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保罗.波耶尔与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粒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驱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松散结构和紧密结构。
1998年
约翰.包普尔(John A.Pople) (1925-)
约翰.包普尔(John A.Pople),美国人,他提出波函数方法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发展了化学中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基于对薛定谔方程(Schrodinger equation)中的波函数作不同的描述。他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化学,其中用一系列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系统地促进量子化学方程的正确解析,从而可以控制计算的精度,这些技术是通过高斯计算机程序向研究人员提供的。今天这个程序在所有化学领域中都用来作量子化学的计算。
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 (1923-)
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美国人,因他提出密度函数理论,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早在1964-1965年瓦尔特.科恩就提出:一个量子力学体系的能量仅由其电子密度所决定,这个量比薛定谔方程中复杂的波函数更容易处理得多。他同时还提供一种方法来建立方程,从其解可以得到体系的电子密度和能量,这种方法称为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在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方法简单,可以应用于较大的分子。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1946-)
艾哈迈德·泽维尔1946年2月26日生于埃及。后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大学获得理工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6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90年成为加州理工化学系主任。他目前是美国科学院、美国哲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欧洲艺术科学和人类学院等多家科学机构的会员。
1998年埃及还发行了一枚印有他本人肖像的邮票以表彰他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及出生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应用超短激光闪光成照技术观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运动,从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预期重要的化学反应,为整个化学及其相关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早在30年代科学家就预言到化学反应的模式,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要进行实证无异于梦想。80年代末泽维尔教授做了一系列试验,他用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激光闪光照相机拍摄到一百万亿分之一秒瞬间处于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断裂和新形成的过程。这种照相机用激光以几十万亿分之一秒的速度闪光,可以拍摄到反应中一次原子振荡的图像。他创立的这种物理化学被称为飞秒化学,飞秒即毫微微秒(是一秒的千万亿分之一),即用高速照相机拍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分子,记录其在反应状态下的图像,以研究化学反应。人们是看不见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现在则可以通过泽维尔教授在80年代末开创的飞秒化学技术研究单个原子的运动过程。
泽维尔的实验使用了超短激光技术,即飞秒光学技术。犹如电视节目通过慢动作来观看足球赛精彩镜头那样,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让人们通过“慢动作”观察处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与分子的转变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泽维尔通过“对基础化学反应的先驱性研究”,使人类得以研究和预测重要的化学反应,泽维尔因而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
艾伦-J-黑格 (1936-)
艾伦-J-黑格,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
获奖理由:他是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先锋,目前主攻能够用作发光材料的半导体聚合物,包括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气化学电池以及激光等等。这些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广泛应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许多领域。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 (1929-)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获奖理由: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白川英树 (1936-)
白川英树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着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获奖理由: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他因此与其他两位美国同行分享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
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治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夏普雷斯则因发现了另一种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获奖。他们的发现开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领域,对学术研究和新药研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已被应用到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抗癌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的研制上。现在,手性药物的疗效是原来药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已成为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
诺尔斯与野依良治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夏普雷斯现为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化学教授,将获得另一半奖金。
野依良治(R.Noyori) (1938-)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Ⅷ 居里夫人获得过哪两次诺贝尔奖 获得的是什么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4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一)居里夫人所得奖金
1898年 若涅奖金,巴黎科学院.
1900年 若涅奖金,巴黎科学院.
1902年 若涅奖金,巴黎科学院.
1903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与享利·柏克勒尔和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4年 奥西利奖金(巴黎报业辛迪加颁发,与埃都亚·布郎利合得).
1907年冲拿差 阿克托尼安奖金,英国皇家科学协会.
1911年 诺贝尔化学奖金.
1921年 埃伦·理查兹研究奖金.
1924年 阿让德依侯爵1923年大奖金,附铜奖章,全国工业促进会.
1931年 卡麦伦奖金,爱丁堡大学颁发.
(二)居里夫人所得奖章
1903年 伯特洛奖章(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3年 巴黎市荣誉奖章(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3年 戴维奖章,伦敦皇家学会(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4年 马特奇奖章,意大利科学学会(与比埃尔·居里合得).
1908年 克尔曼大金奖章,利尔工业协会.
1909年 埃利约特·克瑞生金奖章,佛兰克林研究院.
1910年 亚尔伯特奖章,皇家艺术学会,伦敦.
1919年 西班牙阿尔丰斯十二世大十字勋章.
1921年 本哲明·佛兰克林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
1921年 约翰·斯考特奖章,美国哲学学会,费拉德尔菲亚.
1921年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院金奖章,纽约.
1921年 威廉·吉布斯奖章,美国化学学会,芝加哥.
1922年 美国放射学学会金奖章.
1924年 罗马尼亚政府一级褒奖,有证书和金奖章.
1929年 纽约市妇女俱乐部联合会奖章.
1931年 美国放射学学院奖章.
(三)居里夫人所得名誉头衔
1904年 莫斯科帝国人类学及人种志之友协会名誉会员.
1904年 英国皇家科学协会名誉会员.
1904年 伦敦化学学会外国会员.
1904年 巴塔维哲学学会通讯会员.
1904年 墨西哥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1904年 墨西哥科学院名誉院士.
1904年 华沙工业及商业促进委员会名誉委员.
1906年 阿根廷科学学会通讯会员.
1907年 荷兰科学学会外国会员.
1907年 爱丁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08年 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通讯院士.
1908年 布朗斯威克自然敏梁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09年 日内瓦大学名誉医学博士.
1909年 波伦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1909年 捷克科学文学艺术学士院外国合作院士.
1909年 费城药剂学院名誉职员.
1909年 克拉科夫科学院现任院士.
1910年 智利科学科学院现任院士.
1910年 美国哲学学会会员.
1910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外国院士.
1910年 美国化学学会会员.
1910年 伦敦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1911年 伦敦通灵研究学会名誉会员.
1911年 葡萄牙科学院外车通讯院士.
1911年 曼彻斯特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12年 比利时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12年 圣彼得堡帝国实验医学研究院合作会员.
1912年 华沙科学学会实任会员.
1912年 雷姆堡大学哲学部名誉职员.
1912年 华沙摄影学会会员.
1912年 雷姆堡工艺学校名誉散皮博士.
1912年 维尔那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13年 阿姆斯特丹皇家科学院特别院士(数学部及物理学部)
1913年 北明翰大学名誉博士.
1913年 爱丁堡科学及艺术联合会名誉会员.
1914年 莫斯科大学物理医学学会名誉会员.
1914年 剑桥哲学学会名誉会员.
1914年 伦敦卫生学研究院名誉会员.
1914年 费城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
1918年 西班牙皇家医疗电学及医疗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
1919年 西班牙皇家医疗电学及医疗放射学学会名誉会长.
1919年 马德里镭研究院名誉院长.
1919年 华沙大学名誉教授.
1919年 波兰化学学会会员.
1920年 丹麦皇家科学及文学学士院普通院士.
1921年 耶鲁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21年 芝加哥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21年 西北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21年 史密斯学院名誉理学博士.
1921年 维尔斯利学院名誉理学博士.
1921年 宾夕法尼亚女子医学院名誉博士.
1921年 哥伦比亚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21年 匹兹堡大学名誉理法博士.
1921年 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21年 布发罗自然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 纽约矿物学俱乐部名誉会员.
1921年 美国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 新英格兰化学教师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1年 美国博物学博物院名誉会员.
1921年 新泽西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 工业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 克力斯提阿尼亚学士院院士.
1921年 诺克斯艺术及科学学士院终身名誉院士.
1921年 美国镭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 挪威医学放射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1年 纽约法国同盟会名誉会员.
1922年 巴黎医学科学院自由合作院士.
1922年 比利时俄国科学组名誉院士.
1923年 罗马尼亚医疗矿泉学及气候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3年 爱丁堡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23年 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数学家及物理学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4年 华沙市名誉市民.
1924年 姓名与巴斯特并列刻于纽约市政厅某建筑上.
1924年 华沙波兰化学学会名誉博士.
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学名誉医学博士.
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学名誉哲学博士.
1924年 里加市名誉市民.
1924年 雅典通灵研究学会名誉会员.
1925年 波兰卢布林医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6年 马罗“旁提菲西亚·泰伯林那”普通会员.
1926年 巴西圣保罗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6年 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
1926年 巴西女权发展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6年 巴西圣保罗药剂及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6年 华沙工艺学校化学部名誉博士.
1927年 莫斯科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7年 波希米亚文学及科学学会名誉会员.
1927年 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7年 美国州际医学研究生联合会名誉会员.
1927年 新西兰研究院名誉会员.
1929年 波兰波兹南科学之友学会名誉会员.
1929年 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29年 格拉斯哥市民名誉市民.
1929年 圣劳伦斯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1929年 纽约医学科学院名誉院士.
1929年 美国波兰医科及齿科联合会名誉会员.
1930年 法国发明家及学者协会名誉会员.
1930年 法国发明家及学者协员会名誉会长.
1931年 日内瓦世界和平联合会名誉会员.
1931年 美国放射学学院名誉职员.
1931年 马德里纯物理学及自然科学学士院外国通讯院士.
1932年 哈雷德国皇家自然科学院院士.
1932年 华沙医学学会名誉会员.
1932年 捷克化学学会名誉会员.
1933年 伦敦英国放射学研究院及伦琴学会名誉会员.
Ⅸ 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
楼主是要问什么呢?
(1)约翰·纳什介绍:。。。。埋者
(2)他的“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演讲稿:理想货币与渐近判碰理想货币
我今天要讲的实际上是我在英格兰沃尔根学校讲过的,在美国的布朗大学也讲过,基本上是一致的内容。在2002年,我还曾经做过一个讲座,也涉及到我现在所提到的一个项目,当然我在北京大学的合作当中,也提到过这一点。另外,还有一份出版的材料,也是以理想货币为题的,这是在美国的南方经济学刊上,在2002年发表的。大家看到,现在这个就是我演讲的题目,我想先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这是第一页,这是主题目,被称为货币的商品有久远的历史。实际上,被称为的货币的特殊商品有一个非常久远的历史,我们不断被货币所控制,而且希望得到越来越多的货币,不愿意失去货币,在思考货币的时候会失去理性,货币会更加缺乏效率,所以有很多不同流派的观点,包括主流的凯恩斯主义观点,被兜掘液谈售给大家,被社会认为是一个准的准则。他主要的论点就是少其为多,或者换句话说,劣质的货币比优质的货币好得多,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条劣币驱逐良币。而这可以与3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的观点有鲜明的对比,而后者对政府的政策产生广泛的影响。
下面这个小题目关于货币哲学的偏离,我必须要压缩我的发言,不会完全地讲述,我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介绍对货币的一些看法,显然货币不适于放在圣殿当中,而货币也有它适用的价值,所以这两者有一些相互对立的。下面一个话题,也是不得不压缩的,另外因为我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在这么短的时间讲出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们想了解全部的内容,可以到我的网站上去看一看。你们只要到普林斯顿大学的网站,然后在个人搜寻的网页搜寻纳什就能找到我的网站,以及可以找到网页的连接,也是与数学系相连接,这也是我工作的部门,理想货币就是我所研究的领域之一。你们可以在那里找到全部内容。这个题目是福利经济学。在经济方面,到底我们能做些什么,货币是进行商品交换的一个中介,包括贸易政策,开支,一个国家的福利,包括世界的福利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出现高失业率,箫条等等这样一些情况,最佳的政策选择是什么,在这里我想建议的是,参考下面几个做法和方法,当然他们不是凯恩斯主义的做法。
下面一个题目就是货币效用和博弈论。这里提到的博弈论,货币和博弈论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大家想一想,作为博弈论各方很可能是有效用驱动才去行动的,也就是什么使它能够获益,比如可能是钱,或者说这种效用可以以货币来衡量。如果有两方参与博弈,有可能是合作性博弈,或者是竞争性博弈,或者是包含了两方面。如果各方以货币来交易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来衡量他所面临的局面,比如每一方可以看看它的所得或所失,这就实现了效用的转移。如果货币实现的效用转移的话,就相当于你拿钱去买东西,如果你以货易货的方式,效率就会低很多。一个部落是以易货的方式来维持的,这是一种古老的社会交易方式。而在更为复杂的交易形式当中,货币的引入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博弈可以分为两者,可转移为效用的博弈,和不可转移为效用的博弈。现在实行的是第一种形式的博弈,概括地说,如果第二种博弈如果转化为第一种博弈的形式,都是有利的,不论好人坏人。所以我们应该来推动这种效用的转移,比如说泰国的货币或者是瑞士的货币来实现。如果我们的合同是一个较长的实现,那么这两种区别是可以必须明显地辨别出来的。如果你不相信这个货币的币值的话,你就不愿意来放款。因为在放款的期间,你有可能不能保持这个币值。你可能希望有抵押,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存在。
我也听到蒙代尔教授介绍的拉丁美洲的情况,包括房地产的情况,尤其以美元标价的房地产情况。因为他们不大清楚未来币值怎么变化,所以他们认为地产的价格相对稳定一些。凯恩斯主义者,这是下一个题目。我觉得实际上,凯恩斯是多纬度的,很多人只继承了他的一方面。他的思想是科学严谨的,可能我们现在听到在华盛顿的凯恩斯主义者和其他的地方的不大一致,在华盛顿可能他们涉及到美国的财政政策,包括联储的政策等等。所以我想定义一下凯恩斯主义,我们就把它定义为一个思想的流派,这是一个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英镑和美元贬值中兴起的流派,特别是凯恩斯主义者会支持中央银行和财政部,而这些部门会持续的来追求经济福利的目标, 不太注重货币的长期声誉和与之相伴的金融企业的信誉。实际上,凯恩斯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格言“对我们来说都已经死了”。近代我们看到的凯恩斯主义的发展,这个小题目是凯恩斯主义的批判,我想在这里有很多批评意见,因为很多的科研工作,尤其是美国经济学家之后所做的研究,也是集中关注于宏观经济,所有这些努力,都是起源于凯恩斯主义的思想流派的。在数学方面我们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从过去的古典数学理论当中找出一些经典的理论,然后在它的基础上予以发展。比如有一些公理是建立在其他公理基础之上,之后我们又有一些公理和定理。所以凯恩斯的经济学派就有点像缺乏公理的推导。
实际上,在科学史上,尤其在19世纪以前,数学家那个时候并不太关注公理和推断,所以我想在宏观经济方面,我们可以把经济学做的一些研究比作是缺乏公里的一些研究,有点像几何。也就是说,有一些圆并没有确定他的圆心和半径就画出来了。在经过一段时间,一些国家经过了逐步的通货膨胀之后,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中央的当局他们也需要在长期来保持货币稳定的价值,在香港他们就在这么做。至少他们是控制住了美国通货膨胀率给香港所造成的一些影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凯恩斯主义的倾向,他们非常愿意看到通货紧缩,因为价格可能会下降,而持续的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看到一些国家采取的一些货币的政策。回首过去,从18世纪到19世纪,到20世纪,英格兰银行实际上也在采取一种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中央银行到底应该怎么做,我想他们的公理并不是无误的。而凯恩斯在上个世纪30年代风行以后,对这方面就非常淡漠了。
对我而言,好像凯恩斯主义更多是治疗性的理论,当然我们很难对这种治疗性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我们还可以问一下,如果持续地使用这种治疗性手段的话,长期会有什么不良的影响?我想再一次提出理想货币的概念,这也是我在每篇论文当中首先提出的。金和银在过去是作为交换的基本的货币,这也是一种交易的基本的标准,它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尽管这两种贵金属都并不是在价值上而言保持稳定的。而现在如果你还可以选择以黄金来交易的话,你会有一些其他的不同的看法。实际上货币的价值和其他的一些货物或者是宝石等等,他们的价值也是相互关联的。他们本身也是有天然的价值的,而且这个价值有可能被扭曲。我的建议就是要使用一种指数,把更多商品和产业的价格指数化,这就包括银、黄金、铜、镍、铀等等,不仅涉及到工业金属,还包括能源等等,但是我还没有完全角成一套指数,只是一个概念,也就是工业价格消费指数。那么货币的基本的价值可以以此为基础,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为这个指数做定义,这有点像金本位或银本位这些标准。但是它又不会存在使用贵金属作为货币的价值的扭曲。
更近一段时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也就是通货膨胀目标政策。实际上首先来看一看所谓的目标,这个概念好像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这些官员实际上在承认,无论他们怎么谈,他们工作当中碰到的困难,也就是说中央银行的官员们,他们尽管说自己工作困难重重,但是最后认为货币的供应是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断把这个工作作为一种艺术,而实实在在进行的一项工作。如果他们不断印钱的话,货币的价值会走低。通货膨胀政策的流行,实际是始自新西兰,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这些国家当中都可以看到。我们看到新西兰更多是一个受凯恩斯思维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地方。
如果有很多的国家都使用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因为有很多的地方只是在理论上在探讨这个问题,在俄罗斯好像没有公开的表明他的是赞扬这个政策的。实际上,有关这方面有时候也受到一些立法的影响,因为有些立法规定一个国家必须要保持货币的币值,而这些有关的当局却并没有这样做,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格雷顿森林体系,他们更多是把黄金和美元联系在一起,他们使用黄金赌博。最终而言都会看到,这方面的一些变动,如果绝大部分货币都使用通货膨胀目标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这些货币,比如说一些债权可以和一些商业的金融公司相比较,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些平级的公司。这种目标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每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当然可以通过衡量它的生活成本来衡量它的通货膨胀率,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时候生活成本的尝试并不一定代表通货膨胀。有的时候生活成本会逐渐的上升,但是这可能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所造成的,因为人们不再需要那么辛苦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