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新西兰 » 新西兰唐鹅怎么样

新西兰唐鹅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4-25 11:03:36

① 鹅的栖息地在哪里

鹅的栖息地在新西兰的奥克兰。穆里怀塘鹅栖息地是位于上方的观景平台,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8月至次年3月。

从奥克兰中心驱车行驶一个小时便可以到穆里怀塘鹅栖息地。停车场旁边,是一条短行步行道直接通往位于栖息地主要区域上方的观景平台。栖息地一直延伸到通往海上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岛屿上。每年8月至次年3月,有约1200对塘鹅在这里筑巢。巢与巢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厘米。这对航空交通管制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些鸟却控制的非常好。

来到岛上的鸟必须滑行避开它们邻居高高抬起的抗议的喙。因此着陆错误将是非常痛苦的。这种体重2.5公斤的鸟类翼展有两米长。统治着整个陆地,它们起飞时产生的上升气流是非常惊人的。每对塘鹅只产一个蛋,父母会轮流孵化。雏鸟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是赤身裸体的。但一周内身上就会长出细细的绒毛。

当它们发育成熟的时候身体长出了羽毛并开始锻炼它们的翅膀,准备有朝一日跳下悬崖,展翅飞翔。一旦可以飞翔后,小塘鹅便会离开栖息地,穿越塔斯曼海飞往澳大利亚。数年后,它们中的幸存者会返回到栖息地,在安全的地方筑巢安家。栖息地的壮观景象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新西兰奥克兰有什么特色

你一定不能错过奥克兰周末的早市。无论是在市中心的Britomat广场,还是在Parnell的French Market,清晨时分,舒缓的脚步与推车声,给刚刚苏醒的城市带来了另一种和谐。
这是生活的暖意还原了生命的本真,简单而充实,纯朴而性感。
/ 奥克兰的湛蓝 /
我喜欢骑车,近距离的感受身旁的风景,然后看着道路以各种形状向远方延伸,你永远猜不出转过下一个弯之后会有怎样的惊喜,我想,这就是#在路上#的最大魅力。
/ 奥克兰的红晕 /
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迎来日出的国家,奥克兰作为新西兰最大的城市,每年的除夕,都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等待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
奥克兰北岸的达文波特军港小镇(Devonport),是着名的观日出胜地。
/ 奥克兰的金辉 /
奥克兰的商业主街皇后大街(Queen Street),并没有法国香舍丽的古色古香,也不及纽约第五大道的奢华气魄,但足以满足你对全球时尚前沿一切品牌的占有欲。
几乎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奥克兰的地标式建筑——天空塔(Sky Tower)。
南半球最高的旋转餐厅,这里有最大的生蚝,最新鲜的三文鱼,最多汁的牛排,享用美食于200米高空的同时,城市的夜幕璀璨,尽收眼底。
/ 奥克兰的纯白 /
没有雪的奥克兰,并不缺少白色。“千帆之都”是奥克兰的又一个美誉。
据说,这里的居民平均拥有的船只数量是全球之冠。王子码头(Princes Wharf),高桥港(Viact Harbor),西天堂码头(Westhaven Marina)在海湾排开。港湾里桅杆林立,点点白帆。
/ 奥克兰的碧绿 /
你见过自由奔跑,生活在城市中心的牛羊群吗?是的,奥克兰就是这样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城市。
市区内的一树山公园(One Tree Hill),在两万年前是喷发的活火山,如今这里土壤肥沃,牛羊嬉戏,林荫大道,遮天蔽日。深绿、浅绿、草绿斑驳相间,织成大片大片的绿地绒毯。
/ 奥克兰的碳黑 /
黑沙滩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位于奥克兰西海岸的Muriwai(鸟岛)就是一处比较着名的黑沙滩所在地。
黑沙滩是火山灰沉积而成,“沙粒”漆黑,闪烁着金属光泽,踩在脚下如丝绸一般细滑。
据说,之所以又被称为鸟岛,是因为每年的春夏之交,数千只塘鹅(Ganet)会由澳洲飞到此地繁衍生息,每逢此时,漫山遍野的塘鹅鸟栖息在岩石顶端,场面很是壮观。
/ 奥克兰的酒红 /
怀赫科岛葡萄酒,一饮一啄尽乐章。
无论是本着品酒的初衷,还是追寻诗人逝去的足迹,亦或单纯感受远离喧嚣的小岛风情,从奥克兰市区的港口乘坐船只,不足一小时航程,便来到以葡萄酒而着名的怀赫科岛(Waiheke Island)。

③ 不知道这叼毛是什么鸟。

澳洲鹈鹕(Pelecanus conspicillatus)中等身型:长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公斤。它们主要呈白色,双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红色,在鸟类中是最大的,可以长达49厘米。喜欢生活在辽阔及没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够的鱼类供应,周边的环境并不重要,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园或工业废墟。

澳洲鹈鹕并没有特定的行动模式,只会追随食物的供应。当艾尔湖于1974年至1976年间注满时,周边的城市只有少量的澳洲鹈鹕;但当湖水干涸后,它们就再次分散到其他地方,去到边海岸,甚至到达圣诞岛、帕劳及新西兰。

繁殖季节始于冬天,南部的是始于春末,内陆地区的则很多是在雨季后。它们的巢是在地上的一个浅洼,有时会有草围边。它们的巢是共享的。它们会生1-3只蛋,蛋呈粉白色及约有93 x 57毫米大。经孵化后,较大的雏鸟会吃得较多,而最细小的则因饥饿或自杀而死亡。孵化后首两星期,雏鸟会吃双亲反刍的液体,之后两个月则会吃鱼类及一些脊椎动物。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④ 企鹅曾在北半球生活科学家发现古怪化石,或是类企鹅“巨鸟”

根据美国《sciencealert》报刊的科学报告指出,通过化石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在北半球,也曾经有一种外表看起来类似企鹅,不过却和桐衫盯企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的“巨鸟”生存过,它们的大小基本上和一个成年人差不多,科学家们将它们取名为“plotopterids”,它们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鸟类的进化,有着极大的意义。



plotopterids和企鹅的相似之处

在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科学家们发现了 一种奇怪的企鹅化石,它们看起来和已经灭绝的“新西兰巨企鹅”很像,科学家们将这种发现于北半球的企鹅,称之为“古代潜鸟”,它们和企鹅一样,都不会飞,是游泳能手,此外,它们的翅膀、身体结构等也都存在着很大相似之处。

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plotopterid是企鹅演化过程中的分支,毕竟通过研究发现,最早的企鹅其实是会飞的,在第五物种大灭绝的时候,为了生存,企鹅的祖先才会放弃了天空,选择生活在海中。



说起来,在这次北半局和球发现plotopterid之前,企鹅骸骨一直仅在南半球被发现。去年8月,科学家们在新西兰发现了一种巨型的企鹅骸骨,它的身高达到了1.6米,来自于距今6600万年-5600万年之间的古新世时期。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秘鲁,在南部海岸,同样发现了一些距今3600万年前的巨型企鹅化石,从身高上推测,它们大约在1.5米左右。因为这些企鹅化石都发现在温暖的地方,这也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它们离开了南极呢?



是什么让企鹅离开南极?

研究发现,最早的企鹅是起源于南极的,它们一直都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后来在大约36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开始发生了变化,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后,此后的3000万年时间里,地球上的气候一度是 历史 上温度最高的时期之一,那个时候南极的冰盖甚至还没有形成。

不过后来伴随着温度的降低,南极的冰盖陆续形成,一些企鹅为了生存,便朝着温暖的地方迁徙,最终在3600万年前,它们抵达了低纬度的赤道地区,并且后来通过演化,分支出了一种可能是在温带、热带生活的企鹅,比方说“麦哲伦企鹅”。



那么,出现在北半球的plotopterid,又该如何解释呢?科学家推测,在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之后,一些鸟类为了生存,便纷纷放弃了翅膀,想要在水中去寻找更加丰富的食物,而它们的进化过程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才会让它们的外形看起来都差不多。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最早的企鹅祖先是会飞的,plotopterid的祖先或许也是如此,这也为何它和企鹅一样,都是以翅膀推进式潜水的原因之一。在它们进化的早期,它们从空中跳入水中来寻找食物,后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以在水中生存的时间更长,游泳的技术也更好,自然也就彻底放弃了飞翔。



plotopterid和大海雀有关系吗?

既然plotopterid和企鹅没有关系,它生活在北半球,那么,它和曾经生活在北极的“企鹅”大海雀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研究发现,鲣鸟、塘鹅和鸬鹚等,实际上才算作是plotopterid的近亲,特别是鲣鸟,它甚至可以看做是plotopterid的翻版。

什么是鲣鸟呢?这是一种热带鸟类,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地区,是南海诸岛上最多的鸟类之一,它们属于大型的海鸟,爪子看起来好像是鸭蹼一样,这让它们非常善于游泳,它们捕食的方式和早期企鹅或者是plotopterid的祖先非常相似,都是从高处俯冲下去,然后在水里潜水来获取食物。



有一种观点认为,plotopterid或许在2000多万年前之前并没有灭绝,其中一部分伴随着地球塌尘的气候变化去往了高纬度地区,并且在那里进化成为了后来的大海雀,不过这个猜想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化石对比分析来进行判断。

说起来,大海雀是一种完全因为人类而灭绝的鸟类,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连企鹅这个名字,其实最早也是属于大海雀的,只不过在大海雀灭绝后,人们发现了南极上的企鹅,才给了它们大海雀的名字。



已灭绝的北极“企鹅”

大海雀是一种外观和企鹅差不多,不过实际上它和plotopterid一样,都和企鹅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水生鸟类,大海雀不会飞,它们同样是使用翅膀划水,它们的一生基本上都生活在海洋之中,只有在繁殖的季节,才会在陆地上产蛋繁育后代。

曾经的大海雀广泛分布在北大西洋,特别是在冰岛和格陵兰,大海雀的数量非常多。这对于它们来说,也是不幸的开始。在15世纪中叶,人类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格陵兰岛迎来了一批批的水手将那里作为栖息地。

大海雀不会飞,而且行动缓慢,同时,它们的个头很大,因为海洋里有着充足的食物,所以它们个个都很肥,水手便会将大海雀捕来食用,并且将大海雀产在陆地上的蛋也都纷纷捡食,而这对于大海雀来说,还仅是噩梦的开始。



有一些水手将大海雀的羽毛带回了欧洲,将它们做成了羽绒被、衣服等御寒的物品,没想到不仅轻便,而且保暖的效果还非常好,于是,很多欧洲人都愿意花高价来购买大海雀羽毛制成的商品,这才是大海雀真正的噩梦,成群的大海雀直接被扔到热锅中烫死,然后拔掉羽毛运回欧洲,很快只过了300多年的时间,大海雀便迎来了灭绝的风险。

看到这里,可能一些朋友会说,既然大海雀濒危了,为何不对它们进行保护呢?要知道,19世纪人类还是一个非常“野蛮”的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们并不懂得什么环保的概念,认为人类高于一切,也不认为一种动物的灭绝,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而且当时很多博物馆在得知大海雀即将灭绝后,还纷纷出高价希望可以买到大海雀的标本,因此,最后一对大海雀竟然在孵蛋的时候被杀害,然后被卖给了博物馆,此后,地球上就再也看不到大海雀的身影了。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其实如今南极的企鹅名字,用的是大海雀的,这是因为最早欧洲的航海家将大海雀称作penguin,它就是企鹅的意思,在大海雀灭绝之后,欧洲的航海家在发现南极大陆的时候,在南极看到了企鹅,一开始,他们以为是找到了新的大海雀,于是,便将penguin的名字延续了下来。

后来,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才发现,南极的企鹅和大海雀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诸多证据都表明,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催生了很多生物朝着不同的生存方式进化,其中海鸟类的进化就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这次发现的plotopterid,已经灭绝的大海雀和企鹅,或许它们都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祖先,有科学家认为,或许未知的远古潜鸟类还有更多。



下一步,科学家们准备对plotopterid的化石与世界各地的海鸟进行比对,寻找它的祖先究竟是谁,并且找到它是否进化成为了大海雀,留在了北极,以及它和企鹅之间,究竟有哪些区别,这些研究最终会为我们揭开远古鸟类不同寻常的进化过程,揭开它们在地球气候环境的变迁中,是如何在逆境中“绝处逢生”的,一起期待吧!

参考文献

sciencealert——《Giant Penguin-Like Birds May Have Once Waddled Around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o》07-05

⑤ 大嘴巴鹈鹕故事大道理

一 鹈鹕的大嘴巴有哪些作用

鹈鹕生活在水边,鱼是它的主要食物。它有一个长长的大嘴巴,嘴巴下面还内连着一个大大的具有弹性的容囊。这个囊是它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它谋生和养育后代的重要工具。

它颌下的囊像一张性能优良的渔网,当水中有许多小鱼时,它就张开嘴巴把囊一同放入水里向前游去。过一会儿,囊里装满了水和鱼。鹈鹕把嘴巴一闭,将水从囊中挤出来,鱼留在了囊里,告档这样的动作重复几次,囊里就装满了鱼。有时,鹈鹕也会结队围着一群鱼组成马蹄形,然后一起把嘴伸到水里,很容易就能逮到鱼。鹈鹕的大嘴里能装大约15公斤的鱼,或者14公斤的水,如同一个大水桶。

鹈鹕在喂雏鸟时,母鸟要先将鱼吃下去经过消化以后再返到囊里,让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大碗里尽情地享用美餐。

二 鹈鹕为什么长着大嘴巴

鹈鹕生活在抄水边,鱼是它的主袭要食物。它有一个长长的大嘴巴,嘴巴下面还连着一个大大的具有弹性的囊。这个囊是它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它谋生和养育后代的重要工具。

它颌下的囊像一张性能优良的渔网,当水中有许多小鱼时,它就张开嘴巴把囊一同放入水里向前游去。过一会儿,囊里装满了水和鱼。鹈鹕把嘴巴一闭,将水从囊中挤出来,鱼留在了囊里。这样的动作重复几次,囊里就装满了鱼。这个囊里能装大约15公斤的鱼,或者14公斤的水。

鹈鹕在喂雏鸟时,母鸟要先将鱼吃下去经过消化以后再返到囊里,让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大碗里尽情地享用美餐。

三 鹈鹕的大嘴巴有什么作用

鹕生活在水边

四 鹈鹕大嘴巴鸟是什么鸟

>鹈鹕这种鸟的长相很特别,它那古怪的大嘴让人觉得十分可笑。大嘴里所装的东西比它胃里装的还要多。它的大嘴能够装上一个星期的食物。这个大嘴实际上是消化道前端膨大所形成的,据测量可盛12升水!

鹈鹕的体形很大,在现存鸟类中算是大个子了,即使是最小的褐鹈鹕,稍稍张开翅膀也有2米长。

鹈鹕,在野外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游泳外,大部分时问都是在岸上晒晒太阳或耐心地梳洗羽毛。鹈鹕的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大嘴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鹈鹕非常喜欢在湖里洗澡,洗完了澡便开始整理羽毛,常常要用嘴梳妆一个多小时。它那短小的尾羽根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闲暇时它们经常用嘴在全身的羽毛上涂抹这种特殊的“化妆品”,使羽毛变得光滑柔软,游泳时滴水不沾。

褐鹈鹕捕鱼方式跟斑嘴鹈鹕不同。它们往往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并能像潜鸟一样潜入水中。开始时颈部弯曲;当它们接近目标后,颈部迅速伸直,尖嘴直刺鱼身。褐鹈鹕还有另一种捕鱼方法,它们先飞上高空,然后稍收翅膀,舒展身体,猛地从空中直冲而下,溅落在水面。它们硕大的身体拍击在水面上,产生很强的震动,据说这种震动声可传出0.8千米远,并能震昏水下1.5米处的鱼。待被震昏的鱼浮出水面,它们便能捕食,褐鹈鹕这种捕鱼方式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它们的身体怎么能经受得住那么经常的、强大的拍击力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褐鹈鹕的气囊系统十分发达。在它们胸部皮肤下,气囊充满肌肉和皮肤之间的空隙。这些气囊充气后,仿佛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加一层气垫,能大大减弱它们“溅落”时对身体的震荡。褐鹈鹕还有一种更省力的捕食方法——在海边等待被鲨鱼追得惊慌失措的鱼。

几乎所有鹈鹕的腿都很短,在陆地上行走时像鸭子一样笨拙。在水中,鹈鹕却能自由地游动。它们游泳时双翅紧闭,放在背上,缓缓地用带蹼的脚划水,身体像一叶小舟在水中稳稳前进。可是,鹈鹕要想起飞却要花一点力气。在陆地梁友棚上,它们要助跑好几步才能起飞;在水中,它们踏浪前进,达到一定速度才能起飞,就如同飞机起飞前要滑跑加速一样。一旦起飞,鹈鹕便可自由地飞翔。

在繁殖季节里,雄鹈鹕经常选一棵树作为巢址,然后落在树上向经过的雌鸟大献殷勤。如果雌鸟中意橡则,便会落到雄鸟身旁。之后,雄鸟找来树枝、水草等建巢用的巢材,雌雄鸟共同将巢建好,接着便是交配、产卵和孵卵。小鹈鹕的孵化和育雏任务,由父母共同承担。有些鹈鹕的聚集繁殖地离它们的取食地很远。为了保证后代和自身有充足的食物,它们每天必须飞出50~60千米去捕鱼。这些鹈鹕并不用大嘴给幼雏带回食物,而是将鱼全部吞下。回到巢中时,它张开大嘴,让幼雏把嘴伸到它的食管中引起呕吐,幼雏就以双亲吐出的半消化的食糜为食。鹈鹕大嘴的长度相当于幼雏体长的5倍,有的幼雏干脆站在亲鸟的大嘴里吃食。鹈鹕常聚集在一起繁殖,有时还互相帮助喂养别人的幼雏。甚至有时几只鹈鹕为了喂养某一只幼雏而争执不下。

鹈鹕能够对恶劣的天气应付自如,但是它们却应付不了人为的灾难。20世纪60年代,由于农业生产中滥用滴滴涕杀虫剂,造成鹈鹕蛋壳变薄,使它们孵不出小鹈鹕,有些地方的鹈鹕因此灭绝了。褐鹈鹕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鸟,但那里的鹈鹕已经被农药消灭干净了。

鹈鹕

五 用一个寓言解释鹈鹕为什么有大嘴巴

大嘴巴鹈鹕

小猫阿黄扛着钓鱼杆,敲朋友的门:“阿花,阿花!今天天气好,咱们去钓鱼呀!”
湖边长着绿绿的草,开着红红的花。它俩坐在石头上,开始钓鱼了。
咦?这是从哪里飞来的大嘴鸟?它的样子真怪呀!
阿黄说:“你叫什么名字呀?”
大嘴巴鸟说:“我的大名叫鹈鹕(ti hu),小名叫塘鹅。”
阿花扔掉了钓鱼杆,揉着肚子笑起来:“哈哈……你没长胡子,为什么叫‘剃胡’啊?你又不是糖做的,为什么叫‘糖’鹅呀?”
鹈鹕生气了,拍拍翅膀飞走了。
阿花朝着飞走的鹈鹕,拍着手唱起来:“鹈鹕鹈鹕大嘴巴,你的样子真丑呀!”
河边柳树上的黄鹂说:“阿花,你不该笑话别人。鹈鹕的大嘴巴用处可大呢!”
太阳升高了,阿黄只钓了一条鱼,阿花一条鱼也没有钓着,它急哭了。这时候,鹈鹕又飞回来了。它的大嘴巴像渔网,一下子捞起很多鱼。
鹈鹕把鱼放在小桶里,说:“送给你们,带回家吧!”
阿黄害羞了,它说:“对不起,刚才是我错了!以后,咱们做朋友吧。”
黄鹂在树上唱:“鹈鹕大嘴巴,每天捕鱼虾,热心帮助人,大家都爱他!”
太阳快落山了,他们提了满满的一桶鱼,高高兴兴地走回家。

六 鹈鹕的大嘴巴有哪些作用

鹈鹕生活在水边,鱼是它的主要食物。它有一个长长的大嘴巴,嘴巴下面还连着一个大大的具有弹性的囊。这个囊是它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它谋生和养育后代的重要工具。

它颌下的囊像一张性能优良的渔网,当水中有许多小鱼时,它就张开嘴巴把囊一同放入水里向前游去。过一会儿,囊里装满了水和鱼。鹈鹕把嘴巴一闭,将水从囊中挤出来,鱼留在了囊里,这样的动作重复几次,囊里就装满了鱼。有时,鹈鹕也会结队围着一群鱼组成马蹄形,然后一起把嘴伸到水里,很容易就能逮到鱼。鹈鹕的大嘴里能装大约15公斤的鱼,或者14公斤的水,如同一个大水桶。

鹈鹕在喂雏鸟时,母鸟要先将鱼吃下去经过消化以后再返到囊里,让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大碗里尽情地享用美餐。

七 鹈鹕的大嘴巴是养育后代的工具吗

鹈鹕生活在水边,鱼是它的主要食物。它有一个长长的大嘴巴,嘴巴下面还连着一个大大的具有弹性的囊。这个囊是它最显着的特征,也是它谋生和养育后代的重要工具。

它颌下的囊像一张性能优良的渔网,当水中有许多小鱼时,它就张开嘴巴把囊一同放入水里向前游去。过一会儿,囊里装满了水和鱼。鹈鹕把嘴巴一闭,将水从囊中挤出来,鱼留在了囊里,这样的动作重复几次,囊里就装满了鱼。有时,鹈鹕也会结队围着一群鱼组成马蹄形,然后一起把嘴伸到水里,很容易就能逮到鱼。鹈鹕的大嘴里能装大约15公斤的鱼,或者14公斤的水,如同一个大水桶。

鹈鹕在喂雏鸟时,母鸟要先将鱼吃下去经过消化以后再返到囊里,让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大碗里尽情地享用美餐。

[我还想知道]

美国的绿苍鹭会使用诱饵捉鱼。它捡起一只昆虫,把它扔到水里,待鱼来吃昆虫时,它便趁机吃掉鱼儿。

歪嘴鸟是新西兰鸟类的一种,也是世界上唯一长着歪嘴的鸟。

⑥ 关于濒临灭绝的鸟类

野生保护动物报告书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tuó>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全长约7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栖息于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涉水啄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在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别名篦鹭、琵琶嘴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leucorodia。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minor。 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产于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香港。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⑦ 动物寿命排名前一百的都有什么

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动物,都拥有很长的寿命,几百年甚至更长而不为人知。但动物寿命排名靠前的有:灯塔水母、南极洲海绵、海洋圆蛤、大蜥蜴、凯敏锦鲤、乌龟、弓头鲸、女神蛤、鳃纲管蠕虫、红海胆。

1、灯塔水母

这种水母物种或许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发现不老泉的动物。因为它有能力从一个成熟的成年阶段转变成一个不成熟的息肉阶段蔽灶然后再变回来,或许它的寿命并不受大自然的限制。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

5、乌龟

乌龟被认为是地球上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当中寿命最长的是名为哈里特的一只加拉帕戈斯象龟,它在2006年6月因心脏衰竭在一个动物园中去世的时候为175岁。据说一只名为Adwaita的亚拉伯拉象龟去世时年龄为250岁。

⑧ 世界珍稀奇异的动植物详细介绍

普陀鹅耳枥 现存1株。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到破坏。 绒毛皂荚 现仅存2株 豆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绒毛皂荚因荚果密被黄绿色绒毛而得名,花杂性,结实极少。文献记载,可用皂荚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但技术要求很高,不易掌握。 广西火桐 现仅存3株 梧桐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木材纹理直,材质柔韧易加工,不开裂,是制作家具、建筑、胶合板的上等用材。先花后叶,花色鲜艳靓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和行道树的佳品。 百山祖冷杉 现仅存3株 松科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残存至今的冷杉属植物。1987年,国际物种生存保护委员会将百山祖冷杉公布为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个濒危物种之一。 羊角槭 现仅存4株 槭树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与产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系古老的残遗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天目铁木 现仅存5株 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因其所处地归当地农村集体所有,生境受人为干扰频繁,处境危险。 华盖木 现仅存6株 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华盖木为单型属,仅1个,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滇桐 现仅存6株 椴树科常绿大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为我国西南特有种,也是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 膝柄木 现仅存10株 卫矛科半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我国仅此一种。广西西南部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北的种类。对研究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http://www.5ud.net/read.php?tid=81597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470科、3700余属、约30000种。 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植物资源的干扰和破坏,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急剧加快。我国于1984年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包括 388种植物。其中以下8种植物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植物环境是人类产生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爱护植物,爱护我们 生存的环境。 l 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椤科树型蕨类,中生代时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具有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 2 人参(Panax ginseng) 五加科草本植物,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由于过度采挖,在东北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松科常绿乔木,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地的局部山区。其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4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落叶大乔木,中国特有种和世界着名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自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交界。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 有一处北方难得一见的成片水杉林,蔚为壮观。 5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杉科常绿大乔木,是珍稀的孑遗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是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 6 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局部地区。树干通直,有板根,是热带优良的用材树种,对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也有重要意义。 7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蓝果树科落叶乔木,花型奇特,具有两片状如鸽翼的白色苞片,故有鸽子树之称。中国特有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 8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广西。花瓣金黄色,具蜡质光泽,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被誉为“茶花皇后”。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tuó>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全长约7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栖息于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涉水啄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在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别名篦鹭、琵琶嘴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leucorodia。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minor。 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产于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香港。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⑨ 请问鸬鹚和鹈鹕有什么区别

一、外形

1、鸬鹚: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夏羽头、颈和羽冠黑色,具紫绿色金属光泽,并杂有白色丝状细羽;上体黑色;两肩、背和翅覆羽铜褐色并具金属光泽。

二、种类

1、鸬鹚:种类繁多共有39种,如:长尾鸬鹚、欧鸬鹚、蓝眼鸬鹚、双冠鸬鹚、南美鸬鹚等。

2、鹈鹕:共有8种,如:白鹈鹕、粉红背鹈鹕、斑嘴鹈鹕、卷羽鹈鹕、澳洲鹈鹕等。

三、分布范围

1、鸬鹚: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北美。从北美东北海岸和格陵兰岛西部到冰岛、法罗群岛、英伦三岛、北欧,往东到萨哈林岛、日本,往南到中欧、非洲、东欧、土耳其、伊朗、印度、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繁殖在北半球北部,越冬在繁殖地南部。

2、鹈鹕:广布全球温暖水域,大多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

⑩ 鸟类的天堂

新西兰奥克兰的鸟型衫岛,是新岁腔西兰最美的地方之一,是鸟类栖身的天堂。

鸟岛位于奥克兰以西45公里处,毛利语称为Muriwai,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30大美景之一。

鸟岛附近有美丽的海岸线,所谓鸟岛实际上是海上兀然矗立起的两块巨型山石,在这里有数以千计的塘鹅排队栖息,这里是他们的领地。

这些塘鹅每年冬季的时候飞去几千公里外的澳大利亚大陆,度过新西兰的冬天。等春回大地的时候,每年10月份前后他们又会飞回故乡新西兰的鸟岛,在这里与自己的伴侣共筑爱巢,培养下一代。经过春夏的甜美生活,待到第二年的3月份小塘鹅长成后,爸爸妈妈带着它们一起展翅飞翔,一路披荆斩棘再飞去澳大利亚,这一路的陪伴让小塘鹅成长起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到此游玩的游客耳边“咿咿啊啊”的鸟叫声,伴着海浪拍打石头的声音,呈现出令人震撼地交响乐。眼前壮丽的岩石,密集排兵布阵的海鸟和远处一望无际的海面让人流连忘返。这是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大自然的馈赠,圣诞节一家人来到此地,感恩造物主的恩赐。

鸟岛所在的Muriwai海滩位于奥克兰的西海岸,距离奥克兰市中心四十分钟左右的车程,是奥克兰有名的黑沙滩,许多冲浪爱好者都到这里进行水上运动。

这里独特的黑沙滩,是新西兰得天独厚的现成铁矿。新西兰政府不允许任何机构任何人来开采,保护这里的自然生态,因为卜雀腔这是全新西兰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珍贵的自然遗产。

之所以我们还可以见到如此壮观的鸟岛和独具特色的黑沙滩,完全得益于来自政府和民间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对于地球生态的责任感,新西兰是上帝亲吻过的国家,是鸟类的天堂。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9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3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6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0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63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16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7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57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9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