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叶子为什么能找到家
‘壹’ 2300万年的树叶被发现,科学家研究后担忧:人类未来并不好过
笔者 东邪
地球 历史 上发生过许多物种灭绝事件,虽然这些物种从地球上永久消失了,但它们还是有机会在地球上留下一些痕迹,例如化石。人类正是通过挖掘化石、对化石进行深入研究,才得以了解过去地球的部分 历史 。比如通过发现恐龙化石和对它们进行大量研究,考古学家发现这类庞然大物曾经称霸地球生物圈长达一亿多年,称霸的时间竟然比人类还要长久。
除了能从动物化石中获取信息之外,研究人员还能从植闷盯指物化石中 探索 过去地球的气候环境。有研究指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微生物,然后是植物,最后才是动物,因此对植物化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动物出现之前地球的情况。然而植物化石并不像动物化石那么普遍,因为它们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腐烂分解,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得以保存。
去年国外有一支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一些保存较完整的叶子化石,经鉴定这些叶子化石可能是2300万年前的树叶,这种情况在人类考古史上十分罕见。那么这些叶子化石是在哪里被发现的?通过对它们的研究,科学家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树叶化石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根据该科学团队的介绍,他们是在新西兰一座名为达尼丁的城市的一个农场附近发现这些叶子化石。由于和叶子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藻类植物、苍蝇、甲虫的化石,因此科学家将该区域定义为“化石沉积区”。如今这片化石沉积区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陆地,但研究人员推测这块地区在过去很可能不是陆地,而是一片湖泊。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该区域过去也是陆地,那么树叶掉落地后大概率会被微生物分解,不太可能有机会形成化石。但如果是湖泊的话,只要湖泊拥有足够的深度,深水区域的含氧量就会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使得大多数微生物无法正常生存,进而导致动植物的尸体进入深水区域后可以保持较长时期不会被分解。
该研究团队从化石沉积区中发现了大量动植物化石,经过断代分析它们可能都来自2300万年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生物最终都沉入湖底,并且逐渐变成了化石呢?有研究人员指出湖泊变成陆地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泥沼。泥沼同样是含氧量非常低的区域,动植物的遗骸可以得到长期保存。此外,研究人员还一直认为当时的大环境应该发生了剧变,才导致许多生物的消失。
科学家从这些古老的化石中发现了什么?
研究人员如何得出以上的推测呢?他们通过对其中的叶片化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叶片化石蕴藏着一些与过去气候相关的信息。这些叶片的保存完整度较高,其表面的纹路以及被昆虫啃咬过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因此研究人员相信它们的化学成分中没有掺杂太多影响分析的东西,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碳元素的情况来推断23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
这种蚂配方法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还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细胞中的叶绿体里进行,该细胞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合成水和有机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就转化到有机物中,而有机物就沉淀成为植物的一部分,氧气就被排出则渗植物体外,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叶片中的有机碳含量来大致推断23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此外,研究人员对其他动物化石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目的就是分析那个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然后将多项数据结合一起对比,得出最后的结果。多种树叶化石的鉴定结果显示,那个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0.045%,这是近3000多万年来最高的水平。研究人员预测,在这种水平下,地球的平均气温至少上升3摄氏度左右,两极的冰盖可能全都融化了。
树叶化石真的可以揭露地球过去的气候吗?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竟然靠一片小小的树叶就能研究地球过去的气候?在发现新西兰树叶化石之前,《科学》期刊上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科学家对来自5500万年前的树叶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它们似乎在讲述那个时期地球上植物的生存状况。5500万年前,地球正处于全球气候快速变暖的时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10摄氏度左右。
在如此大幅度的升温背景下,南北极地区的冰盖几乎融化完了,就连原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都开始向更高纬度地区迁移。科学家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了一种原本只分布在墨西哥湾岸区的植物,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结合5500万年前的气候变化,科学家认为该植物应该是从低纬度的墨西哥地区迁移到相对高纬度的美国地区。
那么这项研究对现在研究气候问题有什么帮助呢?来自美国国家自然 历史 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斯科特·温格表示,5500万年前的极热时期证明了植物会在气候影响下发生迁移,那么在人为制造的全球变暖下,未来植物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因此当下可以通过长期观察一些地区的植物分布情况来推断气候变暖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对制定应对方案十分重要。
在新西兰发现的叶子化石预示着什么?
回到在新西兰发现的叶子化石上,它们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否向人类传递什么信息呢?对此该团队的气候学家认为,叶子化石所要传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气候变暖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地球上许多生物最终都会变成地下化石。同时研究人员从叶子化石中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没达到 历史 峰值,因此人类还是有机会的。
众所周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超出稳定水平,人类活动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最大的。任何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都有参与到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中,例如外出乘坐公交车或自驾车、平时吃饭使用一次性餐具、在家或外面用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些活动是不必要的,例如使用一次性餐具,自驾车,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节能环保的意识,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地球会变成第二颗金星吗?
如果温室效应继续发展下去,未来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有人认为,看看地球隔壁的金星就知道了。在过去,人们将金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球”,因为金星和地球在体积、质量等方面都比较相似。而且金星和地球一样有大气层,但金星的大气层要浓厚得多,而且经过探测金星大气中存在十分严重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50%。
温室效应的结果就是导致金星地表的平均温度常年都保持在450摄氏度以上,那么什么原因导致金星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温室效应呢?首先,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它比地球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这是金星上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的其中一个原因。其次,金星地表存在许多活跃的火山,有的火山至今还保持活跃状态,火山喷发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显然,金星上的温室效应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而地球的温室效应主要是人类导致的,但地球确实有可能走上金星的老路,因为人类因素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在人类文明形成之前,地球气候确实会存在冰期与暖期交替出现的情况,但人类的出现加快了暖期出现的速度,而且仅仅用了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就将温室效应推到 历史 较高的水平。
若以上假设实现,人类该去往何处?
如果未来地球真的变成了第二颗金星,人类可以去到哪里避难呢?这时候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火星,一颗人类长期渴望登陆的行星。倘若地球的气候环境发展到比火星的气候环境还要差,那么人类也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逃到火星上避难。虽然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但月球的条件比火星差一些。
至于木卫二和土卫六等星球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和地球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距离。由此看来,火星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暂且不说未来人类移民火星的成功率有多高,设想一下当未来有一天人类真的移民到了火星,站在火星望向地球,应该没有人会想到曾经赖以生存的家园最后也变成了第二个金星。
‘贰’ 新西兰亚麻好培植吗
种植新西兰亚麻需要好好养护,需不需要大棚要看当地气候环境
1、选地与选茬
选地新西兰亚麻根系发育弱,吸肥力差,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因此,种植新西兰亚麻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排气良好、地势平坦及杂草少的地块。亚麻适于中性及微酸性土壤,pH6.5-7.5,土壤有机质含量27-53mg/kg的条件可实现高产的目标。
2、耕翻整地
兰西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十年九旱,且多大风天气,亚麻的种子小,覆土浅,种子发芽需水多,所以提高播种质量,保住土壤水分,是亚麻一次播种保全苗的关键。原垄耙茬是我县采取的主要整地方法,其做法是:一耙压半耙,耙耢压连续作业。耙茬整地不仅能创造平整疏松的表土层,还能减少10cm以下耕层的水分大量散失,有明显的保墒作用。
3、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适当施用化肥,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化肥可于播前或播种时用机械施入土中。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土质、种植密度和产量指标等来确定。轻碱土类型以l:3:1的氮磷钾比例,黑土类型以2:1:1的氮磷钾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增施翠姆锌肥、铜肥等微肥,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4、播种
(1)选种:优良的品种是亚麻高产的内因。我县选择黑亚十号、双亚七号等品种。(2)种子处理:播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彻底清除菟丝子、草籽和公亚麻,以及瘪籽和土粒等杂质,使种子的净度达~U95%以上,发芽率达到90%以上。为防治亚麻苗期病害,播前须进行种子处理。播前晒种4—5d。采用炭疽福美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O.3%,进行防治。(3)播种时期及播种量的确定:当播种深度的土温稳定在7—7.5℃,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时进行播种,我县一般在4月末到5月初播种。播种量的确定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保苗株数来确定。土壤肥力高的地块,每公顷保苗1500—1800万株,播种量为105—112.5kg/h㎡。一般肥力地块,每公顷保苗1350—1500万株,播种量为97.5-105kg/h㎡。肥力差的地块,每公顷保苗1200—1350万株,播种量为90—97.5kg/h㎡。
‘叁’ 新西兰北岛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可为什么植被类型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没人规定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必须严格一一对应啊。
客观上北岛水热条件优渥,降水足以支撑一定规模的森林发育,那地面植被当然不可能是典型的草原而是阔叶林
‘肆’ 关于新西兰
那是新西兰的国花,学名:银蕨。
在毛利人的传说之中,银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后被邀请来到新西兰的森林里生活,就是为着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从前的毛利猎人和战士都是靠银蕨的银闪闪的树叶背面来认路回家的。因为,只要将其叶子翻过来,银色的一面便会反射星月的光辉,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径。
‘伍’ 世界杯新西兰队标上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世界杯新西兰队标上的叶子是:新西兰国树,银蕨的树叶。
‘陆’ 新西兰有什么动物
问题一:新西兰最有名的动物是什么 10分 新西兰有名动物很多.孔雀、大蜥蜴、新西兰沙螽和大蜗牛等.新西兰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动物物种的终极宝库.”不会飞的奇异鸟被新西兰人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其他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世界上最大的鹦鹉kakapo等等.海豹、海豚、企鹅、鲸等海洋生物也一定会让你感到不虚此行!世界因为环境变化已经灭绝了很多野生动物了.有些是自然原因,有些就是人为对自然的破坏,乱捕杀造成的恶果.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但是最有名的动物还是奶牛。
问题二:新西兰有哪些动物 KIWI鸟, 还有有很多野鸭子。。。其他没有什么很特殊的,连蛇都没有
问题三:新西兰有什么动物 新西兰有哪些湖泊 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另外,像kakapo鹦鹉、垂耳鸦、几维鸟和大蜥蜴等珍稀与濒危物种的研究和管理计划也开始执行。新西兰是罕见鸟类的天堂。最着名的是不会飞的奇异鸟,新西兰的非正式国家标志。其它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及濒临灭绝的kakapo鹦鹉(即^鹦鹉),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较小的树上。另一种奇特的鸟类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鹦鹉(原生高地鹦鹉),这种鹦鹉会飞,以不怕人类和大胆的个性而闻名。哈斯特巨鹰3米多的翼展或许并不惊人,但其18公斤(40磅)的体重则超过生活在今天的任何一种鹰,因此哈斯特巨鹰堪称史上最大的鹰。
十大湖泊北岛Taupo,中文名陶波湖,风景区,面积623平方公里,最深163米,类型为火山湖
南岛Te Anau,面积348平方公里,最深417米,类型为冰川湖
南岛Wakatipu,面积289平方公里,最深380米,类型为冰川湖
南岛Te Waihora/Elle *** ere,面积182平方公里,只有两米深,因为这个是人为围挡形成的湖
南岛Wanaka,中文名瓦纳卡湖,风景名胜,面积180平方公里,最深311米,类型为冰川湖
南岛Manapouri,面积143平方公里,最深444米,冰川湖
南岛Hawea,面积138平方公里,最深384米,冰川湖
南岛Pukaiki,面积99平方公里,最深70米,冰川湖
南岛Tekapo,中文名提卡波湖,风景名胜,面积87平方公里,最深120米,冰川湖
北岛Rotorua,中文名罗托鲁瓦湖,风景名胜,面积80平方公里,最深45米,火山湖
问题四:新西兰特有动物 Kiwi鸟,音译为基维鸟。是新西兰特有的无翼鸟。珍贵程度相当于中郸的大熊猫。新西兰人都称自己是kiwi,可见kiwi鸟在新西兰受重视的程度。除了kiwi鸟以外,新西兰还有数不胜数的特有动物,除了楼上说的沙螽,新西兰大蜥蜴,还有塔卡黑秧鸡 (takahe)、威卡秧鸡 (weka),夜鹦鹉 (owl parrot),{鹦鹉 (kakapo),南秧鸡(ruru),赫克托海豚等等
问题五:新西兰人对小动物有多爱 南半球大西洋东部岛国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国家,领土面积与英国相仿,是我国台湾岛的7倍。港台人按音译称其纽西兰,荷兰语新西兰的意思为“新的海中陆地”,最先登陆的岛民毛利人则称这里为“长长的白云之乡”。毛利人的这个美丽而浪漫的称谓,我觉得最为贴切。
在新西兰的日子里,我们先从南岛的基督城向南,又从北岛的惠灵顿向北,在这修长的岛国南下北上,马不停蹄,“云游”的城镇甚多,考察的范围甚广,那绿色的草原、广袤的山野、澄澈的湖水、灿烂的星空,无不令人洗心革面,雪山皑皑、河水滔滔、鸥鸟翻飞……蓝天白云更是如影随形。这么一个处处田园牧歌、约30%国土为保护区的既现代、又天然的国度,在1000年前,还鲜有人迹,在200年前还没有国家。
大约在公元1100年,一个叫库彼的波利尼西亚航海者发现了新西兰,他的妻子把这里取名为“长长的白云之乡”,回到波利尼西亚后,向人们描述了这块美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年,作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毛利人,由于家乡食物的匮乏而开始移民新西兰,他们的独木舟船队浩浩荡荡,在北岛罗托鲁瓦附近的东海岸登陆,然后逐渐移居内陆。
罗托鲁瓦是一个重镇,热泉喷涌,地热资源丰富,几乎家家有温泉可泡。想必当年毛利人也是由此而乐不思蜀。在十八世纪,新西兰的毛利人约有十几万,他们与世隔绝,有自己的语言,无国家的概念,能歌善舞,醉心艺术,工于雕刻、编织等。在罗托鲁瓦你能目睹毛利妇女娴熟的剑麻搓绳手艺,也能欣赏他们美妙的歌舞表演,有趣的是,据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进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应当源自中国,可谓“本是同根生”呀。
1642年,荷兰探险家阿尔贝塔斯曼乘两条船从爪哇、印尼南行探险,意外地抵达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发现这块土地的欧洲人,只是因为北岛毛利人的抗拒而未登陆。记得我们的飞机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经过时,飞行图显示:塔斯曼海,就是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在考察澳大利亚之前,也发现了新西兰,经与毛利人沟通,登上了陆地,便成为第一踏足新西兰的欧洲人。库克船长在新西兰人的心目中,可谓举足轻重,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他的塑像,全国最高的、海拔3764米的山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峰。
1840年,英国总督赫伯森从悉尼来到新西兰,与毛利人谈判,在当年的2月6日,签署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怀唐义条约》,以后,新西兰便将2月6日定为国庆节。因为,这一天,英国人在新西兰的统治地位得以确定,大规模移民由此开始。在我们所经城市的显要位置,几乎都能见到记载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纪念碑。
问题六:新西兰什么动物最出名的? 奶牛
问题七:新西兰的国家象征 国名新西兰(New Zealand),英文缩写NZ。 国旗新西兰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为英国国旗,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国徽新西兰国徽的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五组图案;四颗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征新西兰;麦捆代表农业;羊代表该国发达的畜牧业;交叉的斧头象征该国的工业和矿业;三只扬帆的船表示该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性。盾徽右侧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侧是持有国旗的欧洲移民妇女;上方有一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礼时用的王冠,象征英国女王也是新西兰的国家元首;下方为新西兰蕨类植物,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新西兰”。 国歌新西兰有两首地位等同的国歌:《天佑新西兰》(GodDefendNewZealand)与《天佑女王》(GodSaveThe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天佑国王》(GodSaveTheKing)。《天佑女王》是英国的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天佑女王》一般不作为国歌演奏,而作为皇室颂歌使用。新西兰国歌前半部分为毛利语,后半部分为英语,有关新西兰国歌的应用,由新西兰文化及传统部负责管理。 独立日怀唐伊日(WaitangiDay),1840年2月6日。 每年的2月6日,是新西兰的怀唐伊日,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日,1976年又被取消国庆日这一名称。每年的这一天新西兰全国放假一天。1907年9月26日新西兰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独立,获得 *** 。 国花M 国树银蕨(fern,koru)既是新西兰的国花,也是国树。在毛利传说之中,银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后被邀请来到新西兰的森林里生活,就是为着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从前的毛利猎人和战士都是靠银蕨的银闪闪的树叶背面来认路回家的。 只要将其叶子翻过来,银色的一面便会反射星月的光辉,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径。银蕨因其具有坚韧的生命力而成为新西兰的国树。新西兰人认为,银蕨能够体现新西兰的民族精神,故此这种植物便成为了新西兰的独特标志和荣誉代表,无论在人们胸前的襟章,或是产品和服务的卷标,举国上下都可找到银蕨的图样。 国树四翅槐(FourwingsSophora),是新西兰的国树之一,因其在新西兰分布较多,而又原产于新西兰,则被命名为国树之一。多见于山谷、路旁、村落附近。喜光,深根性,生长较迅速。木材坚硬,有弹性,供造船舶、车辆、器具和雕刻等用;花蕾和果实入药,花蕾称“四翅槐花”或“四翅槐米”,性凉、味苦,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肠风、痔血等症。 国鸟几维鸟(kiwibird)又名奇异鸟,学名为鹬鸵。几维鸟是新西兰独有的珍禽,并被选为该国的“国鸟”。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毛利人将这种叫声为“keee-weee!”的鸟命名为奇异鸟。这种不会飞的鸟大小有如母鸡,有一个细长的喙和细如毛发的羽毛。其力量惊人,可以将同类踢出1.5米远。 几维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Ⅱ:一级保护动物。 国石绿石,又称绿玉,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 *** 体。 绿石被雕刻成的工艺品,被新西兰人视为护身符,而将绿石定为国石。
...>>
问题八:新西兰有没有什么危险动物 动物非人;不太理性,任何温驯的;都可以一瞬间变天
问题九:新西兰地图轮廓像什么动物? 不是动物,是一只反着的高跟靴子
问题十:新西兰有什么特色? 新西兰饮食特色
新西兰人非常热衷于他们的食物,且非常幸运的拥有各式各样富有变化的食品。温和的气候使得多种水果或蔬菜皆能在此生长繁衍。以农产品为主的经济国度意味着牛肉、羊肉、猪肉与鸡皆可以合理童叟无欺之价格购得.除此之外,许多国际性的食品进口,以符合移民习惯与品味,特别是来自亚洲的移民。
你可从专卖食品店如肉店、鱼店、水果店购买你所需的食品,超级市场有各式各样的东西,且价格便宜。
以前大部份新西兰人都在家里用餐,除非特别的节庆场合才会到餐厅。然而,随着为数不少的家庭式的、廉价的、小型饮食店之兴起,改变了此种状况,越来越多的家庭一起出外用餐并不为稀奇。市场型的饮食形态在新西兰也开始盛行,有些设于偏静地点的餐厅、咖啡店、酒吧在路旁设有座椅给顾客休息用餐,别具风情。
新西兰人喜爱到外卖快餐店(takeaways),传统的外卖为炸鱼与薯条(fish and chips),汉堡及批(pie)也是传统的小食。
因着跨国性的快餐连锁店如:麦当劳(McDonaIds)、肯德基(KFC)及温蒂(Wendy's)等之引进而有所改变。以前新西兰人只有在星期五晚上才吃快餐,而现在几乎在任何一晚都可能吃汉堡、炸鸡与薯条。快餐通常较便宜且方便,但含脂肪量高。
传统上,新西兰人喜爱吃小羊肉(lamb)及羊肉(mutton),因为羊的数目递减,因此其他含高蛋白质之食品也受到青睐,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人改变习性,吃鸡肉多于羊肉,如果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则在此世纪末,吃鸡肉的比例也会超过羊肉和猪肉,然而非肉类之蛋白质亦逐渐受到大众之欢迎。传统的新西兰餐以一道肉(羊、牛、猪或鸡)、马钤薯、及二至三样蔬菜――例如有绿色(绿花椰菜broccoli)、橙色(红萝卜carrots)、黄色(芜菁swede)所构成。烧烤的晚餐,由肉及蔬菜加油放进烤炉中一起烤,通常一个星期吃一次,且大都在周末。
烧烤在夏季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可以在户外进行,平常烧烤的食物包括牛扒、香肠、马钤薯与沙律(salad)。然而创新的厨师尝试烤鱼、贝类(虾尤其受欢迎)、串烧烤肉与鸡。
新西兰人的味觉嗜好在近几年中已有显着变化,也越来越讲究。因为喜爱旅游的新西兰人到海外旅游尝试许多新食品,并引进回国内。新西兰人喜欢款待亲朋好友,你也会被邀请在朋友的家里共进用餐,在夏天通常是以烧烤方式用餐。大部份的客人也需献上一道菜式,如沙律或者一些肉(牛排或香肠),并且自备啤酒或酒。主人如果盼望客人带一道菜来时,通常在邀请同时会告知客人需带那款菜式。
另外一种普遍的款待方式为派对,通常为庆祝生日、周年庆、乔迁新居或者只为友好共聚作乐。在此种聚会中酒与甜品也经常用来款待客人。
晚宴通常较为正式,圉坐在餐桌用餐,由主人准备食谱,而主人宴请客人在餐厅用餐则较不普遍,除非是商业应酬,或者是婚宴。如果被邀约在餐厅一起用餐,通常是各付各的。参加晚宴时最好能带一瓶酒或简单的礼物给主人,如果你对酒的类别不清楚,可以直接问卖酒的人。新西兰有先进的制酒工业,生产一些超绝品味的美酒,特别是白葡萄酒。通常新西兰人不喜欢甜酒,除非与甜品一起使用,但是并不普遍。新西兰人也喜欢喝啤酒与烈酒。再次提醒你,你可与主人商讨以取得明确的指引,如果你的主人不喜欢喝酒,而你带自己的酒去是非常不礼貌的,除非你与他们非常熟络或者他们建议你带去。然而,大部份的新西兰人确实喜欢喝酒!有售酒执照的餐厅或者标明 BYO.Bring Your Own(即自备饮品)之餐厅皆到处可见喝酒的人士,有售酒执照的餐厅通常出售啤酒......>>
‘柒’ 生活常识
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饱。
幸福就像毛毛雨~~
‘捌’ 保存了2300万年的树叶,被科学家拿来研究,它预示着人类未来
笔者 龙葵草
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无法永远地生存在地球上,因为从以往的研究看来每经过一定的周期地球就可能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在这些事件中,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生物无法躲过灭绝的厄运,从灾难中幸存的物种则担负起了再次让地球生物圈发展起来的重任。但只要它们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其中最常见的古生物痕迹就是其形成的化石。
人类文明的 历史 只有短短的几万年,想通过几万年的时间去窥探过去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球 历史 ,必须通过古化石。从古生物化石中人类可以了解到过去地球某个时期的生物发展情况,还可以通过研究揭秘地球过去的气候环境变化,并以此来推断地球环境气候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报道,前段时间有一支国际考古团队在新西兰南部地区发现了一片有2300万年 历史 的树叶化石。该消息震惊了很多考古界的专家,那么这片古老的树叶为何能保存至今?科学家们通过对它的研究发现了什么?
一片树叶为什么可以保存两千多万年?
据了解,该考古团队在新西兰南部的达尼丁城发现这片古老的树叶化石,经过考证后他们确认发现树叶化石的区域属于化石沉积区,这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存在更多的化石。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后,该考古队确实在该片区域发现了不少保存较好的古生物化石,包含藻类、甲虫、苍蝇等生物,其中的树叶化石最引人注意。
从考古队员拍摄的图片来看,该叶片的保存完整度相当高: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叶片的锯齿轮廓以及内部的叶脉纹理,叶子的尾部还存在两个曾被昆虫啃咬过的小洞。一般情况下,树叶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被分解,能够形成化石的往往是动物的骨骸,那为什么这片树叶不仅可以形成化石,而且保存完整度还这么高呢?
起初考古人员也抱有这样的疑问,于是他们对该化石沉积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发现那里在过去很可能是一个远古湖泊的床底,这意味着那块区域曾经出现过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再加运迹上湖泊底部的高压和低温,使得许多微生物无法生存,因此为许多生物的残骸提供了较好的保存环境。
远古树叶化石如何反映地球的气候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该叶片能让现代人类了解2300万年前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众所周知,地球在 历史 发展阶段被人为地分为多个不同的时期,这些时期划分的依据可以是生物的发展情况,或者气候变换情况,因此就出现了耳熟能详的“冰河时期”、“寒武纪”等名词。植物之所以能充当地球气候变化的指向标,是因为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一般可以通过检测植物所含有的碳元素来获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除了对古老叶片进行研究之外,研究人员还对从该区域发现的其他生物化石进行碳素研究,发现它们所生存的时期地球可能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效应,并通过计算得出当时地球平均册悄衫气温比现在的平均气温至少高出3摄氏度。
在这种温度下,两极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冰盖、冰层、冰雪都已经融化了,进而导致更多陆地被海洋吞噬。此外,研究人员还根据叶片里的不同化学成分分析出2300万年州腔前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数据显示比任何时期的浓度都要高出0.045%。可能你会认为这种幅度的增长不算什么,但事实是它导致了地球气候进入了极端化。
这片古老的树叶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启示?
这片有着2300万年 历史 的古老叶片带领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去了解过去地球的气候情况,让我们见证到了比如今地球气候更加恶劣的气候现象。笔者认为这同样是对现代人类的警醒,现在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还未超过从古老叶片中获得的数值,这说明现在的地球气候还不是 历史 上最糟糕的,因此人类还有机会挽回颓势。
但如果人类还要一意孤行,那么叶片化石也已经告诉了我们结局,经历过极端气候变化的生物最终都会消失。由此看来,一片不起眼的叶片化石竟然隐藏如此多信息,我们是否应该借此机会正视当下的气候变化问题呢?
逃避现实倒不如面对现实
谈到地球气候问题时,有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认为反正未来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存,迟早都要将地球居民转移去其他星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可以暂缓。这种逃避现实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的假设前提可能并不成立。首先,未来的地球不一定就不适合人类居住,关键看人类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改善环境气候。
其次,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星际移民在未来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当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情况越来越糟糕时,还有多少能力去建设火星基地?当下我们正在经历人类 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全球大流行疾病,这次疾病击倒了多少国际企业,让多少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这些直接威胁人类 健康 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人们根本无法对未来抱有太大的希望。
因此与其逃避现实,倒不如面对现实。如今的现实情况是人类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猛烈攻击,导致全球有将近一亿人被这种病毒感染了。同时地球气候也在不停变化,冬季的拉尼娜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各国尽力管控疫情,争取各国的发展早日回到正轨,这样国与国之间才有机会商讨如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玖’ 新西兰的银蕨叶,是什么组织的标志
那个quantumnz说的挺对的,那个标志就代表新西兰,他们的体育团队都用这标志,橄榄球,足球篮球 各种运动,就是一个新西兰的商标。